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 4-3 工业(第二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54.00 KB
- 文档页数:7
第三节工业【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工业,掌握工业的分类。
2.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和人民生活的关系。
3.掌握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工业城市的分布。
4.对比分析我国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条件。
5.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
【学习重点】1.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掌握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工业城市的分布。
3.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条件。
4.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
【学习难点】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工业城市的分布。
掌握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条件。
【学习过程】一、工业与我们【自学导航】认真阅读教材,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学法提示:采取阅读课本内容与图相结合的方法阅读课本内容完成:1.联系实际举例说明工业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在你的生活中都有哪些物品属于工业品。
2.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3.完成课本活动1.2题。
4.找出属于重工业和轻工业的部门。
二、工业的空间分布自学课本内容和图4.25完成:1.分析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
2.找出我国沿海地区的四大工业区,记住其名称和位置。
3.对比以上海为中心的沪宁杭工业区和辽中南工业区有什么不同。
4.交流讨论:完成课本活动4题。
三、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认真阅读教材,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1.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是。
2.什么是高新技术产业?3.高新技术产业有哪些特点?4.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特点。
5.地理位置不同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的开发重点有什么不同?【交流展示】同桌或小组交流学习结果【合作探究】师生共同研讨解决:1.完成课本活动1题。
(根据图例所提示的内容进行分析)2.完成课本活动2题。
3.完成课本活动3题。
【我的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总结在下面【学后质疑】你还有哪些不能解决和问题,说出来大家帮你一起解决【同步演练】你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得怎么样,快来检测一下双基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工业属于轻工业的是()A.纺织工业B.煤炭工业C.化学工业D.钢铁工业2.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A.农业B.工业C.交通运输业D.工业和旅游业3.与印刷厂没有直接联系的工业生产过程是()A.伐木B.造纸C.运输D.发电4.我国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多分布在()A.京九、京广铁路沿线B.兰新、京沪铁路沿线C.宝成、浙赣铁路沿线D.京沪、哈大铁路沿线5.下列地区位于我国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的是()A.辽中南B.长江沿线C.黄河流域D.陇海铁路沿线6.下列城市属于长江沿江经济发达地带的中心城市是()A.上海、济南B.南京、武汉C.重庆、成都D.南昌、杭州7.下列工业基地按纬度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辽中南、沪宁杭、京津唐、珠江三角洲B.珠江三角洲、沪宁杭、京津唐、辽中南C.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D.京津唐、辽中南、沪宁杭、珠江三角洲8.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新技术产业需要丰富的劳动力资源c o mB.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速度快,产品的更新换代快C.高新技术产业是建立在传统工业的基础上D.高新技术产业不需要便利的交通9.我国继中关村之后在上海建设多媒体谷,最主要的区位优势是()A.劳动力资源丰富B.知识密集,高科技人才集中C.环境优美D.交通发达、便捷10.布局高新技术产业的条件是()①矿产资源丰富、能源充足、交通便利②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力量强③技术发达、知识密集、人才聚集④一般依附于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二、拓展延伸读“我国某工业基地简图”,分析回答:1.此图是我国的________工业基地。
第2节工业学习目标:1、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生产过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关系;2、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人民生活的关系。
3、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4、能用图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布特点。
学习重点:我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中心学习难点:我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中心课前预习预习自测我的疑问课内探究1.依照“家具厂沙发的生产联系图”做餐桌或面包的生产联系图。
判断以上所涉及到的工业部门,哪些为重工业,哪些为轻工业?2. 读图完成活动1,了解辽中南工业区的特征?6阅读课本材料,分析我国高新技术发展方向。
7、读图4——2——6找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布密集区。
8、以下各工业部门中那些为重工业部门?那些为轻工业部门?①机械工业②造纸工业③文化用品制造④家用电器制造⑤钢铁工业⑥造船工业⑦食品加工业当堂检测1、下列关于工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工业是国民经济中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之一B、工业为社会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物质条件C、工业生产就是对原材料加工的过程D、我国工业发展迅速、门类齐全2、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猛。
