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行星名字由来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1
关于九大行星的神话故事神话是原始的和宇宙观,是各民族对自然和社会进行探索、理解和幻想的结晶,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的过程。
从古至今,中西方都留传了许多经典的神话故事,它们是各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九大行星的神话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关于九大行星的神话故事篇一:水星(辰星)Mercury是罗马神话中的信使之神,说白了就是主要负责跑腿给主神送情报什么的,所以是神话里面最能跑腿的。
水星距离太阳最近,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离太阳最近的天体跑的最快,因此以Mercury命名水星实属合情合理。
Mercury对应希腊神话中的赫尔墨斯Hermes。
在中国,最早将水星称为辰星,因为它在地球轨道内,我们能看到它的,只有大清早或黄昏时距离地平线不过一辰的区域内(一日有12时辰,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故一辰为360/12=30度),所以称为辰星。
水星没有卫星。
关于九大行星的神话故事篇二:金星(启明星、长庚星)Venus 是罗马神话中爱与美之女神,被认为是最漂亮迷人的女性。
天空中的金星是所有星星中最亮的一颗,其视星等可达-4.4等,而夜空中最亮的恒星天狼星视星等才不到-1.4,其相对亮度相差十倍。
因其如此之美,闪耀夺目,故以最美之女神Venus命名。
Venus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Aphrodite。
金星在中文里又称为太白金星,意思就是说这颗星十分的亮。
有时也称为明星,比如《诗经·郑风·女曰鸡鸣》中有“女曰鸡鸣,士曰未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灿”;或者称为启明星、长庚星,即早上的金星和傍晚的金星,比如《诗经·小雅·大东》中有“东曰启明,西曰长庚;有捄天毕,载施之行”。
金星没有卫星。
关于九大行星的神话故事篇三:地球Tellus 是罗马神话中的大地之神,一般在天文中指地球时使用她的名字,后期拉丁语中一般改称为Terra,本意都是‘土、地’同样的道理,中的Earth也被用来指地球。
九大行星与罗马诸神希腊罗马神话对英语文化的影响已经渗透到了各个方面。
不仅为英语留下了许多形象生动、寓意深远的成语典故,在天文学科领域的名词术语中也能找到罗马神话的影响。
其中九大行星的英语名字就与了罗马神话就颇有渊源。
了解这些联系,将有助于认识西方文化的底蕴。
水星(Mercury)最接近太阳,是太阳系(Solar system)中第二小行星——来自古罗马神话中掌管商业、交通、畜牧、旅行和偷窃之神墨丘利(Mercury),即古希腊神话中的赫耳墨斯(Hermes),为众神传信的神,他行走如飞,多才多艺。
或许由于水星在空中移动得快,才使它得到这个名字。
(mercury 一词还有“水银”之意)金星(Venus)是离太阳第二近,太阳系中第六大行星——来自古罗马神话中的女神维纳斯(Venus),即希腊神话中美与爱的女神阿佛洛狄特(Aphrodite),以美貌著称,掌管人类的爱情、婚姻、生育以及动植物的繁衍生长。
之所以会如此命名,也许是对古代人来说,它是已知行星中最亮的一颗。
(也有人认为,金星的命名是因为金星的表面如同女性的外貌。
)地球(Earth)是距太阳第三颗,也是第五大行星,是唯一一个不是从希腊或罗马神话中得到的名字。
Earth一词来自于古英语及日耳曼语。
火星(Mars)距太阳第四远,也是太阳系中第七大行星——来自罗马神话中的战神玛尔斯(Mars)即希腊神话中的战神阿瑞斯(Ares)。
这或许是由于它鲜红的颜色而得来的;月份三月(March)的名字也是得自于战神玛尔斯(Mars)的名字。
木星(Jupiter)是离太阳第五颗行星,而且是最大的一颗——来自罗马神话中的主神朱庇特(Jupiter)即希腊神话中的宙斯(Zeus),他是众神之首,是上帝之王。
