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复习4、《狱中联欢》
- 格式:ppt
- 大小:803.50 KB
- 文档页数:12
狱中联欢期待的日子一转眼就来了。
元旦那天早上,天还未亮,女室一带头,每一间牢房同时响应,像一阵闪电,爆发了洪亮的歌声。
人们纵情高歌,唱完一支又一支。
新年大联欢开始了。
唱歌是第一个节目。
第二个节目是交换礼品。
每间牢房,每个人都准备了礼物,送给认识的或者不认识的战友,作为联欢的纪念品。
最多的礼物是“贺年片”,那是用小块的草纸做的,上面用红药水画上鲜红的五角星或者镰刀锤子,写上几句互相鼓励的话。
楼七室经过昼夜赶工,刻出了一百多颗红的、黄的、晶亮的五角星,分送给各个牢房的同志。
女室送给各室的是一幅幅绣了字的锦旗,那些彩色的线,是从她们的袜子上拆下来的……接着第三个节目开始了。
每间牢房的人都在门口贴春联。
所有的春联都是用草纸接连起来做成但。
所有的春联都不是一个人写的,同一个字,有老年人苍劲的笔法,也有“孩儿体”的弯弯曲曲的笔记。
女室里,江姐捏着监狱之花的小手,也写了几笔。
所有的对联,都洋溢着革命的乐观精神。
女牢的对联写的是:洞中才数月世上已千年大家心里明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正在崩溃,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就要到来,“世上已千年”还形容不了翻天覆地的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咧!她们还在牢门上贴了一张横额:扭转乾坤。
猩猩也许看不懂,也许看懂了又不敢承认,居然妄加评论道:“这对联倒有些修仙炼道的味道了。
”楼一室的对联写得更妙:歌乐山下悟道渣滓洞中参禅横额是:极乐世界。
大家心里明白:这里悟的是革命之道,参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禅。
“极乐世界”,正是写的人们掌握了革命真理的心境。
猩猩挑起了眉梢,玩味了一会儿,只好说:“真有点仙风道骨!”楼二室的对联写得十分优美:看洞中依然旧景望窗外已是新春横额是:苦尽甘来。
楼三室的对联借用了古人的诗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横额是:大地回春。
《狱中联欢》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阅读材料第四课课文笔记《狱中联欢》这篇课文选自长篇小说《红岩》。
“狱中”指的是解放前夕国民党反动派设在重庆市郊区歌乐山下的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渣滓洞。
课文讲的是1949年元旦,被关押在集中营的革命者,巧妙地利用庆祝新年的机会,欢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所取得的伟大胜利,表现了随时面临死亡威胁的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乐观主义精神。
第一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然后填写狱中联欢的过程。
这一题是通过默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叙述顺序。
狱中联欢的过程是:唱歌交换礼品贴对联表演节目。
第二题:挑选课文中的一副对联读一读,体会对联的意思。
文中的五副对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从字面看,没有一处革命的词句,没有一处可以被敌人抓住把柄,但在当时当地,大家都能领悟到这些对联中所蕴含的欢呼革命大好形势、赞颂革命者、抨击反动派的意思。
学生要领悟到革命者贴的对联的这一特点,可能有一定的困难,教师要作适当提示,然后再让学生挑选一副,说说自己体会到的意思。
第三题,仔细阅读课文中“猩猩来到楼七室门前站定。
猩猩装作没有听见,溜走了”这一部分,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这一题实际是上一题的进一步具体化。
楼七室的对联:“两个天窗——出气,一扇风门——伸头”,横额“乐在其中”,最能体现革命者乐观、诙谐的情趣,意在挑剔的猩猩看了以后,可能已意识到某些不同寻常的意义,但他抓不住把柄,只能无可奈何地溜走。
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互相交流启发,教师适当点拨,然后可以分角色读读这个部分。
4《狱中联欢》教学设计设计理念:《狱中联欢》是革命题材小说《红岩》的节选作品。
课文按照狱中联欢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唱歌。
第二部分写交换礼品。
第三部分是写贴对联。
第四部分写的是表演节目。
