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型糖尿病膳食指南完整版
- 格式:ppt
- 大小:4.13 MB
- 文档页数:38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完整版)(三)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要点提示●对大多数非妊娠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理的HbA1c控制目标为<7%(A);血压<130/80 mmHg;LDL-C<2.6 mmol/L(未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或<1.8 mmol/L(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BMI<24 kg/m2●更严格的HbA1c控制目标(如<6.5%,甚或尽可能接近正常)适合于病程较短、预期寿命较长、无并发症、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前提是无低血糖或其他不良反应(B)●相对宽松的HbA1c目标(如<8.0%)更适合于有严重低血糖史、预期寿命较短、有显著的微血管或大血管并发症(B)●生活方式干预是2型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措施,应贯穿于糖尿病治疗的始终。
单纯生活方式不能使血糖控制达标时,应开始药物治疗(A)●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的首选是二甲双胍。
若无禁忌证,二甲双胍应一直保留在糖尿病的治疗方案中(A)●一种口服药治疗而血糖仍不达标者,采用二种,甚至三种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联合治疗。
如血糖仍不达标,则应将治疗方案调整为多次胰岛素治疗(A)2型糖尿病患者常合并代谢综合征的一个或多个组分的临床表现,如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症等。
伴随着血糖、血压、血脂等水平的升高及体重的增加,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发展速度及其危害等将显著增加。
因而,对2型糖尿病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科学、合理的治疗策略应该是综合性的,包括降血糖、降血压、调节血脂、抗血小板、控制体重和改善生活方式等治疗措施。
降糖治疗包括控制饮食、合理运动、血糖监测、糖尿病教育和应用降糖药物等综合性治疗措施[49,72-74]。
一 2型糖尿病的综合控制目标[72-73,75]2型糖尿病理想的综合控制目标视患者的年龄、合并症、并发症等不同而异(表7)。
治疗未能达标不应视为治疗失败,控制指标的任何改善对患者都将有益,将会降低相关危险因素引发并发症的风险,如HbA1c 水平的降低与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及神经病变的减少密切相关(图1,HbA1c从10%降至9%对减低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影响要大于其从7%降至6%)。
《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过去20年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呈陡然增长的态势。
2013年《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就已指出,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1.6%,糖尿病成为严重影响国人身心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作为糖尿病患者,最纠结的就是每天该怎么吃,为此指南给出了八点建议。
推荐一,吃、动平衡,合理用药,控制血糖,达到或维持健康体重。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葛声强调,患者要特别控制腰围、预防腹型肥胖,同时保持规律运动,每天至少运动30分钟。
专家解读:1. 控制腰围,预防腹型肥胖,男性腰围不超过 90 cm,女性腰围不超过 85 cm;2. 合理饮食,预防营养不良,成年人 BMI 应在 18.5~23.9 kg/m2之间;3. 规律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每周至少 3 次,每次不少于 20 分钟。
推荐二,主食定量,粗细搭配,全谷物、杂豆类占1/3。
推荐三,多吃蔬菜、水果适量,种类、颜色要多样。
葛声补充道,建议餐餐有蔬菜,深色蔬菜占到1/2以上。
专家解读:1. 增加新鲜蔬菜摄入量以降低膳食 GI,建议餐餐有蔬菜;2. 每日蔬菜摄入量 300~500 克,深色蔬菜占 1/2 以上,其中绿色叶菜不少于 70%;3. 两餐之间适量选择低 GI 的水果。
“很多糖尿病患者在吃水果、肉类等食物方面存在误区,被诊断为糖尿病后就有了诸多饮食禁忌”,葛声说,水果不是不能吃,而应该控制好每次摄入的时间和总量,建议两餐之间吃水果,每次在150g-200g左右,甚至可以模仿水果拼盘,进行多样化的摄入。
推荐四,常吃鱼禽,蛋类和畜肉适量,限制加工肉类,同时减少肥肉摄入。
专家解读:1. 常吃鱼虾蟹贝及禽类,畜肉适量,减少肥肉摄入;2. 每周不超过 4 个鸡蛋、或每两天 1 个鸡蛋,不弃蛋黄;3. 限制腌制、烘烤、烟熏等加工肉类制品的摄入。
推荐五,奶类豆类天天有,零食加餐合理选择,特别推荐每日摄入300g的液态奶,临时加餐可选择坚果。
2024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解读22024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是由中国医师协会糖尿病医师分会编写的权威指南,对于指导临床医生诊治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对其中的几个重要方面进行解读。
