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胛骨稳定训练
- 格式:ppt
- 大小:2.19 MB
- 文档页数:20
临床肩胛骨作用、疼痛原因及缓解肩胛骨不适动作肩胛骨肩胛骨是一种三角形扁骨,贴于胸廓后外面,左右各一个,就像一个坐在背后的小盾牌。
肩胛骨与肱骨、锁骨构成肩关节,与其他骨骼和肌肉协同,完成各种肩部动作,比如上举、外展、内旋等,是稳定上肢自主活动的基础。
也就是说,没有肩胛骨,上肢不能完成各种功能运动。
一旦肩胛骨出现功能障碍,将极大影响肩关节功能,并带来一系列肩部不适,还会引发不良体态,如含胸驼背。
同时,由于肩胛骨位于胸廓后外面,对胸腔内的心脏、肺部和主要的动脉、静脉也能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肩胛骨疼肩胛骨周围肌肉疲劳最常见的情况,也叫劳损或是筋膜炎。
长时间使用电脑等电子产品,导致两个肩膀就要耸肩、抬起来,久而久之就会造成肩胛骨周围肌肉疲劳,引发疼痛。
或是喜欢侧睡的人,枕头放得太低了,会导致脖子成歪状,肩胛骨内收,背部承受较大压力,时间长了肩胛骨周围肌肉筋膜就会改变,导致疼痛。
颈椎病本身有颈椎病,发生神经痛的时候,往往会肩胛骨内侧疼痛,是肩胛内侧神经受刺激引起的。
内脏问题当休息过后,也排除了颈椎疾病,肩胛骨疼痛仍不缓解,建议考虑一个疾病:内脏引起的肩胛骨疼痛,特别是右边肩胛骨,比如胆囊炎、肝内胆管结石等,都可以引起右侧肩胛骨的疼痛。
缓解肩胛骨不适动作有助缓解肩胛疼痛:身体侧靠墙,双手交叉轻覆于头顶,身体向墙的相反方向弯曲,坚持10秒,再做另一侧。
这样左右交替,做3组,每组做10次。
肩胛骨只有足够稳定,上肢活动范围才会更大,以适应各种活动需求。
同时,健身动作也能做得更标准,降低肩、肘、腕关节的受伤风险。
平时要注意加强肩胛骨稳定性,推荐以下几个动作。
弹力带肩内外旋将弹力带固定在与腹部平齐的位置,右肘与上肢之间夹一条毛巾,保持手臂放松但保证毛巾不掉落。
右手抓住弹力带做小臂抗阻内旋和外旋,然后换另一侧做同样动作。
每边做10~15次/组,3~5组/天。
推墙压肩面对墙挺胸收腹站立,与墙距离一臂,双臂伸直将手掌放在墙上,屈肘并伸展肩胛骨,身体向墙靠过去,当到达最大限度后保持15秒。
肩胛骨灵活度训练方法
肩胛骨的灵活度对于保持健康的肩部和上背部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训练方法,可以帮助提高肩胛骨的灵活度:
1. 伸展训练,进行一些针对肩部和上背部的伸展动作,如向后拉伸肩部、旋转肩膀等动作。
这些动作可以帮助放松紧绷的肌肉,增加肩胛骨的灵活度。
2. 肌肉训练,通过力量训练来加强肩部和上背部的肌肉,可以帮助支撑和稳定肩胛骨。
常见的训练包括俯卧撑、引体向上、哑铃推举等动作。
3. 瑜伽和普拉提,这两种运动可以帮助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性,通过一些特定的体式和动作可以有效地锻炼肩胛骨周围的肌肉,提高其灵活度。
4. 深度按摩,定期进行深度组织按摩可以帮助释放紧张的肌肉和筋膜,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提高肩胛骨的灵活度。
5. 姿势训练,正确的姿势对于肩胛骨的灵活度也非常重要。
保
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低头或驼背,可以减少肩部和上背部的不适,有助于保持肩胛骨的灵活度。
总的来说,肩胛骨的灵活度训练需要综合运用伸展训练、肌肉训练、瑜伽和普拉提、深度按摩以及正确的姿势训练等方法,才能全面提高肩胛骨的灵活度,从而减少肩部和上背部的不适,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活力。
希望以上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肩胛骨骨折康复训练方法1.保护肩胛骨:在开始康复训练之前,需要确保肩胛骨已经愈合,并且没有进一步受伤的风险。
在此期间,应避免进行任何可能对肩胛骨施加额外压力的活动。
2.主动和被动关节运动:康复训练的早期阶段应着重于提高被动和主动关节活动度。
被动关节运动是通过外部力量(如患者的另一只手或物理治疗师)来恢复关节的运动范围。
主动关节运动则是患者自己进行肌肉收缩来主动移动关节。
这些运动旨在预防关节僵硬和增加关节运动范围。
3.肌肉力量训练:在骨折初期,肌肉会因缺乏活动而萎缩。
因此,恢复肌肉力量是康复训练的关键部分。
从轻度阻力开始,逐渐增加负荷,以增加肌肉强度。
常见的肌肉力量训练包括肩部肌肉(如三角肌、斜方肌和豆状肌)的抗阻训练。
4.平衡和稳定性训练:肩胛骨骨折可能会导致肩关节稳定性下降,从而增加肩关节再次受伤的风险。
通过平衡和稳定性训练,可以帮助提高肩关节的稳定性和控制能力。
一些常用的平衡和稳定性训练包括单脚站立、倒立板、平衡球训练等。
5.功能性训练:一旦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和稳定性恢复到一定程度,可以开始进行功能性训练。
这些训练旨在模拟日常生活和运动中的肩关节使用情况,帮助患者恢复到以前的活动水平。
例如,提物、抬手、转动等功能性训练。
6.身体姿势和运动技术的调整:康复训练过程中,物理治疗师应关注患者的身体姿势和运动技术。
检查姿势和技术问题,通过调整来减轻肩关节的压力和应力,以预防再次受伤。
7.个性化康复计划:每个人的康复需求不同,根据个人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这也可以包括其他治疗方法,如冷热疗法、牵引、按摩等,以促进康复过程。
在进行肩胛骨骨折康复训练时,一定要与专业的物理治疗师合作。
他们可以根据个人的情况为您制定适合的康复计划,并为您提供正确和必要的指导。
切记,康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坚持和耐心,而且每个人的恢复时间也不同,所以不要急于求成,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相信自己会逐渐康复到最佳状态。
翼状肩胛最佳训练方法
翼状肩胛是人体肩胛骨的一个部位,它位于肩胛骨的上部,与肩胛骨的颈部相连。
翼状肩胛的主要作用是支撑肩胛骨,使肩部的运动更加灵活自如。
如果翼状肩胛肌群不够强壮,就会导致肩部运动不协调,甚至出现肩部疼痛等问题。
因此,翼状肩胛的训练非常重要。
下面介绍几种翼状肩胛的最佳训练方法:
1. 俯卧撑
俯卧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训练翼状肩胛的方法。
做俯卧撑时,需要将手臂放在肩膀下方,然后用手臂的力量将身体向上推起,直到手臂伸直。
在推起身体的过程中,需要用力收缩翼状肩胛肌群,这样可以更好地锻炼翼状肩胛。
2. 引体向上
引体向上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训练翼状肩胛的方法。
做引体向上时,需要将手臂伸直,然后用手臂的力量将身体向上拉起,直到下巴超过横杠。
在拉起身体的过程中,需要用力收缩翼状肩胛肌群,这样可以更好地锻炼翼状肩胛。
3. 坐姿划船
坐姿划船是一种可以锻炼翼状肩胛的有氧运动。
做坐姿划船时,需要坐在划船机上,然后用手臂的力量向后划动,直到手臂伸直。
在
划动的过程中,需要用力收缩翼状肩胛肌群,这样可以更好地锻炼翼状肩胛。
4. 哑铃侧平举
哑铃侧平举是一种可以锻炼翼状肩胛的力量训练。
做哑铃侧平举时,需要拿起一对哑铃,然后将手臂向两侧平举,直到手臂与地面平行。
在平举的过程中,需要用力收缩翼状肩胛肌群,这样可以更好地锻炼翼状肩胛。
翼状肩胛的训练非常重要,可以通过俯卧撑、引体向上、坐姿划船和哑铃侧平举等方法进行训练。
在训练时,需要注意正确的姿势和动作,以避免受伤。
同时,需要坚持训练,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肩胛骨发力技巧
