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四上《维生素C的故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5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能够复述这个故事;
2、了解维生素C被人们发现的经过,体会科学发现所经过的漫长艰辛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哥伦布。
(学生交流哥伦布资料)。
师可以补充。
今天咱们就来继续学习第17课维生素C的故事
二、整体感知
1、下面请同学们认真看课件,边看边想想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2、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互相讲讲这个故事,呆会请人到讲台上来讲;
3、全班进行交流,请同学到台上讲这个故事,其他同学认真听,呆会请人来评一评;
4、师生互评;
5、“海上凶神”这种怪病有什么症状?病重的船员是怎么对哥伦布说的?他们为什么要这么说?
6、病重的船员为什么在荒岛上能转危为安?“海上凶神”这种怪病的原因是什么?
7、病重的船员在荒岛上是靠什么维持生命的?
三、讨论探究
1、维生素是我们维持正常身体机能所不可缺少的一种微量元素,在我们今天看来是很平常的,但是它的发现过程其实是非常不容易的,试想一想如果维生素至尽仍未被发现,现在会是一个什么状况?
2、要想攀上科学高峰的人该怎么做呢?
四、角色表演
在你们向科学文化知识进军时,想知识的最高峰时,你觉得你该怎么做?
五、小结质疑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2、搜集哥伦布的资料,课下交流。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维生素 C 的故事 学案【学习目标】1、 会写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够读出相应的语气。
3、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学习过程】1、 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
2、 布置预习任务。
(1) 读第一遍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下面加点的字容易读错,请同学们在文中标出来,借助工具书弄准字音,多读几遍。
艰苦 路程 拖累 尸体 秘密 浑身无力物质 缺乏 适量 不治而愈 又惊又喜(2) 认识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累()()()秘()()(3)再读两遍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做到不添字、不掉字、不错字、不重复,停顿恰当。
下列句子应该读出相应的语气。
① 那时,航海生活不光非常艰苦,而且充满危险。
② 最可怕的是在航海期间很容易的一种怪病,病人先是感到浑身无力,走不动路,接着就会全身出血,然后慢慢的死去。
③ 船离那些重病船员所在的荒岛越来越近,哥伦布的心情也越来越沉重。
这次探险的成功,是用十几个船员的生命换来的呀!(4)在文中标出下列词语,并联系上下文,写出它们的意思,不明白的可以查字典。
蓬头垢面:奇迹:不治而愈:(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6) 把本课的生字工工整整地写在下面田字格里。
(7) 读第四遍课文,把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下面。
1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17、维生素 C 的故事 导学案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 9 个生字:会读绿线内的生字,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认识 2 个多音字,会用多音字组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3、认识关联词“不光……而且……”,并会用它说一句话。
教学过程 一、学情调查 1、通过课前预习,你已经会读哪些生字了呢?你还能为哪个生字组词? 2、这是一篇富有****、生动感人的科普故事,它以故事的形式揭示了( ) 的发现过程,本文的主要人物是( ),中心事件是奇迹,所以要把学习的学 习重点放在对奇迹的理解上,同时适当兼顾哥伦布的感情变化。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维生素C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青铜峡市第五小学丁海燕教学目标:1.深入了解维生素C被人发现的经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进行良好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一、创景激趣,自主设疑(5——8分钟)1.说说维生素有什么作用?2.指名复述故事内容。
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5——7分钟)1.我们了解了微生物C的发现过程,现在我们一起来细读课文,理解他们的发现过程。
2.教师出示课题,学生齐读。
三、多元导悟,合作解疑(10——15分钟)1、精读课文,找出你喜欢的句子用线画下来。
2.教师出示:哥伦布是16世纪意大利伟大的航海家,他常常带领船队在大西洋上乘风破浪,远航探险。