决定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资源和能源 B知识和技术 C劳动力情况 D.交通3、上海宝山成为我国钢铁工业中心的主要优势是()A、煤、铁资源丰富B、技术力量雄厚C、水运便利和广大的消费市场D、农业基础较好4、有关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发展的共同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B、区内有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C、工业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D、便于引进外资5、下列不属于高新技术产业部门的是()A、光电产业B、钢铁冶炼C、计算机软件D、纳米技术6、布局高新技术产业的条件是()①矿产资源丰富、能源充足、交通便利②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力量强③技术发达、知识密集、人才聚集④一般依附于人才比较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关于中国工业的表述,正确的是()A、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B、工业的发展必须以农业为基础C、重工业的产品主要给人民消费D、纺织工业和汽车工业都属于轻工业10、工业生产为我们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活资料。
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4.3 工业(第2课时)教学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二、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
三、学习与交流导入:同学们,你知道什么是高新技术产业吗?你知道哪些高科技产品吗?(读图4.24“我国高科技产业举例”)探究1:读图4.23,我国高新技术产业10多年来的发展情况。
探究2:读图4.25,高新技术开发区分布特点。
探究3:阅读“中关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有时是什么。
开阔视野,阅读107页资料,此外,你还知道哪些高新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总结: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业集合,这种产业所拥有的关键技术往往开发难度很大,但一旦开发成功,却具有高于一般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
四、典型例题1.(xx•山东菏泽)与传统工业相比,高新技术产业有自己的特点。
你知道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最重要条件是什么吗()A.自然资源丰富B.科技力量雄厚C.位置优越D.劳动力资源充足【解析】选B。
高新技术产业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产品科技含量很高,科技和创新是其发展的核心所在。
五、达标检测3.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是( )A.天津B.广东C.中关村D.上海4.(xx•山东济宁)我国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特点是()A.集中在西部内陆B.集中在沿海地区C.集中在边境地区D.沿海与内陆均衡发展读“我国三大工业基地示意图”,完成第5~6题。
5.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和著名的重工业基地分别是()。
A.甲、乙B.甲、丙C.乙、丙D.丙、甲33566 831E 茞~k7F@30971 78FB 磻a33119 815F 腟%36329 8DE9 跩 38031 948F 钏。
第三节工业一、学习目标1.阅读图文,认识工业的生产过程及工业的重要性。
2.阅读图文资料,认识我国工业的发展状况。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及基本格局,认识一些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分析影响我国工业分布的因素。
4.阅读图文资料,说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和我国一些高新技术产业成果;认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规律和分布地区及高新科技产业的重要性。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我国工业分布的基本格局。
难点: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规律和分布地区。
三、学习过程【新课导入】视频《分拣快递机器人》【自主学习】知识点一:什么是工业?1.与农业一样,工业也是基本的部门。
2.工业生产包括自然资源以及对原材料进行和。
3.农民收获粮食(填属于或不属于)工业,对农产品的加工和再加工(填属于或不属于)工业。
知识点二:工业有什么重要性?现代工业为社会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和、生产必需的物质条件。
知识点三:我国工业发展的现状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发展。
目前,我国工业门类,基础,规模,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其中钢铁、汽车、化肥、水泥、煤炭产量居世界。
我国也是世界最大的货物国。
2.21世纪以来,我国加强工业研发,鼓励创新,努力打造国产品牌,正在向制造业国迈进。
知识点四:我国工业的分布1.我国工业分布状况的历史变化:(1)新中国成立前,工业主要分布在和地区。
(2)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重点发展工业,逐渐形成了重工业基地,并在地区形成了一大批工业中心。
(3)改革开放以后,在沿海地区形成了、、、四大工业基地。
(4)随着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战略的实施,地区凭借丰富、生产成本较等优势,工业发展速度。
2.读图4.21,回答我国工业分布的基本格局:(1)工业中心密集,并集中了主要的工业基地。
(2)工业中心较多。
(3)工业中心较少,分布稀疏。
3.读图4.21,找出我国沿海的工业中心。
沿长江从上游到下游,找出我国主要的工业中心。
《工业》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以及和人们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
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及基本格局,认识一些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
3.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知道一些高新技术产业成果、认识高新科技产业的重要性。
学习任务及展示自主学习法、导学法、对比分析法和分组合作讨论。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一、工业及其重要性1.工业生产:包括_____________(煤炭、石油、铁矿石等)以及对_______(矿产品、农产品等)进行加工和再加工。
