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典型特征析病句
- 格式:docx
- 大小:23.79 KB
- 文档页数:3
抓住表象特征辨析病句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0)11-120-01病句是指语言表达有毛病,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述规则或者违反客观事理的句子。
病句考查要求:有"辨析病句"和"修改病句"两项要求,并规定了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重复啰嗦、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六种病句类型。
虽然病句的种类繁多,具体情形各异,但许多句子属习惯性错误,其表象特征十分明显,一旦发现这些特征千万不可放过,只要对症下药,就能药到病除。
下面是一些较为突出的病句的表象特征:1、主谓宾有多项附加语的,一般会出现附加语语序不当或不附合语言习惯。
如: 1)、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正确次序: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名词)教练。
2)、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的交谈。
正确次序: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休息室里(处所)都(范围)热情的(情态)同他(对象)交谈。
多项定语排序为: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指称或数量的短语+动词或动词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名词或名词短语。
"多项状语排序":时间+处所+介词结构+情态副词+形容词+表对象的介宾短语。
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2、出现数量关系的词语,往往数量的表示法不妥。
如:工作者的多数是农村来打工的。
("多数"移到"工作者"之前,去掉"的")3、句子中出现虚词,往往是虚词的位置不当。
如:1)、留在幼儿园的孩子们,都一个一个甜蜜地睡在新钉起来的木版床上。
(表范围的副词"都"应放到表数量的"一个一个"后。
)2)、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巧抓特征,明辨病句《高考考试大纲》明确规定:考生要具有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综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我们可以发现对病句的考查基本上都是以判断正误的客观题型出现的,而且是涉及语序、搭配、成分、结构等语法问题的比较多。
其实,不同类型的病句都带有明显的标志,如果熟练掌握这些病句的特征,就会快速辨析出病句的病因。
一、注意介词介词是一种表示词与词、词与短语之间关系的虚词,后面一般有名词、代词或相当于名词的短语或从句作它的宾语与它构成介宾结构,在句子中作相应的成分。
句子中出现介词时,可能出现搭配不当、主客体颠倒、成分残缺等语病。
这类介词主要有“由”“由于”“经”“经过”“通过”“对”“对于”“当”“在”“正”等。
例句:在这里,他学到了化学、生物,特别是对他最感兴趣的畜牧学。
分析:主客体颠倒,正确的说法应是“特别是他最感兴趣的畜牧学”。
例句:在最近发表的一系列文章里,给了我们一个十分有益的启示:要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就必须加强国民素质教育。
分析:滥用介词导致缺少主语。
二、注意两面性词语两面性词语是指词语本身就具有肯定与否定或正面与反面相叠的特点的词语,如“成败”“得失”“好坏”“高低”“能否”“是否”“有没有”“能不能”“要不要”等。
句子中出现这些两面性词语,可能出现前后肯定否定不一、不合逻辑等语病。
例如: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
分析:“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两方面,“国家富强”是一方面,二者搭配不当。
例如:选择最可靠、最恰当的材料,对一篇文章的成败,常常有很重要的作用。
分析:“最可靠、最恰当”是单方面的,“成败”是两方面的,二者搭配不当。
三、注意指代性词语使用代词可使行文简洁,但如果使用不当,常常会指代不明,使文意模糊。
句子中出现代词,可能出现语意不明、重复累赘等语病。
例如:张主任和技术员小李正在谈话,他告诉他说:“攻下这道关,就可以试制了。
高考语文辨析病句技巧:抓住要点一眼认出病句辨析病句也可以做到“一目了然”。
“一目”即是很快看到某些病句的标志,抓住了这些标志,了解了容易出错的类型,病句也就“了然”了。
应对策略:1、明确六种语病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的典型特征;2、先从搭配是否得当、成分是否残缺入手思考--利用压缩句子主干的方法快速找出语病。
3. 每种病句类型记熟一个例子。
一、抓三个“字”(一)、1、抓“和”(包括顿号及其他表并列关系的词语)2、抓“是”(也是、就是、总是等判断词)3、抓“的”( "的”字在一些病句考题中常常多用或少用)(二)、抓六个“词”1、抓关联词2、抓否定词3、抓两面词4、抓代词5、抓介词6、抓副词二、抓“并列短语”1、抓顿号、逗号顿号用于句子内部并列短语之间。
