高考语文语文基础知识正确使用成语
- 格式:doc
- 大小:79.50 KB
- 文档页数:33
课时2正确使用成语——精解词义,细察语境知识清单(一)成语知识一、成语特点成语是指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成的固定短语(词组),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一个词的语言单位。
大多由四个字组成。
成语具有以下特点:1.意义的整体性。
成语的词义往往超出字面,不能望文生义。
例如:水落石出、三头六臂、泥牛入海。
2.结构的凝固性。
一般不能变动词序或更换其中的成分。
3.色彩的文言性。
保留了文言词和文言语的格式。
例如:草菅人命(草菅,意动用法)、富国强兵(富、强,使动用法)。
4.感情的褒贬性。
许多成语蕴含着褒贬感情色彩。
例如:无所不为(贬)、无微不至(褒)。
5.结构的丰富性。
从成语的构词方式来看,有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并列结构等,形式丰富多样。
成语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成语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文言现象。
读懂成语,有助于理解文化,学习文言。
二、成语来源和结构汉语中成语的来源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神话传说,二是寓言故事,三是历史故事,四是文人作品,五是外来文化。
成语的内部构造比较复杂。
从它的结构关系看,有主谓关系、并列关系、动宾关系、偏正关系、补充关系等。
三、成语中的文言1.成语中的古义尸位素.餐白白地登峰造.极达到文.过饰非掩饰蔚为大观.景象2.成语中的活用星.罗棋.布名词活用为状语,像星星一样;像棋子一样闭.月羞.花闭,动词活用为使动用法,使……闭上;羞,形容词活用为使动用法,使……害羞不远.万里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远衣冠..禽兽名词活用为动词,穿着衣服;戴着帽子3.成语中的句式时不我待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持之以恒状语后置句四、成语误用类型及其规避方法附:微积累1.望文生义是对成语关键字词理解不准确造成的。
请识记下列成语中关键字词的意思:春意阑珊..(将尽,衰落)不刊.之论(更改)久假.不归(借) 危.言正色(正直)七月流火.(火星) 屡试不爽.(差错)一文不名.(占有) 哀而不伤.(悲伤)不孚.众望(使人信服) 犯而不校.(计较)一傅.众咻(教导) 差.强人意(稍微)安土重.迁(不轻易) 细大不捐.(抛弃)文不加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2.张冠李戴是对成语适用对象不了解造成的。
正确使用词语——成语成语运用题在高考中属必考题。
考查成语一般采用选择辨析题型,要求直接辨析成语在句中运用恰当与否,没有提供可作比较的两者。
这就对考生了解成语词义,掌握辨析方法,理解和把握语境的要求更高。
解题难度加大了,更有利于检测考生灵活运用成语的能力。
一、知识准备1、什么是成语?成语是指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成的固定短语(词组),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一个词的语言单位。
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
2、成语的来源:①古代寓言例、守株待兔揠苗助长②历史故事例、破釜沉舟乐不思蜀③诗文语句例、老骥伏枥万马齐喑④口头俗语例、一言为定三教九流3、成语的特点:①意义的整体性。
成语的词义往往超出字面,不能望文生义。
例、水落石出三头六臂泥牛入海②结构的凝固性。
一般不能变动词序或更换其中的成分。
例、“千方百计”不能作“百计千方”;“铜墙铁壁”不能作“钢墙铁壁”。
③色彩的文言性。
保留了文言词和文言语的格式例、草菅人命(草菅,意动用法);富国强兵(富、强,使动用法)。
④感情的褒贬性。
含有褒贬色彩例、无所不至(贬)无微不至(褒)⑤结构的丰富性。
例、(1)联合式披坚执锐苦尽甘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2)承接式见异思迁先斩后奏皮之不存,毛将焉附(3)主谓式胸有成竹杞人忧天叶公好龙毛遂自荐(4)动宾式不见经传莫名其妙如数家珍如丧考妣(5)动补式退避三舍逍遥法外荒谬绝伦轻如鸿毛(6)动宾补式问道于盲贻笑大方拒人千里入木三分(7)因果式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差之毫厘,谬以千里(8)连动式画蛇添足抱薪救火亡羊补牢指桑骂槐(9)目的式削足适履守株待兔杀一儆百越俎代庖(10)兼语式引狼入室请君入瓮令人生畏化险为夷(11)偏正式衣冠禽兽扶摇直上孜孜不倦一丘之貉二、复习指导:了解成语误用现象的主要类型成语在结构上是个短语,但在使用上只能当一个词来用。
因此,正确使用成语和使用实词原则上没有什么区别。
通常要注意这些方面:⑴色彩不明:成语从色彩上分为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从感情色彩上又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从语体色彩上又可分为书面语和口语。
高考语文复习攻略基础知识对策(六)正确使用词语(熟语)一天,老师布置作文,题目叫《我的家》。
一位叫小军的学生这样写道:“我的家有我的爸爸、妈妈和我三人。
每天早上一出门,我们三人就分道扬镳,各奔前程,晚上又殊途同归。
爸爸是建筑师,每天在工地上指手画脚;妈妈是售货员,每天在商店里来者不拒;我是学生,每天在教室里呆若木鸡。
我们家三个成员臭味相投,家中一团和气。
但偶尔爸爸妈妈也会同室操戈。
爸爸总是心狠手辣地揍得我五体投地;妈妈在一旁袖手旁观,从不见义勇为。
”这段文字可谓精彩之极。
从成语的规范使用上来看,可以说是个个成语都使用不当。
