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 正确使用成语
- 格式:doc
- 大小:63.00 KB
- 文档页数:14
正确使用词语——成语成语运用题在高考中属必考题。
考查成语一般采用选择辨析题型,要求直接辨析成语在句中运用恰当与否,没有提供可作比较的两者。
这就对考生了解成语词义,掌握辨析方法,理解和把握语境的要求更高。
解题难度加大了,更有利于检测考生灵活运用成语的能力。
一、知识准备1、什么是成语?成语是指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成的固定短语(词组),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一个词的语言单位。
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
2、成语的来源:①古代寓言例、守株待兔揠苗助长②历史故事例、破釜沉舟乐不思蜀③诗文语句例、老骥伏枥万马齐喑④口头俗语例、一言为定三教九流3、成语的特点:①意义的整体性。
成语的词义往往超出字面,不能望文生义。
例、水落石出三头六臂泥牛入海②结构的凝固性。
一般不能变动词序或更换其中的成分。
例、“千方百计”不能作“百计千方”;“铜墙铁壁”不能作“钢墙铁壁”。
③色彩的文言性。
保留了文言词和文言语的格式例、草菅人命(草菅,意动用法);富国强兵(富、强,使动用法)。
④感情的褒贬性。
含有褒贬色彩例、无所不至(贬)无微不至(褒)⑤结构的丰富性。
例、(1)联合式披坚执锐苦尽甘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2)承接式见异思迁先斩后奏皮之不存,毛将焉附(3)主谓式胸有成竹杞人忧天叶公好龙毛遂自荐(4)动宾式不见经传莫名其妙如数家珍如丧考妣(5)动补式退避三舍逍遥法外荒谬绝伦轻如鸿毛(6)动宾补式问道于盲贻笑大方拒人千里入木三分(7)因果式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差之毫厘,谬以千里(8)连动式画蛇添足抱薪救火亡羊补牢指桑骂槐(9)目的式削足适履守株待兔杀一儆百越俎代庖(10)兼语式引狼入室请君入瓮令人生畏化险为夷(11)偏正式衣冠禽兽扶摇直上孜孜不倦一丘之貉二、复习指导:了解成语误用现象的主要类型成语在结构上是个短语,但在使用上只能当一个词来用。
因此,正确使用成语和使用实词原则上没有什么区别。
通常要注意这些方面:⑴色彩不明:成语从色彩上分为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从感情色彩上又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从语体色彩上又可分为书面语和口语。
高三语文考点训练语言文字运用《正确使用成语》复习题(附答案解析)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但性格懦弱、谨小慎微,做起事来总是________,从来不敢越雷池一步。
②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我们更要勇于开拓,不断进取,如果________,就会落后甚至被时代潮流所淘汰。
③要想让中国传统戏曲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决不能满足于现状,________,唯有创新才是弘扬戏曲文化的康庄大道。
A.故步自封墨守成规抱残守缺B.墨守成规故步自封抱残守缺C.抱残守缺故步自封墨守成规D.墨守成规抱残守缺故步自封解析:选B。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
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
墨守成规:形容因循守旧,不肯改进。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故步自封”“墨守成规”“抱残守缺”都有“因循守旧”的意思。
“故步自封”偏重于不肯上进,不求进取;“墨守成规”偏重于按老规矩办事;“抱残守缺”偏重于不肯革新,不肯接受新事物。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消防工作必须立足于________,从提高公众的防火意识做起。
②即使现有的产品畅销,也要________,抓紧技术储备与新产品开发。
③如果我们不从小事做起,________,那些细小的苗头最终可能酿成大祸。
A.防患未然防微杜渐未雨绸缪B.防患未然未雨绸缪防微杜渐C.未雨绸缪防微杜渐防患未然D.未雨绸缪防患未然防微杜渐解析:选B。
本题从近义词易混淆的角度考查成语的使用。
防患未然: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时采取预防措施。
防微杜渐:在错误或坏事萌芽的时候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
微,指事物的苗头。
渐,指事物的发展。
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这三句的侧重点不同,①句侧重于祸患的预防,②句侧重于早做准备,③句侧重于预防祸患的积累。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荆山之巅的大禹雕像头戴栉风沐雨....的斗笠,手握开山挖河的神锸,脚踏兴风作浪的蛟龙,再现了他与洪水搏斗的雄姿。
