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亚园林景观
- 格式:pptx
- 大小:40.08 MB
- 文档页数:68
外国园林概述一般认为,园林有东方、西亚、欧洲三大系统。
东方系园林以中国园林为代表,影响日本、朝鲜及东南亚,主要特色是自然山水、植物与人工山水、植物和建筑相结合。
西亚(伊斯兰)园林古代以(古波斯、古巴比伦)阿拉伯地区的叙利亚、伊拉克及波斯为代表,主要特色是花园与教堂园(柱廊园、空中花园)。
欧洲系(西方)园林(发源于希腊)古代以意大利、法国、英国及俄罗斯为代表,各有特色,基本以规则式布局为主,以自然景物配置为辅。
一、日本古代园林日本早期园林是为防御、防灾或实用而建的宫苑,周围开壕筑城,内部掘池建岛,宫殿为主体,其间列植树木。
而后学习中国汉唐宫苑,加强了游观设置,以观赏、游乐为主要设景、布局原则,创造了崇尚自然的朴素园林特色。
(一)日本造园要素造园要素是组成庭园内涵的基本单位,包括石组、石灯笼、飞石、潭和蹲踞等,每个要素都有其独立的分类和含义。
1.石组:三尊石、须弥山石、蓬莱石组所谓石组是不加任何人工修饰的的自然山石的组合。
石的含义有多重,最常见的是表示山,另外石还是永恒不灭的象征和精神寄托的象征。
石组分为以下种类:【三尊石】中央一般为体量较大的立石,表示释迦,两侧两石体量稍小,右为文殊,左为普贤。
又可统称为伏石头,表示佛陀与其两弟子。
【须弥山石组】古书中把大海中屹立的岩山称为须弥山(世界中央),而庭园的池中露出水面的尖石一般就表示须弥山。
如果池中有体量较大的一组石组,就称其为须弥山石组。
【蓬莱石组】中国的神仙学说把海上仙人住的地方称为三神岛,中国和日本的庭园中把池中的三岛比喻为三神岛,其中很多庭园中用一个岛来表示,称为蓬莱岛。
而蓬莱岛用在枯山水庭园中就被称为蓬莱石组。
【鹤龟石组】寓意长寿。
由六尊矮石按龟首、龟足、龟尾的形式组成龟岛。
六景石(一鹤首石、两鹤羽石、两鹤足石、一鹤尾石)组成一个抽象鹤岛。
据说,中国战国时代的帝王、霸王和武将都期望自己能成为仙人——能像仙鹤一样自由飞翔,像海龟一样潜入海底,并且还会长生不老。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1、自然式的园林风格。
2、园林建筑为主体。
3、富于诗情画意。
4、注意意境的创造。
国外传统园林:1、日本园林“缩景园”。
日本园林是东方园林的代表日本石灯笼注重植物修剪整形,日本的“枯山水”以石代山,以砂代水。
日本园林常用材料有:石、砂、水、植物。
山上的植物用青苔小草代替。
2、意大利“台地园”,规则式风格。
水景有水池、喷泉、壁泉、跌水、雕塑(多是人物雕塑)方形圆形圆锥圆柱动物。
两条轴线交叉处往往会设景(水池花坛雕塑等)。
3、17、18世纪的法国宫苑园林(精致而开朗的规则式园林)4、英国风景园(自然风景园)在大草地中种植孤植树或树丛、树群成为一景。
道路、湖岸、林缘线均采用自然圆滑曲线,小路多不铺装,对人工痕迹和园林景墙均以自然景区作隐蔽处理,从建筑到自然风景采用过渡手段,植物采用自然式种植,种类多以花卉为主题,园中自然水池。
5、西亚园林古埃及,巴比伦空中花园。
6、西方近现代园林纽约中央公园欧姆。
斯特德近代园林之父美国建立第一个公园。
黄石国家公园美国建立的第一个国家公园中国王晓俊景观设计步移景异私家园林:外观上讲究线条的曲折,流畅,轻盈,外取山姿山容、气势风韵,进行艺术的概括提炼。
园中植物以单体欣赏为主。
楹联碑刻起润饰景色,提示意境的作用,黄石阳刚之美湖石阴柔之美明朝的拙政园扇面亭美人靠梧竹幽居留园网师园狮子林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按园林基础和开发方式分为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
按园林布置形式分为自然式和规则式。
按园林隶属关系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
按地域分为江南园林(苏州)、北方园林(北京)、岭南园林(深圳)、巴蜀园林、西域园林等。
按使用性质分为宫廷园林,、府园(宅园)、陵墓园、公共园林。
