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
- 格式:doc
- 大小:185.00 KB
- 文档页数:4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后毛宗岗父子评刻《三国演义》时将其放在卷首。
老版电视剧《三国演义》将其作为主题歌歌词。
作品原文:临江仙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作品注释:(1)东逝水:是江水向东流逝水而去,这里将时光比喻为江水。
(2)淘尽:荡涤一空。
(3)成败:成功与失败。
《战国策·秦策三》:“良医知病人之死生,圣主明於成败之事。
”(4)青山:青葱的山岭。
《管子·地员》:“青山十六施,百一十二尺而至于泉。
”(5)几度:虚指,几次、好几次之意。
(6)渔樵:此处并非指渔翁、樵夫,联系前后文的语境而为动词:隐居。
此处作名词,指隐居不问世事的人。
渚(zhǔ):原意为水中的小块陆地,此处意为江岸边。
(7)秋月春风:指良辰美景。
也指美好的岁月。
白居易《琵琶行》:“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8)浊(zhuó):不清澈;不干净。
与“清”相对。
浊酒:用糯米、黄米等酿制的酒,较混浊。
(9)古今:古代和现今。
《史记·太史公自序》:“故礼因人质为之节文,略协古今之变。
”(10)都付笑谈中:在一些古典文学及音乐作品中,也有作“尽付笑谈中”。
作品译文:滚滚长江向东流,不再回头,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争什么是与非、成功与失败,都是短暂不长久,只有青山依然存在,依然的日升日落。
江上白发渔翁,早已习惯于四时的变化,和朋友难得见了面,痛快的畅饮一杯酒,古往今来的纷纷扰扰,都成为下酒闲谈的材料。
创作背景:1511年(明朝正德六年),杨慎获殿试第一。
1524年因得罪世宗朱厚熜,杨升庵被发配到云南充军。
他戴着枷锁,被军士押解到湖北江陵时。
正好,一个渔夫和一个柴夫在江边煮鱼喝酒,谈笑风生。
滚滚长江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滚滚长江》。
一、说教材《滚滚长江》是初中地理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它对于学生了解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水资源分布以及河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主要包括长江的源流概况、水文特征以及其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长江的基本地理信息,培养地理思维能力和环保意识。
二、说学情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空间思维能力,但对于长江这样复杂的地理事物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和深入。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和探究。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说出长江的发源地、注入海洋、流经省区、主要支流和上中下游的分界点;能够描述长江的水文特征,如流量、流速、含沙量等;能够分析长江的开发利用价值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读图、分析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四、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长江的源流概况、水文特征以及开发利用。
2、教学难点长江各河段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措施。
五、说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系统地了解长江的相关知识。
2、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等直观教具,展示长江的地理信息,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3、小组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六、说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学习方法:1、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初步了解长江的相关知识。
2、读图分析法指导学生通过读图获取地理信息,分析地理问题。
3、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
三国诗词《临江仙-滚滚长江》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三国诗词《临江仙-滚滚长江》原文及赏析【导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②。
扬州词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文体,以扬州为背景,主题多涉及到扬州的美景、名胜和生活情趣。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扬州词古诗作品:
1. 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2. 赵师秀的《临江仙·黄楼夜静听风雨》
黄楼夜静听风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生几何时,呜呼哀哉时!