病句往往是属种概念的并列,或者分类标准不一,出现类似数学“交集”的情况。
例1、最近一段时间,各种媒体、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大量的报道了黑龙江、陕西、山西、湖南等煤矿瓦斯爆炸伤人的事件。
(概念大小,不能并列)例2、去年冬天,村里办起了农业技术短训班,许多青年、妇女、老人报名参加学习。
(概念交叉,不能并列)例3、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并列短语不能一起与谓语搭配)例4、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
(句子排列顺序不恰当)2、抓“和”字“和”作为连词,组成并列短语后,往往出现前后不能照应的情况。
例1、听了动员报告后,同学们都订出了本学期学习的计划和决心。
(订出了“决心”搭配不当)还须指出“和.跟.同.与.等都有连词和介词两种用法,往往造成句子的歧义例2、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的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两家银行。
(”和”作连词时,是他一人所为;“和”作介词时,是他和总经理两人所为)例3、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抓特征辨病句一、【考点解读】所谓“病句”,是指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不合逻辑事理的句子。
它是历年来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
《考试大纲》对病句的测试要求是“辨析并修改病句”。
主要考查形式:(一)、辨析病句,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在第I卷中,这种形式占多数;(二)、修改病句,以主观题形式出现在第II卷中,有时考有时不考。
主要考查以下六种病句类型: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结构混乱。
二、句子成分【句首状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补语>[每当有外地人来],(好客的)天津人[总是][眉飞色舞地]谈<起了>(天津的)小吃<有多么地道> 。
三、语序不当(一)例句1.一篇文章要是字迹过于潦草,那么内容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2.这是一本好书,它能催人进取,促人猛醒,引人深思。
3.这个村很好执行了党的富民政策。
现在不但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公粮,而且还不吃国家救济了。
4.张艺谋执导的《十面埋伏》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5.我们如果把这本书不认真读好,就谈不到读别的书了。
(二)方法总结1.见句中有关联词语,检查是否关联词位置失当。
2.见并列词语、并列短语,检查是否并列成分不当。
3.见有分句复句,检查是否分句间语序不当。
4.见“对”“对于”,查看是否主客颠倒(人对物)。
5. 见“把”,检查把子前后顺序是否恰当。
四、搭配不当(一)例句1.应用这种罗盘,无论在阴云密布以及早晚看不到太阳的时候,也不会迷失方向。
2.早晨五六点钟,在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便站满了数万名欢送的人群。
3.老人那清晰的思路、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以及坚定的信心,深深地感染了我们。
4.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一年比一年多,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国内研究开发水平和社会公众专利意识在不断提高。
(2007全国Ⅰ卷)5. 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一种辨析病句的快捷方法——抓标志法辨析并修改病句有一种简便快捷的方法,那就是抓住病句中的易出现错误的词语短语,这些词语、短语,可以帮助我们准确而快速地识别病句,辨清病因。
1、出现了并列短语,可能是搭配不当、概念并列不当、语序不当。
①每逢节假日,他时常丢下工作和妹妹到公园玩耍。
[修改]②人生的价值,其实并不在于别人对自己如何膜拜、崇敬、羡慕。
[修改]2、出现了介词,可能是搭配不当、结构混乱、主客颠倒、主语残缺。
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
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做了详细报道。
[修改]3、出现了关联词(连词),可能是关联词搭配不当、关联词(连词)残缺、关联词位置不当。
①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为什么人的问题,就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修改]②他虽然是个农民,平常喜爱学习,识不少字,编秧歌也在行。
