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98.19 KB
- 文档页数:2
平衡针配合龙氏正骨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平衡针配合龙氏正骨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LDH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平衡针配合龙氏正骨推拿组(n=60)、单纯平衡针组(n=60)、单纯龙氏正骨推拿组(n=60)3组,使用改良MacNab 评分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连续治疗10 d后,3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 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3组V AS评分的比较,平衡针配合龙氏正骨推拿组评分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1);3组治疗优良率和ODI评分比较:平衡针配合龙氏正骨推拿组疗效优于其他两组(P<0.01);单纯平衡针组和单纯龙氏正骨推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平衡针配合龙氏正骨推拿治疗LDH疗效确切,优于单独使用平衡针或龙氏正骨推拿治疗LDH。
标签:平衡针;龙氏正骨手法;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外伤或腰椎退化后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并刺激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形成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本病多发于青壮年及体力劳动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影响其生活、工作等。
目前,非手术疗法仍为治疗LDH的主要方法。
笔者于2011年10月~2013年5月,采用平衡针配合龙氏正骨推拿法治疗LDH 60例,疗效满意。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80例患者均为广东省东莞市中堂医院门诊或住院部诊断为LDH的患者。
随机分为平衡针结合龙氏正骨推拿组、单纯平衡针组和单纯龙氏正骨推拿组,其中平衡针结合龙氏正骨推拿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20~65岁,病程5 d~8年;单纯平衡针组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21~65岁,疗程8 d~5年;单纯龙氏正骨推拿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20~65岁,病程7 d~10年。
口服丹鹿通督片针刺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针推科比较常见疾病。
笔者应用口服丹鹿通督片针刺结合五点穴位注射中西药的方法治疗9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90例,为门诊病人,其中男34例,女56例,年龄28~80岁之间,以青壮年多见,病程1周至1月30例,1个月至半年40例,半年以上20例。
1.2 诊断标准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常发于青壮年,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部活动受限;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的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腿反射减弱或消失。
拇指背伸力减弱;X线摄片检查;脊椎侧弯,腰生理前屈消失,病变椎间系可能变窄,相邻椎体边缘有骨质增生,CT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2 治疗方法口服河南铃锐制药股份有限生产的丹鹿通督片,每片0.6g每次4片每日3次,1个月为一个疗程。
针刺选穴: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环跳、秧边、殷门、委中、承筋、飞扬、附阳、昆仑。
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7次为1疗程。
五点穴位注射:于针刺后第3~7天时进疗,注射观察病情,交待清楚穴位注射部位。
用药:江西保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野木瓜注射液2毫升用2支,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曲安奈德5毫升1支,维生素B10.1g用一支,维生素B120.5mg用1支,利多卡因5毫升用1支,用5毫升的一次性注射器用4具,一具抽取2支野木瓜注射液,一具抽取曲安奈德2毫升、并抽取0.5~1毫升利多卡因,再分别用其余两支注射器抽取维生素B12,用9号带针芯加长腰穿针进行注射。
每点选好后用紫药水标记。
选患侧一方,局部常规消毒,铺洞巾。
第一点:平第四腰椎棘突患侧旁开3寸,用9号腰穿针向脊椎方向倾斜45度缓慢刺入,深达6-8厘米,最好能刺中圣经跟,刺中神经根又向下肢放射感,刺中腰椎横突也可,拔出针芯,注入野木瓜注射液2毫升。
・24・《按摩与康复医学》2021年第12卷第1期Chinese Manipul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2021,Vol.12No.1近5年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进展何静平I王祖杰山(1.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福州350108;2.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南平市人民医院,福建南平353000)[摘要]笔者主要通过对近5年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不同针灸治疗方法进行分类、综述,并对报道内容和结果进行分类、比较,从传统针法、新型针法及国外在针灸治疗上的研究进行总结思考,以助临床工作者在治疗上有所启迪。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灸;综述[中图分类号]R246.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21)01-0024-03DOI:10.19787/j.issn.l008-1879.2021.01.008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退行性变引起的纤维环破损而诱发的以腰痛、屈伸不利或伴有下肢麻木、放射性疼痛等表现的疾病。
其发病机制目前认为有腰椎间盘纤维环退变、机械应力损伤、免疫炎症或细胞外基质代谢失衡等因素诱发而出现一系列神经症状及体征。
本病的发病机制相对复杂,不同患者、不同阶段均有可能是单一或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部疼痛抑或伴有下肢感觉障碍是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是诱发本病的重要因素。
譬如长时间伏案工作、学习,致使本病的发生不再局限于七病八倒的老年人,起病年龄段日趋年轻化,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长。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祖国医学“腰痛病”的范畴。
《素问》亦有相关记载,其中《刺腰痛》篇中诉“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少阳令人腰痛,如以针刺其皮中…“阳明令人腰痛,不可以顾……”阐述了足三阴、足三阳及奇经八脉所为病的症状和针灸治疗方案。
总结历代医家对腰痛病的认识,总归与肾、肝、脾等脏腑相关。
针药结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李宁福发表时间:2018-07-02T15:31:14.720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8期作者:李宁福[导读] 探究针药结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来我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患者100例李宁福(衡阳市中医医院湖南衡阳 421001)摘要:目的探究针药结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来我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患者100例,收治时间为2016年9月到2017年9月,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分别为50例,实验组患者接受单纯手法推拿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手法推拿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药治疗。