3. 徐贲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4. 虞集的《西施·夕阳无限好》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绿杨庭院,紫薇栏干,白头偕老。
5. 张若虚的《青玉案·元夕》
红树青花路,几回看采莲。
西湖醉,梦归何处?酒泉子午楼船。
这些诗作体现了扬州的美景、人文风情和历史文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扬州的独特魅力。
这些扬州词古诗作品不仅是文学的珍品,也是了解扬州文化的重要窗口。
《滚滚长江》教案教案:《滚滚长江》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滚滚长江》。
本课主要介绍了长江的流经省份、地形地貌、历史文化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了解长江的概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认识长江,了解长江的流经省份、地形地貌、历史文化等特点。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朗读、理解、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长江的流经省份、地形地貌、历史文化等特点。
难点:理解长江在我国的重要地位和生态保护的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地图、图片、视频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出示长江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长江的美景。
(2)学生分享自己对长江的了解。
2. 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长江的流经省份、地形地貌、历史文化等特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课堂讲解:(1)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讲解长江的流经省份、地形地貌、历史文化等特点。
(2)引导学生思考长江在我国的重要地位和生态保护的意义。
4. 互动环节:(1)小组讨论:如何保护长江生态环境?(2)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6. 作业布置:(1)绘制长江地图,标注长江的流经省份、地形地貌等。
六、板书设计1. 长江流经省份2. 长江地形地貌3. 长江历史文化4. 生态保护意义七、作业设计1. 绘制长江地图,标注长江的流经省份、地形地貌等。
答案:略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长江的流经省份、地形地貌、历史文化等特点,使学生了解了长江的概况。
在互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了许多关于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的建议。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课后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长江沿岸,亲身感受长江的壮美。
2. 开展“保护长江,从我做起”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实际行动起来。
1、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2、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5、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6、李白《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7、杨景贤《杂剧·西游记·第一本》长江后浪催前浪,一替新人换旧人。
8、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9、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10、欧阳修《长相思·花似伊》长江东,长江西。
两岸鸳鸯两处飞。
相逢知几时。
11、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12、李白《金陵歌送别范宣》送尔长江万里心,他年来访南山老。
13、李白《送储邕之武昌》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
14、岳飞《寄浮图慧海》湓浦庐山几度秋,长江万折向东流。
15、李白《金陵望汉江》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
16、杜甫《梅雨》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17、张籍《春别曲》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18、张籍《春别曲》江头橘树君自种,那不长系木兰船。
19、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20、张籍《相和歌辞·江南曲》长江午日酤春酒, 高高酒旗悬江口。
21、李白《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
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
22、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23、王之道《鹊桥仙·断虹霁雨》长江滚滚向东流,写不尽、别离情状。
24、王勃《滕王阁序》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25、苏轼《满庭芳·三十三年》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
描写浩荡长江的古诗句遥望长江水,我的心潮如同江水一样汹涌澎湃。
这条横亘千古的巨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象征。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长江的诗句,希望大家喜欢。
形容长江的诗句明代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宋代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宋代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唐代杜甫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代杜甫的《旅夜书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与长江有关的诗句唐代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唐代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唐代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唐代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代王勃的《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赞美长江的诗句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唐代张籍的《春别曲》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唐代杜甫的《梅雨》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唐代的《晴江秋望》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
描写浩荡长江的古诗句遥望长江水,我的心潮如同江水一样汹涌澎湃。
这条横亘千古的巨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象征。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长江的诗句,希望大家喜欢。
形容长江的诗句明代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杨慎诗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原文译文赏析《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明代·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译文】滚滚长江向东流,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
争什么是与非、成功与失败,到头来都是一场空。
只有青山依然存在,太阳依然日升日落。
在江边的白发隐士,早已看惯了岁月的变化。
和朋友难得见了面,痛快的畅饮一杯酒。
古往今来的多少事,都付诸于人们的谈笑之中。
【注释】临江仙: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字数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等六种。
常见者全词分两片,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
东逝水:是江水向东流逝水而去,这里将时光比喻为江水。
淘尽:荡涤一空。
成败:成功与失败。
青山:青葱的山岭。
几度:虚指,几次【赏析】这是一首咏史词,借叙述历史兴亡抒发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
从全词看,基调慷慨悲壮,意味无穷,令人读来荡气回肠,不由得在心头平添万千感慨。
在让读者感受苍凉悲壮的同时,这首词又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并且折射出高远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
作者试图在历史长河的奔腾与沉淀中探索永恒的价值,在成败得失之间寻找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历史兴衰之感,更有人生沉浮之慨,体现出一种高洁的情操、旷达的胸怀。
读者在品味这首词的同时,仿佛感到那奔腾而去的不是滚滚长江之水,而是无情的历史;仿佛倾听到一声历史的叹息,于是,在叹息中寻找生命永恒的价值。
在这凝固地历史画面上,白发的渔夫、悠然的樵汉,意趣盎然于秋月春风。
江渚就是江湾,是风平浪静的休闲之所。
一个“惯”字让人感到些许莫名的孤独与苍凉。
幸亏有朋自远方来的喜悦,酒逢知己,使这份孤独与苍凉有了一份慰藉。
“浊酒”似乎显现出主人与来客友谊的高淡平和,其意本不在酒。
古往今来,世事变迁,即使是那些名垂千古的丰功伟绩也算得了什么。
只不过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且谈且笑,痛快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