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克菌星治疗尿路感染的初步疗效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133.03 KB
- 文档页数:2
微生物检验在尿路感染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探讨尿路感染诊治中微生物检验的临床价值。
方法:本次对象为我院收治尿路感染患者240例,时间范围2020年3月-2023年2月,以盲选的方式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120例行常规检验,予抗生素治疗;试验组120例行微生物检验,予针对性治疗,评定两组的诊治情况。
结果:1)试验组确诊率为100.00%,治疗好转率为98.33%,略高于对照组(P<0.05)。
2)治疗后,试验组IL-17、PCT、CRP指标水平略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尿路感染患者的诊治中,微生物检验准确率高,治疗效果好,可有效降低炎症反应,值得推广。
关键词:尿路感染;微生物检验;应用价值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由真菌、病毒、细菌等引发,常见症状为下腹痛、尿痛、尿频尿急等,严重者还会出现广泛感染、肾脏损害等,危及患者生命[1]。
因此,采用有效的检测方法进行诊断,对疾病预防、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常规尿液检验可在短期内明确患者是否感染,但特异性、敏感度不高,容易出现误诊、漏诊的情况,影响患者的后续治疗和临床预后。
近年来,微生物检验技术得到广泛应用,通过菌株分析研究,明确病变原因,选择针对性的抗菌药物,以控制病情进展,改善患者预后[2]。
本文以我院240例尿路感染患者为样本,总结了微生物检验的临床诊治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资料本次对象为我院收治尿路感染患者240例,时间范围2020年3月-2023年2月,以盲选的方式平均分为两组,每组人均120例。
对照组资料:女52例,男68例,构成比43.33%、56.67%;年龄范围24-70岁,平均(53.25±4.09)岁;发病时间1-11d,平均(6.25±0.24)d。
试验组资料:女51例,男69例,构成比42.50%、57.50%;年龄范围25-70岁,平均(53.29±1.15)岁;发病时间1-12d,平均(6.30±0.29)d。
克拉霉素治疗生殖道衣原体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评估克拉霉素治疗生殖道衣原体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通过药理作用的分析,临床试验设计和结果的总结,我们发现克拉霉素在治疗生殖道衣原体感染中具有显著的疗效。
临床试验显示,克拉霉素不仅有效清除病原体,还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我们得出结论认为克拉霉素是治疗生殖道衣原体感染的有效且安全的药物。
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有望推广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这一研究结果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克拉霉素, 生殖道衣原体感染, 有效性, 安全性, 药理作用, 临床试验设计, 结论, 研究背景, 研究目的, 临床试验结果, 进一步研究, 临床应用.1. 引言1.1 研究背景生殖道衣原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由衣原体感染引起,其主要症状包括尿道炎、宫颈炎等。
衣原体感染会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不良影响,因此早期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克拉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具有很好的抗菌作用,已经被广泛用于治疗生殖道衣原体感染。
研究表明,生殖道衣原体感染在很多情况下可以导致不孕症、尿道炎等严重后果,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生理和心理负担。
对于克拉霉素作为治疗生殖道衣原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观察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克拉霉素的药理作用以及临床试验结果,可以更好地评估其治疗生殖道衣原体感染的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克拉霉素治疗生殖道衣原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观察和评估,探讨该药物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具体来说,研究目的包括评估克拉霉素在治疗生殖道衣原体感染中的疗效,了解其对症状缓解和治愈情况的影响;探讨克拉霉素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生殖健康方面的作用;比较克拉霉素与其他治疗方案的优劣势,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治疗决策参考;关注克拉霉素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和安全性表现,为患者提供更安全可靠的治疗选择。
抗菌药物在泌尿系统感染治疗中的应用与评价泌尿系统感染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常见的病原体包括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抗菌药物在泌尿系统感染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抗菌药物在泌尿系统感染治疗中的应用及其评价进行深入探讨。