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疼痛的减轻程度进行对比。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实验组为9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均有减轻,但是实验组患者的疼痛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患者接受针药结合手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值得以后更加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中。
关键词:针药结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多发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腰椎盘组织退变,导致腰椎间盘纤维环膨胀或者破裂,进而导致腰部以及下肢疼痛的临床综合症,在腰腿疼痛中占据较大的比例。
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在腰间盘突出症中占据了较大的份额,给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1]。
本次研究中选取来我院治疗的腰椎间盘伴椎管狭窄患者100例,实验组患者接受针药结合手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本次研究内容详细报告如下:1.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患者100例,收治时间为2016年9月到2017年9月,按照接受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为50例,男女比例为3:2,经过CT或MR检测被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手法推拿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手法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病程、体重等方面的一般资料,确保组间数据存在良好的可比性。
电针结合药盐包热敷治疗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针灸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多见于20~50岁的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质量。
近年来,我科运用电针结合药盐包热敷治疗与护理该病患者86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全部86例均为我科门诊或住院患者。
其中男49例,女37例;年龄23~65岁,平均42.5岁;病程7天~2.1年,平均5.7个月;有腰部外伤史者26例,感受风寒湿者28例,无明显诱因者32例。
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依据[1],并经腰椎CT或MRI检查确诊,其中L3/L4椎间盘突出者15例,L4/L5椎间盘突出者19例,L5/S1椎间盘突出者18例,多个椎间盘突出者34例。
2 治疗方法2.1电针治疗:主穴:腰夹脊穴(以病变椎体同侧旁开1~2寸之间压痛点处)、环跳。
配穴:秩边、委中、阳陵泉、足三里、悬钟、昆仑。
操作:穴位常规消毒后,先针腰夹脊穴,用3.5寸长针约呈60~75°角向脊柱外上方斜刺,深约60mm,施提插泻法约30秒,以下肢远端出现放射样、触电针感为佳;再针环跳穴,深度达坐骨神经干,使针感如触电样传至足跟或足趾部;其余配穴均用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
选主、配穴各1组,接G6805-2A型电针治疗仪输出正、负两极,采用连续波,中等强度刺激,以患者能耐受为度,通电留针30min,日1次,10次为1疗程。
2.2 药盐包热敷:方药:制二乌、二活、寻骨风、丹参、骨碎补、海风藤、威灵仙各30g、伸筋草、透骨草各50g、乳香、没药各20g、大青盐500g﹙炒热﹚。
制作:以白棉布制成200×180mm大小的布袋,将上述药物研成细末过筛,装入布袋中;再封口,即制成药盐布袋一只(可用5~7d),以备用。
用法:将制成好的药盐包经适量清水浸湿2min,再放入电热恒温干燥箱中,采用定时加热3min,温度控制在70度左右;取出外敷于患者局部疼痛部位30min,日1次,10次为1疗程。
郭长青教授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经验Professor Guo Changqing's clinical experience in treatinglumbar disc herniation with acupotomy周晓宁1郭长青2*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1.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100028;2.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中图分类号:R24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21)06-0111-04【摘要】介绍郭长青教授运用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经验。
郭教授认为本病需标本兼治,方能取得速效而不易复发;提出针刀治疗点需综合参照症状特点、查体及影像表现等进行选择,贵精而不贵多;注重神经定位与经络辨证相结合;认为在神经通路上的多处松解可有效降低神经总体的纵向张力,改善卡压处微循环,缓解水肿;在治疗上主张上下共取、腰腿同治,精确选择腰椎及下肢的卡压点后一并松解,整体解除受累神经的异常张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认为针刀起效机制除了减张减压的机械作用外还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性物质排出及神经脱敏;注重对腰椎整体稳定性的恢复,调节周围软组织张力,解除关节功能障碍,恢复脊柱生物力学平衡,避免髓核突出再次加重,从力学层面改善症状并降低复发率;擅长结合中药内服,辅助增强外治疗效,并提出分期辨证用药的思路。
郭长青教授运用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针刀;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经验【Abstract】Professor Guo Changqing's clinical experience in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with acupotomy is introduced. Professor Guo thinks that the disease needs treatment of both symptoms and the root causes, so as to achieve quick effect and it is not easy to recur. He puts forward that acupotomy treatment points should be selected by referring to symptom characteristics,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image performance comprehensively. It's quality rather than quantity that counts. He pays attention to the combination of nerve location and meridia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He thinks that multiple release on nerve pathway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overall longitudinal tension of the nerve, improve microcirculation at the entrapment site, and relieve the entrapment edema;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upper and lower parts of the treatment should be taken together, the waist and legs should be