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焦虑药:苯二氮卓类

抗焦虑药:苯二氮卓类

抗焦虑药:苯二氮卓类
抗焦虑药:苯二氮卓类

此类药物是近40年来发展起来的,最早的苯二氮卓类药物是1960年用于临床的氯氮卓,此後人们通过消除与生理活性无关的基团,和对分子结构中活性较高的部分进行拼环等改造,开发出了副作用更小,在体内更稳定的苯二氮卓类新药,其中的地西泮又名安定,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主要品种] 氯氮卓、地西泮等。[作用机制] 放射配体结合试验证明,脑内有地西泮的高亲和力的特异结合位点苯二氮卓受体。其分布以皮质为最密,其次为边缘系统和中脑,再次为脑干和脊髓。这种分布状况与中枢抑制性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GABAA受体的分布基本一致。电生理实验证明,苯二氮卓类能增强GABA能神经传递功能和突触抑制效应;还有增强GABA与GABAA受体相结合的作用。GABAA受体是氯离子通道的门控受体,由两个α和两个β亚单位(α2β2)构成Cl-通道。β亚单位上有GABA受点,当GABA与之结合时,Cl-通道开放,Cl-内流,使神经细胞超极化,产生抑制效应。在α亚单位上则有苯二氮卓受体,苯二氮卓与之结合时,并不能使Cl-通道开放,但它通过促进GABA 与GABAA受体的结合而使Cl-通道开放的频率增加(不是使Cl-通道开放时间延长或使Cl-流增大),更多的Cl-内流。这就是目前关于GABAA受体苯二氮受体-Cl-通道大分子复合体的概念。现在苯二氮卓受体/GABAA受体的基因密码已被克隆,并在爪蟾卵上得到表达。[药理作用] 苯二氮卓类是抗焦虑、镇静、催眠、抗肌强直、抗癫痫等的常用药物。研究发现,与情绪有关的边缘系统中隔区、海马和杏仁核中存在有苯二氮卓类药物的特殊受体——苯二氮卓类受体,这些神经元在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作用下,电活动明显降低。因而对焦虑症的紧张、忧虑、恐惧、不安等症状产生治疗作用。苯二氮卓类受体的中枢作用主要与增强γ-氨基丁酸能神经功能有关。γ-氨基丁酸是重要的中枢抑制性递质,与受体结合后使突触后膜对氯离子的通透性增强而致超极化。根据目前关于生物膜上液体镶嵌模式概念,认为苯二氮卓类受体、γ-氨基丁酸受体、γ-氨基丁酸调控蛋白及氯离子通道在神经细胞膜上组成一个超分子功能单位。一般情况下,γ-氨基丁酸受体被调控蛋白所掩盖,妨碍了γ-氨基丁酸受体的暴露与激活,因而抑制了受体与γ-氨基丁酸的结合能力。苯二氮卓类药物与其受体结合后,可改变调控蛋白的构型,解除了γ-氨基丁酸受体的抑制,于是呈现中枢抑制作用。目前认为这是苯二氮卓类药物用于镇静、催眠的机理。某些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地西泮),小剂量可减弱脑干网状结构对脊髓中突触前抑制,因而抑制多突触反射,从而呈现出中枢性肌松作用。临床上可用于缓解各种神经病变(如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等)引起的肌强直,以及局部病变引起的肌肉痉挛和破伤风惊厥。本类药物口服吸收迅速,脂溶性高,易进入脑组织。静脉注射给药起效快,但又较快地转移到其它组织(如脂肪),故作用时间短。主要由肾排泄。有相当部分进入肠肝循环,连续使用有蓄积性,长期服药可以成瘾。[不良反应] 催眠剂量的此类药物可引起眩晕、困倦、乏力、精细运动不协调等不良反应大剂量应用会造成共济失调、运动能力障碍、皮疹、白细胞减少,久服会引起耐受和依赖。[毒副作用] 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这是一类具有良好抗焦虑作用及催眠作用的药物,且副作用较小,故目前在临床上得到广泛使用,这类药物虽然成瘾性较小,但如果长期或大量使用,也会产生依赖现象。[禁忌] 孕妇和哺乳妇女忌用。

苯二氮卓类药物中毒 相关知识

艾司唑仑: 本品为短效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和抗焦虑药,对人有镇静催眠作用。在肝脏代谢。经肾排泄,排泄缓慢。过量引起呼吸抑制或低血压,中枢神经抑制。轻度依赖,突然停用可有戒断症状。 阿普唑仑: 本品为新的BDZ类药物,具有同地西泮相似的药理作用,有抗焦虑、抗抑郁、镇静、催眠、抗惊厥及肌肉松弛等作用。在肝脏代谢。经肾排泄。突然停用可有戒断症状。 苯二氮卓类药物分类: 长效类:地西泮、利眠灵、氟安定、氯硝安定 中效类:舒乐安定、阿普唑仑、氯氮 短效类:三唑仑、普拉安定、克罗西培、咪唑安定。 苯二氮卓类药物中毒的临床表现 轻度:头晕、嗜睡、语言含混不清,共济失调、意识模糊。 重度:可出现昏迷、呼吸抑制、血压下降等表现,一般较巴比妥类药物轻。 苯二氮卓类药物中毒的治疗 1.清除药物:洗胃,活性炭吸附,血液灌流 2.对症治疗: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监测生命体征、升压、呼吸支持、维持内环境、防治感染及脏器功能损伤等。 3.特效解毒药:氟马西尼(半衰期短,需要重复用药)。 急救要点: 1、排出毒物:催吐 2、洗胃 3、补液 4、应用利尿剂 5、应用特异解毒剂 6、血液灌流 7、中枢兴奋剂 护理: 1、饮食清淡,多喝水,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2、昏迷患者,压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等的预防 3、躁动患者防止受伤镇静保护性约束 4、生命体征的观察:呼吸抑制低血压 5、心理护理 氟马西尼 适应症:苯二氮卓类药物之中毒解救。也可用于乙醇中毒之解救。 药理学:本品为有选择性的苯二氮卓类拮抗药。其化学结构与苯二氮卓类近似,作用于中枢的苯二氮卓(BZD)受体,能阻断受体而无BZD样作用 注意事项:(1)哺乳妇女、混合性药物中毒者慎用。(2)用药注意:①使用本品前,曾经长期使用苯二氮卓类的病人,如快速注射本品,会出现戒断症状,如焦虑、心悸、恐惧等,故应缓慢注射。戒断症状较重者,可缓慢静脉注射地西泮5mg或咪达唑仑5mg。②使用本

