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手术配合
- 格式:docx
- 大小:21.21 KB
- 文档页数:2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护理作者:张焕刘艳凤李彩凤陈妍孙妍来源:《家庭心理医生》2015年第07期摘要:目的探究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护理措施。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采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的患者30例,对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护理用品、流程及注意事项、并发症作具体论述。
结果 30例患者中24例术后恢复良好,无不良反应(80%),2例患者出现由于关闭位置不正引起的残余分流(6.7%);4例患者出现红细胞破坏现象(13.3%)。
结论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对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患者的康复存在重要意义,但要注意其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外科;護理0 引言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置入输送器,经输送器置入封堵器送至房间隔缺损处,达到闭合房间隔缺损的目的。
Ⅱ孔型房间隔缺损,缺损直径5 mm。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采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的患者30例,对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护理用品、流程及注意事项、并发症作具体论述。
1.2 方法用物准备:常规行右心导管检查物品1套。
AMPiatzer封堵器,输送器由内心和外鞘组成,鞘管外径8~12F。
直径0.035英寸、长260㎝加硬导丝1根。
直径0.035英寸、长150 cm 导丝l根。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食管探头。
作好术前准备和指导,术中经6F端孔管置人长260 cm的置换导丝,将先端置于左上肺静脉,沿该导丝送测量球囊导管至左房间隔缺损处,以稀释造影剂充盈球囊,需在食管超声监测下调整球囊大小,确定此时球囊内的造影剂总量后完全回抽造影剂,将球囊导管撤至体外。
术后注意残余分流与关闭器位置不正引起的并发症的护理。
2 结果30例患者中24例术后恢复良好,无不良反应(80%),2例患者出现由于关闭位置不正引起的残余分流(6.7%);4例患者出现红细胞破坏现象(13.3%)。
3 讨论3.1术前护理重度心力衰竭、夹层动脉瘤、心脏黏液瘤患者术前绝对卧床休息。
房间隔缺损临床路径(2011年版)一、房间隔缺损经皮封堵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ICD-10:Q21.101)。
行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ICD-9-CM-3:35.5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可无症状,也可有活动后心悸、气促等;2.体征:可出现胸骨左缘2-3肋间收缩期柔和杂音,第二心音固定分裂等;3.辅助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等。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心血管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经皮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封堵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Q21.101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疾病编码。
2.有介入治疗适应证,无禁忌证。
3.年龄大于3岁或体重大于15千克,不合并中度以上肺动脉高压的患者。
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
2.根据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如心肌酶、大便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肺功能检查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选择用药。
