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之时差
- 格式:ppt
- 大小:2.38 MB
- 文档页数:10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时差》知识清单《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时差》知识清单一、什么是时差地球不停地自转,导致了不同地区经历昼夜更替的时间不同,从而产生了时差。
简单来说,时差就是因为地球自转,使得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有差异。
我们把全球划分为 24 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 15°。
以本初子午线(0°经线)为基准,向东、向西各跨 75°为中时区(零时区)。
然后依次向东、向西每隔 15°划分一个时区,分别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
二、时区的计算要计算时差,首先得清楚时区的计算方法。
1、已知经度求时区时区数=经度÷15°(如果所得结果余数小于 75°,时区数即为商数;如果余数大于 75°,时区数即为商数+ 1)。
例如,某地经度为 120°E,计算其所在时区:120÷15 = 8,所以该地位于东八区。
2、已知时区求中央经线中央经线度数=时区数×15°比如东三区的中央经线为 3×15°= 45°E。
三、区时每个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
例如,东八区的区时就是 120°E 的地方时。
四、时差的计算1、同是东时区或西时区时差=两个时区数相减比如东八区和东二区的时差为:8 2 = 6 小时2、一个是东时区,一个是西时区时差=两个时区数相加比如东八区和西五区的时差为:8 + 5 = 13 小时五、日期变更线为了避免日期的混乱,国际上规定了大致沿180°经线的人为日界线,也叫国际日期变更线。
当自西向东跨越这条线时,日期要减去一天;自东向西跨越时,日期要加上一天。
除了国际日期变更线,还有一条自然的日期变更线,就是地方时为0 时(24 时)的经线。
随着地球的自转,0 时经线不停地自东向西移动,新的一天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六、时差的影响时差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有着诸多影响。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都对地理意义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球自转:
1.时间的划分:地球自转约为23小时56分钟4.1秒,因此人们将其划分为24小时一天的时间单位,从而方便生活和工作。
2.日照时差:由于地球自转所引起的日夜变化,不同地区的日照时间也会有所差异,这对于人们的生活和作息习惯有很大影响。
3.气候变化:地球表面的温度,主要由太阳照射和地球自转引起的气候变化决定。
如赤道地区因为直接接受太阳辐射的较多,因此比较热,而两极地区则由于日照时间较短,因此温度较低。
地球公转:
1.时间的划分:地球公转的周期为365.24天,人们以此为基础,划分出了一年的时间单位,方便人们计算和安排活动。
2.季节变化:由于地球公转轨道的倾斜和公转速度的变化,不同季节地区受到的太阳辐射量也会有所不同,从而导致气温和降水量等环境因素上的差异。
3.地理位置的变化:地球公转使得地球在不同位置相对于太阳的距离不同,这也决定了地球不同时期能看到的星座和行星。
综上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对于人们的时间计算、气候变化、季节变化和天文现象的观测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理意义。
过程第一课时一、地方时演示:地球自转的极投影和侧投,引导学生观察。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这样时刻就有了早迟之分。
显然,偏东地点的时刻要早一些。
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统称为地方时。
思考:1、既然地方时是由于经度不同而产生的,那么同一条经线上呢?2、地方时相差一小时的两地,经度间隔多少度呢?经度间隔1度的两地,地方时又相差多少呢?总结:1、经度不同,时刻不同。
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2、东早西晚(重点说明“早”的含义——东大西小),15°/h,1°/4分钟。
过渡:那如何计算各地的地方时呢?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两地经度差×4分钟①定时:确定已知地方时(地方时12时的常见表述,特殊经线的地方时)晨赤点所在的经线:6时;昏赤点所在的经线:18时;昼半球中央经线(太阳直射点):12时;夜半球中央经线:0时或24时。
②定点:在经线轴上标出所求点、已知点;③定差:経度差(同减异加)→时间差;④定值:东加西减。
练习:1、已知北京时间(120°E)为9月1日20:00,求20°w,兴国(115°E)的地方时。
2、当我国某地屋外树的影子达到一天中最短时,此时屋内墙上的钟表为11:40,该地的经度为多少?第二课时二、区时导入: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使用起来很不方便,特别是给交通运输和通讯事业带来许多麻烦,所以国际上在1884年决定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
1、时区与区时时区:把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因为地球每24小时自转一周(共360°),即每隔经度15°为一个时区(见图)。
