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素材:孙氏“诚信兄弟”1
- 格式:doc
- 大小:301.00 KB
- 文档页数:2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信义兄弟孙水林篇一: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获奖名片】信义【颁奖词】言忠信,行笃敬,古老相传的信条,演绎出现代传奇,他们为尊严承诺,为良心奔波,大地上一场悲情接力。
雪夜里的好兄弟,只剩下孤独一个。
雪落无声,但情义打在地上铿锵有力。
【人物介绍】孙水林,男, 1960年生。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泡桐镇人,建筑商。
孙东林,男,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泡桐镇人,孙水林弟弟。
201X年2月9日,腊月廿六。
在北京做建筑工程的孙水林回到天津,原定与暂住在天津的家人和弟弟孙东林聚一天再回武汉,但他查看天气预报了解到,此后几天,天津至武汉沿线的高速公路,部分地区可能因雨雪封路。
他决定赶在封路前,赶回武汉,给先期回汉的民工发放工钱。
春节前发放工钱,是他对民工的承诺。
当晚,孙水林提取26万元现金,带着妻子和三个儿女出发了。
次日凌晨,他驾车驶至南兰高速开封县陇海铁路桥段时,由于路面结冰,发生重大车祸,20多辆车连环追尾,孙水林一家五口全部遇难。
弟弟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在大年三十前一天,来不及安慰年迈的父母,将工钱送到了农民工的手中。
因为哥哥离世后,账单多已不在,孙东林让民工们凭着良心领工钱,大家说多少钱,就给多少钱。
钱不够,孙东林就贴上了自己的6.6万元和母亲的1万元。
就这样,在新年来临之前,60多名民工都如愿领到工钱,孙东林如释重负。
"新年不欠旧年账,今生不欠来生债"。
孙水林、孙东林兄弟20年坚守承诺,被人们赞为"信义兄弟"。
201X年9月,孙水林、孙东林兄弟入选"中国好人榜"。
篇二:孙水林、孙东林“信义兄弟”矗立的美德丰碑(整理精校版)孙水林、孙东林“信义兄弟”矗立的美德丰碑素材汇编0215 1325新年不欠旧年薪,今生不欠来生债,“湖北信义兄弟”以最平凡的行为,感动了无数中国人。
【高考作文】信义四方古语有云:“言必出,行必果。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这都是在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做人要诚信。
诚信二字重千斤。
被称为“信义兄弟”的孙永林、孙东林,又一次见证中华文明中的“诚信”二字。
过年应当就是家人团圆的时候,但孙永林为了按期交纳工人工钱,冒着大雪带着全家与弟弟道别,由于汽车相撞,孙永林全家罹难,弟弟忍着丧失亲人的痛苦,为了按期缴付给工人工钱,毅然走上哥哥没步上的路,替他派发工人的工资。
由于数目无考,孙东林叫做工人自己凭良心拎。
工人们拿到工资回家跟家人团圆,而兄弟俩却阴阳两外木,再无法团圆……一场信义的接力赛,又一次点燃了“诚信”的火炬。
就是啊,用生命弘扬着自己的良知,用诚信证明自己的品格,当业主帮别人买彩票中大奖时,因为诚信,因为秉持天主的职业道德,因而在巨额金钱面前没松懈,而是如数将其送给奖赏的人。
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古往今来,有多少人为我们树立起诚信的榜样。
西汉时的季布,做人守信,答应他人的事总是尽自己的全力去做。
故有人说:“得黄金千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可以如今,诚信这朵奇葩却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凋谢,干枯,被人们忘却,弃置。