[修改]③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修改]4、出现了代词,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
①这会儿你不能去找他,他正在考场考研究生。
[修改]②由于这次交通事故,淮海路和宛平路地段的交通为此封闭了近三个小时。
[修改]5、出现了长宾语,可能是宾语中心语残缺、搭配不当。
①许多时候,正是因为缺少内心的友善,“礼让”才被社会遗忘,马路上才会出现车辆与行人互不相让。
[修改]②认识沙尘暴、了解沙尘暴,是为了从科学的角度达到预防沙尘暴,减少沙尘暴造成的损失。
[修改]6、出现了多个谓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偷换主语。
①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修改]②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修改]7、出现了反问句、否定词,可能是肯否不当。
我们已经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现代化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谁又能否认我们现在就不需要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了呢?[修改]8、出现了“是”字句,可能是主宾搭配不当、句式杂糅。
抓住标志-巧析病句研究(一)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病句在写作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因为病句不仅影响文章的流畅度,更会影响读者对文章的理解和阅读体验。
如何抓住病句的标志,在研究中巧妙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较好地排出病句,提升文章质量。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剖析如何抓住标志巧析病句研究。
一、重视句子成分的正确配合句子是文章基本单位,句子成分的正确配合是句子正确的基础。
我们在发现病句时,可以先从句子成分的配合入手。
通常情况下,句子成分出现不当,就会导致句子成为病句。
例如,“他和她和他的弟弟一起吃饭。
”这句话就存在主语不清晰的问题,应该在修正时将“他和她”修改为“他、她和他的弟弟”。
二、关注句子表达的简洁性句子表达要简单明了,不要使用过多的修辞手法和复杂的语言结构,这样可以更容易被读者理解。
当文章中出现了过多的修辞手法,句子也会变得过于复杂。
我们在找到病句后,可以考虑修改为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
例如,“暴雨倾盆,路面积水过深,导致交通拥堵不堪。
”这句话可以简化为“暴雨导致交通拥堵”。
三、揭示句子的隐含逻辑关系在句子中,有时候隐含着逻辑关系,如果没有注意到这些关系,就可能会造成语法上的错误。
我们在研究病句时,需要揭示出这些隐含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中的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的关系。
例如,“我们听了个新闻”这句话,就存在主语和谓语不匹配的问题,应该将句子改为“我们听到了一条新闻”。
四、关注句子的时态和语态句子的时态和语态要确切无误,否则可能会导致句子成为病句。
特别是在科技领域和学术领域写作中,准确的时态和语态更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在修改句子时,要时刻注意到时态和语态的问题。
例如,“这个问题正在被热议着”应该修改为“这个问题正在被热议”。
总之,对于我们来说,抓住标志、巧析病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能够提高文章的质量,令读者更好地理解我们的意思。
以上几点,虽然只是初步地分析了如何抓住标志、巧析病句,但仅个人认为能够让读者对于病句的分析方法和修改技巧有一个大致的认识,以便于在写作过程中抓住病句的标志,更好的巧析病句的问题。
巧抓病句特征解病句巧抓病句特征解病句病句辨识与修改是初高中学生学习难点之所在。
如何帮助学生们突破,值得思索。
据笔者来说,巧抓病句特征是关键。
高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病句类型主要有六种,分别是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结构混乱、语序不当、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这些病句,都各有其特征,若在讲练中,认真指导学生巧抓病句特征解题,就会做到实在高效。
下面我们就讲讲常见病句病点特征:一、“搭配不当”常见病句病点特征:1、一面(肯定或否定)与两面(肯定和否定)不搭配句中有“是否”“能否”“优劣”“好坏”“成败”等肯定与否定、正面与反面相叠的词时,要考虑一面或两面是否搭配。
如: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又如:究竟要不要重视语文学习?是不是只学数理化就可以了呢?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再如: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验着人间的温暖。