3.说说“乘风破浪”是什么意思?“探险”又是什么意思?4.用“乘风破浪”说一句话?5.这时,发生了什么事?他们是怎么处理的?6.“拖累”是什么意思?“噙”着泪水是什么样?7.教师出示句子:正在这时,十几个蓬头垢面人从岛上向大海狂奔过来。
8.理解“蓬头垢面”的意思。
教师明确:头发很乱,脸上特别脏。
9.教师出示句子:哥伦布一回到意大利,就把这些船员起死回生的奇迹讲给医生们听。
理解什么是“奇迹”?10.学了这篇课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四、巩固深化,学用延展(8——10分钟)1.造句:(1)先是…接着…然后…(2)不知不觉——2.照样子写词语:越来越近:又惊又喜:3.“海上凶神”是什么病?是由什么引起的?如果有人得了这种病,你应该怎样帮助他?五、板书设计探险遇怪病(浑身无力流血而死)观察实践18维生素C的故事船员得病留荒岛(吃野果度日)发现创造维生素C救命(治好坏血病)。
《维生素c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维生素c的故事》其次课时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生素c对人体的作用。
3、知道一切科学的发觉离不开观看和思索。
教学重点:了解文生素c对人体的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人物情感变化,了解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题。
2、这是一个关于什么的故事?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一个什么科学常识?二、理解课文内容。
1、说说故事的仆人公是谁。
(板书:哥伦布)快速地扫瞄一遍课文,找一找文中描写哥伦布情感变化的词语。
生汇报。
(师板书:非常沉重、越来越沉重、又惊又喜)2、哥伦布的情感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通过这些情感变化你看出哥伦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同学放声朗读课文,边读边用笔划出相关句子,做上标记。
同学汇报。
(1)非常沉重。
指生朗读,说说沉重的缘由。
船员们得的是什么病?可怕吗?文中是怎么描述这种可怕的疾病的?生读。
(2)越来越沉重。
其次次心情沉重是什么时候?为什么沉重?你认为这一节应当读出哪几种情感?(3)又惊又喜。
当哥伦布的船来到荒岛之后,他看到了什么?"蓬头垢面'是什么意思?他惊喜的是什么?引读这一节。
3、那些病重的船员怎么在荒岛上的?生读第四节。
这节中也有一个字很形象的描写了哥伦布简单的情感,找一找。
"噙'什么意思?为什么含着泪却不流泪呢?从这个字你体会到了哥伦布什么样的心理?后面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面对有情有意的哥伦布,顾全大局的船员,你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写话练习并沟通。
4、这些留在荒岛上的船员又是怎样奇迹般的活下来的呢?指生读7、8两节。
"哥伦布一回到意大利,就把这些船员起死回生的奇迹讲给医生们听'从这句话中你还看出哥伦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两节给你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启发?三、小结。
四、作业。
维生素不光有c,还有许多,(例如a、b、d、e等)同学们查找相关资料读一读,了解它们被发觉的过程。
《维生素C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了解维生素C被人们发现的经过。
2、能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语句,感悟哥伦布的心理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了解航海过程的艰苦与危险,体会“海上凶神”的可怕。
2、初步认识维生素C和坏血病。
教学准备:课件、默写本、小练笔本教学课时:第二课时一、揭示课题,复习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维生素C的故事》,齐读课题。
请同学们拿出默写本,听写词语。
带领海上凶神路程沉重拖累尸体又惊又喜秘密起死回生发现(默写好之后同桌对照屏幕进行批阅)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你能选择其中的几个词语,来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主要内容:哥伦布带领船队在大西洋探险中遇到了“海上凶神”的怪病,不得不把得病的船员丢在荒岛。
胜利返航时,哥伦布发现这些船员竟然还活着,原来他们是吃了荒岛上的野果子存活了下来。
回到意大利,哥伦布把这个奇迹说给医生们听,后来经过研究,人们发现了维生素C)师:其实这就是维生素C被发现的经过。
师:16世纪的航海生活不仅艰苦,还很危险。
因为“海上凶神”随时都可能降临到任何一支船队。
二、学习课文3-6小节1、有一次,哥伦布率领他的船队又出发了。
可航行不久,“海上凶神”又悄悄降临了。
作为船长,面临着死神的来临,哥伦布又是怎么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段生死之旅,走进哥伦布的内心好好体会一下。
2、出示自学要求: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由朗读课文3-6小节,一边读一边画出描写哥伦布心理变化的语句,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结合课文有关语句细细体会一下哥伦布的心理。
