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灵芝的应用宝典
- 格式:doc
- 大小:262.00 KB
- 文档页数:5
本草纲目对灵芝记载的描述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本草纲目的概述
2.灵芝的药用价值
3.本草纲目对灵芝的记载
4.灵芝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正文
1.本草纲目的概述
本草纲目是一部中国古代的医药学著作,由明朝的李时中所撰写。
这本书是一部全面介绍中国草药的专著,对许多草药的药用价值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记录。
在中国的医药史上,本草纲目具有极高的地位,被誉为“中国古代药学的百科全书”。
2.灵芝的药用价值
灵芝,又称灵芝草、灵芝菌等,是一种多孔菌科真菌。
灵芝在中国的传统医学中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传统医学认为,灵芝具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益智养脑、抗衰老等多种功效。
灵芝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失眠等。
3.本草纲目对灵芝的记载
在本草纲目中,李时中对灵芝进行了详细的记载。
他认为灵芝具有“安神定志,益精养气,强志不忘”的功效。
他还描述了灵芝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环境,为后人研究灵芝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4.灵芝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灵芝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现代医学研究发
现,灵芝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多糖、三萜类化合物等,这些活性成分对人体具有多种益处,如提高免疫力、抗肿瘤、抗病毒、抗炎等。
因此,灵芝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和药品的制备中。
综上所述,本草纲目对灵芝的记载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医学的博大精深,也为现代医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国第一部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灵芝有紫、赤、青、黄、白、黑六种,性味甘平。
灵芝原产于亚洲东部,中国古代认为灵芝具有长生不老、起死回生的功效,视为仙草。
一、上古至战国后期(前5000~前221年)神农时代就认识到灵芝对强身健体、益寿美颜的神奇作用。
由于对灵芝的崇拜产生了神农季女死后葬于巫山化为灵芝的神话,塑造出代表灵芝文化的艺术形象--巫山神女。
黄帝时代出现大量灵芝图谱。
灵芝形状的美学意蕴启发了黄帝制作车骑把车盖设计成芝形的创意。
灵芝还成为周王室宴会的美食,成为传统神话人物服饵成仙的神草,成为主流社会的时尚物品。
春秋战国时期认识到灵芝丛生于腐朽木材,无花繁殖,一年可采三次的生态特征。
二、秦汉时代(前221~公元220年)秦始皇、汉武帝为求长生不死不惜重金派方士入海上山寻找仙芝奇药,汉武帝更是历时50年之久。
灵芝神仙不死药之说,深得道家的追捧,道教祖师称句曲山有五种神芝。
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甘泉宫产芝,皇帝的圣旨开启了产芝显符瑞的天人感应之说。
古代唯物主义学者对灵芝的生长环境有进一步的认识。
灵芝开始成为诗歌、曲辞的题材,或表现隐士超凡脱俗的自得,或表达朝臣歌颂皇德的奉迎,或抒发文士孤芳自赏的郁闷,或流露庶民企求身体健康的愿望。
三、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动荡的时期,正统的儒家思想受到严重的冲击和削弱,人性得以张扬,社会崇尚老庄道学,追求长生悠闲自适,回归自然。
"灵芝"、"紫芝"、"芝"等字眼频频出现在这时期的游仙诗、山水诗,田园诗、感怀诗中。
上至皇帝、皇子、朝臣,下至隐士、布衣、道释中人,写此类诗者几乎没有不提到灵芝的,餐芝、玩芝、赠芝、采芝成为当时一种时尚行为。
葛洪的《抱朴子内篇》描写了五大类数十种灵芝的形态、性味、功效和采集方法,葛洪还最早介绍灵芝种植方法。
陶弘景收集编撰的《神农本草经注》令神农时代对灵芝的认识保存至今。
关于灵芝的古代书籍古代关于灵芝的书籍灵芝,又称灵草、仙草,是一种具有丰富药用价值的中草药。