首先,指南对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进行了详细说明。
根据指南,2型糖尿病的诊断需符合以下条件: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并且需要两次以上的检测结果符合上述条件。
此外,对于高风险人群,如肥胖、家族糖尿病史、胰岛素抵抗等,当血糖达到以下标准时,也可以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6.1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
其次,指南提供了2型糖尿病的综合治疗方案。
指南强调了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如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控制、适量运动和体重管理。
同时,对于需要药物治疗的患者,采用个体化的药物选择,根据患者的糖尿病病情、合并症和不良反应等因素进行调整。
指南还详细介绍了常用的降糖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症和不良反应,以及联合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再次,指南对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进行了细致的阐述。
2型糖尿病的并发症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和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等。
指南指出,控制血糖水平是预防并减轻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手段,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
此外,指南还提出了针对不同并发症的治疗策略,如抗凝治疗、血脂调控、血压控制等。
最后,指南还关注了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和教育。
指南强调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积极参与和主动管理的重要性,包括饮食控制、体重管理、运动锻炼、用药遵从等方面。
指南还提供了患者教育的具体内容和方法,旨在帮助患者充分了解糖尿病的病因、病情和治疗方法,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意识。
总之,2024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了详细的诊治指导和管理策略,对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诊疗水平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解读作为糖尿病患者,最纠结的就是每天该怎么吃。
为此?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2021版)?给出了八点建议。
推荐一:吃动平衡,合理用药,控制血糖,到达或维持健康体重。
1. 合理饮食,种类多样,预防营养不良,成年人 BMI 应在 18.5~23.9kg/m2之间。
2. 控制体重,吃动平衡,谨防腹型肥胖,男性腰围不超过 90 cm,女性腰围不超过 85 cm。
3. 规律运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为主。
每周至少 3次,每次不少于 20 分钟。
推荐二:主食定量,粗细搭配,增加全谷物及杂豆类。
1. 主食定量,按需摄入;2. 全谷物、杂豆类应占主食摄入量的三分之一。
推荐三:多吃蔬菜,水果适量,种类、颜色要多样。
1. 增加新鲜蔬菜摄入量以降低膳食 GI,建议餐餐有蔬菜;2. 每日蔬菜摄入量 300~500 克,深色蔬菜占 1/2 以上,其中绿色叶菜不少于 70%;3. 两餐之间适量选择低 GI 〔血糖生成指数〕的水果。
“很多糖尿病患者在吃水果、肉类等食物方面存在误区,被诊断为糖尿病后就有了诸多饮食禁忌〞,水果不是不能吃,而应该控制好每次摄入的时间和总量,建议两餐之间吃水果,每次在150g-200g左右,也可以模仿水果拼盘,进行多样化的摄入。
推荐四:常吃鱼禽,蛋类和畜肉适量,限制加工肉类,同时减少肥肉摄入。
1. 常吃鱼虾蟹贝及禽类,畜肉适量,减少肥肉摄入;2. 每周不超过 4 个鸡蛋、或每两天 1 个鸡蛋,不弃蛋黄;3. 限制腌制、烘烤、烟熏等加工肉类制品的摄入。
推荐五,奶类豆类天天有,零食加餐合理选择,特别推荐每日摄入300g的液态奶,临时加餐可选择坚果。
1. 保证每日 300 克液态奶或相当量奶制品的摄入;2. 重视大豆类及其制品的摄入;零食加餐可选择少许坚果。
推荐六,清淡饮食,足量饮水,限制饮酒。
1. 烹调注意少油少盐,成人每天烹调油 25~30 克,食盐用量不超过 6 克;2. 推荐饮用白开水,成人每天饮用量 1500~1700 毫升;3. 饮料可选淡茶与咖啡;4. 不推荐糖尿病患者饮酒。
《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过去20 年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呈陡然增长的态势。
2013 年《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就已指出,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1.6%,糖尿病成为严重影响国人身心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作为糖尿病患者,最纠结的就是每天该怎么吃,为此指南给出了八点建议。
