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4】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 第二章 物质的量
- 格式:pdf
- 大小:304.83 KB
- 文档页数:20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教案《物质的量》教案(一)知识点和新大纲要求:〔1〕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C〕〔2〕摩尔质量〔B〕〔3〕气体摩尔体积〔B〕〔4〕物质的量的浓度〔C〕〔5〕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运算中的应用〔C〕一、有关概念〔1课时〕1.物质的量〔1〕概念: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2〕符号:n〔3〕单位:mol2.摩尔〔1〕概念: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每1mol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结构微粒。
〔2〕符号:mol〔3〕讲明:①当描述物质的物质的量〔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物质微粒的名称,不能是宏观物质名称②常见的微观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或它们特定的组合③当有些物质的微观粒子只有一种时,能够省略其名称3.阿伏加德罗常数〔1〕含义:实验测定12g12C中碳原子的个数〔2〕符号:N A〔3〕单位:个/mol〔4〕讲明:①N A的基准是12g碳-12中的原子个数②12C不仅是摩尔的基准对象,而且依旧相对原子质量的基准③N A是一个实验值,现时期常取6.02×1023作运算④要注意N A与6.02×1023的区不4.摩尔质量〔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的质量〔2〕符号:M〔3〕单位:g·mol-1〔4〕讲明:①使用范畴:A.任何一种微观粒子B.不管是否纯洁C.不管物质的状态②与式量的比较:③与1mol物质的质量的比较:5.气体摩尔体积〔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的体积V〔2〕符号:m〔3〕单位:L·mol-1〔4〕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①标准状况:0℃、1atm即1.01×105Pa②理想气体:A.不计大小但计质量B.不计分子间的相互作用③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22.4L·mol-1〔5〕阻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①构成物质的微粒的大小〔物质的本性〕②结构微粒之间距离的大小〔温度与压强来共同决定〕③结构微粒的多少〔物质的量的大小〕6.物质的量浓度〔1〕概念:用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溶解溶质的物质的量的多少来表示溶液的浓度〔2〕符号:c〔3〕单位:mol·L-1〔4〕讲明:①物质的量浓度是溶液的体积浓度②溶液中的溶质既能够为纯洁物又能够为混合物,还能够是指某种离子或分子。
第2讲物质的量浓度复习目标1.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
2.了解溶液的含义。
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3.了解溶液的组成。
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4.了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考点一物质的量浓度及相关计算1.物质的量浓度(1)概念:物质的量浓度表示01单位体积的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也称为B的物质的量浓度,符号为02c B。
(2)常用单位:03mol/L或04mol·L-1。
(3)公式:c B=05n(B)V(4)注意事项①V是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也不是溶质与溶剂的体积之和。
②n必须是溶质B的物质的量。
③对于某浓度的溶液,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其浓度、密度、质量分数06不变,但所含溶质的07质量、08物质的量则因体积不同而改变。
2.溶质的质量分数(1)概念:以溶液里溶质质量m(B)与溶液质量m(aq)的01比值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一般用百分数表示,也可用小数表示。
×100%。
(2)表达式:w(B)=02m(B)m(aq)请指出下列各说法的错因(1)1L 水中溶解4g NaOH 所形成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1mol·L -1。
错因:没有特殊说明时,不能用溶剂的体积代替溶液的体积进行计算。
(2)1mol·L -1NaCl 溶液是指此溶液中含有1mol NaCl 。
错因:没有溶液体积,无法计算物质的量。
(3)1mol Na 2O 溶于水,配成1L 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1。
错因:1_mol_Na 2O 溶于水生成2_mol_NaOH ,故c (NaOH)=2_mol ·L -1。
(4)用100mL 水吸收0.1mol HCl 气体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恰好是1mol·L -1。
错因:100_mL 水吸收HCl 后体积不再是100_mL 。
(5)将40g SO 3溶于60g 水中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2014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每日一练——物质的量及其计算1姓名1、6.02×1023个SO2分子,64g O2, 2mol H2,它们所含原子个数比为,质量比为。
2、相同质量的NO和NO2,它们的物质的量比为,所含原子个数比为,所含氧原子质量比为,在同温同压下,它们的体积比为。
3、0.2mol金属钠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总数为:。
0.2mol过氧化钠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总数为:。
0.2mol氯气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总数为:。
