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经典结构的欣赏
- 格式:ppt
- 大小:2.40 MB
- 文档页数:36
《1.4经典结构的欣赏》教学设计临夏中学孙丽丽一、教材分析《经典结构的欣赏》是苏教版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第四节的内容。
它是继“认识常见结构”、“探析稳固结构”、“设计简单结构”的基础之上的内容。
教材通过对赵州桥、飞檐、蛋形椅三个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结构设计的要点,并最终达成“能从技术和文化两个角度去欣赏和评价典型结构设计案例”的课程标准。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欣赏经典结构要从技术与文化两个角度鉴赏;(2)学会观察结构的实用性与形式美的统一。
2.过程与方法从技术和文化两个角度分析经典的结构设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经典结构的欣赏,从中感受经典结构设计作品的魅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对结构进行分析。
2.教学难点: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对结构进行分析,加深对文化内涵的体会。
四、教学资源:教材,电子白板,课件,图片,视频等。
五、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讲授法。
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导入回顾前面章节的学习内容:无处不在的结构,简单结构设计应考虑的因素,影响结构稳定性和强度的因素等内容,进而引出新课:古今中外优秀的结构设计,都是对功能(技术)和形式(文化)的恰当结合。
本节课,我们从技术和文化两个角度,去欣赏经典结构。
(二)新课教学我先提出:我们小学学习过《赵州桥》这篇课文,课文中指出,赵州桥是河北赵县一座有名的石桥,桥身有一个大拱和两个小拱,这是李春对桥身设计的一个创举;桥上雕刻有许多蛟龙,这些蛟龙栩栩如生,造型各异。
本节课,我们来重新欣赏赵州桥的结构设计。
1.经典结构欣赏——赵州桥我给学生播放一段赵州桥的视频短片,学生结合视频资料,思考和完成以下内容:(1)分析赵州桥的结构特点;(2)分析赵州桥造型设计的创意和表现力;(2)分析赵州桥屹立1000多年依然不倒的原因;(3)分析赵州桥所采用的材料;(4)分析赵州桥的制造工艺;(5)分析赵州桥望柱和石板等地方石雕的寓意;(6)分析赵州桥的美学特征。
2019-2020年高中通用技术经典结构的欣赏2教案苏教版必修2教材:(凤凰国标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必修2)文档内容:经典结构的欣赏章节: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第四节经典结构的欣赏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对典型结构的欣赏,学会观察结构的实用性和美。
(2) 能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设计的案例。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 经历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等典型建筑结构的欣赏。
(2) 学会对比、类比、归纳、优化等思维方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 通过典型结构的欣赏,提高自身的技术素养,拓展学生对设计文化特性的理解和评价。
(2) 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透过经典结构的欣赏,让学生学会观察结构的实用性和美,使学生关注结构的技术和文化特征。
三、教学难点学生能从技术、文化等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的设计案例,并在自己以后的设计中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四、教学方法教授、任务驱动、小组合作。
五、设计思想1. 教材分析“经典结构的欣赏”是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第四节的内容。
编者对本单元总的设计思路是“认识结构”→“探析结构”→“设计结构”→“欣赏结构”。
研读课标,我们就知道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经历经典结构的欣赏过程,不仅能分别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设计的案例,同时使他们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节教材通过对赵州桥、飞檐、斗拱、蛋形椅、补充案例的欣赏,引导学生赏析具有典型人文意义的结构,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对结构设计的文化特性的理解和评价,在以后的设计中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2. 教学策略设计(1)本课时从技术与文化两个角度分析结构设计作品。
此外,还可以结合经典结构设计者的历史背景、设计思想、设计风格等进行全面分析。
(2)本课时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收集更多的中外经典结构的图片、资料制作成电子课件,以丰富教学课堂内容,扩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对来自各种不同的经典结构的识别及赏析能力。
《经典结构的欣赏》教案推荐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致辞讲话、短语口号、心得感想、条据书信、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hrases and slogans, thoughts and feelings, evidence letter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经典结构的欣赏》教案推荐3篇《经典结构的欣赏》教案篇1海南中学东坡学校王俊海一、说教材1、本课的地位和作用《经典结构的欣赏》是江苏版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第四节的内容。
