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厂房改造的一些实例
- 格式:ppt
- 大小:9.43 MB
- 文档页数:19
河南旧厂房改造成功案例
改造前;
场地中原有的三组建筑物,分别为东南侧三间平顶砖混库房,西侧两排坡屋顶砖混合结构废弃建筑以及天桥底部两层的宿舍楼,大观建筑在改造设计中,既要使得独立分散并且保存状态各不相同的三组建筑物有序的共存,又能因地制宜的设计出不同的客房风格,展示不同的非遗文化。
原始旧厂区的历史悠久,百余年来多次修建,改造剩余了大量旧砖瓦堆砌在厂区角落,此次建筑改造很幸运的将其发现,并运用于设计之中。
在场地中植入一个钢结构加玻璃采光顶的公共空间,将原始的三组建筑串联起来形成三个内庭院,同时玻璃采光顶的运用又保证了客房的自然采光,三个室内庭院在功能上互相区分,构成了酒店的三种公共空间,接待空间、交流空间、交通空间。
酒店共17间客房,6种户型,每种户型中对于非遗文化的展示和要求各不相同,但都要改造出舒适的居住环境。
全国厂房改造商业成功案例1. 引言厂房改造是指将原本用于生产制造的厂房,通过改造和优化,转变为商业用途的建筑物。
在中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厂房改造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城市更新方式。
本文将通过介绍全国厂房改造的成功案例,探讨厂房改造在商业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2. 厂房改造的背景和意义2.1 厂房改造的背景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许多传统工业厂房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和竞争力。
这些厂房通常位于城市的核心区域,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建筑资源。
因此,如何将这些厂房改造成具有商业价值的建筑,成为了城市更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2.2 厂房改造的意义厂房改造的成功可以带来多方面的利益。
首先,通过改造和优化,可以提高原有建筑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其潜在价值。
其次,厂房改造可以为城市提供更多的商业和服务设施,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
此外,厂房改造还可以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机会。
3. 案例分析3.1 案例一:北京798艺术区3.1.1 背景介绍北京798艺术区是中国最著名的艺术区之一,位于北京市朝阳区。
该区域原为20世纪50年代的电子工厂,经过改造和整修,成为一个集艺术展览、创意设计、文化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区。
3.1.2 成功因素•利用原有建筑的特点:北京798艺术区充分利用了原有厂房的宽敞空间和独特的工业风格,营造出艺术氛围浓厚的环境。
•引入艺术机构和活动:艺术区引入了众多艺术机构和展览活动,吸引了大量的艺术家和文化爱好者,形成了良好的艺术生态系统。
•提供多样化的服务:除了艺术展览,北京798艺术区还提供了创意设计、文化交流、咖啡厅、餐厅等多种服务,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
3.2 案例二:上海创意园区3.2.1 背景介绍上海创意园区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原为上海市第二针织厂。
通过改造和优化,该园区成为了一个集创意设计、时尚产业、文化创意等功能于一体的创意产业园区。
3.2.2 成功因素•打造创意产业集群:上海创意园区吸引了大量的创意企业和设计师入驻,形成了一个创意产业集群,促进了创意产业的发展。
旧厂房改造成各类产业园案例1、福田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该园由深圳市福中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投资,到福田区政府指导和大力扶持的专业园区。
在2009年第十一届深圳(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由福田区政府授牌并正式开园,目前已有60余家企业入驻。
位于福田区梅林,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7.66万平方米,由一栋新建的科技主楼、两栋升级改造的科技2#、3#楼和一栋商务公寓组成。
是福田区响应深圳创建首个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落实《深圳互联网产业振兴发展规划》的重要举措。
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府优惠措施以及扶持政策,将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加广泛的空间以及优越的环境。
在新的历史时期表现出巨大的软硬件优势。
位于上梅林的多丽科技楼为福田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首期用房。
该楼由福中达公司投资1.1亿元兴建和经营,于2009年8月落成,总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楼高12层,配有近万平方米的地下停车场。
