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生借书说的各类知识点

黄生借书说的各类知识点

黄生借书说的各类知识点
黄生借书说的各类知识点

年轻人黄允修来借书。我把书借给他,并告诉他说:

“书要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地去读啊。你没有听说过藏书的人不读书的事吗?《七略》《四库》,是天子的藏书,但是天子读书的有几个呢?书多得搬运时使牛马累得出汗,堆满屋子,这是富贵人家的藏书,但是富贵人读书的有几个呢?其余像祖父和父亲积藏,而儿子和孙子丢弃掉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不只是书籍是这样,世间的事物都是这样。不是自己的东西,而是勉强借来的,必定会担心人家催着要,就忧惧地忐忑不安地摩挲抚摸不止,说:‘今天存放在我这里,明天就要拿走了,我不能再见到它了。’如果已经被我所拥有,一定把它捆起来放在高处,搁起来藏着,说‘姑且等改日再看吧’。

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家里穷,很难得到书读。有个姓张的人家,藏书很多我到他家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以后我梦中还出现向他借书的情景。那种迫切求书的心情,竟然达到这样的程度。因此,只要看过的书就认真地去领会,牢牢地记在心里。做了官以后,官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到处都堆放满了。由于长期不翻阅,以至白色的蠹虫和虫丝,时常沾满书本。这样一来我才慨叹借来的书看得是多么用心专一,并且感叹少年的时光是多么值得珍惜啊!

如今姓黄的年轻人像我从前一样贫穷,他借书苦读也像我从前一样;只是我慷慨借书给人和那姓张的吝惜自己的书,舍不得借给人,这一点大不相同。既然如此,那么是我不幸碰上姓张的人呢,还是黄生有幸而遇到我呢?懂得借到书的幸运和借不到书的不幸,那么他读书一定很专心,而他还书也一定会很快。

写了这一篇借书说,把它和书一起交给黄生。

词类活用

汗牛塞屋【使动用法】使……流汗

古今异义

古义不用说,不必说

无论

今义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

古义借

今义假的,与“真”相对

古义那个人

夫人

今义丈夫对妻子的称呼

古义值得珍惜

可惜

今义惋惜

古义祖父、父亲

祖父

今义父亲的父亲

一词多义

子 1.子不闻藏书者乎【代词】你

2.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名词】儿子

然 1.然天子读书者有几【连词】然而

2.非独书为然【代词】这样

为 1.为一说【动词】写

2.若业为吾所有【介词】被

3.非独书为然【动词】是

焉 1.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的样子

2.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语气词】

之 1.吾不得而见之矣【代词】它,指借来的东西

2.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助词】的

3.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代词】代指黄生

4.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富 1.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富有

2.有张氏藏书甚富多

而 1.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连词,表承接。

2.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连词,表转折。

3.归而形诸梦连词,表承接。

若 1.若业为吾所有假使;如果

2.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似乎

词解

1.随园主人:作者自称

2.授以书:把书交给他(以书授之)

3.书非借不能读也:【双重否定句】

4.然:然而,但是

5.汗:汗,使……出汗

6.塞:塞,塞满

7.祖父:祖父和父亲

8.无论:不必说

9.非独:不仅

10.为:是

11.然:这样

12.夫人:那人

13.强:勉强

14.假:借

15.虑:担忧,顾虑

16.惴惴焉:忧惧的样子

17.已:停止

18.去:失去

19.得:能够

20.业:已经

21.为:被

22.高束:束之高阁

23.庋:搁起来

24.姑:姑且

25.俟:等待

26.异:另外的,别的

27.云:如此,这样

28.难:不容易,困难

29.致:得到

30.富:多

31.与:给

32.形:表现,表露

33.诸:之于

34.切:迫切

35.是:这样

36.辄:就

37.省:记

38.通籍:做官

39.俸:薪俸

40.落落:形容多而连续不断地堆积

41.素:白色

42.然后:这样以后

43.专:专一,专心

44.为:是

45.可惜:值得珍惜

46.今:如今,现在

47.类:像

48.予:我

49.惟:只不过

50.公书:把书公开,慷慨借出

51.吝:吝惜

52.若:似乎(表猜测、不肯定的语气)

53.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54.固:本来

55.为:写

56.使:让

57.俱:一起

分析课文

1.作者列举了哪些社会实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详略安排又是如何的?

天子——七略、四库

详(反问——严厉)

富贵人——汗牛塞屋

其他

(祖父积,子孙弃者)

2作者为什么要由“书”讲到“物”,这对论证中心论点有什么作用?.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一句深化了论点

“强假焉”虑人逼取、摩玩不已

书——物对比

【普遍心理】

“吾所有”心安理得、束之高阁

3.作者是怎样以自己的经历来论证论点的?

“余幼家贫”归而形诸梦

【亲身体会】对比

“通籍后”落落大满……

“我”借书时苦读与当官后不读作对比

4.作者是用怎样的方式来提出希望的?

