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之“猎狗的故事”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7
猎狗的故事一条猎狗将兔子赶出了窝,一直追赶他,追了很久仍没有捉到。
牧羊人看到此种情景,讥笑猎狗说你们两个之间小的反而跑得快得多。
猎狗回答说:你不知道,我们两个跑的是完全不同的!我仅仅为了一顿饭而跑,他却是为了性命而跑呀!目标这话被猎人听到了,猎人想:猎狗说的对啊,那我要想得到更多的猎物,得想个好法子。
于是,猎人又买来几条猎狗,凡是能在打猎中捉到兔子的,就可以得到几根骨头,捉不到的就没有饭吃。
这一招果然有用,猎狗们纷纷去努力追兔子,因为谁都不愿意看着别人有骨头吃,自己没的吃。
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问题又出现了。
大兔子非常难捉到,小兔子好捉,但捉到大兔子得到的奖赏和捉到小兔子得到的骨头差不多,猎狗们善于观察,发现了这个窍门,专门去捉小兔子。
慢慢的,大家都发现了这个窍门。
猎人对猎狗说:最近你们捉的兔子越来越小了,为什么?猎狗们说:反正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为什么费那么大的劲去捉那些大的呢?动力猎人经过思考后,决定不将分得骨头的数量与是否捉到兔子挂钩,而是采用每过一段时间,就统计一次猎狗捉到兔子的总重量。
按照重量来评价猎狗,决定一段时间内的待遇。
于是猎狗们捉到兔子的数量和重量都增加了。
猎人很开心。
但是过了一段时间,猎人发现,猎狗们捉兔子的数量又少了,而且越有经验的猎狗,捉兔子的数量下降的就越利害。
于是猎人又去问猎狗。
猎狗说我们把最好的时间都奉献给了您,主人,但是我们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老,当我们捉不到兔子的时候,您还会给我们骨头吃吗?长期的骨头猎人做了论功行赏的决定。
分析与汇总了所有猎狗捉到兔子的数量与重量,规定如果捉到的兔子超过了一定的数量后,即使捉不到兔子,每顿饭也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骨头。
猎狗们都很高兴,大家都努力去达到猎人规定的数量。
一段时间过后,终于有一些猎狗达到了猎人规定的数量。
这时其中有一只猎狗说:我们这么努力,只得到几根骨头,而我们捉的猎物远远超过了这几根骨头。
我们为什么不能给自己捉兔子呢?于是,有些猎狗离开了猎人,自己捉兔子去了。
德鲁克河南教学中心讲述管理学中猎狗的故事彼得•德鲁克大师是管理学的开山鼻祖,他青年时代曾来到伦敦,为银行家弗里德伯格先生打工。
当时,这家银行的很多职员都和德鲁克一样是贵族子弟,弗里德伯格惹不起他们,但这位银行家也不想白白花一大笔银子养一批不会赚钱的公子哥。
一天,伦敦降下了大雾,这样的天气银行客户就比较少了。
弗里德伯格先生把这些公子哥召集起来开了一次下午茶的讨论会,弗里德伯格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
他说:多年前,我养了一只奥地利短毛指示猎犬,这种猎犬相当于狗中贵族的后代,它血统纯正,服从性好,工作能力强。
这种猎犬的整体形象是华贵、完美,它的体形构造暗示了它的力量、耐力和敏捷性,它的形象显示出了它的智慧和性情。
一般而言,一头忠诚的奥地利指示猎犬无论在陆地还是在水里,它们天生就喜欢猎取目标,经常能够猎取到,鹤鹑、松鸡、山鹑、天鹅、野鸭、野兔、浣熊和袋鼠,等等。
为了养好这只猎犬,弗里德伯格先生每年花在饲养和训练上的费用就高达5000英镑,大约是今天的50万美元。
在当时的伦敦,上流绅士们经常带上自己的猎枪和爱犬到野外去捕猎飞禽、野兔和狐狸等动物。
他们除了相互炫耀猎物以外,也喜欢交流射击技巧,谈论彼此的忠实搭档——纯种奥地利指示猎犬。
训练有素的指示猎犬会帮助猎人发现、搜寻目标,驱赶猎物,并且在主人射中猎物后迅速地把猎物叼取回来。
