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小鸟的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2.41 KB
- 文档页数:3
放小鸟教案6篇放小鸟教案篇1设计意图:春天伊始,万物复舒,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也和春天有个约会。
于是我们的动物大世界就在这样一个美丽的环境中开始了。
我们最先进入的是鸟儿们的家族。
在这个小站点中我们不仅认识了各种各样有趣的鸟,我们还给小鸟造过家、学过小鸟飞。
有了前期的这些经验,最后才是小鸟和春天的约会。
我将借助小鸟去春游这个话题,引导幼儿通过演、听、说、唱、等各个环节,充分调动幼儿身体的各个器官,去理解、去感知、去表现这首歌曲,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演唱歌曲带来的快乐!我将用下面几个环节来完成本次的活动:第一环节:小鸟去春游在这个环节复习用交替步来表示飞翔,需要提升的是:在飞翔时的神情要神气第二环节:小鸟们看风景借助图谱初步的学唱歌曲第三环节:小鸟在跳舞注意啦的唱法:里面有长音、跳音、和休止符第四环节:小鸟在游玩用歌声与舞蹈去体验小鸟春游的快乐之情活动目标:1、用图谱理解歌曲内容并学唱歌曲,尝试借助肢体动作表现歌曲的长音、跳音及休止符。
2、体会小鸟在春游的快乐情绪,并能积极的投入与表现;活动准备:图谱、音乐、环境创设活动过程:一、小鸟去春游(在这个环节复习用交替步来表示飞翔,需要提升的是:在飞翔时的神情要神气)1、春天到了,鸟妈妈要带你们去春游,鸟宝宝们在春游的时候看到了什么漂亮的风景?(请孩子把自己看到的风景贴在黑板上)2、为什么她能看到那么多美丽的风景,我们来看看她飞的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3、原来,要想看到又多又漂亮的风景,头要抬高一点。
4、我们一起来学学看二、小鸟看漂亮的风景风景(借助图谱初步的学唱歌曲)1、鸟妈妈在春游的时候也看到了很多漂亮的风景,不过鸟妈妈不说,而是要用别的方法告诉你们,请你们听听好?2、鸟妈妈先去了哪些地方?(把孩子听到的东西按顺序表现出来)3、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把美丽的风景唱出来好吗?4、鸟妈妈看到的风景都是漂亮的,所以她用了好听的声音来唱的。
5、最后小鸟它要飞过很高的山冈去唱歌,所以我们要把歌声唱的高一点,这样在地面上的小朋友才能听到小鸟的歌声。
一年级语文下册《放小鸟》教学设计一年级语文下册《放小鸟》教学设计1一、复习导入:1.齐读课题。
2.复习生字词。
⑴下面这些词你能读准吗?开火车读。
(出示)着急焦急非常一定拍拍翅膀决心⑵我们再来看一组描写小鸟的词语,你会读吗?指名读、齐读。
(出示)绿色黄色一闪一闪羽毛嘴巴眼睛【评:从分类认读词语中可以体会到者的巧妙用心,既巩固复习了旧知,又为下文学习小鸟是什么样子作好铺垫。
】二、精读课文。
1.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鸟?出示:这是一只()的小鸟。
生自由读课文。
【评:抓住学主线,为学生研究性学习指明方向,同时也让学生去整体感知课文。
】2.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小鸟图,谁来说说它的样子?出示:绿色的羽毛黄色的嘴巴一闪一闪的眼睛指名读词组。
(2)课文中也有一句话写出了小鸟的样子,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找一找。
出示:姑妈送我一只小鸟,绿色的羽毛,黄色的嘴巴,两只眼睛一闪一闪的,非常可爱。
指名读,“非常”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一个词吗?再指名读。
【评:出示小鸟图,让通过自己的直观感受去说、去思、去读,给予他们思维与说话、读书的机会,使学生的语言表达流畅。
】(3)除了可爱,它还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鸟呢?(指黑板句式)再去读一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指名说。
【评:再抓住学主线,让学生中在阅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同时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边读边思考”。
】你们从第1自然段的哪一句话看出来的?出示:我把它放进笼子里,给它食吃,给它水喝,可他一动也不动。
指导朗读:读出小鸟的伤心、孤独。
自由练习。
指名读。
【评:尊重学生个性差异,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以读促悟,以悟促读。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我很着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时候发生了什么事呢?自由读第2自然段。
指名说。
(2)出示:突然,小鸟朝着窗外叫起来。
我抬头看去,原来窗外也有一只鸟在叫唤,那声音听起来多焦急呀!指名读。
“焦急”是什么意思?在课文中找出和它意思相近的词,和“着急”有什么不同呢?再读。
一年级语文上册《放小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小鸟的快乐。
学生通过模仿、表演等方式,提高语言表达和交际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学生树立正确的友谊观,学会珍惜友谊。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 课文的朗读与情感体验。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正确认读与运用。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鸟的快乐。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小鸟图片或玩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小鸟图片或玩具,引起学生对小鸟的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2. 学习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认读。
