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高厚比验算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305.00 KB
- 文档页数:16
对壁柱间墙的高厚比验算1. 介绍在建筑设计中,墙体的高厚比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高厚比是指墙体的高度与墙体厚度之比。
合理的高厚比可以确保墙体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本文将对壁柱间墙的高厚比进行验算,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和设计要求。
2. 为什么需要验算高厚比?在建筑设计中,墙体是起到承重和分隔空间的重要构件。
墙体的高度和厚度直接关系到墙体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如果高厚比过大,墙体将会失去稳定性,容易产生倾倒和崩塌;而如果高厚比过小,墙体的承重能力将会受到限制。
因此,对壁柱间墙的高厚比进行验算十分必要。
3. 高厚比验算方法进行高厚比验算时,需要考虑墙体的不同受力情况和材料强度。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高厚比验算方法。
3.1 验算公式高厚比验算公式如下:高厚比=墙体高度墙体厚度3.2 验算条件在进行高厚比验算时,要考虑以下几个条件:1.墙体的受力:墙体通常承受竖向荷载和横向荷载,验算时要考虑这些荷载的影响。
2.材料强度: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强度特性,验算时要根据实际使用的材料来确定材料强度。
3.结构形式:墙体的结构形式也会对高厚比的验算结果产生影响,例如加强墙或者剪力墙的验算方法与普通墙体不同。
4. 设计要求对于壁柱间墙的高厚比,设计时应满足以下要求:4.1 高厚比范围根据相关建筑设计规范,一般情况下,墙体的高厚比应控制在1:6到1:16之间。
如果高厚比超出这个范围,应进行专门的分析和设计。
4.2 墙体材料墙体材料的选择也会影响高厚比的验算结果。
不同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有所不同。
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墙体材料,并参考相关设计规范和标准进行验算。
4.3 墙体受力分析在进行高厚比验算前,要对墙体的受力情况进行详细分析。
墙体通常承受竖向荷载和横向荷载,验算时要考虑这些荷载的作用和影响。
可以通过结构分析软件或者手算的方式进行受力分析。
4.4 墙体结构形式壁柱间墙的结构形式也会对高厚比的验算结果产生影响。
设计时要根据具体的结构形式,选择合适的验算方法和公式。
对应学生用书P16 考情分析从近两年的高考试题来看,绝对值不等式主要考查解法及简单的应用,题目难度中档偏下,着重考查学生的分类讨论思想及应用能力.解绝对值不等式的关键是去掉绝对值符号,化成不含绝对值的不等式,其一是依据绝对值的意义;其二是先令每一个绝对值等于零,找到分界点,通过讨论每一区间内的代数式的符号去掉绝对值.真题体验1.(江西高考)对任意x ,y ∈R ,|x -1|+|x |+|y -1|+|y +1|的最小值为( ) A .1 B .2 C .3D .4解析:|x -1|+|x |+|y -1|+|y +1|≥|x -1-x |+|y -1-(y +1)|=1+2=3. 答案:C2.(湖南高考)不等式|2x +1|-2|x -1|>0的解集为________. 解析:原不等式即|2x +1|>2|x -1|,两端平方后解得12x >3,即x >14.答案:⎩⎨⎧⎭⎬⎫x ⎪⎪x >143.(陕西高考)已知a ,b ,m ,n 均为正数,且a +b =1,mn =2,则(am +bn )(bm +an )的最小值为________.解析:(am +bn )(bm +an )=ab (m 2+n 2)+mn (a 2+b 2)≥2mnab +mn (a 2+b 2)=mn (a +b )2=mn =2,当且仅当m =n =2时等号成立. 答案:24.(福建高考)设不等式|x -2|<a (a ∈N +)的解集为A ,且32∈A ,12∉A .(1)求a 的值;(2)求函数f (x )=|x +a |+|x -2|的最小值.解:(1)因为32∈A ,且12∉A ,所以⎪⎪⎪⎪32-2<a ,且⎪⎪⎪⎪12-2≥a ,解得12<a ≤32.又因为a ∈N +,所以a =1.(2)因为|x +1|+|x -2|≥|(x +1)-(x -2)|=3,当且仅当(x +1)(x -2)≤0,即-1≤x ≤2时取到等号,所以f (x )的最小值为3. 5.(江苏高考)已知实数x ,y 满足:|x +y |<13,|2x -y |<16,求证:|y |<518.解:因为3|y |=|3y |=|2(x +y )-(2x -y )|≤2|x +y |+|2x -y |,由题设知|x +y |<13,|2x -y |<16, 从而3|y |<23+16=56,所以|y |<518.对应学生用书P16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判断不等式或有关结论是否成立,再就是利用不等式性质,进行数值或代数式大小的比较,常用到分类讨论的思想.