古代文献中有许多关于灵芝的书籍,这些书籍详细记录了灵芝的起源、性能、功效以及应用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介绍几本古代关于灵芝的重要书籍。
《本经》是中国古代最早记载灵芝的药书之一。
它是由《黄帝内经》和《难经》合并而成,成书于公元前2世纪。
《本经》中有一篇专门讲述灵芝的章节,详细描述了灵芝的性味、归经、功效等。
书中指出,灵芝味甘、性微寒,入心经,具有安神定志、益气补肾、延年益寿等功效。
同时,书中还提到灵芝可以治疗头晕目眩、失眠健忘等症状,对心脏病和肝脏疾病也有一定的疗效。
《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药物学著作,成书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
这本书中收录了许多草药的信息,其中也有关于灵芝的记载。
《神农本草经》指出,灵芝味甘、性平,具有补气养血、安神定志、补肝益肾等功效。
书中还提到,灵芝可以治疗心脏病、高血压、肝炎等疾病,对于延年益寿也有一定的作用。
《本草纲目》是明代著名药学家李时中所著的药物学巨著,成书于16世纪。
这本书是中国古代药物学的集大成之作,对于灵芝的记载也非常详细。
《本草纲目》指出,灵芝味甘、性平,入心、肺、肝经,具有补气养血、安神定志、补肝益肾等功效。
书中还提到,灵芝可以治疗心脏病、高血压、肝炎、肺炎等疾病,对于延年益寿也有一定的作用。
此外,书中还详细介绍了灵芝的采集、炮制和应用方法,对于灵芝的药用价值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除了以上几本书籍,还有《本草纲目拾遗》、《本草纲目补遗》等古代药物学著作中也有关于灵芝的记载。
这些书籍不仅记录了灵芝的起源、性能、功效等方面的知识,还介绍了灵芝的药用方法和配伍禁忌等内容,为后世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古代关于灵芝的书籍中记载了灵芝的起源、性能、功效以及应用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书籍的详细记载不仅丰富了我们对灵芝的认识,还为后世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本草纲目对灵芝的记载一、引言《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本草学著作之一,由明代李时中编写而成。
该书记载了大量的中草药信息,其中对于灵芝的描述尤为详尽。
本文将从灵芝的概述、药用价值、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多个方面对《本草纲目》中的灵芝记载进行全面详细的介绍。
二、灵芝的概述灵芝,学名Ganoderma lucidum,是一种珍贵的中草药,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灵芝科。
灵芝的外观呈扇形,通常呈红色或棕色,表面光滑,有明显的环纹。
它的菌盖坚硬,菌肉肥厚,呈白色或黄白色。
灵芝生长在树木的根部或朽木上,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
三、药用价值灵芝在中国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珍贵的中草药,被誉为“仙草”、“长生草”、“神草”。
《本草纲目》中对灵芝的药用价值进行了详细描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调和气血灵芝具有调和气血的作用,能够平衡人体的阴阳,调节气血的运行。
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改善体质,延缓衰老。
2. 抗肿瘤灵芝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它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同时增强化疗和放疗的疗效,减轻化疗的副作用。
3. 抗炎抗氧化灵芝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的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反应,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伤。
它还可以降低血脂、抑制血小板凝聚,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4. 改善睡眠灵芝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可以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失眠和焦虑等问题。