一、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临床表现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学特点主要是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阴性和革兰阳性细菌。
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重者可出现发热、腹痛等全身症状。
二、抗菌药物在泌尿系统感染治疗中的应用1. 抗生素的选择在治疗泌尿系统感染时,需根据病原菌的敏感性及病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药物等。
对于敏感性未知的情况,可根据临床经验选择广谱抗生素。
2. 药物的给药途径抗菌药物的给药途径有口服、静脉注射、尿道灌注等多种方式。
不同给药途径在泌尿系统感染治疗中具有不同的优势,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
3. 药物的剂量和疗程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泌尿系统感染时,需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疗程。
药物的剂量要足够覆盖病原体,疗程要足够长,以避免病原体的耐药性。
三、抗菌药物在泌尿系统感染治疗中的评价1. 疗效评价抗菌药物在泌尿系统感染治疗中的主要评价指标是疗效。
疗效可通过病情好转、症状缓解、病原体清除等指标进行评价。
2. 安全性评价抗菌药物治疗泌尿系统感染时,需关注药物的安全性。
部分抗菌药物可能会引起肝肾损害、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需及时监测。
3. 耐药性评价在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泌尿系统感染时,易导致病原体的耐药性发生。
因此,需定期监测病原体的耐药性,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抗菌药物在泌尿系统感染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药物选择不当在治疗泌尿系统感染时,有些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症状而非病原体的敏感性选择抗生素,这可能导致疗效不佳。
因此,需要加强医生的抗菌药物使用培训,提高用药的科学性。
2. 药物滥用抗菌药物的滥用易导致耐药菌的产生,增加治疗难度。
是非题:(1)为提高感染病人血培养检出率,应在首剂抗菌药物使用前规范采集标本,2小时内送达实验室作病原学检查,夜间采集的血培养标本可存放在室温下次日送实验室,不应放置冰箱冷藏 ( Y )(2)脑角质细胞瘤术后颅内感染,脑脊液培养多次报告为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生长,只对替加环素和多粘菌素敏感,因此选用替加环素抗菌治疗 ( N )(3)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均属于糖肽类抗生素,适用于颅内感染的治疗 ( N )(4)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患者,CRP超过100mg/L,考虑到感染较重,须先静脉使用莫西沙星,待感染改善后再转为莫西沙星口服序贯治疗 ( N )(5)因为影响药物稳定性,青霉素G、氨苄西林等不能以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媒 ( Y )(6)抗菌药使用过程中出现腹泻,须考虑抗生素相关性肠炎,应争取停用广谱抗菌药物基础上选用甲硝唑或万古霉素口服治疗 ( Y )(7)急性尿路感染患者周日5:00PM收住病房,主管医生考虑到当时细菌室无值班人员,因此当晚留取洁尿标本后置病区冰箱冷藏,次日送细菌室作病原学检查 ( N )(8)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大肠埃希菌感染抗菌治疗避免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或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 Y )(9)需要长期肠内营养病人,为防止返流误吸,应首选置鼻空肠管或经皮胃/空肠造瘘,选置鼻胃管反而增加返流误吸机会 ( Y )(10)国家卫生计生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目标要求,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不得大于40 ( Y )(11)对于轻、中度感染的大多数患者,应选取口服吸收良好的抗菌药物品种予口服治疗,不必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 ( Y )(12)霉素、克林霉素、莫西沙星、碳青霉烯类和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均具有较强的抗厌氧菌作用,在治疗需氧和厌氧菌或者感染时,通常情况下不需要联合甲硝唑 ( Y )(13)感染病人抗菌药物使用前有样必采送微生物检查是基本原则,因此在开具抗菌药物医嘱时必须同时开具微生物检验医嘱,这样才能保证抗菌药物使用前采样 ( N )(14)抗生素相关性肠炎最常见病原菌是专性厌氧菌即艰难梭菌 ( Y )(15)诊断为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等所致的感染性疾病时方有指征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 ( Y )单选题:(1) 以下抗菌药物首次用药前须进行原液皮试的是 ( C )?A:泰能(亚胺培南/西司他丁)B:阿米卡星C:头孢呋辛D:左氧氟沙星(2)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是 ( B )?A:党委书记B:院长C:业务院长D:主管职能部门主任(3) 微生物标本留取后送检通常不应超过 ( B )?A:1小时B:2小时C:半小时D:4小时(4) 拟作微生物培养的痰标本最佳采集送检方法是 ( B )?A:留取第一口晨痰送检B:医生直视下留取痰标本立即送检C:连续三天每天留取痰标本送检,以提高培养结果的可靠性D:晚上留取的痰标本应当置入冰箱冷藏保存次日尽早送实验室(5) 下列情况有抗菌药物使用确切指征的是 ( B )?A:气胸B:胸腔积液,胸水常规WBC1600、中性占优C:消化道出血伴发热38℃D:发热、咽痛、干咳2天,外周WBC和CRP均无明显升高(6) 不能以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媒的抗菌药物(影响药物稳定性) ( D )?A:庆大霉素B:头孢他啶C:美罗培南D:氨苄西林(7) 尿路感染最常见病原体是 ( B )?A:葡萄球菌B:大肠埃希菌C:念珠菌D:肠球菌(8) 国家及医院有关制度规定,临床医生须经抗菌药物管理政策、制度,合理用药知识等相关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能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限。
