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张力疝手术记录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1
(成人女)高位腹膜前股疝无张力修补术我科从1999年10月至2004年4月使用美国外科公司及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聚丙烯网塞及平片进行无张力腹股沟修补术306例,其中治疗股疝24例,占总手术量的7.84%。
现对无张力股疝修补术的手术方式、方法进行探讨。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4例患者,23例女性,1例男性,年龄41~63岁,平均年龄52.5岁,均未发生嵌顿、绞窄;1.2麻醉方式8例应用连续硬膜外麻醉,16例在局部麻醉下实施手术;1.3手术步骤1.3.1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1.5cm至耻骨结节,做切口4cm~5cm,逐层切开,剪开腹外斜肌腱膜,游离子宫圆韧带或精索,用导尿管悬吊;1.3.2在腹壁下动脉内侧切开腹横筋膜,显露疝囊颈部,其内侧为陷窝韧带,外侧为股静脉,将疝囊自股管内锐性加钝性游离出,进一步游离至疝囊颈部,不做高位结扎;1.3.3将疝囊推入腹腔,再将聚丙烯网塞充填至疝环内(注:不是充填在股环内),与腹横筋膜内侧、耻骨梳韧带及陷窝韧带外侧缘缝合固定6~8针,经增加腹压聚丙烯网塞不向外突出;1.3.4尽量修复腹横筋膜,如果较完整,可将网塞完全置于腹横筋膜后方;1.3.5如发现腹横筋膜薄弱或缺损,可将平片置于子宫圆韧带或精索后方,铺平后周围妥善缝合固定,下端需超过耻骨结节;1.3.6将子宫圆韧带或精索放回原位,间断缝合腹外斜肌腱膜,逐层缝合至皮,术毕。
术后用500g的沙袋压迫局部6~8h。
2结果2.1手术时间单侧股疝大约需要30min,最短20min,疝囊较大难以自股管内拖出者需切开腹股沟韧带以扩大股环则时间略长,一般需要40min~50min;2.2恢复多数病人3~6h即下床自解小便,有5例肌注非麻醉类止痛剂,大多数病人仅在24h~48h内有不超过38℃的发热。
全部病人均在3天内离院,不再使用任何抗感染药物,7天后门诊拆线。
本组所有病人均为Ⅰ/甲愈合;2.3随访2例随访4年,5例随访3年,9例随访2年,6例随访1年,2例随访不足1年,全部病人均无复发,9例病人诉3~5月内感觉局部硬块,半年后逐步软化消失。
腹腔镜腹膜外(TEP)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记录1. 气管插管全麻后,脐下切开1.5cm皮肤,分离中线及两侧约1cm范围腹直肌前鞘,并横行切开0.6cm,建立气腹形成压力为15mmHg,放置10mm套管,置入腹腔镜,探查戳口无出血及腹腔脏器无损伤等,可见右侧内环口缺损,范围约2.0cm,证实术前诊断,决定行TEP。
2. 回纳疝内容物,放尽气体,拔出套管。
3. 血管钳抓起患侧腹直肌前鞘切口下瓣,把腹直肌束拨向外侧,显露后鞘,将10mm套管由此插入,进入腹直肌与后鞘之间约3~5cm,接气腹管,压力维持在12~14 mmHg之间,30°腹腔镜放入套管内。
4. 腹腔镜穿过膜状结缔组织腹横筋膜,进入蜘蛛网样疏松结缔组织,即腹横筋膜与腹膜之间的Retzius(耻骨后或膀胱前)间隙。
5.腹腔镜接触到耻骨联合后,轻轻向两侧用镜身推拉扩大分离Retzius(耻骨后或膀胱前)间隙,显露耻骨联合和亮白的Cooper韧带(操作轻柔避免刺破腹膜、控制分离范围,不宜深入耻骨联合后方及其外侧5cm以远,防止损伤耻骨联合后静脉、Corona Mortis血管《闭孔动静脉》、髂外血管和腹壁下血管)。
6.直视下在脐水平两侧腹直肌外缘各放置1个5mm套管,耻骨联合与脐连线三等分点上放置1个5mm套管(或放置在患侧髂前上棘内方)。
7.钝锐性结合继续彻底分离Retzius(耻骨后或膀胱前)间隙,暴露耻骨联合、耻骨结节、患侧Cooper韧带,沿着Cooper韧带向外侧分离距耻骨联合约5cm处显露Corona Mortis血管(闭孔动静脉),以及位于其前上的股环,证实无股疝,在腹壁下血管与髂外血管之间找到疝囊。
8.分离钳紧贴腹壁下血管后面在血管与斜疝疝囊之间轻柔分离,逐渐进入Bogrus间隙。
9.用分离钳抓住疝囊向头侧牵拉,另一把将腹壁下血管和疝囊周围腹横筋膜向足侧分离,暴露疝囊,并将输精管及睾丸血管钝性剥离,内环口疝囊游离一周后,结扎切断疝囊,远端旷置,仔细止血。
完整版腹股沟疝气手术病程记录XXXXXXX医院院病程记录姓名:xxx 性别:男年龄:床号:住院号:科别:外科20xx-xx-xx 10:32 首次病程记录一、病例特点:1、患者xxx ,男,岁,农民,住2、因“右侧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1年余”入院。
