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妙散联合当归贝母苦参汤治疗放射性膀胱炎疗效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267.12 KB
- 文档页数:1
当归贝母苦参丸含药血清对胃癌细胞SGC当归贝母苦参丸出自《金匮要略》,原为治疗妊娠小便难,具有活血补血,化痰散结,清热解毒的成效。
与肿瘤的发病正气缺乏,痰( 湿) 浊、热毒、瘀血内阻有着共同机制。
近年来以用其加味治疗宫颈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取得明显疗效。
其中绝大多数研究都是针对下焦癌变进行,而本研究拓展思路,将研究目光转向中焦胃癌。
从基因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检测环氧化酶( cyclooxygenase,COX) ,Bcl-2 相关X 蛋白( Bcl-2 associated Xprotein,Bax ) ,抑癌基因( phosphatase and tensin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 ,在细胞内的表达,探讨当归贝母苦参丸含药血清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 的机制,为中医药经方抗肿瘤研究提供理论根底。
1 材料1. 1 动物及细胞株SPF 级Waster 大鼠,合格证号SCXK( 甘) 2022-0001,体重( 180 20) g,雌雄各半,由甘肃中医学院科研中心动物实验室提供。
饲养条件: 室温20 ~25 ℃,湿度45% ~ 55%。
动物分笼饲养,食标准饲料,饮水自由,饲料由甘肃中医学院科研中心动物实验室提供。
人胃癌SGC-7901 细胞株购于北京协和肿瘤研究所。
1. 2 药物及试剂当归、贝母、苦参购自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DMEM 培养基、胎牛血清( 美国HyClone 公司) ,四甲基偶氮唑蓝( 上海华舜生物工程) ,二抗( 中杉金桥生物技术) ,RNAisoTMPlus( 批号D9810A) , the PrimeSeript RTreagent,kit( 批号DRRO37A) ,SYBR Premix Ex TaqTM( 批号DRR081A,英国TakarBio 公司) ,国产分析纯试剂( 北京化学试剂公司) 。
1. 3 仪器SW-CJ-1D 型超净工作台( 苏州苏洁净化设备) ,MCO-18AIC 型CO2培养箱( 日本三洋公司) ,CKX41 /U-RFLT50 型荧光倒置显微镜( 日本Olympus 公司) ,5804R 型高速冷冻离心机( 德国Eppendorf 公司) ,Bio-Rad CFX96 型荧光PCR仪( 美国伯乐公司) 。
男科:尿频、尿急、尿不尽,仲景经方“当归贝母苦参汤”论治经验当归贝母苦参汤出自《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二十》,原文记载:“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当归贝母苦参丸主之。
”本方由当归、贝母、苦参三味药组成,治疗肝郁血虚、下焦湿热而致的妊娠小便难一症。
但不局限于一种主治,但凡符合本方病机者均可选用,应该秉承异病同治的理念,能大大扩展运用的范畴。
前列腺炎是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的常见病。
在50岁以下的男性中最为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
前列腺炎综合征的概念,将前列腺分为4类:1.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2.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3.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4. 前列腺痛中医治疗疗效显著,下面我就分享一个医案:张某,男,35岁,在2020年11月就诊。
尿频3年,在当地三甲医院查出前列腺液常规:白细胞15-20个/HP,上皮细胞(+),卵磷脂小体(++)。
