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功能障碍与麻醉
- 格式:ppt
- 大小:181.50 KB
- 文档页数:15
麻醉对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
方法选取SAⅠ-Ⅱ级,在我院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老年患者92例,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Ⅰ组)和颈丛神经阻滞组(Ⅱ组),采用MMSE量表对比评估两组患者术后3h、6h、24h、72h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
结果手术后3h、6h、24h、72h各组MMSE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麻醉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h、6hⅠ组MMSE评分明显低于Ⅱ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手术后h、6h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30.43%、17.39%,Ⅱ组为15.56%、4.44%,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接受全身麻醉患者术后早期MMSE评分下降较颈丛神经阻滞麻醉者显著,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颈丛神经阻滞麻醉者。
【关键词】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POCD)是指的手术麻醉后数天内发生的一种可逆的、具有波动性的急性精神紊乱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记忆力受损,行为性格的改变,对时间、地点、人物的辨别力下降等。
多数患者呈一过性,仅部分患者出现术后长期的认知功能障碍甚至永久性的认知功能障碍。
PCOD常发生于老年人,最早发现于老年病人心脏手术后,近年来发现在非心脏手术病人也有较高的发生率。
有文献证实,老年病人术后出现POCD的发生率可高达44%~61% [1]。
目前,导致POCD的原因仍不完全清楚,已有初步研究发现不同的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对于POCD有不同的影响,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不同的麻醉方式地于POCD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选取ASAⅠ~Ⅱ级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92例,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Ⅰ组)和颈丛神经阻滞麻醉组(Ⅱ组),每组各46例。
Ⅰ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68.40±5.63)岁,体重(63.10±4.90)kg。
麻醉技术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与预防策略麻醉技术在手术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有效减轻病人的疼痛感受,还能够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然而,一些研究表明,麻醉技术可能会对术后的认知功能造成一定影响,引起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情况。
本文将就麻醉技术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以期能够更好地保护患者的认知功能。
一、麻醉技术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1. 麻醉药物的影响麻醉药物是麻醉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们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来实现麻醉的效果。
然而,一些麻醉药物可能会对大脑的神经元产生不良影响,导致患者在手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情况。
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或患有潜在认知功能问题的患者,麻醉药物的使用可能会增加其出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
2. 手术操作及监护的影响除了麻醉药物本身的影响外,手术操作及监护过程中的诸多因素也可能对术后认知功能产生影响。
例如手术时的缺氧情况、过度出血、感染等情况都可能对大脑功能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
同时,手术后的护理质量、镇痛管理等也会对患者的认知功能产生一定影响。
二、预防策略1. 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避免选用可能对大脑造成不良影响的药物。
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等高危人群,应尽量选择对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影响较小的麻醉药物,以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
2. 优化手术操作及监护过程手术操作及监护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生理指标,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获得足够的氧气供应,避免过度出血、感染等情况的发生。
同时,术后的护理质量也至关重要,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护理措施,并加强镇痛管理,以确保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3. 术后认知功能评估及干预术后认知功能评估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及时发现患者的认知功能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对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应积极进行康复训练,并在日常护理中加强认知功能的培养,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的认知功能水平。