肩胛骨是支撑人体上肢的重要骨骼,大部分的肩胛骨发力都会涉
及到肩胛关节的运动。
以下是几种肩胛骨发力技巧:
1. 提肩运动:把肩胛骨向上提起,可以练习前肱三头肌和肱二
头肌。
此时要注意背部肌肉的参与,使力量更均匀。
可以通过握住杠
铃或哑铃的方式练习。
2. 弯举运动:肩胛骨的前倾姿势可以增加肱二头肌的发力。
可
以使用哑铃或杠铃练习,也可以使用弹力带增加阻力,增强练习效果。
3. 拉力运动:使用各种拉力器械进行训练可以增强背部及肩胛
骨周围肌肉群的力量。
拉力运动还可以增加肩胛骨的稳定性,减少肩
部损伤的发生。
4. 俯身划船运动:可以通过此运动锻炼肩胛骨周围的肌肉群,
同时还能增强核心力量和身体平衡能力。
可使用宽抓力器械或弹力带
进行练习。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肩胛骨发力训练时,一定要正确的姿势和
重量,并且逐渐递增。
此外,充分的热身和伸展也是不可缺少的。
如
果出现肩部疼痛或不适,应立即停止训练,咨询专业医生。
锻炼肩胛骨下沉的动作
1.倒立撑
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肩部训练动作,可以加强肩部稳定性,提高肩胛骨的下沉能力。
身体倒立起来,肩部紧贴于墙面。
呼气,将腿部向上伸直,以支撑身体。
同时,用力压住肩胛骨,让它下沉。
保持姿势,进行反复练习。
2.平板支撑
这个动作既是锻炼肩膀的好方法,同时也可以锻炼核心肌群。
躺在地板上,双臂弯曲,双脚着地。
用肘部和前臂支撑身体,使身体略高于地面。
肩膀平直,向下压住肩胛骨,使它尽可能靠近身体。
保持姿势45秒,然后慢慢放松。
3.杠铃推举
这个动作可以让你在肩部获得更多的力量和耐力,同时可以增强肩胛骨的下沉能力。
站立,双脚与肩同宽,双手握住杠铃,使其贴于肩膀前面。
将杠铃推向上方,同时下沉肩胛骨,直到杠铃在身体正上方。
然后,慢慢放下杠铃,回到起始位置。
4.俯身动作
这个动作可以帮助你训练肩胛骨下沉,同时也可以锻炼肩和背部
肌肉。
双手握着哑铃,躺在地板或平板上。
将哑铃举到躯干两侧,同时下沉肩胛骨。
保持姿势5-10秒钟,然后慢慢放下哑铃,回到起始位置。
这些动作可以帮助你训练肩胛骨的下沉能力,从而提高肩部稳定性,并减少受伤风险。
不过在进行这些练习之前,你需要在专业的指导下学习正确的技巧,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肩胛骨骨折康复训练方法
肩胛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需要经过恰当的康复训练来促进肩胛骨的愈合和恢复功能。
以下是肩胛骨骨折康复训练方法:
1.恢复肩关节运动范围:在康复程序的早期阶段,重点是恢复肩关节的运动范围。
您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如旋转、上举和平凡,以帮助恢复您的肩胛骨周围的肌肉和肌腱。
2.增强肩胛骨周围的肌肉:肌肉的强化仍旧是康复计划的主要储备,这有助于恢复肩胛骨周围的稳定性。
推荐进行一些简单的肌肉训练,如臂屈伸、俯卧撑、侧平板支撑、旋转和拉伸。
3.进行疼痛治疗和温热:在康复程序的晚期阶段,如果感觉到疼痛或紧张,可以进行一些针对性疼痛治疗,如温热或冷敷,以帮助消除疼痛,促进愈合。
4.增加日常活动强度:在恢复期后,需要逐渐增加日常活动的强度,增强肌肉和关节功能,提高体质,避免再次受伤。
适度的运动,如游泳和跑步,可以帮助你保持体力,增强心肺功能。
总之,肩胛骨骨折需要一个全面的康复步骤,并且随着恢复的进展而逐渐增加训练的强度和种类。
但是,建议和指导性的医学专业人员应该随时进行细致的跟踪和指导,以确保康复方案可以取得最佳效果。
肩胛骨骨折康复训练方法1.初期康复阶段:-保护肩胛骨:在骨折初期,需要通过使用背带、拐杖等支具来保护骨折部位,避免再次受伤。
-疼痛缓解:使用冰敷或热敷等物理疗法来缓解疼痛和肿胀。
同时,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减轻疼痛和炎症。
-肩关节活动:进行轻度的主动和被动肩关节活动,以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2.中期康复阶段:-肌肉强化:进行肌肉强化训练,以增加肩胛骨周围肌肉的力量,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
常见的肌肉锻炼包括肩部拉力带练习、肩平举、肩推等。
-关节活动:逐渐增加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包括屈曲、伸展、外展、内收等。
可以利用器械、自重和物理治疗方法进行关节活动的训练。
-平衡训练:进行平衡练习,以增加肌肉的稳定性和协同性。
可以通过站立平衡训练、坐姿平衡训练等方法进行。
3.后期康复阶段:-功能恢复:进行肩关节功能性训练,包括抓握、提起物体、完成日常生活动作等。
逐渐恢复骨折前的功能水平。
-肩胛骨姿势训练:进行肩胛骨姿势训练,包括前倾、后倾、上提、下沉等,以保证肩胛骨正常运动和稳定性。
-延伸训练: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训练,如肌肉能力训练、体能训练、柔韧性训练等,以提高身体整体功能。
除了上述康复训练方法,饮食和心理支持也是康复的重要因素。
饮食方面,应注意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以促进骨折愈合和组织修复。
心理支持方面,及时与康复师、医生和家人进行沟通,积极面对康复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保持积极的心态,对康复训练有更好的效果。
总而言之,肩胛骨骨折的康复训练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
通过逐步增加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范围,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和功能恢复。
加上良好的饮食和心理支持,可以加速康复进程,提高生活质量。
基于P N F 技术指导下改良肩胛骨稳定性训练在促进锁骨骨折术后病人肩胛骨功能恢复中的应用价值宋君丽,王亚飞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P N F )技术指导下改良肩胛骨稳定性训练在促进锁骨骨折术后病人肩胛骨功能恢复中的应用价值㊂方法:选取89例锁骨骨折术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㊁观察组㊂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给予基于P N F 技术指导下改良肩胛骨稳定性训练,6周后,对比两组病人临床愈合率㊁肩关节功能[采用关节活动度(R OM )评定]㊁上肢功能恢复情况(采用D A S H -C h i n e s e 上肢功能评分量表评定)㊁二次骨折率㊂结果:观察组愈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56.82%(P <0.05);6周后两组D A S H 值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6周后两组最大主动前屈㊁外展㊁后伸幅度均上升,且观察组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二次骨折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2.27%,但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34,P >0.05)㊂结论:基于P N F 