treated together, the compression points of the lumbar spine and lower limbs should be accurately selected and then released together, so as to relieve the abnormal tension of the involved nerves as a whole and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nerve function;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mechanism of acupotomy can not only reduce the mechanical effect of tension and decompression, but also improve the local blood circulation, promote the discharge of inflammatory substances and desensitization of nerves; pay attention to the overall stability of the lumbar spine. In order to recover, it is important to adjust the tension of surrounding soft tissue, relieve the joint dysfunction, restore the biomechanical balance of spine, avoid the aggravation of nucleus pulposus again, improve the symptoms and reduce the recurrence rate from the mechanical level; Professor Guo is good at combining the internal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ssisting to enhance the external treatment effect, and he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drug differentiation by stages, which has achieved good clinical effect.【Keywords】Acupotomy; Lumbar disc herniation; Clinical experiencedoi:10.3969/j.issn.1674-7860.2021.06.035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上比较多见,其病理机制是腰部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逐渐出现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突出,附近的脊神经根和窦椎神经因此受到刺激或压迫,出现腰痛及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1]。
小针刀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小针刀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门诊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8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给予小针刀联合塞来昔布治疗)和对照组(34例,给予塞来昔布胶囊进行治疗),最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53%(p<0.05),结果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小针刀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能取得更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与研究。
【关键词】小针刀;塞来昔布;急性腰扭伤;临床疗效;疼痛程度腰椎肩盘突出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脊柱退行性疾病,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中的髓核、纤维环与软骨板等部位发生退行性改变之后,在外力、劳损以及年龄等因素影响下,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处突出至后方或者椎管内,从而压迫或刺激相邻组织与神经的一种综合症。
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表现为腰部疼痛、单侧或双侧下肢疼痛麻木等[1]。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门诊诊治的6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医学诊断所有患者均为腰椎间盘突出。
通过电脑随机筛选,将这6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龄40~72岁,平均年龄48.56±9.78岁,病程1~37小时,平均病程17.34±5.6小时,给予小针刀联合塞来昔布治疗)和对照组(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龄41~70岁,平均年龄49.34±9.45岁,病程1~35小时,平均病程18.44±4.56小时,给予塞来昔布胶囊进行治疗)。
经过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因此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1.方法1.2.1对照组治疗方法根据我院以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经验,给予对照组患者塞来昔布胶囊进行治疗,具体治疗过程为让患者塞来昔布胶囊(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140072)口服,服用量为每天服用200mg,治疗时间与观察组一致,治疗期间要督促患者注意休息并尽量剧烈运动。
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对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2015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腰间盘突出症的患者150例,随机分组,单纯组患者70例,进行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腰间盘推拿治疗;联合组患者80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针灸、推拿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越于单纯组,而症状缓解时间明显少于单纯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重症不良反应及不适症状。
结论:对于腰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针灸、推拿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缩短症状缓解时间,同时提高总体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腰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水平。
【关键词】针灸;推拿;腰间盘突出;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6-0345-02腰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骨科疾病,主要是进行药物治疗,治疗时间较长,症状缓解时间较长,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困扰[1]。
本文中对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150例,分别给予基础药物治疗和推拿治疗及联合针灸治疗,结果分许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腰间盘突出症的患者150例,随机分组,单纯组70例,其中男34例,女36例,年龄42~72岁,平均(51.50±2.00)岁,病程时间1月~4年,平均病程时间(1.50±0.50)年;联合组80例,其中男39例,女41例,年龄45~70岁,平均(50.50±2.50)岁,病程时间1月~3.5年,平均病程时间(1.50±1.00)年;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均排除针灸禁忌症、推拿禁忌症等,排除重症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障碍等疾病发生。