如果抛开规范性要求,那么,文段中的成语褒词贬用,贬词褒用,大词小用,创造出意想不到的诙谐、幽默的意趣。
当然,高考中,就“正确使用熟语”而言,可不能这样随便使用。
作题时,在熟语选用上要严格遵守熟语使用原则,因为它主要考查正确使用熟语的能力,既然强调“正确”,自然要按照有关原则使熟语使用规范。
既要“规范”,就要了解熟语的特点,即熟语来自古代汉语中文化典籍、诗词文赋、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词素(文字)固定,结构固定,意义固定,感情色彩固定,大家不能随便去书写,去调整,去望文生义,去傅演感情色彩。
所以,要想正确使用熟语,就要“勤读、勤查、勤积累”,牢固掌握熟语的文字、结构、意义、感情色彩等,这是基础。
成语是高考考查的重头戏,如:【全国卷Ⅰ】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土耳其举重选手穆特鲁身高只有1.50米,多次参加世界男子举重56公斤级比赛,拿4金牌如探囊取物....,人送绰号“举重神童”。
B.冬天老年人要增加营养,也要适当运动,在户外锻炼时一定要量入为出....,以步行为宜,时间最好选在傍晚,还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C.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各有特点,但异曲同工....,都强调“和”的精神。
中日两国青少年也应以和为贵。
为中日睦邻友好多作贡献。
D.北京周边的旅游胜地,笔者去过不少。
高考语文使用成语的六点注意事项成语是历年高考都要考查的一项,正确运用成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弄清成语来源,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切忌望文生义成语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形成的,所以要弄清成语的来源,不能望文生义,例如“文不加点”如果理解为文章不加标点就错了,它的意思是文章写成不用涂改,形容写文章写得很快;“火中取栗”比喻冒险给别人出力,自己上当而一无所得;“万人空巷”指人都聚集在一起,致使街巷都空了。
这一类的成语还有:屡试不爽、七月流火、明日黄花、三人成虎等。
二、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成语作为一种固定短语,具有稳定性,但也不是一层不变的,要注意其感情色彩,以便正确运用。
如“明目张胆”,古代形容不畏权势,敢作敢为,有胆略,有气概,含褒义,到现代,指人公开干坏事,成了贬义词;又如“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处心积虑”是存心已久,费尽心思,也指千方百计地谋算,是贬义词,用在这里感情色彩不当;还有如“趋之若骛”意思是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用来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含贬义。
这一类的成语还有明哲保身、好为人师等。
三、注意成语运用对象的范围在成语中有一些成语有运用的对象,如“炙手可热”只能用于权势,“美仑美奂”只形容建筑,“罄竹难书”只形容罪恶,“不瘟不火”只形容戏剧表演,“匪夷所思”只形容言谈举止,运用时要十分注意,否则就会出错,如“这副画炙手可热。
”又如“他把这理论批驳得遍体鳞伤。
”“遍体鳞伤”只能用于人,这里应用“体无完肤”。
这一类的成语还有“不胫而走”、“不翼而飞”、“巧夺天工”、“青梅竹马”等。
四、注意避免意思重复和矛盾如“我们学校有许多莘莘学子。
”“莘莘”含有众多的意思,与“许多”重复;如“他有难言之隐的苦衷。
”“难言之隐”中“隐”就是苦衷的意思,“苦衷”与“隐”重复;如“玩具店里挂满了各种形形色色的玩具,像轮船、飞机、坦克等。
”“形形色色”指各种各样种类很多,与句子“各种”重复;如“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的芸芸众生来说,生命也可以闪光。
高考语文总复习语言基础知识正确使用成语试题(一)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提倡韦编三绝....的读书精神,更提倡学以致用,期待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
B.某些人以“祸起萧墙....”来解释巴尔干地区危机的本源,显然是不公允的。
C.李向群在抗洪斗争中威武不屈....,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不愧为新时期的雷锋。
D.坚持环境综合治理的方针,反对本位主义,警惕和防止出现以邻为壑....的倾向。
解析C项,“威武不屈”形容在强暴的压力下不屈服,指一个人的坚贞刚强。
不能用于与自然的斗争。
答案 C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运行了3年之久的武汉火车站在来自全球的81个建筑中脱颖而出....,获得了芝加哥雅典娜建筑设计博物馆颁发的“2012年国际建筑奖”。
B.作为中国台球第一美女的潘晓婷,被称为“九球天后”,却因从未拿过亚运金牌而显得妍媸毕露....,这次终于实现了美貌与实力的完美融合。
C.子女尽孝的方式有许多种,订立一个标准并不意味着必须完全按图索骥....,也不代表着其中哪一点没做到就是不孝。
D.随着家长观念的改变,已经出现了孩子暑期报班从趋之若鹜....到以兴趣为主的情况,培训班的负责人反复提醒,应该充分激发孩子的兴趣。
解析C项,“按图索骥”指按照图像寻找好马,比喻按照死规矩机械、呆板地做事,也泛指按照线索寻找目标。
A项,“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
此处使用对象不当。
B项,“妍媸毕露”指美丽和丑陋都显现出来,比喻事情真相大白。
用于此处不合语境。