技术指导下改良肩胛骨稳定性训练在促进锁骨骨折术后病人肩胛骨功能恢复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肩关节功能及上肢功能,提高临床愈合率㊂关键词 锁骨骨折;肩胛骨功能;稳定性训练;护理K e yw o r d s c l a v i c l e f r a c t u r e ;s c a p u l a r f u n c t i o n ;s t a b i l i t y t r a i n i n g ;n u r s i n g d o i :10.12104/j.i s s n .1674-4748.2024.07.026 锁骨骨折是骨科的常见骨折类型之一,锁骨骨折发生后由于剧烈疼痛且肩关节功能无法得到正常发挥,严重影响到病人的生活质量[1-2]㊂临床中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成功率高,但术后的制动可能会造成肩胛胸壁关节粘连僵硬,从而导致肩关节整体功能障碍㊂锁骨骨折术后病人由于未能接受合理性㊁科学性的康复训练,其肩关节及上肢功能很难得到更快更好的恢复,从而影响病人预后[3-4]㊂在常规康复治疗下,医护人员会做出适当康复训练指导,但其治疗效果并不显著[5]㊂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P N F )技术是指合理运用肌肉的不同收缩方式,并且将收缩方式进行编排组合应用到身体的不同部位,从而满足不同的治疗目的[6]㊂本研究探讨基于P N F 技术指导下改良肩胛骨稳定性训练在促进锁骨骨折术后病人肩胛骨功能恢复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医院2020年7月 2022年11月收治的锁骨骨折术后病人8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 =44)和观察组(n =45)㊂纳入标准:1)年龄18~59岁;2)符合锁骨骨折的诊断标准;3)病程ȡ1个月㊂排除标准:1)合并心㊁肺等器官功能障碍;2)精神异常或认知障碍;3)既往锁骨骨折病史㊂两组病人性别㊁年龄㊁骨折位置㊁体重等一般资料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㊂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批号20200708)且经过病人㊁家属同意㊂样本量计算方法:采用定性资料样本量估计公式[7],n =(u α/2ˑб/δ)2,假设α=0.05,则u α/2=1.96㊂选取相关文献[8]结果分析可得б=16.5㊂当要求容许误差不超过0.80分时,即δ=0.80㊂在研究对象脱落允许范围内增加样本含量10%,最终得出本研究的样本量为89例㊂表1 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组别例数 性别[例(%)] 男女年龄(岁) 骨折位置[例(%)] 左侧锁骨右侧锁骨体重(k g)观察组4530(66.67)15(33.33)46.96ʃ2.4724(53.33)21(46.67)59.74ʃ2.97对照组4428(63.64)16(36.36)46.46ʃ2.0125(56.82)19(43.18)59.12ʃ3.05统计值χ2=2.095t =1.049χ2=0.109t =0.971P0.1480.2970.7410.3341.2 方法作者简介 宋君丽,护师,本科,单位:471000,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亚飞单位:471000,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㊂引用信息 宋君丽,王亚飞.基于P N F 技术指导下改良肩胛骨稳定性训练在促进锁骨骨折术后病人肩胛骨功能恢复中的应用价值[J ].全科护理,2024,22(7):1298-1301.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包括肢体摆放㊁运动疗法(肩关节松动㊁被动运动)㊁物理疗法(电针灸㊁按摩),每项10m i n ,每次30m i n,每天2次,连续治疗6周㊂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P N F 技术指导下改良肩胛骨稳定性训练,具体内容如下㊂1)前方上提训练:病人取仰卧位,指导其肩胛骨由后下至前上的运动,肩胛骨自向上㊁向前㊁向外方向旋转㊂2)后方上提训练:病人取仰卧位,指导其肩胛骨由前下到后上的运动,肩胛骨向上㊁向后㊁向外方向旋转㊂3)前方下压训练:病人取仰卧位,指导其肩胛骨由后上到前下的运动,肩胛骨向下㊁向前㊁向内方向旋转㊂4)后方下压训练:病人取仰卧位,指导其肩胛骨由前上到后下的运动,肩胛骨自向下㊁向后㊁向内方向旋转㊂以上训练结合节律性启动㊁重复㊁等张组合等P N F 技术㊂每次30m i n,每天2次,连续治疗6周㊂康复训练时头颈部一直处于中立位,缓慢发力,以感到疼痛为上限,尽量达到最大主动活动范围㊂每个动作至少保持1秒㊂每组动作结束后,休息2m i n 再开始下组训练㊂所有病人的训练均由同1名康复治疗师指导㊂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锁骨骨折术后一般在4~6周可达到骨折临床愈合的标准,如果不需要患侧上肢进行负重,可以恢复正常工作[9]㊂同时有研究表明,P N F 组在接受6周的腓肠肌牵张训练,能改善踝关节的背屈活动范围[10]㊂因此,本研究选择观察周期为6周,对比两组病人以下指标㊂1.3.1 临床愈合率记录6周后两组病人骨折愈合情况,判断标准为X 线见骨折对位㊁形成连续骨痂,同时病人无压痛㊁叩击痛并且肢体功能基本正常㊂1.3.2 肩关节功能采用关节活动度(R OM )评定,术后2㊁6周时测量患侧肩关节在前屈㊁外展㊁后伸3个方向的最大主动活动范围,各测量3次,取平均值㊂每次测量应在同一时间㊁地点㊂所有测量㊁记录由同一人完成,测量仪器为B W P -J DC 型角度尺(南京碧旺科技公司)㊂1.3.3 上肢功能恢复情况采用D A S H -C h i n e s e 上肢功能评分量表评定,量表包括A ㊁B 两部分共30项内容,A 部分有23项,每项内容根据完成能力分为5个等级,以1~5分对应 无困难㊁有点困难㊁明显困难但能做到㊁很困难㊁不能做到 ;B 部分有7项,每项内容按症状严重程度分为5个等级,以1~5分对应 无㊁轻微㊁中度㊁重度㊁极度㊂D A S H 值=[(A+B 分值总和)-30]/1.20㊂0分表示上肢功能完全正常,100分表示上肢功能完全受限㊂记录术后2㊁6周时的评定结果㊂1.3.4 二次骨折率记录在术后康复训练6周内再次发生骨折的例数㊂1.4 统计学方法数据录入S P S S22.0软件分析,定性资料(临床愈合率㊁二次骨折率)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肩关节功能㊁上肢功能恢复情况)采用均数ʃ标准差(x ʃs )表示,采用t 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果2.1 两组病人临床愈合率对比(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临床愈合率比较 单位:例(%)组别例数愈合未愈合观察组4540(88.89)5(11.11)对照组4425(56.82)19(43.18) 注:两组临床愈合率比较,χ2=11.618,P <0.001㊂2.2 两组病人肩关节功能比较(见表2)表2 两组病人肩关节功能比较(x ʃs )单位:ʎ组别例数 前屈 2周6周外展2周6周后伸 2周6周观察组45101.12ʃ7.25130.74ʃ6.27 123.81ʃ11.36158.37ʃ8.64 30.60ʃ4.1038.31ʃ2.07 对照组4499.12ʃ6.25109.36ʃ6.21119.35ʃ11.34136.22ʃ7.3329.14ʃ4.5435.18ʃ1.72 t 值1.39516.1611.85313.0521.5917.766P0.167<0.0010.067<0.0010.115<0.001 