A、(学生读、画)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1、十分沉重2、噙着眼泪3、越来越沉重4、又惊又喜B、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交流情况预设:(1)——(心情十分沉重)哥伦布的心情为什么十分沉重?(找出相关语句好好读读,边读边体会)谁来抓住有关的语句来说一说。
(抓住“一半的路程”、“十几个病倒了”这些数量词来体会。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维生素C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深入了解维生素C被人们发现的经过。
2、总结全文,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均衡营养。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维生素C被人们发现的经过,认识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懂得任何发现、创造都离不开细心的观察与实践。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听写生字新词,个别上黑板写。
哥伦布大西洋海上凶神维生素2、让学生根据黑板上的词语说一说本课的大概内容。
3、师述:16世纪的航海生活不仅艰苦,还很危险。
因为“海上凶神”随时都可能降临到任何一支船队。
那一年,哥伦布的船队刚出发不久,就面临了“海上凶神”的灾难。
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
(板书:维生素C的故事。
)二、阅读理解1、自读课文2—5自然段,读后想一想,你从中读出了什么?2、讨论交流一份感动一份悲伤一份伟大一份无私……(1)你是从段中什么地方感受到的?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画一画,再想一想为什么有这么一份情感的?(2)小组交流。
(3)全班指名反馈。
(4)指导学生朗读,读出这份感动、悲伤、伟大……3、小结:无私的船员,为了不拖累船队舍弃了生命,主动要求弃于荒岛。
这份伟大、无私深深打动了哥伦布,也令哥伦布倍感愧疚,所以船临近荒岛,他的心情更沉重了。
可是奇迹出现了,这是个什么奇迹呢?4、这是怎么回事呢?请自由读第6自然段。
5、指名反馈。
6、船员们奇迹般地生存了下来,使哥伦布知道他们的病愈和他们天天吃野果子联系在了一起。
小黑板出示:难道秘密在野果子里面?(1)指导朗读。
(读出疑问语气)(2)改为陈述句。
7、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读课文7、8自然段。
8、读完后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野果子和船员病愈存活的秘密。
9、小结:是啊,这就是船员们奇迹般存活的秘密。
和船员们的生命密切联系着的原来就是维生素C。
三、总结全文。
1、读了全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可以针对课文内容说说自己的感受,也可以结合实际,劝导大家要均衡饮食。
《维生素C的故事》教学设计2环节一、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一)复习导入1.生词复习导入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1、2小节,还记得讲了些什么吗?请同学们齐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3.老师总结导入:哥伦布带领的船队在大西洋上乘风破浪,远航探险。
生活非常艰苦,只能吃到黑面包和咸鱼;而且很容易得“海上凶神”的怪病。
那么这种怪病和课题中的“维生素C”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哥伦布,跟随他一起去经历一次危险而又难忘的奇迹之旅。
(二)精读课文3---6小结,体会哥伦布心情的变化。
1.同学们自读课文3-6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哥伦布心情变化的有关词句。
小组内说说哥伦布心情变化的原因。
哥伦布的心情先是();接着他的眼里噙着泪水;然后心情();最后()。
2.流引导,并指导朗读。
(1)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我们先来看看他的心情为什么会“十分沉重”?①齐读第3小节。
他的心情为什么十分沉重?这段话中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出发不久”、“不到一半,就有十几个船员病倒”②还记得第二小节对这个怪病的描写吗?得了这种海上凶神这种怪病唯一的后果就是——死亡。
而且毫无征兆,悄悄地降临,一下子十几个兄弟就病倒了。
可怕吗?③透过这些文字你们能体会哥伦布此时的心情吗?(想想船员,想想航行)是呀,望着四周茫茫的海水,哥伦布毫无办法,内心焦急万分,对船员们命运非常担忧,自然心情就沉重了。
你们能把哥伦布此时的心情读出来吗?(联系第二自然段得这种怪病的可怕,来理解哥伦布在遇到这种怪病时的忧心忡忡、茫然无助的复杂心情。
)指名读、齐读(2)指导朗读第3小结。
是什么原因让哥伦布眼里噙着泪水。
病重的船员们早已经想到了这些后果他们做出了怎样的选择?——指名读①拖累是什么意思?不拖累就是——不连累、不想成为别人的负担②猜一猜病重的船员为什么会做这样的决定?病重的船员主动提出这样的要求,你能感受到什么?无私、真诚、无奈③自己当成了这些病重的面临死亡的船员,你也来试一试——指名读从你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你痛苦与无奈,生命我们只有一次,谁愿意,谁甘心这样失去生命。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学习目标: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会写课文中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3、明白得课文内容,了解维生素c的发觉过程,明白得任何发觉、制造都离不开细心的观看与实践学习重点:明白得课文内容,了解哥伦布发觉维生素c的发觉过程,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学习难点:通过学习,了解任何发觉、制造都离不开细心的观看与实践。