抗焦虑药:苯二氮卓类

此类药物是近40年来发展起来的,最早的苯二氮卓类药物是1960年用于临床的氯氮卓,此後人们通过消除与生理活性无关的基团,和对分子结构中活性较高的部分进行拼环等改造,开发出了副作用更小,在体内更稳定的苯二氮卓类新药,其中的地西泮又名安定,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主要品种] 氯氮卓、地西泮等。[作用机制] 放射配体结合试验证明,脑内有地西泮的高亲和力的特异结合位点苯二氮卓受体。其分布以皮质为最密,其次为边缘系统和中脑,再次为脑干和脊髓。这种分布状况与中枢抑制性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GABAA受体的分布基本一致。电生理实验证明,苯二氮卓类能增强GABA能神经传递功能和突触抑制效应;还有增强GABA与GABAA受体相结合的作用。GABAA受体是氯离子通道的门控受体,由两个α和两个β亚单位(α2β2)构成Cl-通道。β亚单位上有GABA受点,当GABA与之结合时,Cl-通道开放,Cl-内流,使神经细胞超极化,产生抑制效应。在α亚单位上则有苯二氮卓受体,苯二氮卓与之结合时,并不能使Cl-通道开放,但它通过促进GABA 与GABAA受体的结合而使Cl-通道开放的频率增加(不是使Cl-通道开放时间延长或使Cl-流增大),更多的Cl-内流。这就是目前关于GABAA受体苯二氮受体-Cl-通道大分子复合体的概念。现在苯二氮卓受体/GABAA受体的基因密码已被克隆,并在爪蟾卵上得到表达。[药理作用] 苯二氮卓类是抗焦虑、镇静、催眠、抗肌强直、抗癫痫等的常用药物。研究发现,与情绪有关的边缘系统中隔区、海马和杏仁核中存在有苯二氮卓类药物的特殊受体——苯二氮卓类受体,这些神经元在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作用下,电活动明显降低。因而对焦虑症的紧张、忧虑、恐惧、不安等症状产生治疗作用。苯二氮卓类受体的中枢作用主要与增强γ-氨基丁酸能神经功能有关。γ-氨基丁酸是重要的中枢抑制性递质,与受体结合后使突触后膜对氯离子的通透性增强而致超极化。根据目前关于生物膜上液体镶嵌模式概念,认为苯二氮卓类受体、γ-氨基丁酸受体、γ-氨基丁酸调控蛋白及氯离子通道在神经细胞膜上组成一个超分子功能单位。一般情况下,γ-氨基丁酸受体被调控蛋白所掩盖,妨碍了γ-氨基丁酸受体的暴露与激活,因而抑制了受体与γ-氨基丁酸的结合能力。苯二氮卓类药物与其受体结合后,可改变调控蛋白的构型,解除了γ-氨基丁酸受体的抑制,于是呈现中枢抑制作用。目前认为这是苯二氮卓类药物用于镇静、催眠的机理。某些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地西泮),小剂量可减弱脑干网状结构对脊髓中突触前抑制,因而抑制多突触反射,从而呈现出中枢性肌松作用。临床上可用于缓解各种神经病变(如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等)引起的肌强直,以及局部病变引起的肌肉痉挛和破伤风惊厥。本类药物口服吸收迅速,脂溶性高,易进入脑组织。静脉注射给药起效快,但又较快地转移到其它组织(如脂肪),故作用时间短。主要由肾排泄。有相当部分进入肠肝循环,连续使用有蓄积性,长期服药可以成瘾。[不良反应] 催眠剂量的此类药物可引起眩晕、困倦、乏力、精细运动不协调等不良反应大剂量应用会造成共济失调、运动能力障碍、皮疹、白细胞减少,久服会引起耐受和依赖。[毒副作用] 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这是一类具有良好抗焦虑作用及催眠作用的药物,且副作用较小,故目前在临床上得到广泛使用,这类药物虽然成瘾性较小,但如果长期或大量使用,也会产生依赖现象。[禁忌] 孕妇和哺乳妇女忌用。

精神毒品苯二氮卓类药物

精神毒品苯二氮卓类药物 苯二氮卓类精神药物在医学上被广泛用于治疗焦虑和失眠,大多为片剂、胶囊、也偶尔作为注射剂。它们作为中枢神经系统(CNS)的抑制剂。“利眠宁”是第一个在1957年和1961年被合成引入中医药,苯二氮卓类药物属国际管制。 分子结构:地西泮 分子式:C 16 ? 13 CIN 2 O 分子量:284.7

物理形态 片剂,胶囊剂,注射剂(如地西泮,劳拉西泮,咪达唑仑)。 药理 苯二氮卓类药物是一类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会使人出现困倦及睡眠的感觉。他们的行刺激整个中枢神经系统的各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受体的结合。较早的药物如巴比妥酸盐,苯二氮卓类药物被广泛用于医药等治疗焦虑症(抗焦虑药)和失眠(镇静/安眠药),以及其他的心理恐慌症。 不同的苯二氮卓类药物有不同的药理活性的形式:短效药物的半衰期少于24小时,如咪达唑仑,中间作用的化合物代谢的速率。作为硝西泮的半衰期大于24小时,而长效的化合物如地西泮的半衰期大于48小时。这样的半衰期因人而异,老年人往往代谢这些药物的速度要慢得多。副作用的风险则是:嗜睡,步态瞒珊,精神错乱,判断力下降,失忆症等。 在医学上,苯二氮卓类药物应该只被用于短期缓解焦虑或失眠,这是因为耐受性和依赖性可能会发生在被人体摄入后的几个星期。戒断症状及体征,轻微的尾焦虑,失眠和做恶梦。主要症状包括知觉障碍,精神异常,体温过高而危及生命。 国际控制下的苯二氮卓类药物 镇静/安眠药:溴替唑仑、舒乐安定、氟硝西泮、氟西泮、氯甲西泮、咪达唑仑、硝甲西泮、硝西泮、替马西泮、三唑仑。 抗焦虑药:阿普唑仑、溴西泮、利眠宁、氯巴占、氯硝西泮、洛西泮、地西泮、氟地西泮、哈拉西泮、劳拉西泮、美达西泮、去甲西泮、奥沙西、普拉西泮。 资料为https://www.doczj.com/doc/1016256381.html,提供

药物中毒与解救试题

药物中毒与解救试题 第1题急性中毒的神经系统表现不包括 A.惊厥 B.昏迷谵妄 C.精神失常 D.肌纤维颤动 E.腹痛或腹部绞痛 正确答案:E 第2题下列哪种药物急性中毒不会致瞳孔缩小的药物 A.阿片类 B.乌头碱 C.巴比妥类 D.毒扁豆碱 E.毛果芸香碱 正确答案:B 第3题下列哪种毒物急性中毒呼气、呕吐物及体表气味为蒜臭味?A.有机磷农药、无机磷及其化合物 B.水合氯醛 C.乙醇、甲醇及其他醇类化合物 D.氰化物及含氰苷果核仁 E.丙酮、氯仿 正确答案: A 第4题下列哪种毒物急性中毒呼气、呕吐物及体表气味为酒味?A.有机磷农药、无机磷及其化合物 B.水合氯醛 C.乙醇、甲醇及其他醇类化合物 D.氰化物及含氰苷果核仁 E.丙酮、氯仿 正确答案: C 第5题下列哪种毒物急性中毒呼气、呕吐物及体表气味为苦杏仁味?A.有机磷农药、无机磷及其化合物 B.水合氯醛 C.乙醇、甲醇及其他醇类化合物 D.氰化物及含氰苷果核仁 E.丙酮、氯仿 正确答案: D