学生跟读课文,体会小鸟的快乐。
3.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情感线索,培养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4. 实践活动:学生模仿表演课文场景,提高语言表达和交际能力。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友谊的理解。
5. 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正确运用。
学生课后观察周围的小动物,写一篇关于小动物的短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生字词和课文内容的理解。
2. 朗读评价:评价学生的朗读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力。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七、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复习课文,家长签字确认。
2. 拓展作业:学生选择一种小动物,进行观察和记录,下一堂课分享。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考虑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的参与度,以及是否达成了教学目标。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计划,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课程资源:1. 课文文本:《放小鸟》课文原文。
一年级语文《放小鸟》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筹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掌控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法子。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拾的一年级语文《放小鸟》教案,欢迎浏览,但愿大家能够喜欢。
一年级语文《放小鸟》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认识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晓得要爱惜鸟类,晓得鸟是人类的朋友。
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晓得鸟是人类的朋友,要爱惜鸟类。
2,能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美观书写。
教学筹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进程:一、谈话激趣1、老师晓得,我们中心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都无比聪慧,都长着一对神耳朵。
今天,老师想考考看看谁的神耳朵最灵!请同窗们闭上眼睛,竖起你的神耳朵,看看你听到了甚么?2、师用课件出示鸟叫的声音。
3、谁来告知老师你听到了甚么?(指名回答)(真有一对神耳朵呀!)4、现在再考考谁有一对亮眼睛?(师用课件出示小鸟飞进教室的画面。
)5、告知老师你看到了甚么?(指名回答)(真是一双亮眼睛呀!)如果你捉到一只小鸟,你会怎么做?(指名回答)(真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呀!)今天我们一块儿来学习15 课《放小鸟》我们看看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两遍。
二、初读感知(一)赏听课文范读,了解课文大意说说听完后你晓得了些甚么?(二)、初读感知1借助课文拼音读准字音,试着读通句子.2 大声的当真的读一读文中的生词。
(三).检查自读情况(出示生字卡片)1、指导多种法子认读识记。
2、引诱认读多音字“着zhao”,注意正音。
过渡:读准了这些字音,相信你们必定能读通课文。
(四)、再读课文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1、指名划分自然段并(纠正)。
2、课件出示文中的长句子,指导诵读。
(指名读、师范读、齐读)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依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指导,让学生练读)。
《放小鸟》第二课时教案: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是非常重要的。
《放小鸟》第二课时教案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设计的。
该教案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幼儿在娱乐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一、教学目的通过游戏让幼儿得以练习手指协调能力以及释放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其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游戏:小鸟飞行2.游戏:小鸟篮球3.游戏:小鸟跳舞4.游戏:小鸟画画三、教学过程(一)小组讨论在开始游戏前,老师可以让幼儿们小组讨论一下,把所有的想法、想象、创意都分享出来,确保每个幼儿都可以参与进来。