2.工业的重要性: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为各部门提供先进的工具和_____、_______和动力等生产必需的物质条件。
3.我国的工业地位:目前已成为世界_______大国,正向____________迈进。
二、我国工业的分布1.四大工业基地2.工业分布的基本格局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_____,集中了主要的工业基地中部地区工业中心_____(发展速度加快)西部地区工业中心_____,分布稀疏三、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1.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部门:_________、生物工程、_______和新材料等。
2.高新技术产业分布:(1)分布特点:依附于_________。
(2)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___________、珠江三角洲、___________。
(3)中国光谷:_________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4)我国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___________。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1.举例说出日常生活中用到的高新技术产品有哪些?【达标检测】1.下图中产品属于轻工业产品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2.读“我国工业基地分布示意”图,位于我国对外开放前沿阵地,利用侨乡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以轻工业为主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3.读“我国工业基地分布示意”图,③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 )A.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 B.工业基础薄弱C.交通条件落后 D.劳动力不足4.上海的某棉纺织工业把工厂迁移到新疆,目的是( )A.追求更广阔的市场B.充分利用当地的劳动力资源C.新疆的纺织工业发达D.充分利用当地优质的原材料5.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是( )A.北京中关村 B.中国科技城——绵阳C.上海浦东新区 D.沪宁杭工业区6.下列几个高新技术产业区招聘人才,一批大学生想把自己的才华贡献给我国的西部内地建设,他们可去应聘的是( )A.环渤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B.沿长江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C.沿亚欧大陆桥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D.东南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拓展阅读】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四大密集区到2010年,我国将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四大密集区。
2021 2021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4.3工业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021-2021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4.3工业教案(新版)新人教版富裕产业班级科目上课时间掌握工业的分类、分布及分布特点、了解四大工业基地和其特点知识与能力掌握四大工业基地的重要城市的分布1.五能通过地图掌握四大工业基地的空间分布特点、分析各基地的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劣势条件过程与方法2.使学生学会分析基础工业的分布特点和四大基地的形成因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工业基地的优势和成就,增强对我国工业的信心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难点:观察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特点。
教学过程板书第三节工业一、工业及其重要性1.导入:提问学生我们教室宿舍中的物品都是怎么来的,使学生清楚工业产品是由工业部门生产的,了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主导性的。
观察图“什么是工业”,了解工业生产的过程。
2.学生活动一:观察我们的家,对家中的工业产品进行追根溯源,说出工业产品之间的联系,体会工业产品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引出工业的分类3.ppt展示工业的分类,教师解释重工业和轻工业的重要部门,并通过练习、举例子的方式巩固学生对重工业和轻工业的理解过渡:可见重工业和轻工业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可以说工业是我们现代生活的功臣,没有工业我们的生活将回到原始社会,那么工业对我们生产生活的具体作用又有那些呢?4.利用插图,让学生归纳其主要作用教师总结:说明工业对各行业的重要作用,工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理解工业的重要一丰富丰富纷纷地位和作用。
5.学生活动2:让学生扮演农民、医生、科学家、士兵和建筑工人,谈论工业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强调工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过渡: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极其重要,那么这些工业部门都分布在哪里呢板书:二、工业的分布教师的幻灯片“中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让学生观察、讨论和总结它们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尤其是铁路沿线、沿海和长江沿岸。
4.3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目标导学1、认识工业与人民生活的关系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掌握我国主要工业区、工业城市的分布,分析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重点、难点)3、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特点。
学法指导结合地图和文字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本节内容。
知识网络我来建(一)探究获知一:工业与我们1、读课本117—118页内容和图4.23、4.24了解:1)、_____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也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2)、工业的分类:重工业是以提供_____为主,轻工业是以提供_____为主。
(二)探究获知二:工业的空间分布2、读课本119页内容和图4.25,了解我国工业的分布大势是:A沿铁路线分布:_____、_____、_____等铁路沿线,形成了很多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