市人民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及分级管理》实施细则(本细则2011年3月18日在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医院抗菌物管理委员会会议上讨论通过,自2008年3月18日起实施)根据卫生部组织编写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我院近年来按照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及分级管理条例》的执行情况,为规范我院医务人员的用药行为,进一步提高抗菌药物疗效,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避免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减缓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的发展,提高我院临床抗菌药物治疗水平,特制定本实施细则及分类目录。
第一章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第一条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以及经病原学检查确诊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由真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亦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证据,诊断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均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第二条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应尽可能正确采集有关标本,及时送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作为选用药物的依据。
未获结果前或严重感染,病情危重的情况下,可根据临床诊断推断最可能的病原菌,先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
一旦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对疗效不佳的患者应及时调整给药方案。
第三条对轻症或初治患者,可选用常用抗菌药物。
对医院获得性感染、重症感染、难治性感染患者应根据临床表现及感染部位,推断可能的病原菌,选用抗菌活性及针对性强、安全性好的抗菌药,必要时可以联合用药。
第四条临床医师选择使用抗菌药物,制订药物治疗方案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一)患者的疾病状况:感染部位、严重程度、年龄、机体生理、病理、免疫功能状态、基础疾病等。
(二)抗菌药物的特性:包括抗菌药物的药效学特点(抗菌谱、抗菌活性和后效应等)、药代动力学特点(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半衰期、血药浓度和细胞内浓度等)以及不良反应等。
立克菌星治疗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观察刘捷;曾超美;郭静竹;王卫刚;王更慧【期刊名称】《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年(卷),期】2000(015)006【摘要】目的观察立克菌星治疗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疗效,药物敏感性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45例新生儿感染,应用立克菌星6mg/(kg@d)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30~50ml中,每日静点一次,持续2~3h,疗程10.9±2.3d,对分离培养出的25株致病菌进行药敏试验,并观察患儿耳、肾功能.结果应用立克菌星抗炎的总有效率为93.3%,细菌清除率及细菌对药物敏感率均为88%,其中对革兰阳性菌清除率为80%,对革兰阴性菌清除率为100%.4例(8.8%)尿β2-mG轻度升高,2例(4.4%)脑干诱发电位异常.结论立克菌星用于治疗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效果较好,细菌敏感度高,耐药性小,安全性好.特别对革兰阴性菌疗效较显著,是一种强效安全的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在对耳、肾功能严密监测下适用于新生儿抗感染治疗.【总页数】2页(P348-349)【作者】刘捷;曾超美;郭静竹;王卫刚;王更慧【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儿科,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儿科,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儿科,100044;陕西省渭南市妇幼保健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喉科,100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2.13【相关文献】1.