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乘法_积的近似值
- 格式:ppt
- 大小:648.00 KB
- 文档页数:15
小学数学教案之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 引导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的概念及求法。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 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的求法。
3. 运用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的求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的概念,运用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的概念。
2. 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实物模型、小卡片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分组,准备小组合作学习所需材料。
3. 教师准备相关情境教学素材,如购物、烹饪等场景。
4. 准备好游戏教学所需道具,如骰子、卡片等。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购物场景,引导学生发现小数乘法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小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利用课件演示,讲解小数乘法的运算步骤,让学生清晰地理解小数乘法的运算过程。
3. 引入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在讲解完小数乘法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得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进而引入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的概念。
4. 讲解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的求法: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掌握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的方法。
5. 练习求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步骤:1. 情境教学:创设一个烹饪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如计算食材的用量。
2. 游戏教学:设计一个“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求近似值,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布置一个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运用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时的总价。
小学数学教案之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小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 四舍五入法求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四舍五入法求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
2. 教学难点:四舍五入法在小数乘法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采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课件、道具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情境,引出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的概念。
2. 讲解小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进行示范。
3. 讲解四舍五入法求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并进行示范。
5. 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七、课后作业:1. 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小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的能力。
3. 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九、教学反思: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十、拓展活动:1. 组织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2. 邀请家长参与,共同见证学生的成长。
3. 开展数学主题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六、教学实践活动:1. 设计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的游戏,如“近似值大比拼”。
2.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比一比谁求得的近似值更接近实际值。
七、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生活中涉及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的案例,如购物时估算总价。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如何运用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进行估算。
寓教于乐,是一种充满趣味和兴趣的教育方式。
这种教育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值的教学,也不例外。
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值,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学习者必须掌握如何通过近似计算,求出小数乘法的积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这不仅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手段。
那么,如何通过寓教于乐的方法来教授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呢?以下是具体方案:
1.给学生看漫画图像,让他们通过模拟等相似图像来计算两个小数的乘积。
2.通过分组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协作,共同完成近似计算。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必须遵循规则,进行错题讲解和发表个人看法。
3.针对每个学生,有针对性地选取小数乘法积的近似题目。
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渐提高计
算能力,并且让学生在挑战中成长。
4.通过讲解故事,将学习者的注意力集中。
故事要有趣味性和情感性,让学生在过程中想
要了解更多的内容。
通过解决故事中的问题,学生将会逐渐掌握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
5.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去挑战自己。
我们可以设置活动目标,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多少道
题目,或者完成一个多少的得分。
这些目标,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带给学生积极的动力。
小学数学教案之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需要老师有创新和变通的思维。
通过以上的具体方案,让学生在情感和认知上双重提高。
这是一种充满活力和创意的教育方式,能够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效果。
这也是我们身为教师应该努力追求的教育理念。
渐进教案:小数乘法教学之积的近似值提高小学数学中,小数乘法是一个难点,很多学生在小数乘法的计算中经常出现错误。
小数的精确度的计算是小学数学的难点之一,而小数的乘法则相对更加困难。
因此,如何提高小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探讨一种渐进式教育方法,以提高小学数学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理解,让他们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更加准确地计算小数的乘积。
一、教学目标本渐进式教学方法旨在:1.提高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培养学生的精确计算能力。
3.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小数的乘法。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主要探讨小数乘法的近似值提高方法。