第6题下列哪种毒物急性中毒皮肤、黏膜颜色表现为发绀? A.抗胆碱药、抗组胺药 B.一氧化碳、氰化物 C.蛇毒 D.亚硝酸盐 E.氯丙嗪、喹诺酮类 正确答案: D 第7题下列哪种毒物急性中毒皮肤、黏膜颜色表现为潮红? A.抗胆碱药、抗组胺药 B.一氧化碳、氰化物 C.蛇毒 D.亚硝酸盐 E.氯丙嗪、喹诺酮类 正确答案: A 第8题下列哪种毒物急性中毒皮肤、黏膜颜色表现为樱桃色? A.抗胆碱药、抗组胺药 B.一氧化碳、氰化物 C.蛇毒 D.亚硝酸盐 E.氯丙嗪、喹诺酮类 正确答案: B 第9题以下药物急性中毒的表现哪项是错误的? A.胆碱酯酶抑制剂导致多汗 B.抗组胺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导致无汗 C.维生素C导致脱发 D.三环类抗抑郁药导致体温升高 E.吩噻嗪类、麻醉镇痛药、镇静催眠药、醇类(重度中毒)导致体温降低正确答案: C 第10题以下药物急性中毒的表现哪项是错误的 A.洋地黄类导致黄视 B.甲醇导致视力减退 C.苯丙胺类、有机磷毒物(早期)导致血压升高 D.刺激性气体导致心动过速 E.胆碱酯酶抑制剂、洋地黄类、β受体阻断剂、钙拮抗剂导致心动过缓正确答案:D 第11题哪类药物急性中毒可导致瘫痪? A.镇静催眠药 B.有机磷毒物

新型镇静催眠药

新型镇静催眠药作用靶点及机制 第三代镇静催眠药,为非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 一、唑吡坦 1、一种咪唑吡啶类衍生物,可选择性激动ω-1苯二氮卓受体,当药物与BDZ受体结合后,增加GABA 对GABA A结合位点的亲和力,从而导致氯离子通道开放,使Cl-内流引起细胞膜超极化而抑制神经元激动。具有较强的镇静催眠作用,且在催眠剂量下无肌肉松弛、抗惊厥等作用。迅速成为失眠症短期治疗的金标准药物 2、唑吡坦能够显著减少失眠症患者入睡前的等待时间,延长患者总睡眠时间,其疗效在连续给药1个多月后不会有明显降低。 3、唑吡坦临床疗效与苯二氮卓类药物相当,由于唑吡坦半衰期短(2.6小时),在体内不产生活性代谢产物,其治疗剂量下不产生蓄积和残留作用 4、新剂型----缓释制剂、舌下含片 二、右佐匹克隆 1、为短效催眠药佐匹克隆的右旋异构体,本品对苯二氮卓受体的亲和力是左旋体的50倍。 2、主要用于治疗短暂性和慢性失眠症。 3、右佐匹克隆是目前惟一一种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证实的催眠药。 三、Indiplon 1、Indiplon与GABA A受体的亲和力是唑吡坦的10倍,因此此药起效时间更快,治疗剂量水平更低,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更小。 2、在体内吸收迅速,半衰期短,因而可以开发出速释(胶囊)和缓释(片剂)等不同剂型,从而扩大了药物的使用范围。例如,速释胶囊可用于入睡困难或夜间易醒的失眠症患者,而缓释片剂则更适用于同时存在入睡困难及睡眠维持困难的患者。 四、扎来普隆 1、为非苯二氮卓类安眠药, 2、扎来普隆是继佐匹克隆之后作用时间更短的一种非苯二氮卓类催眠药,口服后t1/2约为1h,它在维持正常睡眠阶段的同时,对快动眼睡眠(REM)无影响,具有入睡快,日间宿醉作用少,依赖性、停药后戒断反应及反弹性失眠均少等特点。 五、其他 拉米替隆(Ramelteon)褪黑素MT1/2受体激动剂,全新作用机制。疗效一般,安全性较好

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理作用、临床用途及代表药? 作用机制: 苯二氮卓类口服吸收良好,约lh达血药峰浓度。其中三唑仑吸收最快;奥沙西泮和氯氮卓口服吸收较慢,肌内注射吸收也缓慢,且不规则。欲快速显效时,应静脉注射。 苯二氮卓类血浆蛋白结合率较高,其中安定的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达99%。因 其脂溶性很高,故能迅速向组织中分布并在脂肪组织中蓄积。静脉注射时首先分布至脑和其他血流丰富的组织和器官。脑脊液中浓度约与血浆游离药物浓度相等。随后进行再分布而蓄积于脂肪和肌组织中其分布容积很大,老年患者更大。 此类药物主要在肝药酶作用下进行生物转化。多数药物的代谢产物具有与母体药物相似的活性,而其t1/2 则比母体药物更长。例如氟两泮的血浆t1/2,仅2~ 3h,而其主要活性代谢产物N-去烷基氟西泮的血浆t1/2 却在50h以上。连续应用长效类药物时,应注意药物及其活性代谢物在体内蓄积。苯二氮卓类及其代谢物最终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而失活,经肾排出。结构中含羟基者可直接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而失活,这一途径较少受其他因素影响。结构上7位上有硝基者(如硝西泮)在生物转化时,硝基还原成氨基,进一步乙酰化为乙酰氨基,两种代谢物均无生物活性,且此代谢途径也较少受其他因素影响。但本类药物在体内的氧化代谢则易受肝功能、年龄和同时饮酒的影响,使t1/2 延长。 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 1.抗焦虑作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小剂量对人有良好抗焦虑作用。作用发生快而确实,能显著改善患者恐惧、紧张、忧虑、不安、激动和烦躁等焦虑症状。地西泮的抗焦虑作用选择性高,对各种原因导致的焦虑症均有效,且可产生暂时记忆缺失,麻醉前给药,可缓解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情绪,减少麻醉药用量,增加其安全性,使患者对术中的不良刺激在术后不复记忆。这些作用优于吗啡和氯丙嗪。临床也常用于心脏电击复律或内镜检查前给药,多用地西泮静脉注射。 2.镇静催眠作用:苯二氮卓类随着剂量加大,出现镇静催眠作用。对人的镇静作用温和,能缩短诱导睡眠时间,提高觉醒阈,减少夜间觉醒次数,延长睡眠持续时间。苯二氮卓类可诱导各类失眠的患者入睡。 苯二氮卓类对REMS影响较小,停药后出现REMS反跳性延长较巴比妥类轻,因而停药后多梦较巴比妥类少见。此外,苯二氮卓使NREMS的2期延长,4期缩短,可减少发生于4期的夜惊或夜游症,巴比妥类则无此作用。一般来说,苯二氯卓类催眠作用较近似生理性睡眠。 3.抗惊厥、抗癫痫作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有抗惊厥作用,其中地西泮和三唑仑的作用尤为明显,临床用于辅助治疗破伤风、子痫、小儿高热惊厥和药物中毒性惊厥。

1,4-苯并二氮杂卓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1,4-苯并二氮杂?类衍生物的 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班级:09应化3班 姓名:陈伟伟 指导教师:解海职称:讲师完成日期:2013 年06 月05 日

