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第七章非关税措施
- 格式:ppt
- 大小:1004.50 KB
- 文档页数:29
各国非关税措施引言在国际贸易中,除了关税之外,各国还采取了许多非关税措施来限制或者影响进口和出口商品的流动。
这些非关税措施包括贸易限制、贸易补贴、技术壁垒、卫生和安全标准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
本文将对各国常见的非关税措施进行介绍和分析。
贸易限制进口配额进口配额是限制特定商品进口数量的一种非关税措施。
各国可以通过设定年度配额或者目标配额,限制特定商品的进口量。
进口配额的设定可以保护国内产业,限制进口商品的数量,以提高国内产业的竞争力。
进口许可证进口许可证是授予特定进口商进口特定商品的许可证。
进口商需要向政府申请进口许可证,然后政府会根据各种因素,如国内产业保护、国家安全等,决定是否批准该申请。
进口许可证可以有效限制国外商品的进口,并保护国内产业。
贸易补贴出口补贴出口补贴是各国政府为了促进出口而向出口商提供的财政或其他形式的支持。
出口补贴可以包括直接的财政补贴、减免税收、出口信贷以及关于出口活动的其他形式的支持。
通过出口补贴,各国政府可以鼓励企业增加出口量,提高国家的出口竞争力。
内部补贴内部补贴是各国政府为了支持国内产业而提供的财政或其他形式的支持。
内部补贴可以包括对于生产成本的补贴、对于研发和创新的补贴,以及其他形式的支持。
通过内部补贴,各国政府可以提高本国产业的竞争力,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冲击。
技术壁垒技术标准各国可以通过制定技术标准来限制进口商品的流入。
技术标准可以包括产品的规格、质量、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对于不符合技术标准的进口商品,各国可以禁止其进口或者加以限制。
技术标准的制定可以确保进口商品的质量和安全,但同时也可能成为贸易壁垒,限制了进口商品的流通。
标签和包装要求各国可以通过制定标签和包装要求来限制进口商品的流入。
标签和包装要求可以包括商品的成分、产地、安全警示等要求。
对于不符合标签和包装要求的进口商品,各国可以禁止其进口或者加以限制。
标签和包装要求的制定可以提供给消费者更多的信息,保护消费者权益,但同时也可能成为贸易壁垒,限制了进口商品的流通。
非关税措施•非关税措施概述•非关税措施的主要类型•非关税措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目•应对非关税措施的策略和建议录CHAPTER非关税措施概述含义与关税措施的区别配额限制技术性贸易壁垒反倾销、反补贴措施进口许可证制度非关税措施的重要性01020304保护国内产业维护国家安全促进国际贸易平衡实现政策目标CHAPTER非关税措施的主要类型技术性贸易壁垒010*******定义: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是指为防止疾病、虫害和杂草的传播而采取的措施,包括检验、检疫、处理、隔离等措施。
主要手段检验和检疫:对进口商品进行检验和检疫,防止疾病、虫害和杂草的传播。
处理和隔离: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包括清除、消毒等措施,或者对进口商品进行隔离,以防止问题的扩散。
影响: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对于保护国内农业生产和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如果措施过于严格或不合理,也可能成为贸易的障碍。
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知识产权保护措施010*******CHAPTER非关税措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非关税措施可能导致进口商需要支付额外的费用、提交更多的文件,从而增加贸易的成本和时间,进一步影响贸易的速度。
影响贸易的规模和速度增加贸易成本贸易限制贸易转移优惠待遇改变贸易的地理方向综上所述,非关税措施对国际贸易具有深远的影响,不仅影响贸易的规模和速度,还能改变贸易的地理方向,并进一步影响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
因此,在国际贸易谈判和政策制定中,各国需要充分考虑非关税措施的影响,以实现更加公平、自由和开放的国际贸易环境。
商品替代:非关税措施可能使得某些进口商品变得不经济,从而促进国内替代品的发展和生产。
技术标准和法规:通过设立技术标准和法规,非关税措施可以影响不同商品的贸易条件,从而影响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
例如,对环保标准的提高可能会促进环保友好型商品的贸易。
影响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CHAPTER应对非关税措施的策略和建议应对非关税措施的策略和建议WATCHING。
《国际贸易学》课程笔记第一章导论1.1 国际贸易的含义和基本范畴- 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的交换活动。
- 国际贸易的基本范畴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要素流动。
1.2 国际贸易的作用- 国际贸易可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全球生产效率。
- 国际贸易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
- 国际贸易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技术传播,推动全球技术进步。
- 国际贸易可以促进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友好关系。
1.3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出口: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其他国家或地区出售商品和服务。
- 进口: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其他国家或地区购买商品和服务。
- 贸易顺差: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
- 贸易逆差: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进口额大于出口额。
- 贸易平衡: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额等于进口额。
- 自由贸易:指国家间对进出口商品和服务不设限制或关税。
- 保护贸易:指国家采取措施限制进口,保护本国产业。
- 关税:指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费。
- 非关税壁垒:指除关税以外的限制进口的措施,如配额、许可证等。
2.1 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历史演进-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可以分为古典、新古典、新贸易理论和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四个阶段。
-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包括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
2.2 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他认为一个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即生产效率高于其他国家。
- 通过专业化和自由贸易,各国可以最大化全球生产效率和福利。
2.3 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由大卫·李嘉图提出,他认为一个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即相对生产效率高于其他国家。
- 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商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另一个国家在所有商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劣势,两国之间仍然可以通过比较优势进行贸易,实现互利共赢。
- 比较优势理论强调了机会成本的概念,即生产一种商品所放弃的其他商品的生产能力。
国际贸易非关税措施国际贸易非关税措施1.简介国际贸易中的非关税措施(Non.Tariff Measures,简称NTMs)是指除了关税以外的各种措施,用于限制或者影响进出口商品的国际交易。
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配额、进口许可证、卫生和安全标准、技术要求、反倾销措施、补贴和计量等。
本文将会介绍非关税措施的分类以及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2.非关税措施的分类2.1 配额2.1.1 简介配额是指进出口商品数量的限制。
可以分为数量配额和价值配额两种类型。
2.1.2 数量配额数量配额是指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或出口数量设置了限制。
通常是商定一个固定的数量,超过这个数量的进口或出口将会被限制。
2.1.3 价值配额价值配额是指对某种商品进口或出口的总价值设置了限制。
通常是商定一个固定的金额,超过这个金额的进口或出口将会被限制。
2.2 进口许可证进口许可证是指在进口商品之前,需要获得相关机构或部门的许可证才能进行进口。
进口许可证可以对某种或某类商品进行限制,也可以对进口国家或地区进行限制。
2.3 卫生和安全标准卫生和安全标准是指对商品的质量、卫生和安全性能等方面设置的标准。
这些标准可以用于保护消费者、环境和公共安全等。
2.4 技术要求技术要求是指对商品的技术性能、质量、包装、测试等方面的要求。
技术要求的目的是确保商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能,并且防止低质量或不合格的商品进入市场。
2.5 反倾销措施反倾销措施是指对进口商品进行的反倾销调查和限制措施。
当某种进口商品被认定为倾销品,进口国家可以对其实施反倾销措施,以保护国内产业。
2.6 补贴补贴是指对国内生产者或出口商提供的财政援助或其他种类的支持。
补贴可以影响国际贸易的竞争力,并产生负面影响。
2.7 计量计量是指对商品的计量单位和方法进行规定。
通过统一的计量标准,可以减少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和不必要的成本。
3.非关税措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3.1 贸易壁垒非关税措施可以作为贸易壁垒,限制或者阻碍进出口商品的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