4、已知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2L,气体质量为0.25g , 计算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5.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 mol OH-中含有的电子数目为10 N AB.标准状况下,22.4 L苯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2 N AC.1 L 0.1 mol/L FeCl3溶液中,Fe3+的数目为0.1 N AD.0.3 mol NO2溶于水生成HNO3,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3 N A6.若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 A个N2分子的质量与CO的摩尔质量完全相同B.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2N AC.50g 98%的浓硫酸中,所含的氧原子数为2N AD.28.6gNa2CO3·10H2O晶体完全溶于水中,溶液中含CO32-的数目为0.1 N A7.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中共价键数目为19N AB.0.1molCl2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0.1N AC.1mol/L的Na2CO3溶液中含有N A个CO32-D.CO2和O2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N A个分子,其中氧原子数为2N A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4g金属Mg变为镁离子失去0.1×6.02×1023个电子B.1.6gCH4所含的质子数是6.02×1023C.1L0.1mol/LNH4Cl溶液中所含有的NH4+数是0.1×6.02×1023D.标准状况下,5.6LCCl4中所含的分子数是0.25×6.02×1023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乙烯和丙烯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2∶3B.等体积、等浓度的NH4Cl溶液和稀氨水中,所含NH4+的数目相等C.等物质的量的Cl2分别与足量的Fe和Cu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相等D.等物质的量的过氧化钡(BaO2)和Ba(OH)2固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2∶110. 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1mol的2H35Cl分子中的中子数是2N AB. 1mol乙醇所含的羟基的电子数是9N AC. 铁做电极电解食盐水,若阴极得到N A个电子,则阳极产生11.2L气体(标准状况下)D. 将2.24L(标准状况下)CO2通入1L 0.15mol/L的NaOH溶液中,所得CO32-和HCO3-物质的量均为0.05N A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 mol146C原子中含中子数为0.8×6.02×1023B.0.5 mol/L Na2CO3溶液中含有的钠离子数为1×6.02×1023C.1 mol C2H4和C3H6混合物中,含有的碳总原子数为2×6.02×1023D.用双氧水分解制取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4×6.02×102312. 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L mol·L‾1的硫酸铝溶液中含有的Al3+为2N AB.1 L 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为0.2N AC.标准状况下,22.4L 的乙烷中含极性共价键的数目为7N AD.常温下,23 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N A个氧原子2014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每日一练——物质的量及其计算2姓名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C7H16中含有23 mol共价键B.标准状况下,1.12 L NH3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铵根离子浓度为1mol/LC.常温常压下,质量共为22 g的CO2和N2O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分子数是0.5 mol D.40 g NaOH溶于1 L水,所得溶液中c(Na+)=1 mol/L2.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Na2O和1 mol Na2O2中,含阴离子的数目均为N AB.标准状况下,1 mol Cl2溶于水,转移电子的数目为N AC.含2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粉完全反应,生成气体分子的数目为2N AD.将含Na+数目为N A的NaCl固体溶于1 L水中,所得溶液的浓度为1 mol·L-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 mol/L KCl溶液与1 mol/L K2SO4溶液混合后,c(K+)为2 mol/LB.120 g NaCl溶液中溶有20 g NaCl,该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为20gC.22.4 L HCl气体溶于水制成1 L溶液,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1/LD.把5 g胆矾(CuSO4·5H2O)溶于45 g水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4.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6.2g Na2O和7.8gNa2O2的混合物中,含离子总数为0.6N AB.1L0.1mol/L的亚硫酸钠溶液中,所含的阴离子总数为0.1N AC.500mLpH=1的硫酸溶液中所含的硫酸分子总数为0.05 N AD.0.2mol/L的乙醇溶液中共含0.2 N A个分子5.若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2O和Na2O2的混合物共1mol,阴离子数目在N A~2N A之间B.常温常压下,92 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2N AC.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充入1molN2和3molH2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6N A D.FeCl3溶液中,若Fe3+数目为N A,则Cl—数目大于3N A6.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3.0 g乙烷中含有的碳氢键数为0.7 N AB.标准状况下,22.4 L C2H5OH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6 N AC.