注:与本组2周时比较,P <0.05㊂2.3 两组病人上肢功能恢复情况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病人D A S H 值比较(x ʃs ) 单位:分组别例数2周6周观察组4518.94ʃ2.844.25ʃ1.08对照组4418.05ʃ2.219.55ʃ1.99t 值1.652-15.567P0.102<0.0012.4 两组病人二次骨折率比较89例病人共发生二次骨折1例,其中观察组0例,对照组1例,观察组二次骨折率(0)低于对照组(2.27%),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34,P >0.05)㊂3 讨论在解剖学结构中肩关节是由6个关节构成的,任何一个关节发生损伤会导致肩关节活动障碍,尤其是各类骨折带来的肩胛骨功能障碍最严重[11]㊂研究发现,在肩关节功能障碍的病因调查中,大约10%的病例是锁骨骨折术后病人[12]㊂在临床常规康复治疗中,肩胛骨的运动功能在病人肩关节活动障碍及肩部疼痛治疗中的作用往往容易被忽视[13]㊂早期正确的康复训练能帮助骨折愈合㊁防止肌肉萎缩,从而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㊂由于锁骨骨折术后康复周期较长,科学性㊁合理性的康复训练有利于保证训练的持续性和有效性,还能够帮助病人建立康复信心,提升生活质量[14]㊂P N F技术的核心在于刺激本体感受器,从而可以影响到感觉神经,调控肌肉张力,促进肌肉的舒缩对病人的肌力进行强化训练,促进本体感觉恢复,最终达到改善病人身体机能的目的[15]㊂P N F技术不是一种可以让病人完全康复的技术,而是让病人身体的功能状态达到在机体损伤状态下的最高水平[16]㊂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临床愈合率(88.89%)高于对照组(56.82%),说明基于P N F技术指导下改良肩胛骨稳定性训练与常规康复治疗相比,可以提高临床愈合率㊂这与张玉倩等[17]研究结果一致,其主要原因是基于P N F技术指导下改良肩胛骨稳定性训练是一种兼具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康复训练方式,其可以通过调整感觉神经的兴奋性,加速肢体功能恢复,促进锁骨骨折病人术后的愈合,从而提高临床愈合率㊂R OM是最常用的肩关节功能评估指标[18]㊂本研究中,两组病人在6周后最大主动前屈㊁外展㊁后伸幅度均上升,且观察组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不同的康复治疗均能帮助病人改善患侧肩关节功能,但是基于P N F技术指导下改良肩胛骨稳定性训练效果更佳㊂与宋华隆等[19]研究结果一致㊂本研究通过改良的4个肩胛骨稳定性训练动作(前方上提㊁后方上提㊁前方下压㊁后方下压),结合节律性启动㊁重复㊁等张组合等P N F技术,尽早帮助病人对肩胛骨进行主动运动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㊂这4个训练动作基本覆盖了肩胛骨的运动轨迹:前方上提时肩胛骨整体上移,轻度旋转;后方上提时锁骨远端前移㊁肩胛骨向外旋转;前方下压时锁骨远端后移㊁肩胛骨向内旋转;后方下压时肩胛骨轻度下移旋转,锁骨微动㊂上提促进肩胛骨外旋,下压促进肩胛骨内旋,以此建立肩胛带的正常功能和稳定性,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近端的稳定性决定了远端灵活性,此训练方式符合人体发育学和运动控制的原理㊂从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仅增加了针对肩胛骨的稳定性训练,但肩胛骨功能情况均好于对照组,可表明基于P N F技术指导下改良肩胛骨稳定性训练对肩关节功能恢复有较好影响,能更好恢复肩胛骨功能㊂从D A S H-C h i n e s e上肢功能评定结果来看,6周后两组病人D A S H值均下降,且观察组D A S H值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康复治疗均能改善上肢功能,但观察组的上肢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这说明在基于P N F技术指导下改良肩胛骨稳定性训练后,其上肢功能改善更好㊂肩关节的运动幅度主要体现在盂肱关节和肩胸关节的运动上,在盂肱关节功能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康复训练后的肩关节功能变化则主要与肩胛骨的运动有关[20]㊂本研究结果显示,89例病人共发生二次骨折1例,其中观察组0例,对照组1例,观察组二次骨折率(0)低于对照组(2.27%),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说明基于P N F技术指导下改良肩胛骨稳定性训练对锁骨骨折术后二次骨折并无明显的不良影响㊂调查研究发现,二次骨折主要发生在老年人㊁骨质疏松㊁营养不良及术后卧床时间较长等存在较高跌倒风险的病人,所以在本研究中不管是常规康复训练还是基于P N F 技术指导下改良肩胛骨稳定性训练对二次骨折均没有明显影响[21]㊂综上所述,基于P N F技术指导下改良肩胛骨稳定性训练在促进锁骨骨折术后病人肩胛骨功能恢复中,能够有效改善肩关节功能及上肢功能恢复情况,提高临床愈合率,且二次骨折发生风险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㊂本次研究由于样本量较少,研究时间较短,结果可能存在偏倚,在后续研究中将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延长研究及随访观察时间,采用多中心及纵向研究,以期达到更好的临床应用效果㊂参考文献:[1]丁正美,黄宾,朱小建,等.改良的肩胛骨控制训练对锁骨骨折术后肩胛骨功能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23,31(7):9-1247. [2] K A R A D,H A R P U TG,D U Z G U NI.S h o u l d e r-a b d u c t i o n a n g l e a n dt r a p e z i u s m u s c l ea c t i v i t y d u r i n g s c a p u l a r-r e t r a c t i o ne x e r c i s e[J].A t h lT r a i n.2021,56(12):1327-1333.[3]郭莉娟,孙惠,郝鹏飞.肩胛骨运动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2,46(8):1317-1318. [4] N G U Y E NPT,C H O U L W,H S I E H Y L.P r o p r i o c e p t i v en e u r o m u s c u l a r f a c i l i t a t i o n-b a s e d p h y s i c a l t h e r a p y o n t h ei m p r o v e m e n t o fb a l a n c ea n d g a i t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c h r o n i cs t r o k e[J].L i f e(B a s e l).2022,12(6):882.[5]邓思敏,陈伟杰,陆宇瑶,等.肩胛骨稳定训练对存在肩胛骨动力障碍的偏瘫肩痛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2(16):126-129.[6]李荣祝,吕亚南,陈枫,等.P N F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1,4(4):371-373.