青芝岫又名败家石(米万钟的勺园)拙政园的小飞虹商的万里长城汉武帝上林苑“一池三山”池指大海,三山指的是蓬莱、方丈、瀛洲。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经历了:1、生成期(商-汉)建筑宫苑。
2、转折期(南北朝)自然山水园。
园林的概念: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根据一定的自然规律、工程技术和艺术规律,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的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建筑的布置,道路广场的布局,从而营造出一个供人们休憩、观赏、游览、居住的优美环境。
园林是由地形地貌、水体、建筑构筑物、道路、广场、植物、动物等构图要素组成,依据功能要求,经济技术条件加工而成的有机整体。
有地形、水体、植物、建筑(古典园林);地形(山石水体)、植物、建筑、园路广场、园林小品(现代园林)土地:平地、坡地、山地、谷地、丘陵、峰、峦、坞、坪等各种地形。
为表现自然,筑山是造园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秦汉的上林苑,用太液池所挖土堆成岛,象征东海神山(一池三山),开创了人为造山的先例。
水体:河、湖、池、沼、涧、泉、瀑等静态、动态水体。
山水是构成园林骨架,也即园林的山水地貌基础。
古代园林理水之法,一般有三种:掩隔破对花木的选择标准,一讲姿态美二讲色彩美三讲味香亭:山上建亭临水建亭桥上置亭平地建亭各种园林体系1 东亚园林:以中国园林(如圆明园、颐和园)最为突出,其次为日本造园、朝鲜园林。
2 西亚园林:以波斯伊斯兰园林、西班牙伊斯兰园林、印度莫卧尔园林、古罗马园林为代表。
3 欧洲园林:以意大利台地园、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英国风景式园林为代表。
中国四大名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
江南四大名园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苏州狮子林、苏州沧浪亭。
意境表述的方式一般有以下三种不同的情况:1藉助于人工的叠山理水把广阔的大自然山水风景缩移摹拟于咫尺山林之间。
2预先设定一个意境的主题,再藉助于山、水、花木、建筑所构配成的物境把这个主题表述出来,从而传达给观赏者以意境的信息。
3意境并非预先设定,而是在园林建成之后再根据现成物境的特征做出文字的“点题”——景题、匾额、对联、刻石等。
“三山五园”:圆明园(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畅春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
东南亚风格园林特点简单说明东南亚风格景观设计中, 将不同的元素进行合理的搭配, 以到达一种异域的风格情调, 这种风格一直是比拟受消费者的欢送的, 下面由为你提供的东南亚风格园林特点简单说明,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东南亚风格景观设计最常使用的实木、棉麻以及藤条等材质, 将各种家具包括饰品的颜色控制在棕色或咖啡色系范围内, 再用白色全面调和, 是最平安又省心的聪明做法。
在东南亚热带园林中, 绿色植物也是突显热带风情关键的一笔, 尤其以热带大型的棕榈树及攀藤植物效果最正确, 目前最常见的热带乔木还有椰子树、绿萝、铁树、橡皮树、鱼尾葵、菠萝蜜等等, 其形态极富热带风情, 是设计师常用来营造东南亚热带园林的必备品。
2.在进行东南亚风格的景观设计时, 在泳池底部铺上天蓝色的瓷砖, 往往能营造热带海洋的感觉。
人造沙滩大多设在游泳池旁边, 面积大小跟泳池成正比, 几平方米左右的小沙滩也能找出休闲的意味, 可以摆上两张休闲椅、撑一把太阳伞, 是闲暇时晒晒太阳、聊聊天的绝好场所, 也是最能表达热带风情的道具。
3.在东南亚热带园林景观设计中, 比拟常见的一些茅草篷屋或原木的小亭台, 大都为了休闲、纳凉所用, 既美观又实用, 而且在建造上并不复杂, 因此也被广州的一些楼盘或家庭所承受。
