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应用保护性约束告知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1
保护性约束隔离制度
1、约束隔离措施适用对象
(1)门、急诊和住院精神障碍患者,发生或者将要发生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扰乱医疗秩序的行为且没有其他可替代措施时,可暂时采取约束或者隔离等保护措施。
保护性措施应以保障患者自身的安全、他人安全、保障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等为目的。
(2)实施保护性约束前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进行书面告知并征得同意。
不能及时告知者,应在实施约束24小时内通知家属,并记录告知内容及家属对保护性约束的态度。
2、约束隔离措施实施过程及注意事项
(1)保护性约束措施由精神科执业医师决定,下达医嘱并记录;紧急情况下,护士可采取紧急约束措施,并立即通知医生,医师在2小时内补录书面医嘱。
(2)保护性约束应由经过约束隔离技巧培训的护士等人员实施。
约束后应专人看护,保持功能位、松紧度适宜,避免肢体受伤,每2小时应当松解约束保护带一次,并做好记录。
(3)持续保护约束时间,白天不超过4小时,夜间不超过12小时。
患者被连续约束48小时,应当由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精神科执业医师对患者进行检查,并对是否需要继续采取约束措施作出评估。
(4)对保护性约束患者应进行床边交接,约束指征消失后应及时解除约束,做好安抚工作。
护士及时清点、收回约束带。
养老护理-应用保护性约束告知制度
目的:预防老年人自伤、误伤、拔管,保证护理措施有效实施。
执行人员:护理部人员
制度内容:
1、有精神、神志障碍的老年人,在不配合护理、影响工作正常进行或者存在拔管(各类插管、引流管)、自伤可能能时,可实施保护性约束。
2、实施保护性约束之前通知家属,说明目的和必要性,取得家属的理解和配合。
不同类型老年人采取不同措施:
(1)对神志清醒的老年人需实施保护性约束。
在取得老年人家属同意的同时,应向老年人讲清保护性约束的必要性,获得老年人的配合。
(2)对昏迷或精神障碍老年人,取得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后实施强制性约束,以保证老年人的医疗护理安全。
若家属不同意保护性约束则需要签字注明,由此发生的意外后果自负,机构不承担责任。
3、对需要使用约束带的老年人,按常规进行评估。
4、约束带使用中注意做好约束处皮肤的护理,防止不必要的损伤。
在约束局部加垫或毛巾垫保护,每2—3 小时松解约束带一次,并定时翻身,按摩局部受压皮肤,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应用保护性约束告知制度1、根据病情对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如有创通气、各类插管、引流管,有精神、神志障碍,治疗不配合等。
2、通知家属,说明目的和必要性,取得家属的理解和配合。
3、对清醒患者需实施保护性约束时,应向患者讲清保护性约束的必要性,取得患者的配合。
4、对昏迷或精神障碍患者,先向家属讲清必要性,取得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后实施强制性约束,以保证患者的医疗安全。
5、注意做好约束处皮肤的护理,防止不必要的损伤。
6、对昏迷或精神障碍患者,若家属不同意保护性约束则需要签字注明,由此发生的意外后果自负。
孟津县公疗医院病区医用冰箱管理规定1、冰箱要设专人管理,每周由药班护士负责冰箱的清洁除霜。
2、冰箱内药物、试剂等用物要分类、放置有序,药品标签清楚,定期进行清点、检查,贵重药品要登记。
3、冰箱内物品要做到无过期、无爱潮、无霉点及无丢失。
4、冰箱内禁存私人物品。
5、需低温保存配制好的液体,有效期不超过24小时,如肝素封管液、青霉素皮试液,应注明药物名称,配制时间、责任者。
6、抽吸好的针剂,需低温保存,应放在铺好的无菌盘中,注明床号、姓名、药品、有效时间,做好交接班。
7、若有血标本、病理标本应封存保存,防止倾倒污染其它物品,做好交接班及时送检。
8、冰箱内严禁放置痰标本、便标本和易燃、易爆等危险品。
孟津县公疗医院重要护理操作告知制度1、对高难度、风险性有创操作,实施前必须提前告知。
2、操作前向患者告知该项操作的目的、必要性和操作方法以及由此带来的不适或意外,取得患者配合。
3、必要时由患者家属签字。
4、操作中关键环节仍要随时解释,尽量减轻患者痛苦。
