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5图样的画法详解
- 格式:ppt
- 大小:2.66 MB
- 文档页数:55
工程制图基础作者:陈剑彬惠安开成职业中专学校说明:1.本教材从投影面的展开,循序渐进降速了点画法、线画法、面画法和体画法的基本画法,适用于没有基础学习工程制图,或缺乏想象无从入手的学习者。
2.学习本课程前先要掌握的三组符号。
(1)点:“。
”或“.”(2)平直线或直线:“—”与“|”(3)斜线:“\”与“/”一、三面投影图的展开本节的重点是讲三面投影图的制作,并研究其展开规律。
制作时参考图(1),准备正方形白纸一张,并画出坐标体系,标出相关坐标轴和投影面名称。
接着按图(2)所示对虚线部位进行裁剪至O点。
合成三面投影图按图(3)所示,建立三面投影图。
并和教室的角落进行比较,发现V 面即学生正对的黑板这个面,W面为与进来教室门相同的一个平面,H面为地板这个平面。
展开三面投影图时,按住V面不动,其中W面绕Z轴向右旋转90°,H面绕X轴向下旋转90°;Y轴拆分成Y w和Y H两根轴,因为Y w和Y H两根轴同属Y轴,所以,过Y w和Y H 两根轴的刻度作垂直的辅助线的交点刚好汇聚成一条45°的斜线。
45°的斜线成了联接W 面和H面的辅助线。
图(1)图(2)图(3)图(4)二、点的投影(点画法)1、点到三个投影面的距离公式(X,Y,Z)=(W,V,H)例题:求点A(5,7,9)到W面的距离。
根据点的距离公式W对应的是X轴的数值,所以点A到W面的距离为5,同理可得点A 到V面的距离为7,到H面的距离为9。
2、点的投影展开如图(1)点A(4,4,3),作出点A在三个投影面的展开图,如图(2)。
要求掌握点A 在三个面的投影表示。
通过观察得出,点A到三个投影面的投影线在展开后形成一个封闭的矩形。
因此,求作点在三个投影面的投影图可以表达为已知矩形的2个顶点,第三个顶点在45°线上,求解矩形的第四个顶点。
作点的展开图就是利用矩形法则作图,该法也称为点画法。
(1)(2)例题:求点B在W面的投影点。
《工程制图》学习指南一、课程性质及定位:工程制图是研究工程图样的绘制、表达和阅读的一门应用科学。
课程主要研究绘制、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是一门重要的既有系统理论又有较强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程。
主要包括画法几何、制图基础、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四大部分内容。
由于工程图样是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过程中所共同遵守的技术语言,绘图和读图的任何差错将给生产带来程度不同的损失。
因此,课程学习必须建立和培养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
一、学习方法指导:(一)画法几何部分画法几何指用投影法图示空间物体和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工程制图的基础。
主要包括教材中第二章正投影基础和第四章轴测图。
学习这部分知识,必须注重理论基础学习,基础理论一环扣一环,前面内容学习不透彻、概念不清晰,直接会影响后面内容的学习,造成学习困难。
因此在学习画法几何部分内容必须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1、学习第二章正投影基础时,要扎实掌握投影理论,尤其是正投影原理和方法,理解空间形体和投影图之间的对应关系,尤其是空间元素(点、线、面、体)和投影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和投影特征,以及多个空间元素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特别是前后、左右、上下方位关系,要逐步建立和培养从三维(空间物体)到二维(平面图样),再从二维到三维的空间思维和空间想像能力。
2、学习基本立体的投影特征时,要注意平面体和曲面体的投影特点,熟练掌握立体表面的点和线的投影求解方法,为截交线和相贯线的学习打下基础,学习时要多注意想象立体表面交线的形成及形状特点,利用CAI课件和拓展资源来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3、学习轴测图部分时,要掌握轴测图的概念、原理、分类和画法,尤其是正等测和斜二测的参数及绘图方法。
课后多做习题集作业以消化课堂内容,通过适度的练习加深理解,掌握正等测和斜二测的作图方法。
(二)制图基础制图基础是指制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定,包括教材中第一章制图基础、第三章组合体和第五章机件的表达方法。
绘图的方法与步骤第一节用绘图工具和仪器绘制图样工程图样通常都是用绘图工具和仪器绘制的,绘图的步骤是:先画底稿;然后,进行校对,根据需要进行铅笔加深或上墨;最后,再经复核,由制图者签字。
一、用制图工具和仪器铅笔加深的图样1、画底稿绘图时,采光应来自左前方。
通常用削尖的2H铅笔轻绘底稿,底稿一定要正确无误码,才能加深或上墨。
画底稿的顺序是:先按图形的大小和复杂程度,确定绘图比例,选定图幅,画出图框和标题栏;根据选定的比例估计图形及注写尺寸所占面积,布置图面。
然后,开始画图。
画图时,先画图形的对称轴线,中心线或主要轮廓线,再逐步画出细部。
图形完成后,画尺寸界线利尺寸线。
最后,对所绘制的底稿进行仔细校对,改正错误和缺点,并擦去不需要的图线。
2、铅笔加深铅笔加深时应做到线型粗细分明,符号国家标准的规定,宽度为O.5b的圈线(如粗实线、中虚线等)常用HB铅笔加深;宽度为0·35b的图线(如细实线、细点划线、折附线及波浪线等)常用削尖的H或2H铅笔适当用力加深;在加深圆弧时,圆规的铅芯应该比画直线时的铅笔芯软一号。
用铅笔加深时,一般先加深细点划线(中心线、对称线)。
为了使同类线型粗细一致,可以按线宽分批加深;先画粗实线,再画中虚线,然后画细实线,最后画双点划线、折断纠和波浪线。
加深同类型圈线的顺序,一般是先画曲线,后画直线;画同类型的直线时,通常是先从上向下加深所有的水平线,再从左向右加深所有的竖直线,然后加深所有倾斜线。
当图形加深完毕后,再加深尺寸线及尺寸界线等,然后,画尺寸起止符号 (45。
的中实线斜短划或尺寸箭头),填写尺寸数字和书写图名、比例等说明文字和标题栏。
在写字前,必须先按选定的字高用铅笔轻画格线(汉字画出长仿宋字的字格,数字与字母可只画出字存的两条边线)。
3、复核和签字加深完成后,必须认真复核,如发现错误,则应立即改正;最后,由制图者签字。
二、用制图工具和仪器绘制上墨图样用制图工具和仪器绘制上墨图样的程序,与绘制铅笔加深的图样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