(二)小鸟飞行游戏要求:分别选出幼儿代表鹰和小鸟,鹰模拟飞行的动作,而小鸟则需要跑、飞和跳,目标就是让小鸟摆脱鹰的追踪,最后飞到终点。
这个游戏可以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更有动力去尝试更多的创新方式。
(三)小鸟篮球游戏要求:幼儿需要将小鸟放入篮球中,然后让篮球通过各类障碍物,最后发射给小朋友。
这个游戏可以让幼儿练习手动协调能力,通过不同的障碍物让幼儿学会如何应对不同的挑战,让他们发挥创造力。
(四)小鸟跳舞游戏要求:幼儿们需要和小鸟一起跳舞,要么跳得像小鸟,要么和小鸟配合跳动。
这个游戏可以让幼儿发挥无限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把自己完全融入小鸟的角色中去,让音乐和跳舞将幼儿带入一个更加轻松的世界。
(五)小鸟画画游戏要求:幼儿需要自己画出一个可爱的小鸟。
这个游戏可以让幼儿通过艺术和创造力去展现他们的想法和想象,让他们的画作展现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风格,同时也可以鼓励幼儿去探索更多的艺术领域。
四、教学方法1.让幼儿参与其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能只是讲述和解释,还必须让幼儿们亲身参与到里面去。
这可以让幼儿发挥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鼓励幼儿创新和探索教学过程中需要鼓励幼儿积极探索和创新,让他们不断地学习和尝试。
3.由浅入深需要把知识点分解为几个小步骤,帮助幼儿逐渐了解和掌握,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
《放小鸟》小学语文教案:文学鉴赏。
1.作品的主题《放小鸟》的主题是“珍爱生命、呵护自然”。
这是作者寓教于乐的一种手法,通过小鸟的离去,引导读者珍爱生命,呵护自然,不要轻率地去伤害小动物或破坏环境。
2.描写语言《放小鸟》的语言简洁明了,具有较高的诗意和艺术感染力。
例如:“小鸟得了惊恐的病”。
这个病并不是小鸟真正得的疾病,而是由于受到了惊吓而产生的心理疾病。
这个描写用一个惊恐的形容词,让读者感受到小鸟的内心恐慌。
还有:“流泪的小鸟无精打采地躺在笼子里。
它的瞳孔越来越模糊,胸膛一起一伏”。
这段文字通过凝练的语言、深刻的形象描写,将小鸟快要死亡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不禁为小鸟感到心痛。
此外,作者还通过描写孩子们的言行,展现了不同角色对待生命的态度。
例如:“牛仔说:‘放小鸟吧,我们不能伤害它们。
’”和“孔雀也要放,它会更开心的飞舞。
”这些台词,表现出牛仔和孔雀坚持珍爱生命的态度,而其他孩子则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这也给了读者一些思考。
3.文学手法《放小鸟》运用了一些典型的文学手法,例如比喻,拟人等等,以此增加文章的艺术性,深入读者心灵。
其中,作者常用比喻的方式,将小鸟与人类相比,引出更深层次的哲理。
例如:“小鸟像一个小小的精灵,它渴望着自由,渴望着飞翔。
”这段文字通过比喻,将小鸟的渴望自由和飞翔的愿望与人类的追求自由和追寻梦想的心理连接起来,通过小鸟传达出一种人类的情感。
同时,作品还运用了拟人手法,将小鸟人格化。
例如:小鸟“流泪”、“越来越模糊”,这些用人的情感形容小鸟的状态,让我们感到小鸟与我们是有更多共同点的。
4.作品的价值《放小鸟》这篇小说,以简单的语言和鲜明的形象,向读者传递出珍爱生命,呵护自然的教育思想。
此外,作品还教育孩子要有同情心和责任心,不能伤害小动物,也不要随意破坏自然环境。
这篇小说对于现代儿童的心灵成长,具有很大的价值。
《放小鸟》是一篇温馨感人的儿童文学作品,并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
它以生动的形象和简练的语言展现出珍爱生命、呵护自然的主题,给读者带来了很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放小鸟》的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引入1.1 教学目标:引起学生对动物权益的关注激发学生对故事阅读的兴趣1.2 教学内容:引入话题:动物在自然界中的角色展示图片或视频:被关在笼子里的鸟类引导学生思考:鸟类是否应该被放回自然?1.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学生们分成小组,讨论鸟类在自然中的作用分享观点: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观点第二章:故事阅读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的道德观念2.2 教学内容:阅读故事《放小鸟》:一个关于一个小男孩和他的宠物鸟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和行为2.3 教学活动:分角色朗读:学生们分角色朗读故事,增加阅读的趣味性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德问题,如自由与责任的关系第三章:角色扮演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同理心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角色心理3.2 教学内容:学生分组,每组扮演故事中的一个角色角色扮演:学生们通过扮演角色,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动机3.3 教学活动:角色分配:学生们自由选择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表演练习: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的练习,增加对角色的理解第四章:道德讨论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4.