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北京版一年级上册《Unit5IcansingLesson19》优质课公开课课件获奖课件比赛观摩课课件B001
- 格式:ppt
- 大小:7.75 MB
- 文档页数:26
一年级上册【英语(北京版)】UNIT FIVE I CAN SING (2)1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一年级上册英语(北京版)第五单元《I CAN SING》第二部分的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学习动词“sing”和“dance”,以及如何用英语表达自己会做的事情。
学生将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掌握本节课的核心词汇和句型。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动词“sing”和“dance”。
2. 学生能够用英语表达自己会做的事情,如“I can sing”和“I can dance”。
3.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句型“I can”来表达自己的能力。
4. 学生能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教学难点1. 动词“sing”和“dance”的发音和书写。
2. 句型“I can”的运用。
3. 学生能够用英语表达自己会做的事情。
教具学具准备1. 英语课本。
2.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课件和音频。
3. 动词“sing”和“dance”的图片和卡片。
4. 学生自带的英语练习本和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英语歌曲,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英语学习状态。
2. 新课呈现:通过展示动词“sing”和“dance”的图片和卡片,引导学生学习这两个动词的发音和书写。
3. 操练: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让学生熟练掌握动词“sing”和“dance”的用法。
4. 句型学习:通过展示句型“I can”的图片和卡片,引导学生学习并运用这个句型。
5. 综合运用: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表达自己会做的事情。
板书设计1. UNIT FIVE I CAN SING (2)12. 核心词汇:sing, dance3. 核心句型:I can作业设计1. 抄写动词“sing”和“dance”各5遍。
2. 用英语写一句自己会做的事情,如“I can sing”或“I can dance”。
小学英语北京版一年级上册Unit 5 I can sing《Lesson 19》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通过图片环游,学生观察插图,猜测情节,理解故事意思。
2. 通过听故事,朗读词句,自主拼读,感知字母Y在单词开头的发音,知道字母Y的读音和正确书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教师通过绘本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语音的兴趣。
2学情分析1. 学生通过对教材unit5 lesson19的预习跟读,以及平时教学的渗透,以及学生已知词汇yes, yell ow, you,已对字母y的发音有所感知。
2. 一年级孩子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这一心理特点为本课猜故事情节奠定了基础。
在日常教学中,孩子们有意识按照字母的发音进行自主拼读,这一习惯为认读单词奠定基础。
3重点难点1. 理解故事内容。
2. 感知字母Y在单词开头的发音,知道字母Y的读音和正确书写.3.yogurt 的发音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游戏导入1. 教师出示一个盒子,让学生摸一摸,猜一猜里面有什么?2.引导学生说一说yo-yo球的特点,数量和颜色等。
3. 引入故事主题2【讲授】学习故事Tell the story1. 出示绘本封面,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人物,并尝试读出题目。
Read the title “Maya’s yo-yo”.针对封面内容进行自由谈论。
为了结合语音和描述故事更加方便,教师将把小狗命名为Yap.2. 出示第二页 ,得知yo-yo球的颜色,并谈论Maya的心情。
3.出示第三页,引导学生观察Maya如何玩yo-yo球?4.采用图片环游的方式,学习故事4-11页。
教师朗读句子,并引导学生关注并描述插图中的背景信息。
5.出示第12-13页。
引发学生猜测故事情节如何发展。
鼓励学生自主表达。
一年级上册英语教案 Unit Five Lesson 19 北京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北京版一年级上册英语第19课,教学内容围绕“家庭”这一主题展开。
学生将学习家庭成员的英语表达,如“father”、“mother”、“brother”和“sister”,并通过有趣的实践活动,加深对家庭成员的认识和记忆。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听懂并准确说出家庭成员的英语单词。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单词进行简单的英语对话。
3. 学生能够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培养家庭观念。
教学难点1. 家庭成员英语单词的发音和记忆。
2. 学生对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理解和表达。
教具学具准备1. 家庭成员图片卡片。
2. 录音机及英语教学录音带。
3. 黑板和粉笔。
4. 学生用书和练习册。
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播放英语歌曲“Family Song”,让学生跟随音乐唱出家庭成员的单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展示家庭成员图片卡片,引导学生用英语说出家庭成员的单词,如“father”、“mother”、“brother”和“sister”。
3. 课堂互动:进行“Find Your Family”游戏,学生分组寻找自己的家庭成员,并用英语进行介绍,如“I have a father, he istall and strong.”4.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家庭成员,用英语描述这个家庭成员的特征和喜好,其他小组成员猜测是谁。