“予固不幸”张氏之吝书

对比

“生固幸”予之公书

“我”遇到张氏的“不幸”与黄生遇到“我”的“幸”作对比

读书必专

提出希望

归书必速

5.第5段在结构上照应了开头,在思想上进一步表达了对黄生的关怀之切,期望之殷。

文章主旨

《黄生借书说》这篇文章,就青年黄允修向作者借书一事发表议论,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勉励青年人努力为自己创造学习条件,奋发求学。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七略、四库,天子之书

(译时要在主语“七略、四库”后加判断动词“是”)

(2)省略句

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省略“授”的代词宾语“之”)

(3)倒装句

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状语后置句,为“以书授之”)

归而形诸梦(状语后置句)

(4)被动句

若业为吾所有

(“为……所……”是一种表示被动的句式,用介词“为”引进动作行为施动者,

表示被动关系)

《黄生借书说》教学设计

《黄生借书说》教学设计 (一)课堂教学要求 【教材分析】 《黄生借书说》选自《小仓山房文集》。“黄生”指青年黄允修。“说”足古代的一种文体,叮以记叙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这篇“说”就青年黄允修向作者借书一事发表议论,提出“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勉励青年人努力为自己创造学习条件,奋发求学。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相关背景知识,积累生字词。 2.掌握文章中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积累文言词汇。 3.背诵并默写全文。 4.理解文章中作者的观点,珍惜良好的学习条件,努力学习文化知识。, 【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的观点。 2.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运用。 【教学难点】 运用对比、议论层层深入,含蓄表达主旨的写法。 【教学建议】 1.导入新课。教师可以多搜集些读书的名言,也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积累的读书名言导入。如:古语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往今来,人们对读书的看法各不相同。唐朝诗人杜甫认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了读书与写作的密切关系;英国作家培根认为:“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强调了读书的好处很多。那么,清朝文学家袁枚对读书的看法又是怎样的呢?今天,让我们走进他的文章《黄生借书说》,和他一起探讨有关读书的问题。 2.作者作品简介。袁枚是一位较重要的作家,“说”是古代的一种重要文体,必须让学生据实了解掌握。可以让学生课前自己搜集,教师再加以补充。明确:这篇“说”就青年黄允修向作者借书一事发表议论所写成的文章;“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但都是为说明一个道理。

3.学生多样化朗读课文。朗读是学习文言文的最有效方法,本环节读的方法丰富多样,能 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以采取教师范读课文:正音、停顿、节奏、重点字词读准字音。也可以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正音、感知文章大意。再挑学生自主争先朗读,师生点评。在点评的基础上,全班再一次齐读。声音洪亮,要求达到准确流畅,节奏和谐,快慢有度。 4.整体感知课文。指导学生带着以下问题再读课文用原文回答: (1)文章主要论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2)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是什么? (3)富有藏书而不读的有哪三种人?(问题较简单,学生集体回答即可) 5.译读课文,梳理思路。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自主翻译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层次。 (1)结合注释理解文句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句,小组交流。师生共同处理疑难词句。 (2)能结合注释准确地说出文意大意,注意以下重点语句:然天子读书者有几然:然而、可是。无沦:不要说。非独书为然然:这样。强假:勉强借的。若业:如果已经。为吾所有为:被。俟异日俟:等到。高束:束之高阁。把东西捆好,放在高处。家贫难致致:得到。故有所览,辄省记览;阅读。辄:就。省:明了,明白。俸去书来俸:薪俸。可惜:值得珍惜。 (3)概括各段大意,说说课文是按什么思路组织内容的?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归纳,教师适当点拨:第1段从黄生借书说起,由于黄生来借书,引起作者对黄生有关借书读书的一番议论。这句话统领了下边第2和第3自然段的内容。第2自然段到第3自然段这两段话都是专对黄生说的。第4自然段向黄生提出一定要专心读书,一定要很快还书的希望。据此,课文组织内容的思路是先阐明自己对借书读书的看法,然后向黄生提出希望。因此课文可分为两部分。 6.研读课文,问题探究。在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后引导学生探讨: (1)作者是怎样提出课文的中心论点的?明确;作者用了开门见山的方法提出中心论点,给黄生讲得第一句话就是摆出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开篇进题,毫无枝蔓。并用了双重否定句强调了作者的意思,使论点显得鲜明有力。

黄生借书说的各类知识点

年轻人黄允修来借书。我把书借给他,并告诉他说: “书要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地去读啊。你没有听说过藏书的人不读书的事吗?《七略》《四库》,是天子的藏书,但是天子读书的有几个呢?书多得搬运时使牛马累得出汗,堆满屋子,这是富贵人家的藏书,但是富贵人读书的有几个呢?其余像祖父和父亲积藏,而儿子和孙子丢弃掉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不只是书籍是这样,世间的事物都是这样。不是自己的东西,而是勉强借来的,必定会担心人家催着要,就忧惧地忐忑不安地摩挲抚摸不止,说:‘今天存放在我这里,明天就要拿走了,我不能再见到它了。’如果已经被我所拥有,一定把它捆起来放在高处,搁起来藏着,说‘姑且等改日再看吧’。 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家里穷,很难得到书读。有个姓张的人家,藏书很多我到他家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以后我梦中还出现向他借书的情景。那种迫切求书的心情,竟然达到这样的程度。因此,只要看过的书就认真地去领会,牢牢地记在心里。做了官以后,官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到处都堆放满了。由于长期不翻阅,以至白色的蠹虫和虫丝,时常沾满书本。这样一来我才慨叹借来的书看得是多么用心专一,并且感叹少年的时光是多么值得珍惜啊! 如今姓黄的年轻人像我从前一样贫穷,他借书苦读也像我从前一样;只是我慷慨借书给人和那姓张的吝惜自己的书,舍不得借给人,这一点大不相同。既然如此,那么是我不幸碰上姓张的人呢,还是黄生有幸而遇到我呢?懂得借到书的幸运和借不到书的不幸,那么他读书一定很专心,而他还书也一定会很快。 写了这一篇借书说,把它和书一起交给黄生。 词类活用 汗牛塞屋【使动用法】使……流汗 古今异义 古义不用说,不必说 无论 今义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 古义借 假 今义假的,与“真”相对 古义那个人 夫人 今义丈夫对妻子的称呼 古义值得珍惜 可惜 今义惋惜 古义祖父、父亲 祖父 今义父亲的父亲

