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国际货币制度制度.ppt
- 格式:ppt
- 大小:244.00 KB
- 文档页数:5
第二节当前的国际货币制度一、《牙买加协定》的主要内容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后,重新建立、至少是改革原有货币体系的工作成了国际金融领域的中心问题。
1971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提出了修改《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意见。
1972年7月,理事会决定成立“20国委员会”,具体研究改革国际货币制度的方案。
该委员会及后来替代这个委员会的“临时委员会”为改革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1976年1月,成员国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举行会议,讨论修改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条款,会议结束时达成了《牙买加协定》。
同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又通过了以修改《牙买加协定》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二次修正案,并于1978年4月1日起生效。
实际上形成了以《牙买加协议》为基础的新的国际货币制度。
新的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汇率制度、储备制度和资金融通问题。
《牙买加协议》认可了浮动汇率的合法性。
它指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意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的暂时并存,但成员国必须接受基金组织的监督,以防止出现各国货币竞相贬值的现象。
该协议明确提出黄金非货币化,成员国可以按市价在市场上买卖黄金。
取消成员国之间、成员国与基金组织之间以黄金清偿债权债务的义务,降低黄金的货币作用。
逐步处理基金组织持有的黄金,按市场价格出售基金组织黄金总额的1/6,另有1/6归还各成员国。
确定以特别提款权为主要的储备资产,将美元本位改为特别提款权本位。
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69年为解决国际清偿能力不足而创立的一种国际储备资产和计账单位,代表成员国在普通提款权之外的一种特别使用资金的权利。
普通提款权是基金组织提供的最基本的普通贷款,用以解决受贷国因国际收支逆差而产生的短期资金需要。
特别提款权按照成员国在基金组织认缴份额比例进行分配。
分配到的特别提款可通过基金组织提取外汇,可同黄金、外汇一起作为成员国的储备,故又称“纸黄金”。
其设立时的价值相当于1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