江西省乐安一中高三语文正确使用成语教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正确使用成语能力要求:成语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在汉语言中具有特殊的地位,高考一直将其列为测试的重点。
除了以正确使用成语的考查为主要题型以外,汉字字形和语音的考查也常常以成语为载体.考点分析:成语运用题在高考中属必考题,从1992年至2001年每年均有一道题。
命题点往往落在成语使用不当的四个方面:对象搞错、望文生义、语境不合、褒贬失当.成语的使用考查难度大,多设计考生成语学习中的盲点和误区,如1993年考查的“差强人意"“不刊之论”“苦心孤诣",1995年考查的“首当其冲"“想入非非”,1997年考查的“不负众望”“万人空巷”,2000年考查的“汗牛充栋”“洗心革面”“左右逢源”,2001年考查的“饮鸩止渴”“穷形尽相”“未雨绸缪”,2002年考查的“光怪陆离"“雨后春笋"“有口皆碑”等,都暴露了考生成语学习过程中不辨褒贬、望文生义、读音不规范等毛病.题型分析:高考中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考查,已确定了固定的题型。
考查成语一般采用选择填空和选择辨析两种题型。
1994、1996、1998三年采用选择填空题型考查容易混淆的近义成语.而1999、2000、2001、2002几年均采用选择辨析题型。
由于辨析近义词和辨析成语在方法和技巧上有许多共同点,前者既已采用了较固定的选择填空形式,那么,变换另一种形式考查成语运用显得更合理。
因此,2003年高考的成语运用题很可能还沿用选择辨析题型。
高考例题:①2000年全国高考题下列各句中,括号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B.“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C. 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正确使用成语一、望文生义,主观臆断1、近几年,黄河、岷江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断流现象,面对这江河日下....的情况,人们开始冷静地思考环保问题。
2、由于楼盘前临碧水背依青山,环境优美,发售第一天便十室九空....,销售场面十分火爆。
3、为备战亚洲杯预选赛,海外球员纷纷回国效力,但也有个别球员借口有伤在身久假不归....,把国家的利益放在了脑后。
4、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5、这篇论文观点新颖,论据有力,材料丰富,文字精美,堪称不刊之论....。
其他常考成语:文不加点、大快人心、屡试不爽、差强人意、不足为训、不以为然、身无长物、罪不容诛、五风十雨二、不明语源,不知本义1、近年来,中俄两国领导人互访频繁,双边关系不断改善,终于结为秦晋之好....。
2、我俩考虑问题时,他喜欢从大的方面着眼,我总是从具体方法入手,虽然南辕北辙....,但总能殊途同归。
3、这家竞争对手后来居上,迅速占领了技术市场,真可谓祸起萧墙....,给我们以沉重打击。
4、我终于来到了蜀道。
本想亲身领略一下李白笔下那猿猱愁攀、风声鹤唳....的险要,却见盘山公路像漂浮的玉带缠绕在座座峰峦之间。
真是天堑变通途啊!5、公园里摆放的各种盆栽菊花,姹紫嫣红,微风一吹,更是风姿绰约,意兴阑珊....。
其他常考成语:目无全牛、守株待兔、掩耳盗铃、四面楚歌、邯郸学步、破镜重圆、望洋兴叹、乐不思蜀、不绝如缕三、色彩不分,褒贬失当1、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2、有段时间,沪深股市指数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天上涨几百点,有时一天下跌几百点,涨跌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3、为了整治公务员的懒散作风,他们把工作做到如此具体细致的程度,真可谓处心积虑....,殊为不易。
4、辛弃疾的词作大多以激昂跌宕、翻云覆雨....的气势来抒情言志,风格豪放雄浑,在宋代词坛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正确使用成语教学案(高三)【教学目标】(1) 了解易设误的成语的几种类型。
(2) 掌握成语题的解题技巧。
【知识梳理与解题思路】一、高考试题示例1、(2004年某某)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我国许多城市都建立了食品质量报告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有关部门的检验结果,从而使那些劣质食品在劫难逃。
B.交易会展览大厅里陈列的一件件色泽莹润、玲珑剔透的玉雕工艺品,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客商的青睐。
C.只见演员手中的折扇飞快闪动,一XX生动传神的戏剧脸谱稍纵即逝,川剧的变脸绝技赢得了观众的一片喝彩。