科技楼按现代化标准设计和施工,配备先进的光纤通信网络,设施完备、环境优雅。
2#、3#科技楼建筑面积共2.7万平方米,原是旧工业厂房,2009年福中达公司出资900余万元进行了升级改造,并接入了光纤通讯网络,办公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
公司将逐步对其实施“腾笼换鸟”,淘汰原有低技术含量的老企业,吸纳新型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企业入驻。
该项目租金每平方米约55元,政府给入驻企业补贴一半租金以吸引企业入驻,培育市场2、F518创意产业园位于宝安区西乡街道劳动社区的宝源路和兴业路之间,一个大型建筑项目矗立在人们眼前,从宝源路看过去裸露的灰色槽钢,粗糙的红色砖墙,完全体现一种粗犷的后现代艺术风格。
2006年,F518创意产业园成为宝安首个利用旧工业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园区,也是第一个纳入宝安区“十一五”规划的文产企业。
F518时尚创意园是在宝安区以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经济质量背景下所诞生的,它把旧厂房功能成功置换,改造成为文化特色街区。
该园区于2007年6月开始改造建设,同年12月7日落成并开始招商,2008年5月,成为第四届文博会分会场。
国内“三旧改造”模式总结一、广州模式:遵循“修旧如新,保留历史旧貌”改造原则,将老厂打造成专业领域创意园案例1:纺织机械厂,打造华南第一T台广州纺织机械厂,建于上世纪50年代。
原厂址实施广州T .I.T .纺织服装创意园项目。
建成以服装创意为主题,集信息发布、产品展示、商务交流、时尚休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服装产业创意平台,打造华南地区规模最大、投入最多、档次最好的T台。
在保留纺织机械厂的生态原貌和纺织工业元素之外,通过对原有厂房的修复、推倒重建,形成首期包括服务配套区、品牌设计区、跨界创意区、展示发布区、休闲红酒区和时尚名店区在内的6个功能区。
该园区占地面积为9万多平方米,改造后规划总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容积率仅0.4,是个名副其实的“公园式创意园”。
案例2:六旬老广铝,变身全国最大茶广场广州铝材厂(原先生产铅材)成立于广州解放前。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老厂迎来最为辉煌的一段时期,从生产铅材改为生产铝材,白天鹅宾馆、美国驻广州领事馆、东方宾馆、好世界大厦、世贸中心,那个年代广州新建的标志性建筑使用的铝材几乎都是从花地河畔运出去的。
老厂的荣誉顶峰是在本世纪初获得了“中国名牌产品”。
像其他旧厂房改造项目一样,铝材厂的改造核心问题是怎么改。
针对广州举办亚运的契机,兴建一个茶文化体验区,引进云南普洱、安华黑茶、西湖龙井、贵州绿茶、台湾阿里山高山茶等各地茶商前来建设各自的茶馆,不仅可以让市民不出广州就可以体验到各地的茶文化,更可以让亚运期间的外国游客全景式的接触中国茶文化。
除了体验区之外,还计划兴建一个茶文化博物馆,并打造茶文化的产学研示范区。
二、上海模式:政企合力运作,尊重与创新,探索旧城改造新路案例1、格林春岸嘉定历来是上海的重镇,也是上海的人文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人文底蕴。
改革开放以来,嘉定早已成为全国著名的国际汽车城,而F1上海站的成功举办,更让嘉定这个历史名城成为国际上竞相关注的焦点。
工业园区升级改造案例分享1. 张江高科技园区升级改造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张江高科技园区是中国最早的高科技园区之一。
随着科技发展的迅猛,园区进行了一系列的升级改造,以适应日益增长的科技产业需求。
改造的重点包括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引进高端科技人才等。
通过升级改造,张江高科技园区成为了国内外科技企业和创新人才聚集的重要地区。
2. 广州开发区升级改造广州开发区是中国南方重要的经济开发区之一。
为了提升园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广州开发区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造。
改造的重点包括优化园区的交通网络,完善配套设施,加强环境保护措施等。
通过升级改造,广州开发区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企业入驻,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3. 成都高新区升级改造成都高新区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之一。
为了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成都高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升级改造。
改造的重点包括提升园区的创新能力,加强科技研发和产业转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等。
通过升级改造,成都高新区成为了中国西部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
4. 深圳前海自贸区升级改造深圳前海自贸区是中国自贸区改革的试验田之一。
为了推动自贸区的建设与发展,前海进行了一系列的升级改造。