推荐一,吃、动平衡,合理用药,控制血糖,达到或维持健康体重。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葛声强调,患者要特别控制腰围、预防腹型肥胖,同时保持规律运动,每天至少运动30 分钟。
专家解读:1. 控制腰围,预防腹型肥胖,男性腰围不超过90 cm,女性腰围不超过85 cm;2. 合理饮食,预防营养不良,成年人BMI 应在18.5~23.9 kg/m 之间;23. 规律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每周至少 3 次,每次不少于20 分钟。
推荐二,主食定量,粗细搭配,全谷物、杂豆类占1/3。
推荐三,多吃蔬菜、水果适量,种类、颜色要多样。
葛声补充道,建议餐餐有蔬菜,深色蔬菜占到1/2 以上。
专家解读:1. 增加新鲜蔬菜摄入量以降低膳食GI,建议餐餐有蔬菜;2. 每日蔬菜摄入量300~500 克,深色蔬菜占1/2 以上,其中绿色叶菜不少于70%;3. 两餐之间适量选择低GI 的水果。
“很多糖尿病患者在吃水果、肉类等食物方面存在误区,被诊断为糖尿病后就有了诸多饮食禁忌”,葛声说,水果不是不能吃,而应该控制好每次摄入的时间和总量,建议两餐之间吃水果,每次在150g-200g 左右,甚至可以模仿水果拼盘,进行多样化的摄入。
推荐四,常吃鱼禽,蛋类和畜肉适量,限制加工肉类,同时减少肥肉摄入。
专家解读:1. 常吃鱼虾蟹贝及禽类,畜肉适量,减少肥肉摄入;2. 每周不超过 4 个鸡蛋、或每两天 1 个鸡蛋,不弃蛋黄;3. 限制腌制、烘烤、烟熏等加工肉类制品的摄入。
推荐五,奶类豆类天天有,零食加餐合理选择,特别推荐每日摄入300g 的液态奶,临时加餐可选择坚果。
2024版全文: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全书
摘要
本文是2024年版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全书,旨在提供全面
的防治指南和策略,以应对不断增加的糖尿病患者人数。
本全书基
于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旨在为医务人员和患者提供有用的
信息和建议。
引言
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在中国不断增加。
在本章节中,我们将介绍2型糖尿病的定义、发病机制以及流行病
学数据。
糖尿病的防治策略
本章节将详细介绍2型糖尿病的防治策略,包括以下内容:
- 健康饮食: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食物选择对于控制血糖水平至
关重要。
- 运动:适量的体力活动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控制
血糖。
- 药物治疗:对于无法通过饮食和运动控制血糖的患者,药物治疗是必要的。
- 血糖监测: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并发症管理
2型糖尿病会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本章节将介绍这些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策略,包括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眼部疾病等。
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
糖尿病患者需要得到社会和家庭的支持,同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疾病的防治也非常重要。
本章节将介绍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相应的建议和资源。
结论
本全书提供了2024年版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全书,包括糖尿病的防治策略、并发症管理以及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
我们希望这份全书对医务人员和患者能够有所帮助,提高糖尿病的防治水平。
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解读作为糖尿病患者,最纠结的就是每天该怎么吃。
为此《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版)》给出了八点建议。
推荐一:吃动平衡,合理用药,控制血糖,达到或维持健康体重。
1. 合理饮食,种类多样,预防营养不良,成年人 BMI 应在 18.5~23.9kg/m2之间。
2. 控制体重,吃动平衡,谨防腹型肥胖,男性腰围不超过 90 cm,女性腰围不超过 85 cm。
3. 规律运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为主。
每周至少 3次,每次不少于 20 分钟。
推荐二:主食定量,粗细搭配,增加全谷物及杂豆类。
1. 主食定量,按需摄入;2. 全谷物、杂豆类应占主食摄入量的三分之一。
推荐三:多吃蔬菜,水果适量,种类、颜色要多样。
1. 增加新鲜蔬菜摄入量以降低膳食 GI,建议餐餐有蔬菜;2. 每日蔬菜摄入量 300~500 克,深色蔬菜占 1/2 以上,其中绿色叶菜不少于 70%;3. 两餐之间适量选择低 GI (血糖生成指数)的水果。
“很多糖尿病患者在吃水果、肉类等食物方面存在误区,被诊断为糖尿病后就有了诸多饮食禁忌”,水果不是不能吃,而应该控制好每次摄入的时间和总量,建议两餐之间吃水果,每次在150g-200g左右,也可以模仿水果拼盘,进行多样化的摄入。
推荐四:常吃鱼禽,蛋类和畜肉适量,限制加工肉类,同时减少肥肉摄入。
1. 常吃鱼虾蟹贝及禽类,畜肉适量,减少肥肉摄入;2. 每周不超过 4 个鸡蛋、或每两天 1 个鸡蛋,不弃蛋黄;3. 限制腌制、烘烤、烟熏等加工肉类制品的摄入。