临床探索老年人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冯雨晴 (山东大学附属威海市立医院,山东威海 264200)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形式的全身麻醉对老年人创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方法:选取84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P组、S组和C组,所有患者均为插管后常规静脉诱导,P组、S组、C组分别为通过异丙酚、七氟烷、异丙酚复合七氟烷维持麻醉。
记录术后第一天(T2)和术后第三天(T3)β浓度,以T0、T2表中SGI(MMSE)和认知功能障碍水平测量片的形式观察到,T3记录了手术中的低血压、心肌手术后的缺氧、抑郁障碍和恶心呕吐。
结果:与P组和C组的表现进行了比较,S组拖了太长时间才恢复知觉(P<0.05)、依赖度(P <0.05)。
结论:完全康复后,中枢神经系统细胞损伤持续时间不长,并发症较少,是老年患者较为适宜的麻醉方法。
关键词:老年人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手术后,尤其是全身麻醉后,老年人往往会出现急性认知障碍和术后注意力障碍。
这是老年人手术后最常见和最危险的心理并发症之一。
他们的特点是急性疾病,通常在几个小时或几天内突然出现情绪变化、幻觉、易怒和紧张。
这种变化被称为术后认知障碍(POCD)或术后妄想,即急性精神障碍。
本研究对84例老年人接受麻醉的POCD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为预防和治疗POCD患者提供建议和帮助。
1多发于老年人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纳入标准:至少65岁;美国麻醉师协会(ASB)按I-II级分类;培训期至少为六年;操作时间2~4h;这项研究得到了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病人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小于24分;严重视觉、听觉或语言交流障碍的人士;有脑外伤,突发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史;痴呆症的历史;长期使用镇静剂、抗抑郁药、胆碱制剂;酗酒。
病例选择与分组:选取我院2019年9月~2020年1月的全麻患者84例,其中胃肠道手术50例、胸科手术19例、妇科手术15例。
随机分为异丙酚组(P组)、七氟烷组(S组)及七氟烷复合异丙酚组(C组),各组间手术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麻醉药导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海马内机制研究进展多个临证前期证据表明麻醉药物的作用可能对术后认知功能有一定影响,尤其对于依赖海马的空间记忆和学习功能。
其作用方式可能通过多种途径,且不同药物的影响结果不同。
本文从结构基础、神经炎症、神经元凋亡、神经传导、血脑屏障等方面对麻醉药导致术后认知功能改变的海马内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Abstract]Preclinical investigations demonstrated that postoperative memory functions may be influenced by anesthetics,especially the spatial memory and learning functions of hippocampus.Different anesthetics may have different pathways and outcomes on postoperative cognitive functions.This review discuss the recent progress of anesthetics influence on postoperative hippocampal cognitive dysfunction,mainly in the pathways of structure basics,neuroinflammation,neuronal apoptosis,nerve conduction and blood brain barrier.[Key words]Anesthetics;Postoperative cognition;Hippocampus;Neuroinflammation不断有临症前期和临床证据显示,手术和麻醉可能与认知障碍的发生和进展有关。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包含了一系列的临床表现,特点是麻醉和手术后神经生理学表现下降。
方医生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项目的研究成果及临床医学上的实际应用摘要: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这一复杂的医学名词让公众难以理解,方医生采用大众化通俗的语言进行了介绍,并且还就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目前的处理方法等进行回顾。
关键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临床医学;实际应用;医生作为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在社会上往往有重要的地位。
他们担负着抢救人们的生命的重任,救死扶伤是他们的社会职责所在。
方七五被这样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所打动,从小的时候就立志长大后要去当一名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为祖国的医学事业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当记者问起他为什么这么坚定地选择一个这样又苦又累的工作时,他陷入了回忆之中,接着他说:“这可能得益于父亲对我的影响吧,我出生在重庆的一个郊县的农村,父亲在当地行医数年,在当地的民众中有很好的口碑,得到村民的敬重。
另外我这个家族中也有多人从事医疗行业。
受家庭的影响,我从小就觉得医生是从事是救死扶伤的工作,解除病人的痛苦,给患者一个健康的身体。
因此,我选择从事医学这一行业,以解除患者的病痛为己任。
“这是一种多么高尚的品德啊,我们为着方医生这样的回答点赞!怀揣着这样的梦想,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方医生进入到由航空总医院安建雄教授带领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基础与临床研究”的研究团队中研究“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这一世界性难题。