针药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摘要】2010年-2012年笔者采用针灸结合中药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456例,显效者占89%,有效者占8%,无效者3%,总有效率占97%,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家传益肾通督活络方;龙马双乌乾灵蠲痹胜湿酒;九宫针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脱出症、腰椎髓核脱出症等,简称腰突症或腰脱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腰部疾患之一,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
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引起脊柱内外平衡失调而造成的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的组织(马尾神经或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或坐骨神经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西医的诊断,中医并没有此病名。
而是把该病症统归于“腰痛”、“腰腿痛”、“痹症”这一范畴内。
好发于20-40岁生青壮年,过于肥胖或过于瘦弱的人易致腰椎间盘突出,伏案工作人员及经常站立的售货员、纺织工人等较多见,特别是体力劳动者,以l4-5、l5-s1椎间盘多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男性,男性与女性之比为4-12:1。
本病的病理分型为腰椎间盘膨出、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脱出,临床分型为后侧型突出、中央型突出、椎间孔型突出。
笔者在2010年至2012年期间使用针灸结合中药综合治2456例,效果显著。
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胡有谷主编《腰椎间盘突出症》制定:①有腰腿疼痛或下肢放射性疼痛等症状,腹压增加时加重;②有腰椎侧弯等腰形改变;③有腰部及坐骨神经走行部位的压痛及放射痛;④有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等体征,相应神经支配区的感觉障碍和肌力改变;⑤有腰椎x线片、ct或mri等影像学的相应改变。
1.2排除标准年龄在18岁下,80岁以上及妊娠、哺乳期妇女;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疾患者:合并脊椎结核、肿瘤、椎弓崩裂及严重骨质疏松者;腋下型或游离型合并有巨大椎间盘脱出,掉入椎管者:合并严重的骨性椎管狭窄、椎体后或后外方有锐利骨赘,可能刺伤神经者。
针灸结合口服藏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2例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针灸结合口服藏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2例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1年6月我院治疗的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观察组26例。
给予对照组牵引及针灸治疗,治疗组加用口服藏药治疗。
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腰椎活动度、疼痛评分、直腿抬高度数。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腰椎活动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直腿抬高度数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灸结合口服藏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改善患者的腰椎活动度、直腿抬高度数,降低疼痛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针灸;口服藏药;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患者的常见病,主要表现为腰腿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在临床治疗中,通常采用保守治疗,如牵引、推拿、针灸、药物等[1]。
因此本研究以治疗的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对象展开研究,探讨针灸结合口服藏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2例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21年1月-2021年6月我院治疗的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
对照组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34-65)岁,平均年龄(46.72±1.55)岁。
观察组26例,男14例,女12例,年龄(32-67)岁,平均年龄(47.12±1.38)岁。
1两组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诊断,脊柱侧弯,生理弧度消失,腰部活动受限。
1.3方法对照组:采用牵引治疗,采取自动牵引床(张家港产,型号YHZ-100B)治疗,患者仰卧,牵引时间为0.5h,每进行牵引9min后,间隔1min,其牵引重量为患者体重量的25%至50%。
牵引治疗,每日1次,疗程10天。
同时并予针灸:取夹脊穴、委阳穴、秩边穴、环跳穴作为主穴,再根据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程度,对于Ls-L5节突出患者,加太溪穴和承扶穴,对于L4-5节突出患者,加足三里穴和阳陵泉穴。
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的作用效果。
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0月接纳的10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分组法分成两组,接受针灸推拿治疗的患者定义为参照组,接受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的患者定义为试验组,两组均纳入51例,比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状况、生活质量及总疗程。
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于参照组更显著,JOA评分低于参照组,SF-36评分高于参照组,总疗程短于参照组,P<0.05,组间数值符合统计学意义。
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缩短治疗周期。
【关键词】针灸;推拿;中药;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骨科多发的疾病类型,患者主要分布在中老年人群,由于腰椎间盘出现退行性病变导致纤维环破裂造成髓核突出压迫坐骨神经及下肢神经等,临床通常表现为腰痛、下肢麻木、下肢放射性疼痛及马尾综合征等症状[1]。
该疾病患者发病期间需要承受剧烈的疼痛导致其坐立难安,无法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活动,严重降低患者生存质量。
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会选择保守治疗,中医推拿及针灸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保守治疗方法,能通过针刺及穴位按摩促进血液疏通及回流,尽管能缓解一定程度的疼痛,但预后仍会复发,整体疗效欠佳[2]。
为此,本文将中药与针灸推拿联合应用于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基础资料本文涉及到的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0月接纳的10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分组法分成两组,均纳入51例患者。
参照组中患者年龄分布在32~78岁之间,平均数值(57.29±4.37)岁;男性、女性分别为27例、24例。
试验组中患者年龄分布在33~79岁之间,平均数值(57.42±4.46)岁;男性、女性分别为26例、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