立克菌星治疗尿路感染的初步疗效观察 [J], 唐莫宗2.立克菌星治疗呼吸道细菌感染临床观察 [J], 宋玉明;刘晶;赵淑梅;周世明3.立克菌星治疗呼吸道细菌感染临床观察 [J], 王丽春;王业夫4.立克菌星治疗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 [J], 王长征;陈海云;钱桂生5.立克菌星治疗小儿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疗效观察(附43例临床分析) [J], 林秋君;程贤芬;蒋美玲;黄萸芳;陈达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针药并用治疗反复尿路感染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反复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配对比较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入的80例反复尿路感染患者分为采取西药治疗的对照组及采取针药并用治疗的观察组各40例,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
结果:观察组尿细菌培养转阴时间、尿常规复常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免疫指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药并用治疗反复尿路感染取得的效果更为理想,值得在今后临床治疗工作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反复尿路感染;针药并用;尿细菌培养;免疫指标尿路感染是目前泌尿外科临床常见病之一,为细菌侵入尿路上皮后引发的炎症反应所致,根据感染部位可以分为上尿路感染以下尿路感染两种[1]。
反复尿路感染多数是由于治疗不规范、泌尿系梗阻、尿道畸形所致,病情迁延之下容易诱发慢性肾盂肾炎等疾病,严重损伤患者肾功能,所以必须予以足够重视[2]。
既往采取的西药治疗虽可取得一定疗效但停药后复发情形尤为明显,越发难以满足临床治疗需求。
随着中医的复兴,采取针药结合予以治疗无疑给临床提供了全新思路。
为观察针药并用治疗反复尿路感染效果,本次研究内容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采用配对比较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入的80例反复尿路感染患者分为采取西药治疗的对照组及采取针药并用治疗的观察组各40例。
对照组中男5例、女35例;年龄25岁~48岁,平均年龄(34.10±1.10)岁;病程时间1.5年~5年,平均病程(2.34±0.13)年。
观察组中男4例、女46例;年龄24岁~46岁,平均年龄(34.08±1.12)岁;病程时间1.2年~5.5年,平均病程(2.40±0.10)年。
纳入标准:(1)经临床诊断确诊为反复尿路感染者;(2)无泌尿系梗阻、尿道畸形者。
抗菌药物用于泌尿系统感染疗效探究1.1资料ﻭ选取2014.2~2015.1来我院就诊的泌尿系统感染患者117例,其中男56例,女61例,年龄在36~58岁之间,平均岁.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随机分为A组39例,B组39例,C组39例。
117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都符合泌尿系统感染的诊断,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3组患者患者一般资料的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可比性。
ﻭ1.2方法ﻭﻭﻭA组: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进行治疗,规格为每100mL中0.2g,每次使用200mg,加入高250mL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5天为1个疗程。
B组:应用环丙沙星注射液进行治疗,规格为每100mL中0.2g,每次使用200mg,加入高250mL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5天为1个疗程。
C组:使用加替沙星注射液进行治疗,规格为每100mL中0.2g,每次使用200mg,加入高250mL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5天为1个疗程.ﻭ1.3观察指标ﻭﻭ治疗后,观察3种药物对患者的治疗的效果,并对3种药物的成本-效果进行评价。
ﻭ1。
4评价标准ﻭﻭ: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全部消失,经辅助检查后,病原学及实验室检查等指标也恢复到正常指标;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有明显的改善或消失,实验室及病原学检查有一项没有达到标准指标;好转:患者的症状及体征、病原学及实验室等没有明显改善;无效:在用药72h后,患者的病情没有变化,甚至有恶化的趋势。
ﻭ1.5统计学处理ﻭ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ﻭﻭ2结果ﻭ2。
1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ﻭﻭ3组比较,A组的有效率最高,与另外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ﻭﻭ2.2成本-效果分析ﻭ在3种治疗方案中,B组治疗方案的成本最低,效果最次;A组、B组、C组比较,A组的成本-效果最佳。