D项,“趋之若鹜”指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形容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种事物(含贬义)。
用于此处不合语境。
答案 C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据悉,奥运冠军孙杨出席一次商业活动要100多万,想想当年菲尔普斯的出场费也就10万元人民币,一般的娱乐圈明星就更是鞭长莫及....了。
B.基层政府一定要教育党员干部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只要是涉及群众利益的事,都要无所不为....,直到群众满意为止。
高考复习07:语言文字运用——正确使用成语1.在下面文段中画横线部分填入恰当的成语。
汉阳陵随葬品中还有种类齐全的陶塑动物和生活明器,成群成组的猪、马、牛、羊、鸡、狗等陶塑________,极富生活情趣,再现了西汉时期六畜兴旺的场景。
此外,还有陶灶、铁釜、陶甑等炊具,铜量、铜权(砝码)、铁累(秤砣)等计量器,编钟、编磬等乐器,陶漏壶、博山炉、铜镜等生活用品。
展柜里这件陶围棋盘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围棋盘。
它由一块普通的地砖刻划加工而成,出土时已有残损,呈不规则五角形,上面清晰的棋道结构和星位标注,与今天的国棋棋盘________。
展厅内采用现代科技手段,生动再现了历史场景,让观众直观感受西汉宫廷生活。
在幅宽3米多的旋转舞台上,以国际先进的幻影光成像技术呈现了4幕不同的场景,演绎汉景帝与王皇后的生平故事以及汉阳陵考古发现的艰辛历程,每个场景的转换仅需3秒左右。
鲜活的历史人物影像出现在舞台上,与精心制作的布景、道具________,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震撼。
2.在下面文段中画横线部分填入恰当的成语。
科技赋能,不只是阅读方式________,数字阅读的场景也更加多元化。
下载有声阅读APP,可以听小说、新闻等,解放了双眼,同样能够达到阅读的效果。
在音频和短视频平台成为阅读推广重要阵地的今天,唯有以变应变,才能跟上时代节奏,满足读者需求。
互联网时代,数字内容的创新表达和呈现方式令人眼前一亮。
书中的人物动起来,演绎精彩故事情节;书中的植物、动物、建筑________,阅读变成了一种________的体验……在近日举行的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上,数字阅读体验馆设置了数字阅读成果、IP精品等展区,集合了VR阅读、5G高清视频、5G高清听书、AI智能导读等创新阅读服务,为用户提供丰富有趣的沉浸式阅读新体验。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数字出版已经成为重要的出版业的组成部分,数字阅读也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重要阅读。
数字出版形态包括电子书、有声书、视频传播、多媒体课件、虚拟现实3D内容等多元化呈现方式,也包括个性化内容推荐、用户参与内容创造等新型知识生产与传播方式。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560个必备成语”高考语文基础知识560个必备成语,供广大考生在最高考冲刺的日子里查缺补漏。
1.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
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安,安闲。
3. 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重,看得很重。
4. 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
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 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筚路,柴车。
蓝缕,破衣服。
形容创作的艰苦。
6.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白驹,骏马。
8.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9.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
比喻无济于事。
10. 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穷困或俭朴。
11.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谦虚说法。
12. 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
训,准则。
13.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
形容蛮横或固执。
比喻,使明白。
14. 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
胫,小腿。
15. 不负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孚,使人信服。
16. 不为(wéi)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已甚,过分。
17. 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
即,接近。
18. 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
卑,低下;亢,高。
19. 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
稂、莠,田里的野草。