常温常压下,92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 N AD.标准状况下,由Na2O2制得11.2 L 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5 N A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OH-中含有电子数是9×6.02×1023B.1 L 1 mol·L-1 FeCl3溶液中含有铁离子数是6.02×1023C.标准状况下,22.4 L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总数是6.02×1023D.1 mol Cu和足量稀HNO3反应生成NO 气体,转移电子数是3×6.02×10238.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0 g H218O含有的中子数为5N AB.1 mol羟基(-OH)含有的电子数为10N AC.1 mol 氯气参加反应时,电子转移数目一定为2N AD.标准状况下,11.2L己烷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9. N 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2.4L O3 气体含有O3分子数为N AB.常温常压下,4.6 g NO2气体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3 N AC.1L 0.5 mol/L CuCl2溶液中含有Cu2+数为0.5 N AD.标准状况下,33.6 L H2O含有H2O分子数为1.5 N A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2 g丙烯中所含的共价键数目为0.6×6.02×1023B.含1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6.02×1023C.相同条件下,1 L CO和H2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消耗0.5 L O2D.相同物质的量OH-和CH3+含有相同数目的电子11.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老师姓名层次学生学科名称化学年级上课时间课题名称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教学重点考纲要求 1.了解物质的量(n)及其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M)、气体摩尔体积(V m)、物质的量浓度(c)、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的含义。
2.能根据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物质的量、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过程考点一物质的量摩尔质量1.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n)物质的量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的物理量,单位为摩尔(mol)。
(2)物质的量的规范表示方法:(3)阿伏加德罗常数(N A)0.012 k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其数值约为,单位为。
公式:N A=Nn2.摩尔质量(1)摩尔质量是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常用的单位是g·mol-1。
公式:M=mn。
(2)数值:以g·mol-1为单位时,任何粒子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都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分子(原子)质量。
深度思考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1 mol NaCl和1 mol HCl含有相同的粒子数目()(2)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3)NaOH的摩尔质量为40 g()(4)1 mol O2的质量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5)1 mol OH-的质量为17 g·mol-1()(6)氖气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7)2 mol H2O的摩尔质量是1 mol H2O的摩尔质量的2倍()2.阿伏加德罗常数(N A)与6.02×1023是否相同?3.摩尔质量、相对分子(或原子)质量、1 mol物质的质量三者有何区别与联系?请以钠为例加以说明。
题组一基本概念的理解与应用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氯气的摩尔质量等于71 gB.1 mol H2SO4中含有2 mol氢元素C.某物质的摩尔质量就是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D.2 g氦气所含的原子数目约为0.5×6.02×10232.1个某种氯原子的质量是a g,1个12C原子的质量是b g,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该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a/b②m g该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为m/(aN A)mol③该氯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 A g④a g该氯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为17 molA.①③ B.②④C.①②D.②③题组二应用n=mM=NN A,突破质量与微粒数目之间的换算3.标准状况下有①0.112 L水②0.5N A个HCl分子③25.6 g SO2气体④0.2 mol氨气⑤2 mol氦气⑥6.02×1023个白磷分子,所含原子个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伽德罗常熟的含义。
2.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气体体积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相关计算。
考察形式
对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考察主要以溶液中离子数目的多少、电子转移数目的多少、物质中化学键数目的多少为主。
课前预习
第一步:精读教材明确基础
一、物质的量
1.归纳总结本节物理量的名称、符号、单位、概念
(告诉学生分为左右两栏,左边记录讨论结果,右边整理笔记)
2.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原子)质量有什么联系?