黄生借书说翻译

黄生借书说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 黄允修来借书。我把书交给他并且告诉他说:书(如果)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读。 子不闻藏书者乎? 你没听说过藏书的人(怎样读书的)吗? 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七略》《四库》,(是)皇帝的藏书,但是皇帝读书的有几个?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那搬运起来使牛累得流汗,放在家里塞满了屋子的,(是)富贵人家的书,但是富贵人家读书的有几个?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除此以外那些祖父、父亲积累(书籍),儿子、孙子抛弃(书籍)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不只书籍是这样的,天下的事物都是这样的。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却勉强(向别人)借来,(他)一定担心别人逼迫着拿回去,因而就忧惧地抚摩玩赏那东西(久久)不停,说:“今天保存(在我这里)明天就失去,我不能再见到它了。”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如果(这东西)已经被我所占有,我一定会(把它)捆绑好放在高处,保存收藏起来,说:“姑且等到日后再看吧”如此而已。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是)家里贫穷难以得到(书读)。 有张氏藏书甚富。 有个姓张的人家藏书很多。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我)去借书,(他)不给(我),回来以后我向他借书的情形就表现在梦中。 其切如是。 我那种迫切求书的心情就像这样。 故有所览辄省记。 所以(只要)有所看过的书(我)就记在心里。 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 (我)做官之后,花掉俸禄买来书,(屋里)到处都堆放得很满,蠹虫丝迹时常覆盖书册。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这样以后(我)感叹借书读的人是(那么)用心专一,而自己少年时候的光阴是(多么)值得珍惜呀!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现在黄生像我(从前一样)贫穷,他借书也像我(从前一样);只是我把书公开,慷慨出借和姓张的吝啬书籍(不肯出借),好像不相像。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 既然这样,那么是我本来不幸遇到了姓张的,黄生本来幸运遇到了我吧? 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黄生)懂得了(借到书的)幸运和(借不到书的)不幸,那么他读书也一定会专心,并且他还书也一定会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我)写下这一篇说,让(它)同(出借的)书一起(交给黄生)。

黄生借书说课文全解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2)生:古代年轻男子的称呼。 (3)授:交给,交付。 段解:点明写这篇“说”的缘由。 年轻人黄允修来借书。随园主人我把书交给他并且告诉他说: 书非借不能读也。(句解: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句解:反面举例论证。)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句解:将论点推而广之,点出论点的普遍性。)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句解:正面讲道理论证。) 段解:提出论点,并从正反两方面摆事实、讲道理,论证论点。 (4)子:古代汉语中对人的尊称。 (5)七略、四库:西汉末年学者刘向整理校订宫廷藏书。刘向的儿子刘歆继续做这项工作,写成一部图书分类目录《七略》。唐朝京师长安和东都洛阳宫廷的藏书,分经、史、子、集四库。这里的七略四库泛指皇家的藏书丰富。 (6)然:然而,但是。 (7)汗牛塞屋:搬运起来累得牛流汗,放在家里塞满了屋子。这里形容藏书很多。汗,名词用做动词,使……流汗的意思。塞,使……塞满,使动用法。(8)祖父:祖辈、父辈。 (9)子孙:儿辈孙辈。 (10)弃者:丢弃的情况。 (11)无论:不须说,不用说。 (12)独:只,仅仅。 (12)然:这样。 (13)夫人:那人。指向别人借书的人。夫,那。 (14)强:勉强。 (15)假:借。 (16)虑:担心;害怕。 (17)惴惴焉:忧惧的样子。 (18)摩玩:摩挲抚弄。摩:抚摸。玩:玩弄。 (19)若:如果。 (20)业:已、已经。 (21)高束:捆起来放在高处。束,捆绑。 (22)庋:放置,保存。藏:收藏。 (23)姑俟:姑且等待。姑,姑且。 (24)异日:日后,将来。异:别的,其他的。 (25)云:如此 (26)尔:罢了。云尔:如此而已,放在句末,表示“如此如此”的语气。 书不是借来的就不能好好地去读。您没有听说过那些收藏书籍的人的事吗?七略四库是天子的藏书,但是天子中读书的人又有几个?搬运时使牛累得出汗,放置在家就堆满屋子的书是富贵人家的书,但是富贵人家中读书的又有几个?其余

袁枚黄生借书说

袁枚《黄生借书说》原文及译文(翻译) 2011-03-12 21:16:51| 分类:初中语文|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袁枚《黄生借书说》原文及译文(翻译)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不详点击数:更新时间:2010-8-21【我要加点】 原文: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 译文:黄允修来借书。我把书交给他,并对他说。书要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地读。 原文: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译文:你没听说那些藏书人吗?七略和四库是皇帝的藏书,但是皇帝中读书的有几个?富贵人家的书,堆地满屋都是、搬运起来累得老牛出汗,可是富贵人读书的有几个?其余祖辈父辈收藏、子辈孙辈丢弃(书籍)的就更不用说了。 解说:用“藏书者不读”的例子,从反面论证“书非借不能读”的论点。 原文: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译文:不是惟独书籍是这样,天下的事物都是这样。不是自己的东西而勉强借来,一定担心人家催促归还,因而忧惧不安,玩赏不停,说“今天在我这儿,明天就要拿走,我不能够看到它了”。 原文: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译文:如果这东西已经归我所有,就会把它捆好,放在高高的架子上,说“姑且等到日后再看吧”。