这种猎犬是上流社会的身份象征。
一次,弗里德伯格先生带着他的爱犬到郊外打猎。
很快,他的猎狗">猎狗将一只强壮的野兔赶出了窝,并紧追不舍,可是追了很久仍然没有追到。
这时有一个牧羊人就讥笑他的猎狗说:“这大的还不如小的。
”意思是,这么一只体型硕大的猎犬却跑不过一只小小的野兔。
奥地利短毛指示猎犬解释到:难道您不知道我们两个跑的目的是完全不同的吗?我仅仅是为了陪伴我的主人玩而已,即使抓不到猎物我也不会受罚,而野兔却是为了性命而跑呀。
这话被猎狗的主人弗里德伯格先生听到了,他想:我的猎狗它说的对啊,要想得到更多的猎物,我得想个好法子。
猎狗的故事
一条猎狗将兔子赶出了窝,一直追赶他,追了很久仍没有捉到。
牧羊人看到此种情景,讥笑猎狗说你们两个之间小的反而跑得快得多。
猎狗回答说:你不知道,我们两个跑的是完全不同的!我仅仅为了一顿饭而跑,他却是为了性命而跑呀!
目标
这话被猎人听到了,猎人想:猎狗说的对啊,那我要想得到更多的猎物,得想个好法子。
于是,猎人又买来几条猎狗,凡是能在打猎中捉到兔子的,就可以得到几根骨头,捉不到的就没有饭吃。
这一招果然有用,猎狗们纷纷去努力追兔子,因为谁都不愿意看着别人有骨头吃,自己没的吃。
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问题又出现了。
大兔子非常难捉到,小兔子好捉,但捉到大兔子得到的奖赏和捉到小兔子得到的骨头差不多,猎狗们善于观察,发现了这个窍门,专门去捉小兔子。
慢慢的,大家都发现了这个窍门。
猎人对猎狗说:最近你们捉的兔子越来越小了,为什么?猎狗们说:反正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为什么费那么大的劲去捉那些大的呢?
动力
猎人经过思考后,决定不将分得骨头的数量与是否捉到兔子挂钩,而是采用每过一段时间,就统计一次猎狗捉到兔子的总重量。
按照重量来评价猎狗,决定一段时间内的待遇。
于是猎狗们捉到兔子的数量和重量都增加了。
猎人很开心。
但是过了一段时间,猎人发现,猎狗们捉兔子的数量又少了,而且越有经验的猎狗,捉兔子的数量下降的就越利害。
于是猎人又去问猎狗。
猎狗说我们把最好的时间都奉献给了您,主人,但是我们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老,当我们捉不到兔子的时候,您还会给我们骨头吃吗?
长期的骨头
猎人做了论功行赏的决定。
分析与汇总了所有猎狗捉到兔子的数量与重量,规定如果捉到的兔子超过了一定的数量后,即使捉不到兔子,每顿饭也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骨头。
猎狗们都很高兴,大家都努力去达到猎人规定的数量。
一段时间过后,终于有一些猎狗达到了猎人规定的数量。
这时其中有一只猎狗说:我们这么努力,只得到几根骨头,而我们捉的猎物远远超过了这几根骨头。
我们为什么不能给自己捉兔子呢?于是,有些猎狗离开了猎人,自己捉兔子去了。
骨头与肉兼而有之
猎人意识到猎狗正在流失,并且那些流失的猎狗像野狗一般和自己的猎狗抢兔子。
情况变得越来越糟,猎人不得已引诱了一条野狗,问他到底野狗比猎狗强在哪?野狗说:猎狗吃的是骨头,吐出来的是肉啊!接着又道:也不是所有的野狗都顿顿有肉吃,大部分最后骨头都没的舔!不然也不至于被你诱惑。
于是猎人进行了改革,使得每条猎狗除基本骨头外,可获得其所猎兔肉总量的n%,而且随着服务时间加长,贡献变大,该比例还可递增,并有权分享猎人总兔肉的m%。
就这样,猎狗们与猎人一起努力,将野狗们逼得叫苦连天,纷纷强烈要求重归猎狗队伍。
故事还在继续。
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冬天到了,兔子越来越少,猎人们的收成也一天不如一天。
而那些服务时间长的老猎狗们老得不能捉到兔子,但仍然在无忧无虑地享受着那些他们自以为是应得的大份食物。
终于有一天猎人再也不能忍受,把他们扫地出门,因为猎人更需要身强力壮的猎狗。
Birth of MicroBone Co.