5、无论何种原因导致操作失败时,应礼貌性道歉,取得患者谅解。
孟津县公疗医院标本采集核对制度1、护士应掌握各种标本的正确留取方法。
2、采集标本严格遵医嘱执行。
3、标本采集前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医嘱和检验单逐项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4、标本采集时要携带检验单再次核对确认病人(必要时病人参与确认)。
护理服务告知患者制度第一条患者有权接受其所能明白的治疗、护理信息,也有权接受或拒绝治疗。
第二条护士在实施各项护理操作及某种特殊治疗前,应先向患者及家属进行详细的讲解和解释,以使其明白治疗的过程、潜在的危险、副作用和预期后果,并进行相应的配合。
第三条护士在讲解时应使用规范的方式及患者能明白的语言向患者(家属)交代相关诊疗信息,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若患者使用的是方言,应配合以适宜的言语翻译人员,对语言表达不佳者使用文字资料与图示。
第四条告知要在患者完全理解的情况下进行,对患者反馈的意见应予以确认,并记录于病历之中。
第五条患者在病情不稳定的情况下,坚持外出时,应告知患者外出后可能造成的后果及注意事项,使患者理解,并办理好相关手续。
第六条护士在进行危险性较大或侵入性护理操作技术时,应首先告知患者或家属,经患者或家属签名同意后,才能进行操作,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第七条患者入院后应对患者进行安全告知,如热水袋安全使用、电插座的使用规定、防火安全、防盗安全、热水器的使用、安全警示、防跌倒警示等。
第八条应用保护性约束时,应告知患者家属(患者清醒时告知患者)约束的目的,经家属/患者同意并签名后方可进行约束,护士应认真做好护理记录。
第九条因病情危重致患者不易翻身或家属坚决拒绝翻动患者时,应告知患者及家属后果,并请家属签名,护士应认真做好护理记录。
第十条操作中不得训斥、命令患者,做到耐心、细心、诚心地对待患者,护士应熟悉各项操作技能,尽可能减轻由操作带来的不适及痛苦。
无论何种原因导致操作失败时,应礼貌道歉,取得患者谅解。
第十一条患者使用一次性医疗物品时(除普通注射器和输液器外),均应遵循此告知程序。
护士要向患者或家属解释该一次性医疗物品使用的目的、必要性,以征得同意。
第十二条各专科要根据本专科操作的特点,制定具专科特色的告知制度。
医院护理告知制度
一、入院告知:介绍环境、设施、人员、规章制度(如探视管理、病区管理等制度)。
二、安全告知
(一)患者入院后应对其进行安全告知,如防火、防盗、防跌倒警示等。
(二)告知患者妥善保管好贵重物品,防止丢失。
(三)告知婴幼儿、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家属护理安全的注意事项。
(四)对跌倒高危患者签署相关告知书,详见《患者跌倒防范管理制度》,并存档。
(五)应用保护性约束做好约束告知,详见《保护性约束管理制度》。
(六)因患者病情不宜翻身或家属拒绝时,应告知患者及家属后果,并在护理记录单中记录。
(七)住院患者外出,遵照《住院患者外出管理制度》执行。
三、各项护理操作、检查、化验前应告知患者检查目的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
四、责任护士为患者和/或家属提供疾病健康教育,包括:用药、饮食、休息、潜在并发症的预防和应急措施、功能锻炼、复诊时间、咨询电话等详见《跨学科健康教育制度》。
医院护理操作前告知制度一、病人有权接受按其所能明白的方式提供的治疗、护理信息,也有权接受和拒绝治疗。
二、护士在实施各项护理操作及某种特殊治疗前,应先向病人及家属进行详细的讲解和解释,以使其明白治疗的过程、潜在危险、副作用和预期后果,并进行相应的配合。
三、护士在讲解时应使用规范的方式及病人能够明白的语言向病人(家属)交代相关诊疗信息,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若病人使用的是方言,应配以适宜的语言翻译人员,对语言表达不佳者使用文字资料与图示。
四、护士在进行危险性较大或侵入性护理操作技术时,先履行告知,要在病人完全理解的情况下进行,对病人反馈的意见应予以确认,并做好记录。
五、当病人需实施自我护理时,护士应为病人和/或陪护人员提供健康教育,应包括潜在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和应急措施。
六、病人在病情不稳定的情况下,坚持外出时,应告知病人外出后可能造成的后果及注意事项,使病人理解,并办理好相关手续。
七、病人入院后应对病人进行安全告知,如热水袋安全使用,电插座的使用规定,防火安全,防盗安全,热水器的使用,安全警示,防跌倒警示等。