不死守诚信之风逐渐扩散:曾触怒一时的安徽假奶粉事件,那些厂商为了牟取暴利,而不迁就一个个幼小的生命由此将生命助长在脊梁中,难道他们没一点同情心和道德观吗?除了2021年出现的“三聚氰胺”事件,那些所谓的中国享誉品牌,他们怎么不忍心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将黑暗、自私的魔爪伸入一直坚信他们的父母和孩子?他们怎么不忍心看著那一张张青涩的笑脸丧失生命的光彩?他们的道义去哪儿了?他们的诚信去哪儿了?也许诚信只是一句许下的愿望,也许只是一个细微的举动,也许只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承诺,但诚信叫人们必须履行自己的职责,必须完成自己的承诺。
言而有信、一诺千金是我们的祖先代代相传的美德。
信用即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又是一种无形的财富,还是连接友谊的无形纽带。
一个诚实的人,不论他有多少缺点,同他接触时,心神会感到清爽。
信义兄弟事迹概括【篇一:信义兄弟事迹概括】信义兄弟事迹介绍及感想散文吧网站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
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
信义兄弟事迹介绍及感想发布时间:2017-02-18 14:25相关话题孙水林兄弟俩每年都会在年前给农民工结清工钱,哥哥离世后,弟弟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在大年三十前一天,将工钱送到了农民工的手中,兄弟俩的诚信之举深深打动了全中国的人。
下面是小编跟大家分享的信义兄弟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信义兄弟事迹介绍哥,工钱一分不少,年前全付清了,你可以安心地走了。
两个星期过去了,武汉市黄陂区建筑商孙东林仍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
今年春节前,孙东林的哥哥孙水林为给农民工发薪连夜赶路,不幸遭遇车祸罹难;弟弟孙东林强忍悲痛,赶在除夕前替哥哥给工友们结清了工钱。
一场意外的惨剧,却引出了一曲20年守诺不变的信义之歌。
哥哥,咱没欠下来生债2月10日(腊月二十七),为了赶在大雪封路前将工钱发到黄陂老家的民工们手中,孙水林带着26万元工资款,携妻子和3个儿女,连夜从天津出发奔赴老家。
当时,弟弟孙东林担心天气恶劣,一直劝说哥哥推迟行程,但孙水林依然坚持孙家的规矩在大年三十之前将钱送到民工们手中。
第二天,孙东林与哥哥失去了联系,焦急的他从天津出发沿路找寻。
2月11日上午,在河南省兰考县人民医院,孙东林见到了哥嫂一家人的遗体。
原来哥哥于2月10日凌晨在南兰高速河南境内遭遇车祸,车上五人全部遇难。
一时间,孙东林难以接受这一事实,晕倒在地。
醒来后,孙东林仍难掩悲痛。
在南兰高速二郎庙收费站附近,孙东林见到了哥哥出事的汽车残骸。
车后备箱备用胎下,26万元现金完好无损。
当孙东林见到钱的一刹那,他脑中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要完成哥哥的愿望:让工人们在年前一分不少地拿到工资。
由于春节临近,两天多没有合眼的孙东林驾车15小时,在腊月二十九赶回了黄陂老家。
孙东林来不及料理哥哥一家的丧事,就立刻又凑来7.6万元,挨家挨户地给工友们结算工资。
信义兄弟事迹感动中国
最近,湖北孙氏两兄弟接力为农民工发工资的事情见诸报端,很是感人!我为这两兄弟的行为叫好!
其实,他们也只是做了他们该做的事情,但为什幺会有那幺大的反响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们这个社会的道德缺失,信用缺失.中国的市场经济已经有几十年,各项法律和制度都已经逐步完善,同时,通过打开国门发达国家的很多先进的东西也被我们借用过来,应该说我们的信用在这个社会已经形成.但从整个情况看来,还不尽如人意.政府对社会、企业对社会、企业对企业、企业对个人等都不同程度到存在信用缺失的问题。
我们经常说外国人是一根筋,对什幺事情都不会变通,他要做的就是规矩或法律。
所以他无论做什幺事情都会按约定俗成的规矩去办,而不会走样。
有这样一贯案例:一家外资企业,按地方规定其所得税可以减免,当时地方政府要给他们出一个文件,结果他们的中国主管不同意减免,因为法律没有明文规定。
我们中国人和外国人做生意,也有一个切身的体会:只要规矩讲好了,后面的事情就按规矩去办。
一般情况下不会走样!我们现在缺乏的就是这一点!