[7]王阳,白雪桦,荆潮,等.物理治疗联合肩胛骨稳定性训练治疗慢性肩袖损伤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1,12(24):28-32.[8]徐晶,朱成林,赵增趁,等.浙北伤科牵张手法联合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对创伤性肩周炎患者肩胛骨动力障碍的影响[J].新中医, 2021,53(13):170-174.[9]于小英,王博,耿壮丽,等.肩胛骨运动控制训练对肩关节活动障碍患者肩关节功能的影响[J].中国民间疗法,2019,27(5):24-25.[10]唐兰,陈康,麻玉慧,等.肩胛稳定性训练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研究进展[J].国际骨科学杂志,2021,42(4):209-212. [11]席蕊,周敬滨,高奉,等.肩胛骨运动康复训练干预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方法及临床效果研究进展[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20, 39(3):241-246.[12]赵琛,胡锐,周红,等.力偶练习和肩肱节律调整对肩袖损伤保守治疗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2022,10(3): 226-231.[13] T A N GL,C H E N K,MA Y,e ta l.S c a p u l a r s t a b i l i z a t i o ne x e r c i s eb a s e d o n t h e t y p e o f sc a p u l a rd y s k i ne s i s v e r s u s t r a d i t i o n a l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t r a i n i n g i nt h et r e a t m e n to f p e r i a r t h r i t i so ft h es h o u l d e r[J].T r i a l s,2021,22(1):713.[14]刘芳,庄惠人,赵静磊,等.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27(25):3427-3431.[15] L O N G O U G,R I S I AM B R O G I O N I L,B E R T O N A,e t a l.S c a p u l a rd y s k i n e s i s:f r o m b a s i cs c i e n c et o u l t i m a t et r e a t m e n tp u b l i s h e d c o r r e c t i o na p p e a r s i n i n t j e n v i r o n r e s p u b l i c h e a l t h[J].I n t JE n v i r o nR e sP u b l i cH e a l t h.2020,17(8):2974.[16] WA N G W,J I A N G B,S U N H,e ta l.P r e v a l e n c e.i n c i d e n c e,a n dm o r t a l i t y o fs t r o k e i nc h i n ac l i n i c a l p e r s pe c t i v e ;r e s u l t sf r o m a n a t i o n w i d e p o p u l a t i o n b a s e d s u r v e y of 480687a d u l t s [J ].C i r c u l a t i o n ,2018,135(8):759.[17] 张玉倩,姚叶林,陈康,等.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肩胛骨周围肌肉群功能障碍及运动疗法[J ].医学研究杂志,2018,47(10):173-176.[18] L I NP ,Y A N G M ,HU A N G D ,e ta l .E f f e c to f p r o p r i o c e p t i v e n e u r o m u s c u l a r f a c i l i t a t i o nt e c h n i qu eo nt h et r e a t m e n to f f r o z e n s h o u l d e r :a p i l o t r a n d o m i z e d c o n t r o l l e d t r i a l [J ].B M CM u s c u l o s k e l e tD i s o r d ,2022,23(1):367.[19] 宋华隆,曹颖,牛博真,等.P N F 技术联合火针平衡阴阳法治疗老年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23,43(2):341-344.[20] 陈旭升.循序渐进式康复模式对锁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 ].实用医技杂志,2020,27(11):1565-1566.[21] Y A D A VS ,P HA L A K MO ,S H E V A T E I ,e ta l .C o m pa r a t i v e s t u d y o f p o s t o pe r a t i v e o u t c o m e so fc l a v i c l e m i d s h af tf r a c t u r e t r e a t e db y n a i l i ng v s [J ].P l a t i n g,C u r e u s ,2022,14(3):22862.(收稿日期:2023-08-26;修回日期:2024-04-02)(本文编辑郭海瑞)改良版B e c k 口腔评估表指导下的口腔护理对卒中相关肺炎的预防效果胡慧勤摘要 目的:探究改良版B e c k 口腔评估表指导下的口腔护理对卒中相关肺炎的预防效果㊂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 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245例脑卒中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122例行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123例行改良版B e c k 口腔评估表指导下的口腔护理,比较两组在护理第1天㊁第5天㊁第7天时改良版B e c k 口腔评分㊁口腔溃疡情况㊁口咽部细菌培养菌株数,比较两组在护理第7天时卒中相关肺炎(S A P )发生率以及吞咽功能,比较护理7d 后病人其他相关并发症发生率㊂结果:护理第1天㊁第7天观察组改良版B e c k 口腔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护理第5天㊁第7天后观察组口腔溃疡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 <0.05);护理第5天㊁第7天后观察组口咽部细菌培养菌株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S A P 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后吞咽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护理7d 