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狱中联欢》_模板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17
《狱中联欢》课本剧表演
就在这一个学期,我们参加了一次课本剧比赛。
经过宋老师的认真挑选,最终选择了选读课文中的第四篇《狱中联欢》。
知道这个消息后,我急忙把《狱中联欢》看了一遍,大致明白意思后,我开始期待演出了。
不久宋老师就开始安排角色,因为我们人少,所以每一个人都有在台上表演,角色不算多,三名国民党,七名共产党,共产党中还有一位女生扮演江姐,其余的人扮演囚犯,并没有真正的名字,而我,就是囚犯中的一员。
你比赛的那一天越来越近了,每天中午,都能看见我们在教室里认真排练的模样。
终于那激动人心的一天来了。
我记得那天有一个阳光明媚,万里无云的好天气,我们来到小礼堂,安静的等待着比赛开始一边害怕自己在比赛中出错终于比赛拉开了序幕。
我们是第三个上场的,站在台上,我进行了一次深呼吸,然后看向观众,大声说出了我的台词:“听!新年的钟声!”??这次表演非常成功,下台时,我松了一口气:幸好没有出什么差错。
这次课本剧表演,让我感受到了害怕,感受到的激动,也让我更加熟悉课文,知道了国民党的可恶。
同时,我还明白了
一个道理:功夫不负有心人。
只要你努力了,你就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所成就。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狱中联欢》教学目标:一、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革命前辈在狱中联欢时表现出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巧妙的斗争艺术,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二、学习本课11个生字并积累词语。
三、结合课文,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1.训练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内容,分清课文叙述的层次,理解狱中联欢的过程。
2.仔细体会文中对联的深刻含义,理解革命前辈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对敌斗争中表现的巧妙的斗争艺术。
3.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二、放录音,听朗读课文。
让学生从整体上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学习生字、词。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让学生提出预习中疑难问题。
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学生自我拼读生字表中的11个生字,然后指名读,根据学生拼读的情况,教师给予指导。
3.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
4.指导学生理解词义。
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说说重点词语的意思。
四、让学生用比较快的速度读一遍课文。
边读边思考,然后讨论。
监狱里的革命前辈庆祝的是哪一年的元旦?他们在敌人的魔掌里为什么还那么欢乐?课文在描写革命前辈在狱中联欢的过程时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五、给课文分段,说说各段的主要内容。
六、教师小结。
七、作业。
1.写词语。
2.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学习课文第1段。
1.教师简介课文开头的背景。
2.学生齐读第1段课文。
3.齐读后,教师可以提问:“天还未亮,女室一带头,每一间牢房同时响应,像一阵闪电,爆发了洪亮的歌声。
”这表达了革命先辈怎样的心情?4.教师小结第1段。
二、学习第2段课文。
1.指名读第2段课文。
2.学生自读第2段,思考,讨论。
第2段开头是什么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在新年联欢会上同志们准备了哪些礼物?他们是怎样准备这些礼物的?在这样险恶、黑暗的条件下,他们为什么要准备这些礼物?分页标题#e#3.齐读课文。
小学六年级语文《狱中联欢》教案范文三篇《狱中联欢》叙述了解放前夕,革命前辈进行的狱中斗争。
表现了革命者对胜利充满了信心和乐观精神。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六年级语文《狱中联欢》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小学六年级语文《狱中联欢》教案范文一一、教学目标:1、通过资料阅读及课文默读,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主题。
2、品读对联,感悟文中对联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
感受共产党人乐观主义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3、感悟语言魅力,激发学生阅读《红岩》等革命书籍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线索,体会文中对联表达的意思。
难点:从革命者表演节目的过程中,感受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体会作者崇敬革命者、憎恨敌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今天老师和大家共同来学习一篇课文:狱中联欢(板书)这篇课文选自长篇小说《红岩》,它是由罗广斌和杨益言写的,现在我们来看看资料一2、交流,资料看后收获。
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二、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提炼课文主题: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什么你读到了什么完成课后练习1(3分钟)唱歌( ) ( ) ( )2、学生自由交流,梳理课文内容:要点:按时间顺序写,各个内容之间的安排有详有略。