D.现在,许多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过于急切,往往不切实际地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其结果常常是弄巧成拙。
2、(2005年某某)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B.辩论会上,选手们唇枪舌剑,巧舌如簧,精彩激烈的场面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C.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些地区画地为牢,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人为地分割和控制煤炭资源。
D.导演对筹拍的这部电视剧主要角色的人选讳莫如深,记者得不到任何信息,大失所望。
3、(2006年某某)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全都恰当的一句是()A.西班牙、比利时、保加利亚等国政府,连日来纷纷发表公报或声明,再次申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谴责某某当局的“台独”行径。
B.狼的顽强的生命是靠与凶狠的公马、凶悍的猎狗、凶残的外来狼群和凶猛的猎人生死搏斗而存活下来的。
C.电视连续剧《亮剑》在黄金时段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人们对它评头论足,大加赞赏。
D.清晨,我来到天安门广场,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在场的群众自发唱起庄严的国歌,强烈的爱国热情使我感同身受,心潮澎湃。
二、纵观成语题的题型特点,审视其命题规律,我们发现,该类题的设误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曲解词语,望文生义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
正确使用成语(时间60分钟,赋分100分)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得分:________训练指要本考点在近十年的高考中成为必考内容。
题型是较固定的选择和判断题。
重点考查的一般是常用的成语,特别是近义成语、有固定意义和用法特殊的成语、有感情色彩的成语和实际义与字面义差别较大的成语。
答题时要在结合具体语境的前提下特别注意以下两点:1.辨析词义,警惕望文生义;2.分清色彩,做到使用得体。
1.(2002年全国高考题)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观念,他们能从现实生活的感受出发,汲取西方艺术的精华,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语言。
B.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C.整改不光是说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相信到下一次群众评议的时候,大家对机关作风的变化一定都会有口皆碑。
D.加入世贸组织(WTO)后汽车价格变化备受关注,但作为市场主力的几家汽车大厂,三四个月以来却一直偃旗息鼓,没有太大动作。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①故宫博物馆的珍宝箱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人________。
②玉器厂展品室里陈列着鸟兽、花卉、人物等各种玉雕展品,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真是________。
③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________。
④货柜上摆满了具有传统特色的珠宝,翡翠、玉雕、字画,品种齐全,真是________。
A.应接不暇琳琅满目目不暇接美不胜收B.目不暇接琳琅满目应接不暇美不胜收C.应接不暇美不胜收目不暇接琳琅满目D.目不暇接美不胜收应接不暇琳琅满目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成语,恰当的一项是()①校外马路上的摊贩市场被取缔不到一周又________,再次喧闹起来。
②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有识之士提醒人们要警惕新纳粹势力________。
③自从局长退下来后,门前的小路一改往日________的热闹,重又恢复了它的宁静。
④公路被护栏剖成两半,车辆在各自的道路上奔驰疾驰________。
A.死灰复燃东山再起络绎不绝川流不息B.东山再起死灰复燃络绎不绝川流不息C.死灰复燃东山再起川流不息络绎不绝D.东山再起死灰复燃川流不息络绎不绝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成语,恰当的一项是()①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这是必须重视的问题,因为这和教学质量的提高________。