提示“慢性前列腺炎”,服用美满霉素抗生素治疗无效。
现在仍然尿频,隔1个小时就要去一次,尿不尽,尿道灼热疼痛,腰痛,大便正常。
小腹坠胀严重,尿末有糊状分泌物。
刻诊见舌质淡,苔薄黄,脉弦滑。
只要看到苔黄、尿道灼热疼痛这两个主症,一般多考虑是湿热内蕴所致。
湿热之邪,蕴结下焦,阻滞气机。
这样的话,患者就容易感到小腹或者会阴坠胀、酸胀不适。
湿热之邪灼伤尿道,所以排尿就会疼痛。
湿热熏灼,败精外溢,因此尿道口有分泌物。
中医治疗的方法就用排浊祛湿,清热解毒。
刚好张仲景的当归贝母苦参汤就可以用。
处方:当归、浙贝母、苦参、虎杖、鱼腥草、生蒲黄、滑石、甘草。
患者服药之后,尿频症状明显缓解,腰痛及尿道疼痛症状消失,舌淡,苔薄白,脉弦细。
三诊结束后,症状消失,检查正常。
如果大便不畅的患者可以加上大黄、荆芥;如果尿道口有滴白者加射干;湿热较盛者加马鞭草、白花蛇草、虎杖等。
总之,可以随症变化。
关于这个,暂时就说这么多,如果你有这方面的难言之隐和困惑,欢迎探讨学习。
三妙散联合当归贝母苦参汤治疗放射性膀胱炎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三妙散联合当归贝母苦参汤治疗放射性膀胱炎的疗效。
方法:采用三妙散联合当归贝母苦参汤加减治疗放射性膀胱炎36例。
结果:治疗3~4疗程,总有效率:83.33%。
结论:三妙散联合当归贝母苦参汤是治疗放射性膀胱炎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三妙散;当归贝母苦参汤;放射性膀胱炎;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7-0322-01放射性膀胱炎是盆腔恶性肿瘤,特别是宫颈癌放疗后的常见并发症。
虽然膀胱黏膜的放射敏感性低于肠道黏膜,但仍有50%~60%的患者在盆腔照射3~4周或更短的时间内就会出现急性放射性膀胱炎[1]。
临床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甚至肉眼血尿,部分患者伴有小便困难及膀胱刺激症状。
我院自2010年起采用三妙散联合当归贝母苦参汤治疗放射性膀胱炎3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36例中,男14例,年龄35~70岁;女22例,年龄33~69岁。
直肠癌23例,宫颈癌12例,前列腺癌1例。
放射性膀胱炎最早发生在盆腔放射治疗1个月,最迟发生在盆腔放疗后7年。
有32例曾接受盆腔照射剂量60-70GY,4例曾接受盆腔照射剂量55~60GY。
轻度26例(男10例,女16例),仅有尿频、尿急、尿痛、尿灼热感,小腹坠胀,尿常规检测可见镜下少许红白细胞,膀胱镜检查,可见粘膜混浊、充血、水肿。
中度9例(男4例,女5例),除下尿路刺激症状外,还反复出现淡红色肉眼血尿,尿常规可见到大量红白细胞,膀胱镜检测可见溃疡形成,常在膀胱三角区后壁及输尿管间的皱褶处。
重度1例,女性,除明显的尿频、尿急、尿痛、血尿外,有膀胱阴道瘘形成。
2.治疗方法2.1 基础疗法:嘱患者多饮水,精神诱导。
2.2 药物治疗2.2.1药物组成:苦参30g,怀牛膝30g,凤尾草30g,当归10g,炒苍术10g,浙贝母10g,瞿麦10g,萹蓄草10g,茯苓10g,盐炒车前子10g,炒黄柏10g。
当归贝母苦参丸活性成分的抗癌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作者:闫德祺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3年第29期【摘要】本文查阅了当归、贝母、苦参的有效成分、有效部位及其有效制剂等方面的抗癌作用研究文献,综述了当归贝母苦参丸组成药物活性成分的抗癌作用及机制,为当归贝母苦参丸临床应用于癌症治疗提供医学文献参考。
【关键词】当归;贝母;苦参;抗癌;机制中图分类号 R97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9-0151-032011年WHO报告Global Cancer Facts & Figures指出癌症是异常细胞生长和蔓延失控性疾病。
癌症的病因包括外因(吸烟、化学物质、辐射、微生物感染)和内因(基因突变、激素、免疫疾病、代谢性基因突变)。
全世界,1/8的人死于癌症;癌症引起的死亡人数超过了艾滋病、肺结核、疟疾死亡人数的总和。