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德问题,如自由与责任的关系分析故事中的角色行为和道德选择4.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学生们分成小组,讨论故事中的道德问题分享观点: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观点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自我反思和评价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应用到现实生活中5.3 教学活动:小组分享:学生们分成小组,分享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自我反思:学生写一篇短文,反思自己在故事中的角色扮演和道德选择第六章:创作短剧6.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加深学生对故事情节和角色的理解6.2 教学内容:学生分组,每组根据故事情节创作一个短剧短剧创作:学生们通过创作短剧,展示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创造力6.3 教学活动:短剧策划:学生们分组讨论,策划短剧的情节和角色表演展示:学生们进行短剧的表演展示,增加对故事的理解第七章:道德决策游戏7.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道德观念做出明智决策7.2 教学内容:设计一个道德决策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面临道德选择游戏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道德问题的影响和后果游戏介绍:向学生介绍道德决策游戏的基本规则游戏进行:学生们分组进行游戏,做出道德决策第八章:家庭作业8.1 教学目标: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内容鼓励学生与家长分享学习经验和感受8.2 教学内容:布置一道相关的家庭作业,如写一篇关于故事主题的作文要求学生与家长分享学习经验和感受8.3 教学活动:布置作业:向学生布置家庭作业,要求他们在家长的协助下完成作业反馈:收集学生的家庭作业,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第九章:课程评价9.1 教学目标:了解学生在课程中的学习情况反思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9.2 教学内容:设计一份课程评价表,收集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和建议教学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和建议,反思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9.3 教学活动:评价表填写:向学生发放课程评价表,要求他们客观评价课程教学改进:根据学生的评价和建议,教师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进10.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课程所学应用到现实生活中10.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应用到现实生活中10.3 教学活动:拓展思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课程所学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培养他们的道德素养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课程引入:这一环节的关键在于引起学生对动物权益的关注,并激发他们对故事阅读的兴趣。
《放小鸟》优秀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小鸟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鸟的基本特征:外形、习性、饮食等。
2. 生态环境对小鸟的影响。
3. 保护小鸟的方法和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鸟的基本特征、生态环境对小鸟的影响、保护小鸟的方法和意义。
2.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关爱动物,提高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小鸟的特点和生态环境。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保护小鸟的具体方法。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小鸟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关于保护小鸟的案例资料。
3. 准备观察小鸟的工具,如望远镜、鸟类图鉴等。
4. 准备课堂活动所需的道具和材料。
教案内容及反思:一、教学内容:1. 引入:通过展示小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小鸟的美丽和可爱。
2. 讲解小鸟的基本特征,如外形、习性、饮食等。
3. 分析生态环境对小鸟的影响,如气候变化、栖息地破坏等。
4. 讲解保护小鸟的方法和意义,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减少捕猎等。
二、教学反思:1. 课堂导入:通过展示小鸟的图片,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感受到小鸟的美丽和可爱。
