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半年全省基础教育申报结项研究课题选送情况一览表
- 格式:doc
- 大小:94.00 KB
- 文档页数:3
关于公布2012年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立项课题结题名关于公布2012年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立项课题结题名单的通知闽教研[2015]208号关于公布2012年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立项课题结题名单的通知各设区市教研室,各有关学校:2012年,我室组织立项了210项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立项课题,在委托各设区市教研室负责结题验收初评工作的基础上,我室组织专家进行综合评定,确定了177项已结题课题,其中21项省级优秀课题和156项普通课题。
现将结题名单予以公布,详见附件。
附件:2012年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立项课题结题名单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2015年12月28日附件:2012年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立项课题结题名单普通结题:156项林晓丽2黄巧玲4叶丹5游兆菁8郑琼9石爱琴7叶钟96杨建峰176宋静55薛蓉165李文112林彤194李青164赖景琼209康福气103王守琼47葛晓英49颜巧玲104杨志现132王静51林鹭48叶明芳93苏丽萱126阮光清14杨芬129陶丽春84苏培园191彭光清13谢赛男179陈金贵115蔡天启89王建兴152刘永通151汪俊生65邓永东63吴中旬28陈少丽70刘伟华153周惠娜27巫燕华69兰臻71李志平156林幼芬30余凤妹92练至高72林福政74吴富林200谢济勇124吴正生182廖柳清34池玉华123李春萍35叶文香201陈丽珠157蔡亦锋122曾扬明184洪英兰202蔡书太158刘秀文121苏国相32陈月英125卓德才76黄胜华79陈全席36罗青160吴庆玲185严桂光101曾建兴81杨有德82艾启英187游峰40吴艳青37张晓霞38占荣健135冯兵159詹昌平80左勤勇77连雄203王元华52刘文川53吴青梅54姚瑞兰105陈建志106陈建志108高本光136郑云清138陈明祥139叶回玉。
附件1 山东省教学研究课题2016年度结题汇总表
填表说明:
1.请按照要求填写,以确保将来下发的结题证书中信息准确。
2.有下拉菜单的请选择下拉菜单中相应的内容,没有下拉菜单的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3.“姓名”填写课题主持人姓名,课题主持人限一人。
4.“单位名称”,请填写单位的完整名称,不要填写简称。
5.“参与人”最多为8名(不包括主持人),姓名排名顺序有先后,姓名之间空一个空格,姓名为两个字的,两字之间不空格。
6.“立项时间”填写“年和月”,例如“2014年9月”。
7.填写“鉴定专家姓名”时,两个姓名之间空一格,姓名为两个字的,两字之间不空格。
8.“变更说明”填写课题主持人、成员、课题内容、完成时间等变更信息。
结题组织单位:(公章)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具体地址:(用于回邮结题证书)。
以名师工作室为引领优化小学语文教师队伍建设策略研究学科分类:基础教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名师工作室队伍建设策略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一)问题的提出十堰市张湾区阳光小学成立于2015年9月,是十堰市首所政企联建学校,也是城区首所按照国家参数标准建设的学校,高水平规划,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
现有学生1826人,31个教学班,教师86人,其中市区级名师3人,市区级以上骨干教师35人,教师平均年龄32岁,青年教师占75%左右。
校长袁瑞华一直以来都是学校乃至全区教师专业成长的带头人,是十堰市首届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成立了“袁瑞华名师工作室”,致力于教师队伍专业化探索与引领,五年来,在名师骨干辐射下,我校有6位名师工作室成员教师语文课例获得国家级优课,多名教师课例获评省市区优课,语文学科成绩全区遥遥领先,先后承担了全国语文阅读研讨活动、湖北省省级专家巡回讲学研讨,湖北省送教下乡活动等。
目前,随着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教师以每年二十余人的数量增长,青年教师是学校教师队伍的主流。
他们学习能力强,信息技术运用熟练,但科研水平及教研能力有所欠缺,比如:如何观课、评课,如何说课、议课,如何把新课程的理念渗透在教学中,课堂驾驭能力及形成个人特色化教学等方面都亟待加强。
基于上述情况,学校提出开展“以名师工作室为引领优化小学语文教师队伍建设策略研究”课题,旨在立足于小学语文学科,优化队伍建设,以解决青年教师居多、个人较强的实践能力不能与新课改理论知识有效结合、科研能力不足、骨干教师断层,对教师的专业成长缺乏有效的带动机制的问题。
把阳光小学小学语文学科精英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实践型、研究型的学习共同体,通过团队内部的实践反思、同伴合作、专业引领等有效形式,将教学、研究、培训有机整合,使探究、合作、反思、资源共享为主要特征,并以该团队建设的操作策略,以及团队的整体示范效能,带动和辐射全校语文教师群体的研训活动,推动全校乃至全区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五期课题申报指南一、项目简介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经省教育厅批准,1995年由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设立。
研究领域重点关注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突出研究的科学性、创新性、实践性、应用性、时代性与针对性等。
课题设有普通与专项两类,专项课题主要设置有:“新课程标准落实与育人方式改革研究”、“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研究,“基础教育教材建设研究,“学科发展示范<创新>中心研究工“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管理改革研究,今年开放申报的专项课题为“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研究”与“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管理改革研究”两类。
根据研究的难易程度、研究价值、创新性等标准分为重点课题(重点资助、重点自筹)与立项课题两类。
对于重点资助课题,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将会资助一定的研究经费,重点自筹及立项课题的研究经费由课题研究负责人所在单位承担。
课题研究周期一般为2-3年,每两年申报一次,今年申报的是第十五期课题。
二、指导思想与总体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坚持以基础教育课程教学领域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倡导证据为本的实证研究,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问题导向和创新意识,着力推出高质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繁荣全省教育科学事业发展服务。
三、申报资格1.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普通课题的申报对象为本省普通中小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师范院校、教育行政、教育科研、教师发展等单位的集体或个人。
“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研究”专项,申报对象主要为向省里确定的基于测试分析跟进式改革重点区域名单中的集体或者个人;“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管理改革研究”专项,申报对象主要为教育行政、教育科研、教师发展、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等单位的管理人员。
2.课题负责人原则上应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否则,须由两名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研究人员书面推荐。
3.课题主持人原则上只能有1・2人,同一申报人不得同时申报两项及以上课题,同一课题不能同时跨类别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