教学课时:2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一)、揭题:还记得我们二年级时学过的一篇课文《有味的发觉》吗?它要紧讲了生物学家达尔文通过细心观看研究岛上的昆虫,发觉只有适应自然环境的生物,才能得以生存的故事。
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和达尔文同样善于细心观看生活的伟大航海家,他确实是哥伦布,那么他到底发觉了什么呢?看老师的板书(板书:维生素c 的故事)生齐读题两遍。
1、针对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学生提出自己的方法)2、教师把学生的问题归纳小结。
过渡:维生素c对人体有什么作用?维生素c是如何样发觉的?请大伙儿打开课本去查找答案。
(二)、出示自读提示,学生自学课文:(1)、从课文中找出维生素c有什么作用?(2)、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维生素c是如何样被发觉的。
(三)、检查自探情形: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我们差不多明白了维生素c有什么作用?(生:治坏血病)课文的最后一节就告诉了我们,齐读:出示:坏血病是由于人体内长期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
当躯体内补充了适量的维生素c,坏血病就不治而愈了。
(生读)2、、过渡:维生素c的发觉对医学事业做出了庞大的奉献,使人类文明向前进了一大步,维生素c怎么说是如何样被发觉的?下面我们就去细细品读维生素c后的感人故事。
二、解疑合探:(一)品读第2节1、出示:那时,海洋生活不光困难,而且充满危险。
引读:从你的言语中,我听出来了,那时,航海生活不光(),而且()。
(强调:不光、而且)从那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预设)生:航海生活专门困难,还充满危险。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维生素C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维生素C的意义和作用;2.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文章内容,准确把握核心意义;2.学生能够通过学习,了解维生素C的重要价值。
三、教学难点1.学生能否认真思考课文,理解深层含义;2.学生能否充分表达自己对维生素C的看法;四、教学过程1. 预习(5分钟)老师在上课前要求学生预习文章《维生素C的故事》。
2. 导入(10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维生素C的重要性,并让学生说出自己对维生素C的理解。
3. 阅读与理解(25分钟)1.老师读一遍文章,让学生了解文章部分内容,大致理解文章;2.老师再次读一遍文章,重点讲解文章关键内容,让学生仔细理解。
3.学生自读文章,思考课文,准确把握核心意义。
4. 分组讨论(20分钟)1.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每组5-6人;2.每组讨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意义;3.每组学生开展小组内部讨论,让学生闲聊意见,在讨论中,学生能够有效地让他们在课文中发现正确的答案,尤其是对于语言表达和论述的方面。
5. 汇报与总结(15分钟)1.让每组学生汇报讨论内容;2.整合学生讨论结果,总结文章主要意义。
五、教学评价1.语言表达能力:学生是否准确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2.思考反应能力:学生是否能够举一反三,发现生活中的事物像维生素C一样重要;3.合作能力:学生是否能在小组内与他人认真合作。
六、教学延伸1.让学生阅读更多类似维生素C的文章,拓宽他们的眼界和知识面;2.给学生展示更多维生素C主题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维生素C的具体作用和重要性。
苏教版小学语文《18维生素C的故事》第二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有配套PPT课件)《维生素C的故事》教学设计作者:陈媛来源:常州市西新桥小学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课文3至6小节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哥伦布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维生素c的发现过程和对人体的作用,从小养成科学饮食的习惯。
4、懂得任何发现、创造都离不开细心的观察与实践。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维生素c的发现过程和对人体的作用。
2、从课文3至6小节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哥伦布的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课前积累:复习导入,引发思考。