[例1] “a +c >b +d ”是“a >b 且c >d ”的( ) A .必要不充分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 易得a >b 且c >d 时必有a +c >b +d .若a +c >b +d 时,则可能有a >b 且c >d . [答案] A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问题一般有两种类型:①和为定值时, 积有最大值;②积为定值时,和有最小值,在具体应用基本不等式解题时, 一定要注意适用的范围和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例2] x ,y ,z ∈R +,x -2y +3z =0,y 2xz 的最小值为________.[解析] 由x -2y +3z =0得y =x +3z2,则y 2xz =x 2+9z 2+6xz 4xz ≥6xz +6xz 4xz=3,当且仅当x =3z 时取“=”. [答案] 3[例3] (新课标全国卷Ⅱ)设a ,b ,c 均为正数,且a +b +c =1,证明: (1)ab +bc +ca ≤13;(2)a 2b +b 2c +c 2a≥1. [证明] (1)由a 2+b 2≥2ab ,b 2+c 2≥2bc ,c 2+a 2≥2ca 得a 2+b 2+c 2≥ab +bc +ca . 由题设得(a +b +c )2=1,即a 2+b 2+c 2+2ab +2bc +2ca =1. 所以3(ab +bc +ca )≤1, 即ab +bc +ca ≤13.(2)因为a 2b +b ≥2a ,b 2c +c ≥2b ,c 2a +a ≥2c ,故a 2b +b 2c +c 2a +(a +b +c )≥2(a +b +c ), 即a 2b +b 2c +c 2a ≥a +b +c . 所以a 2b +b 2c +c 2a ≥1.1.公式法|f (x )|>g (x )⇔f (x )>g (x )或f (x )<-g (x ); |f (x )|<g (x )⇔-g (x )<f (x )<g (x ). 2.平方法|f (x )|>|g (x )|⇔[f (x )]2>[g (x )]2. 3.零点分段法含有两个以上绝对值符号的不等式,可先求出使每个含绝对值符号的代数式值等于零的未知数的值,将这些值依次在数轴上标注出来,它们把数轴分成若干个区间,讨论每一个绝对值符号内的代数式在每一个区间上的符号,转化为不含绝对值的不等式去解.[例4] 解下列关于x 的不等式: (1)|x +1|>|x -3|; (2)|x -2|-|2x +5|>2x ; [解] (1)法一:|x +1|>|x -3|,两边平方得(x +1)2>(x -3)2,∴8x >8.∴x >1.∴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 |x >1}. 法二:分段讨论:当x ≤-1时,有-x -1>-x +3,此时x ∈∅; 当-1<x ≤3时,有x +1>-x +3, 即x >1,.∴此时1<x ≤3;当x >3时,有x +1>x -3成立,∴x >3. ∴原不等式解集为{x |x >1}.(2)分段讨论:①当x <-52时,原不等式变形为2-x +2x +5>2x ,解得x <7,∴解集为⎩⎨⎧⎭⎬⎫x ⎪⎪x <-52. ②当-52≤x ≤2时,原不等式变形为2-x -2x -5>2x ,解得x <-35.∴解集为⎩⎨⎧⎭⎬⎫x ⎪⎪-52≤x <-35. ③当x >2时,原不等式变形为x -2-2x -5>2x , 解得x <-73,∴原不等式无解.综上可得,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 ⎪⎪x <-35.对于不等式恒成立求参数范围问题,常见类型及其解法如下: (1)分离参数法:运用“f (x )≤a ⇔f (x )max ≤a ,f (x )≥a ⇔f (x )min ≥a ”可解决恒成立中的参数范围问题. (2)更换主元法:不少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若直接从主元入手非常困难或不可能时,可转换思维角度,将主元与参数互换,常可得到简捷的解法.(3)数形结合法:在研究曲线交点的恒成立问题时,若能数形结合,揭示问题所蕴含的几何背景,发挥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各自的优势,可直观地解决问题.[例5] 设函数f (x )=|x +1|+|x -4|-a . (1)当a =1时,求函数f (x )的最小值;(2)若f (x )≥4a +1对任意的实数x 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 (1)当a =1时,f (x )=|x +1|+|x -4|-1≥|x +1+4-x |-1≥4, ∴f (x )min =4.(2)f (x )≥4a+1对任意的实数x 恒成立⇔|x +1|+|x -4|-1≥a +4a 对任意的实数x 恒成立⇔a +4a≤4.当a <0时,上式成立; 当a >0时,a +4a≥2a ·4a=4, 当且仅当a =4a ,即a =2时上式取等号,此时a +4a ≤4成立.综上,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0)∪{2}.