1,4-苯并二氮杂?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摘要: 1,4-苯并二氮杂?类衍生物是一类具有特殊环结构的杂环化合物,在十九世纪被首次发现。其拥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和生理活性,而且很多合成出来的化合物,如具有镇静催眠等作用的已经作为临床用药。由于其拥有很高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所以其合成方法的研究也已经成为了有机化学合成的一个热点。本文对1,4-苯并二氮杂?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综述。 关键词: 1,4-苯并二氮杂?,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目录 1 前言 (1) 1.1 1,4-苯并二氮杂?的基本结构 (1) 1.2 1,4-苯并二氮杂?在医药方面的应用 (1) 2 1,4-苯并二氮杂?的合成 (2) 2.1 1,4-苯并二氮杂?的合成方法分类 (2) 2.1.1 多组分“一锅反应”制备法 (3) 2.1.2 氨基与卤素之间的交叉偶联反应制备法 (6) 2.1.3 氨基与羰基的缩合反应制备法 (8) 展望 (9) 参考文献 (9) 致谢 (14)

1 前言 1,4-苯并二氮杂?类衍生物是一类具有特殊环结构的杂环化合物,在十九世纪被首次发现。拥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和生理活性,其合成方法的研究以引起了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的重视。 1.1 1,4-苯并二氮杂?的基本结构 1,4-苯并二氮杂?是一类特殊的七元杂环苯并稠环化合物。其基本骨架结构见图1。根据七元杂环的不饱和程度,可以将其分为四氢或二氢化合物。另外,与七元杂环并环的除了苯环,还可以是吡啶、吡咯、呋喃和噻吩等杂环; 也可以是多并的稠环化合物,还可以是单并的二环化合物。 N N 1234 5 6 7 89 图1 Scheme 1 1.2 1,4-苯并二氮杂?在医药方面的应用 1,4-苯并二氮杂?类衍生物是苯并二氮杂?类化合物的一个重要分支, 具有极其广泛的药用价值和生理活性[1]。如具有抑郁抗、抗惊厥、抗焦虑、止痛[2] 、安眠、镇静、抗神经过敏和消炎等特性[3] 。多年来对其进行的深入研究使得具有抗焦虑、消炎等作用的药物被合成生产出来。 由于1,4-苯并二氮杂?类化合物所具有的药用价值和生理活性,而且相关药物在使用过程中所引发的副作用小,使得药学界对其比较关注, 从而研究他们的药理活性与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也逐渐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 1,4-苯并二氮杂?(1,4-benzodiazepine),是最先被发现的具有―特权结构‖的一类化合物。特权结构是来源于药物的发明过程中筛选的先导化合物,它指的是能够与多种受体结合的单一的分子骨架(a single molecular framework able to provide ligands for diverse receptors)[4] ,是可以承载多种药理活性的药物分子的亚结构。1988年,特权结构的概念由Evans 正式提出,他发现 1,4-苯并二氮杂?化合物能够与多种受体,如胃泌激素、胆囊收缩素等多种受体结合。除此之外,苯并二氮杂?骨架还可以作为钾离子通道阻断剂,法呢基蛋白质转移酶抑制剂、k-分泌酶抑制剂、神经激肽-1 拮抗剂、抗组胺、抗肿瘤、抗过敏等很多的生理活性。像这种可以作用在多个生物靶点上的结构骨架就被称为特权结构,在研究1,4-苯并二氮杂?的药理活性和分子结构之间关系的过程中而慢慢的形成了这一概念[5] 。 由于特权结构的特殊性,引起很多研究小组的注意,而且一些小组在研究特权结

各类镇静催眠药物

各类镇静催眠药物 (一)巴比妥类药物 巴比妥类药物属于第一代镇静催眠药,其作用机制在于选择性抑制脑干网状上行激动系统,抑制多突触反应,降低大脑皮质兴奋性。镇静催眠作用随剂量增大而逐渐增强。代谢方式为再分布、肾脏排泄和肝脏分解,故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巴比妥类药物可缩短睡眠潜伏期,延长NREM睡眠3、4期,延长总睡眠时间,使REM睡眠总次数和持续时间缩短。如果突然停药,可因产生的依赖性而出现反跳性失眠,REM睡眠延长,引起噩梦连绵。由于这类药物的治疗指数低,容易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药物之间相互影响比较大等原因,近年已基本被苯二氮卓类药物所替代。 (二)苯二氮卓类药物 经典的苯二氮卓类药物属于第二代镇静催眠药物,是苯二氮卓类受体激动剂(BzRA),它们拥有相同的效用,包括镇静、抗焦虑、松弛肌肉及抗惊厥。苯二氮卓类药物虽然不能直接与GABA受体结合,但它可增强GABA神经的功能,苯二氮卓受体与苯二氮卓类药物结合后结构发生改变,进而调节蛋白磷酸化,,消除GABA调节蛋白对GABA受体高亲和力部位的抑制,GABA受体被激活,促进它与GABA结合,增强了GABA的作用,使GABA能神经元的传递加强。总之,苯二氮卓类药物的药效是间接地通过GABA能神经的功能实现的。这类药物可以缩短睡眠潜伏期,减少夜间睡眠中的觉醒次数,某些半衰期较长的苯二氮卓类药物还可以延长总睡眠时间。绝

大多数BzRA可以轻度减少NREM睡眠的3、4期和REM睡眠时间。其他的影响包括延长NREM睡眠2期中的纺锤波睡眠时间以及增加其出现的频率。这类药物包括三唑仑、氟西泮、硝西泮、阿普唑仑、艾司唑仑和劳拉西泮等。本类药物口服吸收良好,根据半衰期长短不同,可分为短、中、长半衰期三种,经肝脏代谢。 (三)新型非苯二氮卓类药物 同经典的苯二氮卓类药物一样,新型非苯二氮卓类药物也可以减少慢波活动时间,增加睡眠纺锤波(12~15 Hz)和β波(15~20 Hz)活动。例举此类药物中最具代表性的2种药物。 1. 咪唑吡啶类催眠药———唑吡坦(Zolpidem)唑吡坦(zolpidem):唑吡坦是一种选择性结合α-1受体的短效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唑吡坦能被迅速而有效地吸收,口服之后大约1 h可达到最大血药浓度,生物利用度为70%,半衰期为 2.5 h。它能显著缩短睡眠潜伏期,延长总睡眠时间,减少夜间的觉醒次数。唑吡坦10 mg 能缩短REM睡眠时间,对NREM睡眠期的影响仅仅表现在轻度减少低频波(主要1.25~2.50 Hz和5.25~10.00 Hz)睡眠时间及轻度增加纺锤波(12.25~13.00 Hz)和β波(20.25~25.00 Hz)。因此,适用于治疗睡眠维持困难和入睡障碍的患者。 2. 环吡酮类催眠药--佐匹克隆(zopiclone):佐匹克隆的药理作用与经典的苯二氮卓类药物非常相似,推荐剂量为 3.75~7.50mg,它能有效缩短睡眠潜伏期、减少夜间觉醒次数和增加睡眠时间,减少慢波

