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甘蔗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与管理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6
甘蔗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在这个文章中,我将为您详细介绍甘蔗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甘蔗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它的种植和管理对于产量和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采用适当的技术和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甘蔗产量并保证其优质。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栽培技术。
一、土壤准备和施肥甘蔗对土壤要求较高,适宜的土壤pH值应在6.0至7.5之间。
在种植前,应充分耕作和翻晒土壤,以确保良好的通气和排水。
施用有机肥料可改善土壤结构和提供营养物质。
在甘蔗生长期间,适时施肥是至关重要的。
通常可以采用分段施肥法,根据甘蔗的生长阶段和需求,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以满足作物的需求。
二、品种选择和繁殖材料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甘蔗品种进行种植。
优质的繁殖材料是保证甘蔗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可以选择高产、抗逆、耐病虫害的优质品种,并进行无病毒繁殖繁殖,确保有良好的繁殖材料。
三、适时播种和密植栽培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
通常,甘蔗的播种期可以在季节交替时进行,以保证良好的生长和发育。
在播种时,应控制好种子的密度,适当进行密植栽培,以提高产量。
一般来说,每亩种植量应控制在20000株左右。
四、浇水和灌溉管理甘蔗对水分需求较高,要保证正常的生长和发育,需要良好的灌溉管理。
适量的灌溉有助于提高产量并保证良好的品质。
在干旱季节,应增加灌溉频率和水量。
然而,在降雨较多的季节,要注意排水和合理的水分管理,以避免甘蔗遭受过度浸泡引发的病害。
五、除草和病虫害防治除草是甘蔗栽培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措施。
甘蔗的光合作用受到杂草的竞争会降低,因此需要定期进行除草工作。
同时,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采取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如合理施用化学农药或生物农药,有助于减少病虫害对甘蔗的危害。
六、管理和修剪在甘蔗的生长过程中,管理和修剪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甘蔗应定期除去老化和枯黄的叶片,以保证绿叶面积和光合作用的进行。
同时,要控制甘蔗的分蘖和芽眼数量,保持适宜的茎密度。
甘蔗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技术一、整地除草1、种植甘蔗的土壤必须要肥沃,土质要透气、疏松,这样甘蔗才可以生长的更好。
2、整地的时候一般是深耕30cm左右,在深耕后一定要进行开沟,深度大概在20-30cm左右。
3、如果种植甘蔗的土地杂草太多,就会影响甘蔗正常生长,一定要及时将杂草清除。
4、要注意,在挖沟的时候必须注意足够平整,排水措施也要提前准备。
二、选种晒种1、种植甘蔗一定要选择品种纯正、抗病性好的,而且抗倒伏性要好。
2、如果是新鲜的甘蔗梢头苗,它的含量水量就会比较高,可直接进行下一步处理,把梢头苗去除老叶鞘,再把新叶鞘平铺到地面上进行晾晒。
3、之后进行砍段处理,按照二芽一段的方式,把甘蔗梢头苗平直的进行砍段,在砍断的时候一定要保证伤口平整光滑。
4、如果是部分稍密的枝头,可以使用三芽一段、五芽一段的方式调整。
三、浸种催芽1、种植甘蔗时可以采取浸种的方法提高种苗催芽率,将生长健康的种苗放在清水里面浸泡1-2小时左右。
2、或者将其放入石灰水中浸泡24小时,这样就可以消灭种苗表面附着的病菌,促使其发芽。
四、移栽定植1、浸种处理后一定要将甘蔗种苗以1.2米的行距种植在疏松透气、排水性良好的土壤里面,种植必须要压实根部的土壤,这样可以避免植株倒伏。
2、而且一定要为甘蔗浇灌1次透水,这样可以让植株更好的适应种植环境。
五、后期管理1、等待甘蔗种苗恢复生长后一定要每隔2月松土除草1次,这样可以避免杂草和种苗争夺养分。