原文: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 译文:我年轻时喜欢书,家里穷很难得到。有个姓张的藏书很多。(我)去(向他)借,(他)不借。(我)回到家在梦中还出现借书的情景。迫切求书的心情到了这种程度。所以凡是看过的书就记在心里了。 原文: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 译文:(我)做了官以后,拿俸钱买来书,到处都堆满了,书里长了蛀虫,灰尘和蜘蛛网常常布满卷面。 原文: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译文:这时候我才感叹借书看的人用心专一,年轻时的光阴是多么值得珍惜啊! 解说:用自己切身的经历作对比,自然归纳出“借书读必专”的观点,勉励年轻人珍惜美好时光,发奋读书。 原文: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译文:如今黄生贫穷得跟我当初一样,他借书也像我当初一样;只是我愿意把书同别人共用与张氏的吝啬不借似乎不同。 解说:“公书”与“吝书”对比,说明黄生的读书条件比我好。 原文: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译文:这样看来,是我原来不幸遇到张氏,而黄生幸运遇到了我吗?懂得幸运与不幸运的道理,那么他读书一定很专心,而且他还书也一定很快。

黄生借书说的读后感

黄生借书说的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黄生借书说的读后感(一) 《黄生借书说》作者袁枚和黄生年少时无书可读,只能借书来满足自己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让我想到了现在的社会。 现在的社会进步了,科技发达了,可是人们对知识的渴望没有那时袁枚的渴望那么强烈了。 那时袁枚借不到书,回来都会做梦,梦到借书的情形,现在恐怕让他们不读书,会高兴的不能自抑。这种强烈的反差,使我想起了张溥。 张溥出身官宦门第,唯因婢妾所生,为家人歧视。刚到他懂事的年龄,便有人当面骂他“塌蒲屦儿”意为下贱人所生,永远没有出息。张溥遭此侮辱,愤愤不平,暗下决心,非要做一个有出息的人,从此他闭门读书,日颂千言。他读书有一个习惯,便是手抄一遍,读后焚去,然后再抄,再读,再焚,如此七次才罢。冬天干燥,手指破裂,他用温水暖一下手再抄;夏夜蚊多,便将双脚伸进空坛中再读。由于奋发读书,他谙熟各家着述精义,终于成为明代着名的文学家,被人称为“百世师”,他成名后,将书房取名为“七录斋”。 现在我们可以不用低三下四看人白眼的去借书,也没有张溥那样恶劣的读书环境,便可以在书中遨游,品味大家的风韵。为什么有人还不把握呢?无论学会多少,只要尽自己的一份力,将来也不会后悔。

黄生借书说的读后感(二) 最近我看了《黄生借书说》,作者在文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书非借不能读也。意思是说书要不是借来的,就不能很好的去读。 我觉得观点虽有些道理,但不准确,因为它并不完全符合客观实际。 文中所举古代天子藏书很多而不认真读书,富贵之人藏书汗牛充屋而不好好读书的事实确实存在。而且还为数不少。但这只是部分,并不能代表全部。因为一部分人藏书多而不认真读,便一概而论说成“书非借不能读”,这未免有些片面。 古往今来,帝王将相,名人志士、富贵之人中,自己藏书丰富而又认真读书的大有人在。如唐代皇帝李世民,经常秉烛夜读,通晓古今,成为历史上很有才学的一代明君;又如三国时的曹植,出身丞相之家,家中藏书可谓多矣,但他勤学苦读,终成才高八斗的奇才,他的《七步诗》至今流传;再如宋朝的“三苏”,苏家世代书香门第,也是官宦之家,藏书甚多,他们从小就爱读书。经常在家吟诗作对,以读书为人生一大乐事,“三苏”的文采名扬天下,就连苏小妹也作为一名才女被后人传为佳话……当今社会,家中藏书丰富又能认真读书而成名成家的更是不计其数。 所以,我认为“书非借不能读”的论断是片面的,也有许多人是“书非借也能读”的。 黄生借书说的读后感(三) 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黄生借书说》,对“书非借不能读”这一

九年级语文上册《黄生借书说》教学设计河大版

《黄生借书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说”的有关知识和作者。 (2)通过朗读领会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背诵课文。 (3)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4)学习本文运用对比方法阐明道理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培养学生的语感,熟悉文章内容。2、了解作者的观点及论述方法。难点:正确理解“书非借不能读”的含义。 【教学方法】 1、朗读、疏通法(领悟法)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与疏通文章是分不开的。在把握课文大意,理解难词、难句的基础上反复诵读课文不仅可以加深对文意的理解而且有助于语感的培养,而培养语感正是语言教学的核心之一。 2、开放学习法,创新是二十一世纪新人的必备素质,创新学习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要求学习者在创新学习过程中,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发展创造性。 3、教学辅助手段:电子白板。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古往今来,人们对读书的看法各不相同。唐朝诗人杜甫认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了读书与写作的密切关系;英国作家培根认为:“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强调了读书的好处很多。那么,清朝文学家袁枚对读书的看法又是怎么的呢?今天,让我们走进他的文章《黄生借书说》,和他一起探讨有关读书的问题。二、解题1 . 内容:这篇“说”就青年黄允修向作者借书一事发表议论,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勉励青年人努力为自己创造学习条件,奋发向学。2 .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三、写作背景①古代书籍刻印不易,印数不多,得到书比现在难得多,要想博览就得靠借,但旧时没有公共图书馆,只得向私人藏书者借。②有书的人不多,得书又不易,加上私有观念重,自然不愿借出。③还由于当时书借出后损坏甚至丢失的情况也不少,旧时就流传着“借书一痴”,“还书一痴”的俗语,所以书就更难借了。因此,借来的书就更能激发人们勤奋阅读。 四、作者简介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和文学批评家。字子才,号简斋,又号随园主人,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乾隆四年(1739)进士,选庶吉士,曾任溧水、江浦、江宁等地知县。四年后以父丧为由,辞官归家,定居江宁,在小仓山下筑“随园”,自号随园主人,优游其中近50年。 袁枚的思想比较自由解放,他对当时统治学术思想界的汉、宋学派都表示不满,特别反对汉学考据。袁枚认为“诗有工拙,而无古今”,提倡诗写性情、遭际和灵感,反对尊唐之说,不满神韵派,也批驳了沈德潜的主张,创为性灵派。 他在《随园诗话》中说:“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强调作诗要有真性情,要有个性,这对当时的拟古和形式主义的风气,有极大的冲击力。他的诗作多写性灵,抒发闲情逸致,流连风花雪月,关乎民情者不多,缺少社会生活内容,但比那些模拟格调或以考据文字为诗的作品,却别具清新灵巧之风。有《小仓山房诗文集》。著名诗评有《随园诗话》。还有笔记体志怪小说专集《子不语》,虽然其中有些封建迷信色彩的东西,但文笔流畅,叙事简洁婉曲。散文名篇有《黄生借书说》、《书鲁亮侪》等。袁枚自成一家,与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纪”。 五、掌握字词 1 . 注音惴惴zhuìzhuì摩mó俟sì辄zh