对应学生用书P47(时间:90分钟,总分12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A ={x |x 2-5x +6≤0},集合B ={x ||2x -1|>3},则集合A ∩B 等于( ) A .{x |2≤x ≤3} B .{x |2≤x <3} C .{x |2<x ≤3}D .{x |-1<x <3}解析:A ={x |2≤x ≤3},B ={x |x >2或x <-1}. ∴A ∩B ={x |2<x ≤3|}. 答案:C2.(陕西高考)小王从甲地到乙地往返的时速分别为a 和b (a <b ),其全程的平均时速为v ,则( )A .a <v <abB .v =ab C.ab <v <a +b2D .v =a +b2解析:设甲、乙两地的距离为S ,则从甲地到乙地所需时间为Sa,从乙地到甲地所需时间为S b ,又因为a <b ,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 =2S S a +S b =2ab a +b <2ab 2ab =ab ,2ab a +b >2ab 2b=a ,即a <v <ab .答案:A3.已知|x -a |<b 的解集为{x |2<x <4},则实数a 等于( ) A .1 B .2 C .3D .4解析:由|x -a |<b 得,a -b <x <a +b ,由已知得⎩⎪⎨⎪⎧ a -b =2,a +b =4.解得⎩⎪⎨⎪⎧a =3,b =1.答案:C4.若1a <1b <0,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a 2<b 2 B .ab <b 2 C.b a +a b>2 D .|a |-|b |=|a -b |解析:法一(特殊值法):令a =-1,b =-2,代入A ,B ,C ,D ,知D 不正确. 法二:由1a <1b <0,得b <a <0,所以b 2>ab ,ab >a 2,故A ,B 正确.又由b a >1,a b >0,且b a ≠a b ,即b a +ab >2正确.从而A ,B ,C 均正确,对于D ,由b <a <0⇔|a |<|b |. 即|a |-|b |<0,而|a -b |≥0,故D 错. 答案:D5.函数y =|x -4|+|x -6|的最小值为( ) A .2 B. 2 C .4D .6解析:y =|x -4|+|x -6|≥|x -4+6-x |=2. 答案:A6.若a >b >c ,且a +b +c =0,则( ) A .ab >bc B .ac >bc C .ab >acD .a |b |>c |b |解析:∵a +b +c =0,a >b >c . ∴a >0,又b >c .∴ab >ac . 答案:C7.已知x +2y +3z =6,则2x +4y +8z 的最小值为( ) A .336 B .2 2 C .12D .1235解析:∵2x >0,4y >0,8z >0,∴2x +4y +8z =2x +22y +23z ≥332x ·22y ·23z =332x +2y +3z =3×4=12. 当且仅当2x =22y =23z ,即x =2,y =1,z =23时,等号成立.答案:C8.已知x >1,y >1,且lg x +lg y =4,则lg x lg y 的最大值是( ) A .4 B .2 C .1D.14解析:由x >1,y >1,故lg x >0,lg y >0. ∴4=lg x +lg y ≥2lg x lg y .∴lg x lg y ≤4,当且仅当x =y 时取等号. 答案:A9.不等式|sin x +tan x |<a 的解集为N ;不等式|sin x |+|tan x |<a 的解集为M ;则解集M 与N 的关系是( )A .N ⊆MB .M ⊆NC .M =ND .M N 解析:|sin x +tan x |≤|sin x |+|tan x |,则M ⊆N (当a ≤0时,M =N =∅). 答案:B10.(安徽高考)若函数f (x )=|x +1|+|2x +a |的最小值为3,则实数a 的值为( ) A .5或8 B .-1或5 C .-1或-4D .-4或8解析:当a ≥2时,f (x )=⎩⎪⎨⎪⎧3x +a +1,x >-1,x +a -1,-a 2≤x ≤-1,-3x -a -1,x <-a 2,如图1可知,当x =-a2时,f (x )min =f ⎝⎛⎭⎫-a 2=a 2-1 =3,可得a =8;当a <2时,f (x )=⎩⎪⎨⎪⎧3x +a +1,x >-a 2,-x -a +1,-1≤x ≤-a 2,-3x -a -1,x <-1,如图2可知,当x =-a 2时,f (x )min =f ⎝⎛⎭⎫-a 2=-a2+1=3,可得a =-4.综上可知,答案为D.答案: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把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函数f (x )=3x +12x2(x >0)的最小值为________.解析:f (x )=3x +12x 2=3x 2+3x 2+12x 2≥333x 2·3x 2·12x 2=9,当且仅当3x 2=12x 2即x =2时取等号.答案:912.