推荐五,奶类豆类天天有,零食加餐合理选择,特别推荐每日摄入300g的液态奶,临时加餐可选择坚果。
1. 保证每日 300 克液态奶或相当量奶制品的摄入;2. 重视大豆类及其制品的摄入;零食加餐可选择少许坚果。
推荐六,清淡饮食,足量饮水,限制饮酒。
1. 烹调注意少油少盐,成人每天烹调油 25~30 克,食盐用量不超过 6 克;2. 推荐饮用白开水,成人每天饮用量 1500~1700 毫升;3. 饮料可选淡茶与咖啡;4. 不推荐糖尿病患者饮酒。
糖尿病人的“膳食指南”01食物多样是平衡膳食的基础,合理搭配是平衡膳食的保障。
平均每天吃12种以上的食物,每周25种以上,即可做到食物多样化。
糖友这样吃:食物多样:也就是指多吃混合性食物,每日应摄入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和豆类食物。
也就是做到:“饭有粗粮,菜要杂烩,肉鱼蛋奶,豆腐菌藻”。
谷物为主:相比普通人,糖友每日碳水化合物占能量比稍低一些(45%-60%),但仍需坚持谷物为主。
粗细搭配:全谷、薯类、杂豆类占主食量1/3 。
02目前,我国成年人超重肥胖已经超过一半。
肥胖与很多慢性疾病相关,比如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等,做到吃动平衡才能维持健康体重。
糖友这样做:食不过量:定时定量进餐,吃饭细嚼慢咽,选择分餐制,每顿少吃一两口。
规律运动:吃动平衡对糖友来说很重要,因为运动还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
糖友要减少久坐时间(维持坐姿长达4小时以上),工作时每小时起来活动一次。
超重或肥胖的人每天要累计达到60~9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周5~7天;抗阻肌肉力量锻炼隔天进行,每次10~20分钟。
减重速度以每月2~4千克为宜。
糖友运动时,要注意预防低血糖。
关于糖友运动的相关知识,请点击查看运动居然可以替代药物?2022最新运动指南来啦定期称体重:请准备一个体重秤,经常称一下早晨空腹时的体重。
注意体重变化,随时调整吃与动的平衡。
03、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蔬菜水果、全谷大豆和奶制品是维生素、矿物质、优质蛋白、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的重要来源。
我国居民蔬菜摄入量不足,水果、全谷物、奶类、豆类摄入量偏低。
糖友这样吃:多彩蔬果:每天食用500克左右蔬菜,其中深色(深绿色、红色、橘红色和紫红色等)蔬菜至少占一半。
血糖平稳时,每天可摄入200克水果,选低升糖指数的水果,比如苹果、梨、柚子、草莓等。
增加奶量:糖友更容易缺钙,应该养成每天饮奶的习惯。
可选各种奶制品,以脱脂/低脂不加糖的纯牛奶为主。
每天摄入相当于300ml的液体奶。
2024版全文:中国二型糖尿病防治手册目录1. 引言2. 什么是二型糖尿病3. 病因和发病机制4. 症状和诊断5. 预防二型糖尿病的重要性6. 二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7. 饮食建议8. 运动和体育活动9. 药物治疗10. 心理支持和健康管理11. 结语1. 引言本手册旨在提供关于中国二型糖尿病的防治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指导。
糖尿病在中国的患病率逐年增加,对个人和社会健康造成了重大负担。
通过普及相关知识和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我们可以有效控制二型糖尿病的发病和并发症的发展。
2. 什么是二型糖尿病二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导致血糖升高。
它占据了糖尿病患者的绝大多数,与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
3. 病因和发病机制二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因素,包括遗传、肥胖、饮食、缺乏体育锻炼、高血压、高胆固醇等。
这些因素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进而导致血糖升高和糖尿病的发展。
4. 症状和诊断二型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包括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乏力、视力模糊等。
诊断二型糖尿病需要进行血糖测试和其他相关检查,如糖化血红蛋白测定、胰岛素水平测定等。
5. 预防二型糖尿病的重要性预防是控制二型糖尿病的关键。
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如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等,可以降低患病风险。
此外,定期进行血糖检测和体检也能帮助早期发现并控制二型糖尿病。
6. 二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二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主要包括饮食控制、体育锻炼、戒烟限酒等。
药物治疗包括口服药物和胰岛素注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
7. 饮食建议饮食对于控制二型糖尿病至关重要。
建议患者选择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食物,合理控制饮食总量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
此外,定期进食、避免过度饥饿和暴饮暴食也是重要的饮食原则。
8. 运动和体育活动适量的运动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血糖的利用和代谢。