②我们的抗日战争需要国际人民的援助,他们也一定会援助我们,因为我们和他们是()________的。
③病人生命垂危,手术已是________了。
④教育体制改革已经________了,我们必须早点作好准备,保证这一改革能顺利进行。
A.休戚相关息息相关刻不容缓迫在眉睫B.息息相关休戚相关刻不容缓迫在眉睫C.休戚相关息息相关迫在眉睫刻不容缓D.息息相关休戚相关迫在眉睫刻不容缓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成语,恰当的一项是()①这些人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而对人民群众的疾苦却________。
②他装做________的样子,从容地走了过去,脑子里在紧张地估量着这群人。
③这样的人最会修正自己,对什么主义都可信可不信,________。
④他拉车的姿势,讲价时的________,走路的抄近绕远,都足以使他们想起过去的光荣。
A.漠不关心漫不经心见风使舵随机应变B.漫不经心漠不关心随机应变见风使舵C.漫不经心漠不关心见风使舵随机应变D.漠不关心漫不经心随机应变见风使舵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成语,恰当的一项()①身为共产党员,对这种吃、喝、玩、乐的生活作风却________,这是渎职。
②他在合资公司工作了五年,对这种随便“炒鱿鱼”的事早已________,自己也早有思想准备了。
③就学历而言,他俩都是研究生,但就工作能力而言,两人就________了。
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有着本质的不同,两者________。
A.熟视无睹司空见惯判若云泥判若鸿沟B.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判若鸿沟判若云泥C.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判若云泥判若鸿沟D.熟视无睹司空见惯判若鸿沟判若云泥7.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堂化学课,李老师的实验屡试不爽,一直到第六次才成功。
B.为了抗战,为了救中国,许多华侨慷慨解囊,甚至毁家纾难,这一切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C.我们从小一起长大,可谓青梅竹马,现在虽然远隔重洋,但兄弟之情无法隔断。
D.李教授是一位著名画家和收藏家,他昨天上街买了一幅画,挂在客厅里,附庸风雅。
8.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西部地区如能用好政策,更新观念,大胆创新,那么迅速赶上沿海发达地区,甚至青出于蓝,是完全可能的。
B.先锋超薄等离子显示器设在室内、挂在商场或放在大堂,一定让您的居室蓬荜生辉。
C.这一届奥斯卡奖究竟鹿死谁手,直到颁奖大会前一分钟人们仍然不知。
D.这也是一种取巧的写法,但似乎也无可厚非,因为谁也不能规定作者必须怎样写。
9.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小明那种整天埋在书堆里死读书的方法是不足为训的,读书要勤奋,但要读“活”。
B.他的画技高超,真可谓妙手回春,令人赞叹不已。
C.为了抗洪救灾,李队长心劳日拙,人已瘦了好几圈。
D.奥运会2020年在北京举行,我们现在就应曲突徙薪,抓紧训练。
10.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虽然犯了许多罪行,但罪不容诛,最后被判了无期徒刑。
B.他学习成绩优异并开始在刊物上发表作品,在文学的殿堂里可谓登堂入室了。
C.在科学领域,他默默耕耘,刻苦钻研,取得的成绩真是擢发难数,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
D.她故意让皮鞋踩出卡卡的响声,这响声中充满了旁若无人的优越感。
11.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许多革命者和建设者为了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筚路蓝缕,流了多少血汗,献出了多少生命。
B.大家对这部作品已作了深刻的分析,你就不必再谈了,以免狗尾续貂。
C.这篇小说发表以后,得到了专家的好评,读者们也啧有烦言,各抒己见。
D.这次申奥成功,消息传来后,整个校园顿时热闹了起来,大家举杯相祝,弹冠相庆,喜气洋洋。
12.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曾几何时,我国古代人们就已有了四大发明,但今天我们已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B.他的发言无条理,听来听去,始终叫人不可理喻。
C.如果说秘密法社在前一时期的反洋教斗争中已经崭露头角的话,那么它在这一时期的作用就非常突出了。
D.高考时,考生不要将草稿纸带入考室,以免有瓜田李下之嫌。
13.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的钢笔上午还放在书桌上,下午却不胫而走了,有哪位借用的,请快点还我。