二、气体摩尔体积与阿伏加德罗定律
1.为什么1mol任何气体在相同状态下的体积相同?决定气体体
积的因素有哪些?
2.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内容、适用的条件。
第二步:精选习题强化基础
1.
2.
3.
4.
(题目进行分栏处理,分两栏,每个题后面留一定的空白区,用于学生记笔记,选择题一般空五行)
课内探究
第一步:问题探究
1.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载体的题目常涉及的背景知识有哪些方面,并指出要点。
2.根据基本公式及阿伏加德罗定律还可推出哪些结论,请写出过程。
3.请归纳出讲算气体摩尔质量的常见方法。
课后巩固
一、 选择题
1.
2.
3.
4.。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一、本章内容概述本章是从化学学科内容方面展开化学科学。
作为从学科内容方面使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的起始章,是连接义务教育阶段《化学》《科学》与高中化学的纽带和桥梁,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承前”意味着要复习义务教育阶段化学的重要内容,“启后”意味着要在复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和发展,从而为化学必修课程的学习,乃至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因此,本章在全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功能,是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从化学物质的分类来看,纯净物的分类在初中已初步介绍过,这里主要是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系统化。
溶液和浊液这两种混合物虽然初中也涉及过,但是,还没有从分散系的角度对混合物进行分类。
因此,分散系和液态分散系的分类、胶体及其主要性质是高中化学的新知识。
胶体的性质表现在很多方面,这里只是从胶体与溶液区分的角度,涉及到胶体的丁达尔效应。
从化学反应的分类来看,本章涉及到化学反应分类的3个标准:(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按此标准划分,可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这4种反应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这里主要是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系统化;(2)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3)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
后两种分类初中没有涉及过,因而是高中化学的新知识。
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将大量涉及,因此,这两种反应是重要的基础知识,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二、学习方法指导1、理解掌握一种化学研究方法—分类法,并使之贯穿于化学学习。
2、通过实验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和胶体的性质,强化由实验学化学的学习方法。
3、学习两种新的化学反应分类法,是化学知识进一步系统化。
4、利用氧化反应和离子反应回顾总结所学知识,并且为以后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三、高考命题趋势1、分类法的应用、分散系的概念及胶体的性质2、对于离子反应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⑴离子反应,此类试题考查的主要内容有:①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②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③会判断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
高三化学一轮物质的量专题教案教案标题:高三化学一轮物质的量专题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掌握摩尔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 理解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量的关系,能够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的摩尔比、生成物的摩尔数和质量等。
3. 运用物质的量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摩尔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 化学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
教学难点:1. 运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摩尔比、摩尔数和质量的问题。
2. 运用物质的量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及多媒体设备。
2. 实验器材及化学试剂。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高中化学学习的基础知识,提出“物质的量”的概念,让学生思考物质的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意义,并列举一些示例。
Step 2:物质的量与摩尔(15分钟)1. 给出摩尔的定义及计算公式,引导学生理解摩尔的概念。
2. 通过实例演示如何根据物质的质量和摩尔质量计算物质的摩尔数。
3. 进行简单的练习,让学生掌握摩尔计算的方法。
Step 3: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量(20分钟)1. 介绍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量的基本概念。
2. 解释化学方程式中的摩尔比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化学计量关系。
3. 通过实例分析如何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的摩尔比、生成物的摩尔数和质量等。
4. 进行相关练习,巩固学生对化学计量关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Step 4:实际问题的解决(15分钟)1. 提供一些真实的化学反应或化学实验,让学生根据已知条件和化学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
2.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Step 5:拓展与归纳(10分钟)1. 总结物质的量与摩尔的概念以及化学计量关系的要点。
2. 提出一些拓展问题,激发学生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问题,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