改造的重点包括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金融创新,吸引国际企业入驻等。
通过升级改造,前海自贸区成为了深圳乃至全国的经济增长点。
5. 上海自贸试验区升级改造上海自贸试验区是中国自贸试验的先行者之一。
为了提升自贸试验区的开放水平和创新能力,上海自贸试验区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造。
改造的重点包括推动金融改革,加强跨境贸易便利化,促进科技创新等。
通过升级改造,上海自贸试验区成为了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6. 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升级改造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是中国最著名的科技园区之一。
为了保持科技创新的领先地位,中关村进行了一系列的升级改造。
改造的重点包括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高端科技企业,引进国际合作等。
通过升级改造,中关村科技园区成为了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中心。
工业园区升级改造案例分享工业园区升级改造是为了提升园区的功能和效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下面列举了10个工业园区升级改造的案例分享,以展示不同地区在园区升级改造方面的经验和成果。
1. 深圳前海自贸区工业园区升级改造深圳前海自贸区工业园区升级改造项目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通过引进高端人才和高新技术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园区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2. 上海浦东新区工业园区升级改造上海浦东新区工业园区升级改造项目以发展现代制造业为重点,注重提升产业链水平和附加值,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智能化方向转型。
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和企业培育,提升园区的产业集聚效应和经济发展水平。
3.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升级改造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升级改造项目以推动绿色发展为目标,注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
通过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和循环经济模式,减少园区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4. 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升级改造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升级改造项目以打造国际化产业集聚区为目标,注重引进国际先进产业和技术,提升园区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通过加强与国际企业和机构的合作,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5.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园区升级改造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园区升级改造项目以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注重提升园区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通过搭建创新平台和引进高端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6. 杭州滨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升级改造杭州滨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升级改造项目以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为目标,注重发展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
通过搭建创新平台和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升园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7.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升级改造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升级改造项目以推动智能制造发展为重点,注重提升园区的智能化水平和产业链水平。
全国厂房改造商业成功案例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厂房改造成为了城市更新的重要一环。