具体划分方法如下:(注:了解世界主要地区所在时区,例:北京——东八区,纽约、伦敦、东京?)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区号×15°)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的“区时”。
(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一个小时。
高考地理时差知识点时差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理解地球自转和不同时间区之间的差异的关键。
在高考地理考试中,时差是一个常见的考点,对学生来说是必须要熟悉和掌握的知识。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高考地理中时差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点。
一、时差的概念时差指的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不同经度上的地方所显示的时间差异。
由于地球自转的存在,不同地区的太阳高度以及显示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
二、时差的产生原因1. 地球自转: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位于东经的地方先遇到太阳,时间会相对较早;而位于西经的地方,则时间会相对较晚。
2. 经度划分:利用国际日期变更线将地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15度经度或1小时时间。
三、时差的计算方法1. 一度经度约相差4分钟:由于地球的360度被划分为24个时区,所以每个时区相差15度经度。
因此,一度经度约相差4分钟的时间差。
2. 正确计算跨时区时间:当计算不同时区之间的时间差时,要注意经度的正负。
东经为正值,西经为负值,根据经度的正负可以计算出时差的具体数值。
四、时差的影响时差不仅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也对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1. 日常生活:跨越时区的旅行或移居会导致身体的生物钟紊乱,需要适应新的时间习惯。
2. 国际交流: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时间差异会对商务、合作和交流产生影响。
3. 航空交通:飞机的航线和行程安排需要考虑时差,以保证航班的正常运营。
4. 国际时区标准:国际上使用的标准时间也是基于不同时区之间的时差计算得出。
五、地球上特殊时差区域的案例1. 格陵兰岛:格陵兰岛横跨多个时区,其东部和西部存在着4小时的时差。
2. 大陆横贯线:在大陆横贯线上,如美国的阿拉斯加州,表现出两个时区的时差。
3. 当地政策调整:为了方便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一些地区可能会对时差做出调整,如中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行统一北京时间,而不是按其所在经度应有的时差。
六、总结时差是地理学中重要的概念,对于理解地球自转和不同地区时间差异有着重要的意义。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时差》知识清单《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时差》知识清单一、什么是时差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导致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时间存在差异,这就是时差。
想象一下,地球就像一个巨大的球体在不停地转动。
当太阳光照在地球的一侧时,这一侧是白天;而另一侧则是黑夜。
由于地球自转,不同地区依次经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而这种交替的时间并不相同,从而产生了时差。
二、时差的产生原因1、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约 24 小时,这就使得地球上的经度每隔 15 度,时间就相差 1 小时。
2、经度的划分为了准确衡量不同地区的时间差异,人们将地球划分为360 个经度。
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 0 度经线,向东和向西分别划分 180 度。
三、时区的划分为了方便计算和使用时间,全球被划分为 24 个时区。
1、中时区(零时区)以 0 度经线为中心,向东西各跨 75 度的区域为中时区,也称为零时区。
2、东时区和西时区从中时区分别向东和向西,每隔 15 度划分一个时区,依次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
3、东西十二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称为东西十二区。
四、区时的计算1、已知某时区的区时,求另一时区的区时计算公式:所求区时=已知区时 ±时区差当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东边时,用“ +”;在西边时,用“ ”。
时区差的计算:同减异加。
即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时区数相减;一个在东时区,一个在西时区,时区数相加。
例如,北京位于东八区,东京位于东九区。
当北京是上午 8 点时,东京的时间为 8 +( 9 8 )= 9 点。
2、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与 180 度经线重合。