1、出示词串:乘风破浪远航探险非常艰苦浑身无力走不动路全身出血慢慢死去指名读2、你能利用这些词语来说说令哥伦布和船员都十分害怕的“海上凶神”吗?补充坏血病资料:得了坏血病,还会食欲减退,牙根出血,牙龈肿胀呈蓝紫色,下肢疼痛,因为疼痛不能运动还会产生假性麻痹。
怪不得大家都那么害怕这种病呢!二、抓住“变化”,体会心情。
1、过渡:怪病虽然可怕,但是当它遇到维生素C却能够不治而愈,这么神奇的维生素C又是怎么被发现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重点探究的。
现在,先让我们走进课文的主人公——哥伦布。
2、出示学习活动一:1、默读课文3-6自然段,划出反映哥伦布心情变化的有关词句。
2、试着根据哥伦布的心情变化,说说航海的过程。
3、选择一个心情,试着揣摩人物心理,想想他到底在想什么?(先出示第1、2问,再出示第3问)3、解决第一问指名学生汇报,相机板书:十分沉重→噙着眼泪→越来越沉重→又惊又喜4、解决第二问先同桌试说,在全班交流5、解决第三问师:要想揣摩出人物的心理,你首先要角色转换,将自己想象成文中人物,然后联系上下文仔细思考,想象他的心理活动。
板书:联系上下文角色转换就用这样的方法去试试吧!如果你愿意,还可以在书上写下你的想法。
6、指名汇报:①十分沉重出示第3小节预设:才航行了不到一半的路程,就有十几个船员病倒了,这可如何是好啊?四周都是茫茫的海水,又没个医生,这些生病的船员怎么办呢?他们可都是和我一起出生入死的好兄弟,现在得了这可怕的怪病,我却没有办法救他们,我真没用啊!看到被病痛折磨的船员,想到自己的无能为力,哥伦布的心情怎么能不沉重呢?师范读第3节生学读②噙着眼泪出示第4节预设:要是把他们留在荒岛上,他们肯定活不下去了。
《维生素C的故事》教学设计一、教学提示(一)课型为阅读课(二)基本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14个生字,4个只识不写。
3、了解维生素C的作用。
4、感受哥伦布的心情变化,了解维生素C的发现过程,并能简要说说。
5、明白任何发现、创造都离不开细心的观察和实践。
二、教学流程第一板块:初读感知课文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维生素C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同学们会知道维生素C是怎么被发现的,以及维生素C有什么作用。
好,现在就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点击)[屏显]2、生字都会读了吗?来,一起看看这些生词[屏显]同座位的同学先互相读一读,待会儿,老师请你站起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再读一读,看看谁最棒?好,开始。
(插入提示:现场教师组织学生活动)3、在这些生词中,要特别注意“秘密”这个词中的两个字千万不能写颠倒了。
来,再来把这个词读一遍。
[屏显](插入提示:现场教师组织学生朗读)4、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这些生字(点击)[屏显]请同学们看一看,你觉得哪些字在写的时候要特别提醒同学们注意的,要注意些什么? (点击)[屏显](插入提示:现场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描红)5、课文,同学们已经读过了。
现在能简单地说说维生素C的故事吗?(点击)[屏显]第二板块:体会怪病可怕1、“海上凶神”,一听这名字就让人感到可怕。
它为什么那么让人感到特别可怕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1、2两小节,找出有关语句,读读,说说。
(点击)[屏显]2、“海上凶神”为什么可怕?因为那时的船员在远航途中很容易得上这种怪病,而且得病后死亡率很高。
所以课文第二小节开头的第一句话就这样写,一起来读一读。
(点击)[屏显]3、那时的航海生活是艰苦的,也是危险的,这里说不光艰苦,而且充满危险,就突出了那时的航海是非常危险的,而这危险中最可怕的就是——海上凶神。
现在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第二小节,想想当时航海的危险,读出“海上凶神”降临时的可怕。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维生素C的故事》教案三篇导读:本文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维生素C的故事》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篇介绍维生素C作用的科普小品。
文章采用故事的形式,借助于曲折的情节,生动地向读者介绍了维生素C的有关知识。
学情分析本文为略读课文,学生只要能读顺读通,理解内容,弄清维生素C对保持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就可以了。
课堂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注重课内外延伸,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揭题1、老师每天都给同学们一颗维生素C,你们知道维生素C吗?2、那维生素C是怎样被发现的,又是被谁发现的呢?3、今天我们就来读一个《维生素C的故事》。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质疑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再读课文,质疑(课件出示自读提示)“海上凶神”这种怪病有什么症状?病重的船员是怎么对哥伦布说的?他们为什么要这么说?病重的船员为什么在荒岛上能转危为安?“海上凶神”这种怪病的原因是什么?病重的船员在荒岛上是靠什么维持生命的?3、疏理学生质疑,布置学习活动:①动笔读书:读读找找,自己解疑。