在这个研究团队中,方医生逐步成长为骨干力量。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这一复杂的医学名词让公众难以理解,方医生采用大众化通俗的语言进行了介绍,并且还就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目前的处理方法等进行回顾。
他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简单来讲就是:术后认知障碍是指患者在手术后出现记忆力、注意力、定向力、精神行为等方面出现功能减退的现象。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不仅增加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导致国家与家庭的经济负担加重,同时还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不利的影响,严重者会发展到阿尔茨海默症的程度。
“我们团队在10年前开始关注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这一问题。
为何老年患者麻醉术后易引起精神症状(谵妄或认知功能障碍)【术语与解答】由于老年人高级中枢神经系统呈退行性改变,除临床表现为记忆力和智力下降外(尤其近期记忆受损较明显,以及对视听信号反应速度减慢),全麻术后容易出现异常性精神症状,临床上颇为常见的是谵妄与认知功能障碍。
1. 谵妄是高级中枢神经系统出现急性、兴奋性精神功能障碍的一种异常症状,是以意识内容活动失调或异常为主的急性精神错乱状态,并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及反应能力均下降,严重者甚至可有“冲击”或攻击行为,其病程可为几小时或几天或更长。
2. 认知功能障碍首先需明确认知功能,认知功能是机体高级中枢神经认识和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与过程,并转化成内在的心理活动,主要是指人脑认识和理解事物的心理过程,包括语言、学习、记忆、思维、精神、情感、行为、表达、分析判断能力与反应能力,以及自身与环境的确定,乃至与社会融合的能力等。
而认知功能障碍是指大脑高级中枢对上述认知功能出现异常或减退的现象。
根据上述两者(谵妄与认知功能障碍)而言,均为高级中枢神经系统精神功能异常症状,只是前者较后者严重,主要表现在急性、兴奋性精神功能障碍和精神错乱。
此外,由于脑的功能极为复杂,且谵妄与认知功能障碍其不同症状或类型也相互关联,如某一认知功能的异常,可引起另一认知功能或多个认知功能的异常或改变。
加之不同学者对谵妄和认知功能障碍的认识与阐述有所不同,故直至目前临床上尚未有被公认的谵妄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定义或概念,还有待于今后由多学科专家、学者(如生理学、神经学、麻醉学专家、学者)共同研究确定。
【麻醉与实践】由于高级中枢神经系统是全身麻醉的主要“靶器官”,而谵妄与认知功能障碍又属高级中枢神经系统(脑功能)范畴,故全麻术后恢复期谵妄与认知功能障碍更为常见。
尽管目前尚无可靠的依据证明全麻患者术后出现谵妄或认知功能障碍与麻醉有关,但围麻醉期所使用的全麻药物及相关镇静、催眠辅助用药均作用于高级中枢神经系统(脑),这就难以否认与麻醉无关。
麻醉对大脑的影响随着当前医学的不断发展,麻醉从最初阶段到现在已逐渐成熟。
同时麻醉正越来越接近我们的生活,小到拔牙、大到手术。
麻醉在疾病的治疗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想必稍微对医学有点了解的朋友会知道麻醉的主要目的是使神经系统麻痹,使人陷入深度昏迷。
在某种程度上,人体会失去疼痛感。
如今,在进行外科手术的过程中,麻醉必不可少,其技术可分为局部麻醉,腰部麻醉以及全身麻醉,有些朋友会问麻醉对人的大脑会产生影响吗?对于此问题,本次就和大家一起在下文中了解下吧。
一、麻醉是否对大脑产生影响麻醉分为三种,分别为局部麻醉、腰椎麻醉以及全身麻醉。
不同的麻醉对人体有不同的作用。
因此,有必要分析这三种不同的麻醉技术:1、局部麻醉简单的来说,局部麻醉是将麻醉药注入人体的特定部位。
使麻醉物质不会被血液带走。
它只是使身体的某些部位暂时失去疼痛感。
而且在局部麻醉的过程中,人的大脑是处于清醒状态的,因此对大脑和神经系统不会产生影响。
2、腰部麻醉从医学的角度来看,腰麻是一种半身麻醉。
人脑仍处于清晰的状态,但在麻醉平面下意识不清。
这种局部麻醉通常用于诸如剖腹产和阑尾炎的临床治疗中。
对大脑以及神经不会产生影响。
3、全身麻醉顾名思义,全身麻醉使麻醉剂流入血液使整个身体失去知觉。
它通常用于较大型的手术。
根据当前的先进医疗水平,能够在手术过程中随时监控患者身体的相关状况。
能够按照患者的不同情况与相应的麻醉含量相匹配,不会对人体造成太大影响,而全身麻醉不会影响大脑,有相关的实验研究证明。
因此,在当前医学技术的支持下,麻醉对大脑没有任何影响。
一些患者感觉在麻醉手术后他们的记忆力似乎降低了。
实际上,这种感觉主要是自我的心理影响。
手术后的患者一般比较虚弱,无法集中注意力,并容易感到疲倦。
因此他们确实更难以记住事情。
当然,麻醉手术期间有一定的几率会产生缺氧以及生命体征不稳定,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发生损害。
但它并不会引起记忆力下降。
但是,只要休息一段时间,则会逐渐好转,因此不要太过于担心。
麻醉科对麻醉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预防与处理麻醉科是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分支,主要负责手术过程中的麻醉和镇痛工作。
然而,尽管麻醉技术的快速发展,麻醉后认知功能障碍仍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麻醉后认知功能障碍指的是患者在手术后出现记忆减退、思维迟缓、注意力不集中等认知功能障碍的症状。
对于患者而言,麻醉科的医生需要做到既准确预防,又及时处理麻醉后认知功能障碍,以确保患者的手术安全和术后恢复。
一、麻醉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预防麻醉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预防是麻醉科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应该重视的一个环节。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预防措施。
1. 定制个性化麻醉方案:每名患者的体质和手术情况都有所不同,麻醉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麻醉方案,合理控制麻醉深度和时间,以降低麻醉对患者大脑的不良影响。
2. 使用低剂量麻醉药物:大剂量麻醉药物可能增加患者麻醉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因此,在手术中麻醉医生应尽可能使用低剂量麻醉药物来保证患者的麻醉效果。