B沿河分布:_____流域是重要的_____开发地带。
C沿江分布:长江沿线形成了以_____、_____、_____、_____等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发达地带。
D沿海分布:沿海地区集中了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以及_____和_____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3、知识拓展:我国主要的经济特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探究获知三:积极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4、结合课本122—124页自主探究:高新技术产业是建立在新的_____基础上的新兴产业。
北京的_____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
5、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地理上册4.3 工业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地理上册4.3 工业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地理上册4.3 工业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工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列举身边的工业产品,了解工业的重要性。
2.能够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及基本布局,认识一些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
3.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知道一些高新技术产业成果,认识高新科技产业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
2.读图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发展的条件。
教学难点:1.认识我国重要的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
2.从图中归纳出我国高新技术中心主要集中的三个地区.课前准备教师准备:《中国工业分布空白图》、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以《我的小天地》为题,照出自己居室的工业产品相片。
准备《中国政区图》、《中国交通图》,搜集、整理自己所感兴趣的高新技术产品的资料。
教学方法:教法:创设情景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小组竞赛法、合作学习法、角色扮演法、问题探究法.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大家看看我们的教室,你能找出哪些工业产品?这些工业产品都是由哪些工业部门生产出来的?转:通过同学们所举的实例可以看到,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离不开工业产品。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我国的工业.设计意图:可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工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习工业生产知识的兴趣。
《工业》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以及和人们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
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及基本格局,认识一些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
3.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知道一些高新技术产业成果、认识高新科技产业的重要性。
学习过程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C.③ D.④
B.工业基础薄弱
D.劳动力不足
.上海的某棉纺织工业把工厂迁移到新疆,目的是( )
.充分利用当地的劳动力资源
【拓展阅读】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四大密集区
到2010年,我国将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四大密集区。
这四大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是:以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中心的环渤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上海高新区为中心的沿长江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深圳高新区为中心的东南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西安—杨凌高新区为中心的沿欧亚大陆桥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中关村科技园区具备世界级科技资源,将以国际一流水平加速建设。
上海、深圳和西安—杨凌高新区也将依国际水平加以建设,其中上海将建设成为生物、信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基地,深圳将成为香港和内地高技
术产业发展纽带、国际融资窗口和南方信息产业基地,西安和杨凌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技术创新基地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
我国经济最发达的核心地区在哪里?
[学生抢答]沿海地区集中了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地区.
[教师承转]学生自己分析京津唐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条件,总结还有哪些因素影响工业的分布.
[学生讨论交流]政策、环境、劳动力等.
[教师承转]可见,工业分布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就我国工业分布来看,你能从总体上评价我国工业分布的合理性吗?
[学生抢答]不太合理.
[教师小结、提问]为使工业分布日趋合理,国家在这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讨论]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
[教师承转]西部大开发战略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对我国东西部经济的发展都有好处. 那么发展乡镇企业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活动]学生展示自己的调查结果.
──工业分布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增加农民收入,脱贫致富;
──缩小城乡差别;
──能使分布工业更加均衡;
──促进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因地制宜发[学生讨论交流]政
策、环境、劳动力等.
展农业.
