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21课《活跃的学术思想》同步测试(川教版七年级上)
- 格式:doc
- 大小:255.00 KB
- 文档页数:6
最新精选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五学习主题中国古代文化第21课活跃的学术思想
川教版习题精选六十二
第1题【单选题】
20世纪50年代,世纪和平理事会把我国的那位著名的诗人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
A、老子
B、孔子
C、屈原
D、孙子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假如你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下列哪件事情不可能发生( )
A、你作战有功,被赏赐很多良田
B、你耕种土地,喜获丰收,得到了政府的奖励
C、你看病时,医生会切你的脉搏
D、你看到了屈原用隶书写的《离骚》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他总结出“望、闻、问、切”四种诊治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他是( )
A、商鞅
B、齐桓公
C、屈原
D、扁鹊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
A、老子
B、墨子
C、孔子
D、韩非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我国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的民俗,是纪念( )
A、神农
B、大禹
C、屈原
D、楚庄王
【答案】:。
5.21 活跃的学术思想一、选择题1.右图为杏坛,位于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前。
相传,孔子在此曾聚众讲学。
孔子生活于( )A.夏朝时期B.商朝时期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
2.有位学者称:孔子之道不是他个人的道,而是上承两千多年,下启两千多年的中华文化精神。
“孔子之道”应是( )A.“仁”“礼”的思想B.“兼爱”的思想C.“非攻”的思想D.“无为”的思想【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孔子的思想主要是“仁”和“礼”两部分。
【拓展延伸】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和“礼”,创立了儒家思想;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仁政”和“民贵君轻”,发展了儒家思想;汉朝时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3.“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
”一曲欢快的《中国话》,表达出人们对祖国的美好祝愿。
“孔夫子”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题干中的“孔夫子”即孔子,他是春秋晚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以礼治国,为政以德。
故选A。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逐步实现“均衡教育”。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言行中最能体现“均衡教育”思想的是( )A.提出“仁”的学说B.提出“仁政”主张C.创办私学D.主张“因材施教”【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孔子创办私学,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扩大了教育对象,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
故C项体现了“均衡教育”思想。
5.孔子曾谈论他的弟子们:子张狡黠,曾子迟钝,高柴愚直,而仲由、季路则改不掉粗鄙的毛病。
为此,他在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方法是( )A.有教无类B.因材施教C.填鸭式教学D.循循善诱的说教【解析】选B。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五学习主题中国古代文化第21课活跃的学术思想川教版知识点练习【含答案解析】三十一第1题【单选题】甲骨文的书写方式是( )A、用刀刻B、用毛笔写C、用铅笔写D、用碳笔写【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屈原受到我国人民崇敬并每年纪念他,最主要是因为( )A、他在文学上创造了新的文学体裁B、他主张变革的政治成就C、他的抗秦事迹D、他的爱国爱民精神【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春秋战国时期的乐器中,最为珍贵的整套编钟出土子( )A、河南安阳B、湖北随州C、湖南长沙D、四川成都【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
其中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的造字方法是( )A、象形B、指事C、形声D、会意【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每到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我国南方许多地方都要举行划龙舟、吃粽子的活动,这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这位诗人是( )A、屈原B、李白C、杜甫D、白居易【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小明感冒了,到医院去看病,医生先看了小明的脸色,又听了他的胸部,然后问了一下他的感觉。
请问,这种诊断疾病的方法是由谁总结出来( )A、屈原B、李冰C、商鞅D、扁鹊【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巴蜀大地曾出现了许多被人们称颂的历史人物。
其中,人们作歌“晨风习习吹动,春雨滋润禾苗;太守注重农业,百姓丰足富饶”赞扬的是( )A、蔓子B、张仪C、文翁D、吴资【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端午节即将到来,相传端午节最初是为了纪念一位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其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爱国主义思想和上下求索的精神,融汇成湖湘文化的重要特征。
这位诗人是( )A、屈原B、贾谊C、王船山D、曾【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在“提笔忘字”现象越发严重的今天,近年央视开设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该节目寓意唤醒更多的人对文字基本功的掌握和对汉字文化的学习。