后观察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㊂结论:改良版B e c k 口腔评估表指导下进行口腔护理可有效改善病人口腔健康状态,降低口腔黏膜溃疡出血,减少口咽部细菌定植,改善病人吞咽功能,有效预防S A P 产生,减少其他相关并发症发生㊂关键词 改良版B e c k 口腔评估表;口腔护理;卒中肺炎;预防K e yw o r d s M o d i f i e dB e c kO r a lA s s e s s m e n t S c a l e ;o r a l c a r e ;s t r o k e -a s s o c i a t e d p n e u m o n i a ;p r e v e n t i o n d o i :10.12104/j.i s s n .1674-4748.2024.07.027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主要由急性脑循环障碍引起,此病发病速度快㊁病情进展快㊁预后效果差,病情程度严重的会造成病人死亡[1-2]㊂绝大部分脑卒中病人吞咽功能障碍,无法将呼吸道内分泌物主动排出,病人机体抵抗力下降,营养摄入减少,致使口腔内微生物大量繁殖,容易造成口腔炎,还会因为感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㊂卒中相关肺炎(S A P )[3-4]是一种常见的脑卒中并发症,口腔细菌可通过吸入的方式进入肺部,致使S A P 发生㊂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㊁发热㊁呼吸困难等,不但增加病人住院时间,且增加病人死亡风险㊂研究发现,加强病人口腔护理,可以降低病人因细菌吸入引起的肺部感染风险,可有效预防S A P 发生[5-7]㊂改良版B e c k 口腔评估表通过评估嘴唇㊁舌头㊁牙齿㊁牙龈㊁唾液以及口腔黏膜5个部分的受损程度,作者简介 胡慧勤,副主任护师,本科,单位:215600,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㊂引用信息 胡慧勤.改良版B e c k 口腔评估表指导下的口腔护理对卒中相关肺炎的预防效果[J ].全科护理,2024,22(7):1301-1304.评估病人口腔健康状况[8]㊂在改良版B e c k 口腔评估表指导下进行口腔护理可对病人口腔卫生健康状况进行有效评估,为卒中病人口腔护理提供个性化方案,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㊂本研究旨在探究改良版B e c k 口腔评估表指导下的口腔护理对卒中相关肺炎的预防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 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245例脑卒中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共122例行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共123例行改良版B e c k 口腔评估表指导下的口腔护理㊂纳入标准:1)年龄ȡ18岁,经头颅核磁共振成像(M R I)确诊为脑卒中病人;2)知悉并签署本研究知情同意书㊂排除标准:1)入组前肺部已感染病人;2)恶性肿瘤者;3)精神障碍者㊂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㊂本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㊂。
肩胛骨突出训练方法
1. 嘿,想改善肩胛骨突出吗?来试试哑铃划船呀!就像划船一样,双手紧握哑铃,往后拉,感受背部肌肉的发力。
我朋友试过,真的超有效,你的肩胛骨也能乖乖回去哦!
2. 引体向上也很棒呀!想象自己是一只猴子要爬上树,双手抓住杆子努力往上拉。
这可是纠正肩胛骨突出的好办法,难道你不想试试让自己变得更挺拔吗?
3. 还有俯身飞鸟呢!趴在那,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展开双臂。
我自己做的时候,明显感觉肩胛骨周围的肌肉在使劲呢,坚持下去肯定有效果呀!
4. 俯卧撑也不能落下哦!手肘撑地,身体绷直,这难道不是很简单嘛?它能让你的背部更有力,对改善肩胛骨突出可有帮助啦,还不赶紧动起来!
5. 尝试一下游泳吧,特别是自由泳!在水中就像鱼儿一样穿梭,手臂的划动能很好地锻炼背部肌肉。
我就经常去游泳,感觉肩胛骨都更舒展了呢,你也快去呀!
6. 瑜伽中的牛面式也值得推荐呀!两只手在背后交叉,就像给自己一个温暖的拥抱。
好多人练了这个动作,肩胛骨突出都改善了不少呢!
7. 平板支撑也别忽略啦!就直直地撑在那,考验你的耐力呢。
这可是锻炼核心肌群的好方法,对肩胛骨也有间接的好处呀,别偷懒哦!我的观点就是这些训练方法只要坚持做,真的能看到效果,别再犹豫啦,赶紧行动起来吧!。
如何正确进行肩胛肌训练肩胛肌是人体肩部的一个重要肌肉群,它位于肩胛骨的上方,对于保持良好的肩部稳定性、促进肩关节运动以及预防肩部受伤有着重要的作用。
正确进行肩胛肌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运动表现,同时也有助于改善肩部的稳定性和减少不适感。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肩胛肌训练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热身准备在进行任何肌肉训练前,热身准备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肩胛肌训练,可以通过以下动作进行热身:1. 肩部旋转: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然后慢慢将双臂向前旋转,再向后旋转。
每个方向旋转10-15次。
2. 扩胸动作: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向侧方举起,然后慢慢打开胸口,感受胸部和肩胛肌的伸展。
重复10-15次。
二、肩胛肌训练方法以下是一些常见且有效的肩胛肌训练方法,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案。
1. 俯卧撑俯卧撑是一种全身性的训练方法,也可以有效地锻炼肩胛肌。
具体做法如下:1) 平躺在地上,手掌与肩膀齐平,手指向前,手肘微微弯曲。
2) 用力推起身体,直至手臂伸直,然后再慢慢降下身体。
3) 进行15-20次的连续俯卧撑,每次做3组。
2. 肩部推举肩部推举是一种有效的肩胛肌训练方法,可以通过哑铃或者杠铃进行。
具体做法如下:1) 站立或坐立,手持哑铃或杠铃,双臂下垂。
2) 将手臂慢慢向上推起,直至与肩膀齐平,然后再慢慢降下。
3) 进行10-12次的肩部推举,每次做3-4组。
3. 反向飞鸟反向飞鸟是一种能够有效锻炼肩胛肌的训练方法,可以通过哑铃进行。
具体做法如下:1) 站立或坐立,手持哑铃,双臂自然下垂。
2) 弯曲腰部,保持上身与地面平行,将哑铃慢慢向后抬起,感受肩胛肌的收缩,然后再慢慢放下。
3) 进行12-15次的反向飞鸟,每次做3组。
三、注意事项在进行肩胛肌训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以保证训练的效果和安全性:1. 选择适当的重量和次数:根据自身能力选择合适的重量和次数进行训练,以避免过度训练或受伤。
2. 保持正确的姿势:在执行训练动作时,保持正确的姿势非常重要。
肩胛骨控制训练方法
嘿,你问肩胛骨控制训练方法啊?那咱可得好好唠唠。
要想控制肩胛骨,得先了解它咋回事。
肩胛骨就像咱后背的两个小翅膀,平时要是不好好管管它,它就容易偷懒或者瞎捣乱。
那咋训练它呢?