黄生借书说

《黄生借书说》教学设计 青浦一中刘霞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课文内容,积累常用文言字词。 2、了解本文运用对比、举例论证的方法及严密的结构,体会文章情理交融的特点。 3、理解本文的主要观点,懂得有书必须认真读的道理,培养勤奋好学的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掌握重点文言词句;理解本文的主要观点。 2、难点:了解本文严密的论证结构,体会文章情理交融的特点,培养勤奋好学的习惯。 说明:本文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劝勉人们不要因为条件差就却步不前。作者认为,只要有志向,有决心,不利的条件反而能够催人奋进,取得意外的成就;同时提醒人们,不要因为条件优越而滋生贪图安逸、不求进步的恶习,要珍惜时间,珍惜良好的学习条件,好好读书。 为了论证中心论点,作者先晓之以理,并从藏书者和借书者对书的不同态度、不同心理角度作对比,做到有理有据。为了进一步强调中心,使文章具有感染力,作者又联系自己的具体实践,从正反两面谈了“通籍”前后读书迥然相异的情况,言辞中肯,令人深思。最后作者又发出“生固幸而遇予乎”的感慨,对黄生的爱护和期望之情溢于言表,充分体现了一个长者的态度。这样就能做到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让人体会情理交融的写作特点。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文言知识,能够在预学时基本完成文章的词句疏通;而他们对议论文是比较陌生的,而文言议论文则增加了他们的学习难度。所以,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去落实重点内容、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疑激趣 多媒体展示学生读书途径的情况调查表,激发学生探究图标呈现出的现象,营造氛围,导入新课:如果你爱读书,又无力大量购买书时,你会怎么办?(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借书”)借书读是多读书的好办法。借书读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你们知道吗?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清朝学者袁枚的文章《黄生借书说》,去探一探他对借书读有什么看法,借书读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说明:爱读书的人大都买不起书,买得起书的人大都不读书,从古至今大抵如此。调查学生读书来源,会发现爱读书的孩子很多需要去借书来读。借书读是多读书的好办法。那么,借书读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通过这样的调查和引导,引入本课的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知文言——词句相通 1、作者的相关常识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黄生借书说》教学设计 河大版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黄生借书说》教学设计河大版 过程与方法:诵读课文,掌握全文的内容及结构;理解文中语言表达的特点以及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过去文人不良的借书风气和扭曲的读书风气,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思想修养。 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法教具课文音频资料 教学重点掌握文中内容。 教学难点朗读,散读,理解品位文章主旨。。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导入 书海茫茫,读书要借书,这是常有的事。当你借到一本你所需要的书时,你在激动兴奋之后,便会埋头攻读,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但对自己已有的书,虽然也是需要学习的,却缺乏那种兴奋感和迫切阅读的激情。在这方面大概大家都有所体会,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黄生借书说》就议论了这个问题,看看课文作者提出了什么看法,你和他的认识是否一致? 2、解题 1)课文标题中的“说”,是古文体中的一种,这种体裁的文章往往就社会生活中的某种现象提出作者的看法,观点是“发人之所未发”的,一般以议论为主,也兼有记叙和抒情的成分。在写法上讲究波澜起伏,使人感到变化莫测。篇幅一般不长,要做到言简意赅。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策士们的游说,到唐代便扩大成为一种通用的文体。我们以前学习过的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捕蛇者说》都属这类文章。 2)黄生名允修,贫而好读书,袁枚很器重他,也很乐意帮助他。除了借书给他之外,还支援他一部分生活用费。《赠黄生序》中说:“又虞其家之贫,有以累其能也,为羞其晨昏,而以书库托焉,成生志也。”作者对黄生的学业也深有影响,黄生原想致力考证,袁枚不赞成,希望他跟自己走,学诗文。 3)古代书籍刻印不易,印数不多,得到书比现在难得多,要想博览就得靠借,但旧时没有公共图书馆,只得向私人藏书者借。由于有书的人不多,得书又不易,加上私有观念重,自然不愿借出。还由于当时书借出后损坏甚至丢失的情况也不少,旧时就流传着“借书一痴”,“还书一痴”的俗语,所以书就更难借了。正因为如此,借来的书就更能激发人们勤奋阅读。 3、简介作者 袁枚还有号简斋,他生活在号称封建盛世的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间,中过进士,做过江宁等地的知县。33岁辞官,定居南京,在小仓山筑园林,因是金陵织造园林旧址,故改其名“随园”,又因此自号“随园老人”,晚年还自号“仓山居士”,过着论文赋诗的悠闲生活。他一生喜爱山水田园,思想比较自由解放,论诗主张抒写性情,创性灵说,反对模仿古诗文的格调。 4、教师范读课文,注意下边加点字的读音: 强(qiáng)假惴(zhuì)惴庋(guǐ)藏俟(sì)素蟫(yín) 词句补释: 书非借不能读:书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地读。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不是那人自己的物品而勉强从别人那里借到。夫人,那人。指向别人借书的人。夫,音fú。强假,勉强借来。

