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非关税措施案例
- 格式:ppt
- 大小:755.00 KB
- 文档页数:80
非关税措施案例非关税措施是指各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国产业,而不是通过征收关税的方式对进口商品进行限制或者监管的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配额、进口许可证、反倾销措施、技术壁垒、标准和认证要求等。
非关税措施在国际贸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企业的出口和进口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下面将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来说明非关税措施对企业和国际贸易的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关于配额的案例。
某国政府针对进口纺织品实施了配额措施,对于超出配额的进口纺织品征收高额关税。
这一措施导致了进口商在进口纺织品时面临更高的成本,从而影响了国际贸易。
对于纺织品生产企业来说,由于进口成本的增加,他们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市场竞争压力,甚至需要调整生产布局或者寻找新的出口市场。
因此,配额措施对于国际贸易中的企业和市场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其次,我们来看一个关于反倾销措施的案例。
某国政府对于一种进口钢铁产品实施了反倾销措施,征收高额关税以保护本国钢铁产业。
这一措施导致了进口钢铁产品的价格上涨,影响了国内相关行业的生产成本和竞争力。
对于进口商来说,他们需要面对更高的进口成本,甚至可能需要寻找替代产品。
而对于本国钢铁产业来说,他们可能会在短期内受益于这一措施,但在长期内也可能面临着技术更新和市场竞争的挑战。
因此,反倾销措施对于国际贸易中的企业和市场都带来了不确定性和影响。
最后,让我们来看一个关于技术壁垒的案例。
某国政府对于一种特定的电子产品实施了严格的技术标准和认证要求,以限制进口和保护本国产业。
这一措施导致了进口商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成本来满足这些技术要求,甚至可能需要调整产品设计和生产流程。
对于本国相关产业来说,他们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于这一措施,但也需要面对国际市场的竞争和技术更新。
因此,技术壁垒对于国际贸易中的企业和市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非关税措施在国际贸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企业和市场都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因此,各国政府在制定和实施非关税措施时需要充分考虑国际贸易的平衡和公平,避免对其他国家和企业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非关税壁垒的案例【篇一:非关税壁垒的案例】我国遭遇的非关税壁垒的实例 09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 3 班 0940331林小燕案例一:遭遇欧洲非关税壁垒中国市场红牛销售仍旺 2004年 2 月 10 日信报讯(记者朱伟东)近日外电报道称,欧盟已同意一项由法国提出的在法国本国禁售红牛饮料的申请。
昨天,记者与中国红牛公司取得联系,该公司有关高层表示,目前无法得到欧洲的确切消息,并不排除红牛在欧盟遭遇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可能,但是并不会影响到红牛在中国市场的销售。
昨天,中国红牛公司行政常务副总监张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红牛公司在前天晚上获悉这件事后给予了高度关注,并正在积极联系远在欧洲奥地利的欧洲红牛公司以了解事态进展,力求向中国的消费者提供此事件的真相。
他向记者表态说:这次欧盟针对法国的裁定,与红牛饮料的品质无关,可以理解为欧盟内部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壁垒问题,本来是产品的标准方面的差异,结果转化为非关税的技术壁垒,使在其他国家完全可以销售的产品不能进入这个市场,比如法国,几年来就一直只允许在药店销售红牛,现在禁止,说明是技术壁垒上的升级。
红牛已经得到 70 多个国家健康管理部门的批准,并且在欧洲销售了15 年时间,在许多国家都被许可,法国没有理由不允许红牛销售。
张磊向记者表示,目前在市场销售最多的就是净含量 250 毫升的红牛饮料,其 100 毫升功效成分含量咖啡因在 20 毫克左右,也就是说,一罐红牛中的咖啡因含量还不如一杯淡咖啡的含量多,根本不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影响。
当谈到红牛法国遭禁是否会影响中国市场时,张磊表示:红牛在法国遭禁并不会影响中国市场,相反我们从 1995 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获得了相当大的发展,仅仅是去年我们的销售额就突破了 10 亿元,三年后的目标就是达到 20 亿元。
红牛进入中国市场都经过卫生部门严格审核批准,而且在中国境内制造和销售,每一关都要经过卫生部门的抽查,都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饮用的。
国际贸易学案例分析&阅读思考一、第一章案例分析:外贸“双顺差”难题如何破解〔阅读以下材料,分析中国外贸顺差产生原因、影响及对策〕答:国际收支双顺差是指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在理论上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是互补的,所以不可能同时出现顺差,但在我国却出现了双顺差的现象:经常项目顺差,指进出口贸易、出口大于进口。
资本项目顺差,指入出境投资、外资流入大于本国资本输出。