第二单元物质的量第1讲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复习目标1.理解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2.了解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3.能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质量、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考点一物质的量摩尔质量1.物质的量(1)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符号为n(2)物质的量的规范表示方法(3)2.阿伏加德罗常数(1)国际上规定,1 mol 1 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 A__mol-1表示。
(2)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微粒数目的关系为n NA 3.摩尔质量(1)(2)(3)数值:在数值上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分子(或原子)质量。
(4)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与摩尔质量的关系为n M请指出下列各说法的错因(1)物质的量是表示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
错因:物质的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2)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
错因:有些物质是由原子或离子构成。
(3)1 mol H2O2中含有2 mol氢和2 mol氧。
错因:书写不规范,微粒指代不明。
(4)NaOH的摩尔质量为40 g。
错因: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1。
(5)O2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
错因:只是当摩尔质量以g·mol-1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相等,但二者的含义和单位不同。
(6)2 mol H2O的摩尔质量是1 mol H2O的摩尔质量的2倍。
错因:物质的摩尔质量是固定的。
1.使用摩尔作单位时,必须指定化学式或指明微粒的种类,如1 mol H不能描述为1 mol氢等。
2.对具体的物质,其摩尔质量是确定的,不随物质的量的多少而变化,也不随物质的聚集状态而变化。
3.阿伏加德罗常数有单位:mol -1。
4.由转化式:m ÷M ×Mn×N A÷N AN 可知物质的量(n )是宏观量(m )与微观量(N )之间转化的桥梁。
考点1 物质的量【考纲要求】1、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的含义;2、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从高考试题看,此类题目多为选择题,且题型、题量保持稳定,命题的形式也都是: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判断和计算一定量的物质所含粒子数的多少。
此类试题在注重对有关计算关系考查的同时,又隐含对某些概念的理解的考查。
试题概念性强,覆盖面广,难度虽不大但干扰性、迷惑性强,因而区分度好,预计今后会继续保持;3、掌握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题型常以选择题为主;4、掌握物质的量与粒子(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5、掌握与物质的量和气体摩尔体积有关的计算,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综合题。
【知识点整理】一、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符号位n 。
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摩),符号是mol 。
摩尔可以计量所有微观粒子(包括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质子、中子、电子等)。
摩尔不是基本物理量。
二、阿伏伽德罗常数(N A )国际上规定,1mol 任何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与0.012kg 12C 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6.021023。
1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伽德罗常数,符号为N A ,通常为6.021023mol -1表示,即N A =6.021023mol -1。
n=N/ N A 。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A. 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例混合的甲烷和丙烷混合物22.4L ,则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 AB. 标准状况下,1L 辛烷完全燃烧后,所生成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A N 4.228C. 常温常压下,活泼金属从盐酸中置换出1molH 2时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D. 常温常压下,1mol 氦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4N A【解析】:阿伏加德罗定律所述的气体包括混合气体。
标准状况下,22.4L 混合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 A ,所以选项A 正确。
物质的量大纲要求:1.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2.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3.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教材精讲一、物质的量1. 物质的量: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微粒集体的物理量。
符号n ,单位是摩尔(mol ),简称摩。
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另有长度、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及发光强度)之一。
2. 摩尔:物质的量的SI 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SI )中规定,在一个系统的基本单元(微观粒子及其特殊组合)的数量与0.012kg 12C 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则该基本单元的物质的量就是1摩尔。
在使用摩尔这个单位时,一般必须用化学式(如H 、H 2、212H O )指明其计量的对象,即具体指明哪一种粒子,或哪一种粒子的组合。
3. 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符号M ,SI 单位kg·mol -1。
如果以g·mol -1为单位,摩尔质量的数值与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数值相等。
计算公式:m n M =⨯4. 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 12C 所含有的碳原子数。
符号N A ,单位mol -1。
1摩尔任何物质的指定微粒所含的指定微粒数目都是阿佛加德罗常数个,也就是0.012kg 12C 含有的碳原子数。