2、而且苗期温度一定要保持在20-25°C左右,这样可以促进幼苗的生长,如果甘蔗进入了成熟期,要将温度降至13°C左右,这样有利于糖分的累积。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总2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甘蔗高产栽培技术第一部分旱地糖料甘蔗的栽培技术要点根据甘蔗的生长发育特点以及对土壤、营养、水分等等外界的要求,下面以广西区春植蔗为例对旱地新植糖料甘蔗的栽培技术进行简要介绍。
一、整地及播种1.深耕整地。
播种前最好进行蔗地机械深耕深松,30-50厘米。
实践证明,蔗地进行深耕深松是提高糖料蔗单产和含糖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加蔗农收入的有效措施,可促进甘蔗的可持续发展。
没有机械化耕作的土地也要尽量做到精细整地,使耕作层达到深、松、碎、平,创造良好的保水、保肥、透气和增温的土壤条件,以利于甘蔗的发芽和根系的生长。
同时要根据蔗地的地势状况平整土地或修筑成梯田,以利于大雨来临时的排水。
2.开好种植沟。
旱地甘蔗宜提倡“深沟浅植”。
中等肥力以上的蔗地要改变传统的窄行种植(90-100厘米)为宽行种植(120—130厘米),沟深20-30厘米、沟底宽25-35厘米;水田种蔗,肥水充足,行距要适当加宽。
同时要注意开好排水沟。
为了便于机械化管理和操作,行距可根据使用的机械进行调整。
我区目前推广的新台糖品种具有较强的分蘖能力和宿根性,且生长旺盛,要夺取高产必须具有较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实践证明,推广米的宽行种植,不仅能充分利用地力和光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还能确保糖料蔗健壮生长,促进有效蔗茎增加,且蔗茎长、粗、重,从而易获得较高产量。
对一些瘦、瘠的旱坡地行距可为80~90厘米,以增加蔗地的亩有效茎数和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而达到高产。
旱坡地还要按等高线开行,这样可以减少雨水冲刷土壤,起到保水保肥保土的作用。
二、采用良种,选好蔗种1.选用良种。
因地制宜地选用适宜当地栽培的良种是夺取高产的有效措施,糖料蔗良种是指抗逆性强(特别是抗旱力强)、适应性广、宿根性强且高产高糖的品种。
目前广西推广的良种有新台新台糖22号、桂糖21号、桂糖97/69、台优等品种。
景东县旱地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摘要介绍了景东县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旱地甘蔗低产的主要原因,总结了其高产高糖综合栽培技术,以期为旱地甘蔗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甘蔗;低产原因;高产;栽培技术;旱地;云南景东中图分类号 s566.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3-0046-02甘蔗是景东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是蔗区农民经济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的重点产业。
而旱地甘蔗又是景东县甘蔗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旱地甘蔗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首先,着力推广高产高糖良种;其次,应用科学的栽培管理方法及综合技术措施,全面提高甘蔗单产及糖分。
景东县山地甘蔗的产量由2006—2007年榨季的73.5t/hm2增加到2010—2011年榨季的87.3t/hm2,产糖由2006—2007年榨季的9.5t甘蔗产1t糖提高到8t甘蔗产1.02t糖,增产效果十分明显。
1基本情况1.1自然和地理条件景东县位于云南省的西南部,普洱市北端,地处东经100°22′~101°15′,北纬23°56′~24°29′之间。
东与楚雄州南华县、双柏县接壤,西与临沧市云县隔澜沧江相望,南与镇沅县相依,北与大理州南涧县相连,是普洱市的北大门。
景东县土壤资源丰富,具有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2种气候类型,是甘蔗种植比较适宜的地区。
境内最低海拔795m,最高海拔3370m,年平均气温18.3℃,日平均温度≥10℃的积温为4326℃,年平均降雨量1087mm,年日照时数2132h,年均相对湿度77%,无霜期327d。
全县国土面积4465.85km2,其中热区面积有1134.9km2,海拔在800~1500m最适宜的蔗区面积有18825hm2,其土地资源丰富,土地平整、肥沃,交通方便,农民种蔗积极性较高。
1.2甘蔗发展现状景东县甘蔗发展历史悠久,县委、政府历来都十分重视蔗糖生产,把蔗糖产业作为“十一五”计划的重点产业来抓,使景东县甘蔗生产得到持续稳健的发展。
旱地甘蔗高产经验甘蔗是我县主要经济作物,年种植面积30多万亩,多为旱地种植,以往一般亩产原料蔗仅4吨左右。
近年来,通过耕作改制,选用良种,推广良法,已涌现出一批亩产原料蔗7~8吨的高产典型。