3. 应用神经保护药物:近年来研究发现,一些神经保护药物可以减轻麻醉对大脑认知功能的影响,例如氙气等。
麻醉医生可以根据需要酌情使用这些药物来减少麻醉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
4. 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在手术期间,麻醉医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氧饱和度等,及时调整麻醉深度和维持患者的稳定状态,以减少麻醉对患者大脑的副作用。
二、麻醉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处理如果患者在手术后出现了麻醉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症状,麻醉科医生需要及时处理,避免对患者的术后康复造成不良影响。
以下是一些处理麻醉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常用方法。
1. 评估认知功能损害程度:麻醉科医生可以通过使用认知评估工具,如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等,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全面评估。
评估结果可以帮助医生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法。
2. 多学科合作:在处理麻醉后认知功能障碍时,麻醉科医生往往需要与神经学科、康复医学科等其他专科医生进行合作,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方案,以促进患者的认知功能恢复。
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有哪些常见症状,该如何应对?在现代医学的发展中,手术技术和麻醉方法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使得许多疾病可以通过手术得到有效治疗。
然而,每一种治疗方式都可能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针对接受麻醉手术的患者,特别是年纪较大的患者,术后可能出现一种被称为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POCD)的并发症。
患有POCD的患者在手术恢复期间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下降,从而影响日常生活质量和康复进程。
本文将围绕POCD的相关问题,详细科普其常见症状、应对策略以及预防方法,旨在提高公众的认识和关注度,助力患者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
一、POCD认知功能障碍的定义及发病因素1. POCD是什么?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指在接受手术及全身或局部麻醉后,患者出现的一系列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下降有关的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包括精神错乱、焦虑、人格改变、记忆力减退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
它主要表现为手术康复期间患者在人格、社交能力和认知技巧方面的变化。
根据发病时间和临床特征,POCD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麻醉手术后早期出现的谵妄(delirium);另一类是持续时间较长的术后认知障碍(POCD)。
1.POCD的发病因素高龄:研究表明,年龄是影响POCD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老年患者由于大脑神经细胞数量减少、血管硬化等生理变化,更容易受到手术和麻醉的影响,从而导致认知功能下降。
研究资料显示,麻醉手术后出现认知障碍并不罕见,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中。
根据发病时间、手术种类(心脏和非心脏手术)以及年龄等因素的不同,POCD的发病率约在10%至62%之间。
高血压与糖尿病:研究显示,老年病人在术前合并糖尿病和/或高血压的情况下,其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率会显著增高。
这可能与高血压和糖尿病易引起心脑血管病变有关。
其中,糖尿病容易导致代谢紊乱,当面对手术、创伤、应激或低血压等情境时,容易对大脑造成损害。
麻醉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全身麻醉术后引起的患者的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率并对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我院2011——2012年的1000例病例,然后分别于手术前1天、术后12小时、1天、2天、7天对所有患者进行认知功能测试,并将结果进行记录;然后分别按照患者的年龄组、麻醉时间、麻醉手术史等因素进行分类探讨,计算其发病率。
结果在手术前1天的测试结果中,所有的测试评分结果没有明显差异(p>005),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在术后12小时、1天、7天的发病率分别为3921%、2751%、1532%;就年龄组来看,60岁以下的pocd发病率为1036%,60岁以上为3212%两组数据有统计学差异;就麻醉时间而言,麻醉时间在三小时及以下的发病率为912%,三小时以上的发病率为2987%,两组数据差异较大;就麻醉手术史而言,有麻醉史的患者和无麻醉史的患者的患病率分别为3109%、2989%,两组数据无显著差异。
结论在所选择的患者中,随着年龄增长和麻醉手术的时间的延长能导致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上升,而有无麻醉手术史则不影响患者的麻醉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关键词】全身麻醉;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年龄组;麻醉时间;麻醉手术史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24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013-02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pocd属于轻度神经认知功能紊乱,其特征是术前无精神异常的患者在麻醉手术后数周或数月出现记忆力,精神集中及定向力等多方面的可逆性智力障碍,具体表现为认知能力异常、记忆受损、焦虑、人格改变、精神错乱等[1],其确诊有赖于神经心理学测试。