孙氏兄弟的行为反映了一种社会现象,我希望我们整个社会都能够讲信用,把信用作为一种风气成为我们的一种品牌!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中国人是讲信用的,那我们这个社会风气就很好了!
孙氏兄弟的信义,会感动中国!。
诚信赞歌作文
诚信赞歌作文
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也是做人的“法宝”,更是架起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
说到诚信老师给我们观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信义兄弟》。
他们俩兄弟的光辉事迹成为家喻户晓的美谈。
哥哥孙水林为了在过年前能够让自己的每个工人领到工资,一家五口开着轿车带着26万人民币赶往老家发工资。
可是事情并没有进展的那么顺利,一场车祸后无情地剥夺了一家五口人的生命。
弟弟孙东林知道后悲痛欲绝,他一边打电话安慰自己的母亲,不敢把真相告诉他老人家,怕她身体受不了,一边还要安排哥哥的后事。
虽然哥哥已经逝世了,但弟弟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帮哥哥把工人们的`工资发了,好让他们高高兴兴地回家过年。
可是账单已经在车祸中不见了,不知道每个人该罚多少。
于是弟弟决定发“良心债”,让工人们自己报工资,然后再发给他们。
到最后钱不够了,有的工人们非常同情和理解孙东林,纷纷慷慨解囊,有的只要一半。
但是孙东林却不同意,他拿出家里六万多的积蓄,老母亲也拿出了自己的一万多元养老金,这才把工人们的工资凑够。
兄弟俩的感人事迹,感动了全中国,也感动全世界,同时他们的事迹也告诉我们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如果一个人没有了诚信,那活着也就没有意义了。
诚信是一朵花,散发着迷人的花香;诚信是一把钥匙,能打开成功之门。
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要以信义兄弟为榜样,讲诚实,守信用,让自己变得更美好。
诚信典范人物事迹《孙水林、孙东林:坚守承诺,接力还薪的信义兄弟》在建筑行业里,有这样一对兄弟,哥哥叫孙水林,弟弟叫孙东林。
他们的故事发生在湖北武汉。
那是快过年的时候,天寒地冻的。
哥哥孙水林在外地辛苦打拼了一年,带着手下的农民工兄弟们辛辛苦苦挣到的工钱,准备回家过年。
当时啊,大雪纷飞,道路难行,但哥哥一心想着要赶在年前把工钱发到兄弟们的手上,让他们能过个好年。
可是,谁也没想到,在回家的途中,遭遇了严重的车祸,哥哥孙水林一家五口都不幸遇难了。
这一下,可就像天塌了一样啊。
那些工钱怎么办呢?这时候弟弟孙东林知道了哥哥的遭遇,他心里特别难受,但是他想,哥哥一直是个讲诚信的人,那些工钱是兄弟们的血汗钱,不能就这么没了。
虽然他也面临着巨大的悲痛,而且在处理哥哥后事的过程中,各种事情千头万绪,但他还是下定决心,要完成哥哥未完成的承诺。
弟弟孙东林强忍着悲痛,开始着手处理工钱的事儿。
可是当时情况很复杂,哥哥去世了,有些账目不是那么清晰,而且他自己的资金也很紧张。
但是他没有退缩,他四处奔波,找哥哥生前的合作伙伴核对账目,自己还拿出了家里的积蓄,凑够了钱。
最后,弟弟孙东林按照哥哥的账本,把工钱一分不少地发给了每一位农民工兄弟。
那些农民工兄弟啊,本来以为这工钱可能没指望了,没想到还能拿到手,都特别感动。
这个事儿传开之后,大家都被这对兄弟的诚信所打动。
这件事带来的好结果可不止是农民工兄弟们拿到了工钱这么简单。
这对“信义兄弟”的事迹传遍了全国,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诚信的力量。
他们就像一盏明灯,给社会带来了正能量,让大家都知道,诚信是一种多么珍贵的品质,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坚守自己的承诺。
把诚信刻进灵魂作文把诚信刻进灵魂作文她是一片七彩的阳光,驱尽人间的阴影;她是一束带露的玫瑰,给人们送去芬芳。
