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糖尿病肾病防治指南(2019版)
- 格式:ppt
- 大小:3.27 MB
- 文档页数:49
糖尿病肾病防治指南:糖尿病肾病选择降压药糖尿病肾脏疾病是指由糖尿病所致的慢性肾脏疾病,通常是根据尿蛋白升高和(或)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同时排除其他慢性肾脏病而作出的临床诊断。
简而言之,糖尿病人出现了慢性肾脏病症状(比如说蛋白尿、血肌酐升高等)、同时排除了其他原因的慢性肾脏病,就诊断为糖尿病肾脏疾病。
糖尿病患者常常伴有高血压。
一方面,高血压使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另一方面,高血压也导致及加重糖尿病患者的肾损伤和肾功能恶化。
据统计,在糖尿病患者中,收缩压超过140 mmHg者,肾功能下降速度为每年13.5%,而收缩压<140 mmHg者,肾功能下降速度为每年1%。
许多研究已经证实,严格的控制血压能显著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发展。
一、2型糖尿病患者何时开始启动降压药治疗?选择什么降压药?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应开始启动降压治疗:糖尿病伴有高血压,或者糖尿病患者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尿微量蛋白肌酐比值(UACR)≥30 mg/g。
1、首选ACEI或ARB①对糖尿病伴高血压,并出现显性蛋白尿(UACR>300mg/g)或eGFR<60ml/min的患者,强烈推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普利类)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沙坦类)药物治疗,二者不仅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而且能够延缓肾病进展,包括终末期肾病(尿毒症)的发生。
②对伴高血压且微量蛋白尿(UACR 30~300 mg/g)的糖尿病患者,推荐首选ACEI或ARB类药物治疗,可延缓蛋白尿进展和减少心血管事件风险,但对减少终末期肾病风险的证据不足。
③对不伴高血压但微量蛋白尿(UACR 30~300 mg/g)的糖尿病患者,使用ACEI或ARB类药物可延缓蛋白尿进展,但没有证据显示对肾脏终点事件(比如终末期肾病)获益。
④对不伴高血压、无蛋白尿、而且eGFR正常的糖尿病患者,不推荐使用ACEI或ARB类药物。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最新:国家基层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技术指南(2023)摘要糖尿病肾脏病(DKD)是糖尿病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疾病负担沉重。
自《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18)》发布以来,随着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能力的不断提升、工作内容的不断拓展,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工作需要细化的技术指南。
本指南旨在推动基层DKD防治工作规范化,帮助基层医生开展DKD的预防和控制,并对DKD患者进行综合管理。
主要内容包括管理基本要求、DKD概述、筛查、诊断与临床分期、治疗、患者随访及转诊。
本指南适用于≥18岁的T2DM。
糖尿病肾脏病概述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的总称。
糖尿病所致的肾脏损害称为DKD,其属于CKD的范畴。
DKD主要包括UACR≥30 mg/g 和/或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60 ml·min⁻1·1.73 m ⁻2,且持续超过3个月。
DKD是由慢性高血糖所致的肾损害,病变可累及全肾(包括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及肾血管等),临床上以持续性白蛋白尿和/或eGFR进行性下降为主要特征,可进展为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
糖尿病肾脏病筛查、诊断与临床分期一、筛查推荐T2DM患者在确诊糖尿病时筛查DKD,且以后每年至少筛查1次。
筛查项目包括尿常规、UACR和血清肌酐(计算eGFR)。
二、诊断DKD通常是根据UACR增高和/或eGFR下降,同时排除其他原因所导致的CKD而做出的临床诊断。
推荐采用随机尿测定UACR。
UACR≥30 mg/g定义为白蛋白尿,但仅单次UACR增高不能诊断为白蛋白尿,需在3~6个月内重复检测,3次中有2次UACR≥30 mg/g、排除感染等因素后方可诊断白蛋白尿。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严重影响了中国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针对这一情况,中国卫生部于2024年发布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这份指南将糖尿病的防治工作分为四个层面:健康教育和宣传、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以及并发症的防治。
在健康教育和宣传方面,指南建议采取综合的健康宣传活动,向公众普及糖尿病的危害和防治知识,提高人们对糖尿病的认识和意识。
在早期预防方面,指南强调采取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包括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减轻体重等。
饮食控制方面,建议每天摄入的总热量不超过每个人的需要量,摄入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比例为55%、25%和20%。
体育锻炼方面,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跳绳、游泳等。
在诊断和治疗方面,指南提出了详细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
糖尿病的诊断依据为空腹血糖≥7.0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
治疗方面,指南提倡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年龄、病史、合并症等因素,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法。
其中包括饮食控制、体育锻炼、药物治疗和胰岛素治疗。
在并发症的防治方面,指南强调糖尿病的并发症是非常严重的,需要引起重视和控制。
在心脏病、肾脏病、眼病、神经病变等方面,指南提供了详细的防治措施和监测指标。
除了这些方面,指南还包括了糖尿病疾病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培养以及患者的合理用药和良好的自我管理等内容。
总的来说,这份指南为中国2型糖尿病的防治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包括健康教育和宣传、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以及并发症的防治。
希望广大医护人员和患者能够积极参与到糖尿病的防治工作中,健康生活,预防糖尿病,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前言....................................................................................... 11糖尿病的现状与流行趋势 ................................................................. 22糖尿病的危害性 ......................................................................... 43糖尿病的定义、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自然病程 ............................................. 74糖尿病的诊断及分型 ..................................................................... 95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 126肥胖病 ............................................................................... 127代谢综合征 ........................................................................... 148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查及干预........................................................ 17918102011241230133414371559166117621995年,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为目标;以循证医学为理论基础,既参考了国内外流行病学资料、近年的临床试验成果及相关的指导性文件,又结合了我国糖尿病防治的实践,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前言................................................................................................................................................................................ 21 糖尿病的现状与流行趋势 .................................................................................................................................... 22 糖尿病的危害性 .................................................................................................................................................... 53 糖尿病的定义、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自然病程 ............................................................................................ 74 糖尿病的诊断及分型 ........................................................................................................................................ 105 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 126 肥胖病................................................................................................................................................................ 137 代谢综合征........................................................................................................................................................ 158 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查及干预 ................................................................................................................. 179 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 1810 糖尿病的管理和教育 .................................................................................................................................... 2011 糖尿病的治疗 ................................................................................................................................................ 2412 特殊情况下糖尿病的管理 ............................................................................................................................ 3113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防治 ............................................................................................................................ 3414 糖尿病慢性合并症与伴发病 ........................................................................................................................ 3715 糖尿病心理障碍及治疗 ................................................................................................................................ 5816 戒烟................................................................................................................................................................ 6017 糖尿病患者的旅游、婚姻、驾驶和就学、就业 ........................................................................................ 621前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正在呈快速上升趋势,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另一个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