普卢利沙星片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疗效观察刘清平【期刊名称】《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年(卷),期】2008(005)005【摘要】目的评价普卢利沙星片治疗泌尿系统急性细菌性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共纳入病例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剔除试验组为普卢利沙星组,对照组为左氧氟沙星组,用药方法相同,均为bid,每次200mg,疗程7~14d,采用双盲双模拟技术。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00%,细菌清除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86.89%,细菌清除率95.92%,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试验组发生5件不良事件,对照组发生9件不良事件,不良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主要表现为恶心、头晕、腹胀等。
结论普卢利沙星治疗泌尿系统急性细菌性威染.抗菌活性强、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总页数】2页(P158-159)【作者】刘清平【作者单位】包头市中心医院,内蒙古包头014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1.4【相关文献】1.法罗培南钠片与头孢呋辛酯片治疗泌尿系统细菌性感染对照研究 [J], 邓蕙;张道友;黄文祥;刘成伟;周向东;张唯力;余英杰;朱卫民;张艮甫;章辉2.普卢利沙星片治疗呼吸和泌尿系统急性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J], 于佳;修清玉;方正;于锋3.普卢利沙星片与盐酸左氧氟沙星片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对比研究 [J], 李玮;刘洋;郑学海;赵克勤4.普卢利沙星片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临床研究 [J], 杨静;葛庚芝;夏天5.普卢利沙星片治疗呼吸系统急性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J], 王学通;刘礼乐;蔡奕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泌尿生殖系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了解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泌尿生殖系感染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泌尿生殖系感染患者进行抽样,选取6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环丙沙星注射液进行治疗,实验组应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1.18%)明显优于对照组(58.82%),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71%)稍低于对照组(17.65%),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泌尿生殖系感染临床疗效颇佳,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标签: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泌尿生殖系感染现阶段,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逐渐广泛,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致病菌株变异逐渐增多,目前抗菌药物耐药菌株呈上升趋势。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作为一种有效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光学活性高,广谱抗菌效果显著,能抗革兰氏阴性菌与革兰氏阳性菌,通过肾脏排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为了深入探究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在泌尿生殖系感染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对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68例泌尿生殖系感染患者进行平行对照研究,相关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选择我院于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泌尿生殖系感染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6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4例,其中男性占有37例,女性有31例,年龄22~74岁,平均年龄在(43.67±2.36)岁;21例膀胱炎,9例前列腺炎,15例肾盂肾炎,15例淋球菌性尿道炎,2例附睾炎,6例其它尿路感染。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予以250mg盐酸环丙沙星注射液(宜昌三峡制药,批号H10950211),每间隔12h1次,持续治疗14d。
观察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应用于泌尿生殖系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发表时间:2014-07-17T16:22:59.40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5期供稿作者:哈力木拉提?依布拉音夏木司丁?尼扎木丁[导读] 不良反应在两组中出现的概率均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组相比较,观察组1.33%(2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4.67%(7例出现不良反应)。