1.我国外贸顺差产生原因从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两个方面分析。
经常项目顺差方面,材料中主要总结为以下四个原因:1〕储蓄率过高,内需不足。
材料中提到储蓄-投资=经常项目顺差。
而我国的储蓄率一直远高于投资率,导致经常项目顺差。
其次高储蓄低消费,会引起产能过剩而内需不足,过剩产能只能通过对外出口来释放。
2〕国内外经济的周期性变动。
材料举了两个例子,1993年中国经济过热,同年中国贸易出现逆差,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IT泡沫破灭对中国的出口增长造成重要影响。
2005年,特别是200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相对疲软,进出口增长速度受到影响,因而2005年中国贸易顺差大幅度增加。
3〕中国的出口股利政策。
包括出口退税政策、有利于出口的汇率政策以及鼓励发展加工贸易的政策等。
4〕出口加工贸易在中国贸易中占支配地位。
在当前的国际生产网络的价值增值链中,由于中国所处的特定位置,不管储蓄和投资的关系如何,也不管宏观经济周期如何,由国际生产网络中的加工和装配地位所决定的加工贸易是一定要创造贸易顺差的。
资本项目顺差方面有以下原因:1〕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以及由此产生的利润和利润前景,引导外国投资者的投资。
但国外直接投资的外汇应该没有被用于购买外国机器设备、技术和管理,转化为直接的贸易逆差,而是转变为外汇。
换言之,这些投资者将直接投资带来的外汇兑换成人民币,购买国内资本品,投资生产的产品进一步通过出口产生经常项目顺差,从而产生了“双顺差”的格局。
2〕国内长期实行的对外资的优惠政策,使得上述外资流入过程变得更加简单,扩大外资流入。
非关税壁垒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绿色壁垒,一种是技术壁垒。
绿色壁垒:比较有名的如“冻虾仁案例”。
2002年上半年,我国舟山某水产公司出口到欧盟的300吨冻虾仁突然被退货,理由是这些冻虾仁检测到含有十亿分之零点二的绿霉素。
经过调查,这些绿霉素不过是一些员工由于双手长期浸泡水中发痒而使用止痒药水所致。
但是,欧盟方面坚决不予通融,使该公司遭受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又如,陕西省最大的果品出口企业——华圣企业(集团)股份公司于2001年初承接了某欧洲代理商300吨“粉红女士”苹果的预约订单,该公司为了组织货源,马上与苹果主产区签订了收购协议,提出相关要求。
到了采摘期,公司标出高于普通苹果两倍的收购价,却只收上来60吨自认为勉强合格的产品,再经生产线筛选,最后只有20吨完全符合国际标准。
之所以造成这么多苹果不合格,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少果农图省事省钱,喷施农药时不给苹果套袋,结果造成农药残留超标;土壤缺钙没有及时补充,造成果面出现斑点;使用无机氮肥过量,造成酸甜串味;疏花疏果不均、树形修剪不平展,果子受光不匀,果形不圆,大小不一。
正是由于不符合这些绿色标准,来之不易的国际订单就这样飞了技术壁垒技术壁垒是一国商品出口到他国需要跨越的技术指标要求。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商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凭借劳动力资源丰富和劳动力成本低廉的特点,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的数量和价格优势,并因此占领了许多市场份额。
但是这种低价也容易给某些国家以“倾销”的借口。
限制我国这些商品的一个较好方法便是提高技术方面的要求。
这里也有一个典型的案例——打火机案例。
温州是我国最大的打火机生产基地,年产打火机5亿只,80%以上供出口,其出口量占世界金属外壳打火机市场的70%。
2002年初,欧盟标准化委员会公布了一个关于打火机安全的标准(简称CR标准)。
根据这项标准,出厂价或海关价低于2欧元的打火机必须安装防止儿童开启的安全锁(CR装置),且须通过欧盟相关认证部门的实验。
非关税措施案例引言非关税措施是指除了关税之外的其他贸易限制措施。
在国际贸易中,非关税措施可以对商品的进口和出口进行限制,以保护国内市场。
本文将介绍一些非关税措施的案例,分析其影响和意义。
1. 配额限制配额是一种通过限制商品进口或出口数量的非关税措施。
配额限制可以对特定商品或特定国家的商品施加数量限制,从而控制市场供应和需求。
下面是一个配额限制的案例:案例:钢铁进口配额限制某国A面临来自国外的大量廉价钢铁产品的竞争,为保护国内钢铁行业发展,国家政府决定实施配额限制措施。
根据该措施,每年只允许进口一定数量的钢铁产品。
进口商必须申请配额并在配额用完后停止进口。
该措施有效地保护了国内钢铁产业,但也导致进口商的经营受到限制,进口商品价格上涨。
2. 标准要求标准要求是指对进口或出口商品的质量、安全、环境等方面设定的规定。
标准要求可以作为非关税措施,对商品进行限制。
以下是一个标准要求的案例:案例:食品安全标准要求某国B对进口食品进行了严格的安全标准要求。
根据该要求,食品必须符合一系列的质量和安全要求,包括食品成分、添加剂使用、生产和储存条件等。
这些标准提高了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保护了国内消费者的利益。
但对于国外食品生产商而言,他们需要进行额外的投资和调整,以满足该国的标准要求。
3. 健康和安全检验健康和安全检验是对进口或出口商品进行的质量和安全性检查。
通过对商品进行检验和认证,可以确保商品对人身安全和公共健康没有危害。
以下是一个健康和安全检验的案例:案例:化妆品进口健康和安全检验某国C对化妆品进口进行了严格的健康和安全检验。
进口化妆品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化妆品安全标准,经过相关认证机构的检验和审批后才能上市销售。
这些检验确保了化妆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保护了国内消费者免受潜在的健康风险。
然而,这也增加了进口化妆品生产商的成本和时间成本。
4. 反倾销措施反倾销措施是指对进口商品进行的保护性措施,以防止其他国家出口商通过倾销商品来损害国内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