20. 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 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
喙,嘴。
22. 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23.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
然,对,正确。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考点精讲——成语熟语(有答案解析)【考纲解读】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D级(表达运用)【高考题引路】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B.陶渊明早年曾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C.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D.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答案D【试题分析】奔走呼号:一面奔跑,一面呼唤,形容处于困境而求援。
指引起人们的注意。
巧舌如簧:舌头灵巧,象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音乐,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含贬义。
瓜田李下:比喻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出自古乐府《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望文生义。
久假不归:出自《孟子》“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执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后亦指迷途不知返。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对于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专家们希望能从漫无边际的史料中找到一些关于它的蛛丝马迹。
B. 从长辈们的闲言碎语中,他了解到父亲乔明志曾经是一位屡立奇功、威名赫赫的抗日英雄。
C. 在44年的记者生涯中,他创作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作品,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D.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答案C【 A.漫无边际:形容非常广阔,一眼望不到边。
也指谈话或写文章没有中心,离题很远。
望文生义。
B.闲言碎语:没有根据的话或与正事无关的话。
C.浓墨重彩: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来描绘,形容着力描写。
D. 良莠不齐:莠指狗尾草,很像谷子,常混在禾苗中。
高考语文语文基础知识正确使用成语语文基础知识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明确高考要求:高考对成语(熟语)的考查要求是“正确使用成语(熟语)”即能够正确理解成语(熟语)的含义并正确运用到语境中去。
成语(熟语)检测是高考基础考查的重点之一每年必考。
一、熟语的类别广义的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熟语)、谚语(俗语)、歇后语等。
这里只谈成语。
二、成语运用中的错误类型成语及成语误用的类型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具有以下特点:①结构相对定型性②意义的整体性③形成的历史性等。
在语言运用中成语是相当于一个词的。
成语是高考的一大重点每年都有1道题考的是判断成语运用的正误。
因此对成语首先要了解含义注意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如买椟还珠原意是买下匣子退还珍珠比喻义为不识货舍本逐末取舍失当。
这是最基本的工作。
其次要重点训练判断成语运用正误的能力。
以下为成语误用的类型。
第一类望文生义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意蕴上的理解难度如果我们对成语意蕴不仔细辨析粗枝大叶一瞥而过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误用。
如:⑴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
目无全牛原指解剖牛的肢体时看到的是其各个相连部分的空隙已不再注意牛的外形后用来比喻技艺极其纯熟已达到得心应手的境地。
而例⑴由于望文生义误解为看不到整头牛即看不到整体因而导致了使用的错误。
⑵、在语文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我逐渐改正了文不加点的毛病。
成语中“点”是“涂改”的意思指文章一气呵成不用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而⑵句在使用文不加点时由于望文生义把点理解为标点导致误用。
()、今天天气真好在操场上的人们真是如坐春风。
“如坐春风”指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感化并不是指气候。
()、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一些女记者直接到前线采访其冒险程度无异于火中取栗。
(年广西题)“火中取栗”比喻受人利用冒了风险吃了苦头却没有捞到好处此处误以为是进入危险境地。
()、秋雨湿透了衣衫画出了他削瘦凸起的肩胛骨他的双手交叉护在胸前想留住一点温暖可没有用仍然颤抖着噤若寒蝉。