1年前患者在无明显诱因下发现右侧腹股沟区有一梨形包块,约乒乓球大小,站立、行走或咳嗽等用力时包块突出,平卧或用手还纳后消失,无腹胀、腹痛,无恶心、呕吐,未给予治疗。
之后包块渐增大,现约鸭蛋大小,已降入阴囊,近2月来久立或重体力劳动后下腹部坠胀不适,无嵌顿史,今入我院门诊拟“右侧腹股沟斜疝”收住院。
病程中患者无畏寒、发热,无咳嗽、咯痰,无心悸、胸闷,饮食、睡眠,大小便正常。
3、既往史:否认有高血压、糖尿病史、慢性支气管炎及排尿困难史,无肝炎、肺结核病史。
4、查体:T:36.5℃ P:70次/分钟R:20次/分钟BP140/80mmHg神清,精神尚可,营养发育中等,体检合作,步入病房。
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不大。
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清,未及干湿罗音,心界不大,心率70次/分钟,律齐,各瓣膜区未及病理性杂音。
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全腹无压痛、反跳痛,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分钟。
右侧腹股沟区站立位触及一5.0*4.0cm2大小包块,无红肿,无压痛,咳嗽等用力时突出,平卧或用手还纳后消失,手指压迫内环口,嘱咳嗽,包块未再突出,有冲击感,内外环口松弛,内环口约2指大小,包块已降入阴囊,两侧阴囊可触及睾丸,无肿大,阴囊透光试验阴性,脊柱四肢我急性,双下肢无水肿,NS(-)。
5、辅助检查:2018-07-02彩超(本院):右侧腹股沟区混合型包块(考虑为腹股沟疝)。
二、初步诊断:右侧腹股沟疝三、诊断依据:1、因“右侧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1年余”入院。
2、查体: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全腹无压痛、反跳痛,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分钟。
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左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手术记录手术日期:术前诊断:双腹股沟斜疝double inguinal indirect hernia术后诊断:双腹股沟斜疝double inguinal indirect hernia手术方式:左腹股沟斜疝修补术double inguinal hernioplasty麻醉方式:硬麻Epidural anesthesia术中所见:疝囊从内环口突出,下至外环处,右疝囊外有一5*5cm大小的脂肪包块。
打开疝囊,囊内容物无出血坏死。
手术经过: 1. 麻醉达成后,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2. 沿右腹股沟韧带上方2cm处做一斜形切口,长约7cm,逐层切开皮肤、脂肪及浅筋膜,提起并切开腹外斜肌键膜,显露腹股沟管内容物。
3. 游离并用吊带提起子宫圆韧带及血管,打开疝囊,如术中所见,将疝外脂肪包块切除。
将囊内容物纳回腹腔,并在疝囊颈处结扎囊壁。
4. 在内环处放置补片,可容子宫圆韧带顺利通过,将补片与邻近联合腱、耻骨梳韧带、腹股沟韧带等缝合固定。
5. 手术野彻底止血,间断缝合腹外斜肌键膜、皮下组织,皮肤行皮内缝合。
6. 同法处理左侧腹股沟斜疝。
7. 术程顺利,术中出血约10ml,术后病人安返PACU左侧腹股沟斜疝手术名称:手术经过:患者在硬膜外麻醉成功后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取左耻骨结节至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两横指作一斜切口,长约6m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腱膜下潜行分离,上显露联合腱,下显露腹股沟韧带,切开提睾肌,于精索前内侧找到疝囊,打开,见疝内容物已返纳,疝囊入口位于腹壁下动脉外侧,横断疝囊壁,近端向上剥离至内环口,7号丝线缝扎疝囊颈,远端疝囊壁止血后任其敞开,疝环缺损直径约2cm,清点器械、敷料无误,逐层缝合切口。
术程顺利,术中出血少,麻醉效果好,术后安返病房。
左侧腹股沟斜疝并嵌顿手术名称:左腹股沟斜疝嵌顿复位+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经过:麻醉成功后,仰卧位,常规消毒术野,铺巾。
