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防疫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11
动物防疫检疫基础知识动物防疫检疫是指通过对动物进行检疫、隔离、治疗和预防措施,防止动物疫病的传播和流行,保障动物健康和人畜安全。
以下将介绍动物防疫检疫的基础知识。
一、动物疫病的传播途径动物疫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直接接触传播、空气传播、食物传播和虫媒传播。
直接接触传播是指通过动物之间的直接接触,如交配、咬噬、亲吻等方式传播疫病。
空气传播是指通过空气中的病原体或病毒颗粒传播疫病。
食物传播是指通过食物中的病原体或病毒传播疫病。
虫媒传播是指通过蚊虫等昆虫媒介传播疫病。
二、动物防疫检疫的重要性动物防疫检疫对于保护动物健康和人畜安全非常重要。
动物疫病的爆发不仅会导致动物的大量死亡和经济损失,还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通过加强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动物疫病,防止疫病的传播和流行。
三、动物防疫检疫的主要措施动物防疫检疫的主要措施包括隔离、消毒、疫苗接种和卫生管理。
隔离是指将疫病动物与健康动物分开,以防止疫病的传播。
消毒是指对动物圈舍、饲料、水源等进行清洁和消毒,以杀灭病原体和病毒。
疫苗接种是指给动物注射疫苗,增强动物的抵抗力,预防疫病的发生。
卫生管理是指对动物圈舍、饲料、水源等进行管理,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减少疫病的发生。
四、动物防疫检疫的法律法规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在我国受到法律法规的保护和管理。
我国动物防疫法是我国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基本法律,对动物疫病的防治、动物防疫检疫的组织和管理等做了具体规定。
此外,我国还实施了一系列配套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以加强动物防疫检疫工作。
五、动物防疫检疫的国际合作动物防疫检疫工作是全球性的工作,各国之间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动物疫病的威胁。
国际防疫检疫组织(OIE)是全球动物卫生领域的权威组织,负责制定和推动国际间的动物防疫检疫标准和合作。
各国可以通过加入OIE、参与国际防疫检疫合作项目等方式,加强国际间的动物防疫检疫合作。
六、动物防疫检疫的意义和挑战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对于保护动物健康和人畜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动物防疫培训资料动物防疫培训资料对于农户、兽医等从事畜牧业的人员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动物防疫知识,提高动物养殖的效率和质量。
下面就介绍一些常见的动物防疫培训资料内容。
1. 疫病防控常识疫病是造成动物生长发育受阻、生产力下降、繁殖力减弱、种畜禽大量死亡等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了解疫病的预防和控制知识至关重要。
动物防疫培训资料通常会详细介绍各种疫病的症状、传播途径、防治方法等内容,帮助兽医和养殖户及时发现疫情,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蔓延。
2. 动物免疫注射技术动物防疫培训资料中通常也包括了动物免疫注射技术的相关知识。
免疫注射是动物防疫的重要手段,通过接种疫苗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预防各类传染病的发生。
培训资料会详细介绍免疫注射的方法、时间、剂量等,帮助兽医正确并有效地进行免疫注射工作。
3. 动物常见疾病防治除了疫病外,动物还会患上一些常见的疾病,如产后疾病、皮肤病、消化系统疾病等。
动物防疫培训资料也会涵盖这些疾病的防治知识,帮助养殖户及时识别疾病症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减少动物的生病率,提高养殖效益。
4. 定期检测和监测动物防疫培训资料中还会提到定期检测和监测的重要性。
定期检测可以帮助查清动物身体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监测可以记录动物的生长状况和健康变化,为预防疾病提供数据支持。
通过合理的检测和监测工作,可以有效提高动物的健康水平,减少因疾病带来的损失。
总的来说,动物防疫培训资料是一个系统的知识库,包括了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免疫注射技术、疾病的防治方法以及定期检测和监测等内容。
通过不断学习和培训,动物养殖者可以提高自己的防疫水平,减少动物疾病的发生,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广大兽医和养殖户能够重视动物防疫培训资料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共同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动物防疫工作要点
以下是 6 条关于动物防疫工作要点:
1. 一定要给动物们打疫苗呀!就像我们人需要打预防针来预防疾病一样,动物们也需要呢!你想想,要是没打疫苗,那传染病一来,它们多容易生病呀!比如养鸡场的小鸡们,如果没及时接种疫苗,那一旦爆发疫病,岂不是损失惨重!所以,按时给动物打疫苗,这可是关键要点呢!