3、快速默读课文2分钟4、透过狱中联欢的节目,你是否明白作者想传递给我们的什么学生交流:教师随机板书,抓住要点(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巧妙机智,不屈不挠斗争的精神)5、小结:作为六年级的同学,我们读完一篇文章或一部小说,应该多问问自己:文章写了什么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其实,这也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三、聚焦重点,体味语言:1、看看黑板上的四块内容,那一块内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集中地体现了革命者乐观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2、聚焦“贴对联”部分。
(1)介绍对联:对联也叫对子,一般根据周围的环境,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场景来创作。
如新春来临,人们就会写春联;结婚时门上会贴喜联,老人过生日,就会送上寿联。
狱中联欢节选自《红岩》期待的日子一转眼就来了。
元旦那天早上,天还未亮,女室一带头,每一间牢房同时响应,像一阵闪电,爆发了洪亮的歌声。
人们纵情高歌,唱完一支又一支。
新年大联欢开始了。
唱歌是第一个节目。
第二个节目是交换礼品。
每间牢房,每个人都准备了礼物,送给认识的或者不认识的战友,作为联欢的纪念品。
最多的礼物是“贺年片”,那是用小块的草纸做的,上面用红药水画上鲜红的五角星或者镰刀锤子,写上几句互相鼓励的话。
楼七室经过昼夜赶工,刻出了一百多颗红的、黄的、晶亮的五角星,分送给各个牢房的同志。
女室送给各室的是一幅幅绣了字的锦旗,那些彩色的线,是从他们的袜子上拆下来的……接着第三个节目开始了。
每间牢房的人都在门口贴春联。
所有的春联都是用草纸接连起来做成的。
所有的春联都不是一个人写的,同一个字,有老年人苍劲的笔法,也有“孩儿体”的弯弯曲曲的笔记。
女室里,江姐捏着“监狱之花”的小手,也写了几笔。
所有的对联,都洋溢着革命的乐观精神……女牢的对联写的是:洞中才数月世上已千年大家心里明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正在崩溃,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就要到来,“世上已千年”还形容不了翻天复地的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咧!她们还在牢门上贴了一张横额:扭转乾坤。
猩猩也许看不懂,也许看懂了又不敢承认,居然妄加评论道:“这对联倒有些修仙炼道的味道了。
”楼一室的对联写得更妙:歌乐山下悟道渣滓洞中参禅横额是:极乐世界。
大家心里明白:这里悟的是革命之道,参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禅。
“极乐世界”,正是写的人们掌握了革命真理的心境……猩猩挑起了眉梢,玩味了一会儿,只好说:“真有点仙风道骨!”楼二室的对联写得十分优美:看洞中依然旧景望窗外已是新春横额是:苦尽甘来。
楼三室的对联借用了古人的诗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横额是:大地回春。
一幅幅春联,全洋溢着乐观、诙谐的情趣。
猩猩来到楼七室门前站定,慢吞吞地读着:“两个天窗——出气;一扇风门——伸头。
”挑剔的眼光,在横额“乐在其中”四个大字上凝固起来。
狱中联欢(2篇教案+相关资料)2一、教案1课程名称《狱中联欢》短篇小说阅读课程目标通过对《狱中联欢》短篇小说的阅读和分析,让学生了解战争年代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感受生命的可贵,懂得感恩。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情节的解析,了解战争年代的狱中生活方式和人物生命状态,并对人物情感和精神状态进行分析。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人物在狱中的精神变化。
教学步骤和内容1.导入(10分钟)教师先放一张黑白老照片,让同学们猜测这是什么时期的照片?是什么主题?为什么?2.介绍南京大屠杀背景(10分钟)通过图像、PPT、简短文字等媒介,向学生详细讲述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背景,带领学生进入到那个年代。
3.介绍小说结构和人物角色(10分钟)通过介绍小说的结构和人物角色,让学生了解故事简要梗概以及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性格、命运等。
4.小说阅读(30分钟)通过师生共读、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同学深入阅读小说文字,理解人物表现,探究人物内心变化,感受文章中充满人性的情感。
5.分组讨论(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自由讨论小说中主题、情节和人物的心理变化等,充分交流思想。
6.总结(10分钟)对本堂课的学习成果进行汇总,让同学们明确自己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学习的内容。
课后练习1.默读“狱中联欢”,并做读书笔记。
2.简单阐述本文以何种方式呈现人物的心理变化。
3.结合现实,思考如何感恩生命。
二、教案2课程名称《狱中联欢》短篇小说写作课程目标通过对《狱中联欢》短篇小说的阅读和分析,带领学生进入文学创作的美妙世界,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通过本文分析,让学生明确短篇小说的写作流程和技巧,同时也能够明确人物心理变化的表现手法,从而促进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
教学难点如何训练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想象力和写作技巧。
教学步骤和内容1.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或者文字介绍一个小故事,引导学生想象创作,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2.短篇小说原理(10分钟)通过介绍短篇小说的原理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小说的创作流程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