定义运算x ·y =⎩⎪⎨⎪⎧x ,x ≤y ,y ,x >y ,若|m -1|·m =|m -1|,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依题意,有|m -1|≤m ,所以-m ≤m -1≤m ,所以m ≥12.答案:⎣⎡⎭⎫12,+∞ 13.以下三个命题: (1)若|a -b |<1,则|a |<|b |+1;(2)若a ,b ∈R ,则|a +b |-2|a |≤|a -b |; (3)若|x |<2,|y |>3,则|x y |<23.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个.解析:(1)∵|a |-|b |≤|a -b |<1,∴|a |<|b |+1. ∴(1)正确.(2)∵|a +b |-2|a |=|a +b |-|2a |≤|a +b -2a |=|b -a |=|a -b |,∴(2)正确. (3)∵|x |<2,|y |>3,∴|x y |=|x ||y |<23.∴(3)正确.答案:314.设函数f (x )=|2x -1|+x +3,则f (-2)=________,若f (x )≤5,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f (-2)=|2×(-2)-1|+(-2)+3=6. ∵|2x -1|+x +3≤5 ⇔|2x -1|≤2-x ⇔x -2≤2x -1≤2-x⇔⎩⎪⎨⎪⎧2x -1≥x -22x -1≤2-x ∴-1≤x ≤1. 答案:6 [-1,1]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满分5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本小题满分12分)解不等式: |2x -1-x |<2;解:原不等式⇔⎩⎨⎧2x -1-x <2,2x -1-x >-2.因为2x -1-x <2⇔2x -1<x +2 ⇔⎩⎪⎨⎪⎧2x -1≥0,x +2≥0,2x -1<(x +2)2⇔⎩⎪⎨⎪⎧x ≥12,x 2+2x +5>0⇔x ≥12.又2x -1-x >-2⇔⎩⎪⎨⎪⎧2x -1≥0,x -2≥0,2x -1>(x -2)2.或⎩⎪⎨⎪⎧ 2x -1≥0,x -2<0. ⇔⎩⎪⎨⎪⎧x ≥2,x 2-6x +5<0或12≤x <2,⇔⎩⎪⎨⎪⎧x ≥2,1<x <5或12≤x <2⇔2≤x <5或12≤x <2⇔12≤x <5. 所以,原不等式组等价于⎩⎨⎧x ≥12,12≤x <5⇔12≤x <5.因此,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 ⎪⎪12≤x <5. 16.(本小题满分12分)(新课标全国卷Ⅰ)若a >0,b >0,且1a +1b =ab .(1)求a 3+b 3的最小值;(2)是否存在a ,b ,使得2a +3b =6?并说明理由. 解:(1)由ab =1a +1b ≥2ab,得ab ≥2,且当a =b =2时等号成立.故a 3+b 3≥2a 3b 3≥42,且当a =b =2时等号成立. 所以a 3+b 3的最小值为4 2. (2)由(1)知,2a +3b ≥26ab ≥4 3.由于43>6,从而不存在a ,b ,使得2a +3b =6. 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2x -3|≤1的解集为[m ,n ]. (1)求m +n 的值;(2)若|x -a |<m ,求证:|x |<|a |+1.解:(1)由不等式|2x -3|≤1可化为-1≤2x -3≤1, 得1≤x ≤2,∴m =1,n =2,m +n =3. (2)证明:若|x -a |<1,则|x |=|x -a +a |≤|x -a |+|a |<|a |+1.18.(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函数f (x )=|x -2|,g (x )=-|x +3|+m . (1)解关于x 的不等式f (x )+a -1>0(a ∈R );(2)若函数f (x )的图像恒在函数g (x )图像的上方,求m 的取值范围. 解:(1)不等式f (x )+a -1>0, 即|x -2|+a -1>0, 当a =1时,解集为x ≠2, 即(-∞,2)∪(2,+∞); 当a >1时,解集为全体实数R ; 当a <1时, ∵|x -2|>1-a ,∴x -2>1-a 或x -2<a -1, ∴x >3-a 或x <a +1,故解集为(-∞,a +1)∪(3-a ,+∞). (2)f (x )的图像恒在函数g (x )图像的上方,版权所有:中国好课堂 即为|x -2|>-|x +3|+m 对任意实数x 恒成立,即|x -2|+|x +3|>m 恒成立.又对任意实数x 恒有|x -2|+|x +3|≥|(x -2)-(x +3)|=5,于是得m <5, 即m 的取值范围是(-∞,5).。
pkpm钢结构高厚比验算摘要:1.pkpm 钢结构高厚比验算的背景和意义2.pkpm 钢结构高厚比的计算方法和限值3.pkpm 钢结构计算中出现高厚比超限的问题和解决方法4.pkpm 钢结构计算中的其他注意事项5.结论和建议正文:一、pkpm 钢结构高厚比验算的背景和意义pkpm 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钢结构设计的软件,其中涉及到的高厚比验算,是指对钢结构中腹板的局部稳定性进行计算和检验。