现将其高产经验介绍如下:一、深耕整地,改良土壤利用大型拖拉机带动有铧犁进行土壤深翻或用深松犁深松,结合增施有机肥,使土壤耕作层厚度达到30厘米以上,从而改善土壤内部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以利于甘蔗根系深扎,提高其抗旱能力。
二、培肥地力,以肥调水旱地甘蔗低产原因主要是缺水和缺肥,为此必须注意培肥地力:一是重视有机肥的施用,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二是增加肥料的投入,实行氮、磷、钾肥合理配施;三是推广蔗叶还田及甘蔗间种黄豆(或花生)等技术,以改善土壤的微生物环境。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可创造一个“深、松、细、肥”的土壤环境。
三、适时下种,提高种植质量为了延长甘蔗生长期,促进甘蔗早生快发,新植蔗一般采用冬植或早春植,这样可使甘蔗封行早,从而减少蔗行间的水分蒸发。
下种时要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结合拌药防治地下害虫。
下种、施肥后,盖土厚度要达到10厘米左右,以避免甘蔗种被旱死或冻死。
另外,下种时还应做到合理密植,以确保每亩有足够的苗数,从而提早封行时间,减少干旱对蔗苗的为害。
四、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下种时盖地膜,一方面可以保持土壤水分和养分,提高地温;另一方面可促进甘蔗早生快发,提高抗旱能力。
有条件的地方,下种时还应尽量做到种植沟湿、肥料湿和种苗湿。
五、选用抗旱、耐旱品种,发挥品种优势如选用新台糖22号、新台糖25号、桂糖94/119等抗旱、耐旱性较好的品种,以利于提高旱地甘蔗产量。
六、科学管理1. 适时查苗、补苗、间苗、定苗,避免土壤水分浪费。
甘蔗出苗后,要留够苗数并及时把弱小苗、带病苗和多余的分蘖间去,为甘蔗植株生长整齐、健壮打下良好基础。
2. 早施肥、早管理。
苗齐后注意早追肥,并在雨季来临前,即5月底6月初进行大培土和追肥,使甘蔗在雨季到来时有足够的水分和营养供应,从而促进甘蔗的伸长。
种植技术2020.09 某区域甘蔗种植区由于多年的冬春大旱,使得甘蔗产量相较于以往有了明显降低。
为将这种现象的发生风险降到最低以提高甘蔗种植产量,作为技术人员应针对其高产栽培的几项关键技术进行深入分析与管理,在大量试验中总结相关数据,为蔗糖产业的未来转型奠定基础。
1 甘蔗快锄低砍技术甘蔗快锄低砍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利用锋利的短把小锄作为收割甘蔗的主要工具,并在过程中应用低砍方式。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甘蔗产量,入榨甘蔗的糖分也能够有效提升,同时也是降低收割面病菌感染风险与提高其抗寒性能的关键方式。
1.1 优势以每667m 2,5000条甘蔗计算,采取该种收割方式每一条甘蔗的收割量将增加0.005kg,那么667m 2将共增收250kg,从而实现全面的增产增收。
再加上甘蔗入榨量与产糖率提升,制糖企业的制糖成本也将缩减;由于高位芽被去除的主要原因,使得甘蔗下部的芽萌发的要快的多,茎数在这种情况下获得了明显增长[1];该种技术的应用使得宿根蔗留养数量达到了4至5根,种植费用减少使得蔗农收入明显增长;高位芽的去除使得在输送养分时只能通过低位芽,此种条件下对于甘蔗来说,无论是抗倒伏能力还是抗病虫害能力均得到了明显提升。
1.2 技术要点应用此种方法地面与锄头之间的夹角应大于10°,且需要用力适中,避免出现一锄头砍不断的情况,增大赤腐病的发生风险,甚至影响萌芽率降低产量;一般情况下,不培土的甘蔗应紧贴土皮砍,若培土较浅则需要进入土壤大约3.3cm 处低砍,培土高的则需要进入到土壤5cm处。
2 甘蔗小水窖工程建设技术“靠天吃饭”是很大一部分甘蔗种植户的想法,在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的情况下一旦遇到干旱天灾将无法抵抗。
尤其是在干旱季节下,各处的用水均极为紧张,为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加快小水窖的建设进度。
2.1 优势偏远地区甘蔗的种植生产条件不仅交通极其不便,且土地贫瘠、地块零散,以本文所举甘蔗种植地区为例,经常会出现干旱缺水的情况[2]。
旱地甘蔗高产栽培关键技术与管理探究覃孙骞发布时间:2021-09-20T08:47:45.291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6期作者:覃孙骞李巨绘[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带动了我国各个领域的进步。
来宾市农业科学院广西来宾 546100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带动了我国各个领域的进步。
甘蔗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无论是在食品行业还是在工业中都有着极高的经济价值。