5. 其他作用灵芝还具有抗糖尿病、抗病毒、抗过敏等多种作用,可以维护人体的健康。
四、药理作用《本草纲目》对灵芝的药理作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免疫调节作用灵芝中的多糖和多肽成分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巨噬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增强淋巴细胞的免疫活性,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2. 抗氧化作用灵芝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以中和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机体的损伤。
3. 抗肿瘤作用灵芝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扩散的作用,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新生。
关于灵芝的古代药方灵芝在传统方剂、现代成药等各种剂型中被广泛应用,也可作为居家食用,泡茶、浸酒、入药膳。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关于灵芝的古代药方,希望能帮到你。
关于灵芝的古代药方灵芝茶:灵芝10克,大枣3个,加水足量,煎煮3小时以上,放冰糖或蜂蜜代茶喝。
辅助治疗失眠、头晕、虚劳咳喘、消化不良。
灵芝酒:灵芝50克,人参20克,冰糖200克,白酒1500毫升。
将上药一并放入大口瓶中,浸泡半月后饮用。
滋养补虚,益气壮神,用于失眠多梦,头晕健忘,疲乏无力,气短喘促者祛病保健。
银耳灵芝羹:银耳20克,炙杜仲、灵芝各10克,冰糖30克。
将杜仲与灵芝放锅中,加水适量,连煎3次,取3次煎汁混合,文火浓缩至约1000毫升;将银耳加水泡发后炖煮至熟,加入药汁熬至酥烂,加冰糖水食用。
补肾养心,滋肺安神,用于调治肾亏心虚,腰膝酸痛,头晕耳鸣,失眠健忘,智力低下,发育迟缓。
乌鸡红枣灵芝煲:乌骨鸡1只,红枣50克,灵芝30克,食盐、葱适量。
将鸡杀白洗净后焯水;红枣、花生、灵芝分别加水浸半天;灵芝煎取汁,加入鸡和红枣,文火煲2小时,加食盐、葱。
灵芝破壁孢子粉:袋装,有0.5克、1克、2克不同规格。
用于保健,每日2次,一次0.5克;用于抗癌保健,每日2次,一次1克;用于癌症治疗,每日2次,一次2克;用于防治失眠,每日1次,于睡前半小时服用1克。
服用时用温开水送下。
灵芝有野生和人工培育的不同李时珍《本草纲目》里说“昔四皓采芝,群仙服食”主要是指野生灵芝;“方士以木积湿处,用药缚之,即生五色芝,嘉靖中王金尝生以献世宗”则是说人工培育的灵芝。
野生纯属天然,培育须尽人力。
目前,野生灵芝的资源很少,同时由于生长地域的差异,生长时间的不同,存在质量的不确定性,又因受日晒雨淋导致孢子粉难以收集,所以观赏为上、药用次之。
而人工种植一般以天然原木为基质,采用室外仿野生栽培,有效成分高,质量稳定,能及时获取灵芝孢子粉,观赏药用两相宜。
在《本草纲目》中,灵芝分为青、赤、黄、白、黑、紫芝6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明确了赤芝、紫芝可以入药。
灵芝的功能主治中国药典简介灵芝,学名灵芝属(Ganoderma),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被誉为“草药之王”。
它是一种木腐真菌,形状独特,色泽鲜艳,被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
灵芝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作用,是中草药中备受追捧的一种。
功能主治抗氧化灵芝内含有丰富的多糖类和多种抗氧化物质,可以有效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并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灵芝的抗氧化能力有助于延缓衰老过程,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抗肿瘤灵芝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扩散的作用。
它可以促进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对肿瘤的抵抗力,并减少化疗、放疗对正常细胞的损伤。