2. 保持动物生活环境的干净整洁真的超重要!这就好比我们人都喜欢住在干净舒适的家里,动物也一样呀!你看看那些又脏又乱的动物栖息地,疾病能不找上门嘛!像猪圈如果不经常打扫,粪便到处都是,病菌能不滋生吗?所以要勤打扫、多消毒呀!
3. 动物的饮食也不能马虎呀!这就好像我们得吃健康有营养的食物才能身体棒,动物也需要吃得好呀!你说要是给动物吃些变质的食物,它们能不生病吗?就拿狗狗来说吧,总不能一直喂它们过期的狗粮吧!给动物提供合适、干净的食物,这是必须的呀!
4. 要密切关注动物的健康状况呀!这就如同我们的父母时刻关注我们有没有不舒服一样。
你想想,如果动物生病了你都没发现,那不是耽误治疗嘛!就像牧场里的牛,如果不仔细观察它们有没有异常,等病严重了可就不好办了!所以要细心留意动物的一举一动哦!
5. 动物的饲养密度也得把控好呀!总不能一股脑塞得满满当当的吧,这就跟我们坐公交车不能太拥挤是一个道理呀!要是养得太密集,传染病可就容易传播啦!就好比兔子窝,如果兔子太多太挤,那得病的几率不就大了嘛!合理安排饲养密度,很重要哦!
6. 工作人员自身也要注意防护呀!不然把病菌带给动物怎么办呢?这就像我们去医院要做好防护免得感染一样!你总不能脏兮兮地就去照顾动物吧!比如给动物看病的兽医,自己得先做好卫生措施呀!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保护动物嘛!
总之,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真的非常关键,关系到动物们的健康呀,可不能马虎对待!。
动物防疫知识100题一、动物疫病的概念和分类1. 什么是动物疫病?2. 动物疫病的分类有哪些?3. 有哪些常见的传染性动物疫病?4. 动物疫病对人类有什么危害?二、动物疫病的传播途径和防控措施1. 动物疫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2. 如何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的传播?3. 动物疫病的早期诊断和检测方法有哪些?4. 动物疫病疫苗的开发和使用是如何进行的?三、常见动物疫病的防控知识1. 猪瘟的病因、症状和防控措施是什么?2. 禽流感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控制措施有哪些?3.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措施有哪些?4.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是什么?四、动物疫病的监测和报告制度1. 动物疫病的监测重点是什么?2. 动物疫病的报告制度是什么?3. 如何识别和报告疫病病例?4. 动物疫病的紧急情况应对措施是什么?五、养殖场和动物市场的卫生管理1. 养殖场和动物市场的卫生管理相关条例有哪些?2. 动物市场的环境清洁和消毒措施是什么?3. 养殖场的防疫措施有哪些?4. 如何处理和处置因疫病死亡的动物?六、动物疫病的国际合作与交流1. 动物疫病的国际合作机制有哪些?2. 如何加强国际间的疫病监测和信息分享?3. 国际间的动物疫病防控技术交流有哪些渠道?4. 如何提高国际间的动物疫病应急能力?七、动物疫病的经济影响和社会责任1. 动物疫病对农业经济的影响有哪些?2. 动物疫病的爆发对社会的影响是什么?3. 如何提高公众对动物疫病的认知和防控意识?4. 政府在动物疫病防控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八、动物疫病研究与防控技术1. 动物疫病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有哪些?2. 动物疫病的药物治疗和预防技术有哪些?3. 如何评估和监测动物疫病的防控效果?4. 动物疫病的新兴技术和趋势有哪些?九、动物疫病预防知识1. 动物疫病的防控措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2. 饲料卫生和饮用水消毒对动物疫病预防的重要性是什么?3. 动物疫病的隔离和检疫措施有哪些?4. 动物疫病的预警系统和人员培训是如何实施的?总结:本文以“动物防疫知识100题”为题目,按照列表的方式,逐一介绍了动物疫病的概念和分类、传播途径和防控措施、常见动物疫病的防控知识、监测和报告制度、养殖场和动物市场的卫生管理、动物疫病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动物疫病的经济影响和社会责任、动物疫病研究与防控技术以及动物疫病的预防知识。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动物防疫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措施,一直以来都受到广泛的关注。