2019-2020年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学习主题中国古代文化第21课活跃的学术思想川教版习题精选第五十四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描述的文字中,哪一种文字是比较成熟的文字,并且与今天的文字有着渊源关系( )A、传说中黄帝下属仓颉所造的文字B、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上刻画的符号C、殷墟出土的甲骨文D、宁夏大麦地岩画中的图画和符号【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小明考试考砸了。
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
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相互转化嘛!”其中小明爸爸和爷爷的言论分别与下列我国古代思想家的主张最为接近的是( )A、孔子、老子B、孙武、老子C、韩非子、老子D、韩非子、庄子【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
这句民谣描写的是我国哪一传统节日( )A、端午节B、中秋节C、重阳节D、春节【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我国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的民俗,是纪念( )A、神农B、大禹C、屈原D、楚庄王【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这样60年为一个周期,称为一个“甲子”。
今年(农历2015年)是乙未年,由此可知,农历1955年应是( )A、甲午年B、乙未年C、丙申年D、丁酉年【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在湖北随县出土的大量钟鼓乐器中,最为珍贵的是( )A、整套编钟B、青铜立人像C、青铜神树D、四羊方尊【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端午时节,海内外华人划龙舟、吃粽子的习俗是为了纪念湖湘文化的开启者( )A、屈原B、贾谊C、周敦颐D、王船山【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它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
2017年是农历丁酉年,生肖是鸡年。
2019-2020年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五学习主题中国古代文化第21课活跃的学术思想]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七十五第1题【单选题】如图,文字的发明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
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 )A、刻画符号B、楔形文字C、甲骨文D、纸草文字【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一天人们有吃粽子、划龙舟、挂香囊等习俗,今天的农历据说来源于( )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最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的是( )A、编钟B、铜钟C、古筝D、笛子【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
这句民谣描写的传统节日是为了纪念历史人物——( )A、秦始皇B、屈原C、李冰D、张仲景【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最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的是( )A、编钟B、铜钟C、七孔骨笛D、陶埙【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我国政府已将一些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日。
下列法定假日中,既是传统节日,又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有关的是( )A、国庆节B、中秋节C、元旦节D、端午节【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在“提笔忘字”现象越发严重的今天,近年央视开设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该节目寓意唤醒更多的人对文字基本功的掌握和对汉字文化的学习。
我国已知最早的汉字是( )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编钟最早起源于( )A、夏B、西周C、商D、战国【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反映我国古代音乐发展较高水平的编钟,出土的省份是( )A、湖南B、湖北C、陕西D、四川【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曾被流放湖南,创造出新的诗歌体裁──“楚辞”的是( )A、杜甫B、李白C、屈原D、柳宗元【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某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安慰他说:“一次失败不要紧,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没考好,你才能及早发现问题,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
精选2019-2020年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五学习主题中国古代文化第21课活跃的
学术思想川教版习题精选第四十一篇
第1题【单选题】
如图,文字的发明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
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 )
A、刻画符号
B、楔形文字
C、甲骨文
D、纸草文字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个时期开始?( )
A、夏朝
B、西周
C、春秋时期
D、商朝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图片所示字体最早出现的是( )
A、
B、
C、
D、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商朝的青铜制作技术非常精湛。
目前世界上已经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就诞生在商朝。
目前世界上已经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下列哪一个?( )
A、
B、
C、
D、
【答案】:。
2019-2020年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1课活跃的学术思想川教版练习题第十一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图片所示字体最早出现的是( )A、B、C、D、【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包粽子、划龙舟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 )A、屈原B、蔡伦C、李白D、魏源【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在一次主题班会中,同学们讨论了“上网的利与弊”,得出了“上网既有利也有弊”的结论。