②真情播音员:文中有许多感人的话,请你找出你觉得好的地方,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再有感情的朗读一下。
4、交流。
(课件展示相关内容:哥伦布简介、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等)三、总结延伸课件出示有关维生素的小知识。
篇二一、导入:还记得我们二年级时学过的一篇课文《有趣的发现》吗?它主要讲了生物学家达尔文通过细心观察研究岛上的昆虫,发现只有适应自然环境的生物,才能得以生存的故事。
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和达尔文同样善于细心观察生活的伟大航海家,他就是哥伦布,那么他到底发现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默读全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用简单的几句话来概括一下!三、学习新课:第一部分1、说说你对哥伦布的了解。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8维生素C的故事》第二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维生素C的故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课文第三至第六小节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XXX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维生素C的发现过程和对人体的作用,从小养成科学饮食的惯。
4.懂得任何发现、创造都离不开细心的观察与实践。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维生素C的发现过程和对人体的作用。
2.从课文第三至第六小节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XXX的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课前积累:1.复导入,引发思考。
出示词串:“乘风破浪XXX探险非常艰苦,浑身无力走不动路全身出血慢慢死去”,指名读出来。
2.你能利用这些词语来描述令XXX和船员都十分害怕的“海上凶神”吗?补充坏血病资料:得了坏血病,还会食欲减退、牙根出血、牙龈肿胀呈蓝紫色、下肢疼痛,因为疼痛不能运动还会产生假性麻痹。
怪不得大家都那么害怕这种病呢!二、抓住“变化”,体会心情。
1.过渡:怪病虽然可怕,但是当它遇到维生素C却能够不治而愈,这么神奇的维生素C又是怎么被发现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重点探究的。
现在,先让我们走进课文的主人公——XXX。
2.出示研究活动一:1) 默读课文第三至第六自然段,划出反映XXX心情变化的有关词句。
2) 试着根据XXX的心情变化,说说航海的过程。
3) 选择一个心情,试着揣摩人物心理,想想他到底在想什么?先出示第一、第二问,再出示第三问。
3.解决第一问:指名学生汇报,相机板书:“十分沉重”、“噙着眼泪”、“越来越沉重”、“又惊又喜”。
4.解决第二问:先在同桌中试着说,再在全班交流。
5.解决第三问:师:要想揣摩出人物的心理,你首先要角色转换,将自己想象成文中人物,然后联系上下文仔细思考,想象他的心理活动。
板书:联系上下文、角色转换。
就用这样的方法去试试吧!如果你愿意,还可以在书上写下你的想法。
6.指名汇报:1) “十分沉重”出示第三小节。
维生素c的故事第二课时教案篇一:《维生素C的故事》教案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8、维生素C的故事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掌握课文的内容。
2、熟读课文,了解维生素C的发现过程,懂得任何创造都离不开细心地观察与实践。
3、在朗读中感受体验哥伦布情感的变化,明白其变化的原因;能运用文中的语言或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维生素C被人们发现的过程。
2、感受哥伦布心情的变化,明白其变化的原因。
教学难点:1、了解维生素C的发现过程,懂得任何、创造都离不开细心地观察与实践。
2、能运用文中的语言或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
三、教学评价设计1、在整体感知环节,借助预习单,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以及正确、流利读书的情况。
2、在精读感悟环节主要采取读中感悟来达到体会人物心情的目标。
在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找中心句,找关键词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圈画、注释、交流等形式自读自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3、通过拓展作业,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4、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及时作出评价。
四、教学准备:1、学生:认真读课文,完成预习单。
2、教师:查看学生预习单。
课件五、教学时间: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1、齐读课题,质疑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提出哪些问题?(质疑课题,培养学生动脑的习惯,激发学生从文中寻找答案的欲望。