2. 教学内容:讲解了小鸟的基本特征和生态环境对小鸟的影响,让学生了解到保护小鸟的重要性。
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和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4.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观点,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5. 教学效果:本节课学生对小鸟的特点和保护意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的关爱动物意识。
但在动手操作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不够积极,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引导。
三、教学内容:1. 课堂活动:让学生观察小鸟,记录它们的外形和行为特点。
《放小鸟》优秀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小鸟,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2. 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小鸟的基本知识:介绍小鸟的分类、特征、生活习性等。
2. 小鸟的保护:讲解保护小鸟的原因和方法,引导学生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3. 观察小鸟:组织学生观察校园内的小鸟,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
4. 制作鸟巢:教授学生制作鸟巢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小鸟的基本知识和保护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鸟的基本知识和保护方法。
2. 观察法:组织学生观察小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 实践法:教授学生制作鸟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保护小鸟的方法和经验。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用于讲解小鸟的基本知识。
2. 准备制作鸟巢的材料,如树枝、麻线等。
3. 安排校园内观察小鸟的地点。
4. 准备记录表,用于学生观察和记录小鸟的生活习性。
教案反思:在本节课中,我通过讲解、观察、实践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了小鸟的基本知识,培养了他们保护动物的意识。
在制作鸟巢的活动中,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在观察小鸟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小鸟的关注度不高,观察记录表的填写不够详细。
在制作鸟巢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对鸟巢的放置位置选择不够恰当,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指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引导学生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加强课堂管理,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小鸟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小鸟的兴趣,导入新课。
放小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放小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学生能够了解和体验一些常见的小鸟的习性和生活习惯。
3.学生能够正确对待、保护小鸟,提高生态意识。
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感知和思考,把小鸟放飞。
2.学生能够培养对自然和小生物的爱和保护意识。
3.学生能够培养动手能力和团体协作精神。
情感目标1.通过亲近自然、与小动物和谐共处,培养学生对自然世界的热爱和珍视。
2.促进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和团结合作。
二、教学内容知识内容1.小鸟种类介绍:指导小学生了解常见的小鸟,如喜鹊、燕子、八哥、麻雀等。
2.放小鸟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指导小学生了解放小鸟的具体方法和要求。
注意安全和环境保护。
3.对小鸟的了解:指导小学生了解小鸟的习性和生活习惯,如夜间睡觉、换毛期等。
技能内容1.放小鸟的技能训练:指导学生通过实践,掌握放小鸟的基本技能。
2.观察和思考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感知和思考,善于发现小鸟的生活习性和行为习惯。
情感内容1.种植绿色的心灵: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理念,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2.互助合作精神:促进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和合作,增强集体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2.通过实践训练和体验活动,掌握放小鸟的基本技能和知识。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小动物的意识。