土星(Saturn)是离太阳第六远的行星,也是九大行星中第二大的行星——来自罗马神话中农业之神萨托恩(Saturn)的名字。
英语中“星期六”(Saturday)也来自农神萨托恩(Saturn)的名字天王星(Uranus)是太阳系中离太阳第七远、第三大的行星——来自罗马神话中天神尤拉纳斯(Uranus)的名字,是宇宙之神,是最早的至高无上的神。
太阳系的九大行星
“九大行星”,是在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召开之前的九颗行星的合称,在会议上经过投票表决,冥王星被降级为矮行星,至此太阳系只剩下八颗行星。
“九大行星”的说法已经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八大行星”。
“八大行星”是太阳系的内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它们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八大行星自转方向多数也和公转方向一致。
只有金星和天王星两个例外。
金星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
而天王星则是在轨道上“横滚”的。
行星表面积:水星7480万平方公里金星4亿6千万平方公里地球5.11亿平方公里火星1亿4千万平方公里木星614.19亿平方公里土星457.15亿平方公里天王星81.16亿平方公里海王星76.93亿平方公里。
水星最接近太阳,是太阳系中最小的行星。
水星在直径上小于木卫三和土卫六,但它的质量更大。
水星基本数据公转轨道:距太阳57,910,000 千米 (0.387 天文单位)水星直径: 4,880 千米质量: 3.30e23 千克金星是离太阳第二近的行星,太阳系中第六大行星。
在所有行星中,金星的轨道最接近圆,偏差不到1%。
金星基本数据轨道半径:距太阳 108,200,000 千米 (0.723 天文单位)行星直径: 12,103.6 千米质量: 4.869e24 千克地球是距太阳第三颗的行星,也是第五大行星基本数据轨道半径: 149,600,000 千米 (离太阳1.00 天文单位)行星直径: 12,756.3 千米质量: 5.9736e24 千克火星为距太阳第四远,也是太阳系中第七大行星,在我国古代又称荧惑,因为火星呈红色,荧荧像火,亮度常有变化;而且在天空中运动,有时从西向东,有时又从东向西,情况复杂,令人迷惑,所以我国古代叫它“荧惑”,有“荧荧火光,离离乱惑。
”之意。
基本数据公转轨道:离太阳227,940,000 千米 (1.52 天文单位)行星直径: 6,794 千米质量: 6.4219e23 千克木星是离太阳第五颗行星,而且是最大的一颗,比所有其他的行星的合质量大2倍(地球的318倍)。
基本数据公转轨道:距太阳 778,330,000 千米 (5.20 天文单位)行星直径: 142,984 千米 (赤道)质量: 1.900e27 千克土星是离太阳第六远的行星,也是八大行星中第二大的行星:基本数据公转轨道:距太阳 1,429,400,000 千米 (9.54 天文单位)行星直径: 120,536 千米 (赤道)质量: 5.68e26 千克天王星是太阳系中离太阳第七远行星,从直径来看,是太阳系中第三大行星。
天王星的体积比海王星大,质量却比其小。
基本数据公转轨道:距太阳2,870,990,000 千米 (19.218 天文单位)行星直径: 51,118 千米(赤道)质量: 8.683e25 千克海王星是环绕太阳运行的第八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第四大天体(直径上)。
II:行星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引言:有没有想过,水金火木土天海、冥王星、谷神星、智神星、婚神星,这些大行星、矮行星、小行星的名字背后,到底有什么规律呢?知识点I :五星与五行金星叫做太白,水星叫做辰星,火星叫做荧惑,木星叫做岁星,土星叫做镇星。
这几个名字至少在春秋战国以前就已经开始使用了。
金星是五大行星中最亮的一颗,太,意为大,所以名“太白”。
火星的颜色偏红,荧荧似火,再加上它公转轨道偏心率较大,与地球的距离从4000万公里到3.8亿公里不等,亮度差异巨大,而且会有连续近半年的时间看不见它,行踪捉摸不定,因此我国古代称它为“荧惑”。