小学生在学习小数乘法时,很容易出现近似值误差大的情况。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应用小数乘法的方法,这里我们提供了以下的渐进教学内容:1.渐进教学法的概述:渐进教学法是一种逐步分解教学内容的教学法,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的层层分解和渐进式提高,以便学生更好地领会教学内容。
在小数乘法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渐进教学法,让学生逐渐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的方法。
2.近似值教学:在小数乘法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近似值计算小数乘法,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进而提高学生的小数乘法计算的能力。
举例说明,当我们需要计算9.3×7.2的乘积时,可以将9.3近似为9, 7.2近似为7,再计算7×9=63。
3.测量实践:将小数乘法的教学和实践联系在一起是较好的教学方法。
可以在课堂中安排测量实验,让学生通过测量来获取小数,并由此运用小数乘法进行计算。
如,对一条铅丝进行拉伸,通过测量铅丝初始长度与拉伸后的长度计算出铅丝的伸长量,从而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加深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1.渐进教学法: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小数乘法的方法。
2.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使用多媒体课件便于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在实际应用中应用该方法。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下册最全知识点汇总五年级(上)1. 小数乘法: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连乘、乘加、乘减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2. 小数除法: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连除、去尾法、归一法)。
3. 观察物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或两个及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4. 简易方程:用字母表示数和解简易方程,以及简易方程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5.多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和组合图形的面积。
6. 统计与可能性: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7. 数学广角:数字编码。
五年级(下)1. 图形的变换: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和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2. 因数与倍数:因数、倍数;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合数。
3. 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容积)。
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与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最大公因数与约分,最小公倍数与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5.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
6. 统计:认识众数;复式折线统计图。
7. 数学广角:找次品。
】。
《小数乘法》说课稿(推荐4篇)《小数乘法》说课稿篇一一、教学内容1、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积的近似值。
3、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
4、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二、教学目标1、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三、编排特点1、选择“进率是十的常见量”作为学习素材,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
对于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而言,“元、角、分”“米、分米、厘米”是他们再熟悉不过的计量单位了。
根据学生已有的这些知识基础,教材从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中,选择“买风筝”(与元、角有关)、“换玻璃”(与米、分米有关)的活动为背景,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
这样的生活背景,不但能激发童心童趣,而且能促成学生利用元和角之间、米和分米之间的十进关系顺利沟通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联系,利于学生将新知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系统中。
2、淡化小数乘法意义的教学,突出计算方法的教学。
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要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应从分数乘法的意义入手。
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根据小数与整数的密切联系,教材先教学小数乘法,再教学分数乘法。
与原通用教材相比,淡化了小数乘法意义的教学,把重点放在计算的算理和方法的总结上,引导学生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解释小数乘法的算理,并由此总结小数乘法的一般方法。
3、应用转化和对比,概括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小数的书写方式,进位规则均与整数相同,教材紧扣两者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①用转化的方法,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
②用对比的方法,处理积中小数点的位置问题。
在例3、例4中,均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分别观察因数和积中小数的位数,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这一关系,准确找到积中小数点的位置。
课题:小数乘法——积得近似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应用迁移的方法来求积的近似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求积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学生能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学生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求积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创设情境1、播放日本连续剧《警犬卡尔》2、提出问题:通过看影片,你觉得卡尔为什么能够帮助警察破案吗?3、学生思考后,回答4、出示图片师:正因为狗的嗅觉非常灵敏,所以才能够帮着进行屡次破案。
根据这个信息你能够求出狗的嗅觉细胞大约有多少个吗?学生试着列出算式学生交流,教室进行板书:0.049×45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注意什么?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并板书课题:积的近似值[设计意图]本节课通过学生喜欢的警犬卡尔帮助警察破获案件的情境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为整节课的课堂气氛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一个好的开端十一节课的基础,当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他们的思维和能力就会处于主动发展的状态。
二、探究新知1、师:我们原来学习过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谁能说一下方法?学生思考后交流,教师根据学生说的可以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归纳总结。
2、出示图片师:请同学们独立思考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在练习本上试着解决。
教师巡视,观察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同时对学困生进行适当的帮助和引导。
3、学生交流做法,教师板书。
提出问题:你能说一下结果为什么是2.2亿个吗?(这个地方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说明,教师根据学生说的进行必要的纠正和补充,可以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
4、谁能说一下解决这样的问题要注意什么?学生思考后可能会出现这几种情况:、看好要求,也就是看问题中让我们保留几位小数、根据要求保留位数:看第几位。