为了保护我们的宠物和农业生产中的动物健康,我们应该掌握一些基
本的防疫知识。
1. 疫苗接种
动物疫苗的作用是为动物构建免疫系统,以抵御可能感染它们的疾病。
因此,每个动物主人都应该定期带着他们的宠物去接种疫苗。
常见的
疫苗包括犬瘟热、狂犬病、犬传染性肝炎、猫病毒性鼻气管炎等。
2. 环境卫生
保持动物居住环境的卫生非常重要。
定期清理宠物饲料、水容器,清
理宠物粪便等,可以帮助防止细菌、寄生虫、病毒的滋生。
3. 定期体检
对于宠物主人来说,定期带着宠物去看兽医检查健康状况是至关重要的。
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不仅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而且可以提高宠物的寿命。
4. 饮食安全
为了保持宠物的健康,它们的饮食应该是健康、均衡的。
宠物主人应为宠物提供适当的营养,并确保它们的食物是安全的,不含有害的物质。
总之,动物防疫是非常重要的。
掌握这些基本的防疫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宠物健康,并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动物疫病防控基本知识
动物疫病防控基本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了解动物疫病的传播途径:动物疫病可以通过直接接触、空气传播、食物链传播等途径传播。
了解不同疫病的传播途径有助于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2. 掌握动物疫病的症状和诊断方法:了解动物疫病的症状和诊断方法,有助于及时发现疫情,进行有效的防控。
3. 严格动物疫病的监测和报告制度:动物疫病的监测和报告制度是防控动物疫病的重要手段。
养殖场、屠宰场等单位应按照规定进行疫病监测和报告。
4. 加强动物疫病的预防措施:预防是控制动物疫病的关键。
养殖场、屠宰场等单位应加强动物疫病的预防措施,包括定期消毒、隔离病患动物、接种疫苗等。
5. 严格动物疫病的处理措施:一旦发现动物疫病疫情,应立即采取严格的处理措施,包括隔离病患动物、扑杀病死动物、销毁病害产品等。
6. 加强动物疫病的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养殖户、屠宰场等单位和广大群众对动物疫病的认识和防控意识,形成群防群控的良好局面。
7. 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各级政府应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顺利进行。
动物防疫知识动物防疫是指为了保护动物健康,预防动物疾病的传播和爆发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动物防疫不仅对动物的生命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人类的生活和健康产生重大影响。
本文将从动物防疫的意义、常见动物疫病与防控措施以及动物防疫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介绍,希望能够提高大家对动物防疫知识的了解和重视。
一、动物防疫的意义动物防疫对于保护动物的生命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动物是人类的食物来源之一,对于保护动物健康,预防动物疾病的传播和爆发,对于确保人类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其次,动物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的爆发,可以减少农业生产的损失,保障农民的收入。
此外,动物和人类之间存在密切的接触与交流,部分动物疫病也可以传播给人类,因此,防疫措施还可以保护人类的生命和健康。