被扫地出门的老猎狗们得了一笔不菲的赔偿金,于是他们成立了MicroBone公司。
他们采用连锁加盟的方式招募野狗,向野狗们传授猎兔的技巧,他们从猎得的兔子中抽
取一部分作为管理费。
当赔偿金几乎全部用于广告后,他们终于有了足够多的野狗加盟,公司开始盈利。
一年后,他们收购了猎人的家当……
Development of MicroBone Co.
MicroBone公司许诺给加盟的野狗能得到公司n%的股份,这实在是太有诱惑力了。
这些自认为是怀才不遇的野狗们都以为找到了知音:终于做公司的主人了。
不用再忍受猎人们呼来唤去的不快,不用再为捉到足够多的兔子而累死累活,也不用眼巴巴地乞求猎人多给两跟骨头而扮得楚楚可怜。
这一切对这些野狗来说,这比多吃两根骨头更加受用。
于是野狗们拖家带口地加入了MicroBone,一些在猎人门下的年轻猎狗也开始蠢蠢欲动,甚至很多自以为聪明实际愚蠢的猎人也想加入。
好多同类型的公司像雨后春笋般地成立了,一时间,森林热闹起来。
F4的诞生
猎人凭借出售公司的钱走上了老猎狗走过的路,最后千辛万苦要与MicroBone公司谈判的时候,老猎狗出人意料的顺利答应了猎人,把MicroBone公司卖给了猎人。
老猎狗们从此不再经营公司,转而开始写自传《老猎狗的一生》,又写了《如何成为出色的猎狗》,《如何从一只普通猎狗成
为一只管理层的猎狗》、《猎狗成功秘诀》、《成功猎狗5 00条》和《穷猎狗,富猎狗》,并且将老猎狗的故事搬上荧幕,取名《猎狗花园》,四只老猎狗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明星F4,收版权费,没有风险,利润更高。
1、故事中,在不同的阶段,猎狗的需求都是不一样的,正如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一样。
从最初的希望有骨头吃到希望年迈体弱时有骨头吃,继而是希望有兔肉吃,最后是自己组建公司,慢慢由开始的解决生理需要到后来的希望可以自我实现。
需求是产生行为的动力,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当向我们的猎人学习,及时了解员工的合理需求,作为制
订政策的出发点。
倘若人力资源管理忽视了这些需求,最终只能导致猎狗的流失,从而使竞争对手更多、更强。
2、分配问题一直伴随着故事的发展:最初分配的依据是数量,忽视了质量,即兔子也有大小之分,工作也有难易差别。
完全依据数量进行分配,就好像吃大锅饭,gan好gan坏一个样,严重影响猎狗的积极性,大兔子越来越少;于是进行改革,针对一段时间内兔子的数量和质量进行考核,并据此决定下一阶段的分配量;一段时间后猎狗觉得长远利益得不到满足,于是又进行改革……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也应当向猎人学习,要善于发现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处理,适当的时候可采取一些激励措施。
3、留住员工的确是一项极为系统的工作,涉及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方面面。
从长远来看,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做到实处、做到较高的水平确实能够解决员工的流动性问题,但需要时间、精力和摸索。
短期内行之有效的方法,我想应该是进行离职原因调查或离职面谈,了解员工离职的真实原因,因为员工离职也会存在种种的机会成本的考虑,只有当员工的某一项需求长期未能达到或经过努力也未达到时,才会使员工产生离意以致离职。
4、故事中,猎人很成功,他善于发现问题,也都成功地解决了问题。
我认为,如果这位猎人事先做好“预防”工作,他获得的兔子只会更多。
所以,在企业中定期进行员
工满意度调查,准确了解员工的大多数需求,检查过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来提高员工满意度,有助于企业提高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