、根据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位数、计算的结果要正确、、、、、、学生总结的注意事项,只要合理教师都应该给与鼓励和表扬。
小学数学教案之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发现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的概念。
2. 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的方法。
3. 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的概念及取近似值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
2. 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的概念、取近似值的方法及实际应用案例。
2. 学生准备练习本,用于记录练习题及解答。
3. 准备相关的小游戏道具,如卡片、骰子等。
4. 准备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如购物、烹饪等,用于引导学生发现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的应用。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场景)引入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的概念。
2. 讲解概念:讲解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的意义,让学生明白为何需要取近似值。
3. 演示操作:教师演示如何用四舍五入法取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并进行解释。
4. 学生练习:学生自主完成一些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计算题,教师巡回指导。
5. 游戏环节:设计一个与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相关的游戏,如“近似值大比拼”,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七、课堂巩固:1. 课堂提问:请学生回答关于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的概念和取近似值的方法。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各自的发现。
3. 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的理解。
八、课后作业: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的计算方法。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练习题4一、填空题。
1、4.07×8.6+9.125 想: 这道题里有运算,又有运算,要先算,再算。
2、18.4×5.1×1.7 想:这道题里只有运算,一般按—的顺序进行运算。
3、5.67×0.21-0.62 想:这道题里有运算,又有运算,要先算,再算。
二、只列式不计算(1)4.5 乘0.3 与0.15 的积。
结果是多少?(2)3.19 与5.21 的和乘6.8,结果是多少?(3)8.7 与3.6 的差乘5.4,结果是多少?三、递等式计算,先说说运算顺序23.4×5.1×2.3 6.57×0.21×0.54 4.12×2.7-7.8 8.6×0.1×28.5 3.5×0.92+3.93 34.33+0.45×0.24四、应用题。
1.一桶油连桶重56.2千克,用去一半油后,连桶重30.2千克,油桶重多少千克?2.下图是一块长方形菜地。
如果宽扩展到原来的1.6倍,则菜地的面积会增加多少平方米?五、提高拓展。
1、农场新建一座天山温室,室内耕地面积是 285 平方米,全部栽 种西红柿,平均每平方米产 6 千克。
每千克按 1.30 元计算,一共可 以收入多少元?2、一头狮子重 0.28 吨,欧洲野牛的重量是它的 3.4 倍,河马的重 量又是野牛的3.5 倍,河马的重量是多少吨?42.5米12米参考答案一、1.乘法;加法;乘法;加法 2.乘法;从左往右 3.乘法;减法;乘法;减法二、4.5×(0.3×0.15) 3.19+5.21)×6.8(8.7-3.6)×5.4三、274.482 0.745038 3.54 24.51 7.214434.438四、1、56.2-(56.2-30.2)×2=4.2(千克)2、42.5×(12×1.6)=816(平方米) 42.5×12=510(平方米)816-510=306(平方米)五、1、285×6×1.30 =1710×1.30 =222.3(元)2、0.28×3.4×3.5 =0.952×3.5 =3.332(吨)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卷一、仔细审题,填一填。
汇报人:文小库2023-11-20•导入新课•新课学习•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导入新课01复习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复习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复习旧知0102情境导入通过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取积的近似值,引入新课的学习介绍购买水果的情境,如购买苹果和香蕉,每种水果的价格都是小数,需要计算总价新课学习02近似值是指一个数接近的整数或小数,通常用于简化数值或方便计算。
可以用四舍五入、进一法或去尾法等方法来求一个数的近似值。
将两个小数相乘,并使用近似值的方法来求出它们的积的近似值。
近似值的概念近似值的表示方法积的近似值的求法积的近似值小数乘以小数,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计算,再根据小数点位置的规律将积的小数点位置移动到正确的位置。
将两个小数分别写在竖式的上下两个位置,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计算,注意小数点位置的移动。
可以用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等方法来验算小数乘法的结果是否正确。
小数乘法的基本法则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小数乘法法则两个小数相乘,积的小数位数是两个小数的小数位数之和。
小数相乘时,要将小数点位置移动到正确的位置,即与整数相乘时相同的位置。
小数相乘时,要将进位的小数加到相应的位数上,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积的小数位数小数点的位置进位规则注意事项巩固练习03已知单价和数量,计算近似总价。
计算商品价格已知矩形长和宽,计算近似面积。
计算面积已知正方形边长,计算近似周长。
计算周长估算时间估算人数估算金额已知每排人数和排数,估算总人数。
已知利率和本金,估算未来某时的利息。
0302 01已知速度和距离,估算所需时间。
已知长方体长、宽和高,计算近似体积。
计算体积已知三角形底和高,计算近似角度。
计算角度已知圆心角和半径,计算近似弧长。
计算弧长课堂小结04小数乘法的意义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小数乘法可以采用整数乘法的方法,将小数点忽略,然后根据需要保留小数位数。
第5课时积的近似值教学内容:教材14—15页积的近似值教学提示本节教学内容教材选择了“猕猴桃含糖量”这一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四舍五入”,然后通过练习对新知识进行巩固,在教学中注意师生的互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结合具体事例,在用小数乘法解决问题的活动中,经历求积的近似值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知道小数乘小数积的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需要在前面补0;会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对自己确定的小数位数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重点、难点重点:会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
难点:用“四舍五入法”截取近似值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答题纸。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吃什么水果?生:苹果、桃。
生:葡萄、柚子。
生:……师:这些水果都有甜味,你想知道他们的含糖量是多少吗?我对一些水果的含糖量做了调查,课件出示。
1.每千克梨、葡萄的含糖量0.08---0.10千克。
2.每千克西瓜、草莓含糖0.04千克---0.07千克。
3.每千克猕猴桃含糖0.08---0.14千克。
师:猕猴桃不仅含糖量高并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是各种水果中营养成分最丰富,最全面的水果,被称为“水果之王”。
板书:猕猴桃的含糖量:0.08---0.14每千克。
师:谁来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每千克猕猴桃最少含糖0.08千克,最多含糖0.14千克。
设计意图:由学生喜欢吃的水果引入,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出学习内容。
了解数据表示的实际意义,为解决含糖量问题打基础。
二、探索新知1.最低含糖量问题。
师:课件出示(1)0.6千克猕猴桃最少含糖多少千克?引导学生列式。
生:交流解题思路,汇报。
师:学生说,教师板书:0.08×0.6。
回来估计一下这个算式的积是一个几位数?生:三位数。
因为第一个因数是两位小数,第二个因数是一位小数,所以积是个三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