苯并二氮杂卓类药物

苯并二氮杂卓类药物 一)典型药物与化学性质 1,4-苯并二氮杂卓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抗焦虑 药典型药物有氯氮卓、地西泮 主要化学性质 1.弱碱性。苯并二氮杂卓的环氮原子具有碱性,可用非水滴定。 2.可与某些金属离子生成沉淀,如与碘化铋钾生成红色沉淀。 3.结构中具有共轭体系在紫外区有特征吸收 4.硫酸一荧光反应。苯并二氮杂卓类药物溶于硫酸后,在紫外光(365nm)下, 呈现不同颜色的荧光。 5.分解产物的性质地西泮经水解后得到甘氨酸可呈茚三酮反应氯氮卓水解后呈 芳伯胺反应 二鉴别反应 1.硫酸-荧光反应该类药物溶于硫酸后在紫外光下(365nm)呈现不同颜色的荧光,且在浓硫酸中荧光的颜色与在稀硫酸中的颜色不同 药物浓硫酸稀硫酸 地西泮黄绿色黄色 氯氮卓黄色紫色 硝西泮淡蓝色蓝绿色 艾司唑仑亮绿色天蓝色 2.沉淀反应 苯骈二氮杂卓类药物,在盐酸溶液中可与碘化铋钾试液反应生成红色碘化铋盐沉淀。 3.1 位氮未被取代的苯骈二氮杂卓药物水解后呈芳伯胺反应。氯氮卓、艾司唑仑和奥沙西泮的盐酸溶液(1~2)缓缓加热煮沸,放冷,加恶霸硝酸钠和碱性萘吩试液生成橙红色沉淀。 4.地西泮水解后得甘氨酸,水解液经碱中和后,加茚三酮试液,加热,溶液呈紫色。 5.紫外光谱特征苯骈二氮杂卓类药物分子结构中有共轭体系,在紫外光区有特征 吸收。目前 各国药典均利用这一物性鉴别本类药物。 如药物溶剂max(nm) 地西泮0.5%硫酸甲醇溶液242,284,366 氯氮卓盐酸(9 1000)溶液244~248,306~31 6.薄层色谱法 由于本类药物结构相似,不易分离、鉴别,因此薄层色谱法常被用于本类药 物的系统鉴别。(详细请参阅其它有关研究报道) 三.含量测定 (一)非水滴定法

苯并二氮杂卓类药物.doc

苯并二氮杂卓类药物 (一)典型药物与化学性质 1,4-苯并二氮杂卓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抗焦虑药。 典型药物有氯氮卓、地西泮 主要化学性质 1.弱碱性。苯并二氮杂卓的环氮原子具有碱性,可用非水滴定。 2.可与某些金属离子生成沉淀,如与碘化铋钾生成红色沉淀。 3.结构中具有共轭体系在紫外区有特征吸收 4.硫酸—荧光反应。苯并二氮杂卓类药物溶于硫酸后,在紫外光(365nm)下,呈现不同颜色的荧光。 5.分解产物的性质 地西泮经水解后得到甘氨酸可呈茚三酮反应 氯氮卓水解后呈芳伯胺反应 二鉴别反应 1.硫酸-荧光反应 该类药物溶于硫酸后在紫外光下(365nm)呈现不同颜色的荧光,且在浓硫酸中荧光的颜色与在稀硫酸中的颜色不同 药物浓硫酸稀硫酸 地西泮黄绿色黄色. 氯氮卓黄色紫色 硝西泮淡蓝色蓝绿色 艾司唑仑亮绿色天蓝色 2.沉淀反应 苯骈二氮杂卓类药物,在盐酸溶液中可与碘化铋钾试液反应生成红色碘化铋盐沉淀。 3.1位氮未被取代的苯骈二氮杂卓药物水解后呈芳伯胺反应。氯氮卓、艾司唑仑和奥沙西泮的盐酸溶液(1~2)缓缓加热煮沸,放冷,加恶霸硝酸钠和碱性β-萘吩试液生成橙红色沉淀。 4.地西泮水解后得甘氨酸,水解液经碱中和后,加茚三酮试液,加热,溶液呈紫色。 5.紫外光谱特征 苯骈二氮杂卓类药物分子结构中有共轭体系,在紫外光区有特征吸收。目前各国药典均利用这一物性鉴别本类药物。 如药物溶剂λmax(nm) 地西泮0.5%硫酸甲醇溶液242,284,366 氯氮卓盐酸(9→1000)溶液244~248,306~310 6.薄层色谱法 由于本类药物结构相似,不易分离、鉴别,因此薄层色谱法常被用于本类药

镇静催眠药练习题

药理学练习题:第十五章镇静催眠药 发布时间:2009-01-31 01:55:34 一、选择题 A型题 1、地西泮的作用机制是:C A.不通过受体,直接抑制中枢 B.作用于苯二氮受体,增加GABA与GABA受体的亲和力 C.作用于GABA受体,增加体内抑制性递质的作用 D.诱导生成一种新蛋白质而起作用 E.以上都不是 2、地西泮抗焦虑作用的主要部位是:C A.中脑网状结构 B.下丘脑 C.边缘系统 D.大脑皮层 E.纹状体 3、苯巴比妥钠连续应用产生耐受性的主要原因是:E A.再分布于脂肪组织 B.排泄加快 C.被假性胆碱酯酶破坏 D.被单胺氧化酶破坏 E.诱导肝药酶使自身代谢加快 4、下列药物中t1/2最长的是:C

A.地西泮 B.氯氮卓 C.氟西泮 D.奥可西泮 E.三唑仑 5、有关地西泮的叙述,错误的为:D A.口服的肌注吸收迅速 B.口服治疗量对呼吸及循环影响小 C.能治疗癫痫持续状态 D.较大量可引起全身麻醉 E.其代谢产物也有作用 6、治疗新生儿黄疸并发惊厥宜选用:D A.水合氯醛 B.异戊巴比妥 C.地西泮 D.苯巴比妥 E.甲丙氨酶 7、巴比妥类禁用于下列哪种病人C: A.高血压患者精神紧张 B.甲亢病人兴奋失眠 C.肺功能不全病人烦躁不安 D.手术前病人恐惧心理 E.神经官能症性失眠 8、地西泮不用于:E

A.焦虑症和焦虑性失眠 B.麻醉前给药 C.高热惊厥 D.癫痫持续状态 E.诱导麻醉 9、苯二氮卓类中毒的特异解毒药是:C A.尼可刹米 B.纳络酮 C.氟马西尼 D.钙剂 E.美解眠 10、苯巴比妥过量中毒,为了促使其快速排泄:C A.碱化尿液,使解离度增大,增加肾小管再吸收 B.碱化尿液,使解离度减小,增加肾小管再吸收 C.碱化尿液,使解离度增大,减少肾小管再吸收 D.酸化尿液,使解离度增大,减少肾小管再吸收 E.以上均不对 11、下列巴比妥类药物中,起效最快、维持最短的经物是:C A.苯巴比妥 B.司可巴比妥 C.硫喷妥 D.巴比妥 E.戊巴比妥 12、镇静催眠药中有抗癫痫作用的药物是:A