二、常见动物疫病与防控措施1. 猪瘟猪瘟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动物疾病,会对养猪业产生巨大冲击。
预防猪瘟的关键是加强病毒监测和防疫措施,如加强养猪场的卫生管理、杀菌消毒、隔离病猪等。
此外,目前还有猪瘟疫苗可用于预防。
2. 禽流感禽流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动物疾病,不仅对家禽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有可能传播给人类,引发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
预防禽流感的措施包括加强饲养管理、采取隔离措施、定期消毒等,并加强人禽交流区域的监测和检测。
3. 犬瘟热犬瘟热是一种犬类高度传染病,可以导致犬只的死亡。
预防犬瘟热的关键是定期为犬只接种疫苗,并加强对犬只的管理和监测。
4. 狂犬病狂犬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疾病,通过动物的唾液传播给人类。
预防狂犬病的措施包括加强对狗只的疫苗接种、限制流浪狗数量、加强对狂犬病病例的排查和隔离等。
三、动物防疫的重要性实施动物防疫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生产安全、人民群众生活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动物防疫可以减少疫病给农民和饲养者带来的经济损失,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其次,动物防疫可以提高养殖业的发展水平,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动物防疫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工作,主要目的是预防和控制动物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
以下是动物防疫的基本措施:
1. 疫苗接种:对易感动物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2. 消毒防疫:对动物饲养场所、运输工具、屠宰场等进行消毒,杀灭病原体,防止疾病的传播。
3. 隔离治疗:对疑似或确诊感染疾病的动物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疾病的扩散。
4. 监测预警:建立动物疫病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发现疾病,采取措施防止疾病扩散。
5. 检疫检测:对动物及其产品进行检疫检测,防止疾病通过动物及其产品传播。
6. 宣传教育:加强对公众和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提高疾病防控意识,促进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开展。
7. 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动物防疫法律法规,规范动物防疫行为,保障动物和人类健康。
实验动物的防疫原则:
实验动物的防疫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隔离饲养:不同种类、不同品系和不同来源的实验动物应分开饲养,防止交叉感染。
2.引进动物严格检疫:从具有动物生产许可证的单位引进动物,作为种用动物必须来
源于国家啮齿类实验动物种质资源中心。
动物应用前需有隔离检疫过程。
3.坚持卫生消毒制度:定期对动物房舍和饲养用具进行消毒,杜绝各种微生物的侵入
和繁殖。
4.饲养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有人畜共患病者,调离与动物接触的工作岗位。
5.保种单位要对保种的动物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更新种群。