黄生借书说文言文的翻译

黄生借书说文言文的翻译 导读:黄生借书说 清代:袁枚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译文 读书人黄允修来(向我)借书。我把书交授给他并且告诉他说:书不是借来的就不能(认认真真地)去读。你没听说过那些藏书的人(是怎样读书)吗?《七略》(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分类著作,

分为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七部)、《四库》(唐朝京师长安和东都洛阳的藏书,有《经》、《史》、《子》、《集》四库。这里《七略》、《四库》都指内府藏书),是天子的藏书,然而天子中读书的人有几个呢?那些搬运起来使牛累得流汗,放在家里塞满了屋子的,是富贵人家的书,然而富贵人中读书的有几个呢?其余那些祖辈和父辈收藏(的书籍),子辈孙辈随便丢弃的就不用说了。不只读书是这样,天下的事物(也)都是这样。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却勉强向别人借来,(他)一定担心别人催着要还,因而就显出忧惧的样子,抚摸玩赏那东西久久不能停止,心想:“今天存放(在我这里),明天(就要给人)拿回去,我不能再看到它了。”如果(这东西)已经被我所拥有,(我)一定会(把它)捆扎好放在高处,保存起来,说一声“姑且等到另外的日子再看吧。” 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是家里贫穷,很难得到书读。有个姓张的人藏书很多。(我)到他家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以后我在梦中还出现向他借书的情形。我那种迫切(求书的`心情就)像这样。所以(只要)有看过的书就记在心里。(我)做了官以后,薪俸花出去了,书籍买来了,屋里到处都堆放满了,蠹虫丝迹时常覆盖书册。这样以后我(才)感慨借书读的人是(那么)用心专一,而自己少年时候的时光是(多么)值得珍惜的啊! 如今姓黄的年轻人像我(从前一样)贫穷,他借书(苦读)也像我(从前一样);只不过我把书公开,慷慨出借和姓张的吝惜书籍,

《黄生借书说》翻译

《黄生借书说》原文及翻译 原文: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 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年轻人黄允修来借书。我把书借给他,并告诉他说: “书要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地读啊。你没有听说过(那些)藏书人(不懂书的事)吗?《七略》《四库》,是皇帝的藏书,但是(自古以来)皇帝肯读书的有几个呢?牛淌着汗拖来塞满屋的书,这是富贵人家的藏书,但是富贵之家的人肯读书的(又)有几个?其余像祖辈、父辈积藏许多书而儿子、孙子丢弃掉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不只是书籍是这样,世间的事物都是这样。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而是勉强借了来的,必定担心人家催着要,就忐忑(tǎntè)不安地摩挲抚弄不止,(心里)说:‘今天存放在我这里,明天就要拿走了,我不能再见到它了。’如果已经为我所有,必定(会)捆起来放在高处,收藏起来,说什么‘暂且等改日再看吧’等等。 “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家里穷,很难得到书读。有个姓张的人家,藏书很多。(我)到他家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以后我梦中还出现向他借书的情形。那种迫切求书的心情,竟然达到这样的程度。因此,只要看过的书就认真地去领会,牢牢地记在心里。做了官以后,官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到处都堆放满了。(由于长期不翻阅,)以至白色的蠹虫和虫丝,时常沾满书本。这样一来我才慨叹借来的书看得是多么用心专一,并且感叹少年的时光是多么值得珍惜啊。” 如今姓黄的年轻人像我从前一样贫穷,他借书(苦读)也像我从前一样;只是我慷慨借书给人和那姓张的吝惜自己的书,舍不得借给人,这一点好像不大相同。既然如此,那么是我实在倒霉而碰上姓张的呢,还是黄生实在幸运而遇到我呢?懂得(借到书的)幸运和(借不到书的)不幸,那么他读书一定很专心,而他还书也一定会很快。

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翻译:《黄生借书说》

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翻译:《黄生借书说》 黄生借书说作者:袁枚 原文OriginalText 译文TranslatedText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年轻人黄允修来借书。随园主人我把书交给他并且告诉他说: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书不是借来的就不能好好地去读。您没有听说过那些收藏书籍的人的事吗?七略四库是天子的藏书,但是天子中读书的人又有几个?搬运时使牛累得出汗,放置在家就堆满屋子的书是富贵人家的书,但是富贵人家中读书的又有几个?其余像祖辈父辈积藏许多图书、子辈孙辈丢弃图书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不只书籍是这样,天下的事物都这样。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而勉强向别人借来,他一定会担心别人催着要回,就忧惧地摩挲抚弄那东西久久不停,说:‘今天存放在这里,明天就要拿走了,我不能再看到它了。’如果已经被我占有,必定会把它捆起来放在高处,收藏起来,说:‘暂且等待日后再看’如此而已。”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我小时候爱好书籍,但是家里贫穷,难以得到书读。有个姓张的人收藏的书很多。我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就在梦中还出现那种情形。求书的心情迫切到这种程度。所以只要有看过的书就认真深思并记住。做官以后,官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一堆堆地装满书册,(由于长期不翻阅)以至白色的蠹虫和虫丝,时常沾满书本。这样以后才慨叹借书的人用心专一,而自己少年时代的时光是多么值得珍惜啊!”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现在姓黄的年轻人像我从前一样贫穷,他借书苦读也像我从前一样;只是我的书借给别人同别人共用和姓张的人吝惜自己的书籍好像不相同。既然这样,那么我本来不幸是遇到姓张的呢,姓黄的年轻人本来幸运是遇到了我呢?懂得借到书的幸运和借不到书的不幸运,那么他读书一定会专心,并且他还书一定会很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写了这一篇借书说,让它同出借的书一起交给姓黄的年轻人。 【注释】 [1]选自《小仓山房文集》。