“噤若寒蝉”形容闭口不敢做声并非指寒冷。
例()在黄山游览满目青山进退维谷苍松凌空飞泉漱石让人深知黄山既险且秀的特色。
进退维谷这个成语的实际意义是进退都处于困境之中进退两难例句中误用了字面意义显然是错误的类似因误解意义而误用的成语还有: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升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了高深的地步。
不名一文:名:指占有。
形容穷到极点连一文钱也没有。
.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数典忘祖:比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
.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
.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冲击、压力、攻击或遭受灾难。
别无长cháng物:长物:多余的东西。
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
原指生活俭朴。
现形容人贫穷。
第二类对象误用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极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它用。
例() 宿舍里的六位小伙子都是十八九岁豆蔻年华、风华正茂。
豆蔻年华出自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专指十三四岁少女这里用在青年小伙子身上实在是笑话。
例() 、各种花卉争奇斗研若用国色天香来形容实不为过。
“国色天香”原指色香俱备的牡丹花后常用来称美女不用于“各种花卉”。
例() 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
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年题)“巧夺天工”必须是“人工”之物不能用于自然景观例() 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年题)“汗牛充栋”只能形容“书”多不能指人多。
例()他心爱的书籍经过再三处理还是没有地方放置只能堆在地上或塞在床下生活的屈辱和窘困无出其右。
(年湖南题)“无出其右”指没有谁人能胜过此处误指“生活”。
类似误用的词语还有:⑴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⑵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
⑶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⑷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
⑸置若罔闻不可用于视觉方面。
⑹“筚路蓝缕只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
⑺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它东西多。
⑻耳提面命用于长辈对晚辈平辈、朋友之间不可用。
()三令五申用于上级对下级。
()络绎不绝用于人、马、车、船。
()挥洒自如用于写作画画的运笔不可用于举止风度。
()豁然开朗不能用来形容人的性格。
()“不可磨灭”与痕迹、印象、功绩、事业、道理等搭配若与情感、友谊搭配则错。
()人老珠黄只用于妇女。
()巧夺天工只能形容人工的精巧而不能用来形容天然的精巧。
()循序渐进只用于学习、工作。
()“如履薄冰”用于人的心绪不能用于环境。
(象踩在薄冰上一样。
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强调环境极为险恶。
)第三类褒贬颠倒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褒义、中性、贬义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错误。
例如()湖北省黄金寺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几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其手段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
该成语形容所看到的事物美好到了极点是一个褒义词用在弄虚作假蒙骗上级身上犯了褒词贬用的错误。
例()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这是个贬义词例句()中当褒义用所以错了。
类似()、()的误用情况较多。
△成语中像生龙活虎赤胆忠心之类一看便知色彩是褒义但还有不少褒义成语色彩容易被搞错。
如狼心狗肺害群之马一看便知是贬义也有相当部分不易看出。
褒词误用贬义:⑴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⑵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⑶名不虚传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⑷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⑸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⑹沁人心脾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
⑺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别出机杼比喻写作不因袭前人另辟新路。
()有头有脸比喻有名誉有威信。