她不因时空的变幻而变换,永远闪耀着夺目的光芒,她是谁?她就是“诚信”。
诚信是一朵幽兰,在人们心灵的荒漠上悄然开放;诚信是一首劲歌,它奏响了时代的最强音,它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体现,深深印刻进我们的.灵魂。
中华文明五千年,造就了无数因“诚信”而名垂青史的风云人物。
司马光便是其中之一,据说曾有一老者得知司马光卖马,欲以白银五十两购得,可司马光知道此马有毛病,便让管家和买主说明情况,重新商议价格,并退还老者二十两。
人们得知此事,都说司马光为人厚道。
不仅司马光如此,曾子为子杀猪,只为兑现妻子对儿子的承诺;商鞅立木为信,使秦国得以强大,最终称霸六国;季布信守承诺,才有了“得黄金百两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谚语流传千古……他们都是中华民族“诚信”灵魂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古人信守承诺,今人焉能落后于人?宋庆龄,20世纪的一位伟大女性。
她从小就将诚信牢记于心,小小年纪,为了信守与同学共做花篮的承诺,放弃和一家人去伯父家的机会,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份将诚信刻于骨髓的坚定信念,才使得她不断成长,获得了人民的尊敬与爱戴。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孙水林孙东林兄弟,为了兑现在春节前给农民工兄弟发放工资的承诺,哥哥不顾大雾天气千里送工资却不幸遇难,弟弟在哥哥遇难后毅然接过了这沉重的接力棒,几经波折,最终完成了哥哥的遗愿。
这对兄弟用生命告诉了我们什么叫做把诚信刻进灵魂,这种高尚的情操,这种感人的行动,又怎能不让人动容?诚信,是坚守原则,正如孔子所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如果失去了他人的信任,也就失去了做人的根本,“诚实守信,正身之本”,这是中华民族美德的体现,更是古往今来中华灵魂的体现!把诚信刻进灵魂吧,让荒芜的心田重新生长出一片绿野,开出人间最芬芳的花朵!。
与诚信同行五份与诚信同行_初一作文 1“言忠信,行笃敬”,“人无信不立”,这些耳熟能详的话我们时常在耳边听到,“诚信”,是一个具体而又抽象的名词,然而,社会上的每一位成员都为这个词做出了完美的诠释。
让我们一起来寻觅诚信之花盛开的地方。
信条不能失效,信义不能失守。
二十年的坚守承诺,为我们谱写了一曲名为‘诚信’的赞歌。
湖北武汉孙水林兄弟俩每年都会在年前给农民工结清工钱,__年底哥哥孙水林为赶在年前给农民工结清工钱,在返乡途中遭遇车祸遇难。
弟弟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在大年三十前一天,将工钱送到了农民工的手中。
这对兄弟为尊严承诺,为信义奔波,被称为可敬的‘信义兄弟’,这对兄弟告诉我们诚信在我们心中。
我们都曾听过一个童话故事:一个死刑犯在行刑之前请求国王,希望他能赡养母亲到他逝世再回来受刑,国王痛快地答应了,但条件是要有一个人来替他坐牢直至他归来。
在他*乎绝望之际,他的一个朋友赶来说愿意替她受刑。
十几年后,这个死刑犯不见踪影,在所有人怜悯的目光中,他的朋友淡定的说:“他是一个有诚信的人。
”朋友临上刑场前,他匆匆赶来,国王有感于他的诚信,赦免了他。
是存在于死刑犯心中的诚信挽救了他和他朋友的生命。
看海尔企业如今的巨大成就,很难会想到这个家喻户晓的企业,曾经是一家濒临破产的小厂房,那么是什么让他走向成功呢?“不是别的,是诚信创写的历史佳纪”。
厂长张瑞敏自豪的讲到,“记得那时的工程濒临倒闭,而且在用户反应我们的产品有质量问题时,我毫无顾虑地当着全厂职工的面,用大锤将76台不合格冰箱全部砸毁!其实我也知道,这是“海尔”最后的挣扎,前进是成功,后退是倒闭,但我有勇气的是与诚信并肩闯困难!”巴尔扎克曾说:遵守诺言就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
莫里哀也有言:一个人严守诺言,比捍卫他的财产更加重要。
言必信,行必果。
