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保护性约束带使用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1
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
(一)目的
1、防止坠床。
2、避免患者抓脱有创置管,抓伤。
3、确保治疗有序的进行。
(二)注意事项
1、实施约束时,将患者肢体处于功能位,约束带松紧适宜,以能伸进一、二指为宜。
2、密切观察约束部位的皮肤状况。
3、保护性约束属制动措施,使用时间不宜过长,病情稳定或者治疗结束
后,应及时解除约束。
需较长时间约束者,每2h松解约束带1次,并活
动肢体,协助患者翻身。
4、准确记录并交接班,包括约束的原因、时间、约束带的数目,约束部
位,约束部位皮肤状况,解除约束时间等。
(三)约束的指征:
1、意识改变或烦躁不安影响患者治疗的安全的有效性。
2、可能造成病人的自我伤害; 造成操作困难,须临时制动。
3、为确保治疗的安全须临时制动者。
约束带安全使用制度
1.经医生开具医嘱后方能执行对病人的约束。
2.约束病人须非常慎重,说明约束的目的和注意事项,以取得合作,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约束病人时约束带内须有衬垫,松紧程度适宜,约束带与皮肤之间应能容纳两横指的间隙。
4.护士应随时查看病人的精神状况和约束部位皮肤的血运情况,调整松紧度,定期更换约束部位。
5.病人被约束后要保证病人的生理需要,如进食、饮水、大小便及其它生活护理到位。
6.做好护理记录,对病人约束过程、皮肤状况、生活情况详细记录并交班。
警用约束带的使用流程1. 引言警用约束带是一种常见的警务工具,用于约束、限制犯罪嫌疑人、被拘留人或暴力行为者的活动能力。
本文将介绍警用约束带的使用流程,包括准备工作、正确佩戴、使用注意事项等。
2. 准备工作在使用警用约束带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以确保使用的安全和有效。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在使用警用约束带之前,警务人员需要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并遵守相关规定。
•审查警用约束带:在使用前,应确保警用约束带的质量良好,没有明显的损坏或磨损。
•确保使用环境安全:在使用警用约束带时,应确保周围环境安全,防止被拘留人或暴力行为者逃跑或攻击。
3. 正确佩戴正确佩戴警用约束带对于有效约束被拘留人或暴力行为者非常重要。
以下是正确佩戴警用约束带的步骤:1.准备好警用约束带:打开警用约束带,并将带端固定住。
2.确保人员的合作:在佩戴警用约束带之前,与被拘留人或暴力行为者进行沟通,要求其配合佩戴。
3.将警用约束带套在上肢或下肢:根据具体情况,将警用约束带套在被拘留人或暴力行为者的上肢或下肢。
4.调整带子的松紧度:根据需要,调整警用约束带的松紧度,以确保安全且无妨碍血液循环的程度。
5.检查佩戴效果:确保警用约束带紧密贴合,并没有明显的松动或脱落。
4. 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警用约束带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规范:•防止不当使用:警用约束带只能在必要的情况下使用,不得滥用或过度使用。
必须恰当评估使用警用约束带的必要性和合适性。
•监控被约束人员的状况:在被拘留人或暴力行为者被佩戴警用约束带后,警务人员应始终密切监控其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安全使用警用约束带:在使用警用约束带时,警务人员应遵守相应的使用技巧和流程,以确保操作安全、减少可能的伤害。
•及时解除约束:在安全且合适的情况下,应及时解除对被拘留人或暴力行为者的约束,避免对其身体健康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5. 总结警用约束带是警务工作中常用的工具之一,正确使用警用约束带对于确保执法操作的安全、有效至关重要。
患者约束法护理操作规范(一)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肢体活动度约束部位皮肤色泽温度及完整性等。
2.评估需要使用保护具的种类和时间。
(二)操作要点1.肢体约束法:暴露患者腕部或是踝部;用棉垫包腕部或踝部;将保护带打成双套结套在棉垫外,稍拉紧,使之不松脱;将保护带系于两侧床缘;为患者盖好被整理床单位及用物。
2.肩部约束法:暴露患者双侧腋下垫棉垫;将保护带置于患者双肩下,双侧分别穿过病人腋下,在背部交叉后分别固定于床头;为患者盖好被,整理床单位及用物。
3.全身约束法:多用于患儿的约束。
方法:将大单折成自患儿肩部至踝部的长度,将患儿放于中间;用靠近护士一侧的大单紧紧包裹同侧患儿的手足至对侧,自患儿腋窝下掖于身下,再将大单的另一侧包裹后手臂及身体后,紧掖于靠护士一侧身下;如患儿过分活动,可用绷带系好。
(三)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及家属实施约束的目的方法持续时间使患者和家属理解使用保护具的重要性、安全性、征得同意方可使用。
2.告知患者和家属实施约束中,护士将随时观察约束局部皮肤有无损伤、皮肤颜色、颜色、约束肢体末梢循环状况,定时松解。
3.指导患者和家属在约束期间保证肢体处于功能位,保持适当的活动度。
(四)注意事项1.实施约束时,将患者肢体处于功能位,约束带松紧适宜,以能伸进一、二手指为原则。
2.密切观察约束部位的皮肤状况。
