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图样的基本表达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1.59 MB
- 文档页数:5
第八章图样的基本表示法一、本章重点:1 .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的画法和标注。
2 .斜视图的概念,全剖、半剖、局部剖视图的画法和标注。
3 .断面图的概念、种类、画法和标注。
二、本章难点:1 .斜视图的概念,斜剖视图的画法与标注。
2 .阶梯剖、旋转剖、复合剖的画法和标注。
3 .移出断面和重合断面图的画法和标注。
三、本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掌握基本视图的画法,常用剖视图的画法和标注,断面图的画法和标注,一些简化画法和规定画法。
对机件的表达,做到:选择视图选择恰当,表达合理完整。
四、本章内容:§ 8 - 1 视图视图分为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主要用于表达机件的外形。
一、基本视图;当机件的外形复杂时,为了清晰地表示出它们的上、下、左、右、前、后的不同形状,根据实际需要,除了已学的三个视图外,还可再加三个视图。
在原来的三个投影面的基础上,再增加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从而构成一个正六面体的六个侧面,这六个侧面为基本投影面。
将机件放在正六面体内,分别向各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基本视图。
当六个基本视图按展开配置,一律不标注视图名二、向视图;在同一张图纸内,六个基本视图按配置时,可不标注视图的名称,如果不能按配置视图时,应在视图的上方标出名称(如“ A ”、“ B ”等),并在相应的视图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射方向,注上同样的字母,称为向视图,如图下所示。
三、局部视图;当采用一定数量的基本视图后,该机件上仍有部分结构尚未表达清楚,而有没有必要画出完整的基本视图时,可单独将这一部分的结构向基本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视图是一不完整的基本视图,称为局部视图。
局部视图尽可能的配置在箭头指明投影方向的这一边,并注上同样的字母。
当局部视图按投影关系配置,中间又没有其它视图时可省略标注。
在实际绘图时,用局部视图表达机件可使图形重点突出,清晰明确。
四、斜视图;当机件上某一部分的结构形状是倾斜的,且不平行于任何基本投影面时,无法在基本投影面上表达该部分的实形和标注真实尺寸。
机械制图-零件常用的表达方法
在机械制图中,准确地表达零件的形状和尺寸非常重要。
为了实现
这个目标,机械工程师们使用了一系列常用的表达方法。
本文将介绍
一些常见的表达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机械制图中零件的表达
方式。
1. 正交投影
正交投影是机械制图中最基本的表达方法之一。
它使用垂直于投影
面的投影线将物体的各个面投影到平面上。
常见的正交投影有三个视图:主视图、左视图和顶视图。
主视图显示物体的正面,左视图显示
物体的左侧,顶视图显示物体的上方。
在正交投影中,我们使用不同的线条类型和标记来表示不同的特征。
例如,实线用来表示物体的轮廓线,虚线用来表示物体的隐藏轮廓线,
圆点线用来表示物体的投影线。
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箭头标记来表示额外的尺寸信息。
2. 剖视图
剖视图是一种将物体切割开来显示内部结构的表达方法。
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复杂零件的内部构造。
剖视图通常通过在相应的截面上用切割线来实现。
切割线由符号。
单元5 机械图样的基本表示法知识目标:了解各种表达方法的特点、画法、标注规定及有关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能够根据机件的特点正确的选择表达方法并进行绘图。
任务1正确选择机件外部形状的表达方法一、任务描述能够正确选择机件外部形状的表达方法,并进行绘图。
二、任务分析在实际生产中,机件的结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仅仅运用前面介绍的三个视图还不能表达清楚。
如图5—1所示为压紧杆的三视图,由于压紧杆左端耳板是倾斜的,所以俯视图和左视图都不反映实形,画图比较困难,表达不清晰。
为此,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图样画法”(GB/T4458—2002)中规定了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等基本表示法。
熟悉并掌握这些基本表示法,才能根据机件不同的结构特点,完整、清晰、简明地表达机件的各部分形状。
a) b)图5—1 压紧杆三、相关知识绘制出物体的多面正投影图形称为视图。
视图主要用于表达机件的外部结构形状,对机件中不可见的结构形状在必要时才用细虚线画出。
视图包括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四种。
1. 基本视图为更清楚地表达机件的结构形状,可按国标规定,在原有的H、V、W三个投影面的基础上再增加三个基本投影面,构成一个六面投影体系。
基本视图是物体向六个基本投影面上投射所得的视图。