可以考虑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2.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0.5小时,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总预防性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八)手术日一般在入院3天内。
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成人和能配合的儿童)或全身麻醉(不能配合的儿童)。
房间隔缺损封堵手术室护理配合房间隔缺损封堵手术室护理配合摘要:目的探究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术中护理配合技术,推进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手术护理的发展。
方法对我院现有先天性心脏病病例中采用间隔缺损封堵术进行治疗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
结论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术作为区别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已有多年临床经验。
与之相关的术中护理技术也日渐完善。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手术室护理引言房间隔缺损(房缺)是指左、右心房之间的房间隔存在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占先天性心脏病总数的15%~20%。
房间隔缺损治疗的传统方法是经心脏外科行缺损的修补术,但需要开胸和建立体外循环,存在较大的手术创伤和较高的并发症。
随着介入手术的不断完善成熟,介入治疗房问隔缺损的技术已成为房间隔缺损治疗的主流方法。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是将蘑菇伞封堵器通过心导管技术,在缺损口左右侧打开封堵器伞盘,在超声心动图监视下,封闭缺损。
本文就其术中护理作如下论述:一、配合案例张某,女,21岁,2个月前体检心脏彩超提示,诊断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缺损间距为0.25cm。
无气喘,无四肢末端发紫,无晕厥、黑蒙史等。
听诊:于胸骨左缘第2~4肋间可闻及2/6级柔和样收缩全期杂音。
拟定2014年5月21日,在局部麻醉下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2014年5月20日,手术室收到择期手术通知单,并安排手术间。
二、器械2.1手术器械无菌导线套、100mm场F16导尿管(中段)两根、细钩针、长电刀头、2/0-3/0编织缝合线3根。
2.2器械护士的配合器械护士提前准备无菌导线套,将彩超导线套住,探头用无菌手套包裹,7号线结扎[1]。
心包悬吊用蚊式钳钳夹线尾端,心肌荷包线由细钩针牵引穿过导尿管,尾端用rubble钳钳夹。
使用彩超探头前及术中随时用碘伏液润滑皮肤,保证探头正常工作。
封堵器有时会反复收回再放置,每次回收要彻底清洗。
内推管前推打开前、后伞时,用20ml注射器抽取温盐水沿套管注入,保证润滑。
当代护士2010年11月中旬刊(学术版)29-※Jl,科护理小儿房室缺患者行右胸侧切口的手术配合谢永琼杨小琼摘要总结了68例小儿房室缺行右胸侧切口患者的手术配合。
包括了术前用物准备,术前心理准备,术中巡回护士、器械护士的配合要点。
认为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中配合,严谨的工作作风是该类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小儿;心脏;手术配合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6411(2010)11—0029-02本院自2006年至今,共实施小儿房室缺开右胸侧切口术共68例,术中做好心功能监测、血气分析、氧饱和度监测、中心静脉压监测等各项护理工作.手术得以顺利完成,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8例患者,男性43例,女性25例,年龄1.3.15岁.体重9—55K g。
体格检查:68例患者中。
46例患者胸骨左缘第2—3肋间均闻及2—3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P2亢进,伴震颤,22例患者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3级以上粗糙响亮的全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P2亢进,伴震颤。
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46例患者右心房、室稍增大,22例患者左心室向右心室分流。