高厚比主要是指腹板的高度与厚度的比值,这个比值对于钢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钢结构设计时,对高厚比进行验算,可以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二、pkpm 钢结构高厚比的计算方法和限值在pkpm 中,高厚比的计算方法是通过腹板的高度和厚度来确定的。
通常情况下,高厚比的限值是由设计规范来规定的,一般情况下,高厚比的限值不应大于3。
如果计算得到的高厚比超过这个限值,就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
三、pkpm 钢结构计算中出现高厚比超限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在使用pkpm 进行钢结构计算时,有时会出现高厚比超限的问题。
这可能是由于设计方案不合理,或者计算参数设置不当等原因导致的。
对于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调整设计方案,或者修改计算参数来解决。
比如,可以尝试增加腹板的厚度,或者减小腹板的高度,以降低高厚比。
四、pkpm 钢结构计算中的其他注意事项在进行pkpm 钢结构计算时,还需要注意一些其他的问题,比如构件的规格和材料性能等。
构件的规格应该根据实际需求和设计规范来选择,材料性能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这样才能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结论和建议pkpm 钢结构高厚比验算是钢结构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高厚比验算时,应该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和计算方法来进行,同时,还需要注意一些其他的问题,比如构件的规格和材料性能等。
砌体高厚比验算详解及例题1. 计算公式墙、柱高厚比按下式进行验算:[]012H hβμμβ=≤ 式中0H -墙、柱的计算高度,按表8-3采用;h —墙厚或矩形柱相对应的边长;1μ-非承重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
51902124011.μmm h . μmm h ====时,时,mm h mm 90240>>可按插入法取值. 2μ——有门窗洞口的修正系数。
按下式计算: s 2b 10.40.7sμ=-≥ 式中 s -—相邻窗间墙之间或壁柱之间距离;s b —-在宽度范围内的门窗洞口宽度[β]-—墙、柱的允许高厚比。
2. 计算步骤及要点(1) 计算构件的实际高厚比,即计算高度和相应方向边长的比值,对于墙体来说,也就是计算高度和墙体厚度的比值。
(2) 判断所验算的墙体是否为承重墙,如果是承重墙,则1 1.0μ=,即不需要进行修正,否则,需要按照墙体厚度进行修正。
(3) 计算有门窗洞口的修正系数2μ,要注意计算所得值大于等于0。
7,否则取为0。
7。
(4) 判断墙体实际高厚比是否小于允许高厚比,即[]012H hβμμβ=≤是否成立。
成立,则意味着墙体的高厚比满足要求。
3. 举例分析〔例题〕某单层食堂,横墙间距S =26。
4m,为刚性方案,H 0=H ,外纵墙承重且每3。
3m 开间有一个1500×3600mm 的窗洞,墙高H=4。
5m ,墙厚240mm,砂浆采用M2.5。
试验算外纵墙的高厚比是否满足要求。
【β】=22【解】 外墙承重, 故0.11=μ;外墙每开间有1.5m 宽的窗洞,: 2 1.510.410.40.8183.3s b s μ=-⨯=-⨯= 012450018.75240[] 1.00.8182218.0H h βμμβ===>=⨯⨯= 不满足要求。
pkpm钢结构高厚比验算
PKPM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钢结构设计的计算软件,可以进行钢结构的分析和验算。
高厚比是指钢结构中主要构件的高度与其截面尺寸(厚度)的比值。
验算高厚比主要是为了确保结构在使用寿命内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一般来说,高厚比越大,结构的受力性能越好,但也会增加施工复杂性和成本。
钢结构的高厚比验算一般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 抗弯强度验算:根据结构设计标准和材料参数,计算构件的截面抗弯强度,并与实际受力情况进行比较。
2. 抗剪强度验算:根据结构设计标准和材料参数,计算构件的截面抗剪强度,并与实际受力情况进行比较。
3. 屈服强度验算:根据构件所用材料的屈服强度,计算构件的屈服承载力,并与实际受力情况进行比较。
4. 屈曲强度验算:根据构件所用材料的屈曲强度,计算构件的屈曲承载力,并与实际受力情况进行比较。
5. 稳定性验算:对于长柱或长梁等易发生稳定性问题的构件,需要进行稳定性分析和验算,以确保结构在受到压力时不发生失稳。
请注意,具体的高厚比验算方法和要求会根据不同的设计标准
和项目要求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进行验算前应首先查阅相关设计规范和标准,并咨询专业工程师进行具体的计算和分析。
带壁柱墙和带构造柱墙的高厚比验算