6.严格防止野生动物侵入实验动物室,对死亡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动物防疫知识100题1. 什么是动物防疫?2. 为什么需要动物防疫?3. 动物防疫的目的是什么?4. 什么是动物疾病?5. 疫情是什么?6. 什么是国家级疫情?7. 什么是地方性疫情?8. 什么是动物的疾病控制?9. 什么是动物疫苗?10. 动物疫苗的作用是什么?11. 动物疫苗的种类有哪些?12. 动物疫苗怎么使用?13. 疫苗接种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14. 为什么要疫苗加强免疫?15. 动物疫苗需要存储和运输的要求是什么?16. 感染动物病理的风险因素有哪些?17. 动物疫苗午间加饮水法和注射法有什么不同?18. 动物感染疾病后需要注意哪些事项?19. 动物疾病传播的途径有哪些?20. 动物疾病预防需要注意什么?21. 动物的个人卫生有哪些方面?22. 动物饲养需要注意哪些方面?23. 动物的居住环境要求有哪些?24. 动物防疫怎样合理消毒?25. 动物消毒需要注意什么?26. 动物脚部消毒的方法是什么?27. 粪便的处理方式有哪些?28. 垃圾的处理方式有哪些?29. 畜禽养殖如何防止鼠害?30. 畜禽养殖如何预防狐狸伤害?31. 动物防疫要注意哪些环境因素?32. 动物防疫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有什么作用?33. 动物防疫法规政策有哪些?34. 动物防疫工作中的机构有哪些?35. 什么是重点监控疾病?36. 什么是常见疾病?37. 什么是宜忌食物?38. 什么是卫生要求?39. 动物防疫中的检疫标准有哪些?40. 动物防疫中的检疫程序有哪些?41. 什么是检疫证书?42. 检疫证书的作用是什么?43. 检疫证书如何存储和使用?44. 检疫追溯体系是什么?45. 检疫追溯体系的作用是什么?46. 疫苗质量的评估标准有哪些?47. 疫苗生产需要的设备有哪些?48. 疫苗生产需要注意哪些方面?49. 什么是生物安全?50. 动物实验中的生物安全操作注意事项有哪些?51. 为什么需要动物疾病监测?52. 动物疾病监测的作用是什么?53. 动物疾病监测的方法有哪些?54. 动物疾病监测需要遵循哪些原则?55. 动物防疫应对突发事件需要注意什么?56. 突发事件应对的预案有哪些?57. 防疫队伍需要注意哪些方面?58. 防疫队伍的工作流程是什么?59. 防疫队伍在应对突发事件时需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60. 动物防疫工作中的监测工作有哪些?61. 动物防疫工作中的管理工作有哪些?62. 动物防疫工作中的宣传工作有哪些?63. 如何进行动物疾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宣传?64. 动物疾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方式有哪些?65. 动物疾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宣传需要注意哪些方面?66. 如何提高社会公众的动物防疫意识?67. 动物防疫需要注意哪些卫生规范?68. 动物防疫中需要注意哪些人员安全问题?69. 如何开展动物防疫的科研工作?70. 动物防疫科研的重点是什么?71. 如何保护动物防疫科研专家?72. 动物防疫工作中的重要技术有哪些?73. 动物防疫工作中用到的主要设备有哪些?74. 如何对动物进行异常行为观察?75. 动物防疫工作中需要注意哪些文化差异?76. 动物防疫工作中的国际交流有哪些?77. 动物防疫科研需要注意哪些伦理问题?78. 动物防疫科研如何保护动物福利?79. 动物防疫科研如何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80. 动物防疫工作如何保障生态安全?81. 动物防疫工作怎样与经济发展相协调?82. 动物防疫系统怎样进行信息化建设?83. 动物防疫管理中需要遵循哪些法律规定?84. 如何进行动物疫苗的研发和生产?85. 动物疫苗的质量检测标准有哪些?86. 如何进行动物疾病调查和监测?87. 如何进行动物疾病防治技术推广?88. 如何进行动物疾病防治技术创新?89. 如何加强国际间的动物防疫合作?90. 如何制定区域性的动物防疫规划?91. 如何进行动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92. 如何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开展动物防疫工作?93. 如何开展动物食品安全监管工作?94. 如何防范和应对新冠疫情的传播?95. 如何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的国际合作和交流?96. 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对动物防疫工作的影响?97. 如何加强智慧城市动物防疫管理工作?98. 如何应对动物防疫管理中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99. 如何开展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工作?100. 如何保证动物防疫工作的公正、透明和高效?。