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的环境,还可以为商业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以下是全国厂房改造商业成功案例:
1. 北京798艺术区
北京798艺术区是国内著名的艺术区之一,其前身是原国营798电子厂,经过改造后成为了一个融合了艺术、设计、文化、时尚和商业的综合体。
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了各类文化活动、时装秀、展览等的重要场所,也是艺术品购买、创意设计和时尚消费的热门地点。
2. 上海创意园区
上海创意园区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南京东路,其前身是曾经的上海老厂房。
创意园内融合了文化、创意、设计、艺术和商业等元素,吸引了各类创意企业和商业机构入驻,打造了一个有活力、有创意的园区氛围。
3. 广州红砖厂艺术区
广州红砖厂艺术区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是广州城市更新的重点项目之一。
这里曾经是广州市内最大的面粉厂,经过改造后成为了一个汇聚了文化、艺术、设计和商业元素的特色园区。
红砖厂艺术区内的各类文创产品、创意设计和艺术品都备受游客和市民的喜爱,成为了广州市一个重要的文化、艺术和商业中心。
厂房改造已经成为了城市更新和商业发展的重要一环,这些成功案例为其他城市和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
国内工业遗产改造案例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速,一些老工厂、工业废弃物需要重新利用,变身成为文化、文艺、休闲等多功能场所。
下面就来介绍几个国内工业遗产改造的案例。
1.798艺术区798艺术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原为中国国营798厂,曾是中国电子圈的标志性工厂之一。
2002年,北京市政府通过激励和启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将798厂改造成为现在的“798艺术区”,吸引了大量的文化艺术机构、画廊、创意团队、音乐厅等入驻,成为中国著名的艺术区,在全球也享有很高的声誉。
2.武汉洲际艺术中心武汉洲际艺术中心位于武汉市江汉区建设大道100号,原是苏联援建的机床厂,具有浓厚的工业化特色。
经过改造后,洲际艺术中心成为一座集文化、创意、艺术、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场所,里面有文创展厅、艺术博物馆、体验式剧场、流行音乐Live House、特色餐饮和老工业厂房等多功能场所。
3.南京长江大桥博物馆南京长江大桥博物馆位于南京市鼓楼区汉口路213号,是长江大桥的管理单位,也是长江大桥的文化遗产宣传中心。
博物馆把原本的军工厂房改造成展厅,展示了长江大桥建设的历史文献、工程技术、唐寅、建筑设备和原材料等多种资源,通过自由旋转的电视墙、3D影院和互动体验让观众感受到这一世界杰出工程的辉煌历程。
4.深圳 OCT-LOFT创意文化园深圳 OCT-LOFT创意文化园位于福田区桂庙新村,是一座由原电缆厂、电子厂改造成的文化创意场所。
园区内有美术馆、剧场、KTV酒吧、餐厅、设计师工作室等,是一个集文化、创意、生活等多功能场所。
以上这些工业遗产改造案例,均将废弃的工业厂房通过改造重新利用,用于文化、艺术、生活等领域,达到了资源再利用的效果,同时也给城市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通风工程成功案例一、老厂房的“呼吸”革新。
在城市的角落里,有一个老旧的工厂厂房。
这个厂房就像一个老迈的巨人,内部空气沉闷又浑浊。
工人在里面干活,就像在蒸笼里一样难受,而且空气质量差还影响大家的健康。
老板决定进行通风工程改造。
工程团队来了之后,那可是像侦探一样把厂房的角角落落都勘察了一遍。
他们发现厂房的窗户设计不合理,而且没有专门的通风设备。
于是,他们开始大展身手。
在厂房的顶部安装了几个大型的排风扇。
这些排风扇就像巨人的鼻孔,呼呼地开始把厂房里的闷热空气往外排。
然后,在厂房的侧面安装了一些进风口,还配上了空气过滤装置,就像给厂房戴上了一个口罩,只让干净清新的空气进来。
工程完工后,厂房的空气立马就有了变化。
工人一进去,都感觉像走进了一片小森林,清新的空气在厂房里欢快地流动。
大家干活的效率也提高了,而且生病请假的人也少了很多。
这个老厂房就像被注入了新的活力,又开始充满生机地运转起来了。
二、美食街的清新秘诀。
美食街,那可是美食的天堂,但也是油烟和异味的“集中营”。
每一家餐馆都散发着各种味道,混合在一起就成了一种奇怪的“美食街专属味道”,这可让逛街的顾客们有点受不了。
有个聪明的管理者决定给美食街来个通风大改造。
通风工程团队针对美食街的特殊情况制定了一套超棒的方案。
他们在美食街的屋顶安装了强大的抽风系统,这个抽风系统就像一个超级大嘴巴,贪婪地把各个餐馆飘出来的油烟和异味一股脑儿地往上吸。
然后,沿着美食街的两旁,安装了一些带有香味散发功能的通风口。
这些通风口会释放出淡淡的清新香味,像是刚刚修剪过的草坪散发出来的味道。
经过这么一改造,美食街可就大变样了。
食客们走在美食街上,不再被刺鼻的味道困扰,而是在享受美食香味的同时,还能闻到清新的空气。
餐馆的生意也变得更好了,因为顾客们更愿意在一个空气清新的环境里品尝美食。
三、学校教室的“空气魔法”学校里的教室,学生们就像一群小树苗,需要清新的空气才能茁壮成长。
可是有些教室因为人员密集,通风不好,一到课间就充满了各种味道,有汗味、书本的味道,还有一些说不上来的怪味。
工业企业改善十大案例1. 德国XX工业区提到工业遗址改造,不得不提的就是德国的XX。