一个办法是靠墙站立。
找一面平平整整的墙,后背紧紧贴上去。
这时候你得注意啦,肩膀要打开,肩胛骨往中间夹。
就好像你的后背有个大夹子,把肩胛骨夹住一样。
然后脑袋、肩膀、屁股、脚后跟都得在一条线上。
站个几分钟,你就会感觉肩胛骨有点酸酸的,这就对啦。
还有个办法是手臂画圈。
站直了,双手伸直,像直升机的螺旋桨一样慢慢画圈。
画圈的时候,要感觉肩胛骨在跟着动。
别光胳膊动,肩胛骨也得活动起来。
大圈小圈都画一画,活动活动筋骨。
再一个呢,就是俯卧抬手臂。
趴在垫子上,脸朝下。
然后双手伸直往上抬,同时肩胛骨要往后缩。
就像乌龟缩脑袋一样,把肩胛骨缩回来。
抬起来坚持几秒,再放下去。
重复这个动作,能让肩胛骨更有力。
举个例子哈。
我有个朋友,整天坐在办公室对着电脑,时间长了肩膀疼得不行。
后来他听人说肩胛骨控制训练有用,就开始试试。
他每天下班回家就靠墙站一会儿,然后再做几个手臂画圈和俯卧抬手臂的动作。
一开始他也觉得挺累的,但是坚持了一段时间后,肩膀就不那么疼了。
而且他感觉自己的后背也更直了,整个人都精神了不少。
所以啊,肩胛骨控制训练方法不难,关键是要坚持。
只要你肯花点时间,好好训练你的肩胛骨,它肯定会乖乖听话,让你的身体更健康。
肩胛提肌的五种锻炼方式肩胛提肌是人体背部的一块肌肉,位于双肩胛骨之间,主要承担着肩胛骨的抬起和稳定作用。
它不仅影响着身体的美观,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肌肉。
那么,如何锻炼肩胛提肌呢?本文结合五种不同方法进行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波速健身器械锻炼波速健身器械运用的是“振动训练”原理,它能够通过不断刺激肌肉从而使其得到锻炼。
具体使用方法是,双手握住凸起的握把,跪在膝盖上,将双手向前伸直,然后沿着肩胛提肌的方向,将双手向上提起。
在这个过程中,肌肉会产生类似快速震动的效果,从而达到锻炼的效果。
二、俯卧撑俯卧撑是一种简易又实用的锻炼肩胛提肌的方法。
具体方法是,身体俯卧在地面上,手臂伸直,手掌固定在地面上,手指朝前,肘部伸直。
然后通过肩胛提肌的收缩力量,将身体向上提起。
在吸气的同时,保持肌肉收缩,并将身体尽可能地抬高。
最后,再慢慢降下身体,即完成了一次俯卧撑。
三、重量训练重量训练是一种常见的锻炼肌肉的方法,并且也是锻炼肩胛提肌的有效途径。
需要用到瑜伽球、哑铃等训练器材。
首先,把瑜伽球放在墙上,然后借助墙的力量,将肩部向上提起。
再用哑铃进行重量训练,可以选用卧推、肩推、俯卧撑等动作,每个动作能够达到不同的锻炼效果。
四、游泳游泳是一项集全身性运动的方法,不仅可以充分锻炼肩胛提肌,还可以增强全身肌肉和耐力。
具体方法是,选择自己熟悉的游泳方式,如自由泳或蛙泳。
在游泳过程中,肩胛提肌会不断地产生张力,以稳定肩胛骨,这样就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增加肌肉的力度。
五、悬垂训练悬垂训练是一种需要费一定力气的锻炼方法。
具体方法是,将双臂伸直悬挂在高处,让整个身体靠在墙上,保持脚部并拢伸直,然后通过肩胛提肌的力量,使整个身体往上提起。
在这个过程中,肩胛提肌会得到充分锻炼,并产生拉力。
悬垂训练是锻炼肩胛提肌和身体下部肌肉的一种好方法。
总之,以上是五种锻炼肩胛提肌的方法,它们既有自己的优点又各有特点。
希望通过这些练习,您能够轻松达到理想的肌肉状态。
纠正肩胛骨前倾的方法
要纠正肩胛骨前倾,你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 坚持正确的姿势:保持身体挺直,头部稍微向上扬,让肩胛骨处于正确的位置。
避免长时间低头或前倾坐姿。
2. 坐姿和站立时引导肩胛骨:用手指轻轻指引肩胛骨向后下方移动,让它们靠近背部。
3. 加强肩膀和背部肌肉:通过锻炼肩膀、背部和核心肌群来增强肌肉,帮助纠正肩胛骨前倾。
例如,你可以进行俯卧撑、引体向上、倒立撑等练习。
4. 做肩背放松和伸展运动:进行一些肩背放松运动,如肩部转动、前后拉伸、胸肌拉伸等。
5. 锻炼时使用正确的姿势:无论是进行力量训练还是有氧运动,都要确保使用正确的姿势和技巧,避免过度使用肩部、背部等部位。
6.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你的肩胛骨前倾问题比较严重或持续不改善,建议咨询专业的理疗师或医生,他们可以为你提供更具体的指导和治疗建议。
肩胛骨喙突骨折康复训练动作肩胛骨喙突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肩关节创伤,常见于剧烈运动或意外事故中。
这种骨折需要经过康复训练来恢复功能和力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肩胛骨喙突骨折康复训练动作,以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1. 肩关节活动性康复训练:- 前屈与后伸:坐或站直,双手自然下垂,缓慢将双方肩胛骨往后收拢,然后再缓慢地伸展开来。
这个动作可以帮助恢复肩胛骨的稳定性和活动范围。
- 内外旋转:手臂放在身体两侧,手掌向内,然后慢慢将手掌旋转到外侧,再慢慢地旋转回到原位。
这个动作有助于恢复肩关节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2. 肌肉力量训练:- 肩胛骨后牵引:躺在平坦的表面上,将双手伸直超过头部,然后用另一只手拉动患侧手臂,使其朝上方伸展。
这有助于恢复肌肉力量和稳定性。
- 肩胛骨划船:坐在拉力机或坐姿划船机上,将手臂伸直抓住手柄,然后用肩胛骨的力量向后拉手柄,将手柄拉到胸前。
这个动作有助于加强上背部和肩部肌肉。
3. 功能性训练:- 桌上推动:坐在桌边,双手放在桌上,推动自己离开桌面,然后再慢慢地回到原位。
这个动作有助于恢复肩关节的功能性活动。
- 球墙练习:站在距离墙壁一定距离的地方,用手持球向墙壁投掷,然后迅速接住球并再次投掷。
这个动作有助于提高肩关节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总结回顾:通过以上训练动作,可以帮助肩胛骨喙突骨折患者恢复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力量和功能。
这些训练动作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逐步帮助患者恢复肩胛骨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在进行康复训练时,患者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当的动作和负荷,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训练。
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的应保持良好的姿势和正确的体位,避免过度使用肩关节,以免引起伤害和不适。
个人观点和理解:肩胛骨喙突骨折康复训练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通过适当的训练和指导,患者可以恢复肩关节的功能和力量,减轻疼痛和不适,并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康复需要患者的积极性和耐心,同时也需要专业人员的指导和监督。