房间隔缺损分为4型:中央型、上腔型、下腔型、混合型。
室间隔缺损分为:膜周型、动脉干下一漏斗部型。
1.2手术结果全组68例采用除颤仪复跳6例。
其余均自主复跳,术中无大出血。
术毕于手术间清醒拔管8例,直接送患儿回病房,60例带气管导管回I C U,l一2d所有患儿转回病房,无l例死亡。
2手术配合2.1用物准备:体外盆。
体外普器。
小儿特器,体外拉勾,d,J L胸腔自动露勾(2个)。
一次性用物包括7x17编织线。
5x12编织线.4×12编织线,4号、7号慕丝线,一次性吸引管,薄膜,敷贴,0/4—0/5滑线,胸引管,胸引瓶。
2.2心理准备:巡回护士术前l d到病区访视患者,查阅病历,了解病情,查看各项检查是否齐全,指标是否正常,如有影响手术的因素存在,要及时处理。
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配合体会房间隔缺损(A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ASD是指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原始房间隔在发生、吸收、融合时出现异常,左右房间隔间残留未闭的房间孔,分原发孔缺损和继发孔缺损,可单独存在亦可并发其他心血管畸形。
ASD血流动力学改变是在心房水平存在左向右分流,分流量大小主要取决于缺损的大小和左右房之间的压力阶差。
按缺损的部位分为:卵圆窝型缺损,上腔静脉型缺损,不腔静脉型缺损。
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常选择上腔静脉型缺损。
我院胸腔镜辅助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两例效果满意,先将配合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例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0~42岁,平均体重46~52kg,手术时间2009年9月25日。
1.2 麻醉方式:采用全麻双腔+单腔气管插管完成手术,体外循环方法为股动静脉插管或手术操作窗口上腔静脉插管转流。
1.3 手术方法:为在第6肋间腋中线做切口,置入胸腔镜,于右胸骨旁第3或4肋间做2切口,腋前线第4肋间做第3切口。
置入手术器械,切开心包,右心房切口修补房缺。
2 手术配合2.1 术前访视病人,了解病人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既往史,查阅患者超声诊断,做好心理护理,减少病人的术前恐惧心理,陌生感,更好的配合医生手术。
2.1.1 物品准备:常规心脏外科手术器械,胸腔镜专用手术器械如:套管、推结器、乳突牵开器、小开胸器、光学试管,胸腔镜成像系统,4/0-6/0prolene,4×12无损伤线6~8根,长电刀头、除颤仪、常规开胸器、体外循环手术器械。
2.1.2 手术体位:病人采取仰卧位、右侧垫高15度显露右腹股沟以备股动静脉插管,进行体外转流。
2.2 术中配合2.2.1 巡回配合,核对姓名、床号、年龄、手术名称,做好心理护理,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协助麻醉医生建立动脉通道,全麻插管,建立劲内静脉。
留置导尿,将电刀负极板贴置患者左上肢肩背部,术前准备处置完毕后在手术医生协助下摆好体位,协助连接中心吸引装置,高频电刀,胸腔镜成像系统,密切观察手术进展程度,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的护理配合摘要】目的讨论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的护理配合。
方法配合手术治疗进行护理。
结论固定胸腔引流管、导尿管,保持引流通畅,并观察引流液的色、量、质,加强管道护理,防止滑脱。
保障患者安全。
【关键词】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护理配合随着近年来心血管手术安全性的不断提高,小切口心脏手术渐趋盛行。
小切口心脏手术的特点是切口美观、隐蔽、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愈合好、畸形少、费用少等。
但由于切口小,术中术野显露较差,术前应明确诊断,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同时对外科医生的手术操作技能也提出较高要求。
本文以右腋下小切口微创房间隔缺损修补术为例介绍手术护理配合。
1 主要手术步骤及护理配合1.1手术前准备摆放体位后,协助医师正确粘贴体外除颤板。
切口周围皮肤消毒范围为:前后过中线,上至锁骨及上臂1/3处,下过肋缘。
按照胸部侧卧位切口手术铺巾法建立无菌区域。
1.2主要手术步骤1.2.1右前胸切口:即取右侧腋中线第二肋交点与腋前线第五肋间交点连线行约5cm切口,于腋前线第四肋进胸。
传递22#大圆刀切开皮肤,电刀切开皮下组织及肌层,传递侧胸撑开器暴露切口。
1.2.2建立体外循环:传递无损伤镊、25公分解剖剪剪开心包并传递圆针慕丝线固定心包。