中国古代把天赤道分成12等份与12个月相对应,叫十二次或十二辰,这样,太阳一个月就会途径一个辰次。
而木星公转周期接近12年,也就是说差不多一年走一个辰次,12年后,木星又会出现在相同的恒星背景中,所以中国很早就曾用木星来纪岁,因而把它叫做岁星。
水星离太阳最近,从地球上看出去,它总在太阳左右摆动,而且相距角度最大为28度,而一辰等于30°,所以水星在古代叫辰星。
土星的公转周期为29.4年,接近28这个数字,古人发现土星几乎一年经过一宿,或者说每年镇守一宿,所以就叫镇星了。
中国古人很善于观察,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不断认识到时间、季节、天体的运行变化对农耕行为的作用。
五行是古人观星定律的产物。
希望把天体运行规律总结凝练,提升到理论高度,指导人们的生活与工作。
从时间上来讲,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的名字可能是晚于太白、岁星、辰星、荧惑、镇星出现的,而“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原本都是地上的东西,而不是指天上的那五颗星。
黎明前的残月与金星(摄影:水兄)知识点II :高贵的罗马诸神水星因为离太阳很近,所以公转速度很快,西方人称它为墨丘利(Mercury),就是罗马神话中专为众神传递信息的使者,神通广大,行走如飞。
金星非常明亮,尤其在微蓝的天空背景中显得格外迷人,罗马人称它为维纳斯(Venus)——爱与美女神。
行星名称的由来
在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学说非常盛行,人们将日、月分别称为太阳和太阴,而其他的行星,因为其体积和与地球距离的原因,肉眼可以看到有水、金、木、火、土五大行星。
古代的星象家门根据观测这些行星的视觉特点,又结合了阴阳五行学说,分别给它们起了这五个名字。
并不是认为水星上面水多才叫水星,火星上有火,木星上布满草木。
而在西方世界中,他们给行星的命名多是采用西方宗教和神话故事中的神的名字。
木星在古罗马神话中,Jupiter(朱庇特)是主神,是一切的主宰。
相当于古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神Zeus(宙斯)。
在八大行星中,木星的个头最大,所以用主神的名字为它命名。
火星在古罗马神话中,Mars(马尔斯)是战争之神,嗜血好斗,是力量和权威的象征,相当于古希腊神话中的Ares(阿瑞斯)。
由于火星在夜空中看起来是血红色的,所以就用古罗马神话中战神的名字来命名。
水星在古罗马神话中,Mercury(墨丘利)是主神朱庇特的儿子,掌管商业和旅行,也是众神的信使,相当于古希腊神话中的Hermes(赫尔墨斯)。
在八大行星中,因为水星运行最快,所以它的英文名字叫Mercury。
水星的英文名字Mercury来自罗马神墨丘利。
符号是上面一个圆形下面一个交叉的短垂线和一个半圆形。
是墨丘利所拿魔杖的形状。
在第5世纪,水星实际上被认为成二个不同的行星,这是因为它时常交替地出现在太阳的两侧。
当它出现在傍晚时,它被叫做墨丘利;但是当它出现在早晨时,为了纪念太阳神阿波罗,它被称为阿波罗。
毕达哥拉斯后来指出他们实际上是相同的一颗行星。
中国古代则称水星为"辰星"。
中国古人称金星为"太白"或"太白金星",也称"启明"或"长庚"。
古希腊人称为阿佛洛狄特,是希腊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
而在罗马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是维纳斯,因此金星也称做"维纳斯"。
金星的天文符号用维纳斯的梳妆镜来表示。
金星的位相变化金星同月球一样,也具有周期性的圆缺变化(位相变化),但是由于金星距离地球太远,用肉眼是无法看出来的。
关于金星的位相变化,曾经被伽利略作为证明哥白尼的日心说的有力证据。
地球是太阳系中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列为第三。
它是太阳系类地行星中最大的一颗,也是现代科学目前确证目前惟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行星年龄估计大约有45亿年(4.5×109)。
在行星形成后不久,即捕获其惟一的天然卫星-月球。
