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总纵强度计算方法ppt
- 格式:ppt
- 大小:5.26 MB
- 文档页数:7
第二章船体总纵强度的计算知识点1剖面模数W=I/Z意义:表征船体抵抗弯曲变形能力的一种几何特性。
最小剖面模数——离中和轴最远的构件(最上层连续甲板即强力甲板;船底。
但船底离中和轴更近,则强力甲板处为最小剖面模数处,弯曲正应力最大)知识点2校核时候取危险剖面,即可能出现最大正应力的面(船中0.4倍船长范围内)。
危险剖面指:骨架式改变处剖面,材料分布变化处,上层建筑端壁处剖面)知识点3(填空)强度等值梁:有效参与弯曲的全部构件组成的梁,该梁在抵抗总弯曲和总纵强度性能上和船体等效。
纵向强力构件:纵向连续并能有效传递总弯曲应力的构件。
(可以计入船体梁的计算中,如船中0.4-0.5倍船长连续纵向构件)(间断构件看看即可,具体使用应该参考规范)知识点4剖面模数及第一次近似总纵弯曲应力计算过程(课件第二章15-21页)看看即可。
知识点5(简答)为什么要校核船体构件的稳定性?A.所有受压的甲板板列,与其他刚性构件相连的一部分完全有效。
B.而其余部分不能承受大于板极限载荷的压力。
C.不是所有纵向强力构件都完全有效参与抵抗总纵弯曲。
D.对船体结构的要求,既应该保证必要的强度,又要保证必要的稳定性。
(简答)怎样校核稳定性?计算临界应力:确定板的临界应力时的注意事项(课件45页)具体的计算方法:板的稳定性计算中只需记住一些简单的边界条件,不用记那些经验公式。
纵骨的稳定性计算只需记住当求得的欧拉应力超过材料的比例极限时要对欧拉应力进行修正,以考虑材料不服从虎克定律对稳定性的影响。
将实际应力与临界应力比较进行校核。
(填空)决定临界应力的条件:构建的几何尺寸、外力的作用方式、边界条件。
知识点6(判断)纵向骨架在计算载荷下不允许丧失稳定性,只有板可能失稳。
知识点7板的应力分布同一水平高度的应力沿着板宽分布不均匀,与纵向骨架相连的部分板宽内应力较高,而板宽的中间部分应力较低。
知识点8剖面折减将船体剖面中一部分失稳的板构件剖面积化为假想不失稳的刚性构件剖面积。
第一章总纵强度计算外力的确定§1.1船舶在静水中的剪力和弯矩§1.2船舶静置于波浪中的剪力和弯矩§1.3船体波浪剪力和弯矩的数值计算§1.1船舶在静水中的剪力和弯矩一、概述二、重量曲线三、浮力曲线四、剪力弯矩的计算返回一、概述1. 计算模型:认为船舶是在重力和浮力作用下平衡于波浪上的一根梁q(x)=w(x)-b(x)q(x)单位长度垂向力;w(x)重力;b(x)浮力静水载荷、重力向下为正,浮力向上为正3、静水剪力和弯矩(1)剪力和弯矩符号,以下为一个船体梁断面建议大家复习一下微元体,由于选取的方式不同,将导致同一处的剪力或弯矩的大小相同,符号不同。
一般取左端面为准计算出剪力弯矩。
(2)积分法计算,设x 轴原点取在船艉⎪⎩⎪⎨⎧===∫∫∫∫dx dx x q dx x N x M q(x)dx x N x x00)()()()(计算思路:在平衡状态下,由w(x),b(x)得到q(x ),通过微元体平衡,边界条件,得到N (x ),M(x).返回二、重量曲线1. 船体重量组成—全船性重量、局部性重量一个重量分布曲线图2. 绘制重量曲线的方法——先分后合分:将船体重量划分为全船性重量与若干项局部性重量,分别处理;合:在同一站距内合并各项重量原则:a:静力等效—不改变重力大小及其对船肿的力矩大小。
b:分布范围大体一致全船性重量的分配方法1、围长法假设船体结构单位长度重量和剖面围长成比例。
A xlW xw h) () (⋅=船主体结构重量的总和,tfX剖面处围长,m船体全表面积2、抛物线法假定船体和舾装品构成的曲线可用抛物线和矩形之和表示。
总重量的一半作为均匀分布,另一半按抛物线分布。
用于无平行中体船。
3、梯形法重量分布用梯形曲线表示。
用于中间肥,两头尖瘦且中部有平行中体的船。
局部性重量的分布方法1、分布在两个理论站距内的重力⎩⎨⎧⋅=Δ⋅−+=aP L P P P P P 2/)(2121静力等效方程2、分布在三个理论站距内的重力先近似确定其中一个站距内的重力,然后可以比较简单地利用静力等效原则直接列出两个方程,从而求得不同理论站距内的分布载荷强度第一步:以1.5ΔL代替ΔL,使用静力等效方程求得P1、P2;第二步:将P1、P2分别向其相邻的两个理论站距内分布;最后,对中间理论站距迭加来自P1、P2的相应分布值。