经过科学测定,阿佛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一般取2316.0210mol -⨯,微粒个数(N )与物质的量(n )换算关系为:A N n N =⨯涉及阿佛加德罗常数(N A )的问题,必须注意下列一些细微的知识点:(1) 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如D 2O 、T 2O 、18O 2。
(2) 一些物质分子中原子的个数,如Ne 、N 2、O 3、P 4等。
(3) 离子化合物(如NaCl )的晶体和溶液、原子晶体(如SiO 2)中不含“分子”;共价化合物(电解质)中不含离子。
第9讲化学计算中常用的思想和方法1.理解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的“桥梁”作用。
2.了解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初步建立化学计算的思维模型。
考点一守恒法及其应用方法解读所谓“守恒”就是物质在发生“变化”或两物质在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某些物理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在化学变化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守恒,如元素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等解题步骤1.现有14 g Na2O2、Na2O、NaOH的混合物与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恰好反应,蒸干溶液,最终得固体质量为______g(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混合物与盐酸反应后所得溶液为氯化钠溶液,蒸干后得到NaCl,由Cl元素守恒可得100 g×15%×35.536.5=m(NaCl)×35.558.5,解得m(NaCl)≈24 g。
答案:242.把500 mL含有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 mol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Ba2+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 mol 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Cl-完全沉淀。
该混合溶液中K+浓度为__________。
解析:把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每份溶液浓度相同。
根据Ba2++SO2-4===BaSO4↓可知,每份溶液中n(Ba2+)=n(SO2-4)=a mol;根据Ag++Cl-===AgCl↓可知,每份溶液中n(Cl-)=n(Ag+)=b mol。
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每一份溶液中2n(Ba2+)+n(K+)=n(Cl-),故n(K+)=(b-2a) mol,c(K+)=(b-2a) mol0.1 L=10(b-2a) mol·L-1。
答案:10(b-2a) mol·L-13.某强氧化剂XO(OH)+2可被Na2SO3还原。
若还原1.2×10-3 mol XO(OH)+2需用30 mL 0.1 mol·L-1的Na2SO3溶液,则X元素被还原后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
化学一轮复习第2讲物质的量和气体摩尔体积一、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相互关系二、概念辨析1.物质的量(1)概念:。
(2)符号:单位:。
2.摩尔(1)概念:。
(2)符号:(3)基准:。
(4)注意点:①当描述物质的物质的量(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物质微粒的。
3.阿伏加德罗常数(1)含义:。
(2)符号:单位:(3)注意点:①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基准是12g 中的原子个数。
②现阶段常取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
4.摩尔质量(1)概念:。
(2)符号:单位:。
(3)注意点:与相对分子质量、式量和1mol物质的质量的异同:含义上同,数值上同。
(前者有单位,后者是相对值,可以认为单位为1)[练习]① 1 mol H 2O 的质量是 ② H 2O 的摩尔质量是③ S 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④ SO 42-的摩尔质量是⑤ C 2H 5OH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气体摩尔体积(1)概念: 。
(2)符号: 单位: 。
(3)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①标准状况是指: 温度 ℃,压强 Pa 。
②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是: 。
(4)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①②③三、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1)111T V p =222T V p ;(2)pV =nRT =RT Mm (R 为常数)。
2.阿伏加德罗定律定义: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 的分子数。
注意:在该定律中有“四同”:同温、同压、同体积、同分子数目,有“三同”就可定“一同”。
(1) 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两种气体必含有 的分子;(2) 同温同压下,同分子数目的两种气体必然同 ;(3) 在同温度下,两种气体同体积又同分子数目,则必然同 。
3.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1) T 、p 相同21N N =21V V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分子数与其体积成 比(2)T 、V 相同21p p =21N N 温度、体积相同的气体,压强与其分子数成 比 (3)n 、p 相同21V V =21T T 分子数相等、压强相同的气体,体积与其温度成 比 (4)n 、T 相同21p p =12V V 分子数相等、温度相同的气体,压强与其体积成 比 (5)三、平均摩尔质量的几种求法1.已知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 :M =22.4ρ(标) 〖例1〗标准状况下某纯净气体的密度为1.977g/L ,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多少?2.已知同温同压下,某气体密度是一种简单气体密度的D 倍(D 即为相对密度)D B =B A ρρ=BA M M M =D×M A 3.已知混合气体的质量和物质的量M =总总n m 随堂训练 突破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的六个陷阱题组一 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及物质的聚集状态1. 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2.24 L CO 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N A ( )(2)常温下11.2 L 甲烷气体含有的甲烷分子数为0.5N A ( )(3)标准状况下,22.4 L 己烷中含共价键数目为19N A ( )(4)常温常压下,22.4 L 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 ) 题组二 物质的量或质量与状况2.