教学难点1.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力。
2.如何正确对待和保护小鸟,防止误伤、避免污染生态环境。
3.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设计有效的教育活动。
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1.通过课堂讲授、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了解小鸟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通过实践操作和体验活动,培养学生掌握放小鸟的基本技能。
3.通过互动和思考,引导学生发现小鸟的习性和生活方式,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自然保护意识。
教学组织方式1.课堂讲授组织方式:老师利用课前资料、图片和实物等进行授课。
2.活动体验组织方式: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小学生亲身体验放小鸟的过程。
放小鸟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9个生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爱护大自然爱护鸟类的美德。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我想告诉同学们一件事情,我讲完后,看谁能告诉我,我讲了一件什么事,看谁听得最留心。
事情是这样的:(师复述课文)二、学生互相讲述故事,个别讲述。
(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故事的大概类容。
)三、合作小组一起读课文。
四、各合作小组选读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由组长代表说说为什么喜欢?五、师引读课文:姑妈送给我……小鸟的样子是……非常……六、分析课文第一自然段1、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2、当我听到另一只鸟在叫唤时,我是怎样想的?用“~~~”画出我想到什么?七、分析后两个自然段1、我最后怎样做?2、如果你捉到了那只鸟,你会怎样做?为什么?八、教学生字1、出示生字新词,老师领读2、书空、描红3、一笔一画地指导写生字。
九、作业1、抄写生字2、课文教学后记:常与羽会经常写错。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听写生字2、朗读课文二、看课文动画,整体感知。
三、以读代讲,引导感悟。
1、出示填词练习:()的小鸟大家看得真专心,现在谁能用书上的一个词告诉大家?这是一只()的小鸟?a、“可爱”,“非常可爱”指导读词语,突出“非常”。
b、给“非常”找近义词。
c、划出树上些小鸟非常可爱的句子,练习朗读。
(教师从颜色、机灵的眼神加以指导)d、练习用“非常”说话。
(指导注意把话说具体,如:小红学习成绩非常好,每次考试都是100分。
)e、再读第一句。
2、你们喜欢这只非常可爱的小鸟吗?文中的“我”也很喜欢它。
往下读你们就知道了,齐读(第一段的二、三两句)3、师:突然,我听到了小鸟的叫声,那声音听起来多(焦急)呀!什么是焦急你们知道吗?(非常着急)这两只鸟在焦急的说着什么呢?请同学们好好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看看自己能听到什么,看到什么。
a、学生自由读书。
b、学生想象发挥。
c、指导学生在表演中理解“焦急”,练习用“焦急”说话。
d、听到小鸟焦急的叫声,我多心疼它们呀!齐读第三自然段。
《放小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八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3、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要爱护鸟类!教材说明:本文叙述的是我放飞小鸟的事,告诉我们鸟是人类的朋友,表现出少年儿童爱鸟的童心。
全文共四段。
第一自然段讲我看到小鸟在笼子里不吃不喝,非常着急。
第二段讲我听到鸟妈妈在叫唤。
第三段讲我决心放小鸟回家去。
第四段讲小鸟飞走时向我道谢!本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童趣!教学重难点:重点:识字、写字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具准备:课件有关小鸟的儿歌,以及小鸟的图片!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二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自己的爸爸妈妈吗?(喜欢!)2、为什么?(我的爸妈为我买很多的学习用品,还有许多的好吃的东西!我的爸爸妈妈每天送我上学、接我放学回家)3、是啊,有爸爸妈妈在身旁是一件多幸福的事啊!有一只小鸟总喜欢跟着妈妈到森林里去玩,瞧,它们来了,(听音乐,看图片)它们是多么幸福啊。
可是有一天,小鸟因为贪玩不小心迷路了,找不到妈妈,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还不小心被别人抓住了,被一个小男孩的姑妈买到了,送给了那个小男孩,小男孩可喜欢这只小鸟了,可是小男孩最后却把这只小鸟放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4、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放小鸟》这篇课文。
(板书放小鸟)齐读课题。
二、教学第一自然段。
1、瞧,小鸟来了。
(出示小鸟)2、你觉得这只小鸟可爱吗?为什么?(颜色、动作,随着学生回答出示:绿色的羽毛、黄色的嘴巴,两只眼睛一闪一闪的。
非常可爱!指导朗读。
我听出来了,这只小鸟的羽毛特别漂亮,我们学着他的样子一起来读。