同学们的结论最符合下面哪一学派的观点( )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小轩同学在历史活动课上表演“屈原”,应说的台词应是( )A、治世不一道,便世不法古。
B、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D、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A、①B、②C、③D、④【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反映我国古代音乐发展较高水平的是( )A、司母戊鼎B、马王堆帛画C、秦兵马俑D、湖北随州编钟【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这是一座大型水利工程,它的建成,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这一工程是( )A、万里长城B、都江堰C、灵渠D、葛洲坝【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最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的是( )A、编钟B、铜钟C、古筝D、笛子【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一直为中医所沿用的扁鹊总结的四诊法中,“望”是指( )A、看气色B、按脉搏C、闻气味D、听声音【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全套编钟的历史年代在( )A、西周时期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春秋战国时期,学术上形成“百家争鸣”繁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春秋无义战”B、社会急剧变化C、经济飞速发展D、各学派激烈辩论【答案】:【解析】:第12题【判断题】扁鹊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运用。
第5课活跃的学术思想夯实基础典型题1、下列对孔子的个人简介中错误的一项是() A.名丘,字仲尼B.生活在战国时期C.鲁国人D.孔子的出生地在河南安阳2、对于孔子的评价正确的有()①伟大的思想家②伟大的史学家③伟大的文学家④伟大的教育家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孔子的思想主张被归纳为()A.“兼爱”、“非攻”的学说B.“仁”的学说C. “礼”“法”结合的学说D.“无为而治”的学说4、儒家学派的创立人物是()A.韩非B.孔子C.墨子D.老子5、下列思想中,成为封建时代的正统思想的是() A.儒家学说B.道家学说C.墨家学说D.法家学说6、孔子为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编订教材,保存和发展了我国古代文化。
下列哪一项与此无关()A.《诗》B.《书》C.《论语》D.《春秋》7、开创私学教育的人物是() A.孔子B.老子C.孟子D.韩非子8、孔子的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告诉我们的道理是()A.学习要经常复习B.要谦虚好学C.学习态度要老老实实D. 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9、教学中要求教师在“因材施教”,这种教育思想源于() A.老子B.孔子C.荀子D.孟子10、要想研究孔子的言论及思想。
应该阅读下面的() A.《春秋》B.《论语》C.《孟子》D.《庄子》11、下面属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有()①儒家②道家③墨家④法家⑤佛家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12、下列人物中,与孔子思想最为相似的是()A.老子B.孟子C.墨子D.韩非子13、提出“天(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力可以征服自然。
”的战国时期著名唯物主义思想家是()A.孔子B.荀子C.孟子 D .墨子14、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的思想家是()A. 孔子B.孟子C.墨子D.韩非15、山东曲阜最有名的名胜古迹是孔庙、孔府和孔林,合称“三孔”。
这些名胜古迹与哪一位历史人物有关?()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 墨子能力提高典型题易错题16、下列人物中与儒家思想无关的是() A.孔子B.孟轲C.荀况D.庄周17、下列不属于孔子著作的是(A.《诗》B.《书》C.《春秋》D.《论语》18、下列对孔子思想主张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提出“仁”的学B.认为统治者应该体察民情,爱惜民力C.认为社会应该进行社会变革,这样才会进步D.提出“为政以德”19、推动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频繁的争霸战争B.生产工具的改进C.社会大变革D.新兴阶级产生20、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其主张对当时统治最有用的是() A.孟轲B.荀况C.庄子D.韩非创新题21、“他出生于春秋时的鲁国,学说比较保守,主张仁爱,他的思想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利用,他还是一位具有罕见热情和擅长教育的教师,据说有三千弟子和七十二贤人。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1课活跃的学术思想川教版习题精选十二第1题【单选题】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全套编钟的历史年代是( )A、西周时期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哪位历史人物,如果在现代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A、老子B、墨子C、孙子D、韩非【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
这句民谣描写的是我国哪一传统节日( )A、端午节B、中秋节C、重阳节D、春节【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在一位七年级同学的历史探究学习中出现“夏朝”“春秋战国”“商鞅变法”“百家争鸣”等内容,那么这位同学探究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A、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C、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战国时最有利于农业发展的天文历法成就是( )A、鲁国天文学家多次观测日食B、农历诞生C、留下哈雷慧星的最早记录D、测定24个节气【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考古挖掘出来的历史文物对历史研究非常重要。