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第四节经典结构的欣赏南宁市第一中学王冈陈栋林明翰一、教学内容分析:《经典结构的欣赏》是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第四节(苏教版)的内容。
教材对本单元总的设计思路是“认识结构”→“探析结构”→“设计结构”→“欣赏结构”。
通过研读课标,我们知道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经历经典结构的欣赏过程,不仅能分别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的设计案例,同时对学生们在设计作品时形成技术和文化并重的思路施加影响。
本节教材通过对赵州桥、飞檐、斗拱、蛋形椅、补充案例的欣赏,试图引导学生赏析经典结构案例中具有的技术特点和人文含意,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形成新的设计思路。
赵州桥、飞檐、斗拱是中国古代技术与艺术的结晶,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其中飞檐是中国古建筑代表性标志之一,而斗拱更是世界独有的建筑结构。
但教材对这些案例的介绍颇为简单,学生仅仅通过阅读课文,很难对赵州桥、飞檐、斗拱有深入的了解。
需要教师在授课时拓展很多内容以帮助学生了解这三个案例。
考虑到增加内容后一个课时无法完成对四个案例的介绍,而飞檐和斗拱又是有紧密联系的,因此将飞檐斗拱放在同一节课完成,赵州桥和蛋形椅安排学生课后阅读。
课时安排:1课时。
二、学情分析:当前学生具有以下特点:1.学生通过前三节内容的学习,对结构有一定的了解;2.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对艺术的欣赏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开始形成自己的审美判断;3.当前中国充斥着大量现代化建筑,风格以现代风格和欧美风格为多,缺乏中国文化的元素,这种现象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使得他们会忽略中国古建筑的魅力;4.当前社会中一直有人有意无意的贬低中国古代建筑技术,认为不如欧洲同时代的技术,这种看法在网络中颇为流行,也在影响着学生。
针对学生的现状,本节课不宜采用简单常规的教学方式,即用照片、视频展示一下飞檐斗拱。
而应该着重挖掘飞檐斗拱的技术特点与文化的内涵。
飞檐有排泄雨水效果好、采光良好、檐下活动空间大等特点,是人机关系良好的典型代表,同时又是非常优秀的建筑外观修饰手法,能有效提升建筑的视觉效果,给人以灵动的,飞跃的,甚至有了灵魂的感觉,这是其它风格的建筑物很难具备的。
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第四节经典结构的欣赏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第四节经典结构的欣赏【教材版本】本课程采用江苏教育出版社《技术与设计》第二册。
【设计理念】通过对经典结构的欣赏,引导学生发现设计不仅仅要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出发,同时需要关注人的审美准则、民族特色、生态文化等精神领域的需要。
结构设计的人文色彩尤为浓烈,从古今中外的若干经典建筑物设计中,观察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的烙印。
【教材分析】1.知识结构分析《经典结构的欣赏》是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第四节(苏教版)的内容。
编者对本单元总的设计思路是“认识结构”→“探析结构”→“设计结构”→“欣赏结构”。
研读课标,我们就知道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经历经典结构的欣赏过程,不仅能分别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设计的案例,同时使他们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节教材通过对赵州桥、飞檐、斗拱、蛋形椅、补充案例的欣赏,引导学生赏析具有典型人文意义的结构,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对结构设计的文化特性的理解和评价,在以后的设计中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课时安排:1课时。
2.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分析通过图片、影像资料先让学生观察,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从技术的角度,逐步分析优点,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
再从建筑美学的角度,加以提示,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创新设计的梦想。
3.知识学习意义分析通过对经典结构的欣赏,引导学生发现设计不仅仅要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出发,同时需要关注人的审美准则、民族特色、生态文化等精神领域的需要。
从而培养学生关注技术的同时,也要关注文化,发现和热爱本民族经典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4.教学建议与学法指导说明在学习过程中,主要通过引导学生详细观察和思考,从而培养他们的能力。
【学情分析】1.原有认知发展分析通过第一册的学习,学生对技术世界和科学世界的区分与联系已经建立了基本概念,通过对本单元前三节内容的学习,学生了解到如何发现并运用科学的规律理解结构、解决结构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深刻地观察到古代人是怎样通过聪明才智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结构问题,从而开拓学生思路,打开学生眼界,激发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