2024版全文:中国2型糖尿病治疗与预防指南前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威胁全球人类的健康。
根据IDF统计,全球约有4.62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其中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已达1.14亿,位居全球首位。
2型糖尿病(T2DM)是糖尿病的主要类型,占所有糖尿病病例的90%以上。
为了提高我国糖尿病的防控水平,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指南旨在为我国糖尿病的防治提供科学、规范的指导。
本指南编写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糖尿病防治指南及国际最新研究进展,充分考虑我国糖尿病患者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强调个体化治疗原则,注重糖尿病的综合管理。
1. 糖尿病定义与分类1.1 糖尿病定义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导致的一种或多种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引起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1.2 糖尿病分类糖尿病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1型糖尿病(T1DM):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
2)2型糖尿病(T2DM):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作用障碍,导致胰岛素相对缺乏。
3)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包括遗传性糖尿病、胰腺外分泌疾病相关糖尿病等。
2. 糖尿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2.1 糖尿病病因1)遗传因素:糖尿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遗传因素在糖尿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2)环境因素:包括年龄、生活方式、营养状况等。
3)自身免疫因素:1型糖尿病与自身免疫有关。
2.2 糖尿病发病机制1)胰岛素分泌不足:T1DM和部分T2DM患者存在胰岛素分泌不足。
2)胰岛素抵抗:T2DM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导致胰岛素生物活性降低。
3.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3.1 临床表现1)典型症状: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
2)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等。
3.2 糖尿病诊断1)空腹血糖:≥7.0 mmol/L2)餐后2小时血糖:≥11.1 mmol/L3)随机血糖:≥11.1 mmol/L,且有典型糖尿病症状4. 糖尿病的治疗与干预4.1 糖尿病治疗原则1)生活方式干预:合理饮食、增加运动、减重等。
中国二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糖尿病诊断标准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国二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
2型糖尿病饮食注意事项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会导致患者体内的血糖水平过高。
饮食是控制糖尿病的关键因素之一,下面是一些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的饮食事项。
1. 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患有糖尿病的人需要注意控制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
建议选择复杂碳水化合物,如全麦面包、糙米等,而避免食用简单碳水化合物,如白面包、白米饭等。
复杂碳水化合物的消化过程相对较慢,可以帮助稳定血糖水平。
2. 控制饮食中的糖分摄入量:糖尿病患者应该尽量减少食物中的糖分摄入量。
这意味着应避免糖果、甜点、糖饮料等高糖食物的摄入。
可以选择低糖或无糖的替代品来满足甜食的欲望,如使用甜味剂代替糖分。
3. 合理控制脂肪摄入:尽管糖尿病患者更关注血糖控制,但脂肪摄入也是需要注意的。
高脂肪饮食会增加体重,并增加患心脏病和高血压等并发症的风险。
应该选择富含健康脂肪的食物,如橄榄油、鱼类等,而避免食用过多的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
合理的脂肪摄入可以提供体内所需的能量,同时也能帮助控制血糖。
4. 控制食物的摄入量和食用时机: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控制食物的摄入量和食用时机。
过量的食物摄入会导致血糖升高,而过度饥饿会使血糖降低过快。
应该控制饮食的规模,平均分配食物的摄入量,避免暴饮暴食。
同时,建议将食物分为几个小份,每天均匀分配,以帮助控制血糖。
5.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膳食纤维对糖尿病患者非常有益。
膳食纤维可以降低餐后血糖升高的速度,还可以提高饱腹感。