甘蔗的生长对于气候和降水有着极高的要求,需要年降水量和光照条件充足,为提升甘蔗产业的发展效益,需要扩大甘蔗的种植面积,旱地甘蔗种植已成为我国甘蔗种植的主要种植模式。
基于此,针对旱地甘蔗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和管理进行探析。
关键词:旱地甘蔗;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管理模式引言甘蔗(Saccharumofficinaruml.)属禾本科甘蔗属,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是典型的多年生植物,植株由根、茎、叶、花、种子5部分组成。
以甘蔗为原料生产的蔗糖,占全球食糖产量的70%以上,甘蔗的生产和发展对保障人类食糖供给和营养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在世界上,超过100个国家在种植甘蔗。
在热带条件下,根据各地管理和生产条件,每年可实现150~300t/hm2的高生物量生产。
1旱地甘蔗高产栽培关键技术1.1选种受遗传因子的影响,不同甘蔗品种环境适应性不同。
就外观形态来看,细茎种根系萌发能力好,能形成较发达的根群,有利于促根深、快发根,促叶脉发达,叶片贮水增多,相应增强抗旱能力。
比较先芽后根,前快后慢,自动脱叶等品种,会增加作物蒸腾作用,而降低自身抗旱能力。
现阶段,甘蔗抗旱品种的选育、推广,是国内较长一段时间面临的重大课题。
这些年,云南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自主选育的甘蔗新品种云蔗03-194,经国家甘蔗新品种鉴定,该品种适栽云南省多个地区,为不错的抗旱性品种,值得大面积的推广应用。
1.2旱地甘蔗的地膜覆盖技术甘蔗种植面积的扩大是糖产业发展及甘蔗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甘蔗种植技术和管理要点甘蔗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种植技术和管理要点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以下是甘蔗种植技术和管理要点的详细介绍。
一、土壤选择和准备1.选择适宜的土壤:甘蔗喜欢温暖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对酸碱度要求不高。
优质甘蔗适宜选择肥沃的河谷土或黄红壤。
2.土壤准备:在甘蔗种植前,应进行深耕犁地,使土壤疏松,有利于根系生长。
还可以施用有机肥料或石灰,改善土壤结构、肥力和酸碱度。
二、品种选择1.根据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品种:甘蔗在不同地区的生长条件各异,有的地区寒冷,有的地区炎热。
根据不同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品种,以确保良好的生长。
2.选择高产优质品种:高产优质品种具有产量高、糖分高、抗病虫害能力强的特点,对甘蔗的经济效益有很大的影响。
三、甘蔗的种植和管理技术2.控制密度:甘蔗密度的控制需要根据品种的生长习性和栽培技术要求进行调整。
密度太大会导致正常生长受限,产量和品质降低;密度太小则会浪费空间和资源。
3.施肥要点:根据施肥计划,合理施用氮、磷、钾等主要养分和微量元素,以满足甘蔗的生长需求。
一般来说,肥料的施用要分几次进行,以避免养分过剩或不足的情况发生。
4.灌溉管理:甘蔗需要充足的水分才能正常生长,特别是在旱季或干旱地区。
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湿度,合理安排灌溉次数和用水量,并注意避免积水造成根系窒息。
5.病虫害防治:甘蔗易受到多种病毒、病菌和害虫的侵害,需要定期巡视,及时发现和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和防治。
可以采用化学药剂喷洒、生物防治或合理轮作等方式,保证甘蔗的健康生长。
四、收获和后期管理1.收获时机:甘蔗的收获时机与品种特性、生长情况和气候条件有关。
一般来说,在甘蔗成熟后3-4个月是最佳收获时机,此时甘蔗糖分和产量较高。
2.切割和摘心:使用锋利的工具将甘蔗切割成适当的长度,同时要摘除顶部的心脏部分。
这样有利于甘蔗底部的节间继续生长,并促进侧芽的分枝生长。
3.甘蔗田的修整:收获后需要对甘蔗田进行修整,包括清除杂草、除去田间秽物和残渣、松土等。
甘蔗无公害综合高产栽培管理技术[摘要] 针对甘蔗生长特点、提出相应栽培管技术措施、以期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生产目的。
[关键词] 甘蔗;无公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一、整地规划1.选择下田和旱地蔗田或旱地应选择建立在周围没有明显的潜在的污染源,有清洁的灌溉水源,排灌良好,地势平坦及缓坡地,土壤肥力中等,没有严重的农药、重金属污染的历史,阳光充足的地块。
2.进行深耕翻耙整平蔗地要求深翻35cm-40cm,使土壤松软、细碎、平整。