我相信,通过适当的康复训练,肩胛骨喙突骨折患者定能恢复到最佳状态。
肩胛骨灵活度训练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肩胛骨是人体上部的一对骨头,连接着上肢和躯干,承托着上肢的活动和运动。
肩胛骨的灵活度不仅决定了人体上肢运动的灵活性和稳定性,更直接影响到肩部的健康状况。
对肩胛骨的灵活度进行训练,不仅可以增强上肢的运动功能,还可以预防和缓解肩部疼痛和损伤。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肩胛骨灵活度训练方法,帮助您保持健康的肩部。
一、肩胛骨的结构和功能肩胛骨是连接上肢和躯干的重要骨骼,位于胸腔和臀部之间的背部。
肩胛骨有三个显著的骨头,分别是肱骨头、腋下骨头和冠状骨头,它们通过肱胛舟、斜方肌、肱峦骨和锁区肌等肌肉和筋膜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复杂的肩胛骨腔。
肩胛骨在人体的上肢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我们进行各种动作时,肩胛骨不仅需要承受上肢的重量,还需要协调上肢的运动,保持肩部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如果肩胛骨的灵活度不足,就会导致肩部的僵硬和疼痛,甚至引发肩周炎和肩关节疾病。
二、肩胛骨灵活度训练方法1. 旋转肩胛骨旋转肩胛骨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肩胛骨训练方法。
站立或坐下,双手交叉放在肩膀上,然后尽量向前旋转肩胛骨,再向后旋转,尽量扩展胸部和肩部的活动范围。
每天早晚各做10次,每次15秒,可以有效促进肩部血液循环,改善肩部的灵活度。
2. 肩胛骨倒挂训练肩胛骨倒挂训练是一种瑜伽和普拉提运动中常见的训练方法。
找一个坚固的横杆,双手握住横杆,身体悬空,然后尽量放松肩胛骨,感受身体的拉伸和肩部的放松。
每天坚持练习,可以有效拉伸背部和肩部肌肉,增强肩胛骨的灵活度。
3. 肩胛骨按摩放松肩胛骨稳定性训练是肩胛骨训练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加强肩胛骨周围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可以有效保护肩胛骨,预防肩部损伤。
常见的肩胛骨稳定性训练包括俯卧撑、引体向上、哑铃练习等动作,每天坚持练习,可以有效增强肩胛骨的稳定性和灵活度。
三、注意事项在进行肩胛骨灵活度训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意姿势正确。
在进行肩胛骨训练时,需要注意姿势正确,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肩胛上回旋训练动作
肩胛上回旋训练动作是一种有效锻炼肩胛骨周围肌肉的运动,有助于增强肩膀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肩胛上回旋训练动作,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动作。
一、悬垂上旋动作
这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肩胛上旋训练动作。
首先,找到一个横杠,双手握住横杠,双脚离地,全身悬垂。
然后,用肩胛骨的力量将身体向上旋转,直到胸部接近横杠。
保持姿势一段时间后,再慢慢放松,回到起始位置。
重复这个动作10-15次,每天进行2-3组。
二、俯卧撑动作
俯卧撑是一种全身肌肉都能得到锻炼的运动,同时也可以训练肩胛骨周围的肌肉。
开始时,俯卧在地上,双手与肩膀同宽,手掌着地,手指向前。
然后,用手臂的力量将身体从地面推起,直到手臂伸直。
在顶峰位置保持一段时间,然后慢慢下降,回到起始位置。
重复这个动作10-15次,每天进行2-3组。
三、肩部旋转动作
这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肩胛上旋训练动作。
首先,站立或坐下,保持身体直立。
然后,将双手伸直并放在身体两侧,手掌朝下。
接下来,用肩胛骨的力量将双手向外旋转,直到手臂与地面平行。
保持姿势一段时间后,再慢慢放松,回到起始位置。
重复这个动作10-15次,每天进行2-3组。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肩胛上回旋训练动作,通过坚持进行这些动作,你可以有效地锻炼肩胛骨周围的肌肉,提高肩膀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记住,在进行这些动作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动作的流畅性,避免受伤。
希望这些动作对你的训练有所帮助,祝你健康和成功!。
肩胛骨的六种运动形式肩胛骨是人体上肢的关键骨骼之一,它连接着肩臂和背部肌肉,能够实现多种运动形式。
下面将分别介绍肩胛骨的六种运动形式。
1. 上举运动上举是指将肩胛骨向上提起的运动形式。
在这个动作中,肩胛骨上的肌肉将肩胛骨从背后向上抬起,使之与肩关节形成一个直角。
这种运动形式常见于举重、舞蹈等活动中,可以有效锻炼肩背部肌肉。
2. 下压运动下压是指将肩胛骨向下压低的运动形式。
在这个动作中,肩胛骨上的肌肉将肩胛骨从上方向下推压,使之与肩关节形成一个直角。
下压运动可以增强胸部和上背部肌肉的力量,提高肩部稳定性。
3. 向前旋转运动向前旋转是指将肩胛骨向前转动的运动形式。
在这个动作中,肩胛骨上的肌肉将肩胛骨向前旋转,使之与胸部形成一个直角。
这种运动形式常见于击剑、拳击等运动中,可以增强肩部肌肉的灵活性和爆发力。
4. 向后旋转运动向后旋转是指将肩胛骨向后转动的运动形式。
在这个动作中,肩胛骨上的肌肉将肩胛骨向后旋转,使之与背部形成一个直角。
向后旋转运动可以增强背部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对于改善姿势和预防肩部损伤非常有效。
5. 向内旋转运动向内旋转是指将肩胛骨向内旋转的运动形式。
在这个动作中,肩胛骨上的肌肉将肩胛骨向内侧旋转,使之与躯干形成一个直角。
这种运动形式常见于游泳、划船等运动中,可以增强肩部肌肉的协调性和耐力。
6. 向外旋转运动向外旋转是指将肩胛骨向外旋转的运动形式。
在这个动作中,肩胛骨上的肌肉将肩胛骨向外侧旋转,使之与躯干形成一个直角。
向外旋转运动可以加强肩部肌肉的稳定性和柔韧性,对于预防和治疗肩袖损伤具有重要作用。
总结起来,肩胛骨有上举、下压、向前旋转、向后旋转、向内旋转和向外旋转等六种运动形式。
通过合理的训练和运动,可以有效锻炼肩背部肌肉,提高肩部的力量、灵活性和稳定性,预防和治疗肩部损伤。
在进行这些运动时,需要注意正确的姿势和动作,适度增加运动强度,避免过度疲劳和损伤。
如果有任何不适或疑问,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或运动教练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