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防疫员培训课件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696.00 KB
- 文档页数:8
基层动物防疫员技能培训讲义1 基层动物防疫体系概述1.1 建立基层动物防疫体系的重要意义1.1.1 是畜牧业发展的需要:我省是一个以生猪、家禽饲养为主的畜牧业大省,畜牧生产的管理工作也逐年增多。
1.1.2 是动物防疫工作的需要:动物防疫工作是畜牧业发展的“保护神”,而且动物疫情日趋复杂、变异株和新发病不断出现,强制免疫病种由原来的2种增加到了4种。
1.1.3 是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需要。
1.1.4 是实践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的需要:2004年春季D阻击战,2006年的“高热病”疫情,突出暴露了动物防疫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薄弱环节也在基层。
为适应畜牧生产和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我省从2004年开始,在全国率先以启动基层动物防疫体制改革为突破口,组建了乡镇动物防疫站,每乡定编3-9人,由省市县(区)分担,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实行“县(区)乡共管,以县(区)管为主”的管理体制。
但在繁重的工作面前,人员不足仍是制约工作特别是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迫切需要尽快建立村级动物防疫队伍,完善基层动物防疫体系。
为此,国家、省都安排了专项经费来建立村级动物防疫队伍,并从2007年开始免费实施强制免疫。
1.2 村级动物防疫员的主要职责1.2.1负责责任片区内常年性的动物免疫注射、佩带畜禽标识,填写并建立免疫档案和免疫台帐,保证畜禽强制免疫密度达到100%、牲畜标识佩带率100%,并确保免疫质量。
1.2.2负责如实统计责任片区内动物存(出)栏数、免疫数、以及动物发病、死亡等情况,并按规定的格式上报。
1.2.3 负责责任片区内动物疫情报告、疫情普查,建立疫情巡查、动物发病情况档案,配合各级动物防疫机构做好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和扑灭工作。
1.2.4 根椐工作需要,经动物卫生监督所批准,协助开展动物产地检疫申报工作。
1.2.5协助动物防疫机构宣传动物防疫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及防控知识。
1.2.6 完成上级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委托的其他工作。
动物防疫培训资料1. 概述动物防疫是确保动物健康、预防动物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本资料将介绍动物防疫的基本原则、方法和重要措施,以帮助相关人员提高动物防疫意识和技能。
2. 动物防疫的重要性动物防疫对于维护动物健康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有效的动物防疫措施可以预防动物疾病的爆发和传播,降低养殖业的经济损失,并避免人类通过动物感染疾病。
动物防疫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持社会稳定也起到积极作用。
3. 动物防疫原则(1)预防为主:通过养殖环境卫生、动物营养、免疫措施等综合手段,预防疾病的发生。
(2)综合施策:采取多种防疫措施,综合施策,提高防控效果。
(3)科学管理:科学、合理地制定养殖计划、饲养制度、防疫程序等,合理投入资源。
(4)全员参与:要求相关人员共同参与动物防疫的工作,做好防控工作。
4. 动物防疫方法(1)养殖环境管理:做好动物饲养场所的清洁卫生工作,保持良好的通风、排水等条件。
(2)动物营养管理:提供合理的饲料,保证动物营养充足,提高动物体质。
(3)疫情监测与预警:建立疫情监测机制,及时发现疫情风险,提前采取防控措施。
(4)免疫防控:根据不同动物和不同病原体,制定相应的免疫程序,进行适时免疫。
(5)合理用药:合理使用兽药,按照药物说明和兽医建议进行用药,防止药物滥用和抗药性产生。
(6)动物隔离与消毒:对于疫情动物进行隔离,对养殖设备、工具等进行消毒。
5. 动物防疫措施(1)建立健全动物防疫制度和相关法规,确保动物防疫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2)加强动物防疫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其防疫意识和工作水平。
(3)完善动物防疫监测体系,建立疫情报告和信息传递机制。
(4)开展动物防疫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和养殖户的动物防疫知识。
(5)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和协作,共同推进动物防疫工作。
6. 结论动物防疫是保护动物健康和人类健康的重要工作,需要全员参与和科学管理。
通过合理的防疫措施和方法,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动物疾病的传播,维护养殖业的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