如果不做纳凉亭, 也可以用一方原木平台代替, 然后选择一套休闲桌椅, 一家人在原木平台上闲聊也是很惬意的事。
当然, 平台旁最好有上下错落的植物陪衬, 才更有情趣。
在花园里设计一条原木或鹅卵石的小道比拟多见。
如果采用原木, 最好跟纳凉亭或平台的材质一致。
东南亚风格的景观设计以其热带雨林的自然之美和浓郁的民族特色风行世界, 尤其在气候之接近的珠三角地区更是受到热烈追捧东南亚式的设计风格之所以如此流行, 正是因为它独有的魅力和热带风情而备受人们推崇与喜爱。
原汁原味, 注重手工工艺而拒绝同质的乏味, 在盛夏给人们带来南亚风雅的气息。
取材自然是南亚风格最大的特点, 由于地处多雨富饶的热带, 南亚家具大多就地取材, 比方印度尼西亚的藤马来西亚河道里的风信子海藻等水草以及泰国的木皮等纯天然的材质, 散发着浓烈的自然气息因此在色泽也表现为以原藤原木的原木色色调为主, 或多为褐色等深色系。
西方园林发展历史古希腊通过波斯学到西亚的造园艺术,发展成为住宅内布局规则方整的柱廊园。
古罗马继承希腊庭园艺术和亚述林园的布局特点,发展成为山庄园林。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西方园林发展历史,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西方园林发展历史世界上最早的园林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世纪的埃及,从古代墓画中可以看到祭司大臣的宅园采取方直的规划,规则的水槽和整齐的栽植。
西亚的亚述确猎苑,后演变成游乐的林园。
列宁格勒的彼得宫喷泉。
巴比伦、波斯气候干旱,重视水的利用。
波斯庭园的布局多以位于十字形道路交叉点上的水池为中心,这一手法为阿拉伯人继承下来,成为伊斯兰园林的传统,流布于北非、西班牙、印度,传入意大利后,演变成各种水法,成为欧洲园林的重要内容。
古希腊通过波斯学到西亚的造园艺术,发展成为住宅内布局规则方整的柱廊园。
古罗马继承希腊庭园艺术和亚述林园的布局特点,发展成为山庄园林。
欧洲中世纪时期,封建领主的城堡和教会的修道院中建有庭园。
修道院中的园地同建筑功能相结合,如在教士住宅的柱廊环绕的方庭中种植花卉,在医院前辟设药圃,在食堂厨房前辟设菜圃,此外还有果园、鱼池和游憩的园地等。
在今天,英国等欧洲国家的一些校园中还保存这种传统。
13世纪末,罗马出版了克里申吉着的《田园考》,书中有关于王侯贵族庭园和花木布置的描写。
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罗马、威尼斯等地建造了许多别墅园林。
以别墅为主体,利用意大利的丘陵地形,开辟成整齐的台地,逐层配置灌木,并把它修剪成图案形的植坛,顺山势运用各种水法,如流泉、瀑布、喷泉等,外围是树木茂密的林园。
这种园林通称为意大利台地园。
法国继承和发展了意大利的造园艺术。
1638年,法国布阿依索写成西方最早的园林专著《论造园艺术》。
他认为“如果不加以条理化和安排整齐,那么人们所能找到的最完美的东西都是有缺陷的”。
17世纪下半叶,法国造园家勒诺特尔提出要“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
他主持设计凡尔赛宫苑,根据法国这一地区地势平坦的特点,开辟大片草坪、花坛、河渠,创造了宏伟华丽的园林风格,被称为勒诺特尔风格,各国竞相仿效。
第40卷第29期 2 0 1 4年1 0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TECTURE Vo1.40 No.29
Oct.2014 ・223・
文章编号:1009—6825(2014)29—0223—03 世界三大园林体系形式特征的比较