如果我们对殷墟遗址加大考古力度,发掘出来最多的应该是( )A、石器B、青铜器C、铁器D、瓷器【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至今一直被中医所治用的“望、闻、问、切”四诊法的发明者是( )A、黄帝B、扁鹊C、华佗D、伊尹【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端午时节,海内外华人划龙舟、吃粽子的习俗是为了纪念湖湘文化的开启者( )A、屈原B、贾谊C、周敦颐D、王船山【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巴蜀大地曾出现了许多被人们称颂的历史人物。
其中,人们作歌“晨风习习吹动,春雨滋润禾苗;太守注重农业,百姓丰足富饶”赞扬的是( )A、蔓子B、张仪C、文翁D、吴资【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反映我国古代音乐发展较高水平的编钟,出土的省份是( )A、湖南B、湖北C、陕西D、四川【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包粽子、划龙舟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 )A、屈原B、蔡伦C、李白D、魏源【答案】:第12题【单选题】反映我国古代音乐发展较高水平的是( )A、司母戊鼎B、马王堆帛画C、秦兵马俑D、湖北随州编钟【答案】:【解析】:第13题【材料分析题】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曾在许多领域处于世界前列,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课时训练·基础达标一、选择题1.(2018·山西模拟)在联合国大厅里,赫然写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中国格言,并被世界确认为人类社会应该确保的道德底线。
这句2 000多年前的中国格言出于《论语·颜渊篇》,它属于哪一家言论(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2.儒家学派对我国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创始人是( )A.孟子B.庄子C.孔子D.墨子3.(2018·东莞学业考试)《论语》是大思想家孔子的语录,宋代宰相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孔子思想的核心主张是( )A.“仁”和“礼”B.“因材施教”C.“为政以德”D.“有教无类”4.下图是某电视剧中出现的一块匾额。
匾额题字中“仁”的思想源自哪一学派( )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5.(2018·长沙学业考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8—2020)》提出要逐步实现“均衡教育”。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言行中最能体现“均衡教育”思想的是( )A.提出“仁”的学说B.提出“为政以德”C.创办私学D.提出学习要“温故而知新”6.(2018·长沙学业考试)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中国某典籍,全句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你认为该典籍是( )A.《韩非子》B.《孙子兵法》C.《道德经》D.《论语》7.孔子是中国文化名人,他的思想博大精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判读下面三张关于孔子的图片,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认识是( )①他是思想家,四处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②他是教育家,推动了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③他认为人才应有多种优良素质,主张“兼爱”、“非攻”④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倡法治和改革A.①③B.①②C.②④D.②③8.(2018·绍兴中考)“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持这一观点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A.孔子B.墨子C.老子D.韩非9.(2018·菏泽模拟)右图为2019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其喻意是“上善若水”。
第21课活跃的学术思想
一、学习导引
1.孔子
(1)孔子名,字,春秋时期国 (今山东曲阜)人。
(2)思想贡献:①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他提出“”的学说,认为只
要做到统治者体贴人民,人民敬重和服从统治者,天下就会太平。
②孔子创立的学派被称为学派。
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时代的
正统思想。
(3)教育贡献:①他创办,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扩大了,打破了对
教育的垄断。
②他编订《》《》和《》等书作为教材,保存和发展了我
国古代文化。
③在教学中,他善于进行,坚持,用不同的方法教育学
生,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弥补不足。
(4).孔子死后,弟子们将他的谈话以及他与门人的问答编成《》。
2.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形成背景:时期,社会正经历着深刻变化。
对于这个变化,不同的人有
不同的看法。
一些学者纷纷著书立说,聚众讲学,阐述自己的主张,传播自己的观点。
这样就产生了一大批思想家,形成众多的学派,历史上称为“”。
(2)诸子百家:最重要的学派有家、家家和家。
(3)影响:各学派之间相互批评,激烈辩论,彼此影响,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使学
术思想空前地活跃起来。
二、夯实基础
1.下列对孔子的个人简介中错误的一项是() A.名丘,字仲尼B.生活在战国时期C.鲁国人 D.孔子的出生地在河南安阳
2.对于孔子的评价正确的有()
①伟大的思想家②伟大的史学家③伟大的文学家④伟大的教育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孔子的思想主张被归纳为()
A.“兼爱”、“非攻”的学说
B.“仁”的学说
C. “礼”“法”结合的学说
D.“无为而治”的学说
4.儒家学派的创立人物是()
A.韩非
B.孔子
C.墨子
D.老子
5.下列思想中,成为封建时代的正统思想的是() A.儒家学说 B.道家学说C.墨家学说D.法家学说
6.孔子为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编订教材,保存和发展了我国古代文化。
下列哪一项与此无关
A.《诗》
B.《书》
C.《论语》
D.《春秋》
7.开创私学教育的人物是()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韩非子
8.孔子的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学习要经常复习
B.要谦虚好学
C.学习态度要老老实实
D. 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
9.教学中要求教师在“因材施教”,这种教育思想源于() A.老子 B.孔子 C.荀子D.孟子
10.要想研究孔子的言论及思想。
应该阅读下面的() A.《春秋》B.《论语》C.《孟子》D.《庄子》