2、并列动词,不能全搭配,如:我们要采取各种办法培养和提高师资水平。
3、介词搭配不当,如: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
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
二、“成分残缺”常见病句病点特征:1、句子以“介词”开头,考虑句子是否缺主语。
经过老师的耐心教育,使他深受教育。
2、及物动词要带宾语。
近期发热患儿增多,我院已进入门诊超负荷状态,为使就诊更有序,决定采取分时段挂号(的办法),如果由此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3、由句间意义看所缺关联词这次学术会,收获很大,(尽管)时间并不长。
三、“结构混乱”常见病句病点特征:1、反问句和判断句杂合。
如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
把反问句和判断句式糅在一起,破坏了句子结构和语气的完整。
如果用反问句,应是“那怎么会有好的成绩呢?”如果用判断句,应是“成绩不好是可想而知的”。
2、语句杂合。
如上海文艺出版社会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蜇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
抓住典型特征析病句
导读:大多数病句都有相对固定的特征,掌握这些相对固定的特征能帮助我们快速判断语病。
一、滥用介词缺主语
句首出现“根据、通过、由于、经过、对于、关于、对、使、在、令、把、被、在……中、从……中”等介词或介词结构时,要看其是否有主语残缺的问题。
示例:在张大爷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后,感到体力和思维都大不如以前了。
二、一面两面难照应
句中出现两面性的词时,要看其是否有前后肯定否定不一或不合逻辑的问题。
具体地讲,句中有“是否”“能否”“优劣”“好坏”“成败”“强不强”“有没有”“得失”“利害”“冷暖”等肯定与否定、正面与反而叠加的词时,一定要检查句子是否前后照应。
示例:其实,一个地方强不强,不仅在于经济总量,更在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和谐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特殊的词,如“人心向背”“生死攸关”“进退维谷”“是非曲直”“轻重缓急”等,本身就含有两面的意思,句中出现这样的词判断其是否是病句时一定要格外小心。
示例:这是人心向背的大问题,我们必须坚持,决不能动摇。
三、句式杂糅结构乱
就是本来应该是两句话却硬将其挤成一句话,结果词语前后交叉
叠用,使句子的结构出现了混乱,形成了病句。
示例: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靠得都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四、语意重复难分清
成分赘余容易造成重复啰唆,是一种影响简明表达效果的语病。
示例: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人为地蓄意破坏以及恶劣天气变化,都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灾难。
值得注意的是,两个词连用,一个词已经包含另外一个词的意思时也会造成语义重复。
比如,“大忌是不要”“最好是……比较合适”“第一次首度……”“致使当地造成直接损失……”“多写多演现代戏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否则,拿不出新的作品来……”“……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是目前的当务之急”“无不毫无例外地感受到……”“这实属是·……”“大约三千人左右”“可以堪称”“非常嗜好”“万一若”“涉及到”“并非是”“从心里由衷感谢”“悬殊很大”“多虑的想法”“无声的潜台词”“令人堪忧”“满山遍野到处都是”等。
五、多重否定意思反
一个句子中如果出现了多个否定词,一定要注意否定是否得当。
示例:谁也不会否认长江不是向东流的。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词本身就含有否定的意思,如“避免”“防止”“以免”“否认”“禁止”“切忌”“取消”“推翻”“放弃”“忽视”“拒绝”“排除”“免去”“终止”“忘记”等,而有些词
则虽然包含两个否定词却只表示一重否定,如“无时无刻”“不明不白”等,句中出现这些词时一定要仔细判断。
示例: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思念自己的亲人。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反问句式中的否定关系表达的意思。
示例:难道你能否认你不该刻苦学习吗?
六、单句较长乱(少)搭配
单句较长,修饰成分就较多,从而使句子很容易出现搭配不当或成分残缺等语病。
示例:认识沙尘暴,了解沙尘暴,是为了从科学的角度达到对沙尘暴进行预防,减少沙尘暴造成的损失。
七、复句关系乱
病句是复句一般会出现以下几种语病:一是主语和关联词的位置颠倒;二是关联词搭配不当,出现了不配套使用的情况;三是滥用关联词出现了不合逻辑的情况,如强加因果等;四是复句中各分句的位置不当。
示例:国际互联网虽然给我们带来了商务、交通上的不少便利,但是我们对网上信息的真实性和安全性越来越怀疑。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