如果是水田平坦,我们四周要挖排水沟,沟深要达到50-70cm,中间要有十字型和丰字型。
3.开厢理沟应根据蔗区自然条件,结合甘蔗品种大中小茎和分蘖强弱来开挖种植沟下田或植株高和茎颈大的品种按110cm-120cm开厢;早坡地或中茎种和植株稍矮的品种以90cm-100cm开厢。
开厢后按厢开植蔗沟,植沟深35cm-40cm,底宽25cm-30cm。
蔗沟平直,沟底平整4.施肥肥料施用应符合db 51/338规定。
农药施用应符合db 51/337规定。
亩施英茂糖业有限公司加工生产有机肥200kg(有机质含量30%;n、p、k含量6%);英茂糖业有限公司加工生产复混肥100kg (n6%、p12%、k10%)。
二、播种1.选种,我们主要选择中大茎种,宿根性强高产、高糖新良种,采用生长健壮,无杂种,无病虫害做种。
下种前采用50%多菌灵浸种,减少病虫害提高甘蔗发芽率。
2.剥去叶鞘,将种茎按2-4个芽一段砍种。
灌溉条件好的坝地按3个芽一段砍种;早坡地按3-4个芽一段砍种。
砍种时应一刀砍断。
3.确定播种量每亩播8000芽-9000芽,大茎种每亩播8000-8500芽;中大茎种及中茎种每亩播8500-9000芽。
4.下种在10月下旬至1月中旬,下种芽向两测,覆盖土3-5cm,然后喷施除草剂,覆盖地膜,地膜要求紧贴土面,四周用细土压严压实,不通风透气,保证透光面在20 cm以上。
三、田间管理1.破膜引苗与揭膜将出土蔗苗从膜内引出,用细土填实破膜处,待气温稳定在20℃以上蔗苗基本出齐时揭膜。
旱地甘蔗高产综合栽培技术1. 前言甘蔗是我国南方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生物能源作物,其茎秆可提取糖分,还可作为酒精、酒醋、木糖醇及其他化合物的原料。
旱地甘蔗是指在无法喷灌或仅限于雨水灌溉的干旱地区,采用一定的生产方法和技术手段,实现高产的甘蔗栽培。
因此,研究旱地甘蔗高产综合栽培技术对于我国南方农业发展意义重大。
2. 选址与土壤选择选址应当选择适宜甘蔗生长的环境,避免地面坡陡或者地下含水层太浅的土地。
同时,在选址的时候需要选择土壤良好、排水良好的土地,宜选用粘土质壤土或砂粘质壤土,土壤的PH值应当在6-7之间。
3. 种质选育在进行旱地甘蔗种植时应当选择品种适应能力强、抗逆性强、高产稳产的甘蔗品种。
主要有双季型甘蔗和早熟性甘蔗两种不同品种:•双季型甘蔗: 它的生长期为5个月左右,播种时间为每年的1月至2月和7月至8月。
其特点为早种早收,对于两季的产量相对比较稳定,同时在早季的高温和晚季的旱热呈现出强的抗性。
•早熟性甘蔗: 它的生长期约为9-10个月,适宜在每年4-5月份播种,其特点为产量更为丰富,适用于要求甘蔗产品的酿酒和提取甘蔗糖等工业领域。
4. 土地整理在进行旱地甘蔗种植前需要将土地充分的深翻,将土层进行锄松,之后可以利用天然有机肥料来进行肥料投入和土壤改良,还可以添加适量的磷肥、钾肥,合理添加有机肥料。
土壤酸碱度过高需要在改良完后酌情添加石灰石粉,提高土壤的酸碱度。
5. 种植在进行旱地甘蔗的种植时,可以采用机械化的方法,也可以手工植株,单丘株距通常为100-120厘米,单株穴距为30-50厘米,在植株之后应当及时对根系进行深翻,保持通风采光,并在种植完成后进行浇水。
6. 管理旱地甘蔗在生长期主要需要进行除草、施肥、灌溉等管理。
在每年的生长期内可以注重根据不同生长期选用不同的肥料,在旱期进行灌溉,避免生产损失,也可以选择一些天然的除草方法来进行管理,这样可以保障甘蔗的质量和产量。
7. 病虫害防治在旱地甘蔗生长过程中,会存在一些常见的病虫害,如蚜虫、潜叶蛾等害虫和炭疽病、白粉病等病害,在进行病虫害防治时可以采用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注重防治和治疗两者结合的方法。
甘蔗抗旱的技术要点甘蔗种植的时候遇到干旱要怎样去处理呢,干旱会影响到甘蔗的正常生长的,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甘蔗抗旱的技术要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甘蔗抗旱技术选用良种选用台优、新台糖25号等抗旱高产良种。
机械深耕深松用大马力拖拉机深耕深松35-45厘米,可提高雨后蓄水量,水分也不易蒸发。
采用深沟平底种植,整地泥土要细碎,以增强土壤保水能力,便于蔗根生长和蔗芽的萌发。
下种保水技术1.增施有机肥。
2.采用新鲜种茎或多芽段种茎,浸种消毒,下种后适当淋水。
3.采用蔗梢(尾)剥叶(鞘)不砍种下种技术。
4.新植蔗下种后植沟覆土盖蔗种。
综合抗旱措施1.“三湿”(种苗湿、肥料湿、植沟湿)下种,雨后中耕松土,封沟蓄水。
2.采用秋冬植,提早管理施肥,早封行,防止地面水分散失。
3.采用地膜或蔗叶覆盖。
4 .扩大酒精废液喷淋种植甘蔗技术应用面积。
5.合理间套种。
6.缺苗严重田块,可拼株合垄缩小面积。
甘蔗防洪涝技术措施洪涝灾害是指持续时间较长的大雨或暴雨,形成大范围的地表径流,冲毁蔗沟或在地势低洼、地形闭塞的地方造成蔗田积水,影响甘蔗正常生长的农业气候灾害。
洪涝也是云南蔗区较常发生的灾害之一。
云南蔗区洪涝多发生在雨季中期或后期,发生洪涝后,蔗田长期渍水,造成土壤缺氧和甘蔗植株缺氧。