从东向西越过这条线,日期要加一天;从西向东越过这条线,日期要减一天。
五、地方时1、定义因经度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
2、特点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
3、地方时的计算地方时的计算与区时计算方法类似,只是不需要考虑时区的划分,直接根据经度差来计算时间差。
地球1徐与时差丨丨标内容U标1&道地球门转的方向jdWjfK速1艾EE标2说.t n曲此晋般1也方时广± ii-j吨W .诜HL晞判别山小&基础导读一、地球自转概况1.地球自转方向是①2.地球自转周期是②3.地球自转速度(1)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极点为零外,其余各地都是约③(2 )地球自转线速度,赤道上为④ _________________ ,极点为0。
二、地球自转的意义1.地球自转产生昼与夜交替,其交替周期为⑤ 小时。
2.地球自转产生地方时,地方时是东方早西方晚,经度相差1 °地方时相差⑥3.地球自转是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向,沿物体运动方向,北半球向⑦偏,南半球向⑧ _________ 偏,赤道上物体运动方向⑨ ____________________ 偏。
【探究活动一】地球自转方向、速度•合作探究思考一取地球仪并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转动,分别从北极上空和南极上空观察地球的运动方向。
请画出下图中的地球自转方向:地轴指向________________ ,自西向东自转;从北极上空看呈看呈_____________ 方向旋转。
思考二地球自转角速度是指地球上的点单位时间转过的角度;地球自转线速度是地球上的点单位时间运行的距离。
观察下图,结合地球自转的特点分析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1.地球上除南北极点外任意一点自转一周(360 °)都用时23时56分4秒(略计24时)。
所以每小时约转过 _______________ 度。
南北极的角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地方角速度都相等。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球上各点(除南北极点)都沿各自的圈运动,转一周用时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纬线圈周长不同所以线速度也不相同,纬线圈周长越长,线速度越大。
时差的运用地理知识点总结时差的运用地理知识点总结时差是指任意两个地点之间由于经度差异而产生的时间差异。
地球每天绕着自身的轴旋转,因此不同地点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和到达日照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
这种时间差异在地理学中被称为时差。
时差的运用涉及到许多地理知识点,下面将对其进行总结。
一、地球的自转引起的时差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这意味着地球上的任意一点相对于太阳都会有不同的时间。
考虑到地球自转的影响,我们可将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当我们处于东半球时,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中午在正南方最高处,傍晚又从西方落下;而当我们处于西半球时,太阳的升起、中午和落下方向则与东半球相反。
这意味着当我们从一个时区跨越到另一个时区时,会有一个固定的时差。
二、不同时区带来的时差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上各地的时间不尽相同,因此不同的地方被划分为具有相同时间的时区。
全球共有24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对于格林尼治标准时间(GMT)有一定的时差,也就是以格林尼治为基准线,东边时区比GMT快,西边时区比GMT慢。
三、经度变化引起的时差地球360度的经度对应着24小时的时间差,即每隔15度经度时差相差1小时。
这也是因为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所以每隔15度经度,太阳高度角差异约为一小时。
四、夏令时的应用夏令时是指人为地把时间调快或调慢一小时,通常用于节约照明能源、调整作息时间等目的。
夏令时的应用在于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调整时钟来适应不同季节的日照时间变化。
具体来说,夏令时通常将钟表拨快一小时。
许多国家和地区在夏季推行夏令时,这样可以利用早晨的更早日出和晚上的更迟日落,使得人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自然光线,减少能源消耗。
时差的运用地理知识点总结通过以上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到时差的运用是基于地理知识的。
不同地点的经度和纬度决定了它们之间的时差差异。
对时差的正确理解和运用,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时差的运用在许多方面都具有实际的意义。
例如,旅行时的时差调整,可以帮助人们快速地调整作息,减轻时差带来的不适感;跨国商务谈判时的时差计算,可以帮助双方协调好时间,提高效率;航空和航海领域的时差计算,可以确保航班和船只的准点运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