经典的化学合成药物抗癌作用疗效确切,但副作用大,对增殖旺盛的正常细胞有损伤作用,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目前,人们仍在努力寻找疗效好且不良反应低的药物,包括运用中医药理论在传统中药中寻找抗癌的中药和方剂成分。
当归贝母苦参丸始载于《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由等比例的当归、贝母和苦参蜜炙成丸,具有养血和血、清热燥湿、化痰散结、利窍开闭之功效。
仲景曰:“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当归贝母苦参丸主之”。
当归贝母苦参丸运用于膀胱癌、前列腺癌、宫颈癌等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1]。
水提部位的当归多糖,氯仿、醇等提取部位的当归N-丁基苯酞内酯、川芎内酯A和Z-川芎内酯,多种贝母皂苷、苦参酮类、苦参中的多种碱类具有不同的抗癌作用机制。
本文从癌细胞的诱导分化与凋亡、端粒酶活性抑制、逆转多药耐药、免疫调节、抑制血管生成和肿瘤转移、抑瘤作用、辅助化疗、促进癌细胞增殖等方面对当归、贝母、苦参成分的抗癌作用机制及促进癌细胞增殖的研究作一综述,以便于活性成分的配伍应用和提高方剂的疗效。
随着放疗技术的发展,
放疗已成为恶性肿瘤的主要
治疗手段之一。
当放射线
照射到子宫、宫颈、前列
腺等部位的恶性肿瘤时,
膀胱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放射
性损伤。
有50%~60%的患
者在盆腔照射3~4周或更短的时间内,就会开始出现放射性膀胱炎,并可能长期存在。
患者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及顽固性血尿,病变严重时还可出现顽固性难以控制的动脉型出血,而目前放射性膀胱炎尚无公认的治疗方法。
对此,中医药治疗不仅能减少患者放疗时的不良反应,而且还能有效减轻
《小
诀》
证的
滋阴
毒利尿
方中用生地凉血滋阴
以制虚火,木通
引热外出,甘草梢
解毒,又能直达茎中通淋止痛,淡竹叶除烦热,四药合力,以达到清利膀胱之目的。
临床应用时,若患者尿黄赤加车前子;血尿量多酌加白茅根、生地改生地炭;热毒甚者加焦山栀;口干渴加天冬、麦冬;小腹胀痛加佛手;大便秘结可酌加生大黄。
放疗对机体的损伤,尽管影响脏腑。
当归贝母苦参丸印会河膀胱炎、膀胱...1 7 当归贝母苦参丸(源于《金匮要略方论》,印氏加味)[方药组成] 当归l5克,川贝母1O克,苦参15克,生地15克.木通10克,竹叶l0克,甘草梢10克。
[功用] 燥湿祛瘀散结。
[主要症状] 少腹急结,按之痛甚,尿急尿频,尿液混浊,严重时可出现尿血。
尿痛多出现在尿后.有时小便不能控制,有尿意即遗尿。
[辨证要点] 本证多因膀胱炎所致,膀胱位于少腹当脐之下.故出现少腹急结.按之痛甚,炎症刺激膀胱、尿道,故伴尿急、尿频;膀胱湿热郁结故尿液混浊;湿热损伤膀胱则尿血,尿后膀胱排空.膀胱急剧收缩.气滞血瘀。
故尿后疼痛。
[适应证] 膀胱炎、膀胱结核、膀胱结石以及前列腺肥大、尿道狭窄等引起膀胱损害而出现膀胱刺激症状者。
【加减法] 妊娠妇女去木通加黄芩l0克.少腹痛甚者,加琥珀末2克(分冲)。
[验案] 陈某。
女,82岁.中日友好医院病案号524487。
初诊:l 991年11月21日。
主诉:尿失禁1年余。
病史:近1个多月来尿失禁.有尿不尽的感觉,失眠多梦.急躁易怒。
半年前下肢外伤后.现仍疼痛.大便干结.2天1次。
检查:尿常规正常.右腿触痛。
舌质红。
舌苔黄厚腻,脉弦细。
辨证:瘀停结症(淋证)。
治法:燥湿行瘀散结。
处方:当归24克.川贝母l0克.苦参l2克,天花粉30克,炮甲片9克.王不留行9克.桃仁lO克.红花9克,川军4克,川断lO 克.骨碎补l0克.自然铜l8克(先煎).赤芍30克,炒决明子30克。
7剂。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二诊:1991年l2月16日上方连续服用2O余剂。
尿失禁基本消失。
下肢疼痛亦明显减轻,舌红,苔徽黄,脉弦细.继以原方加减:当归30克.川贝母l0克.苦参l5克,柴胡15克,天花粉30克.炮甲片l0克.王不留行l0克,桃仁lO克.红花l0克,川军5克,川断l0克,骨碎补l0克.自然铜l5克(先煎),廑虫l0克,赤芍30克.丹参3O克,炒决明子30克。