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共性的、重点的作为学习的目标,如:维生素C是什么东西?它有什么作用?它是怎么被发现的?谁发现的?等。
而其他一些简单的能立刻做出回答的则及时回答。
)2、同学们真会提问题。
爱动脑筋、爱思考是个很好的学习习惯,好多的发明、创作就是在这些不经意的提问、思考,进一步探索研究后得到的。
18、《维生素C得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得词语。
3、了解维生素C得发现过程,懂得任何发现、创造都离不开细心得观察与实践。
教学重点:了解维生素C被人们发现得经过,认识维生素对人体得重要性。
教学难点:了解维生素C得发现过程,懂得任何发现、创造都离不开细心地思考与研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维生素C得故事》。
二、学习课文第二小节1、出示“海上凶神”谁来读这个词。
2、这就是一种怎么样得病呢?谁来读课文得第二小节。
(先就是)……(接着)……(然后)……就是啊,一个活生生得船员就因此而失去了生命,这就是多么可怕啊!3、谁来读好这个词“海上凶神”真就是一种可怕得病呀!4、这一小节中还有哪些词句能瞧出这种病得可怕?不光…而且最可怕瞧来这不但就是一种怪病,还就是笼罩着死亡阴影得病。
再来读好“海上凶神”2艰苦体现在哪里?只能吃到黑面包与咸鱼。
从只能您读懂了什么?三、学习课文3-6小节1有一次,哥伦布率领她得船队又出发了。
可航行不久,“海上凶神”又悄悄降临了。
可这一次,船员们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这到底就是什么原因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段奇迹般得生死之旅。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3-6小节,一边读一边画出描写哥伦布心理变化得词语。
(学生读、画)学生交流,教师出示词语。
(十分沉重、噙着眼泪、越来越沉重、又惊又喜)。
①哥伦布得心情为什么十分沉重?请同学再一次读一读课文第三小节。
谁来抓住有关得语句来说一说。
(抓住“一半得路程"、“十几个病倒了”这些数量词来体会。
航程不到一半,就有十几个船员病倒了,随着航行得继续,会有更多得人因患上这种怪病而倒下,哥伦布就是因为担心船员得生命以及此次航行任务得成败,心情而显得十分沉重、)(更何况,这就是发生在什么地方?大海! 就是啊,周围就是一望无际得大海,无人能救,无药可医,哥伦布得心情怎能不沉重呢?谁来读好这段话,读出哥伦布此刻担忧、焦急得心情)让我们一起来读这段话,一起来体会哥伦布此刻得心情。
维生素C的故事
(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本文是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科普小品。
文章写了哥伦布带领船队在大西洋探险中遇到了“海上凶神“的怪病,部分被留在荒岛上的病重船员靠吃野果子存活下来,由野果子人们发现了人体不可缺少的维生素C。
课文告诉我们:许多科学的新发现都是在生活实际中细心观察、反复研究才获得的。
学情分析:
本学期学生阅读基础较为扎实,能读顺读通,理解内容,弄清维生素C对保持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就可以了。
课堂上,应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注重课内外延伸,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设计说明:
本篇设计为第二课时教案。
本文虽然是一篇扣人心弦、趣味十足的故事,但教学时不能局限于故事本身,而要上升到发现维生素C的前后经过,以及维生素C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拟由“难道秘密在野果子里面“这一点突破,理解全篇。
哥伦布的感情变化也是应该适当兼顾的。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维生素C的发现过程,懂得任何发现、创造都离不开细心的观察与实践。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
教法:创设情境激趣、启发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维生素C有发现过程,体会哥伦布的心理变化。
2、通过课文内容的理解,认识到:许多科学的新发现都是在生活的实践中经过细心观察,反复研究才获得的。
3、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维生素C的一些常识。
教学重点:
1、了解维生素C有发现过程,体会哥伦布的心理变化。
2、通过课文内容的理解,认识到:许多科学的新发现都是在生活的实践中经过细心观察,反复研究才获得的。
教学难点:
体会哥伦布的心理变化。
教学准备:动画《维生素C的故事》、简易ppt课件辅助教学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今天吃水果了吗?
师:这一片药丸叫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人的体内缺乏它就会有生命危险,同学们觉得维生素C重要不重要?……
然而它的发现却有着一段神奇而又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7《维生素C的故事》(PPT1)
二、学习课文。
1、师引:下面就请同学们认真欣赏《维生素C的故事》,欣赏完了,老师有一些问题要考考大家。
(播放动画《维生素C的故事》)
听完问:维生素C的发现与什么有关系?(通过学生的回答归纳板书:远航探险)
2、学习§1、2。
(1)师:哥伦布是16世纪意大利伟大的航海家,他常常带领船队在大西洋上乘风破浪,远航探险。
那么,那时的航海生活怎样呢?