如:“Thisperson is very tall, he likes playing basketball. Who is he?”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家庭成员的简笔画,并在旁边标注对应的英语单词。
2. 列出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英语表达,如“brother of”、“sister of”等。
作业设计1. 学生用书和练习册的相关练习。
2. 家长协助,让学生用英语介绍家庭成员,并录制视频或音频。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卡片、游戏和小组活动等多种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对家庭成员英语单词的记忆和理解。
一年级上英语教案Unit 5 I can sing 北京课改版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围绕"能力"这一主题展开,通过歌曲、故事、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教学内容包括:词汇学习(如:sing、dance、draw等)、句型练习(如:I can sing、I can dance等)、日常对话以及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听懂、会说、会读本单元的单词和句子,并能用所学句型进行简单的日常对话。
2. 能力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听说能力,增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难点1. 词汇的记忆:本单元涉及到的词汇较多,如何帮助学生有效记忆词汇是教学的一个难点。
2. 句型的运用:如何让学生在实际对话中灵活运用所学句型,也是教学的一个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1.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歌曲、故事、游戏等教学资料。
2. 教学卡片:用于展示和复习所学单词和句子。
3. 学生手册:用于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和课后复习。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歌曲,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展示:通过多媒体展示本单元的单词和句子,并进行讲解和练习。
3. 学生练习: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写出本单元的主题:“Unit 5 I can sing”。
2. 在黑板上列出本单元的重点单词和句子,并进行讲解。
3. 在黑板上画出与本单元内容相关的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作业设计1. 听力练习:听录音,选出与本单元内容相关的单词和句子。
2. 口语练习:用所学句型进行日常对话。
3. 写作练习:用所学单词和句子写一段小短文。
课后反思通过本单元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词汇记忆和句型运用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通过设计更多的实际语境,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北京英语一年级第十九课摘要:1.课文背景介绍2.重点词汇和短语解析3.实用语法点讲解4.口语交际场景及表达5.课后练习与拓展正文:一、课文背景介绍北京英语一年级第十九课的主题是“学校日常活动”。
本课将通过一个日常场景,让学生学习并掌握一些实用的英语词汇和语法。
故事发生在一个充满活力的校园里,学生们正在进行各种活动。
二、重点词汇和短语解析1.词汇解析:本课的重点词汇包括:classroom(教室),teacher(老师),student(学生),library(图书馆),playground(操场),schoolbag (书包)等。
2.短语解析:本课的重点短语包括:get to school(上学),have a lesson(上课),have lunch(吃午饭),play sports(进行体育活动)等。
三、实用语法点讲解本课的实用语法点是现在进行时。
现在进行时用于表示现在正在进行的动作。
例如:I am studying(我在学习)。
通过学习现在进行时,学生可以更好地描述自己或他人正在进行的动作。
四、口语交际场景及表达1.场景一:早晨上学- 对话一:A:Hello, B.How are you?B:I"m fine, thank you.And you?A:I"m fine too.- 对话二:A:What are you doing, B?B:I"m going to the classroom.2.场景二:课间休息- 对话一:A:Hi, B.Do you want to play soccer?B:Sure, let"s go.- 对话二:A:Where are you going?B:I"m going to the library.3.场景三:下午放学- 对话一:A:B, what did you do today?B:I had a math lesson and a English lesson.- 对话二:A:That"s great.See you tomorrow.B:See you too.五、课后练习与拓展1.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What are they doing in the classroom?- What do they have for lunch?- Where do they play sports?2.仿照课文,编写一段关于你学校日常活动的描述。
Unit 5
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
1.在看、听、说的活动中,获取和梳理对话信息,理解对话中询问并回答是否能够做某事,发出一起做某事的邀请所使用的核心语言:—Can you …? —Yes, I can. Let’s …./No, I can’t. Let’s …;初步感知含有[ɜː]的语音词汇:bird, girl, skirt;(学习理解)
2.在教师和同伴的帮助下,分角色表演对话,演绎对话场景,呈现核心语言在真实语境中的运用,并会对其中的语言、行为以及同伴的表现进行多角度评价;(应用实践)
3.在小组内进行真实语境的创设,询问并回答是否能够做某事,发出一起做某事的邀请,并在情景中运用。
(迁移创新)
完成本课时目标所需要的核心语言如下:
—Can you …?