他现在已是绝佳的旅游目的地,但XX工业区原本是以煤炭和钢铁为基础、以重化工业见长的重工业区,二战后煤矿和钢铁厂纷纷倒闭,XX工业区逐渐荒废。
1989年,XX工业区的复兴计划正式实施,旨在通过景观再设计手段让它重现生机。
2.XX石灰石仓XX石灰石仓库建于1910年,曾经是前石灰石矿场的一部分。
旁边的两个砖炉曾让这座建筑成为XX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
该建筑在石灰石工业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石头在高高的砖炉内烧制之后运输前会送到仓库储存。
3. 意大利都XX改建公园1998年意大利政府对原有的废弃工业用地推出改建计划。
随着社会结构转型,城市景观也逐步展现出不同的面貌。
公园拥有5个独立的版块,每个版块都具有自己的个性,相互联系紧密,成为一个整体。
4.XX工厂位于意大利都灵市的XX工厂建造于1917-1923年间,其设计灵感来源于福特公司位于美国底特律的自动化工厂。
XX工厂长0.53公里,5层楼高,主厂房面积为23万平方米,是装备垂直的生产线,由地面一层进原料,在楼顶试车跑道上检验成品汽车,鼎盛时期曾拥有12000名员工在这里工作。
5. 德国XX景观公园XX景观公园是德国XX的一个后工业景观公园,原址是炼钢厂和煤矿及钢铁工业,工厂导致周边地区严重污染,于1985年废弃。
1991年,由德国景观设计师彼得·拉茨与合伙人改造成景观公园。
6. 英国XX峡谷XX峡谷建造于1779年,桥梁坐落于中英格兰西部的什罗普郡塞文河畔,对于世界科技和建筑领域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是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象征。
7. XX博物馆XX博物馆由世博会城市未来馆改扩建而成,而城市未来馆的前身则是建成于1985年的上海南市发电厂主厂房及烟囱。
8. XX江公园XX江公园的场地原是中山著名的粤中造船厂,作为中山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象征,它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终于九十年代后期,几十年间,历经了新中国工业化进程艰辛而富有意义的历史沧桑。
工业园区改造更新案例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好好唠唠工业园区改造更新的那些事儿。
就说我知道的那个老工业园区吧,之前那简直就是灰扑扑的一片,设施陈旧得不行,就像个垂垂老矣的老人家。
(把老工业园区比作垂垂老矣的老人家)
但哇塞,当改造开始后,那变化简直让人大吃一惊!原本破败的厂房被重新设计、粉刷,焕然一新,那感觉就像灰姑娘摇身一变成了公主般耀眼。
(用灰姑娘变成公主来类比园区的变化)
工人们热火朝天地忙碌着,这里铺新路,那里搞绿化,忙得不亦乐乎。
厂长和工人们整天凑在一起讨论方案,“咱这儿得加个休闲区”“那边得弄个更好的排水系统”。
嘿,大家都充满了干劲儿,这场景可太有意思了。
改造后的园区,那可真是太棒了!整洁的街道,漂亮的建筑,还有各种现代化的设施。
以前那些嫌弃这儿环境差的企业,现在都争着要进来呢,这不是大变身是什么?这就像是一部老旧的机器,经过精心修理和升级,重新焕发出强大的活力。
(把园区比作老旧机器)
如今的工业园区,不再是以前那个暮气沉沉的样子,而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这难道不是一个奇迹吗?它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城市中闪耀着光芒。
这不就是我们想要看到的变化吗?它证明了只要有决心和努力,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所以啊,工业园区的改造更新真的太重要了,它能带来的改变和好处那简直数都数不过来。
咱可得多多支持这样的好事,让更多的工业园区都能华丽转身!。
旧厂房改造经典案例随着城市建设不断发展,许多旧厂房开始闲置,这些废弃的厂房给城市景观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然而,一些有远见的开发商和设计师开始将这些废弃的厂房改造成可使用的空间,不仅为城市增添了新的活力,还为人们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本文将介绍几个在旧厂房改造方面取得成功的经典案例。
案例一:798艺术区(北京,中国)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798艺术区,原是20世纪50年代的电子仪表厂,因工业衰退而废弃。
2002年,一些艺术家将其改造成艺术家工作室和艺术展览空间。
通过修复老厂房的外观和内部结构,他们保留了原有的工业风格,并融入了现代艺术元素。
这个区域现在成为当代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的聚集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也为当地经济带来了显著的增长。
案例二:Dynamo 工厂(苏黎世,瑞士)位于瑞士苏黎世的 Dynamo 工厂曾是一家发电厂。
2011年,当地政府投资将其改造成一个多功能的文化和娱乐中心。
该项目保留了厂房的工业外观,但对内部进行了全面改造,增加了音乐演出厅、展览空间、剧院和餐厅等设施。
这个改造项目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一个多样化的文化场所,也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为城市的旅游业带来了显著的增长。