哈力木拉提?依布拉音夏木司丁?尼扎木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泌尿中心诊疗科 830000) 【摘要】目的:观察并研究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应用于治疗泌尿生殖系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4月收治在我院的300例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而采用喹诺酮类的药物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150例,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对照组150例,使用环丙沙星注射液,对治疗结果进行整理分析。
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9.33%(149例患者有效),对照组有效率92.67%(139例患者有效)。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的比率比较,观察组1.33%(2例出现不良反应)。
对照组4.67%(7例出现不良反应)。
结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用于治疗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泌尿生殖系感染,环丙沙星注射液;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5-0179-02 随着抗菌药物的不断使用,细菌病毒一类致病因子的耐药性越来越强,而药物的作用相对越来越弱,这给疾病的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而左氧氟沙星,正是在原有药品基础上的一种新型广谱抗菌药,这种喹诺酮类药物在针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方面均有一定的效果,并且具有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本次实验主要是针对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进行的深入性探究,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4月在我科治疗的300例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而采用喹诺酮类的药物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知识题库1、关于氟喹诺酮类药的描述,错误的是( D )A、不宜用于有癫痫病史者B、不宜与制酸药同服C、不宜与口服抗凝血药合用D、不宜与头孢菌素类联用2、下列不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特点是:( C )A、抗菌谱窄,但比青霉素广B、在碱性环境中抗菌活性增强C、易透过血脑屏障D、主要经胆汁排泄,并进行肝肠循环3、以下抗菌药物对厌氧菌无效的是( B )A 头孢西丁B 依替米星C 甲硝唑D 克林霉素4、下面哪个细菌感染,不宜选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泰能)治疗( D )A铜绿假单孢杆菌 B肺炎克雷伯杆菌 C大肠杆菌 D嗜麦芽窄食单胞菌5、最常见的引起过敏性休克的药物是( A )A青霉素 B红霉素 C庆大霉素 D万古霉素6、最有效的杀阿米巴包囊的药物是( B )A、双碘喹啉B、二氯尼特C、氯喹D、吐根碱7、最常见的致病曲霉是( C )A、黑曲霉B、黄曲霉C、烟曲霉D、土曲霉8、儿童CMV感染的一线用药是( B )A、左氧氟沙星B、更昔洛韦C、万古霉素D、美洛培南9、可辅以抗菌药局部应用的情况有( C )A 化脓性胸膜炎大量胸腔积液B 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C 隐球菌脑膜炎D 化脓性腹膜炎10、有神经肌肉接头阻滞作用,不宜用于重症肌无力患者感染的药物为( D )A、氨曲南B、头孢曲松C、美罗培南D、阿米卡星11、以下哪种抗菌药妊娠期不宜应用( B )A 青霉素B 克拉霉素 C红霉素 D 头孢羟氨苄12、氨基糖苷类对以下那种细菌抗菌活性差:( B )A大肠埃希菌 B肺炎链球菌 C铜绿假单胞菌 D肺炎克雷伯菌13、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可选用的抗菌药物是( A )A头孢噻肟 B头孢唑林 C阿米卡星 D庆大霉素14、对结核分枝菌敏感的氨基苷类药物是( A )A卡那霉素 C、阿米卡星 D、庆大霉素 E、妥布霉素15、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C )A、卫生部负责全国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督管理。
立克菌星治疗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李建国;严春寅;郭震华;陈赐龄【期刊名称】《江苏医药》【年(卷),期】1998(000)012【摘要】立克菌星是一种半合成、水溶液氨基糖贰类抗生素。
我科从1996年4月至1997年10月应用立克菌星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共108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采用随机对照开放试验共108例,男78例,女30例,年龄23~86岁,平均54.0S岁,疗程6,22±1.55天。
二、临床病例立克菌星治疗泌尿系统感染及手术前后感染108例,其中急性膀优炎10例,淋菌性尿道炎14例,急性肾盂肾炎16例,前列腺炎18例,手术前感染12例,手术后感染38例。
108例患者都经血、尿、脓液标本细菌培养,分离出致病菌119株。
革兰氏阳性菌92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63株,肺炎链球菌12株,表皮葡萄球菌11株,粪链球菌6株;革兰氏阴性杆菌27株。
三、药物、剂量及给药方法治疗组为硫酸乙基西梭霉素立克菌星注射液。
泌尿系统感染的成年人给0.1,肌注,一日二次,或0.3,静脉注射,一日一次,或0.1静脉滴注q8h。
四、疗效判断和统计学处理按痊愈、显效、进步、无效四级评定,痊愈和显效两项合计为有效,总有效率95.37%。
用x2检验进行比较。
结果一、泌尿生殖系感染总有效率和细菌阴转率达95.37%(IO3/IOS),见附表。