XXXXXXXXX医院出院小结姓名:XXX 性别:男年龄:xx岁床号:38 住院号:科别:外科入院诊断:右侧腹股沟疝出院诊断:右侧腹股沟疝入院日期:xxxx年-xx-xx 09:21 出院日期: xxxx-xx-xx 10:25入院时主要症状及体征:1、患者XXX,男,65岁,农民,因“右侧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1年余”入院。
2、查体:神清,精神尚可,营养发育中等,体检合作,步入病房。
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不大。
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清,未及干湿罗音,心界不大,心率70次/分钟,律齐,各瓣膜区未及病理性杂音。
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全腹无压痛、反跳痛,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分钟。
右侧腹股沟区站立位触及一5.0*4.0cm2大小包块,无红肿,无压痛,咳嗽等用力时突出,平卧或用手还纳后消失,手指压迫内环口,嘱咳嗽,包块未再突出,有冲击感,内外环口松弛,内环口约2指大小,包块已降入阴囊,两侧阴囊可触及睾丸,无肿大,阴囊透光试验阴性。
主要化验结果:xxxx-xx-xx血常规:WBC8.6*109/L N66.7% RBC4.85*1012/L Hb144g/L PLT271*109/L 凝血五项未见明显异常;尿常规:未见明显异常;生化:未见明显异常。
特殊检查及重要会诊(注明日期及检查号):xxxx-xx-xx彩超(本院):右侧腹股沟区混合型包块(考虑为腹股沟疝);xxxx-xx-xx胸片:心肺隔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窦性心律。
住院治疗经过(注明手术名称、日期、输血量及抢救情况):患者入院后诊断明确,于2018-07-03日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右侧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术后给予补液止血对症等治疗。
出院情况(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一般情况可,体温正常,无咳嗽、咯痰,切口无疼痛,无腹胀、腹痛,睡眠可,饮食尚可,大便已解,小便正常。
查体:神清,精神可,心肺阴性,腹部无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分钟。
腹膜前股疝无张力修补(附9例报告)摘要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治疗股疝的方式。
方法:使用聚丙烯网塞及补片治疗股疝9例,手术重点修补股环上方腹壁缺损区,不填塞股环。
结果:9例患者均痊愈,随诊无复发。
结论:腹膜前高位无张力疝修补术是股疝治疗的理想术式。
关键词无张力疝修补术股疝股疝是相对少见的腹外疝,嵌顿发生率较高,明确诊断后要及早手术[1]。
2007年3月~2009年1月对9例股疝患者施行了腹膜前无张力修补术,其中嵌顿疝2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全部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5~81岁,平均61岁。
主要症状为久站或咳嗽时感到患处胀痛不适,其中2例以腹股沟肿块出现0.5~1天急诊入院。
治疗方法:选用补片,采用硬膜外麻醉,选择平行腹股沟韧带上方切口。
切开皮下组织后,剪开腹外斜肌腱膜及外环口,充分显露腹股沟韧带和联合腱,游离子宫圆韧带,切开腹横筋膜,显露股环。
股环内侧为陷窝韧带,外侧为股静脉,后壁为耻骨梳及耻骨梳韧带,前壁为腹股沟韧带。
若为难复性或嵌顿性股疝则剪开疝囊,证实疝内容物无绞窄坏死后回纳腹腔,将疝囊自股管内锐性加钝性游离出,难以游离则横断,缝闭近端,不做高位结扎。
疝囊推入腹腔,将聚丙烯网塞的伞状尖端朝向腹腔方向置于此腹膜前间隙内(不是充填在股环内),将网塞的边缘与腹横筋膜、耻骨梳韧带缝合固定,然后将平片适当修剪后置于子宫圆韧带后方,铺平后周围妥善缝合固定,将子宫圆韧带放回原位,间断缝合腹外斜肌腱膜,逐层缝合,术毕。
术后用500g的沙袋壓迫局部6~8小时。
结果手术时间平均45分钟。
术后12小时可以在床边活动。
患者均未给予镇痛药物。
本组病例未发生切口处皮下血肿、切口感染、补片排异等并发症,均在术后1周左右出院。
随访至今未发现复发病例。
讨论1956年Fruchaud提出了“肌耻骨孔(Musculoaponeurotic)”的概念,目前被作为疝修补手术的解剖依据。