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豆类等食物的摄入量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6. 控制饮食中的盐摄入量:高盐饮食会导致高血压,而高血压是糖尿病患者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风险因素。
糖尿病患者应该减少盐的使用,并选择低盐的食物。
应该尽量避免食用加工食品,因为它们通常含有较高的盐量。
总结起来,2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需要注意控制碳水化合物和糖分的摄入量,合理控制脂肪摄入,控制食物的摄入量和食用时机,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以及控制盐的摄入量。
中国营养学会发布:2型糖尿病膳食指南深度解读一、指南核心内容本指南围绕2型糖尿病患者的营养需求和血糖控制目标,提出了五大核心内容:适量摄入碳水化合物、优先选择优质蛋白质、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控制脂肪摄入量和限制糖分摄入。
二、膳食原则1. 适量摄入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但过量摄入会导致血糖波动。
糖尿病患者应适量摄入碳水化合物,保证每天摄入的总能量中,碳水化合物占比在45%65%之间。
2. 优先选择优质蛋白质:优质蛋白质富含必需氨基酸,有助于肌肉生长和血糖控制。
糖尿病患者应优先选择鱼、鸡肉、鸡蛋、低脂乳制品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3.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膳食纤维有助于延缓食物消化吸收,降低餐后血糖。
糖尿病患者应尽量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水果、豆类等。
4. 控制脂肪摄入量:高脂肪饮食容易导致肥胖和心血管疾病,加重糖尿病病情。
糖尿病患者应控制脂肪摄入量,每天摄入的脂肪占比不超过30%。
5. 限制糖分摄入:糖分摄入过多会导致血糖升高。
糖尿病患者应尽量避免摄入高糖食物,如糖果、甜饮料、白面包等。
三、食物选择1. 谷物类:优先选择全谷物,如全麦面包、糙米、燕麦等。
全谷物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血糖控制。
2. 蔬菜类:多种蔬菜摄入,尤其是绿叶蔬菜。
蔬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血糖控制。
3. 水果类:选择低糖水果,如苹果、梨、橙子等。
水果中的天然糖分有助于补充能量,但要注意适量摄入。
4. 肉类及蛋类:优先选择鱼、鸡肉、鸡蛋等低脂肉类。
红肉摄入量控制在每周几次,且尽量选择瘦肉。
5. 乳制品:选择低脂或脱脂乳制品,如低脂牛奶、酸奶等。
乳制品富含优质蛋白质和钙质,有助于骨骼健康。
6. 豆类及坚果:适量摄入豆类和坚果,如豆腐、豆浆、核桃、杏仁等。
豆类和坚果富含膳食纤维和优质蛋白质。
四、食谱示例早餐:燕麦粥(燕麦片+低脂牛奶)一份水果(如苹果)一份蛋白质(如鸡蛋、豆腐)午餐:糙米饭绿叶蔬菜沙拉(加入橄榄油、醋调味)清蒸鱼或烤鸡胸肉晚餐:混合蔬菜炒糙米饭一份蛋白质(如豆腐、鸡蛋)一份低脂乳制品(如低脂酸奶)加餐:坚果(如核桃、杏仁)豆浆或低脂牛奶在解读这份指南之前,我想强调的是,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并不只是为了病情的好转,更是对生命质量的提升和对生活的热爱。
《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过去20年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呈陡然增长的态势。
2013年《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就已指出,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1.6%,糖尿病成为严重影响国人身心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作为糖尿病患者,最纠结的就是每天该怎么吃,为此指南给出了八点建议。
推荐一,吃、动平衡,合理用药,控制血糖,达到或维持健康体重。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葛声强调,患者要特别控制腰围、预防腹型肥胖,同时保持规律运动,每天至少运动30分钟。
专家解读:1. 控制腰围,预防腹型肥胖,男性腰围不超过 90 cm,女性腰围不超过 85 cm;2. 合理饮食,预防营养不良,成年人 BMI 应在 18.5~23.9 kg/m2之间;3. 规律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每周至少 3 次,每次不少于 20 分钟。
推荐二,主食定量,粗细搭配,全谷物、杂豆类占1/3。
推荐三,多吃蔬菜、水果适量,种类、颜色要多样。
葛声补充道,建议餐餐有蔬菜,深色蔬菜占到1/2以上。
专家解读:1. 增加新鲜蔬菜摄入量以降低膳食 GI,建议餐餐有蔬菜;2. 每日蔬菜摄入量 300~500 克,深色蔬菜占 1/2 以上,其中绿色叶菜不少于70%;3. 两餐之间适量选择低 GI 的水果。
“很多糖尿病患者在吃水果、肉类等食物方面存在误区,被诊断为糖尿病后就有了诸多饮食禁忌”,葛声说,水果不是不能吃,而应该控制好每次摄入的时间和总量,建议两餐之间吃水果,每次在150g-200g左右,甚至可以模仿水果拼盘,进行多样化的摄入。
推荐四,常吃鱼禽,蛋类和畜肉适量,限制加工肉类,同时减少肥肉摄入。
专家解读:1. 常吃鱼虾蟹贝及禽类,畜肉适量,减少肥肉摄入;2. 每周不超过 4 个鸡蛋、或每两天 1 个鸡蛋,不弃蛋黄;3. 限制腌制、烘烤、烟熏等加工肉类制品的摄入。
推荐五,奶类豆类天天有,零食加餐合理选择,特别推荐每日摄入300g的液态奶,临时加餐可选择坚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