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驶状态记录仪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2.12 MB
- 文档页数:20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汽车行驶记录仪的设计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汽车普及率的不断提高,道路交通事故也时有发生,特别是由于行车过程中驾驶员的失误以及其它外部因素引起的交通事故,往往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带来极大的影响。
因此,在保障人们生命安全的前提下,针对交通事故的发生,开发相应的技术手段势在必行。
在交通事故的处理中,行车记录仪是一项十分有用的技术手段。
行车记录仪可以记录汽车行驶时的车速、行驶路线、驾驶员操作等数据,为交通事故的后续处理提供有力的证据。
同时,行车记录仪还可以帮助驾驶员自我诊断,改善驾驶习惯,提高行车安全性。
目前市场上的行车记录仪大多采用基于智能手机的方案,但是这些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记录数据的稳定性、数据存储的容量等等。
而基于嵌入式系统的行车记录仪方案,能够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并且拥有更高的稳定性和扩展性。
因此,本文选择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汽车行驶记录仪作为课题,设计一套可行的方案,为交通安全事业做出贡献。
二、选题目的和意义本文选题的主要目的是设计一套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汽车行驶记录仪方案,为交通安全事业做出一定的贡献。
具体地,本文选题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交通安全性能。
行车记录仪可以记录车辆的行驶信息,给驾驶员提供帮助,使驾驶员改善驾驶习惯,提高驾驶安全性能。
2.提高交通事故的处理效率。
行车记录仪可以提供事故发生时的相关数据,使交通事故处理更加公正和准确。
3.促进嵌入式技术的应用。
嵌入式技术可以提高系统稳定性和扩展性,为行车记录仪的应用提供有力保证。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嵌入式系统的相关技术和应用。
包括嵌入式系统的构成和原理,常见的嵌入式系统平台(如STM32),以及嵌入式系统的应用。
2.汽车行驶记录仪的相关技术和应用。
包括行车记录仪的原理,行车记录仪的功能要求(如GPS定位、视频录制等),以及行车记录仪的软件实现等。
3.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汽车行驶记录仪的方案设计。
智能车运动状态实时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汽车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同时智能汽车的研发和生产也成为了各大汽车企业争相发展的方向。
在智能汽车领域,如何实时监测汽车运动状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只有了解车辆的运动状态,才能更好地对车辆进行调整和控制,从而更好地保证车辆的安全运行。
二、选题意义汽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而如何保障汽车的安全行驶是一个极其核心的问题。
智能车运动状态实时监测系统可以帮助车主实时了解车辆的运行状况,从而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汽车出现的问题,保证车辆的安全行驶。
同时,该系统可以减少人工巡检的工作量,降低开销,提高工作效率。
三、研究内容本项目的研究重点是在汽车载荷检测、定位和车辆状态监测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智能车运动状态实时监测系统。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汽车运动状态的监测——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车辆的位置、速度、方位角和加速度等参数,从而精确的掌握车辆的运动状态。
2、系统实现的方式——采用实时的数据传输方式,外部传感器采集车辆的数据,通过数值处理、远程通信等方式分析数据,并将结果反馈给车主。
3、数据的存储与分析——该系统的数据分析功能可以根据车辆的运动状态以及车辆的历史性能等数据来分析车辆的运行状况,为车主提供科学的车辆管理建议。
四、预期成果通过本项目的研发,预期实现一个既成熟、可靠又实用的智能车运动状态实时监测系统,该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车辆安全行驶的能力,减少车辆故障带来的损失,同时提高车主的管理效率。
五、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研究方法:本项目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进行,通过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等方式,从不同角度去研究智能车运动状态实时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技术路线:(1)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车辆的位置、速度、方位角、加速度、载荷等参数,提供基本数据支撑。
(2)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车辆数据传输给云服务器进行存储及监测。
汽车行驶记录仪事故预防效果调查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和必需品。
但是,由于道路交通环境的复杂性和交通法规的严格性,车辆交通事故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和损失。
因此,如何预防和减少汽车交通事故的发生,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
汽车行驶记录仪具有记录车辆运行状态、行进路线和行驶速度等信息的功能。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可以对事故的发生原因进行有效的分析和预测,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因此,汽车行驶记录仪的使用可以有效地帮助驾驶人员提高车辆安全驾驶水平,并有效地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旨在探究汽车行驶记录仪的使用对车辆行驶安全的影响,并评估其事故预防效果。
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归纳和总结已有的国内外关于汽车行驶记录仪使用与车辆安全的相关文献,分析汽车行驶记录仪在事故防范方面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 分析汽车行驶记录仪对驾驶人员的行驶行为的影响,探究其对车辆行驶安全的实际预防效果,并比较不同类型的汽车行驶记录仪的实际预防效果。