肌耻骨孔是是指上界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下界为耻骨下支的骨膜,内侧为腹直肌。
左侧腹股沟直疝无张力修补术手术记录手术日期:
手术开始时间:
手术结束时间:
手术前诊断:左侧腹股沟直疝
手术后诊断:左侧腹股沟直疝
病理诊断:无
手术名称:左侧腹股沟直疝无张力修补术
手术者:
助手:
护士:
麻醉方式:椎管内麻醉
麻醉者:
手术经过:麻醉满意后,常规消毒铺巾及手术单,作左侧腹股沟斜行切口约4厘米,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切开腹外斜肌腱膜,打开外环,于精索内上方寻找疝囊游离至高位,距高位1厘米处缝扎疝囊,单扎加强.游离腹膜前间隙,将25号网塞置入内环处,边缘分别于腹内斜肌、弓状肌缝合、耻骨结节固定,于精索下方平铺平片,边缘分别于腹股沟韧带、联合肌腱、耻骨结节缝合固定。
将精索游离至皮下。
检查术野无出血,清点纱布器械无误后,依次缝合切口,皮内缝合皮肤,结束手术.手术顺利,麻醉满意,术后行止血、对症治疗。
手术所见: 左侧疝囊约3.0x3.0厘米大小,与周围少许粘连,疝囊内液体清亮,无血性液体,未见疝内容物。
内环口约直径2.5厘米大小,位于腹壁下动脉内侧。
引流或填塞物种类及数目:网片及网塞各1张
纱布类及器械数目是否清点:
记录者:
记录时间:2014-04—01 12:30。
腹股沟斜疝行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一般资料】男性,65岁【主诉】发现右侧腹股沟可复性肿物3年【现病史】患者诉诉缘于入院前3年无意中发现右腹般沟区有一肿物,约“杏核失小,未坠入阴囊平卧时可消失,无红肿,无来痛,当时未予处理肿物逐渐増大,现约拳头大小,且己降入阴囊。
为进一步诊疗而来我院,门诊以“右侧腹股沟斜疝入我科。
【既往史】:既住体健,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溃疡病等慢性病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及输血史。
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手术,外伤及药物过敏史。
无输血史。
预防接种史不详。
【查体】T:36.8℃,P:82次/分,R:20次/分,BP:120/65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清语利,自动体位。
全身皮肤膜无黄染及出血点、京斑及皮疹周身浅表淋巴结未融及肿大。
头颅无崎形,五官端正,双側瞳孔正大等园,对光反射灵敏,耳鼻口无异常,颈对称,无动静脉怒张及颈动脉异常搏动,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
胸部对称,、两例呼吸动度一,心肺无异常。
腹部平坦,无腹壁静脉曲张,腰软,全度无压痛、反跳席、肌紧张右例腹股沟区有一肿物约10*6cm大小、边界欠清,活动度差,己降入阴,肝牌未触及,載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
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初步诊断】右侧腹股沟斜疝【鉴别诊断】1.右侧隐睾:左侧阴襄内触不到睾丸,B超可鉴别。
2.右侧交通性鞘膜积液:每日起床或站立活动时肿块缓慢地出现并増大,平卧后肿块缩小,透光试验阳性。
【诊治经过】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在手术室全麻下行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手术顺利,术后给予抗感染等药物治疗。
【临床诊断】右侧腹股沟斜疝【分析总结】依据病史结合查体及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右侧腹股沟斜疝,经手术治疗,预后可。
[手术记录模板]右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2010-3-18 23:30:35术前诊断:右腹股沟斜疝Pre-operative Diagnosis: right indirect inguinal hernia术后诊断:右腹股沟斜疝Post-operative Diagnosis: right indirect inguinal hernia手术名称:右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Procedure Performed: Tension free hernioplasty of right indirect inguinal hernia术中发现Findings(Normal+Abnormal):术中见右侧腹股沟处疝囊,约2*3cm大小,位于腹壁下动脉外侧,疝囊内无积液及腹腔内结构,疝囊颈部纤维组织增厚。