精神科-苯二氮卓药物中毒抢救

苯二氮卓药物中毒抢救 苯二氮卓类药物中毒非常常见,似乎为自杀者所钟爱的自杀工具,我们都知道,苯二氮卓类药物不像锂盐,其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差较大,一般治疗剂量下很少发生中毒的情况,发生苯二氮卓类药物中毒大多为自杀者,是服药自杀的首要原因。 对于处理苯二氮卓类药物中毒这一急救技能,你了解多少呢? 问诊要点1询问家属家中常备药物的名称,可能服药的药物以及大致的剂量。2是否带上了病人身边盛放药物的容器或包装盒?3询问服药的大致时间。4询问发现时患者的状态,有无发生呕吐,性质如何?5患者药物中毒时的所处体位,是否存在摔伤?6是否合并严重的躯体疾病,如肝肾功能不全,慢支,肺气肿,冠心病等。体格检查首先需要检查患者的意识状态,是否发生了昏迷?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瞳孔是否异常?患者的心肺、腹部是否存在异常体征?神经系统是否存在异常?精神检查患者是否发生了意识障碍?是否出现明显的激越?是否存在错觉,片段的幻觉妄想?辅助检查 测血药浓度、血尿便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心电图。 中毒程度判断 轻度中毒: 患者意识清醒或嗜睡状态,头痛、眩晕、反应迟钝、共济失调、言语含糊,脉搏、血压、呼吸、瞳孔均匀无明显变化。 中度中毒:意识模糊或呈浅昏迷、脉搏稍快、血压正常或偏低, 瞳孔直径2 mm-3 mm,对光反应迟钝, 腱反射消失,角膜反射存在,呼吸稍浅慢。 重度中毒:患者处于深昏迷状态,脉搏增快,血压下降,呼吸减慢, 四肢发绀,瞳孔缩小,对光反射消失。 诊断要点 家中的苯二氮卓类药物大量减少。通过测定苯二氮卓类药物的血药浓度证实。排除相关躯体疾病所致意识障碍或昏迷,如心脑血管意外、肝功能衰竭。 紧急处理 催吐:催吐适用于服药剂量小、意识清醒且合作的患者,先喝下300—500ml 的清水或温水,然后用压舌板或手指刺激咽喉催吐,可反复几次。需要注意的是,严重中毒者严禁催吐。 洗胃:适用于不合作或无法合作的患者,从口活鼻插入粗胃管,液体总量以控制在10L—20L(液体量过多会导致胃扩张,容易增加毒物的吸收),反复冲洗,直至液体清亮为止。 导泻:可使用硫酸钠或甘露醇来导致。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使用硫酸镁来导泻,

第五节 镇静催眠药中毒

第五节镇静催眠药中毒 镇静催眠药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具有镇静、催眠作用,过大剂量可麻醉全身,包括延髓。一次服用大剂量可引起急性镇静催眠药中毒(acute sedative-hypnotic poisoning)。长期滥用催眠药可引起耐药性和依赖性而导致慢性中毒。突然停药或减量可引起戒断综合征(withdrawal Syndrome)。 [病因] 1950年以前常用的镇静催眠药是巴比妥类。20世纪50年代以后开始使用非巴比妥类药,但缺点也不少。1960年开始用抗焦虑药物苯二氮草类,目前此类药物几乎取代了其他镇静催眠药。镇静催眠药分为: (一)苯二氮卓类 1.长效类(半衰期>30小时):氯氮卓(chlordiazepoxide)、地西泮(diazePam)、氟西伴(flurazepam)。 2.中效类(半衰期6~30小时):阿普唑仑、奥沙西泮(oxazpam)、替马西泮。 3.短效类 三唑仑(triazolam)。 (二)巴比妥类 1.长效类 巴比妥和苯巴比妥。 2.中效类 戊巴比妥、异戊巴比妥、布他比妥。 3.短效类 司可巴比妥、硫喷妥钠 (三)非巴比妥非苯二氮卓类(中效-短效) 水合氯醛、格鲁米特(glutethimide,导眠能)、甲喹酮(methaqualone,安眠酮)、甲丙氨酯(meprobamate,眠尔通)。 (四)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 抗精神病药(antipsychotics)是指能治疗各类精神病及各种精神症状的药物,又称强安定剂或神经阻滞剂。按化学结构共分为五大类,其中吩噻嗪类药物按侧链结构的不同,又可分为三类:①脂肪族:例如氯丙嗪(chlorpromazine);②哌啶

镇静催眠药汇总

研究生课程论文(综述) 论文题目:镇静催眠药及其合成的研究进展姓名学号:赵文凤2015022352 专业年级:应用化学15级 课程名称:精细有机合成新方法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授课教师:鲍小平博士

2015 年12 月 摘要镇静催眠药的研究由苯二氮罩类( B D Z ) 向非苯二氮罩类发展,本文主要对目前常用镇静催眠药的种类及作用机理进行归纳性的综述,同时也阐述了几种新型的镇静催眠药的合成研究进展。展望了镇静催眠药的发展前景。 前言 镇静催眠药是一类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凡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轻度抑制,使患者精神状态由兴奋、激动和躁动转为安静的药物称为镇静药; 凡能引起近似生理睡眠的药物称为催眠药。镇静药和催眠药并无明显界限,同一种药物小剂量表现为镇静作用,随剂量加大可出现催眠作用[1]。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增大,各类精神行为问的发生日渐增多,镇静催眠药的使用现状呈现使用量大、使用时间长的特点,且使用过程中的滥用及成瘾问题日渐突出。本文就目前镇静催眠药的使用现状及使用过程的注意事项,以及各国对镇静催眠药的使用策略等问题进行综述分析,以期对临床镇静催眠药的合理使用提供帮助。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每年大约有33%的人出现过睡眠障碍,有17%的人为严重失眠,而几乎每个人在其一生中都可能出现短暂或持久性失眠。照此推算,我国应有上亿人患有失眠症。据报道,长期失眠者的严重意外事故和外伤发生率明显高于睡眠正常者。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存压力的加大,失眠症患者将会越来越多,世界各地对于镇静催眠药的需求量也将逐年增加。显然失眠问题已不能

被看作仅仅是一个医疗问题,而是一个带有社会性的问题[2]。因此对镇静催眠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很有意义。 镇静催眠药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引起镇静和催眠的药物。小剂量可引起镇静,使服药者处于安静和思睡状态,用以解除病人的焦虑和烦躁不安。中等剂量可引起催眠,即诱导入睡,减少觉醒次数,延长睡眠时间,引起近似生理性的睡眠状态,用于失眠症的治疗[3]。 本文主要对目前常用镇静催眠药的种类及作用机理进行归纳性的综述,并对几种新型的镇静催眠药的合成做一简单的介绍。 1 种类及作用机理 1.1巴比妥类药物 由于这类药物的中枢抑制作用过强,耐受性和成瘾性作用高,吞服过量药物常能致死等缺点,已逐渐淘汰。现临床仍在应用的有苯巴比妥片,苯巴比妥钠注射液,司可巴比妥胶囊(速可眠),注射用硫喷妥钠。 1.1.1分类 巴比妥类药根据用药后睡眠时间长短而分4类,即长效类(巴比妥,苯巴比妥,6 h-8 h ),中效类(异戊巴比妥、戊巴比妥,4 h-6 h ),短效类(司可巴比妥,Z h-3 h ),超短效类(硫喷妥钠,15 m i n左右)。 1.1.2药理作用及机理 巴比妥类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普遍性抑制作用,而且随着用药剂量的增加,其中枢抑制作用的程度和范围逐渐加深和扩大,表现为镇静、催眠、抗惊厥,直至麻痹、死亡[4]。