传递血管游离钳游离上、下腔静脉和主动脉并在主动脉根部作荷包缝合,插特定制作的长形带导芯的主动脉供血管。
于右心耳部作荷包,并切开心耳插上腔静脉引流管;于右房壁作荷包缝线,切开后插下腔静脉引流管。
体外循环开始后,阻断升主动脉并于主动脉根部注人冷停搏液。
1.2.3传递无损伤镊及无损伤剪,切开右心房,暴露房间隔缺损。
1.2.4修补房间隔缺损:如缺损较小,传递不可吸收缝线予以直接缝合;如缺损较大或位置比较特殊也可使用自体心包片或涤纶补片修补缺损。
1.2.5关闭切口: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传递三角针慕丝线固定,传递无损伤缝线缝合并关闭心包,传递慕丝线缝合切口。
1.3术后处置为手术患儿包扎伤口,及时加盖棉被进行保温。
心胸外科手术配合房间隔缺损一术前准备1.心理护理热情耐心的对待患者,消除患者的顾虑使其充满信心的接受手术,告之患者进手术室前取下义齿,发夹,眼镜,手表,钱等物品,并交给其家属保存。
2.物品准备心脏基本器械,涤纶补片,涤纶编结线,4-0滑线, 无菌生理盐水冰块,胸骨锯,钢丝,骨蜡二麻醉方式: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三手术体位:仰卧位四手术切口:胸骨正中切口五手术配合步骤六手术中注意事项心内膜垫缺损修补术一术前准备1.心理护理热情耐心的对待患者,消除患者的顾虑使其充满信心的接受手术,告之患者进手术室前取下义齿,发夹,眼镜,手表,钱等物品,并交给其家属保存。
2.物品准备心脏基本器械,涤纶补片,涤纶编结线,4-0滑线, 无菌生理盐水冰块,胸骨锯,钢丝,骨蜡二麻醉方式: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三手术体位:仰卧位四手术切口:胸骨正中切口五手术配合步骤室间隔缺损一术前准备1.心理护理热情耐心的对待患者,消除患者的顾虑使其充满信心的接受手术,告之患者进手术室前取下义齿,发夹,眼镜,手表,钱等物品,并交给其家属保存。
2.物品准备心脏基本器械,涤纶补片,2-0或3-0涤纶编结线,4-0滑线, 无菌生理盐水冰块,胸骨锯,钢丝,骨蜡二麻醉方式: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三手术体位:仰卧位四手术切口:胸骨正中切口五手术配合步骤建立体外循环的基本步骤及手术配合胸外科手术配合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一术前准备1.心理护理2.物品准备胸科基本器械,吻合器,闭合器,荷包钳,荷包线,可吸收线二麻醉方式:全身麻醉三手术体位:右侧卧位四手术切口:后外侧切口五手术配合步骤六手术中注意事食管破裂修补术一术前准备1.心理护理2.物品准备胸科基本器械,二麻醉方式:全身麻醉三手术体位:右侧卧位四手术切口:后外侧切口五手术配合步骤肺叶切除术一术前准备1.心理护理2.物品准备胸科基本器械,3-0可吸收线二麻醉方式:全身麻醉三手术体位:侧卧位,仰卧位四手术切口:后外侧切口,前外侧切口,正中切口五手术配合步骤六手术中注意事项贲门部纵行肌层切开术一术前准备1.心理护理热情耐心的对待患者,消除患者的顾虑使其充满信心的接受手术,告之患者进手术室前取下义齿,发夹,眼镜,手表,钱等物品,并交给其家属保存。
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的护理【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的护理措施。
在引言部分中,对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的背景介绍、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对象进行了阐述。
在正文部分中,详细描述了术前准备、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并发症的护理以及饮食和营养护理。
在结论部分中,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并探讨了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总结,可以看出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的护理在患者术后恢复和康复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也提出了需要加强护理质量和不断完善护理方案的建议。
本文将为相关医护人员提供实用的护理指导,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护理,术前准备,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并发症,饮食和营养,护理效果评价,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房间隔缺损是指心脏的房间隔出现缺损,导致心脏的左右两个心房之间没有完全隔开,使得血液在心脏内部出现异常的通流情况。
这种疾病通常在出生后的婴幼儿期就可以被发现,但也有一部分患者在成年后才被确诊。