国外相关资料显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常常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本文笔者就以我院1000例患者为例,分别于手术前1天、术后12小时、1天、7天对所有患者进行认知功能测试,然后按照患者的年龄组、麻醉时间、麻醉手术史等因素进行分类探讨,计算其发病率。
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变化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全身麻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全身麻醉已成为许多手术的主要麻醉方式。
然而,近年来发现,全身麻醉对术后患者的认知功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表现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
一些研究表明,POCD可以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甚至影响其生存质量。
因此,研究全身麻醉患者术后POCD 的影响因素和发生情况,对于促进全身麻醉领域的发展和优化麻醉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变化情况,探究POCD在不同人群中的发生率以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POCD预防和治疗方案。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 通过系统检索相关的文献和医疗记录,确定POCD的诊断标准和评估工具。
2. 选取一定数量的全身麻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包括老年人、年轻人、手术种类不同的患者等,对其进行术前和术后认知功能的评估和数据收集。
3. 分析数据,探究POCD在不同人群中的发生率以及其影响因素。
4. 提出针对不同人群的POCD预防和治疗方案,为临床医生提供指导和建议。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选取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并在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点对其进行认知功能的评估和数据收集。
具体方法包括:1. 搜集相关文献和医疗记录,确定POCD的诊断标准和评估工具。
2. 选取200名符合研究标准的全身麻醉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老年人、年轻人、手术种类不同的患者等。
3. 术前进行认知功能的评估和数据收集,并对不同人群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
4. 在术后不同时间点(如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进行认知功能的评估和数据收集,并对不同人群之间的变化和差异进行比较分析。
5. 分析数据,探究POCD在不同人群中的发生率以及其影响因素,如年龄、手术时间、全麻方式等。
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发布时间:2021-07-12T11:41:15.363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4期作者:赵燕睿[导读]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日益加剧,老年人的医疗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赵燕睿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重庆市 400060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的日益加剧,老年人的医疗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老年患者手术需接受麻醉,但这种麻醉又会对其认知功能造成影响。
这就需要我们深入研究麻醉手段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具体影响。
本文主要以全凭静脉麻醉为研究重点,分析了近年来有关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方向与具体内容。
关键词:全凭静脉麻醉;认知功能;老年患者一、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概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其主要指患者在接受手术后出现记忆力、注意力、语言理解能力、社会融合能力、推理与抽象思维能力等方面不同程度的降低。
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人们研究发现患者在手术中被麻醉之后其中枢神经系统会受到损害,进行出现一系列并发症状。
这种认知功能障碍通常会对患者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反映到临床康复中,最直接的影响就在于会进一步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长,进而带来医疗费用的增多。
然而有关研究又进一步现实,POCD在老年群体中的发生概率更大。
如Casati等[1]就通过研究得出每4个接受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中就会有1人在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导致其认知水平显著低于术前。
但其在研究中所发现的导致患者认知功能出现障碍的生理原理主要是术中出现了脑氧饱和度的下降。
而这种下降是否与麻醉直接相关,研究中并未明确指出。
不过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显示,医学界普遍认为老年患者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概率大的根结在于老年人本身器官功能就存在较大的退化,尤其是肝肾功能的急剧下降使得其代谢功能减弱,从而引起麻醉耐受性的显著降低[2-3]。
二、麻醉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关于麻醉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最早出现于上世纪五十年代,随后引发了医学界对于全身麻醉缺陷的广泛研究[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