3. 基于以上分析和比较,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推进推广和应用汽车行驶记录仪,以提高车辆行驶安全水平,并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和步骤:1. 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文献综述和分析,归纳汽车行驶记录仪使用的优缺点,明确其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实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实证研究法,选取一定数量的车辆,安装不同类型的汽车行驶记录仪,对其行驶行为和安全事故情况进行跟踪和记录,采集数据并进行分析。
3. 统计分析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比较不同类型汽车行驶记录仪的实际预防效果,并进行相关统计学检验和结果分析。
4. 政策建议法,在总结和分析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推行推广和应用汽车行驶记录仪,提高车辆行驶安全水平。
车载驾驶行为视频监控系统开发的开题报告一、项目背景车辆驾驶过程中不良的驾驶行为,例如疲劳驾驶、酒后驾驶、超速驾驶等都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开发一种车载驾驶行为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并预防不良的驾驶行为,从而提高驾驶安全性。
二、项目目的与意义本项目旨在开发一种车载驾驶行为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对驾驶者的驾驶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并对不良的驾驶行为进行预警和提示,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此外,该系统还可以对车辆的行驶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为车辆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三、项目内容本项目的主要内容是开发一种车载驾驶行为视频监控系统,其主要包括以下功能:1、视频监控:通过摄像头实时监控驾驶者的驾驶行为2、不良行为预警:根据驾驶者的驾驶行为,对不良的驾驶行为进行预警提示,例如疲劳驾驶、酒后驾驶、超速驾驶等3、数据记录与分析:对车辆的行驶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例如车速、行驶路线、急刹车情况等,为车辆管理提供数据支持4、报警通知:在发生不良驾驶行为时,可以通过手机短信或页面通知车主或管理人员四、项目技术路线本项目的技术路线如下:1、硬件设备选型:选择合适的摄像头、存储设备和传感器等硬件设备2、数据采集与处理:通过摄像头采集驾驶视频,通过传感器采集车辆的行驶数据,通过算法进行数据处理3、不良驾驶行为预警:通过算法判断驾驶者的行为是否为不良驾驶行为,并进行预警提示4、车辆管理平台:开发具有权限管理功能的管理平台,方便车主和管理人员查看车辆行驶情况和不良行为预警情况五、项目预期成果本项目的预期成果为:1、开发一款可靠的车载驾驶行为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对驾驶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和不良行为预警提示2、记录和分析车辆的行驶情况,方便车辆管理和安全管理3、提出优化方案,进一步完善和扩展系统功能六、项目计划与进度安排本项目计划在5个月内完成,具体进度安排如下:1、第一阶段:确定项目需求和功能模块,完成技术方案设计,进行硬件设备测试和选型。
汽车行驶记录仪的通信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汽车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交通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了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政府实施了各种措施,如加强交通管理、提高驾驶员素质等。
与此同时,汽车行驶记录仪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安全设备,也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领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汽车行驶记录仪主要是记录驾驶过程中车辆行驶的速度、路线、时间等数据,便于监控驾驶员的行为,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
当前,汽车行驶记录仪的通信技术已经成为其发展的新趋势。
在传统的汽车行驶记录仪中,数据只能通过本地传输,无法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共享,这限制了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效果。
而引入通信技术后,可以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共享和统计分析,提高数据的利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人力成本,促进汽车行驶记录仪的普及和市场发展。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将针对汽车行驶记录仪的通信技术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汽车行驶记录仪的通信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主要是对汽车行驶记录仪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有技术的分析,研究其相关技术的优缺点,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2. 通信技术在汽车行驶记录仪中的应用。
主要是探究通信技术在汽车行驶记录仪中的具体应用方式,如何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共享和统计分析等,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 通信技术对汽车行驶记录仪的影响。
主要是研究通信技术对汽车行驶记录仪发展的影响,如何提高其普及率和市场需求,以及对行业的长远影响等。
4. 汽车行驶记录仪的通信技术解决方案。
主要是提出一种可行的汽车行驶记录仪的通信技术解决方案,在实践中加以验证和优化。
本文将采用文献资料法、实证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研究,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探讨。
三、研究预期结果本文的研究预期结果包括:1. 对汽车行驶记录仪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可以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