(一)带壁柱墙
1.整片墙的高厚比验算
按公式(4—1—1)验算带壁柱壁柱墙的高厚比,此时,仅将h改为hT,得:
式中hT——带壁柱墙截面的折算厚度,hT=3.5i;
i——带壁柱墙截面的回转半径,i=/I/A;
I、A——分别为带壁柱墙截面的惯性矩和面积。
确定带壁柱墙的计算高度Ho时,墙长s取相邻横墙间的距离。
确定截面回转半径j时,带壁柱墙截面的翼缘宽度bf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对于多层房屋,取相邻壁柱间距离;当有门窗洞口,可取窗间墙宽度;若左、右壁柱间距离不等时,取bf=(s1+s2)/2,s1、s2分别为左右壁柱间的距离。
对于单层房屋,取bf=b+2H/3(b——壁柱宽度,H——墙高),且bf小于或等于相邻窗间墙的宽度或相邻壁柱间的距离。
2.壁柱间墙的高厚比验算
按公式(4—1—1)验算,此时墙的长度s取壁柱间的距离。
不论带壁柱墙的静力计算方案采用哪一种,壁柱间墙H的计算,可一律按刚性方案考虑。
设有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带壁柱墙,当6/5≥1/30时,圈梁可视作壁柱间墙的不动铰支点(b为圈梁宽度)。
如具体条件不允许增加圈梁宽度,可按等刚度原则(墙体平面外刚度相等)增加圈梁高度,以满足壁柱间墙不动铰支点的要求,即在上述情况下,有圈梁时墙的计算高度可取圈梁之间的距离。
(二)带构造柱墙
1.带构造柱墙的高厚比验算
1)按表2—5—1确定墙的计算高度玎o
2)按下列公式验算带构造柱墙体的高厚比:。
墙体高厚比计算墙体高厚比是指墙体高度与墙体厚度之间的比值。
它是用来评估墙体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重要参数。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墙体高厚比的选择对于墙体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墙体高厚比对墙体结构的影响。
墙体高厚比对墙体的承载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般来说,墙体高厚比越大,墙体的承载能力越强。
这是因为墙体高厚比的增加会增加墙体的弯曲刚度和抗弯能力,从而提高墙体的整体稳定性。
然而,当墙体高厚比过大时,墙体的自重会增加,可能导致墙体的不均匀沉降和变形,进而影响墙体的承载能力。
因此,在实际设计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条件,合理选择墙体的高厚比。
墙体高厚比还对墙体的抗震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地震是墙体结构最常见的外部荷载之一,对于墙体的抗震性能要求较高。
一般来说,墙体高厚比越小,墙体的抗震能力越强。
这是因为墙体高厚比的减小会增加墙体的刚度和抗剪能力,从而提高墙体的抗震性能。
然而,当墙体高厚比过小时,墙体的受力面积减小,可能引起墙体的局部破坏,从而影响墙体的整体稳定性。
因此,在进行墙体结构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墙体的抗震性能和稳定性,合理选择墙体的高厚比。
墙体高厚比还对墙体的隔热性能和隔声性能有一定影响。
墙体高厚比较大时,墙体的隔热性能和隔声性能一般较好。
这是因为墙体高厚比的增加会增加墙体的热传导路径和声传导路径,从而减少热量和声音的传递。
然而,墙体高厚比过大时,墙体的重量增加,可能导致墙体的施工困难和成本增加。
因此,在设计墙体结构时,需要综合考虑墙体的隔热性能、隔声性能和施工成本,合理选择墙体的高厚比。
墙体高厚比还对墙体的美观性有一定影响。
墙体高厚比较小时,墙体的外观一般比较美观。
这是因为墙体高厚比的减小会使墙体的纵横比更接近于1,从而使墙体更加均匀和协调。
然而,墙体高厚比过小时,墙体的实际厚度可能不足以满足结构和功能的要求,可能需要采取其他措施进行加固和装饰。
因此,在进行墙体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墙体的结构、功能和美观性,合理选择墙体的高厚比。
4.3 墙柱高厚比验算将一块块的砖从地面往上叠砌,当砌到一定的高为什么要验算墙、柱的高厚比?度时,即使不受外力作用这样的砖墩也将倾倒。
若砖墩的截面尺寸加大,则其不致倾倒的高度显然也要加大。
若砖墩上下或四周边的支承情况不同,则其不致倾倒的高度也将不同。
混合结构房屋中,砌体结构及其构件必须满足承载力计算的要求外,还必须保证其稳定性。
在《砌体结构设计规范》中规定,用验算墙、柱高厚比的方法来进行墙、柱稳定性的验算。
4.3 墙柱高厚比验算高厚比验算主要包括三个问题: 一是允许高厚比的限制;二是墙、柱实际高厚比的确定; 三是哪些墙需要验算高厚比。
4.3 墙柱高厚比验算4.3.1 允许高厚比及影响高厚比的因素根据工程实践经验,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及理论校核得到墙、柱允许高厚比值,墙、柱允许高厚比,应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表6.1.1采用表 6.1.1 墙、柱允许高厚比[b ]值这是在特定条件下规定的允许值,当实际的客观条件有所变化时,有时是有利一些,有时是不利一些,所以还应该从实际条件出发作适当的修正。