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黄生借书说》练习题北京课改版

黄生借书说 一、加点字词解释 (1)授以.书而.告之. (2)非独.书为然 ..为吾所有 ..(3)若业 (4)庋.藏焉,姑.俟.异日 ..观云尔. (5)归而形诸.梦 (6)然则 ..予固.不幸而遇张乎 (7)其他祖父 ..焉。 ..弃者无论 ..积、子孙 (8)非夫人 ..焉。 ..之物而强假 (9)而惴惴焉 ...摩玩之不已.。 (10)家贫难致.。 (11)故.有所览辄省 ..记。(12)其切.如是。 (13)通籍 ..也。 .. (14) 而少时岁月为可惜 (15)惟.予之公书 ..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16)使与书俱.。(17)汗牛塞屋 .... 二、句子翻译 (1)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 _________________ ___ (2)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________________ _ ____ (3)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俊异日观云尔。” ____________ ______ (4)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有几? (5)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6)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 (7)为一说,使与书俱。 (8)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9)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三、内容理解 1、《黄生借书说》选自《》,作者是(朝代)的,字,号 ,又号。

2、“说”是古代的一种的文体,课题的“说”是_ 意思。 3、课文为了论证这一观点,作者从三个方面作了对比。这三个方面的对比是(1), (2) (3) 4、课文第2节主要论述了。作者认为“书非借不能读也”的原因是课文第3节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证:正面是反面是。(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5、与本文中“汗牛塞屋”意思相同的一个成语是;这两个成语都是用来形容。 6、作者向黄生提出怎样的希望用原文回答) 7、作者“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是为了 。 8、引文中作者把与黄生的读书遭遇相对比,表达了作者的意思。 9、选文中“随园主人”的主要观点是。文中“予之公书”和“张氏之吝书”具体表现分别是“” (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黄生借书说练习2 一、课文内容理解: 1、《黄生借书说》选自《_______》,作者是_______(朝代)的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_,又号_________。 2、“说”是古代的一种_____________的文体,课题的“说”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 3、课文中的第一人称代词有________,写出3个自己所学过的第二人称代词。 4、课文为了论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观点,作者从三个方面作了对比。这三个方面的对比是 (1)_________ _, (2)_______ ____, (3)__________ __。 5、与本文中“汗牛塞屋”意思相同的一个成语是;这两个成语都是用来形容 二、理解性默写: 1、与“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一句相照应的两句话是:

《黄生借书说》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共14分) 《黄生借书说》选段 (甲)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乙)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 小题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晚年号_________,____朝(代)的文学家。(2分) 小题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2分) ⑴家贫难致____________ ⑵辄省记____________ ⑶落落大满____________ ⑷为一说____________ 小题3:文中划线的词“可惜”是个古今异义词,请写出它的古义和今义。(2分)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小题4: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2分) ⑴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 ⑵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小题5:作者幼时借书有过怎样的遭遇,黄生借书受到怎样的优待?(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小题6:甲段文字采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请具体说一说。论证了什么观点?(4分)参考答案: 小题1:《小仓山房文集》袁枚随园主人清代 小题2:(1)得到(2)就(3)高高堆积的样子(4)做 小题3:古义:值得珍惜今义:惋惜 小题4:(1)(我)到他家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以后我在梦中还现出向他借书的情形。我那种迫切(求书的心情就)像这样。(2)只不过我把书公开,慷慨出借和姓张的吝惜书籍,(不肯出借,)似乎并不相同。 小题5:作者的遭遇是:“张氏之吝书”“予固不幸而遇张”黄生受到的优待是:“予之公书”“生固幸而遇予” 小题6:正反论证。正面是幼年在借书不得后求书愈切心理支配下,读书效率很高。反面是做官后藏书多反而不读书。论证了“书非借而不能读”这一观点。 小题1:试题分析: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所以袁枚的作品,收在《小仓山房文集》中。 小题2:试题分析:致的意思有:①送达。②招引,引来;引申为取得,得到。③到。④尽,极。⑤意态,情趣。⑥精密,细密。这里取得到的意思。辄的意思有:①总是;②立即,就;③专擅,独断专行。这里取就的意思。落落的意思是高高堆积的样子。为的意思有:①做;②作为,当作;③认为;④是;⑤如果、假如;⑥被⑦句末语气词。这里取做的意思,为一说,即做一篇说。 小题3:试题分析:可惜在古代是两个词。可是“值得”的意思,惜是“珍惜”。在现代可

中考语文文言文《黄生借书说》内容整理

中考语文文言文《黄生借书说》内容整理本文是关于中考语文文言文《黄生借书说》内容整理,感谢您的阅读! 一、文学常识 1.作者:袁枚。袁枚,清朝诗人。中年即辞官定居江宁,在小仓山下筑随园,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所作散文感情真切,论诗主张抒写性情。著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等。黄允修是袁枚的学生。 2.出自:《小仓山房文集》。 3.说: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二、文章内容 1.分段:第一部分(第一—三段):阐明“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第一段:这一部分的首段,先说黄生借书,缘事而发引出下面议论。第二段:在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后,一连用了“天子”、“富贵人家”没有几个读书者和“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三个实例加以证明,并以“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一句,深化了论点,扩展了论题;再以“强假焉”和“吾所有”作对比论证,分析了“天下物皆然”的原因。第三段: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有力的论据,现身说法,进一步论证了“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并向包括黄生在内的青年人提出希望,由此过渡到下文。第二部分(第四—五段):向黄生提出希望,读书要专,归书要速。最后一段照应开头。