大学生电子设计设计报告汽车行驶状态记录仪Vehicle travelling data recorder目录摘要 (1)一、方案论 (2)1.1系统微处理器的个数选择 (2)1.2存储显示微处理器作为主控制的选择 (2)二、系统设计 (3)2.1系统基本功能 (3)2.2系统性能指标 (3)2.3系统的提升部分 (3)2.4硬件设计 (4)2.5软件设计 (5)2.6特殊元件介绍 (17)三、测试说明 (18)3.1测试工具 (18)3.2霍尔元件功能测试 (18)3.3软件调试 (18)3.4测试数据 (18)3.5调试过程中遇见的问题分析以及解决方案 (20)3.6系统功能参数 (21)3.7创新与特点 (21)四、结束语 (22)五、附录 (22)汽车行驶状态记录仪Vehicle travelling data recorder摘要:本项目名称为“汽车行驶状态记录仪”,系统微处理器采用双单片机,关键部件有GPS模块、温度传感器和霍尔元件等,用于提取有效信息对汽车行驶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并获取轨迹、速度、温度等信息,然后进行存储,以供用户查询汽车一个星期的行驶路径(注:考虑成本问题,样机记录时间长度为6天;如果作为产品,可以记录1个月甚至一年以上,根据用户的要求而定)。
本设计采用数字化电路,软件采用C语言,有利于对数据进行准确分析,减少干扰。
系统电路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由5个模块组成,分别为GPS接收模块、数据处理分析模块、存储模块、键盘处理模块和显示模块。
其中显示模块可采用LCD显示,还可提供通过串口与PC通信,然后在电子地图上将汽车轨迹形象地显示出来。
关键字:单片机;GPS模块;温度传感器;霍尔元件;LCD;PC地图Abstract: With the theme of automobile electron, the 2008 GuangdongUniversities Students Electron Design Contest aims at perfecting functionof the automobile by designing the electric circuits. And our design projectis the automobile travel condition recording instrument. This system adopts the microprocessor (MCU) to analyze the GPS module,the temperature sensor and the Hall part position the automobile accurately,More over, it can gain and restore the data of temperature value and velocity for inquiry of the aut omobile’s week-long travelling route. Digital electric circuits are applied in all of this system, all the softwares are programmed in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C language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data and orientate precisely, and reduce the disturbance (interference) and the error of the data due to the hardware electric circuit. There are five modules in the system circuit: GPS receive module, data processing analysis module, memory module, keyboard processing module and demonstration module. And demonstration module includes the LCD demonstration module and the PC electron map demonstration module in which the electronic map is connected with GPS through the serial port.Key words: MCU; GPS module; Temperature sensor; Hall part; LCD; PC map一、 方案论证1.1,系统微处理器的个数选择。
汽车行驶记录仪及数据分析软件的设计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必需品之一。
同时,随着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行车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更好的保障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行车记录仪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
行车记录仪能够记录车辆行驶时的图像、视频、声音和位置等信息,有利于事故的调查和车辆的管理。
然而,随着行车记录仪市场的不断扩大,记录仪的品牌和型号也越来越多,数据格式和存储方式也不太一样。
这给行车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开发一款通用的汽车行驶记录仪及数据分析软件,既能够兼容多种品牌型号的记录仪,又能够实现对行车数据的准确分析和有效利用,对于提高行车安全水平和优化车辆管理有重要作用。
二、研究内容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汽车行驶记录仪的设计和数据分析软件的开发。
1.汽车行驶记录仪的设计汽车行驶记录仪是一种集图像、视频、声音和位置等信息为一体的记录仪,记录车辆行驶时的数据。
开发汽车行驶记录仪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硬件设计:选择适合汽车环境的芯片、传感器和显示屏等硬件,设计合理的电路。
(2)软件设计:编写可移植的驱动程序、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
(3)数据存储:选择合适的存储介质,设计合理的数据存储结构和访问方式。
2.数据分析软件的开发行车记录仪所记录的数据需要进行分析和应用才能对车辆管理和行车安全产生实际效果。
数据分析软件的开发需要考虑以下问题:(1)数据采集:将记录仪记录下的数据采集到计算机中。
(2)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清洗、分类、统计和分析等。
(3)数据展示:将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方便用户查看和分析。
三、研究意义本文研究的汽车行驶记录仪及数据分析软件的设计,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意义:1.提高行车安全水平行车记录仪能够记录车辆行驶时的图像、视频、声音和位置等信息,可以用于事故的调查和车辆的管理。
基于ARM与ARMLinux的汽车行驶记录仪的分析与设计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和意义行车记录仪作为车辆驾驶辅助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发挥出了重要作用。