基本视图除了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外,还有三个视图:由右向左投影所得的视图称为右视图,由下向上投影所得的视图称为仰视图,由后向前投影所得的视图称为后视图。
若想使六个基本视图位于同一平面内,可以将六个基本投影面展开。
六个基本视图的展开方法是:保持正投影面(主视图)不动,其余各投影面按图5—2中箭头方向旋转,展开到与正面在同一平面上。
图5—2 基本视图的形成在机械图样中,六个基本视图的名称和配置关系如图5—3所示。
如按此投影关系配置视图时,一律不标注视图名称。
图5—3 六个基本视图的配置和方位对应关系六个基本视图仍保持“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三等关系,即仰视图与俯视图同样反映物体长、宽方向的尺寸;右视图与左视图同样反映物体高、宽方向的尺寸;后视图与主视图同样反映物体长、高方向的尺寸。
机械制图图样表示法1. 引言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进行机械设计、制造和加工的基础。
在机械制图过程中,图样表示是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能够准确传达设计意图,并作为制造和加工的参考。
本文将介绍机械制图中常用的图样表示法,包括常见的线型、符号和尺寸标注等内容,并对其应用进行说明。
2. 图样表示基础图样表示是通过在纸上或计算机屏幕上绘制线条、符号和文字等元素来表达设计意图的过程。
在机械制图中,常用的线型有实线、虚线、点线和粗实线等,用于表示不同的物体或特征。
符号在机械制图中起到标记的作用,用于表示特定的物理或功能性元素。
常见的符号包括圆、长方形、箭头等,用于表示轴、孔、切割和焊接等。
尺寸标注是机械制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用于规定零件的几何尺寸。
尺寸标注通常使用箭头和数字表示,以标明零件各个方向的尺寸。
3. 常见图样表示法3.1 线型在机械制图中,常用的线型有实线、虚线、点线和粗实线等。
实线用于表示实体物体或实际物理特征,虚线用于表示隐藏或不可见的物体或特征,点线用于表示给定的尺寸或长度,粗实线用于表示切割或焊接等特殊情况。
以下是常见线型的示例:•实线: 实线用于表示实际物体和特征。
例如,机床的外形通常用实线表示。
•虚线: 虚线用于表示隐藏或不可见的物体或特征。
例如,在机械装配图中,虚线用于表示零件之间的连接。
•点线: 点线用于表示给定的尺寸或长度。
例如,在零件图中,点线用于表示孔的直径或长度。
•粗实线: 粗实线用于表示切割或焊接等特殊情况。
例如,在焊接装配图中,粗实线用于表示焊接的地方。
3.2 符号在机械制图中,符号用于标记特定的物理或功能性元素。
不同的符号代表着不同的物体或特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机械制图符号示例:•圆: 圆通常用于代表轴的位置或孔的位置。
例如,在轴的图样中,一个圆代表轴的截面。
•长方形: 长方形通常用于代表零件的外形。
例如,在零件图样中,一个长方形代表零件的轮廓。
•箭头: 箭头通常用于表示方向。
机械制图的表达方法机械图样主要通过基本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和局部放大图进行表达,本节主要介绍基本视图的相关知识,剖视图和断面图的相关知识将在后面章节中进行详细介绍。
基本视图形成原理机械图样用一组视图,并采用适当的投影法表示机械零件内外结构形状。
视图是按正投影法(即机件向投影面投影)得到的图形,视图的绘制必须符合投影规律。
机件向投影面投影时,观察者、机件与投影面三者之间有两种相对位置:机件位于投影面和观察者之间时称为第一角投影法;投影面位于机件与观察者之间时称为第三角投影法。
我国国家标准规定采用第一角投影法。
基本视图是机械图样中最基本的图形,它是将物体放在三投影面体系中,分别向3个投影面作投射所得到的图形,即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如图8-2所示。
图8-2 三视图形成原理示意图基本视图的投影原则当机件的结构十分复杂时,使用三视图来表达机件就十分困难。
国标规定,在原有的三个投影面上增加3个投影面,使得整体6个投影面形成一个正六面体,它们分别是:右视图、主视图、左视图、后视图、仰视图和俯视图,各视图展开后都要遵循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投影原则。
主视图:由前向后投影的是主视图。
俯视图:由上下投影的是俯视图。
左视图:由左向右投影的是左视图。
右视图:由右向左投影的是右视图。
-206-仰视图:由下向上投影的是仰视图。
后视图:由后向前投影的是后视图。
主视图的选择主视图是表达零件形状最重要的视图,其选择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其他视图的选择和看图是否方便,甚至影响到画图时图幅的合理利用。
一般来说,零件主视图的选择应满足【合理位置】和【形状特征】两个基本原则。
所谓【合理位置】通常是指零件的加工位置和工作位置;【形状特征】原则就是将最能反映零件形状特征的方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影方向,即主视图要较多地反映零件各部分的形状及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以满足清晰表达零件的要求。
其他视图的选择一般来讲,仅用一个主视图是不能完整反映零件的结构形状的,必须选择其他视图,包括剖视图、断面图和局部放大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