动物防疫知识一、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一)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的概念1、动物疫病是指动物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2、动物传染病,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床症状,且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叫做动物传染病。
3、寄生虫病,由寄生虫寄生在动物体一定的部位而引起的疾病,叫做寄生虫病。
4、动物防疫,把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以及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等综合性技术措施称动物防疫。
(二)动物疫病的发生条件1、具有一定数量和毒力的病原微生物没有病原微生物,传染病就不可能发生。
2、适宜的传染途径病原微生物通过适宜的途径侵入到动物适宜的部位使动物感染。
如果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体的部位不适宜,也不能引起传染病。
如破伤风必须是破伤风梭菌经外伤侵入动物体,并在缺氧的环境中生长繁殖才能引起动物发病。
3、动物对某种疫病具有易感性动物对某一病原微生物没有免疫力(即没有抵抗力)叫易感性。
因此,病原微生物只有侵入到对其有易感性的动物体内时才能引起疫病的发生。
动物的易感性受诸多因素影响。
不同种类的动物对同一种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不同,如炭疽杆菌羊最易感染,感染后表现最急性死亡;牛马次之;而猪则表现慢性经过,临床很难发现;狗、猫易感性更低。
同一种动物,不同年龄对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不同,同年龄的不同个体易感性也不一致,个体营养状况差的动物,易遭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4、适宜的外界环境因素①对动物抗病能力的影响:如每年早春季节,青黄不接,饲料缺乏,动物消瘦,抗病能力下降,寄生在牛羊胆管内的双腔吸虫迅速发育繁殖,对牛羊危害增强,易引起死亡。
②对病原微生物生命力、毒力的影响:如冬季气温低,利于病毒的生存,易发生病毒性传染病。
③对生物媒介和中间宿主生命力、分布的影响:蚊子能传播多种疫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受季节的影响,炎热的夏季传播的机会增多。
(三)动物疫病流行的特点①散发性: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只有零星病例以散发在形式发生,如破伤风。
②地方性流行病:发病数量较多,范围不广,常限于一个地区(如县、乡内),如巴氏杆菌病。
③流行性:发病数量多,在较短时间内可传播到几个乡、县甚至几个省,如猪瘟。
④大流行性:发病数量很多,范围非常广泛,可传播到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如口蹄疫。
⑤爆发:是指在某一局部地区,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大批同类动物发病,如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
二、消毒技术(一)、消毒的概念消毒是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方法杀灭或清除外环境中各种病原微生物,使之达到不至于引起疾病的数量,一般以杀灭或清除率达到90%为合格。