抗炎灵芝中的多糖类和三萜类化合物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
它可以减轻炎症引起的疼痛和不适,并促进伤口的修复。
保护肝脏灵芝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有效保护肝脏细胞免受损伤。
它可以减轻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的程度,并促进肝脏的再生和修复。
调节免疫系统灵芝具有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预防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灵芝的免疫调节作用对于免疫功能低下、免疫性疾病等疾病有辅助治疗的效果。
促进心血管健康灵芝中的活性成分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含量,预防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它还可以降低血压,减少心脏负担,保护心血管的健康。
增强记忆力灵芝的活性成分对大脑有保护作用,可以提高记忆力和学习能力。
它对老年人的脑功能衰退有一定的改善效果,对提高工作、学习效率也有一定的帮助。
其他功能主治灵芝还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过敏、抗衰老、抗糖尿病等功能主治作用,对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多种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总结:灵芝作为中草药,具有多种功能主治作用。
它可以抗氧化、抗肿瘤、抗炎、保护肝脏、调节免疫系统、促进心血管健康、增强记忆力等,对于多种疾病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因此,我们可以将灵芝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材,以促进身体健康。
引言灵芝是上千味中草药中唯一能入五经的上品草药,在人类健康三大瑰宝中:虫草入两经(肺、肾)、人参入三经(肺、脾、心)、二者加起来入四经,而灵芝入五经(心、肝、脾、肺、肾)调五脏,因此享有:灵芝是百病之药的美誉。
1、我国最早的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收载了365种药品,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为“主养命以应天,无毒、有效,多服、久服不伤人”, 就是属于药食同源的产品,灵芝被列为上品,“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
2、灵芝孢子粉就是一款最简单、方便的保健食品。
滋养五脏六腑,补益全身,防癌抗癌,保肝护肝,安神助睡眠,养颜抗衰老,降三高提免疫,防治亚健康等。
3、人的五大脏器之间彼此依存,相辅相生——肝生心就是木生火,肝藏血以济心;心生脾就是火生土,心之阳气可以问脾;脾生肺就是土生金,脾运化水谷之精气可以益肺;肺生肾就是金生水,肺气清肃则津气下行以滋肾;肾生肝就是水生木,肾藏精以滋养肝的阴血。
4、中医学上五脏的概念并不等同于解剖学上五脏的概念,中医的肝、心、脾、肺、肾并不单单指这五个脏器,而是包括了和这五个脏器有关联的各个系统的功能。
中医学上的“肝”实际上包括了现代医学部分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的功能,“心”实际上包括了部分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等的功能,“脾”实际上包括了消化系统的功能,“肺”实际上包括了呼吸系统和淋巴系统等的功能,“肾”实际上包括了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等的功能。
可以这么说,中医所称的五脏,实际上就是五个有着各自功能特性的系统,五脏的相生构成了人体完整的生命系统。
5、“虚”不是大病,是“未病”而不是无病,是反映出了身体出现了阴阳、气血、脏腑营卫的不平衡状态。
《黄帝内经》有日:“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我们的祖先已认识到对疾病应“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的重要。
现代社会无人不“虚”!6、中医常讲的“虚”是指正气不足,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反应,表现为人体的精、气、血、津液亏少和功能衰弱,脏腑经络的功能低下,抗病能力减退,出现各种虚弱不足的现象。
灵芝的历史文化与现代应用