诚信,是一种传统,也是一种美德。
因为诚信在我们心中,*凡的人也就变得不*凡,简单的事也就越显得伟大。
让诚信与我们同行,成为漫漫人生路上的一盏明灯。
诚信无价_小学作文诚信无价——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孙水林、孙东林事迹有感言忠信,行笃敬,古老相传的信条,演绎出现代传奇,他们为尊严承诺,为良心奔波,大地上一场悲情接力。
雪地里的好兄弟,只剩下孤独一个。
雪落无声,但情义打在地上铿锵有力。
他们,就是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
“新年不欠旧年账,今生不欠来生债”。
20年来,他们不曾欠过工人一分钱,不论家里出了多大的事,他们,都不曾违背过诺言。
这,使我感动。
其实,诚信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就好比如健康,缺之不可,是人生不可多得的一笔财富。
“诚”与“信”就是支撑起“人”字的撇和捺,没有它你的人生就失去了支点,你就根本无法很好的立足于社会。
古代君子必备的四德“忠、孝、信、义”之一就是诚信,可见诚信之于人的重要性。
“言必行,行必果。
”言而有信,众人仰之;言而无信,众人避之。
古代也有“曾子杀猪”、“立木为信”等成语故事,为的就是激励人们讲诚信。
人无信而不立。
古人信奉:“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而今天我们信奉:“诚信无价!”无信者,请重拾你的人生之宝-诚信。
本期班级道德讲堂的主题是《诚信,伴我成长!》。
首先,开场三问:“1.平时你是否按时独立完成各项作业?2.当捡到不是自己的物品时,你是否主动上交或寻找失主?3.承诺别人要做到的事情,自己有没有做到?”通过这些贴近孩子日常生活的问题,引发同学们在静默中反躬自省,在庄严肃穆心境中开始仪式。
当《公民道德歌》响起时,同学们齐声跟唱,在观看完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哥哥的承诺——孙东林》的事迹后,同学们的眼睛湿润了,大家被信义兄弟的精神深深打动。
情感所致,言语迸发。
接下来,同学们饱含深情的诵读了《弟子规——信》这一章节;有人说:“诚信是存有巨大金钱的信用卡。
”可在我的心里,诚信是无价的!它不能用金钱来衡量。
我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富有的商人,他身上背着许多包袱。
有金钱、名利、权力和诚信。
一天,他不慎跌入湖中。
这时,有一艘小船游了过来。
信义兄弟作文信义兄弟作文优选(2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
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信义兄弟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信义兄弟作文1我是流着眼泪看完《信义兄弟》这场电影的,那“今生不欠来生债,新年不欠旧年薪”的话语不断回响在耳边,难以忘记。
孙水林无论做什么事都遵守信义,他把信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快到春节,孙水林最牵挂的是工友们的工资,这是工友们的血汗钱,是工友们养家糊口的生活费,是工友们结婚盖房的救命钱。
面对困难,孙水林想尽办法,筹措资金,为了一个25年来不变的信念。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孙水林一家四口失去了生命,却没有失去信义。
农民工挣钱不容易啊!及时领到工钱是他们的最大心愿。
我的爸爸也带过一批工人在外地打工。
工程竣工后,当事人总是找借口不发工钱,不是工程投资太大,就是钱快到账户,这样推来推去,迟迟没有效果。
爸爸为此事烦躁不安,一边找建设单位要钱,一边是劝阻自己的工友不要闹事,于是,讨要工钱成了爸爸的家常饭。
经过多方努力,工钱终于要到手了,爸爸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工友们终于得到了自己的血汗钱,高兴得手舞足蹈。