(让学生拓宽知识面和保持探究学习的热情. )
[教师小结]合理分布工业是工业建设中一个
重大战略问题,它关系到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城乡结合、国防安全和生产的经济效益. 各位“老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你的投资决策有何评价?
[学生讨论]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体验进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授后小记:
授课日期月日
3.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本节教材是自然地理中关于气候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学好本节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各种地理现象,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分析现象和问题,并利用所学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
1、知识积累与疏导:降水与生活的关系,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降水的分
布差异. 认知率达100%
2、技能掌握与指导:利用雨量器和量杯等仪器,测出降水量,运用图表资
料,说出降水分布和季节变化规律,学会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
图. 利用率达100%
3、智能提高与训导:通过共同探讨,小组合作发现问题,解决疑难,发展
智能. 举例说明降水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互动率达100%
4、情意修炼与开导:组织调查降水(本地区)的特点,及与南通生产、生
活的关系,关心家乡的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 投入率95%
5、观念确认与引导: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必须服务于生活. 认同率达
100%
三、障碍与生成关注
对教材中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地区分布不容易理解和归纳,课堂教学中容易出
现目标偏离,应着重在图的阅读分析上下功夫.
四、学程与导程活动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南通地区降水资料
(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1、录像:降水的各种类型,某地特大暴雨造成的损失.
2、引出问题:这是我们生活中经常发生的现象,你从中有何感想?
地理新课标要求将学生从科学世界回到他们的生活世界,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因此创设这一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地理现象,能充分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
(二)合作交流,分析影响
设置多张小卡片,每张小卡片上都有描述降水的句子,参照第一张小卡片,用实例或者推测的方法,在其他小卡片的空白处写出这种降水状况可能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要求全面,能说出两三个方面就值得肯定. 关键是由此项活动使学生加深认识降水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阅读图表,自主学习,展开讨论
1、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阅读北半球某地年降水量的月份
分配图,回答该图反映了哪些地理信息.
2、读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分析判断推理世界各地年降水
量分布的规律.
学生自行提出问题进行讨论.
(四)绘制图表,提高能力
用资料中给出的降水量数据,参照“绘制气温曲线图”的步骤,画一幅降水
量柱状图.
在以上两个教学情景场中,教师适时启发,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并始终以学为主线,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经历和活动的框架,重视学生的领悟与感受过程,优化深化教学情景,为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留下解决的空间.
五、笔记与板书提纲
(一)降水与生活
1、什么是降水
2、降水量的测定
(二)降水的季节变化
(三)降水的分布
1、影响降水分布的因素
2、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六、练习与拓展选题
1、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是怎样变化的?
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与大陆两岸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
别.
七、个别与重点辅导
学生姓名略.
八、反思与点评记录
下面我谈谈关于设计此教案时的几点体会和思考:
1、关于新课标下的教学设计
新观念下的教学设计核心是“课标”的要求,教师在课前的主要任务是设计策划如何有效地利用教材这一载体,使之和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环境背景相吻合,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因此,在本教案设计中,我更多地思考怎样灵活处理教材,充分考虑本人教学特色、学生特点和现实环境特征,设计营造出耳目一新的课堂教学. 只有此时,教师的作用才大大提升,教什么,怎样教,更多的取决于教师,而不是教材,作为教师,我在教学设计的创造中也得到更多的喜悦体验.
2、从“施工图纸”式向“预案”式的教案变革
教学过程是是一个极具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具有不可预见的特点,而“施工图”式的教案,必然是教师按设计来提问,学生作答,从指导思想上就忽视学生的问题发现,学生也就只可被动相随. 久之,学生的创造力被抹杀,积极性被削弱. “没有问就没有学生真正的学”,“学常常以问而起”所以设计本教案时,我采用“预案”的方式,引导学生提问,师生共同随问而动,在争论质疑中,最后做到“拨云见日”,解惑释疑,甚至有时可以没有真正答案,学生带着问题课后再探究,好的教学设计能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而持续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