・ 王瑶 潘卉 (三江学院,江苏南京210012) 摘要:介绍了东亚园林体系、西欧园林体系、西亚园林体系世界三大园林体系的起源,从总体布局、造园要素和园林意境三方面 对世界三大园林体系的形式特征进行了比较,通过分析比较得到了一种更全面合理的古典园林特征的认识方法,可为将来的景观 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古典园林,总体布局,造园要素,园林意境 中囱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1 世界三大园林体系 古典园林的发展经过了几千年的积累、沉淀,形成了三大园 林体系:东亚园林、西欧园林和西亚园林。 东亚园林的特色比较明显,是以自然风格为主的园林。它起 源于中国,中国园林和日本园林都是东亚园林体系的重要代表。 西欧园林体系是世界园林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起源于古埃及 和古希腊,经历了不同阶段发展之后,逐渐成熟,最终演变成了意 大利台地园、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英国自然风景园这三种具有代 表性的园林形式。 西亚园林也称为伊斯兰园林,是一种具有自己特色的园林 体系,起源于古巴比伦与古波斯,园林以带有伊斯兰宗教风格 为主。 2 三大园林体系形式与特征的比较 不同的园林体系经历了各自的发展阶段,向世人展示出了它 们的不同风格与形式,形成了各自的特征。下面就从园林的总体 布局、造园要素和园林意境三方面进行比较。 2.1 总体布局的比较 东亚园林体系下的中国古典园林是典型的自然式布局,在整 体布局时,一般都是采用没有中轴线、不对称式均衡的布局形式, 给人真实山水感觉的空间感,以山水为构架,主体建筑隔水面山。
上点缀的绿色植物,可以达到重塑外景,外景内置的作用,给人们 提供了一个完美的栖居环境。 参考文献: [1] 付艳丽.“触景生情”[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1. [2] 沈员萍.现代园林植物造景意境研究——“线性”空间植物 造景意境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4. [3]甘维清.生态型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研究[D].成阳:西北 农林科技大学,2007. [4] 甘维青,巩雪峰,陈 勇.现代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分析 日本是一个岛国,对海洋的热爱使得日本园林形成了主要是以水 为中心,主体建筑面向水池的布局形式。 西欧园林体系的布局分为两大流派,以意大利台地园和法国 古典主义园林为代表的规则式园林和18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式园 林为代表的自然式园林。 在意大利台地园中,严整对称的几何构图、台地和中轴线是 它主要的布局特征。同意大利台地园一样,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 布局也是几何规则式,并且有着更加重要的轴线关系。 ‘ 英国早期的园林布局也是规则式的,也曾受到过勒・诺特尔 园林的影响,但是最终还是形成了自然风格的风景式园林。流畅 的湖岸线,平静的水面,缓坡草地,蛇形园路,起伏的地形上散置 树木,花园与林园融为一体,建筑与园林完全融入大自然,湖泊是整 个园林的中心,大片的水面给人宁静亲切的感觉,而且明亮开阔。 伊斯兰园林是标准的规则式园林,它的经典布局是:矩形的 庭园由十字形的水渠分为四等份,中间设一个喷泉,泉水由地下 引出,泉水由水渠向四方流去,四条水渠分别代表水、乳、酒、蜜四 条河。 2.2造园要素的比较 造园要素分为自然要素与人工要素。自然要素就是植物、土 地、山石、水体等天然的要素;人工要素主要是指道路、建筑、小品 [5] [6] [7] [8] [J].陕西农业科学,2007(2):120-122. 周涛.居住小区绿地的人性化景观设计研究[D].泰安: 山东农业大学,2008. 杨波.园林绿化设计中的自然色彩运用[J].江西建材, 2013(5):248—249. 覃静静.中小型住宅小区绿化设计初探——以清远市某居 住小区绿化设计为例[J].绿色科技,2011(10):58—60. 梁颖仪,刘管平.环境心理学与校园绿化设计[J].广东园 林,2006(6):16—18,25.