当归贝母苦参丸加减治疗胃炎、肠炎1胃炎肖某某, 男, 53岁, 2011年5月13日初诊。
胃脘隐痛10年余, 十二指肠溃疡5年多。
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呈强阳性, 长期服用抗生素和奥美拉唑。
现症见胃隐痛, 时打嗝, 矢气多, 目赤。
舌红、苔白, 脉弦滑。
辨证为胃肠郁热。
方用当归贝母苦参丸加味。
药用:当归、苦参、白术、旋覆花 (包煎) 、茜草各15 g, 甘草6 g, 枳壳10 g, 大贝母、蒲公英各20 g。
7剂, 每日1剂, 水煎分3次温服。
按:吴老认为苦参长于治疗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引起的抵抗力下降, 便秘, 胃疼发作频繁等。
大贝母和苦参可以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 对抗胃黏膜损伤[5], 必要时加蒲公英。
此患者在本方基础上加味治疗1个月后复查HP感染为弱阳性, 临床症状痊愈。
2肠炎袁某某, 女, 39岁, 2011年7月1日初诊。
大便长期以来时干时稀, 便溏时有黏液, 色黄或色黑。
现大便前干后软而不成形, 每天1次, 小便色黄, 白带色黄, 味臭。
睡眠稍差, 梦多, 纳可。
舌淡红、苔薄黄, 脉细弦。
辨证为肝脾不和, 湿热下注。
方用当归芍药散合当归贝母苦参汤。
药用: 当归、白芍、泽泻各15 g, 苦参、川芎各12 g, 白术、茯苓、大贝母各20 g, 甘草10 g, 炮姜9 g, 赤小豆30 g。
7剂, 每日1剂, 水煎分3次温服。
二诊:上症明显好转, 大便通畅, 小便可, 白带已不黄, 稍臭。
上方去炮姜和赤小豆, 即用当归芍药散合贝母苦参汤原方, 继服5剂巩固疗效。
按:当归贝母苦参汤清热利湿, 能有效抗菌, 对抗胃肠黏膜损伤, 配合当归芍药散协同作用, 临床收到较好疗效。
参考文献:[1]龚小雪,黄惠刚.吴光炯教授运用当归贝母苦参丸经验[J].山西中医,2013,29(05):4-5.注:方药使用请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三妙散联合当归贝母苦参汤治疗放射性膀胱炎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6-05-26T16:45:37.047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7期作者:马淼方明治(通讯作者)
[导读] 南京市中医院放射性膀胱炎是盆腔恶性肿瘤,特别是宫颈癌放疗后的常见并发症。
马淼方明治(通讯作者)
(南京市中医院江苏南京 210001)
【摘要】目的:观察三妙散联合当归贝母苦参汤治疗放射性膀胱炎的疗效。
方法:采用三妙散联合当归贝母苦参汤加减治疗放射性膀胱炎36例。
结果:治疗3~4疗程,总有效率:83.33%。
结论:三妙散联合当归贝母苦参汤是治疗放射性膀胱炎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三妙散;当归贝母苦参汤;放射性膀胱炎;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7-0322-01
放射性膀胱炎是盆腔恶性肿瘤,特别是宫颈癌放疗后的常见并发症。
虽然膀胱黏膜的放射敏感性低于肠道黏膜,但仍有50%~60%的患者在盆腔照射3~4周或更短的时间内就会出现急性放射性膀胱炎[1]。
临床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甚至肉眼血尿,部分患者伴有小便困难及膀胱刺激症状。
我院自2010年起采用三妙散联合当归贝母苦参汤治疗放射性膀胱炎3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36例中,男14例,年龄35~70岁;女22例,年龄33~69岁。
直肠癌23例,宫颈癌12例,前列腺癌1例。
放射性膀胱炎最早发生在盆腔放射治疗1个月,最迟发生在盆腔放疗后7年。
有32例曾接受盆腔照射剂量60-70GY,4例曾接受盆腔照射剂量55~60GY。
轻度26例(男10例,女16例),仅有尿频、尿急、尿痛、尿灼热感,小腹坠胀,尿常规检测可见镜下少许红白细胞,膀胱镜检查,可见粘膜混浊、充血、水肿。