3.保护性约束属制动措施,使用时间不宜过长,病情稳定或者治疗结束后,应及时解除约束。
需较长时间约束者,每2h松解约束带1次并活动肢体,并协助患者翻身。
4.记录并交接班,包括约束的原因、时间、约束带的数目,约束部位,约束部位的皮肤状况,解除约束时间。
约束带的使用法1.醐出防止高热、澹妄、昏迷、躁动及危重患者因意识不清而发生坠床、撞伤及抓伤等意外,确保患出限制患者身体或肢体的活动,确保治疗、护理顺利进行。
2.操作和序出评估(1)患者的生命征及意识状态。
(2)皮肤完整性;有无压疮、皮疹、潮红;有无局部外伤。
(3)躯体移动能力。
(4)患者家属对使用约束带的接受程度。
出准备(1)患者准备:患者及其家属了解使用保护具的重要性和方法,愿意配合使用。
(2)护理人员准备: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3)物品准备:尺寸适宜的棉织约束带4条,棉垫4块。
Fb告知(1)使用保护性约束具的目的是防止患者发生坠床、撞伤及抓伤等意外,以确保治疗、护理顺利进行。
(2)护士会对不能配合的患者,如拔管、抓伤口,给予手脚约束。
用绷带和棉垫束缚手腕及踝部,绷带以双套结的形式套于腕部,并垫以棉垫,保护皮肤,护士在操作过程中会注意松紧度。
(3)对于四肢躁动较剧烈、发生打人、蹬踹、双腿跨越床档者护士会给予四肢约束,用特制约束带束缚肩部、上肢、膝部,同样内衬棉垫,以保持患者皮肤。
(4)在使用约束具期间,护士会观察约束部位的皮肤颜色,必要时,护士会进行局部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压危。
(5)在使用约束具期间,护士会将肢体处于功能位置,并保证患者安全和舒适。
出实施(1)核对解释:备齐用物带至病室,进行三杳七对,向患者亲属或陪伴解释操作原因和过程,取胎作。
(2)体位: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
(3)如患者躁动不合作用合适力量控制患者。
(4)约束患者①宽绷带约束:先用棉垫包裹手腕或踝部,再用宽绷带打成双套结,套在棉垫外稍拉紧,使不脱出(以不影响肢体血循环为度),然后将带子固定于床缘上。
媚溢诔带:需限制患者坐起时可用筒式约束带固定筒式约束带用布制成,宽8cm长12cm。
操忸寸,将患者两根帽部套进袖筒,腋窝衬棉垫,两袖筒上的细带子在胸前打结固定,将下面两条较宽的长带系于床头。
⑨脑约束带:常用于固定布制成。
患者保护性约束常见并发症
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一.病人保护性约束法并发症:
1.引起患者不良情绪
2.局部皮肤组织损伤
3.肌肉萎缩、关节活动障碍
二.预防措施:
1.告知患者或家属使用约束带的目的,清醒的患者须取得病人同意。
2.约束带松紧适宜并使用保护垫。
3.定时松解约束带,一般2小时松解一次,活动被约束肢体。
4.加强巡视,及时满足病人身心需要。
三.处理措施:
1.对于清醒但不合作的病人,应认真聆听主诉,耐心解释使用约束带的必要性,取得病人的理解。
2.发现患者脉博异常、主诉疼痛、肢端变冷、苍白、麻木皮肤肿胀、破损时,应立即松开,报告医生,遵医嘱给予对症处理。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推行的重要意义与住院患者约束带使用规范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推行的重要意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信息相关报道有很多,现在我们介绍一下全面推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19世纪末,威廉·奥斯勒博士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首创突出临床能力训练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随后,这一制度在世界多国陆续推行。
相较美国,我国的住培制度还非常年轻,全面推行之初,肯定有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制度本身也存在不完善之处,但是,这些前进中出现的问题,并不代表“水土不服”,更不能就此认为住培不适合中国。
一、美国医师培养:政府引导,行业___自治据美国麻省大学医学中心专业基地主任、病理教授姜众介绍,作为国际公认较为成熟完善的住培体系,美国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主要特色为政府宏观引导、行业___高度自治。
具体在住培资金上,联邦政府与教学单位共同投入,以政府投入为主。
美国政府付给教学医院资金作为规培教育经费,其中主要包括住院医师的工资、保险及医院管理和认证费用等,每人每年约10万美元。
在基地管理上,作为第三方监管机构的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acgme)承担着“总负责、定规矩、严监管”的责任。
acgme管理全国700个学院或医院、9600个专业基地,下设28个专业委员会,各专业委员会负责制定培训计划和具体要求,并对各基地进行评估督导。
第1 页共6 页acgme的监管非常严格,即使是大牌医院只要被发现问题,一样照罚不误。
比如,麻省总医院的泌尿外科专业培训基地就曾被“摘牌”,该科重新努力了___年才恢复基地资质。
现任美国埃默里大学医学院肾脏病科内科学副教授蔡晖认为,严格的培训基地准入条件、全国同质的培训方法和第三方的监督保障机制,是美国住培制度确保培训质量同质化的3个根本要素。
比如,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大内科的住院医师培训计划根据acgme的培训大纲实施,和全美各个培训基地大同小异。