二、不良...【总页数】2页(P)【作者】李建国;严春寅;郭震华;陈赐龄【作者单位】常熟市第六医院外科;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1.3【相关文献】1.立克菌星治疗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观察 [J], 刘捷;曾超美;郭静竹;王卫刚;王更慧2.氟罗沙星序贯疗法治疗女性淋病奈瑟菌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周蓬3.立克菌星治疗尿路感染的初步疗效观察 [J], 唐莫宗4.立克菌星治疗呼吸道细菌感染临床观察 [J], 宋玉明;刘晶;赵淑梅;周世明5.立克菌星治疗小儿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疗效观察(附43例临床分析) [J], 林秋君;程贤芬;蒋美玲;黄萸芳;陈达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尿路感染预防和诊断治疗中采用微生物检验的应用价值评价摘要:目的:研究微生物检验对尿路感染诊断治疗的影响。
方法:2020年10月至2022年6月,选取94例我院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采取微生物检验,参照组采取常规检验,对比两组诊断治疗效果。
结果:对比两组检验准确率、治疗有效率,数据有差异,P<0.05。
结论:尿路感染采取微生物检测可以有效提升检验准确率,进而优化治疗方案。
关键词:尿路感染;微生物检验;诊断治疗在泌尿系统疾病中,尿路感染极为常见,发病原因是疾病入侵患者的尿路上皮组织,严重时可能出现尿液内化脓。
该病从感染关系可分为复发与散发感染两种,引起的具体症状也有不同[1]。
另外,该病的临床表现为尿痛、尿频、排尿时尿道会有明显的灼烧感,治疗方面应及早治疗,因为这就要求诊断必须准确,方能提供患者最优质的治疗。
本文选择研究微生物检验在尿路感染检测中的效果,旨在为后续检测工作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20年10月至2022年6月,选取94例我院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男女各25、22例,年龄21~59岁,平均(39.75±5.54)岁;参照组男女各23、24例,年龄21~60岁,平均(39.95±5.47)岁。
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参照组采取常规检验,据医生首先进行问诊,然后对尿路部位查看,依据经验对感染情况分析,开具常规抗生素进行治疗。
观察组采取微生物检验,首先提取患者尿液,然后的病菌提取做药敏实验和细菌鉴定。
得出结果后对耐药性进行测试,使用K-B法,在明确患者感染病菌种类和耐药性后,制定针对性的抗感染治疗。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检验准确率;治疗有效率指标为显效、效果良好、效果一般、无效。
1.4统计学分析以SPSS 20处理,计数资料以检验、百分数表示。
P<0.05时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检验准确率对比对两组患者的检验准确率进行统计,观察组的尿路感染阳性患者为44例,占比93.61%;观察组的尿路感染阳性患者为36例,占比76.59%。
微生物检验在尿路感染患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尿路感染患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在2019年7月-2020年7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尿路感染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诊先后顺序,将80例尿路感染患者有住院顺序分别,1组40例与2组40例。
1组患者并实施常规检验与常规抗生素药物治疗,2组患者实施微生物检验,并且根据结果选择抗生素药物治疗,将两组间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选取住院在2019年至2020年在本医院检验科接收尿路感染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以检测方法将以检测结果分为两组,以单独尿分为1组,单独尿干化学为2组,以单独尿培养为3组,是以尿有形成分和尿干化学和尿培养联合检测为4组,以3组检测结果为主标准,对比1组、2组、4组检测准确率和灵敏度、特异性比值。
治疗尿路感染效果非常好,明显有显著也提高致病菌清除率,并缩短症状改善时间,也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可加以更好的推广宣传和临床应用微生物,尿路患者感染,应用效果。
结论:治疗尿路感染效果非常好,明显有显著也提高致病菌清除率,并缩短症状改善时间,也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可加以更好的推广宣传和临床应用【关键词】微生物,尿路感染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其中发病率以及年龄和性别密切息息相关,常见的尿路感染,尿路感染是各种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在泌尿系统异常繁殖所致的尿路急性或慢性炎症,尿感,因为一般都会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所以是通过药物来治疗疾病,药物上一定选择抗生素类药物,在平常也要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清洗。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老年人和缺乏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怀孕龄期女性最容易出现年路感染,并且在生活中也需要特别注意保持私处的卫生以及多饮水,而且均衡饮食,并加强锻炼,能提高自身免疫力,经常会有反复感染的患者,类似医生常常建议患者使用抗生素并预防,可以隔一日使用抗生素并发生性行为后应当及时服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