房间隔缺损会导致心血管系统的功能障碍,严重的情况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是一种通过导管技术在心脏内部进行修补的治疗方法。
相比传统的开放手术,介入封堵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已经成为治疗房间隔缺损的首选方法之一。
术后护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良好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旨在介绍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的护理工作,帮助护士和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这一手术过程及护理要点,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专业的护理服务。
1.2 目的和意义本文旨在介绍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的护理措施,旨在提高护理人员对该手术的了解和操作技能,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存率。
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介入手术,可以有效修复房间隔缺损,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通过本文的介绍,护理人员可以全面了解该手术的术前准备、术中护理、术后护理以及并发症的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护理服务。
胸腔镜下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手术配合魏凯静;于恩杰;刘丹丹【期刊名称】《天津护理》【年(卷),期】2010(018)001【总页数】2页(P22-23)【关键词】胸腔镜;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手术【作者】魏凯静;于恩杰;刘丹丹【作者单位】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天津,300457;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天津,300457;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天津,30045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6传统心脏直视手术需劈开胸骨,建立体外循环,手术创伤大。
而全胸腔镜心脏外科手术〔1〕(total thoracoscopic cardiac surgorg,T TCS)的最大优点在于不开胸的前提下保证手术效果,最大可能减少手术创伤,不须切断肌肉,可以分离肋间肌肉入胸,不用开胸器,无骨骼损伤,创伤小恢复快,手术后疼痛轻〔2〕。
我院进行了4例胸腔镜下心脏手术,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4例,男2例,女2例,年龄3~13岁,体重16.5~42 kg。
其中 3例室间隔缺损,膜周部5~8 mm,1例房间隔缺损,10 mm,均为左向右分流。
1.2 手术方法采用单腔气囊内插管,静吸复合全麻,患者取仰卧位,右侧垫高30度。
右侧腹股沟纵切口,分离股动、静脉,体重≥35 kg患者经股静脉插入双极管建立体外循环。
体重<35 kg患者采用股动脉、股静脉、上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
分别于右胸骨旁第3肋间(2孔)、右近腋前线1 cm第3肋间(3孔)、右侧锁骨中线第6肋间(1孔)经胸腔镜下确定右膈神经的位置,从右膈神经的上方切开心包,上至升主动脉根部,下至下腔静脉根部。
体外循环开始后,套带法阻断上、下腔静脉,阻断钳钳闭升主动脉,冷晶体心脏停跳液顺行灌注保护心肌后完成手术。
2 术前护理2.1 心理护理胸腔镜下心脏手术是一项新技术,尚未被广大患者所接受,术前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访视中针对家属阐明此项技术与传统手术方法的不同,及其开展的成熟性,安全性及优点。
医院手术室心脏外科手术的护理配合一、概述(一)心脏手术的剖胸途径多采用正中胸骨锯、劈开,也可选用右侧、左侧、双侧或胸腹联合切口(主动脉瘤)。
心脏位于中纵隔,心包腔是个密闭的腔。
贴在心脏及大血管表面一层为脏层心包,另一层为壁层心包。
两层之间为心包腔,内有少量液体,跳动时起润滑作用。
整个心包呈圆锥形,底部坐在膈肌上面。
心包的返折在心脏大血管起始部和左房后壁的一小部分。
整个心脏完全埋在心包内。
心包返折处在心脏外科有意义。
升主动脉和肺动脉起始部完全被心包包裹形成一个大血管鞘,此鞘后方为左右贯通的窦统称为“横窦”心脏手术可在此处下钳,阻断升主动脉和主肺动脉。