2.中心思想:本文就黄允修向作者借书一事发表议论,提出“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勉励青年人要努力为自己创造条件,发愤学习。 3.写作特色:1)多处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证明观点。2)由点及面,层层深入。 三、要点 1.成语:汗牛充栋(汗牛塞栋、汗牛充屋):形容藏书非常多。 2.“惴惴焉摩玩之不已”写出了借书读的人既担心主人讨还,又非常珍爱借来的东西的心情。 3.几处对比:1)天子、富贵人、祖父积子孙弃者;2)借书读的人和藏书的人;3)作者小时候和做官后。 4.“其切如是”的原因是往借,不与;具体表现是“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中“是”指代的是“归而形诸梦”。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7《黄生借书说》学习要点 冀教版

《黄生借书说》学习要点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2、学会借助注释提示等有关资料,疏通文字,了解大意。 3、理解“书非借不能读”的内涵,联系实际,获得启示。 4、体会对比说理的好处及作用。 5、体会本文结构缜密、语言生动的特点。 6、积累“告”“姑”“形”“蒙”“类”“然”等词语。 作者介绍: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和文学批评家。字子才,号简斋,又号随园主人,浙江鱼塘人。袁枚认为“诗有工拙,而无古今”,提倡诗写性情、遭际和灵感,反对尊唐之说,不满神韵派,也批驳沈德潜的主张,创立性灵派。有《小仓山房诗文集》。著名诗评有《随园诗话》。还有笔记体志怪小说集《子不语》。散文名篇《黄生借书说》《书鲁亮侪》等。袁枚自成一家,与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纪”。 有关资料: (一)关于“说”的文体。 古代的“说”是一种非常活泼的文体,篇幅一般不长,内容是议论性的,有时则兼有或多或少的记叙和抒情成分,常就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提出作者的精辟见解,跟现在的杂文或杂感在某种程度上相似。又常采用类比、因小见大、借题发挥的写法,能取得发人深思的效果。 (二)读《黄生借书说》 《黄生借书说》收在《小仓山房文集》中,是一篇优秀的杂说类小品。它既不是以洋洋洒洒的叙写取胜,也不是用强烈的抒情,侃侃的议论见长;它的最大特色是有感于日常见闻,随手拈来,生发开去,自如地朝纵深推展,在姿态横生的叙议中,寓以哲理,读来清淡自然,平易近人。 借书端倪,平列展开。开头一句:“黄生允修借书”,以素日习见之事发端,开卷即入正题,引出随园主人授书以告之辞立论,显现通篇紧凑的特点。“书非借不能读也”一句,立片言以居要,提挈全文,贯注始终。接着,平列三事,内容相类,铢两悉称,逐一写来,从反面展开论证。其一,天子之家,《七略》《四库》的典籍尽皆存之,然天子悉心研读的有几个呢?无非是为了装门面,讲排场罢了。其二,富贵人家也藏书极丰,塞满房舍,装运起来,竟累得老牛出汗,但苦读上进的有几个呢?无非是为了充文雅,显博学罢了。其三,祖父辈尽心藏书,子孙辈任意弃书,这种败落的不景气状况,更不屑一提了。文中蝉联运用反问句,造成语气步步逼进,论述层层深入,宛若一浪推一浪奔向前方。“无论焉”,表示鄙夷,结束得干净利落,遒劲有力。

中考文言文《黄生借书说》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黄生借书说》全文详细翻译导读:黄生借书说 作者:袁枚 文本 译文 原文 文本 年轻人黄允修来借书。随园主人我把书交给他并且告诉他说: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不是借来的就不能好好地去读。您没有听说过那些收藏书籍的人的事吗?七略四库是天子的藏书,但是天子中读书的人又有几个?搬运时使牛累得出汗,放置在家就堆满屋子的书是富贵人家的书,但是富贵人家中读书的又有几个?其余像祖辈父辈积藏许多图书、子辈孙辈丢弃图书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不只书籍是这样,天下的事物都这样。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而勉强向别人借来,他一定会担心别人催着要回,就忧惧地摩挲抚弄那东西久久不停,说:‘今天存放在这里,明天就要拿走了,我不能再看到它了。’如果已经被我占有,必定会把它捆起来放在高处,收藏起来,说:‘暂且等待日后再看’如此而已。”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

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我小时候爱好书籍,但是家里贫穷,难以得到书读。有个姓张的人收藏的书很多。我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就在梦中还出现那种情形。求书的心情迫切到这种程度。所以只要有看过的书就认真深思并记住。做官以后,官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一堆堆地装满书册。这样以后才慨叹借书的人用心专一,而自己少年时代的时光是多么值得珍惜啊!”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现在姓黄的年轻人像我从前一样贫穷,他借书苦读也像我从前一样;只是我的书借给别人同别人共用和姓张的人吝惜自己的书籍好像不相同。既然这样,那么我本来不幸是遇到姓张的呢,姓黄的年轻人本来幸运是遇到了我呢?懂得借到书的幸运和借不到书的不幸运,那么他读书一定会专心,并且他还书一定会很迅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写了这一篇借书说,让它同出借的书一起交给姓黄的年轻人。 为一说,使与书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