药物中毒

药物中毒怎么办?教你使用解毒剂 当误服、服药过量、药物滥用等情况导致用药剂量超过极量时,均可引起药物中毒。而药物中毒若抢救不及时,后果将不堪设想。下面就来看看哪些常见药物容易中毒,及其它们的解救措施吧! 苯二氮卓类 苯二氮卓类药物主要有地西泮、艾司唑仑等,属于镇静催眠药。此类药物用药过量,常常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中毒症状可表现为持续的精神紊乱、严重嗜睡、颤抖、语言不清、蹒跚、心动过缓、呼吸急促或困难、严重乏力等。 解救措施 1. 宜及早进行对症处理,包括催吐或洗胃,以及维持呼吸和循环。 2. 如果出现异常兴奋,则不能继续用巴比妥类药,以免中枢性兴奋加剧或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延长。 3. 使用苯二氮卓受体拮抗药氟马西尼可解救中毒症状,氟马西尼静脉注射初始剂量为 0.3 mg。 4. 如在 60 秒内未达到要求的清醒程度,可重复注射本药,直到患者清醒或总剂量达 2 mg。巴比妥类 巴比妥类药物也属于镇静催眠类,常用药物主要有苯巴比妥、戊巴比妥、可可巴比妥等。这类药物在口服剂量达到催眠量的 5-10 倍时,即可引起中毒(中毒),10-15 倍时可引起重度中毒,血药浓度高于 80-100 μg/ml 时有生命危险。急性中毒症状为昏睡,进而出现呼吸表浅、通气量大减,最后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解救措施 1. 口服未超过 3 小时者,可用大量温生理盐水或 1:2000 的高锰酸钾溶液洗胃。洗完再以 10-15 g 硫酸钠导泻。 2. 可使用碳酸氢钠或乳酸钠碱化尿液,减少本类药在肾小管中的重吸收,也可用甘露醇等利尿药增加尿量,促进药物的排泄。 3. 由于换气功能障碍所致的呼吸性酸中毒可促进本药透过血 - 脑脊液屏障,加重中毒反应,因此保证呼吸道通畅尤为重要。必要时需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给予输氧或人工呼吸,也可适当给予中枢兴奋药。 4. 血压偏低时,可静脉滴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或低分子右旋糖酐。 吩噻嗪类 氯丙嗪为抗精神失常的一线用药,属于吩噻嗪类,其过量引起药物中毒的症状有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包括昏迷、低血压和运动障碍等。 解救措施 1. 氯丙嗪中毒处理主要是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必要时要尽早洗胃或导泻,但需注意的是不得诱导呕吐。 2. 同时要监测体温和心血管功能,至少 5 天。静脉注射苯巴比妥 9-11 mg/kg,以控制心律失常。 3. 当患者出现心力衰竭时可使用洋地黄类药强心治疗,并给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低血压。 4. 同时进行心电图监测,先给予地西泮,随后给予苯妥英钠 15 mg/kg,以控制惊厥。 阿片类 阿片类药物属于镇痛麻醉类用药,如吗啡、哌替啶、美沙酮等,这些药物若用药过量很容易引起药物中毒。如吗啡成人中毒量为 60 mg,致死量为 250 mg。一般晚期癌痛的患者用量