东南亚风格景观设计及案例分析目录一、内容综述 (2)1.1 背景介绍 (2)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4)1.3 景观设计发展趋势 (5)二、东南亚风格概述 (6)2.1 东南亚风格特点 (7)2.1.1 地域文化融合 (8)2.1.2 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9)2.1.3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11)2.2 东南亚风格元素 (12)2.2.1 雕塑与小品 (13)2.2.2 植物装饰 (15)2.2.3 地面铺装 (16)三、东南亚风格景观设计实践 (17)3.1 案例一 (18)3.1.1 设计理念与目标 (19)3.1.2 设计元素与细节 (21)3.1.3 效果图与实景图 (22)3.2 案例二 (23)3.2.1 设计思路与原则 (25)3.2.2 主题定位与空间布局 (26)3.2.3 材料选择与工艺细节 (27)3.3 案例三 (28)3.3.1 生态环境理念 (29)3.3.2 社区功能与景观互动 (30)3.3.3 绿色技术与材料应用 (32)四、东南亚风格景观设计要素分析 (33)4.1 植物配置与生态效益 (34)4.2 水景设计与管理 (35)4.3 灯光与照明设计 (36)4.4 材料选择与经济性 (38)五、结语 (39)5.1 研究总结 (40)5.2 发展前景与展望 (41)一、内容综述东南亚风格景观设计,深受其独特文化与自然环境的滋养,呈现出一种清新、自然且充满活力的氛围。
设计师们巧妙地运用当地自然材料,结合热带植物,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空间体验。
东南亚风格还注重与当地建筑风格的融合,通过景观设计来强化建筑的地域特色,使整个空间更加和谐统一。
设计师们还充分考虑了功能性与美观性的平衡,使得景观设计既满足了人们的日常需求,又能够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在具体案例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东南亚风格景观设计的实际应用。
无论是泰国清迈的度假村,还是新加坡的滨海湾花园,这些项目都充分展现了东南亚风格景观设计的魅力。
东南亚风格式园林景观设计探讨摘要: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深圳刮起一股美化环境、大兴园林的热潮,自此中国园林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里程。
其设计风格也逐渐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期,其中东南亚风格的园林景观越来越多的出现于各种园林环境的营造中。
本文从硬质和软质景观的设计两方面谈谈东南亚风格的园林设计。
关键词:东南亚风格;园林景观设计;硬质景观;软质景观前言东南亚园林属“湿热型”热带园林的范畴,以东南亚资源丰富、多姿多彩的热带观赏植物为特色,配合东南亚风格的建筑及小品形式,形成风格粗犷自然、休闲浪漫的环境氛围,对我国与东南亚地区气候接近的福建、广东、海南等地区的园林建设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东南亚风格,给人以随性、热情奔放的感觉。
硬质景观的选择上主张随意,以砂岩雕塑、石制小品、藤条、深色木板、竹子、块石料等,营造自然舒适的氛围。
软质景观上以亚热带植物的以棕榈科为主,穿插布置部分阔叶树种,地被多搭配阴生植物,如蜘蛛兰、海芋、艳山姜等,营造热带雨林景观效果。
本文从硬质和软质景观设计的两方面谈谈东南亚风格的园林设计。
园林风格概论无论你曾远渡重洋去过法国的凡尔赛宫、伦敦的丘园、还是纽约的中央公园……但只要你到过被誉为“东方威尼斯”的江南苏州,欣赏过那“甲江南”的苏州园林,就一定会被那清丽而典雅的环境所陶醉;如果你到过曾是九朝国都的北京城,看过故宫、北海、颐和园等辉煌的皇家苑囿,也会被那恢宏的气势,壮丽的屋宇和楼堂所倾倒;如果你曾信步“深山藏古刹”的宗教圣地,那金碧辉煌的殿堂,山明水秀的风景,定使你心旷神怡,超凡脱俗。
这些风格迥异,令你流连忘返的人间仙境,就是园林。
世界三大园林系统:西方园林、西亚园林、东方园林。
以基督教所影响的欧洲大部分区域以及受欧洲国家殖民影响较重的区域(包括美洲、大洋洲部分国家和地区),我们一般称之为西方园林体系,包括欧陆风情园林、地中海风情园林等;以伊斯兰教所影响的穆斯林国家区域,包括西亚、中亚、北非地区,我们一般称之为西亚园林体系;由中国儒家文化和印度佛教文化影响的东亚、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由于上述两个文化体系在很多地域是融合在一起的,表现在园林形态上也是受此影响,所以我们将之合称为东方园林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