—Yes, I can. Let’s ….
/—No, I can’t. Let’s …
二、教学重难点
1. 能够使用句型Can you …? Yes, I can. Let’s …./No, I can’t. 询问并回答是否能够做某事;使用句型Let’s …. 发出一起做某事的邀请。
2. 能够听懂,会说,整体认读单词bird, girl, skirt, 并分别感受它们所含有的共同元音音素[ɜː]。
三、教学过程。
小学英语北京版一年级上册《Unit5IcansingLesson19》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获奖教案比赛观摩课教案教学基本信息课题Unit 5 I can sing. Lesson 19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
”本节课设计了好朋友周末一起玩儿的大情境,课上大家一起画画创编小歌谣的小情境,尽力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境,逐渐培养学习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 》提出:“在小学阶段,学生应能够掌握简单的拼读方法,”同时在二级标准中有如下要求:“能够根据拼读的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
语音教学还应注重语音和语义相结合。
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时,创设大家一起画画创编小歌谣活动,在情景中感知、理解、体验和内化本课重点词汇skirt 及ir字母组合的发音。
教学背景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课讲授的是北京版小学英语一年级上第五单元第三课时Lesson 19。
本课的listen and Say 板块主题讨论的是否会画画和读书,Point and Say主题为Kate 给小女孩送礼物。
学生在本单元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已经学过句型Can you…?Yes, I can. Let’s…。
read, read this book, draw ,draw a bird 为新知。
Point and Say 板块girl和bird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对其发音已经非常熟悉,skirt为新知。
二、学生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为我校一年级学生,在学习习惯方面经过开学半个学期的培养,初步养成了善善于倾听,积极模仿、大胆开口的好习惯,并能听懂教师的基本课堂指令用语,能够积极的投入到课堂中去。
在知识储备方面,对26个字母的发音及拼读规律有了一些了解,在教师的带领下能进行简单的拼读,同时还掌握了一些生活常见的小动物等名词的英语名称。
UNIT FIVE I CAN SINGLesson19Teaching aims:Beginning an interaction by expressing one’s abilities.Beginning an interaction by eliciting a response.Important points:words:bird girl skirtsentences:Can you draw?Yes, I can.Let’s draw a bird.Difficult points:Asking wh-questions to find out a person’s ability.Using verbs to indicate actions.a.g.,I can sing.Teaching aids:computer DVD flashcard PPTTeaching steps:Step1 Warm up.Sing a song: I can draw.T: I can draw a flower. I can draw a house. Can you draw?Ss: Yes, I can draw.Step2 Revision.T:Let’s read Draw, draw ,I can draw.(Show the pictures of draw,sing,read,dance)T: I can run,Can you run? (Put the pictures on one side of the board.)Ss:Yes, I can runT:(Read after me) run,run,I can run.(Teach some other words like run,climb,jump,swim) Students read after me. (Put the pictures on one side of the board.)I do,the class say according to my actions ,choose one kid to put the pictures on another side according to the sound.I point to the pictures,kids read loudly together.Step3 New materials.Read after the tape.Open the book, Read the book together.Do a chant(拍手打节奏).Group 1、2 say Can you draw? Group 3、4 say Yes, I can. Then change the role to ask and answer.Step4 Practice.Practise in pairs.I make a modle with one kid,then let two kids to ask and answer.then ask the whole class to practise in pairs. Then check several pairs.Homework: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peat three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