(2)生答,并出示PP2(那时,航海生活不光艰苦,而且充满危险)。
(3)齐读出示内容。
A “非常艰苦”从哪里看出?(PPT)
B“充满危险”又从哪里看出?(PPT)
说最可怕,你从哪些词语能体会出来?(归纳后PPT)
C如何读出这种体会?试读——指读——齐读
3、学习§3——6。
(1)导语:这可怕的“海上凶神”,在哥伦布的一次远航中却悄悄地降临了。
那么,这样一次不同寻常的航行,作为一船之长的哥伦布是如何对待的,整个事情的过程中,哥伦布的情绪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自由朗读课文§3——6,画出表现哥伦布心情变化的词语。
(出示PPT3:自由朗读课文§3——6,画出表现哥伦布心情变化的词语。
画好后与同桌相互交流,统一意见)
(2)归纳。
(出示PPT4:十分沉重——噙着眼泪——越来越沉重——又惊又喜)
(3)分小组自主、合作学习。
(接上列出示:围绕哥伦布每次心情变化的词语自主合作学习。
先各自找一找哥伦布每次心情变化的原因;然后相互交流统一意见;接着讨论如何通过朗读来体现哥伦布的每次心情;最后每人试读其中一小节,相互欣赏评价。
)
(4)逐一检查。
第三自然段
A为什么哥伦布心情十分沉重?
B谁来有感情朗读这一小节?
第四自然段
A哥伦布为什么噙着眼泪点了点头?
“噙着眼泪”说明什么?(哥伦布不愿意把病重的船员留在荒岛上)
那又为什么“点了点头”呢?
“噙着眼泪”还表现了哥伦布怎样的心情?(感激)
B谁来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
第五自然段
A哥伦布胜利返航本该高兴,可心情又为什么越来越沉重呢?
此时哥伦布会想到些什么呢?
B谁来表现一下哥伦布的这种心情?指读§5。
C哥伦布的心情一次比一次沉重,这都是遇上“海上凶神”这种怪病的原因。
(板书:遇上怪病)
第六自然段
A接下来哥伦布的心情却发生了逆转,是“又惊又喜”,这是什么原因呢?
生回答后师:这简直是奇迹,(板书:出现奇迹)哥伦布当然又惊又喜。
B那么这些船员为什么能在荒岛上存活下来呢?
C有感情朗读这一自然段。
(5)小结。
通过检查,同学们自主、合作学习很成功。
3、学习§7、8。
(1)引:哥伦布的这次远航,先是遇上了不幸,后来患上怪病的船员起死回生,这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然而,哥伦布回到意大利后,是不是完全沉浸在幸运的喜悦之中呢?……(生答)那他干什么?自由朗读§7、8。
(2)读了这两小节,你从中知道了哪些?
…………
(3)这些船员为什么患上“坏血病”的?(联系前面:只能吃到黑面包和咸鱼)
(3)哥伦布不是医生,却能想到秘密在野果子里,说明什么问题?
(说明哥伦布观察、思考问题非常敏锐)
(4)小结。
原来是哥伦布的敏锐觉察力揭示了这个秘密。
(板书:揭示秘密)是啊,许多科学的新发现都是在生活的实践中经过细心观察,反复研究才获得的。
三、练习总结。
1、师:课文学到这,我们知道了维生素C原来是这样被人们发现的。
那么,谁能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把维生素C被人们发现的经过讲给同学们听听?
提示:(1)注意事情发展的顺序。
(指板书)
(2)注意哥伦布心理变化的过程。
(指PPT)
2、拓宽视野。
出示PP5:关于维生素C的常识。
板书设计:
17、维生素C的故事
遇上怪病——出现奇迹——提示秘密
教学反思:
本文讲的是哥伦布带领船队航海时,船员很容易得一种叫做“海上凶神”的怪病,为了不拖累大家,患病的船员就留在了一个荒岛上。
返航时大家意外地发现,原来病重的船员竟然在荒岛吃野果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后来才知道是野果中的维生素C救了那些船员的病,而那“海上凶神”的怪病其实就是“坏血病”。
课堂中,我首先以实物(维生素C药丸)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有个感性认识;然后通过动画视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维生素C由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后讨论归纳出表现哥伦布心情变化的词语(十分沉重——噙着眼泪——越来越沉重——又惊又喜),以此情感线索牵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从而完成教学内容。
课前,我让孩子们去查资料,课上与之查到的资料进行比较,我发现学生对于维生素C的科学常识了解更为清晰,我想也为他们长了一些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