土壤缺氧后,根系呼吸受阻,吸收能力减弱,并且土壤中有效养分释放缓慢,有机酸的积累增多,使根系受毒害,地上部分根点和芽则萌发气生根和侧芽;植株缺氧,破坏地上部分植株代谢,造成甘蔗产量下降和糖分下降,严重的植株死亡。
防洪涝的方法1.选用耐涝品种2.开挖排水沟渠。
地形平坦、地下水位较高的水浇地,在整地开种沟前,在田间四周要挖环状排水沟,中间要有“十字”形、“丰”字形或“井”字形的主干排渠或支排渠,以切断四周水源渗入,降低田间地下水位。
种苗下种时,深开蔗沟,松土层,浅下种,切断毛管水,减轻涝害。
3.兴修排灌系统。
对地势低凹易造成涝害的连片蔗区,要根据面积大小和地形,设计兴修排灌系统。
甘蔗高产栽培各月份的管理技术一月:冬植蔗种植1、蔗地深翻耕,精细整地,达到深、松、细、平的要求2、深开种植沟,合理行距,施足基肥(每亩施复混肥75~100公斤)3、甘蔗下种时要求蔗地湿、种苗湿、有机肥湿,以保证水分供应4、提倡用尾梢做种,适当加大下重量(每亩下种量9000~10000芽)5、施药防虫(每亩施地富丹350颗粒剂4公斤),喷芽前除草剂6、覆盖地膜,增温保湿,促进蔗芽早萌发,提高萌发率二月:春植蔗种植1、蔗地深翻耕、精细整地、深开种植沟、合理行距、施足基肥2、在蔗地水分适宜时适当早种植,以延长甘蔗的生长期3、提倡用尾梢做种,合理下种量(每亩下种量6000~8000芽)4、施药防虫,喷芽前除草剂(每亩用莠去津200克+乙草胺75克,兑水60公斤地面喷雾)三月:宿根蔗开垄松蔸和施肥复垄1、适时清园:蔗叶用人工隔行集中到一行的畦沟中,再用砍蔗小锄将露出地面的蔗蔸和秋、冬笋平地面或入土3~5厘米砍光。
2、早破垄,彻底松蔸:采用中耕机或耕牛牵引无壁犁在清除蔗叶的蔗行破垄,破垄后人工用窄口锄或小齿耙将蔗蔸周围土壤扒开。
3、早施肥、复垄:开垄松蔸后10~15天,每亩施复混肥100公斤,尿素20公斤,6%地富丹400颗粒剂4公斤,施肥后用碎土将肥料和蔗头高度的1/2覆盖。
4、喷芽前除草剂防除杂草:施肥复垄后每亩用莠去津200克+乙草胺75克,兑水60公斤地面喷雾,防除一年生杂草危害。
四月:冬、春植蔗的前期管理1、查苗补苗:在幼苗2~3叶期检查蔗田,凡30厘米以上行沟无蔗苗的都需补苗,用预先育好的蔗苗补栽,补栽后淋足定根水。
2、防除杂草:在幼苗6叶龄以后,凡蔗地有杂草危害的都可用甘蔗芽后除草剂防除杂草。
每亩用“蔗乐施”3包(85克)兑水50公斤均匀喷洒甘蔗行间,杀灭杂草。
3、防治虫害:3月底至清明前,每亩用“蔗螟清”150毫升兑水45~50公斤,喷施幼苗心叶防治“钻心虫”危害造成枯心。
4月底至5月初,每亩用“蔗螟清”150毫升兑水50~55公斤,喷施幼苗心叶防治“蓟马”为害。
甘蔗高产栽培各月份的管理技术一月:冬植蔗种植1、蔗地深翻耕,精细整地,达到深、松、细、平的要求2、深开种植沟,合理行距,施足基肥(每亩施复混肥75~100公斤)3、甘蔗下种时要求蔗地湿、种苗湿、有机肥湿,以保证水分供应4、提倡用尾梢做种,适当加大下重量(每亩下种量9000~10000芽)5、施药防虫(每亩施地富丹350颗粒剂4公斤),喷芽前除草剂6、覆盖地膜,增温保湿,促进蔗芽早萌发,提高萌发率二月:春植蔗种植1、蔗地深翻耕、精细整地、深开种植沟、合理行距、施足基肥2、在蔗地水分适宜时适当早种植,以延长甘蔗的生长期3、提倡用尾梢做种,合理下种量(每亩下种量6000~8000芽)4、施药防虫,喷芽前除草剂(每亩用莠去津200克+乙草胺75克,兑水60公斤地面喷雾)三月:宿根蔗开垄松蔸和施肥复垄1、适时清园:蔗叶用人工隔行集中到一行的畦沟中,再用砍蔗小锄将露出地面的蔗蔸和秋、冬笋平地面或入土3~5厘米砍光。
2、早破垄,彻底松蔸:采用中耕机或耕牛牵引无壁犁在清除蔗叶的蔗行破垄,破垄后人工用窄口锄或小齿耙将蔗蔸周围土壤扒开。
3、早施肥、复垄:开垄松蔸后10~15天,每亩施复混肥100公斤,尿素20公斤,6%地富丹400颗粒剂4公斤,施肥后用碎土将肥料和蔗头高度的1/2覆盖。
4、喷芽前除草剂防除杂草:施肥复垄后每亩用莠去津200克+乙草胺75克,兑水60公斤地面喷雾,防除一年生杂草危害。
四月:冬、春植蔗的前期管理1、查苗补苗:在幼苗2~3叶期检查蔗田,凡30厘米以上行沟无蔗苗的都需补苗,用预先育好的蔗苗补栽,补栽后淋足定根水。
2、防除杂草:在幼苗6叶龄以后,凡蔗地有杂草危害的都可用甘蔗芽后除草剂防除杂草。
每亩用“蔗乐施”3包(85克)兑水50公斤均匀喷洒甘蔗行间,杀灭杂草。
3、防治虫害:3月底至清明前,每亩用“蔗螟清”150毫升兑水45~50公斤,喷施幼苗心叶防治“钻心虫”危害造成枯心。
4月底至5月初,每亩用“蔗螟清”150毫升兑水50~55公斤,喷施幼苗心叶防治“蓟马”为害。
高产甘蔗种植的技巧与管理策略甘蔗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很多地区都有大面积的种植。
如何实现高产甘蔗的种植,是很多种植者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产甘蔗种植的技巧与管理策略,希望能对种植者提供一些帮助。
一、土壤条件与改良甘蔗在生长期间对土壤的要求较高,首先要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进行种植。
常见的适宜种植的土壤类型为沙壤土或红壤土。
如果土壤贫瘠或排水不畅,可以进行土壤改良措施,例如添加有机肥或矿质肥料,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