B.他学识渊博,不但文章写得好,口头表达能力也很强,确实可以为人师表。
C.他俩分别三年后再次相逢,一见如故,非常亲密。
D.我们必须抓紧时间把防洪堤修筑起来,不然洪水一来,我们将前功尽弃。
14.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到了《诗经》时代有了琴瑟的伴奏,更是洋洋大观了。
B.月明星稀,夜深人静,王小晓独自孑然一身地匆匆穿过小巷,闪进了巷口的一个漆黑的大门。
C.学校教学秩序整顿以后,以前那种不正常的师生关系也应该改弦更张了。
D.有些人对经济建设上的浪费损失已经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养成了一种麻木不仁恶习。
15.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人民绝对不允许任何形式的“台独”阴谋得逞;我们将听其言,观其行,对台湾新领导人将把两岸关系引向何方拭目以待。
B.民犹如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一个国家能国力日盛,盛世太平,那也不能不说是人心向背的结果。
C.这部作品,语言工丽,形象鲜活,构思别具匠心,表现手法千变万化,可谓仪态万方,令人叹为观止。
D.对于别人的造谣污蔑,他置若罔闻,同志们不时劝他应奋起反击,他总是说,流言毕竟是流言,可能一时甚嚣尘上,但终会灰飞烟灭的,我又何必计较呢?百口莫辩就是我对待流言蜚语的原则。
16.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爷爷动脉硬化,两只手情不自禁地抖动起来,多年不写东西了。
B.被敌人抓住后,他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C.实现四化的宏伟蓝图是要付出艰苦劳动的,并不是一挥而就的。
D.既探听情况,又迷惑对方,这才真是一箭双雕的好主意。
17.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听到我们班上得了“三好”红旗的消息,同学们都高兴得载歌载舞起来。
B.这真是一面大镜子,真是令人们觉得好像一面大镜子的大镜子,从去照或不愿去照里,都矫揉造作地显出了藏着的原形。
C.平时大家都认真学习,只有陈明玩得痛快,要大考了,他天天开夜车,结果病倒了,连考试都不能参加,真是自食其果。
D.小说通过典型的语言描写,把这几个有着不同性格的妇女形象惟妙惟肖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18.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杂技演员们在空中飘来荡去,潇洒自如,一个个惊险刺激的动作让人感到触目惊心!B.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C.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应该坚决地舍弃个人利益,决不畏首畏尾。
D.许多旅行家在描写极光时往往语焉不详,只说些“无法以言语形容”这类的遁辞。
19.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对科学事业他总是诛求无已,对个人的得失他从不计较。
B.这儿风景优美,河清海晏,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
C.这个东西已是不名一钱,他却把它当作稀世珍宝。
D.这类奸臣如何误国的事,史不绝书,但国君们就是不能吸取教训,明辨忠奸。
20.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别看妈妈批评我们时非常严厉,实际上她是色厉内荏,内心总是慈爱的。
B.9·11事件发生后,美国经济雪上加霜,全球经济增长一再走低,如何未雨绸缪,应有自己的前瞻和筹划。
C.云就像天气的“招牌”,看云可以识天气;但必须有丰富的经验,因为云的变化是扑朔迷离的。
D.在今年的数学奥赛中李明夺得了金牌,无独有偶在生物奥赛中王强也夺得了金牌。
21.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李主席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许多人接着提出了一些抓好产品质量的好建议。
B.这部小说语言生动,构思巧妙,确实无可厚非。
C.我们很多人对灰尘之类的小东西总是不以为然,认为没什么大不了。
D.改革开放后,这里成了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一幢幢楼房鳞次栉比,到处是生机盎然。
22.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前进的道路上,他从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而是得陇望蜀,不断进取。
B.他为人正直,怙恶不悛,深受同事敬仰。
C.对这些腐败分子必须严加惩处,以儆效尤。
D.长野冬奥会上群雄会聚,其中德国、加拿大、俄罗斯的选手独占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