灵芝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珍品,在我国作为药物应用已有悠久历史。
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中,已把灵芝列为上药,并详细论述了灵芝的种类、产地、性味、功用等。
以后历代医药学家也有许多关于灵芝的论著,如东晋葛洪的《抱朴子》、唐朝素敬的《新修本草》、梁代陶弘景的《神农本草经集注》和《名医别录》以及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
古代医药学家对灵芝的药用价值已有充分认识,认为灵芝具有“扶正固本”作用,可补五脏之气。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一部)收载了灵芝(赤芝
和紫芝子实体)作为法定中药材;国家卫生部批准灵芝作为食品新资源,这就是从法律上肯定了灵芝药食兼用的地位。
《美国草药药典与治疗概要》收载灵芝子实体和菌丝体亦指出,灵芝的现代研究、开发与应用已收到国际医学界的重视。
灵芝的活性成分主要有灵芝多糖、三萜类化合物,核苷类物质、生物碱和有机锗等,其中有机锗是人参的4~6倍。
目前开发的灵芝
产品主要有灵芝切片、灵芝粉、灵芝茶、灵芝孢子粉、破壁灵芝孢子粉、灵芝孢子油等等。
对于灵芝而言,灵芝孢子粉在功效方面远远超过其母体灵芝。
不破壁的孢子粉人体吸收率很低,因此只有破壁的孢子粉才易于人体吸收,其灵芝有效成分含量也明显高于等量的不破壁孢子粉。
孢子油是破壁孢子粉的升级产品,孢子油是以破壁孢子粉做原料将里面的有效成分灵芝三萜等,通过CO2超临界萃取出来,其
灵芝三萜类化合物含量是一般孢子粉的十几到几十倍。
《中国药典》对灵芝
灵芝在药典中的记载体现了其在传统医学中的重要地位和药用价值。
灵芝,学名Ganoderma lucidum (Curtis) P. Karst.,是一种在中医中广泛使用的药材,其子实体大多为一年生,少数为多年生,具有多种药用功效。
在中国传统的医学体系中,灵芝被认为具有扶正固本、滋补强壮的功效,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12
《中国药典》对灵芝的描述是:甘,平。
归心、肺、肝、肾经。
补气安神,止咳平喘。
用于心神不宁,失眠心悸,肺虚咳喘,虚劳短气,不思饮食。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灵芝的多种功效和作用,如赤芝“苦,平,无毒”,主治“胸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智慧,不忘”;黑芝“咸,平,无毒”,主治“癃”,“利水道,益肾气,通九窍,聪察”;青芝“酸,平,无毒”,可“明目,补肝气,安精魂,仁恕”;白芝“辛,平,无毒”,主治“咳逆上气”,“益肺气,通利口鼻,强志意,勇捍,安魄”;黄芝“甘,平,无毒”,主治“心腹五邪”,“益脾气,安神,忠信和乐”;紫芝“甘,温(平),无毒”,主治“耳聋”,“利关节,保神,益精气坚筋骨,好颜色”。
这些记载强调了灵芝的多种药用价值。
《美国药典》也收录了灵芝(特指赤芝和紫芝),成为首批进入美国国家药典的五味中药之一。
这些记载不仅展示了灵芝在传统医学中的重要地位和药用价值,也反映了其在现代医学中的广泛应用和认可。
灵芝的药用成分包括多糖、三萜类、甾醇类、生物碱等,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防治心血管疾病等作用。
《本草纲目》与灵芝药效中华民族利用灵芝2000多年的历史了。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便记载了灵芝,认为灵芝具有治疗胸中郁结、利关节、补血、增智慧、益气养肝、健脾解毒、消炎镇痛、强心利尿、抗菌抗寒等疗效。
按«本草纲目»记载,灵芝的具体药效如下:1、对脾、胃、肠消化系统的药效灵芝可益脾气,去无邪。
主要用于黄疸,胃炎、肠炎、肝炎、肾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胃酸过多、胃虚弱、消化道溃疡、胃炎、肠炎等的治疗。
2、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药效灵芝可安神、增强记忆、可用来治疗失眠症、健忘症、神经衰弱、脑溢血、脑震荡及脑震荡后遗症。
3、对咽喉、肺呼吸系统的药效灵芝可益肺气,通利鼻口、可治疗气喘、头痛、支气管炎、肺结核、关节炎、过敏性疾病。
4、对眼、耳、鼻、口感觉系统的药效灵芝具有明目、通利鼻口的作用、可治疗老花眼、白内障、眼底充血、口耳炎、重听、牙痛、皮肤干燥、齿槽脓肿。
5、对心、血管循环系统的药效灵芝可安神、治痔、驱五邪,用来治疗头疼、寒冷症、头晕、耳鸣、肩膀酸痛、心悸、高血压、低血压、贫血、动脉硬化、心肌梗塞、以及肿瘤、神经痛、痔疮、脱疽。
6、对肝、胆、胰、胃等消化和代谢系统的药效灵芝能补肝气、安定精神、健筋骨。