第一节船舶总纵强度 一、船舶强度基本概念1. 船舶强度:船舶结构抵抗内外力而不致破环的能力2. 船舶强度种类''纵强度总强度』横强度 扭转强度 局部强度二、船舶总纵强度1. 总纵强度概述1)船舶漂浮在水面上,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就整个船体看总重力与总浮力是 平衡的。
但实际上在船体长度每一段上其重力与浮力是不平衡的。
由于这种重 力与浮力沿着船长方向分布不均,使船体产生了纵向弯曲。
2) 船体上每一段重力与浮力的差值就是实际作用在船体上的负荷。
船体正是由于负荷的作用而产生了剪力和弯矩。
剪力最大值在距首尾约 1/4船长附近;最大弯矩值则在船中附近。
3) 船体纵向变形的两种形式:中拱(Hogging )船体中部上拱的弯曲状态(受正弯矩作用)。
中垂(Sagging )船体中部下垂的弯曲状态(受负弯矩作用)。
2•总纵强度的校核1)许用切力:按“许用剪切应力、横剖面对水平中和轴的惯性矩、横剖面水平中和轴以上有效构件对中和面的静矩、计算横剖面水平中和轴处舷侧船舶强度外板或纵舱壁的厚度以及波浪切力”计算的许用静水切力。
许用弯矩:按“许用弯曲应力、甲板或龙骨处的剖面模数、局部构件折减系数 以及波浪弯矩”计算的许用静水弯矩。
2) 校核各横剖面的静水切力和静水弯矩 3) 当不需要校核切力时1船中静水弯矩:M 5 =2[(工|W L 「X i |乜旧%|)—z|B i ・X i=f (E R X i ,d m )分别令M s 取—M s (船中许用静水弯矩)、0、-M LS (空船许用静水弯矩),绘制 以载荷对船中弯矩3R ・x 为纵坐标,平均型吃水d m 为横坐标的强度曲线图4)经验方法(拱垂值)当・0时,船舶呈中拱变形; 当、::0时,船舶呈中垂变形。
当0兰右<1200,纵强度处于有利状态;当司盖,纵强度处于危险状态三、船舶总体布置对总纵强度的影响1. 弯矩特性曲线尤其注意中机型船满载、尾机型船轻载或空船压载航行时的中拱变形2. 采取的措施 1) 货物配置 2) 压载水安排(1) 拱垂值•: = d M(2)纵强度校验方法1200< 6 <丄巴800 ,纵强度处于正常状态; 当-Lb^ < 6800Lbp, 600纵强度处于极限状态;dF dA3)油水的分配及使用四、保证船舶总纵强度的经验方法1.按舱容比例分配各舱载货重量;2.合理分配中途港货物:中途港货物批量大时,应按舱容比例分配;当批量不大时, 不能过于集中,应间舱安排;3.装卸货物中尽量均衡各舱的装卸进度。
2船体总纵强度计算船舶强度与结构设计第2章船体总纵强度计算根据梁弯曲理论:σ=M?Z I(2-1)对于一定计算状态,可求出作用于船体剖面上的弯矩M值。
为了计算剖面弯曲应力σ,还必须先计算剖面对水平中和轴的惯性矩I,以及剖面任意构件至水平中和轴的距离Z等剖面要素。
2.1 船体总纵弯曲应力第1次近似计算2.1.1 船体剖面要素计算由于船体结构对称于中纵剖面,一般只需对半个剖面进行剖面要素的计算。
具体步骤如下:首先,画出船体计算剖面的半剖面图,如图2-1所示。
然后,对纵向强力构件进行编号,并注意把所有至中和轴距离相同的构件列为一组进行编号;选取图2-1 船体横剖面图参考轴O′?O′,该轴可选在离基线0.45倍~0.50倍型深处。
最后,列表进行计算,并分别求出各组构件剖面积Ai,其形心位置至参考轴的距离Zi(按所选定的符号法则,在参考轴以上的构件Zi取为正),静力矩AiZi,惯性矩AiZi。
对于高度较大的垂向构件,如舷侧板等,还要计算其自身惯性矩i0=Aihi/12(hi为该构件的垂直高度,这种表达式也适用于倾斜板的剖面)。
则得:2219船舶强度与结构设计∑Ai=Ai(2-2)∑AZii=B 2i∑(AZ+i0)=C 剖面水平中和轴至参考轴的距离为:Δ=B(m) A(2-3)由移轴定理,剖面对水平中和轴的惯性矩为:B2I=2(C?ΔA)=2(C? (cm2 ·m2)A2(2-4)任意构件至中和轴的距离为:Zi′=Zi?Δ=Zi?B (m)A(2-5)最上层连续甲板和船底是船体剖面中离中和轴最远的构件,构成了船体梁的上下翼板。
构成船体梁上翼板的最上层连续甲板通常称为强力甲板。
设中和轴至强力甲板和船底的垂直距离分别为Zd和Zb,则强力甲板和船底处的剖面模数分别为:IIWd=,Wb= ZdZb(2-6)在一般船舶中,中和轴离船底较近,即Zd>Zb,因此Wd<Wb。
所以,有时也称强力甲板处剖面模数为船体剖面的最小剖面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