啊,这只小鸟的嘴巴特别好看它的小眼睛多亮呀)小朋友一说,老师也觉得这只小鸟特别可爱。
打开书本找一找,课文里是这样描写这只小鸟的吗?3、男生和女生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男生先来。
女生来。
(可以站起来)要把它的可爱读出来,注意重点的词。
(重点词变色)。
(出示句子:绿色的羽毛、黄色的嘴巴,两只眼睛一闪一闪的。
放小鸟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使用“放小鸟”这一语言进行表达;2.培养幼儿对小动物的保护意识;3.增加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4.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主要教授“放小鸟”这一语言,同时引导幼儿了解小动物的保护知识,并通过手工制作小鸟食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老师向幼儿介绍今天的主题:“放小鸟”;•老师展示一些小鸟的照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小鸟的特征。
2. 学习“放小鸟”这一语言•老师先向幼儿展示一只玩具小鸟,在幼儿面前模拟扔掉这只小鸟;•老师的表情和语言示范:“放小鸟,小鸟飞走了,我们不要打扰它”;•老师反复示范几次,让幼儿模仿学习。
3. 了解小动物的保护知识•老师展示一张垃圾堆的照片,引导幼儿认识垃圾的危害,告诉幼儿不要乱扔垃圾;•老师向幼儿介绍保护小动物的方法,例如:不要在树上嬉戏或爬树,不要追打小动物等;•老师鼓励幼儿积极保护小动物的生存环境。
4. 动手制作小鸟食品•老师向幼儿介绍小鸟的饮食习惯,并提供红枣、鸡蛋、葵花籽等原材料;•老师提供适当的工具和材料,让幼儿们动手制作小鸟食品;•老师检查幼儿的食品制作情况,对于过于危险或者不适当的制作行为进行引导。
5. 结束环节•老师让幼儿注意整理所用的工具和材料,教育幼儿如何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老师再次强调小动物的保护知识,告诉幼儿们作为小公民应该积极保护环境。
四、教学评价通过这次教学,幼儿们学会了“放小鸟”这一语言的正确使用方法,同时也学会了如何保护小动物,以及如何手工制作小鸟食品。
在学习过程中,幼儿们表现活泼好动,积极参与制作活动,同时增强了幼儿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认真引导和指导,各项教学目标都得到了圆满完成。
五、教学反思本教案的设计十分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通过加强小动物保护知识的宣传和小鸟食品的手工制作活动,让幼儿能够更好地了解和爱护小动物。
但是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有些幼儿制作食品的能力较弱,需要老师进行正确引导和指导。
放小鸟的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放小鸟的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里的字只识不写。
认识一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要保护鸟。
课时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练习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识一类字和二类字;学习书写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
第二课时: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课文的意思,体验文中情感,在此基础上练习背诵课文。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
2、朗读课文
二、看课文动画,整体感知
三、以读代讲,引导感悟
1、出示填词练习:()的小鸟
大家看得真专心,现在谁能用书上的一个词告诉大家?这是一只()的小鸟?
a、“可爱”,“非常可爱”指导读词语,突出“非常”。
b、给“非常”找近义词。
c、划出树上些小鸟非常可爱的句子,练习朗读。
(教师从颜色、机灵的眼神加以指导)
d、练习用“非常”说话。
(指导注意把话说具体,如:小红学习成绩非常好,每次考试都是100分。
)
e、再读第一句。
2、你们喜欢这只非常可爱的小鸟吗?文中的“我”也很喜欢它。
往下读你们就知道了,齐读(第一段的二、三两句)
3、师:突然,我听到了小鸟的叫声,那声音听起来多(焦急)呀!什么是焦急你们知道吗?(非常着急)这两只鸟在焦急的说着什么呢?请同学们好好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看看自己能听到什么,看到什么。
a、学生自由读书。
b、学生想象发挥。
c、指导学生在表演中理解“焦急”,练习用“焦急”说话。
d、听到小鸟焦急的叫声,我多心疼它们呀!齐读第三自然段。
4、师:我喜欢小鸟,心疼小鸟,所以,我决心放它回家去。
5、故事的结果是什么呢?谁知道?你怎么知道的?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指导背诵
多么可爱的小鸟,多么善良的小朋友,这样的一个故事,如果我们能把它背下来,讲给更多的'人听那该多好呀!能在很短的时间里把它背下来吗?试试看!
练习背诵(自由背、同桌互背)
五、扩展练习
小朋友放小鸟的故事被我们附小电视台的小记者知道了,他们想采访那位放小鸟的小朋友,现在,你们都来当一回放小鸟的孩子,老师就是那一位小记者。
采访马上开始,准备好了吗?
1、你放走的小鸟是什么样子的?
2、你喜欢那只小鸟吗?为什么要把它放了?
3、那你以后准备怎样保护小鸟?
六、总结全文
这一节课,我们见到了非常可爱的小鸟,当了一回动物语言翻译家,还接受了电视台小记者的采访,知道了鸟是我们的好朋友,下一节课,我们还要练习把这个故事讲得更精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