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常温常压下,3.2 g O2所含的原子数为0.2N A ( )(2)标准状况下,18 g H2O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N A ( )(3)常温常压下,92 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6N A ( ) 题组三物质的微观结构3.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4.5 g SiO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的数目为0.3N A ( )(2)30 g甲醛中含共用电子对总数为4N A ( )(3)标准状况下,22.4 L氦气与22.4 L氟气所含原子数均为2N A ( )(4)18 g D2O所含的电子数为10N A ( )(5)1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 A ( )(6)12 g金刚石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2N A ( )(7)12 g石墨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1.5N A ( )(8)31 g白磷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1.5N A ( )题组四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数目的判断4.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0.1 L 3.0 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的数目为0.3 N A ( )(2)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KCl溶液中,阴、阳离子数目之和均为2N A ( )(3)0.1 mol·L-1的NaHSO4溶液中,阳离子的数目之和为0.2N A ( )(4)25 ℃、pH=13的1.0 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 A ( )题组五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与“隐含反应”5.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2 mol SO2和1 mol 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混合物的分子数为2N A ( )(2)标准状况下,22.4 L NO2气体中所含分子数目为N A ( )(3)100 g 17%的氨水,溶液中含有的NH3分子数为N A ( )(4)标准状况下,0.1 mol 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 A ( ) 题组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的判断6.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5.6 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N A ( )(2)0.1 mol Zn与含0.1 mol HCl的盐酸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 A ( )(3)1 mol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转移的电子数为N A ( )(4)1 mol Na2O2与足量C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 )(5)向FeI2溶液中通入适量Cl2,当有1 mol Fe2+被氧化时,共转移的电子的数目 ( )(6)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 A突破此类题目的陷阱,关键在于审题:是否有弱离子的水解。
专题一物质的量考纲要求: 1、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
掌握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及确定分子式的计算。
2、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以及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的含义。
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及阿伏加德罗定律。
3、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学会有关溶液浓度(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及互相换算。
4、掌握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粒子(分子、原子或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5、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操作技能。
6、掌握有关物质溶解度的含义以及计算,掌握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相互换算。
第1、2课时【学习目标】掌握物质的量、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概念及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一、基本概念梳理(请在箭号上填写各物理量之间的转化关系)微粒数质量(g) 物质的量气体体积(标准状况,L)物质的量浓度(mol/L)万能恒等公式[热身练习]请大家通过下列练习提炼知识要点,找准薄弱环节突破,建立知识联系1、0.5molCH4含有____________个H,____________mol电子;含9.06×1023个Na+的NaCl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2mol H2与1mol SO3分子数目之比: , 原子数目之比:2、将NH3和CH4按等物质的量关系混和,混合物中NH3和CH4的质量之比为__;12要使NH 3与CH 4含有相同数目的H ,NH 3与CH 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3、如果2g 甲烷含有x 个分子,那么22gCO 2中所含分子数是A .XB .4xC .0.5xD .3x4、质量相等的N 2 、CH 4、CO 2所含分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为 ;所含原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6、标准状况下,含n 个氯原子的氯气体积为V L ,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A B C D7、 0.8g 某物质含有3.01×1022个分子,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概念剖析]1、物质的量(1)定义:物质的量是以 为单位表示 的物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