()有口无心指不是有心说的。
()惨淡经营指苦心费力经营。
()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
表示事有可为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狐死首丘比喻不忘本或怀念故乡。
()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
贬词误用褒义:⑴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⑵形形色色形容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
⑶无独有偶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
⑷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了。
⑸长此以往长期如此这样下去。
⑹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⑺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⑻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⑼费尽心机挖空了心思用尽了计谋。
⑽大而无当虽然大但是不合用。
()大言不惭说大话吹牛皮一点也不害臊。
()明目张胆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明哲保身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高谈阔论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作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好高骛远指在学习或工作上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
()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忘了。
()评头品足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
()如丧sàng考妣bǐ:(因为损失一点利益或关系)像失去父母一样伤心和着急。
贬义词。
()一丘之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虎视眈眈形容恶狠狠地盯着看等待机会下手。
()别有用心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
()梁上君子窃贼的代称。
()道貌岸然形容神态庄严(多含讥讽意)。
()衣冠楚楚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外表内心不一样。
()巧言令色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人模人样或指小儿有成人相(亲昵语)或指人态度举止俨然与身份不相称(讽刺语)。
()好为人师指不谦虚喜欢以教育者自居。
()神气活现表现出自鸣得意或傲慢的神态。
以上所谈是色彩误用关于这个问题还要注意三点一是大量中性词像成千上万如虎添翼等在或褒或贬语境中都可使用。
二是有时为了讥讽、自嘲、开玩笑故意说反话褒词贬用贬词褒用是可以的不能以为错三是应当知道一些感情色彩相反的同义的成语。
下面成对举出的成语基本意义相同而感情色彩相反每对中前一个词是褒义词后一个词是贬义词:⑴情投意合臭味相投⑵见机行事见风使舵⑶侃侃而谈夸夸其谈⑷一得之见一孔之见⑸无微不至无所不至⑹再接再厉变本加厉⑺深思熟虑处心积虑⑻绞尽脑汁费尽心机⑼开山祖师始作俑者⑽昂首阔步趾高气扬 ()从容不迫故作镇静第四类语义轻重的误用诱你不知深浅在大小轻重不分上设题。
例、刚一起跑高三()班的夏丰就滑倒了他爬起来奋力追赶离终点米时终于成为后起之秀夺得米的第一名。
例、洪水冲垮了李老汉的房子全村人都很难过村前村后哀鸿遍野。
例、考前每个考生都应充分做好复习准备否则上了考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正常水平发挥。
例、他的设计虽然有些缺点但方向正确无可非议。
分析:第一句夸大了大词小用。
第二句言重了言过其实。
第三句“三长两短”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也特指死亡程度很重不适用此句。
第四句中明说“有些缺点”怎能“无可非议”?显得用轻了该用“无可厚非”(不可多加责难)。
第五类语境不合成语、熟语有一定的使用范围有些成语、熟语的误用正是由于分不清范围的大小。
而命题者设置干扰项时常常故意忽视语境不分范围造成错误判断。
有些成语、熟语在运用中它自身的意义与句子其他部分表达的语意不是一回事或风马牛不相及或前后矛盾而造成误用。
例()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莘莘学子是指众多学生例句中虽有学子条件却不具备莘莘(众多)条件所不符合语境。
例()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差强人意是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用在勉强别人做为难的事这个语境显然是误用可改为强人所难例()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不合身很是捉襟见肘。
“捉襟见肘”本形容衣服破烂后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但无论何意与“不合身”均油水不相溶。
类似这种毛病的词语还有:⑴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如果语境中没有险恶的局势不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