手术经过Description of Operative Procedure:1.平卧位,硬麻,常规消毒铺巾。
2.取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2cm处至耻骨结节,作一与腹股沟韧带相平行的长约6cm的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筋膜,显露腹外斜肌腱膜及外环。
3.剪开腹外斜肌腱膜和外环,保护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充分显露腹股沟韧带的内面和联合肌腱。
4.切开睾提肌和腹横筋膜,显露疝囊,经切开处伸入食指至腹腔内,见腹壁下动脉位于疝囊的内侧,为斜疝。
5.游离疝囊后,横断疝囊,远侧疝囊留置阴囊内,近侧疝囊剥离至疝囊颈部后高位结扎。
6.游离精索,将修剪后Mesh补片置于精索后方,将Mesh与腹股沟韧带、腹内斜肌和联合肌腱等以3-0prolene固定, 内侧近端以3-0prolone线缝合于耻骨膜上,重建内环,外环,在精索前方用丝线间断缝合腹外斜肌腱膜。
7.冲洗切口,确切止血后用丝线缝合皮下组织,丝线缝合皮肤.8.手术经过顺利,术中病人血压平稳,麻醉效果满意,术后标本送病检,病人送PACU。
手术记录
姓名:性别:年龄:
入院时间:
入院诊断:
手术时间:
手术名称:
术后诊断:
手术者:助手:器械护士:巡回护士:
麻醉方式:麻醉者:
手术步骤:
1.麻醉成功后,常规术野皮肤消毒,铺单。
2..取右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二横指处平行于该韧带作一斜行切口长约6cm,逐步切开皮肤、脂肪,显露腹外斜肌腱膜,逐一结扎出血点。
顺纤维方向切开腹外斜肌腱膜,保护好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和生殖股神经,分离腱膜内外侧暴露联合肌腱和腹股沟韧带及反转韧带,彻底止血。
打开提睾肌,显露精索,见精索内前方找到疝囊,见疝囊约15cm×5cm,深入阴囊,囊壁纤维化增厚。
3.游离并切开疝囊,将内容物小肠悉数回纳入腹。
疝桥部横断疝囊,远端暂时外翻旷置。
近端游离至疝囊颈部,证实为腹股沟斜疝,内环口φ>3cm。
近端疝囊关闭重建为一缩小疝囊,经内环口内翻入腹。
置入充填物,至外瓣完全进入内环口,嘱患者咳嗽,未见充填物脱出。
遂将充填物外瓣缝合固定于腹横筋膜水平6针。
剥离远端疝囊,术区彻底止血,在精索后方置入补片,铺平后将其与周围组织固定。
上缘超过弓状下缘约2.5cm,下缘在精索下方超过耻骨结节约1.5cm 。
周围分别予以3-0微乔线间断缝合固定。
4.检查术野无活动性出血,清点纱布、器械无误后,逐层缝合切口。
外敷纱布后术毕。
病人安返。
5.术毕,手术顺利,麻醉满意,术中失血5ml。
记录:。
荥阳市豫龙卫生院
患者或委托人手术同意书
科室:病房:床号:住院号:
姓名:性别:年龄:岁住址:
术前诊断:左侧腹股沟斜疝
拟行手术名称:左侧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
术中术后可能出现风险及意外:
1、麻醉意外(详见麻醉协议书);
2、术中术后出血量较多,需输血或再次开放手术止血,费用自理;
3、术后周围脏器损伤:如肠管、膀胱、附件及髂血管等大血管,致肠瘘,大出血,失血性休克等,需进一步手术治疗,甚至致患者死亡之可能;;
4、术后切口感染、皮下脂肪液化,导致切口延期愈合或者需进行手术二期缝合之可能;
5、术后疝片发生排异反应,致局部积液,严重者需取出补片之可能;
6、术后疝复发,需再次手术治疗,费用自理;
7、术中术后诊断与术前不符,以术后诊断为准;
8、术中精索、输精管损伤,致睾丸萎缩之可能;
9、术后尿潴留,需留置尿管之可能;
10、术后出现患侧睾丸鞘膜积液、睾丸肿胀、阴囊血肿形成之可能;
11、术后肺部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患者发热时间较长之可能;
12、术后静脉血栓形成、脱落,造成肺栓塞、猝死之可能;
13、术后切口周围皮肤麻木、钝痛较长时间恢复之可能;
14、术中术后主要脏器意外(如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出血、脑栓塞、肝肾功能不全、多脏器功能衰竭)之可能;
15、术中生命体征不平稳,需终止手术或改日手术之可能;
16、其他意想不到的情况及意外。
虽然采取各项预防措施,但仍有发生上述情况的可能,请患者及委托人慎重考虑,对手术有什么意见,请写在下面,如同意手术请予签字。
患者或委托人:
主管医师:科主任: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