二、良种选育与选种选择适合地方条件的良种甘蔗对于高产甘蔗的种植至关重要。
良种甘蔗具有抗病虫害能力强、产量高等特点。
在选种时,应结合当地气候、土壤和种植管理技术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选出最适合的良种。
三、合理施肥甘蔗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营养供应,合理施肥是实现高产甘蔗的关键之一。
首先要进行土壤测试,了解土壤中的养分含量,根据测试结果进行施肥方案的制定。
一般而言,甘蔗的主要营养需求包括氮、磷、钾等元素,可以选择有机肥料和化肥的有机结合进行施肥。
四、适宜的灌溉管理甘蔗对水的需求较高,要保证适宜的灌溉管理,以保持土壤湿润度在适宜范围内。
在成株期间,常用的灌溉方式是滴灌或喷灌,可以减少水分的浪费,同时还可有效避免甘蔗受到病虫害的侵害。
五、病虫害的防治甘蔗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为了高产甘蔗的种植,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首先应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预防,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蔓延趋势,然后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
此外,还应注意病虫害的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平衡,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六、甘蔗的留茬管理甘蔗是一种多茬作物,为了实现高产甘蔗的种植,需要进行科学的留茬管理。
首先要及时清除茬田秸秆和杂草,保持茬田的整洁和通风透光。
其次要进行合理的茬口处理,选择合适的茬口数量和位置,有利于新茬甘蔗的生长发育。
七、病虫害监测与防控甘蔗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不同的病虫害威胁,为了实现高产甘蔗的种植,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控非常重要。
旱地甘蔗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与管理
摘要:糖是我国消耗量最大的食用调料之一,随着人口的增多,糖的销量也在不断地加大,为了满足逐渐增加的糖分需求,加强甘蔗的高产栽培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甘蔗是一种常见的经济作物,其能够直接食用,也可以作为糖的生产原料食用。
本文主要就旱地甘蔗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与管理进行了相关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旱地甘蔗;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近年来,我国对甘蔗的需求量在不断地增加,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加大甘蔗产量是必不可少的。
甘蔗原本是一种热带植物,适合在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的环境中种子,但是为了加大甘蔗产量,就必须扩大甘蔗的种植面积,进而旱地甘蔗应运而生。
旱地甘蔗的种植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种植人员要详细了解甘蔗的生长习性,为甘蔗的生长开创条件,进而确保旱地甘蔗的产量。
可见,技术的应用在甘蔗种植中的重要地位。
所以,要加强栽培技术的研究,做好旱地甘蔗的种植与管理工作。
一、旱地甘蔗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
1.机械耕地
在我国,大部分旱地甘蔗播种在丘陵地带,为了保障播种的效率和质量,播种人员必须借助机械的力量。
利用现代机械进行耕地的深耕深松,进而保障土壤的透气性、蓄水能力和抗寒性,为甘蔗的生长开拓出良好的环境。
通过实际种植经验可以得出,机械深耕深松能够提升甘蔗的萌芽率,提升效率约为12%,通过深耕深松,甘蔗的根系可以获得更多的生长空间和土壤肥力,进而有助于甘蔗茎数和产量的提升。
其关键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确保拖拉机具备足够的马力,常用机型有东方红1204等等。
通过大马力拖拉机进行土地的深耕,深度普遍维持在
30-45cm之间;其次,如果该地干旱严重,无法大量?Υ嫠?分,则可以利用旋耕机进行土地的翻松,深松深度普遍在40-45cm;最后,将土壤中的土块耙碎,确保土壤的细腻平整,进而为甘蔗日后的生长和发育奠定那个一个良好的基础。
2.地膜覆盖