(二)、消毒的方法主要有:1、机械消毒法2、物理消毒法⑴日光消毒⑵紫外线消毒⑶干热消毒(4)焚烧消毒(5)煮沸消毒3.化学消毒法(1)喷洒消毒法(2)熏蒸消毒法(3)浸洗消毒法(4)浸泡消毒法4.生物消毒法(1)坑(堆)发酵法(2)沼气池发酵法(三)、常用消毒药品及其使用要点1.常用消毒药物常用消毒药物有碘制剂、氯制剂、氢氧化钠、高锰酸钾、来苏儿、龙胆紫、甲醛、复合酚(菌毒灭)、酒精、碘酊、碘伏、新洁尔灭等。
2.常用消毒药物选择使用要点(1)强碱类消毒药:此类消毒药临床上常用的有烧碱(氢氧化钠)、生石灰及草木灰等。
消毒原理是,直接或间接以碱性物质破坏病原的蛋白质和核酸,扰乱其正常代谢。
(2)氢氧化钠:极具腐蚀性,不宜以对纺织品和金属制品进行消毒,使用时要严格注意浓度,消毒后一定要用清水进行清洗,以免烧伤畜禽的蹄部或皮肤。
可配成1%-3%浓度溶液喷洒消毒。
用热水配制或在溶液中加入5%-10%的食盐,可提高消毒效果。
(3)草木灰:主要是含有氢氧化钾,通常在雨水淋湿之后,能够渗透到地面,农村常用于对畜禽圈舍声地的消毒,既可做到清洁场地,又能有效地杀灭病原菌,既经济又实惠,缺点是对病毒效果不佳,一般配成20%-30%的溶液。
(4)生石灰:常配成10%-20%的水溶液对畜禽饲养场的地板或墙壁进行消毒生产实践中常用在掩埋病死畜禽时先撒上生石灰粉,再盖上泥土,能够有效地杀死病原微生物。
(5)强氧化性消毒药:常用的有过氧乙酸、高猛酸钾等。
多用于细菌、芽孢和真菌的杀灭。
(6)过氧乙酸:0.2--0.5%的溶液多用于畜禽栏舍、饲槽、用具、车辆、地面及墙壁的喷雾消毒。
带畜消毒时应做到现配现用。
(7)高猛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遇到有机物即起氧化作用,因此,不公可以消毒,又可以除臭,低浓度时还有收敛作用,生产实践中配成0.05-0.1%的水溶液。
(8)阳离子表面活化剂消毒药:目前主要是新洁尔灭。
既有清洁作用,又有抗菌消毒性,但价格较高。
0.1%溶液用于器械用具的消毒,0.5%-1%溶液用于手术的局部消毒。
但要避免与阴离子活性剂如肥皂等共用,否则会降低消毒的效果。
(9)有机氯类消毒药:临床上常用的有消特灵、菌毒净及漂白粉等。
此类消毒药主要对细菌、芽孢、病毒及真菌作用强,不足之处是药效持续时间较短,药物不易久存。
多用于畜禽栏舍、栏槽及车辆等的消毒。
(10)复合酚类消毒药:常用的有消毒灵、农乐等,此类消毒除可以杀灭细菌、病毒和霉菌外,对多种寄生虫卵也有杀灭作用。
主要用于畜禽栏舍、设备器械、场地的消毒,杀菌作用强。
要注意不能与碱性药物或其他消毒经混合使用。
(11)双链季胺酸盐类消毒药:百毒杀,这是一类新型的消毒药,具有性质较稳定、安全性好、无刺激性又无腐蚀性等特点。
以主动吸附、快速渗透和阻塞呼吸来杀灭病毒,细菌、霉菌、真菌及藻类致病微生物,在指定使用浓度下,对人畜安全可靠,无毒无刺激不产生抗药性,并且在水质硬度较高的条件下,消毒效果也不会减弱。
适合于饲养场地、栏舍、用具、饮水器、孵化机及种蛋的消毒。
消毒药品常备2种以上,交替使用,以避免抗药性。
作好消毒资料记录。
(四)、消毒操作程序1、环境及工具消毒平时应做好场区环境卫生工作,每月用3%—5%氢氧化钠溶液、百毒杀消毒液(稀释1000倍)等消毒4—5次,家畜繁殖期间最好每天消毒1次。
清洁圈舍四周,向墙面和地面喷洒杀虫剂消灭昆虫。
在鼠洞和老鼠出没的地方投放灭鼠药灭鼠。
畜禽养殖场主要通道必须设置消毒池,消毒液可用消毒时间长的复合酚消毒剂或3%—5%氢氧化钠溶液,每周更换2—3次。
在每栋圈舍的门前设置脚踏消毒池(长60厘长、宽40厘米、深8厘米)。
2、圈舍消毒圈舍的全面消毒包括圈舍排空、清扫、洗净、消毒、干燥、再消毒、再干燥、进畜前几天最后消毒等。
在畜禽出栏后,先用3%—5%氢氧化钠溶液或常规消毒液喷酒消毒1次,如果有寄生虫须加用杀虫剂。
移出设备(喂料器、饮水器等),经过清扫后,用高压水枪由上到下、由内到外冲洗干净。
圈舍经彻底洗净干燥,再经过必要的检修维护后,即可进行消毒。
24小时后用高压水枪冲洗,干燥后再用百毒杀或菌毒敌喷雾消毒1次。
在完成所有清洁和消毒步骤后,保持不少于2周的空舍时间。
进幼畜前5—6天对圈舍地面、墙壁用2%氢氧化钠溶液彻底喷洒,24小时后用清水冲刷干净,再用常规消毒液进行喷雾消毒。
如果进雏,还应在2天前把舍温提高到33℃以上,相对湿度保持65%—70%。
进雏前1天将禽舍温度升高到38℃,保持14小时以上,并用3%—5%氢氧化钠溶液拖地,有利于杀灭衣原体、支原体及病毒。