案例三:芝加哥市中心米卡厂(芝加哥,美国)芝加哥市中心的米卡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旧厂房,曾是一家铸铁制品公司的总部。
在20世纪80年代,这个厂房被废弃了很长时间。
2004年,一家地产开发公司将其改造成高档住宅和商业综合体。
在保留了建筑物的外观和一些原始工业元素的同时,内部进行了全面的翻新。
米卡厂现在是芝加哥市中心最受欢迎的住宅区之一,吸引了许多年轻专业人士和艺术家。
案例四:基尔菲特特拉斯(布达佩斯,匈牙利)位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基尔菲特特拉斯是一个以前的面粉厂。
经过改造后,这个区域成为布达佩斯最时尚和独特的休闲场所之一。
改造项目保留了厂房的原始建筑和一些工业元素,同时增加了许多特色商店、餐厅和咖啡馆。
基尔菲特特拉斯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当地居民,成为一个繁忙而有趣的社交场所。
建筑加改建案例就说那个北京的798艺术区吧。
这地方以前可是工厂呢,一堆大厂房,到处都是那种工业风的大机器,工人们在这儿忙忙碌碌地生产东西。
后来啊,一些有创意的人就发现了这个地方。
他们看着那些高大宽敞的厂房,心里就琢磨开了:这么大的地儿,就这么放着多浪费啊,要是能改成个艺术区啥的,肯定超棒!于是,就开始了改建之旅。
他们没有把那些厂房全拆了重新盖,而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做文章。
那些旧厂房的大框架还留着,大铁门啊,大烟囱啊,都没动。
只是把里面重新装修了一下。
比如说,以前的车间,现在变成了一个个的画廊。
墙上挂上了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画,从那种超写实的油画,到抽象得让人看不懂的现代艺术画作,都有。
地上呢,也不再是冷冰冰的水泥地,铺上了木地板,或者是那种很有艺术感的马赛克瓷砖。
还有一些厂房被改成了创意工作室。
那些搞设计的、做手工的艺术家们就在这儿安了家。
他们在厂房里搭起了小二层,上面是休息区,下面就是工作的地方。
窗户也被改得特别有艺术感,有的是彩色玻璃拼凑起来的,阳光一照进来,整个屋子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五彩斑斓的。
就连厂房外面的那些空地也没闲着。
被改造成了露天的雕塑广场,放着各种奇形怪状的雕塑。
有那种特别巨大的金属做的变形金刚一样的雕塑,还有用废旧材料拼起来的像动物又像植物的奇怪玩意儿。
现在的798艺术区啊,那可是超级热闹。
每天都有好多游客来这儿,有艺术爱好者来欣赏画作、雕塑的,有年轻人来拍照打卡的,还有好多外国友人来感受这种独特的艺术氛围呢。
这就是一个把旧建筑成功改建,并且让它焕发出新生命的超棒案例。
再给你说个国外的吧。
法国的卢浮宫金字塔。
卢浮宫那可是超级有名的老建筑了,历史悠久,充满了神秘的艺术气息。
但是呢,以前的卢浮宫在游客参观体验上有点小问题,比如说入口有点难找,内部的参观路线也不是特别清晰。
这时候,贝聿铭大师就出手了。
他想在卢浮宫这么个古典的建筑里加点现代元素。
他就设计了这个玻璃金字塔作为卢浮宫的新入口。
旧工厂改造案例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壮大,一些老旧的工厂建筑逐渐失去了原有的产业功能,而成为了城市发展中的“老大难”问题。
如何合理利用这些老旧的工厂建筑,成为了城市更新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以某市某工厂改造案例为例,探讨旧工厂改造的具体实践和经验。
某市的某工厂位于市中心的一片老工业区,原本是一家生产纺织品的工厂,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工厂停产后便一直处于废弃状态。
为了有效利用这片区域,市政府决定对该工厂进行改造,将其打造成为一个集文化创意、商业办公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更新项目。
首先,工厂的建筑结构经过专业评估,确定了保留和改造的范围。
原有的厂房主体结构得以保留,并进行了加固和修缮,保证了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保留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对建筑外立面进行了重新设计,采用了现代简约的风格,使得整个建筑焕发出新的活力。
其次,工厂的功能定位进行了重新规划。
原有的生产车间和仓储空间被改造成为了文创产业园区,吸引了一大批文化创意企业和设计工作室入驻。
同时,部分厂房被改造成为商业办公空间,满足了市中心地区对于高品质办公场所的需求。
另外,工厂的一部分被改造成为休闲娱乐区,引入了餐饮、咖啡厅、书店等业态,为周边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
最后,工厂改造项目还注重了生态环境的建设。
在厂区内部建设了绿化带和休闲广场,增加了绿地覆盖率,改善了周边的生态环境。
在建筑屋顶设置了太阳能光伏板,利用可再生能源为建筑提供能源支持,实现了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通过对某市某工厂改造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旧工厂改造不仅是对城市旧工业区的更新,更是对城市功能的再塑造。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的保留与改造、功能的定位与规划、生态环境的建设等方面,使得旧工厂焕发新的生机,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动力。