课文按照联欢的过程展开记叙,重点描写"贴春联"、"表演节目"两部分,突出体现革命者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巧妙的斗争艺术。
文章篇幅较长,然,故事情节简单,其文意蕴深醇,耐人寻味。
特别是对“狱中联欢”这一看似简单,实则含义深刻的题目而言,情意兼入,是基于预学尝试突破的一个重难点。
如何通过联欢之乐与监狱之苦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到革命者对革命的必胜信念和乐观主义精神,是我重点考虑的方向。
基于此,我把本文的教学主线设计如下:借助预学梳理联欢过程以解决长文短教的阅读瓶颈;设计以“聚焦联欢,感受欢乐——借助双关,理解对联”,层次递进;在最后苦乐对比中,领悟革命者的精神,点亮主旨,升华主题。
教学目标:1、聚焦联欢场景,感受革命者联欢时欢乐的气氛;关注对联描写,习得一语双关的表达手法。
2、通过联欢之乐与狱中之苦的对比,领悟革命者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和乐观主义的精神。
3、通过对《狱中联欢》的学习,产生阅读小说《红岩》的兴趣和期待。
教学重点:通过联欢之乐与狱中之苦的对比,领悟革命者必胜的信念和乐观主义的精神。
教学难点:对联描写的品读中,解读、习得一语双关的表达方法。
预设流程:一、揭题导课,了解背景。
1、揭题。
读题。
2、解读“狱”字,交流:文中的狱指的是什么地方?(渣滓洞)。
3、了解“渣滓洞”。
出示——渣滓洞集中营是国民党反动派关押革命者的人间地狱。
在狱中,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者进行了疯狂地折磨和迫害,并于1949年11月27日策划了震惊中外的大屠杀,285人遇难,仅有15人脱险。
4、是的,这是一群特殊的犯人,这是一个特殊的监狱,这也是一场特殊的联欢!这场特殊的联欢到底是怎么进行的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翻到159页。
4、狱中联欢教材分析:《狱中联欢》节选自《红岩》第16章。
联欢指1949年新年联欢。
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兵败如山倒,不得不玩“停战”把戏。
在这样的背景下,渣滓洞的特务也在表面上对被囚禁的革命者作出一点放松的姿态。
我们的革命前辈就利用这个机会举行别开生面的新年联欢会,对于中的革命力量实行了一次检阅。
通过阅读理解内容,领会革命前辈在狱中联欢中表现出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巧妙的斗争艺术,从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叙述顺序。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自己喜爱的词语,理解重点词句。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感兴趣的对联。
教学重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了解课文叙述顺序,体会课文中对联的含义。
积累自己喜爱的词语,背诵自己感兴趣的对联。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叙述顺序,体会课文中对联的含义。
PPT教学课时:1课时学习过程:一、激趣导入1、简介背景。
首都北京将举行开国大典,山城重庆仍然被国民党反动派盘踞。
在那里的中美技术合作所(包括渣滓洞和白公馆),仍关押和很多革命者。
他们随时都可能被敌人杀害,后来敌人的确对他们下毒手。
从全国的形势看,国民党反动派已彻底失败。
他们不得不玩弄“停战”的把戏,伺机实行反扑。
渣滓洞的特务对被囚禁的革命者做出一点放松的姿态。
革命前辈便利用这个机会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新年联欢,以巧妙的方式同敌人实行斗争。
2、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1、同学们都回家预习课文了吧,现在我们来检查一下生字学习的情况。
(1)出示课件:指名认读词语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用小标题)()——()——()——()3、指名完成填空内容。
三、自读“交换礼品”部分,指出都交换了哪些礼品?想象这些礼品都是用哪些材料做成的?说明什么?然后交流。
1、礼品有:贺年片——小块草纸,红药水当颜料。
五角星——塑料牙刷柄雕刻成的。
锦旗——彩线是从袜子上拆下来的。
2、他们连起码的材料也没有,赶制这样的礼品,说明了什么?(既表达了同志间的友情,又表明了革命到底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