11.下面属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有①儒家②道家③墨家④法家⑤佛家()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
12.下列人物中,与孔子思想最为相似的是()
A.老子
B.孟子
C.墨子
D.韩非子
13.提出“天(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力可以征服自然。
”的战国时期著名唯物主义思想家是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 .墨子
14.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的思想家是()
A. 孔子
B.孟子
C.墨子
D.韩非
15.山东曲阜最有名的名胜古迹是孔庙、孔府和孔林,合称“三孔”。
这些名胜古迹与哪一位
历史人物有关?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 墨子
16.下列人物中与儒家思想无关的是() A.孔子 B.孟轲 C.荀况D.庄周
17.下列不属于孔子著作的是() A.《诗》 B.《书》 C.《春秋》 D.《论语》
18.下列对孔子思想主张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提出“仁”的学说
B.认为统治者应该体察民情,爱惜民力
C.认为社会应该进行社会变革,这样才会进步
D.提出“为政以德”
19.推动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频繁的争霸战争B.生产工具的改进C.社会大变革D.新兴阶级产生
20.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其主张对当时统治最有用的是() A.孟轲 B.荀况 C.庄子 D.韩非
21.“他出生于春秋时的鲁国,学说比较保守,主张仁爱,他的思想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利用,他还是一位具有罕见热情和擅长教育的教师,据说有三千弟子和七十二贤人。
”这是描述的是()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墨子
22.春秋末年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当仁不让于师”,教学要因材施教,挖掘学生潜能。
这位教育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韩非子
23.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于()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24.下列属于孟子言论的是()A.自古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C.知彼知已,百战不殆 D.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25.“当仁不让”“随遇而安”“守株待兔”这三个成语分别渗透了下列哪三家学派的精神
A.道、儒、墨B.道、墨、法C.墨、儒、法D.儒、道、法
26.根据所给的图文信息,将下列历史人物按所处的时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②立志“以医济民”发明麻沸散的皖籍名医 ③著《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④著《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①③②④
B.①④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①②④
27.下列人物属于战国时期的是 ( ) ①孔子②商鞅③孟轲④韩非⑤墨翟⑥管仲
A .①②③⑤⑥
B .②③④⑤⑥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⑥
28.你认为哪一组思想家的主张属于同一派别 ( )
A .老子与孔子
B .孟轲与韩非
C .孔子与孟轲
D .墨翟与庄周
三、综合训练
2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材料二:在孔子这前,学校只招收贵族子弟。
孔子广开私学,主张“有教无类”,不论贫富贵贱,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他注意“因材施教”的方法,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孔子一生培养了三千多弟子,比较著名的有72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孔子的这些言论告诉我们哪些学习的道理?从中你能得到怎样的启示?
(2)对于孔子的这些教育思想,有人说“有教无类”不符合快出人才的要求;还有人认为“因材施教”不符合教育平等的思想,你认为这些观点正确吗?
(3)有人认为,在日益现代化的今天应该完全抛弃孔子的思想,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
30.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阶段,后来很多人仍然用这个词语表达思想的活跃。
百家争鸣的局面发生在战国时期,这个时期中国学术高度发展,各种学说纷纷出现。
所谓“家”,是指一种学说或是一个学术派别;所谓“百家争鸣”,是说诸学派各抒己见、相互辩驳。
据记载,至汉代初期,以著作形式表述自己学术观点的有189家。
汉代史学家将它们分门别类,归为10家,即儒家、道家、名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和小说家。
请回答:
(1)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原因有哪些?
(2)请你以图表的方式列举出战国时期你所熟悉的学派,在图表中要求体现出学派、代表人物、国别、思想主张、著作。
第21课活跃的学术思想
1.B
2.D
3.B
4.B
5.A
6.C
7.A
8.C
9.B 10.B 11.B 12.B 13.B 14.D 15.A 16.D 17.D 18.C 19.C 20.D 21.A 22.B 23.B 24.B 25.D26.B 27.C 28.C
29.(1)孔子的这些言论告诉我们:学习知识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要有老老实实的态度;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学习要经常性地复习和巩固。
(2)这两种观点都没有道理。
孔子广开私学,主张“有教无类”,符合教育平等的思想。
“因材施教”显然比不顾学生心智和个性差异、盲目追求形式的划一的平等更具有合理性。
(3)提示:孔子的思想尽管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但是对我们今天来说,其中很多方面,比如教育思想等都并没有过时,所以,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孔子思想中的有用成分,而不是将它完全抛弃。
30.(1)战国时期,社会正经历着深刻变化。
对于这个变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一些学者著书立说,阐述自己的主张,传播自己的观点,形成了不同的学派。
各学派之间相互批评,激烈辩论,彼此影响,使学术思想空前地活跃起来,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2)
(3)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