砂浆的强度等级墙柱M2.52215M5.02416≥M7.52617注:1 毛石墙、柱允许高厚比应按表中数值降低20%;2 组合砖砌体构件的允许高厚比,可按表中数值提高20%,但不得大于28;3 验算施工阶段砂浆尚未硬化的新砌体高厚比时,允许高厚比对墙取14,对柱取11。
4.3 墙柱高厚比验算4.3.1 允许高厚比及影响高厚比的因素允许高厚比的影响因素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拉接墙的间距;支承条件;砌体类型;砌体材料的质量和施工技术水平; 构件重要性(承重墙与非承重墙); 砌体截面型式(如:是否开洞); 构造柱截面及间距;房屋使用情况(有无振动荷载)。
4.3 墙柱高厚比验算表 6.1.1墙、柱允许高厚比[b ]值根据弹性稳定理论,对用同一材料制成的等高、等截面杆件,当两端支承条件相同,且仅承受自重作用时失稳的临界荷载比上端受有集中荷载的要大,所以非承重墙的允许高厚比的限值可适当放宽。
pkpm钢结构高厚比验算(实用版)目录1.PKPM 钢结构高厚比验算的概念和意义2.高厚比的计算方法和限值3.在 PKPM 软件中进行高厚比验算的步骤4.高厚比验算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5.总结正文正文”。
请从以下文本开始任务,文本:pkpm 钢结构高厚比验算一、PKPM 钢结构高厚比验算的概念和意义PKPM 钢结构高厚比验算是指在 PKPM 软件中对钢结构的腹板高度与厚度之比进行计算和验算,以确保钢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高厚比是专门指腹板的局部稳定,通常是指腹板高度比上腹板厚度。
在钢结构设计中,高厚比的合理控制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钢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高厚比的计算方法和限值在钢结构设计中,高厚比的计算方法和限值通常遵循相关的设计规范。
计算方法一般为:高厚比 = 腹板高度 / 腹板厚度。
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和规范,高厚比的限值会有所不同。
通常情况下,高厚比的限值应控制在100 以内,以确保钢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在 PKPM 软件中进行高厚比验算的步骤1.打开 PKPM 软件,并导入需要进行高厚比验算的钢结构模型。
2.找到“高厚比验算”功能模块,并点击进入。
3.在“高厚比验算”界面中,输入相关的设计参数,如腹板高度、腹板厚度等。
4.点击“计算”按钮,软件将自动进行高厚比验算,并显示结果。
5.根据验算结果,如果高厚比超过限值,需要对钢结构设计进行调整,以确保高厚比的合理控制。
四、高厚比验算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在 PKPM 钢结构高厚比验算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高厚比超限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法:1.调整腹板高度和厚度:通过调整腹板高度和厚度,使得高厚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优化钢结构设计:对钢结构设计进行优化,简化结构传力模式和传力途径,以减小高厚比。
3.咨询专业工程师:如果高厚比问题无法解决,可以咨询专业工程师,寻求专业的技术支持。
五、总结PKPM 钢结构高厚比验算是确保钢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修正,否则,需要按照墙体厚度进行修正。
计算有门窗洞口的修正系数 卩2,要注意计算所得值大于等于 0.7,否则取为 0.7。
成立,则意味着墙体的高厚比满足要求。
3.举例分析〔例题〕某单层食堂,横墙间距 S = 26.4m ,为刚性方案, 间有一个1500 X 3600mm 的窗洞,墙高 H=4.5m ,墙厚240mm ,砂浆采用 M2.5。
试验算外 纵墙的高厚比是否满足要求。
【B 】=22 【解】外墙承重, 故片=1.0 ;外墙每开间有1.5 m 宽的窗洞,:,, b s 1.5巴 =1 —0.4 咒亠=1 —0.4咒——=0.818s 3.3n H 0 4500 P =——= ----------- =18.75 h 240A 巴卩 2[P] =1.0 X0.818 X22 =18.0不满足要求。
砌体高厚比验算详解及例题 1.计算公式 墙、柱高厚比按下式进行验算: 0=土< 已卩2 [P] h式中H 0 —墙、柱的计算高度,按表 8— 3采用; h —墙厚或矩形柱相对应的边长; 出一非承重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
240 mm >h >90mm 可按插入法取值。
h ――有门窗洞口的修正系数。
按下式计算: h = 240 mm 时 也=1.2, h =90mm 时凶 = 1.5 ,b s 卩2 =1 -0.4」>0.7 s 式中 s ――相邻窗间墙之间或壁柱之间距离;b s ――在宽度范围内的门窗洞口宽度 [3 ] ——墙、柱的允许高厚比。