可以治疗头痛、肩膀酸痛、盗汗、恶心、心悸、癔病、疲劳感、倦怠感、神经衰弱、妇女病、月经病、习惯性流产、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异常肥胖、异常消瘦、骨髓炎、浮肿、胆囊炎、胆结石、脚气、风湿、癫痫、胰脏炎、糖尿病、更年期障碍。
7、对肾脏、膀胱泌尿系统的药效灵芝能利肾气、利尿道、利关节,对头痛、浮肿、尿频、腹水、前列腺肥大,以及尿路结石、心脏衰弱、膀胱炎、膀胱粘胰炎、夜尿症、肾病变、少尿、精力减退等症有疗效。
8、对生殖系统的药效灵芝可健身不老。
也可治疗痛经、月经异常、性欲减退、阳痿、脱毛。
自古灵芝的应用宝典
中医药典中,灵芝最具有传奇色彩,传说中它有长生不老、起死回生的功效,被视为——灵芝仙草。
而与其他美味配伍及其烹饪,那绝对是上好的极品。
灵芝一词最早出现在东汉张衡《西京赋》:“浸石菌于重涯,濯灵芝以朱柯”之中。
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对灵芝的功效有详细的极为肯定的记载。
《神农本草经》把灵芝列为上品,谓紫芝“主耳聋,利关节,保神益精,坚筋骨,好颜色,久服轻身不老延年。
”谓赤芝“主胸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智慧不忘,久食轻身不老,延年成仙。
”
自古浪漫传奇第一药
灵芝不仅是中药界瑰宝,在传统文化中地位更高。
灵芝文化涉及宗教、文学、建筑学、戏曲诸多领域。
在道家文化看来,灵芝是至上仙丹;文学作品更是将灵芝神话,例如《白蛇传》中的盗仙草;在建筑学中,灵芝是吉祥的图案,古代建
筑、天安门华表、如意头部都有灵芝状的“庆云图”;社会学中,灵芝作为祥瑞之物起到权威的象征。
如此盛名,仅此一药。
灵芝百搭,五脏都能补
在2000多年前的古代,古人是靠“神农尝百草”的方式,即个人的实践,积累经验而总结出灵芝能补心、肝、肺、脾、肾“五脏之气”、“增智慧,不忘”,“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等精辟论述,一直沿用至今。
现代药物研究表明,灵芝的药理成分非常丰富,其中有效成分可分为十大类,包括灵芝多糖、灵芝多肽、16 种氨基酸等。
因此,灵芝的应用范围也很广泛,中医认为可以入五脏,补益全身五脏之气,无论心、肺、肝、脾、肾虚弱,均可服用。
赤芝、紫芝是上品
灵芝族群庞大,品种有200 多种,不是每种灵芝都能药用,医学证明红褐色的赤芝、紫黑色的紫芝药用价值最高。
东汉《神农本草经》灵芝条目记载,“赤芝,主治胸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智慧不忘,久食轻身不老,延年成仙。
紫芝主治耳聋,利关节,保神益精,坚筋骨,好颜色,久服轻身不老延年。
”
许多民间服用灵芝治疗肿瘤有效的病例,多是在常规治疗不理想的情况下,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自己服用灵芝。
服用的剂量、疗程长短由患者根据病情、疗效和有无不良反应自己调整,而疗效则多由患者原就诊医院复诊后得出。
患者对疗效深信不疑,而研究者却表示怀疑,认为不科学,偶然性很大。
既然古人可以从用药经验中升华出理论,在现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从医院的明确诊断及客观疗效标准的有效病例中汲取经验,将这些理论进一步合理应用并总结其疗效。
中医诊治疾病强调“辩证论治”,即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治疗,处方用药因人而异,这就是现代医学越来越重视的“个体化治疗”原则。
许多应用灵芝的病例,几乎都是根据自己的病情个体化用药,每个人都在用灵芝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有效剂量和疗程,并随时调整用法,从而获得最佳疗效。
而在按GCP标准进行的临床试验中,为了便于比较和统计,按事先设计好的剂量和疗程进行治疗,不能根据病情和疗效的变化进行调整。
因而,试验中的有效病例都是限定在同一条件下才有效,而一些被宣布为无效的病例,有可能在调整剂量或疗程后,转为有效,但却因临床试验设计的缘故,未能统计在内。
由此看来,为提高灵芝防治肿瘤的效果,采用个体化的用药方案是十分重要的。
如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灵芝的个体化用药,则更为科学。
食用灵芝最简单的方法就可以
最简单的灵芝汤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例如将灵芝切片——讲究顺纹切,以免伤了灵芝的灵气,然后加水文火炖煮2 小时,加入蜂蜜饮用即可。
灵芝是苦而香的药材,用来做药膳也很好,煲灵芝最好的搭配是鸡,鸡汤味浓,可以盖住灵芝的苦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