通常,旱地降雨量较小,没有充分的水分会影响甘蔗的生长和发育,不论是甘蔗的种植期,还是甘蔗的出苗期,其都需要大量的水分。
为了避免水分不足的问题,可以采用甘蔗地膜覆盖的技术来保存土地中
的水分,不仅如此,膜覆盖还能保持土壤温度和肥力,减少杂草的生长。
该技术的关键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种植完成之后,要现在种植甘蔗的图层表面喷洒除草剂,然后选用薄厚示意的覆盖膜进行地面的覆盖工作,覆盖完成后要用土将地膜压实;其次,地膜覆盖前要增加土壤湿度,通常湿度达到70%即可,以此来保障甘蔗的发芽率;最后,在高温天气,可以利用环山技术进行施肥沟的挖掘,深度约为30cm,沟底宽度约为25cm,在深沟中为甘蔗追加底肥,进而保障土壤肥力,确保甘蔗的产量。
3.浇水灌溉
甘蔗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支持,其具有较长的生长周期,叶面蒸腾作用明显,进而会消耗大量的水分。
尤其是旱地甘蔗,其对水分的需求更大,所以要做好旱地甘蔗的浇水和灌溉工作。
目前,我国多采用节水灌溉技术,该技术不仅能满足甘蔗对水分的需求,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水分的消耗。
传统的灌溉技术会受到设备、设施的限制,进而导致甘蔗的生长受到各类自然灾害的影响。
随着技术的创新和资金的投入,我国甘蔗灌溉技术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滴灌、喷灌等技术都是目前比较常见的灌溉技术。
其中,滴灌是比较常见的灌溉技术,这种技术分为地上和地埋两种形
式。
地埋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地下滴灌能够降低堵塞,减小压力。
在应用滴灌技术时,一定要注意设备的养护和维修,避免滴灌系统受损,从而损失巨大。
二、旱地甘蔗的栽培管理措施
1.加强产业规划
随着食糖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制糖产业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为了满足现代化的发展需求,做好产业规划时必不可少的。
要加强制糖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合理规划产业发展方向,结合糖料蔗的生产现状,严格规划制糖产业区,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尽可能地开发土地资源,创建更多具有规模的甘蔗生产基地。
不仅如此,还要加强龙头制糖企业的带头作用,利用进出口税费优惠政策来开拓制糖企业的发展空间。
加强政府对制糖企业的支持,将种植、加工和销售建立一个合理的魂环体系,紧密联系农户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加大旱地甘蔗种植技术和管理技术的研究力度,将更多高效、现代化的技术推广到农田之中。
不断追求新品种、新技术,以加大甘蔗的产量为技术,提升甘蔗的质量,发挥旱地甘蔗的生产优势,进而带动我国制糖企业的进步与发展。
2.做好田间管理
完善的设施和良好的田间管理是确保甘蔗产量的
基础,国家要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投入,聚集社会各界的力量,积极发展农业技术,推广先进的农业设施和管理技术。
一方面,各地要完善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措施,确保各项资源都得到充分的利用,使农耕设备更加先进和高效。
另一方面,加强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通过发展园区来带动各个企业的发展,实行师范工程,加大旱地甘蔗种植平静的突破力度,将机械化生产升入到每一天田区。
此外,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策略也是必不可少的,不仅要保障甘蔗的种植效率,还要保障种植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旱地甘蔗种植是我国甘蔗种植工作的重大突破,为了提升旱地甘蔗的产量和质量,加大种植技术的研发力度,加强甘蔗栽培的管理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丁春华,成立军,许金波.旱地甘蔗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与管理[J].广西糖业,2015(5).
[2]罗仕惠.耿马县旱地甘蔗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
与管理[J].农民致富之友,2017(20).
[3]韦金安.旱地甘蔗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与管理
措施探究[J].大科技,20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