正中胸骨劈开切口适用于:几乎所有的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和冠心病外科。
手术体位:仰卧位,平肩置海绵垫一块。
于正中线将胸骨全部劈为左右两半。
因胸骨前方缺少肌肉组织,血运也较差,为减少胸骨感染与不愈合的机会,部分术者将皮肤切口设计成弧线形,与胸骨正中劈开切口错开,以减少伤口并发症的产生,现已很少有人使用。
胸骨劈开线的正后方,为右侧胸膜的返折部,在劈开时易撕破胸膜。
左侧开胸:经左侧第四或第五肋间(同胸外科开胸方法)。
(-)手术类型1切开右房,房缺、心内膜畸形(原发型)、膜部室间隔缺损、肺静脉畸形引流、心腔黏液瘤、三尖瓣成形。
2.切开右室,室缺、右室流出道狭窄、心室双出口、法洛四联症。
3.切开肺动脉,肺动脉狭窄、重症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室缺。
4.切开主动脉,主动脉窦瘤破裂、主动脉瓣置换、升主动脉置换。
5.切开左室,室缺、左室壁瘤。
6,切开左房,左房黏液瘤、三房变异、二尖瓣置换/成形。
(三)建立体外循环注意事项1游离上、下腔静脉时防止出血。
6.肝素用量一定要准确。
7.主动脉插管防止插到夹层,固定要确切。
8.上下腔插管粗细、深浅要适宜。
9.左房插管时,防止带入气体。
10阻断升主动脉时要准确。
11上下腔静脉缝合结扎线要牢固。
12停跳液的回收(钾比正常人多四倍)。
13腔静脉管如果有气体时处理方法为注入0.9%生理盐水。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手术配合
常规器械用物:
先心基础包、先心器械包、管道钳包、胸锯、腹包、衣服包(2 包6 件)、专单包、治疗巾包、盐水垫包、灯把手(2 个)、干缸。
一次性用物:
各型号手套、大纱布(2 包)、小纱布(2 包)、手术贴膜、手术清洁袋(2个)、吸引器管(头2个)、骨蜡(1-2包)、鲁米尔(4-6个)、棉绳2-3根、一次性电刀柄、一次性电刀清洁片、一次性刀片22#或23#、11#、15#各一个、爱惜康丝线(小儿:2-0#线1个、0#线1个,成人:0#线2个、1#线1个)、涤纶编制线(小儿:3-0#线4-5个、4-0#线1个,成人:2-0#线4-5个、4-0#线1个)、戊二醛和20ml注射器1支、冲洗器、胸腔引流管(小儿:16#或18# 2根,成人:28#2 根)、钢丝。
备用物品:
普理灵线各型号(根据医嘱开启)、涤纶修补片(大、小)、可吸收线2-0#、3-0#、4-0#、中号胸腔撑开器、除颤器、备用器械包、炒冰仪器。
手术体位:平卧位或侧卧位。
手术步骤:
1 、铺套好手术托盘,整理手术用物(器械定位放置)、涤纶编织荷包线去单头针、涤纶编织牵引线中分1/2剪断、准备针器收集贴膜、骨蜡揉搓成小球状、配制心包浸泡液备用、整理体外循环管路、插管及接头,中弯钳带7#丝线4〜5根、
中弯钳带棉绳备用。
清点用物。
2、术野消毒:2 把卵圆钳各夹持2 块小纱布。
3、铺无菌巾:患者左右侧各一单层中单、切口上下各一双层中单、 4 小单、1 小单擦拭碘伏、贴手术贴膜、患者下肢处放一中单、铺腹单、将手术托盘移置手术床尾就位。
4、切皮:递丝线1 根定位。
递纱布及有齿镊,电刀柄、甲状腺拉钩。
协助一助固定整理体外循环管道,递管道钳、直剪刀和碗断管。
5、开胸骨:递长/大剪刀游离剑突、电锯、骨蜡止血。
盐水垫保护切口,递甲
状腺拉钩、胸撑牵开暴露胸腔
6、开心包:递精细镊子、电刀柄,圆针4#或7#牵引心包。
7、游离主动脉、缝荷包:递正针2-0#线或3-0#线1 根,反针2-0#线或3-0 #线1 根,同时递鲁米尔。
8、主动脉插/接管:递超锋利剪刀、大弯钳、主动脉插管(带管道钳)、11#刀、4#或7#带线固定、干纱布接管、角针7#线固定,小直钳夹固。
9、游离上腔静脉、缝荷包:根据插管类型选择荷包线2-0#线或3-0#线1 根(直角插管用5-0#普理灵线),同时递鲁米尔。
10、上腔静脉插/接管及阻断:递上腔静脉插管、11#刀、大弯或剪刀扩口、4 #或7#带线固定、接管。
递小直角钳、中弯钳带棉绳1 根阻断,蚊钳固定。
11、游离下腔静脉、缝荷包:递2-0#线或3-0#线1 根,同时递鲁米尔。
12、下腔静脉插/接管及阻断:递下腔静脉插管、11#刀、剪刀或大弯钳扩离、4#或7#带线固定、接管。
递肾蒂钳游离、中弯钳带棉绳1 根阻断,蚊钳固定。
13、整理台面,将管道用中单遮盖。
14、切开心脏:递11#刀、超锋利剪刀、动脉拉钩牵开暴露房间隔。
15、修补缺损:据情况选择自体心包片或涤纶修补片,递普理灵线(型号据医嘱)修补。
16、缝合心脏:编织线缝合。
17、依次拔除下腔静脉插管、上腔静脉插管、主动脉插管:递线剪,回收棉绳、鲁米尔,拔主动脉插管时递熊掌镊子。
18、冲洗缝合切口:据情递冲洗球、涤纶编制线修补漏缝隙。
19、缝合心包:清点用物。
递圆针4#或7#丝线。
20、放置胸腔引流管,彻底止血:碘伏、刀、管、角针7#丝线固定,骨蜡胸骨止血。
21、关胸骨:清点用物。
递钢丝针持夹持钢丝,钢丝尾端用可可钳夹持裹绕
3 圈。
递钢丝剪。
22、缝合肌层、皮下及皮内:清点用物。
递圆针7#丝线、2-0#或3-0#可吸收线、4-0#可吸收线或不可吸收滑线。
23、包扎切口。
24、清洗手术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