2.计算步骤及要点 (1) 计算构件的实际高厚比,即计算高度和相应方向边长的比值,对于墙体来说, 也就是计算高度和墙体厚度的比值。
判断所验算的墙体是否为承重墙,如果是承重墙,则已=1.0,即不需要进行判断墙体实际高厚比是否小于允许高厚比,即P =丄^ <生卩2 [P ]是否成立。
hH 0=H ,外纵墙承重且每 3.3m 开。
2020年第6期(总第390期)关于砌体结构高厚比的验算*宋方方1浮广明2(1.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16;2.西安墙体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61)摘要:主要介绍了高厚比的定义及常见高厚比计算类型,最后以某工程为例,选取其中一段墙体进行计算,分析得到在高厚比的计算中,计算高度的选取尤其重要,计算高度和墙体两端的支撑条件、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密切相关。
关键词:砌体结构;高厚比;计算高度;带壁柱墙1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在新建房屋中所占的比例与日俱增,城市的不断发展,使得高层建筑中很少见到砌体结构的类型,但是这并不代表砌体结构已经退出我国的历史舞台,在农村的自建房、单层厂房或者其他构筑物中,不乏砌体结构的身影,这个比重一直占有一定的分量。
如何更好地保障这些房屋的安全,由于砌体结构缺乏专门的稳定计算,大多通过高厚比的验算来进行,所以通过对高厚比的计算及分析,来满足砌体结构构件在施工期间及正常使用状态下的要求,变得尤其重要。
2高厚比的计算方法2.1高厚比的计算公式高厚比顾名思义就是墙体的高度与其厚度的比值,还与墙体的长度、砌体材料有关,限制高厚比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墙体的稳定性。
高厚比在《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3-2011(以下用规范来代替)中的类型有两种:第一种情况是规范5.1.2条,构件高厚比β按下列公式计算:此处高厚比的计算主要用于验算受压承载力时,确定影响系数φ。
第二种情况是规范6.1.1条,构件高厚比β按下列公式计算:此处高厚比的计算主要用于构造高厚比的验算。
可以看出影响高厚比的主要因素为墙体的厚度、受压构件的计算高度、材料类别等。
其中,计算高度的选取涉及种类繁多,情况复杂,故计算高度的确定变得尤为关键。
2.2计算高度H 0的确定计算高度顾名思义就是验算墙柱承载力计算时或者验算验算高厚比时构件的高度。
表1参照《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3-2011,给出了计算高度的确定方式。
第三节构造要求一、高厚比验算高厚比β是指墙、柱的计算高度与其相应边长h 的比值。
即β=H0/h。
验算高厚比的目的是防止墙柱在施工过程中以及在使用阶段中因砌筑质量,轴线偏差或突然的振动等原因引起大挠曲变形而产生的失稳破坏。
高厚比也是计算构件承载力中的一个基本参数。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采用允许高厚比[β]用来控制墙、柱的最大高厚比β。
这是从构造上确保墙、柱具有必要刚度和稳定性的重要措施,是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的前提。
(一)一般墙、柱的高厚比验算墙、柱的高厚比应按式(5 -4 )验算:式中H0―墙、柱的计算高度,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第5 . 1 . 3 条采用;h ―墙厚或矩形柱与H0相对应的边长;μ1―自承重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μ2―有门窗洞口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β]―墙、柱的允许高厚比,应按表5 -17 采用。
(1 )当与墙连接的相邻两横墙间的距离s≤μ1μ2 [β] h时,墙的高度可不受本条限制;( 2 )变截面柱的高厚比可按上、下截面分别验算,其算上柱的高厚比时,墙、柱的允许高厚比可按表5 -15 其计算高度可按表5 -16 采用。
验的数值乘以 1 . 3 后采用。
(二)带壁柱墙和带构造柱墙的高厚比验算带壁柱墙和带构造柱墙的高厚比验算,应按下列规定进行(1)按公式(5-4)验算带壁柱墙的高厚比,此时公式中h应改用带壁柱墙截面的折算厚度hT,在确定截面回转半径时,墙截面的翼缘宽度,可按《砌体规范》第4.2.8条的规定采用;当确定带壁柱墙的计算高度H0时,s应取相邻横墙间的距离。
(2)当构造柱截面宽度不小于墙厚时,可按公式(5-4)验算带构造柱墙的高厚比,此时公式中h取墙厚;当确定墙的计算高度时,s应取相邻横墙间的距离;墙的允许高厚比[β]可乘以提高系数μC;式中γ——系数。
对细料石、半细料石砌体,γ=0;对混凝土砌块、细料石、毛料石及毛石砌体,γ=1.0;其他砌体,γ=1.5;bc——构造柱沿墙长方向的宽度;l——构造柱的间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