八、应用保护性约束时,应告知病人家属(病人清醒时告知病人)约束的目的,经家属/病人同意并签名后方可进行约束。
护士应认真做好护理记录。
九、因病情危重致病人不易翻身或家属坚决拒绝翻动病人时,应耐心做好解释和说服工作,告知病人及家属后果,确实不能配合时请家属签字,并认真做好记录。
十、操作中不得训斥、命令病人,做到耐心、细心、诚心地对待病人,护士应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尽可能减轻由操作带来的不适及痛苦。
无论何种原因导致操作失败时,应礼貌致歉,取得病人理解。
十一、病人使用一次性医疗物品时(除普通注射器和输液器外),均应遵循告知程序。
护士要向病人或家属解释该一次性医疗物品使用的目的、必要性,以征得同意。
护患沟通、告知制度
一、接诊护士在接收患者入院时,应与患者或家属介绍医院及科室概况、入院须知、病房环境、主管医师及责任护士,并对患者进行医疗安全及人身安全告知,如热水袋使用安全、电插座的使用规定、防火、防盗安全、安全警示、防跌倒警示等。
告知病人住院期间注意妥善保管个人物品,不能擅自离院。
二、患者在就诊住院过程,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情发展的不同的阶段选择恰当的沟通方式和相关内容与患者进行沟通,遵医嘱按照护理常规和操作规程作相应的健康教育。
三、护士在实施各项护理操作及某种特殊治疗、检查前,应先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该项目的目的、必要性、程序及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
四、护士在进行危险性较大或侵入性护理操作技术时,应首先告知病人或家属,经签名同意后方可进行操作,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无论何种原因导致操作失败,应礼貌道歉,取得患者谅解。
五、护士在讲解时应使用规范的方式及患者能够明白的语言向患者(家属)说明病情和医疗护理措施。
对语言理解有困难的患者,宜使用文字或图示。
六、实行保护性约束的病人,将其真实情况告知病人家属和监护人,签字同意后方可进行约束,因病情危重致病人不易翻身或家属坚决拒绝翻动病人时,应告知病人及家属后果并签名,护士应认真做好记录,防止因病人家属不理解而发生纠纷。
七、患者出院时,护士应向患者或家属说明患者出院医嘱、出院后注意事项、随诊的时间、带管道或有造口的病人应教会
患者或家属护理的方法。
八、必要时将沟通的内容记录在护理记录上。
如入院时的沟通;术前沟通;特殊检查及治疗的配合;出院指导等。
九、定期召开工休会并记录。
医院护理告知制度
一、患者有权接受按其所能理解的方式提供的治疗、护理信息,也有权接受或拒绝治疗、护理(特殊情况除外)。
二、入院时,告知患者应遵守的医院管理制度、安全须知及其它注意事项,如电插座使用规定,防火安全、防盗安全等。
三、护士在实施各项护理操作、治疗前,均应告知患者或家属相关注意事项及所做准备。
四、当患者需实施自我护理时,护士应为患者和(或)陪护人员提供健康指导,包括潜在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和应急措施等。
五、护士在进行危险性较大或侵入性护理操作技术前,均应告知患者或家属,经患者或家属同意后进行操作,必要时由患者或家属签字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六、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患者,应给予明显的警示并告知患者或家属,同时做好相关记录。
七、实施保护性约束时,履行告知义务。
八、患者拒绝检查、治疗时,应与医生一同向患者或家属解释并告知可能造成的影响及后果,鼓励其配合检查、治疗。
九、患者外出时,应告知家属和患者外出后可能造成的后果及注意事项,医生签署《劝阻住院患者外出告知书》后,办理相关手续。
应用保护性约束告知制度
1.酌情对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如有创通气、各类插管、引
流管,有精神、意识障碍,治疗不配合等。
2.使用前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目的和必要性,取得家属的理解
和配合。
3.记录使用保护具的原因、时间、观察结果、相应的护理措
施及解除约束的时间。
4.注意做好约束处皮肤的护理,防止不必要的损伤。
昏迷或
精神障碍患者,若家属不同意保护性约束则需要签字注明,由此发生的意外事件,由当事人及时登记发生的经过、原因、后果。
护士长经常检查,定期组织讨论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