地球上惟一的智慧生物是人类。
火星在夜空中看起来是血红色的,所以在西方,以罗马神话中的战神玛尔斯(或希腊神话对应的阿瑞斯)命名它。
在古代中国,因为它荧荧如火,故称"荧惑"。
火星有两颗小型天然卫星:火卫一Phobos和火卫二Deimos(阿瑞斯儿子们的名字)。
两颗卫星都很小而且形状奇特,可能是被引力捕获的小行星。
英文里前缀areo-指的就是火星。
木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列为第五颗。
它也是太阳系最大的行星,自转最快的行星。
中国古代用它来纪年,因而称为岁星。
水星的英文名字Mercury来自罗马神墨丘利。
符号是上面一个圆形下面一个交叉的短垂线和一个半圆形
(Unicode: ?). 是墨丘利所拿魔杖的形状。
在第5世纪,水星实际上被认为成二个不同的行星,这是因为它时
常交替地出现在太阳的两侧。
当它出现在傍晚时,它被叫做墨丘利;但是当它出现在早晨时,为了纪念太阳
神阿波罗,它被称为阿波罗。
毕达哥拉斯后来指出他们实际上是相同的一颗行星。
中国古代则称水星为“辰星”。
金星中国古人称金星为“太白”或“太白金星”,也称“启明”或“长庚”。
古希腊人称为阿佛洛狄特,是希腊神话
中爱与美的女神。
而在罗马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是维纳斯,因此金星也称做“维纳斯”。
金星的天文符号用维
纳斯的梳妆镜来表示。
金星的位相变化金星同月球一样,也具有周期性的圆缺变化(位相变化),但是由于金
星距离地球太远,用肉眼是无法看出来的。
关于金星的位相变化,曾经被伽利略作为证明哥白尼的日心说的
有力证据。
地球是太阳系中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列为第三。
它是太阳系类地行星中最大的一颗,也
是现代科学目前确证目前惟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行星年龄估计大约有45亿年(4.5×109)。
在行星形成后不久,
即捕获其惟一的天然卫星-月球。
地球上惟一的智慧生物是人类。
火星因为它在夜空中看起来是血红色的,所以在西方,以罗马神话中的战神玛尔斯(或希腊神话对应的阿瑞斯)
命名它。
在古代中国,因为它荧荧如火,故称“荧惑”。
火星有两颗小型天然卫星:火卫一Phobos和火卫二Deimos(阿瑞斯儿子们的名字)。
两颗卫星都很小而且形状奇特,可能是被引力捕获的小行星。
英文里前缀areo-
指的就是火星。
木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列为第五颗。
它也是太阳系最大的行星,自转最
快的行星。
中国古代用它来纪年,因而称为岁星。
在西方称它为朱庇特,是罗马神话中的众神之王,相当
于希腊神话中的宙斯。
土星是一个巨型气体行星,是太阳系中仅次于木星的第二大行星。
土星的英文名字Saturn(以及其他绝大部
分欧洲语言中的土星名称)是以罗马神的农神萨杜恩命名的。
中国古代称之为镇星或填星。
天王星是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之一,排列在土星外侧、海王星内侧而名列第七,颜色为灰蓝色,是一颗巨型
气体行星(Gas Giant)。
以直径计算,天王星是太阳系第三大行星;但若以质量计算,则比海王星轻而排行第
四。
天王星的命名,是取自希腊神话的天神乌拉诺斯。
海王星为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的第八个,是一个巨行星。
海王星是第一个通过天体力学计算后被发现的行星。
因为天王星的轨道与计算的不同,1845年约翰·可夫·亚当斯和埃班·勤维叶推算了在天王星外的一个未知行星
可能的位置。
1846年9月23日柏林天文台台长约翰·格弗里恩·盖尔真的在这个位置发现了一颗新的行星:海王
星。
目前海王星是太阳系内离太阳第二远的行星。
海王星的名字是罗马神话中的海神涅普顿(Neptune)。
冥王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离开太阳最远、最小的一颗行星,1930年被发现。
因为它离太阳最远,因此也非常寒冷,这和罗马神话中的冥王普鲁托所住的地方很相似,因此称为“Pluto”。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