3、带群消毒带群消毒就是对圈舍内的一切物品及畜禽群体、空间用一定浓度的消毒液进行喷洒或熏蒸消毒,以清洁圈舍内的多种病原微生物,阻止其在舍内繁殖。
(1)消毒剂选择与配制:养殖场经常用0.3%过氧乙酸、0.1%次氯酸钠、菌毒敌、百毒杀等溶液带群消毒。
配制消毒药液应采用杂质较少的深井水或自来水。
(2)带群消毒方法:先对圈舍环境进行彻底清洁,以提高消毒效果和节约药物用量。
消毒器械一般选用高压动力喷雾器或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将喷头高举空中,喷嘴向上以画圆圈方式先内后外逐步喷酒,使药液如雾一样缓慢下落。
要喷到墙壁、屋顶和地面,以这些地方均匀湿润和畜禽体表稍湿为宜,不得直接喷畜禽身体,。
喷出的雾粒直径应控制在80—120微米之间,不要小于50微米。
初生畜禽不宜带群消毒,2周龄后方可进行。
喷雾量根据畜禽圈舍的构造、地面状况、气象条件适当增减,一般按每立方米50—80毫升计算。
对于幼畜来说,还应从2周龄起至断奶,每周用30%过氧乙酸熏蒸消毒1—2次,每次20—30分钟。
4、饮水消毒在饮水中加入适量的消毒药物杀死水中的病原体,这就是饮水消毒。
临床上常见的饮水消毒剂多为氯制剂、碘制剂和复合季铵盐类等。
消毒药可以直接加入蓄水池或水箱中,用药量以最远端饮水器或水槽中的有效浓度达到该类消毒药的最适饮水浓度为宜。
(五)消毒注意事项熏蒸消毒圈舍时舍内温度保持在18—28℃,空气中的相对温度达到70%以上才能很好地起到消毒作用。
盛装药品的容器应耐热、耐腐蚀,容积不小于福尔马林和水总容积的3倍,以免福尔马林沸腾时溢出灼伤人。
根据不同消毒药物的消毒作用、特性、成分、原理、使用方法及消毒对象、目的、疫病种类,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消毒剂按一定的时间交替作用,使各种消毒剂的作用优势互补,确保消毒效果。
在活疫苗免疫接种前后3天内,或饮水中加入其他有配伍禁忌的药物时,应暂停带群消毒,以防影响免疫或治疗效果。
带群消毒时间最好固定,且应在暗光下进行,以防应激。
操作人员要佩戴防护用品,以免消毒药物刺激眼、手、皮肤及黏膜等。
同时也应注意避免消毒药物伤害畜禽及物品,严禁用氢氧化钠溶液带群喷雾消毒。
三、动物免疫技术(一)动物免疫的指导思想、要求和主要目标:1、指导思想: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实行“科学免疫、综合防治、突出重点、分级负责”的原则,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强化各项防疫措施,按照集中免疫和补针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强化免疫与消灭疫源同举并重的技术路线,开展免疫工作。
2、基本要求:①规模养殖场(户)实行自主免疫,按免疫程序进行;②散养户实行集中免疫和日常免疫相结合,由畜牧部门负责实施;③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狂犬病和高致病性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全覆盖免疫,由畜牧部门负责实施;④疫情发生影响的区域实行强制免疫,由畜牧部门负责实施。
3、主要目标: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治,实行强制全覆盖免疫,群体免疫密度常年维持在90%以上,其中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要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全年保持在70%以上。
猪瘟和鸡新城疫的免疫率在养殖专业村(户)、规模养殖场分别达到100%,在交通沿线、乡镇周围、川区分别达到95%和90%以上,动物疫病的免疫效价合格率均达到农业部的要求(≥70%)。
(二)、动物免疫方法动物常用免疫的方法有很多种,大体可分为群体免疫接种和个体免疫接种两大类。
不同疫病的免疫方法各有不同。
1、群体免疫(1)饮水法:将可供口服的疫苗溶于水中,家禽通过饮水而获得免疫。
(2)气雾法:用压缩空气通过气雾发生器将稀释的疫苗喷射出去,使疫苗形成直径1—10微米的雾化粒子,漂游于空气中,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内,以达到免疫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