希望本案例能够为其他城市的旧工厂改造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推动城市更新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老院改造经典案例
老院改造旨在将老旧建筑物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提升其功能性和美观度,让建筑物适应现代需求。
下面介绍几个老院改造的经典案例。
1. 青岛世博园老院改造
青岛世博园老院改造项目将一个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老院改造成为一个集创意园、休闲场所、时尚餐饮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空间。
改造后,老院保留了原有的古朴风格,增加了现代元素,营造了舒适的居住环境和良好的工作氛围。
2. 上海法租界老院改造
上海法租界老院改造项目是将一处建于20世纪初的老院改造成为一处豪华别墅。
改造后的别墅保留了原有的复古风格,同时增加了现代化的设施和装修,使之成为一处时尚、高端的住所。
3. 北京798艺术区老院改造
北京798艺术区老院改造项目将原本的老式工厂和仓库改造成
为一处集艺术、文化、娱乐和商业于一体的现代化文化中心。
改造后,老厂房保留了原有的工业风格,同时引入了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创造出一个独特的文化空间。
以上三个老院改造案例充分展示了老院改造的魅力和潜力,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改造,老旧建筑物可以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成为城市中的新亮点。
- 1 -。
工厂工程案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工厂工程案例是指在工厂建设、改造或维护过程中出现的具体实例和问题解决方案。
工厂工程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工作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下面我将介绍一个工厂工程案例,展示工程师在解决问题和挑战中所付出的努力和智慧。
某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汽车零部件的大型工厂,面临着产能不足、生产环境恶劣等问题。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改善工作环境,公司决定进行工厂改造工程。
工程师们对工厂现有的生产流程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评估,发现生产线布局不合理、设备老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他们制定了详细的改造方案。
改造方案包括对生产线进行重新布局,引进高效率的生产设备,加强环境保护措施等。
工程师们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积极与供应商、承包商合作,确保改造工程顺利进行。
在施工过程中,工程师们严格控制进度和质量,充分保障员工的安全和生产的连续性。
他们组织各方力量协同工作,克服了施工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确保改造工程的顺利完成。
经过数月的努力,工厂改造工程终于完成。
新的生产线布局更加合理,设备运转效率得到显著提高,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员工的工作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改造后的工厂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产量大幅增加,产品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员工满意度明显提高。
公司的盈利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获得了投资回报。
这个工厂工程案例充分展示了工程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在解决问题和挑战中所付出的努力和智慧。
工程师们通过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成功实现了工厂的改造目标,提高了公司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工厂工程是一项复杂而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工程师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的能力等。
只有这样,工程师们才能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成功完成工厂工程项目,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环境改善的目标。
在未来的工厂工程中,工程师们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创新思维和科学方法,不断提高工厂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