五种苯二氮卓类安眠药的体外代谢研究

五种苯二氮卓类安眠药的体外代谢研究 发表时间:2019-03-27T15:15:17.103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作者:赵宁[导读] 目前我国临床医学主要在神经官能症的临床治疗中主要采用苯二氯卓类和巴比妥两种安眠镇定药物 (甘肃省天水市公安局甘肃省天水市; 741000) 【摘要】目前我国临床医学主要在神经官能症的临床治疗中主要采用苯二氯卓类和巴比妥两种安眠镇定药物,其中苯二氯卓类安眠药物因其毒性较小,受体适应度高等优势有着更广泛的应用,苯二氮卓类成分安眠药在我国临床医学应用范围较广,除了作为上述症状的缓解药物意外在手术前麻醉中也有大量应用。但该类药物过量使用会对人体带来较大的伤害,对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破坏。同时因其直接作用于大脑神经系统,可以造成昏迷的药理特点,也让其成为不法分子的犯罪工具。从事抢劫、强奸、诈骗等犯罪活动。为了更好的规划此类药物的使用,提高其临床使用价值,提高此类药物犯罪的侦破力度更高的维护社会治安,我国应加强对此类药物代谢的研究,课题研究由此出发,分析研究苯二氯卓类安眠药物的药理作用和毒性表现,并对较为常见的五种苯二氯卓类安眠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代谢过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旨在为我国苯二氯卓类安眠药的代谢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字】苯二卓类安眠药;体外代谢;代谢产物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673-01 一、苯二氯卓类药物的毒性以及中毒症状 苯二氯类镇定药品,同比较巴比妥类别的药品,就其毒性而言,前者剂量管理要求管理不严格,且毒性低。总的来看,其药物的使用安全度高。患者低剂量服用无明显不适,长期服用亦不会有明显的中毒症状。但语此类药物容易让人体产生强烈的药物依赖性,患者在成瘾后长时间的超剂量服用会出现多种中毒症状,可能危及生命,苯二氯卓类安眠镇定药物的中毒症状根据受体体制差别有所不同。苯二氯卓类药品同人体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其中毒症状也就存在差异。但是,也有同样的中毒症状,如头晕乏力、便秘以及手脚抽搐等。如一次大剂量服用可能一直导致呼吸衰竭和昏迷。老年人群体对于药品的使用,势必要注意,避免发生严重的中毒现象。假设因药物服用而死亡的,即使是借以解刨尸体的形式,也很难区分是哪类药品致其死亡。 二、苯二氯卓类药物药理作用机制 苯二氯卓类安眠镇定药物在临床应用主要作为精神官能症的辅助缓解作用,以及术前的镇定用药。其药理机制是通过刺激人体神经中枢中苯二氯受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了高氨基丁酸的传递作用。促使BZDS受体与CABAX相结合,从而激活CABA受体,此时神经元、5-羟色按、肾上腺素、多巴胺等激素的释放均受到抑制。就边缘系统而言,在药物的协同作用影响下,势必能够达到抗焦虑的效果。 三、常用苯二氮卓类安眠药的理化性质和代谢分析 苯二氮卓类安眠药,作为典型的安眠药类型之一,该药物问世的时间是在20世纪50年代。其原型为BZDS化合物。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最终演变为现在在临床医学中有广泛应用空间的苯二氮卓类安眠药物。此类药物可以在强酸中水解,温度高低对其药物反应有着正相关的影响。此类药物进入人体后可以迅速被吸收,根据个体差别作用时间2小时到50小时不等。该安眠药物特点是脂溶性强。具体为:人服用后,很容易被自身的组织吸收,以而取代肝代谢,最后从肾脏内排出。过量服用对肝肾等脏器压力较大(一)安定 安定的化学全称为1-甲基-苯基-7-氯-1.3-二氢-2h-1,4-苯井二氮杂卓-2-酮。作为苯二氯卓类安眠药典型的、知名度较高的一类新药品。在临床中主要用于。焦虑症、惊厥、癫痫、炎症引发的反射性肌肉痉挛、惊恐症、肌肉紧张型头疼等症状的辅助治疗和缓解性药物。安定直接作用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超剂量服用会直接导致昏迷。长期服用对人体反应能力等应激能力都有所影响。安定服用后通过肝脏内部的cyp450色素代谢酶代谢。由肾脏排出体外, (二)奥沙西泮 奥沙西泮,别称去甲羟基安定。该药物往往不会借以cyp450色素酶进行代谢,取而代之的是葡萄糖醛酸应用于代谢活动。待药品被人体吸收之后,在肝脏内,便会同葡萄糖醛酸结合,最后从肾脏内排出。经过严格的司法鉴定、临床试验,葡萄糖苷酸奥沙西泮,实为典型的奥沙西泮药物代谢药品。 (三)利眠宁 利眠宁,别称氯氮卓,其外观为淡黄色的、结晶状的粉末。是典型的苯二氮卓b类的镇定安眠的药品。化学名为7-氯-2-甲氨++980u76‘’基-5-苯基-3H-1,4-苯并二氮杂卓-4-氧化物;氯氮;此类药物临床中一般口服使用。需要浓度个体差异较大,生物利用度约86%。临床中一般被用于墙皮症、焦虑性神经官能症、失眠、神经衰弱、高血压导致的头部疼痛等症状的辅助药物。半衰期较短仅为安定的一半,利眠宁在进入人体后,在肝脏内通过cyp450完成药物代谢。代谢产物主要由去甲基利眠宁和去甲基安定两种成分。80%伴随尿液排出体外,剩余部分伴随大便排出。 (四)尼美西泮 尼美西泮化学名为7-氯-1-甲基-5-苯基-二氢-1H-1,4-苯并二氯杂卓,属于苯二氯卓b类安眠药物。在焦虑症和儿童行为障碍等病症的临床治疗中有较多应用。尤其在老年焦虑、老年神经衰弱和老年失眠中使用较多。但该诶药物依赖性较大。 (五)舒乐安定 舒乐安定,别名艾司艾斯唑轮。该药品,主要是应用与手术前的镇定药物。且广泛应用于以下症状,如失眠症、焦虑症、癫痫症以及其他症状。同时在2017年国际癌症组织公布的治安物清单中,舒乐安定被列与其中。舒乐安定化学名为6-苯基-8-氯-4H-〔1,2,4〕-三氮唑[4,3-α]〔1,4〕苯并二氮杂?,分子结构为C16H11ClN4,为白色结晶粉末,不溶于水,荣誉甲醇。舒乐属于短小BDZ类镇静药物。在镇静和催眠的药理作用上是尼美西泮的四倍以上。口服两小时后血药浓度达到最高点,半衰期与尼美西泮接近。该药通过降低大脑组织氧化过程,让人体对外界刺激的感受度降低起到镇静作用。舒乐是在肝脏内,同cyp450酶发生反应,结束代谢的,最后以肾脏内为主要转化器官,以尿液形排出,。形成的具体代谢物品为4-轻基舒乐安定。

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苯二氮卓类药物地作用机制、药理作用、临床用途及代表药? 作用机制: 苯二氮卓类口服吸收良好,约达血药峰浓度.其中三唑仑吸收最快;奥沙西泮和氯氮卓口服吸收较慢,肌内注射吸收也缓慢,且不规则.欲快速显效时,应静脉注射.b5E2R. 苯二氮卓类血浆蛋白结合率较高,其中安定地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达%.因其脂溶性很高,故能迅速向组织中分布并在脂肪组织中蓄积.静脉注射时首先分布至脑和其他血流丰富地组织和器官.脑脊液中浓度约与血浆游离药物浓度相等.随后 进行再分布而蓄积于脂肪和肌组织中其分布容积很大,老年患者更大.p1Ean. 此类药物主要在肝药酶作用下进行生物转化.多数药物地代谢产物具有与母体药物相似地活性,而其则比母体药物更长.例如氟两泮地血浆,仅~,而其主要活性代谢产物-去烷基氟西泮地血浆却在以上.连续应用长效类药物时,应注意药物及其活性代谢物在体内蓄积.苯二氮卓类及其代谢物最终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而失活,经肾排出.结构中含羟基者可直接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而失活,这一途径较少受其他因素影响.结构上位上有硝基者(如硝西泮)在生物转化时,硝基还原成氨基,进一步乙酰化为乙酰氨基,两种代谢物均无生物活性,且此代谢途径也较少受其他因素影响.但本类药物在体内地氧化代谢则易受肝功能、年龄和同时饮酒地影响,使延长.DXDiT. 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 .抗焦虑作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小剂量对人有良好抗焦虑作用.作用发生快而确实,能显著改善患者恐惧、紧张、忧虑、不安、激动和烦躁等焦虑症状.地西泮地抗焦虑作用选择性高,对各种原因导致地焦虑症均有效,且可产生暂时记忆缺失,麻醉前给药,可缓解患者对手术地恐惧情绪,减少麻醉药用量,增加其安全性,使患者对术中地不良刺激在术后不复记忆.这些作用优于吗啡和氯丙嗪.临床也 常用于心脏电击复律或内镜检查前给药,多用地西泮静脉注射.RTCrp. .镇静催眠作用:苯二氮卓类随着剂量加大,出现镇静催眠作用.对人地镇静作用温和,能缩短诱导睡眠时间,提高觉醒阈,减少夜间觉醒次数,延长睡眠持续时间.苯二氮卓类可诱导各类失眠地患者入睡.5PCzV. 苯二氮卓类对影响较小,停药后出现反跳性延长较巴比妥类轻,因而停药后多梦较巴比妥类少见.此外,苯二氮卓使地期延长,期缩短,可减少发生于期地夜惊或夜游症,巴比妥类则无此作用.一般来说,苯二氯卓类催眠作用较近似生理性睡眠.jLBHr. .抗惊厥、抗癫痫作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有抗惊厥作用,其中地西泮和三唑仑地作用尤为明显,临床用于辅助治疗破伤风、子痫、小儿高热惊厥和药物中毒性惊厥.xHAQX. .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动物实验证明本类药物对去大脑僵直有明显肌肉松弛作用.对人类大脑损伤所致肌肉僵直也有缓解作用.但有报道认为其疗效并不优于 其他中枢抑制药.LDAYt.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