在此基础上,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的内科住院医师一共分成4组进行培训,内科每年都会选拔4名最优秀的完成培训的住院医师担当住院总医师,分别领导一组住院医师。
保护性约束带使用规范保护性约束带(Restraining Belt)是一种安全设备,用于限制被约束者的行动范围,以防止其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
保护性约束带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警察部门和其他需要控制被约束者活动的场所。
为了确保保护性约束带的正确、安全使用,以下是一些使用规范需要遵守的。
1.选用合适的保护性约束带。
不同场合和使用目的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保护性约束带。
例如,医疗机构可选择具有舒适材质和便于观察的保护性约束带,警察使用的保护性约束带则需要具备更高的固定性和耐用性。
2.培训使用保护性约束带的人员。
只有经过培训的人员才能使用保护性约束带,并且需要了解正确的使用方法、关注被约束者的身体状况和遵守相关规定。
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误用和伤害风险。
3.确定使用保护性约束带的必要性。
只有在确保被约束者对自己或他人构成危险时,才能使用保护性约束带。
在使用之前,需要进行合理的评估和判断,确保约束是必要的。
4.尊重被约束者的尊严和权益。
在使用保护性约束带时,应遵守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不得侮辱、虐待或侵犯被约束者的尊严和权益。
被约束者有权知晓自己被约束的原因,并且应得到适当的解释和合理的安抚。
5.定期检查保护性约束带的状况。
保护性约束带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磨损、解体或失灵等问题,因此需要定期检查其状况。
如果出现问题,应及时更换或修理,以确保其正常使用。
6.在使用过程中要定期检查被约束者的身体状况。
使用保护性约束带时,应定期检查被约束者的身体状况,包括呼吸、循环和皮肤等。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解除约束并寻求医疗救助。
7.遵循使用时间限制。
保护性约束带的使用应尽量控制在最短时间范围内,以避免因长时间约束导致的身体不适或其他潜在问题。
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要定期松开约束,以确保被约束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8.妥善保存和清洁保护性约束带。
使用完毕后,应妥善保存保护性约束带,并按照厂商的建议进行清洁和消毒。
这样可以延长保护性约束带的使用寿命,并确保下次使用时的安全性。
保护性约束带的使用规范
(一)使用指征:
1、谵妄、昏迷躁动等意识不清的危重患者;
2、特殊治疗期间的临时限制;
3、不配合治疗的患者;
4、精神障碍患者;
5、病情危重、使用有创通气、伴有各类插管、引流管,防止发生坠床、管道滑脱、抓伤、撞伤等,保证患者安全.
(二)使用规范:
1、向患者及家属解释使用约束带的目的,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2、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约束的部位.常用约束部位为腕、踝关节.
3、约束部位松紧适度,经常检查约束部位的血液循环情况及约束带的松紧程
度,以能放进1或2横指为宜,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并及时调整。
4、保护性约束属制动措施,病情稳定或治疗结束后应及时解除约束.需较长时
间约束者应定时更换约束肢体或每2小时活动肢体1次。
5、约束时,患者平卧,四肢舒展,卧位舒适。
约束带的打结处及约束带的另
一端不得让患者的双手触及,也不能只约束单侧上肢或下肢,以免患者解开套结发生意外。
6、约束带的使用一定要在护士的监视之下,防止患者挣脱约束带而发生危
险。
1。
保护性约束带的使用规范
(一)使用指征:
1、谵妄、昏迷躁动等意识不清的危重患者;
2、特殊治疗期间的临时限制;
3、不配合治疗的患者;
4、精神障碍患者;
5、病情危重、使用有创通气、伴有各类插管、引流管,防止发生坠床、管道滑脱、抓伤、撞伤等,保证患者安全。
(二)使用规范:
1、向患者及家属解释使用约束带的目的,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2、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约束的部位。
常用约束部位为腕、踝关节。
3、约束部位松紧适度,经常检查约束部位的血液循环情况及约束带的松紧程
度,以能放进1或2横指为宜,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并及时调整。
4、保护性约束属制动措施,病情稳定或治疗结束后应及时解除约束。
需较长
时间约束者应定时更换约束肢体或每2小时活动肢体1次。
5、约束时,患者平卧,四肢舒展,卧位舒适。
约束带的打结处及约束带的另
一端不得让患者的双手触及,也不能只约束单侧上肢或下肢,以免患者解开套结发生意外。
6、约束带的使用一定要在护士的监视之下,防止患者挣脱约束带而发生危
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