是啊!工作不容易,工钱更不容易啊!孙水林用他的实际行动向人们诠释了信义的内涵,证实了做人的价值。
“做好人啊!走在路上腰直,晚上睡觉踏实”,多朴实的话语。
做好人光明磊落,不会愧对天地,更不愧对自己的良心。
相反,你失去做人的底线,每走一步都会心惊胆战,处处鬼鬼祟祟。
俗话说,好人好报,恶人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我们应该做孙水林那样的人。
擦干眼泪,我要努力寻找我的人生目标……信义兄弟作文2诚信,是黑暗里的一点光韵,是悲痛中的一个安慰,是挣扎中的一个奇迹。
俗话说:“诚信二字丢,莫在世上走。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我读过很多关于诚信的至理名言,而让我真正读懂“诚信”的是今天在网上看到的.“信义兄弟”。
写作素材:孙氏“诚信兄弟”
弟弟代亡兄发放33.6万元工钱
武汉黄陂建筑商孙水林,为抢在大雪封路前给家乡的民工发工钱,连夜从天津驾车回家,不幸在南兰高速上遭遇车祸,一家五口遇难。
为让民工们有钱过年,弟弟孙东林强忍丧亲之痛,为替哥哥完成遗愿,在大年三十前一天,将33.6万元工钱发到60多名民工手上
代兄发薪情怀是民间大义
弟弟孙东林在哥哥出事之后不是着急去料理后事,而是在找到哥哥遗体之后驱车15个小时赶回老家,抢在除夕之前将几十万的工钱发给老家一起出来的农民工,我们只感到一种从古时候就一直存在于中国民间的一种叫做大义、叫做一诺千金的朴素道德情怀。
我们像是在看一本充满了侠义精神的江湖小说。
江湖未免虚幻,但是孙东林赶在年三十前把工资发给农民工的做法却有国情基础、乡情基础。
也许这些辛苦劳累了一年的农民工全家人就在等着这些工钱过年,也许他们听说了老板全家出车祸的事情,在悲伤同情之余,也在担心还能不能拿到自己的工钱,毕竟人死事大,人死账销这样的事情在民间就一直存在。
当孙东林代替哥哥从腊月廿九的早上七点到晚上八点半,把工资一一结清,当孙东林说“现在我可以站在我家楼上,向所有的人说,我们兄弟俩不欠别人一分钱”的时候,我们可以理解他为何泪流满面,我们也不得不对这种中国古代传下来的大义和一诺千金的情怀感到深深的敬佩。
对比许多农民工欠薪新闻,我们在敬佩之余,也禁不住会唏嘘不已。
我们在不断地呼吁以制度建设来保证不得拖欠农民工工资,可是当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事情还是不断地冲击我们耳膜的时候,我们也越发怀念那种似乎已经消失的个人情怀。
信义兄弟是珍贵的绿化树
“宁亏自己,不亏工人”,在哥哥的后事尚没办理,在账单多已不存,没有任何凭证的情况下,孙家让民工们凭着良心领工钱,说多少钱就给多少钱,其大义之举震撼人心,信义兄弟成了节后感动中国的公众人物。
也许是自己打过工,深知讨薪不易,也许是靠诚信掘来第一桶金,不忘真诚给生意带来的助益。
20年来,孙家从不欠下一分钱。
对孙家兄弟来说,或只是秉持一个最朴素的处世之道,遵循着一条最起码的交易规则:干了活就得给钱,新年不欠旧账。
伟大生于平凡,俊杰出于垄亩。
孙家看似普普通通的欠薪发钱之举,恰恰暗合了市场经济义利相符的伦理法则,也契合当下对有道德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呼唤,因而显得光芒万丈。
温总理曾动情地引用过诺贝尔奖得主舒尔茨的一句话,“世界大多数是贫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
”其实质是对社会发展公平与和谐的关切。
兑现工钱,小而言之是诚信,大而言之,保证劳动的合理回报,事关公平,事关和谐。
孙家信守的不仅是承诺,是以一份厚道来尊重农民工的血汗,是对农民工精神的慰藉,对社会公平的
维系。
春天是个植树的季节,孙家兄弟送来了这个春天最好的绿化树,那就是对农民工权益的切实保障,对弱者的谦恭关怀,这种诚实守信、先人后己的商业精神,是市场经济的各色环境中,构建和谐社会的广袤土壤上,最亟须也最紧缺的珍贵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