中度9例(男4例,女5例),除下尿路刺激症状外,还反复出现淡红色肉眼血尿,尿常规可见到大量红白细胞,膀胱镜检测可见溃疡形成,常在膀胱三角区后壁及输尿管间的皱褶处。
重度1例,女性,除明显的尿频、尿急、尿痛、血尿外,有膀胱阴道瘘形成。
2.治疗方法
2.1 基础疗法:嘱患者多饮水,精神诱导。
2.2 药物治疗
2.2.1药物组成:苦参30g,怀牛膝30g,凤尾草30g,当归10g,炒苍术10g,浙贝母10g,瞿麦10g,萹蓄草10g,茯苓10g,盐炒车前子10g,炒黄柏10g。
2.2.2用法:中药水煎内服,每日1剂,水煎2次混合,早晚分服,14天为一疗程。
3.疗效标准
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
治愈:症状、体征消失,尿常规正常,膀胱镜检测未见异常;好转:症状、体征好转,尿常规好转,膀胱镜检测黏膜病变改善;无效:症状、体征均无变化。
4.治疗效果
治疗3~4疗程后,治愈9例,占25.00%;好转21例,占58.33%;无效6例,占16.67%;总有效率83.33%。
5.讨论
放射性膀胱炎的发生与放疗总剂量、放疗技术、个体反射敏感性差异等因素有关,主要是因为放射线引起的血管损伤、小血管闭塞、黏膜水肿以致形成溃疡或合并感染、出血所致,给予抗感染、止血等治疗仅能暂时控制症状,很难使症状彻底消除。
中医认为,放射线为热毒之邪,易耗气伤阴,灼伤膀胱脉络,损伤膀胱功能,影响气血生化之源,膀胱气化失常,湿热内蕴,肾失开阖,水道不利,故导致尿频、尿急、尿血等症,当属祖国医学“淋证”范畴。
《诸病源候论》指出:“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
”本病由患者感热毒之邪所致,故治宜清热祛湿,兼以行瘀散结,凉血止血,方用三妙散联合当归贝母苦参汤加减,方中苍术、车前子、凤尾草清热祛湿,苦参、黄柏清热燥湿,茯苓利水渗湿,车前子清热利湿、利尿通淋,萹蓄配瞿麦利水下行,通利膀胱,牛膝活血利水,当归补血活血,浙贝母清热散结消肿。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苦参中苦参碱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3]的作用,而氧化苦参碱对肿瘤转移、神经病理性、化学性及物理刺激性疼痛均有抑制作用[4],且苦参碱类化合物及其总碱是一类极具抑菌活性的前提药物[5]。
贝母属植物及其提取物在抗炎、抗肿瘤、镇痛、抗氧化等方面有显著的药理活性[6]。
当归及其萃取物当归多醣能够提高机体细胞和体液免疫[7]。
本观察结果表明,三妙散联合当归贝母苦参汤可以有效治疗放射性膀胱炎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邵起辉.出血性反射性膀胱炎的治疗及其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8):76-77.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71.
[3]张绪慧,郑堰心,张丽等.氧化苦参碱对人结肠癌SW620细胞p16/cyclinD1/CDK4通路的影响[J].中草药,2014,45(15):2201-2205.
[4]吕晓强,邓扬鸥,杨丽等.氧化苦参碱镇痛作用及其阿片受体非相关性[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2):564-567.
[5]戴五好,钱利武,杨士友等.苦参、山豆根生物碱及其总碱的抑菌活性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8(3):177-180.
[6]王云飞,顾政一,何承辉.贝母属植物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西北药学杂志,2015,7(30):436-440.
[7]Qin T,Chen J,Wang D,et al.Selenylation modification can enhance immune-enhancing activity of Chinese angelica polysaccharide[J].Carbohydrate Polymers,2013,95(1):183-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