它可以记录车辆行驶中的各种参数信息,如车速、转向、制动、加速、车身倾斜等,以便在发生事故时及时分析事故原因。
为了解决车辆安全问题,指导驾驶员提高驾驶技能,汽车行驶记录仪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的配备选择。
ARM是一种基于低功耗、高性能的32位RISC微处理器,被广泛用于嵌入式系统及移动设备中。
ARMLinux是针对ARM架构的适用于嵌入式系统和物联网设备的操作系统。
对于一些资源受限的嵌入式设备来说,使用ARM处理器和ARMLinux操作系统具有以下优势:(1)低功耗:ARM处理器设计能够使其在尽可能低的功耗下运行,适合于移动设备和嵌入式系统的应用。
(2)高性能:ARM处理器的设计使其可以以较高的主频稳定运行,使其具有较高的性能,可以满足嵌入式系统复杂运算的需要。
(3)易于开发:ARMLinux操作系统具有开源特性,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自定义开发,灵活性强,易于开发和维护。
因此,本课题将基于ARM处理器和ARMLinux操作系统,设计一款汽车行驶记录仪,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优化设计。
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研究内容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 基于ARM和ARMLinux平台进行系统的设计和构架。
2. 实现汽车行驶记录仪的信息采集和存储功能,包括车速、加速度、转向角度、制动情况等参数的采集和存储。
3. 对记录仪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分析,提取重要信息,如驾驶过程中的急转弯、急加速、急刹车等数据,以辅助用车户进行驾驶习惯培养。
(2)研究方法1. 方案设计与实现:首先进行基于ARM的硬件设计方案,其次结合调评估各个方案的优缺点,最终选取一种方案进行实现。
2. 驾驶行为分析:通过采集和分析驾驶时的各项参数(如车速、加速度、转向角度、制动情况等),进行驾驶行为分析,提取行为特征,如急转弯、急加速、急刹车等,为驾驶员提供安全指导。
汽车行驶记录仪无线数据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项目背景和意义随着车辆自主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行驶记录仪作为车载电子设备逐渐被广泛应用。
汽车行驶记录仪通过内置传感器记录车辆行驶数据,如行驶速度、油耗、行驶路线等,可以为车主提供行车安全保障和驾驶数据统计分析等服务。
此外,一些保险公司也开始将汽车行驶记录仪作为车险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汽车行驶记录仪的数据准确性和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项目旨在设计一种汽车行驶记录仪无线数据检测系统,对汽车行驶记录仪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检测,保证其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还可以提供数据分析和车辆管理等服务,对于车主和保险公司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项目设计和实现本项目的设计和实现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汽车行驶记录仪数据采集和传输模块该模块主要通过对汽车行驶记录仪的数据进行无线采集和传输,实现汽车行驶记录仪的数据实时监测。
具体实现过程如下:(1)选择适用于汽车行驶记录仪的传输协议和无线通信方式;(2)选择适用于汽车行驶记录仪的数据接口,并开发相应的数据采集程序;(3)搭建数据传输通道,实现汽车行驶记录仪数据的无线传输。
2、汽车行驶记录仪数据检测和处理模块该模块主要对汽车行驶记录仪的数据进行检测和处理,确保其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具体实现过程如下:(1)根据汽车行驶记录仪的数据特点和检测要求,开发相应的数据检测程序;(2)对汽车行驶记录仪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数据准确性;(3)对异常数据进行处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3、数据分析和车辆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对汽车行驶记录仪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管理,为车主和保险公司提供数据服务。
具体实现过程如下:(1)设计适用于汽车行驶记录仪数据的数据分析工具;(2)对汽车行驶记录仪的数据进行分析,提供数据分析报告;(3)根据汽车行驶记录仪的数据提供车辆管理服务,例如保险公司可根据数据评估车主驾驶风险。
三、项目预期成果和应用前景本项目的预期成果是一种汽车行驶记录仪无线数据检测系统,能够对汽车行驶记录仪的数据进行无线监测和检测,确保其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还可以提供数据分析和车辆管理等服务。
基于ARM与Linux的汽车行驶记录仪的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
同时,汽车行驶记录仪作为重要的安全监测设备也应运而生。
它可以记录车辆行驶的轨迹、速度、时间以及其他相关的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车辆的维护、保养、维修以及交通安全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汽车行驶记录仪成为了一种非常普遍且必不可少的装备。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行驶记录仪的功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基于ARM和Linux操作系统的汽车行驶记录仪已经成为了这个领域的一种新趋势。
它不仅可以记录车辆行驶的信息,而且还能够通过数据传输和处理来实现车辆的实时监测和管理。
此外,基于ARM和Linux操作系统的汽车行驶记录仪也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能够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
因此,对于基于ARM和Linux操作系统的汽车行驶记录仪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基于ARM与Linux的汽车行驶记录仪的设计和开发。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ARM和Linux的相关基础知识和技术研究。
2. 基于ARM和Linux操作系统的汽车行驶记录仪的需求分析和功能设计。
3. 基于ARM和Linux操作系统的汽车行驶记录仪的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
4. 基于ARM和Linux操作系统的汽车行驶记录仪的测试和性能评估。
研究方法主要是实验研究法和理论分析法相结合。
其中理论分析法主要用于相关技术和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实验研究法主要通过设计、开发和测试来验证研究成果并获取相关数据。
三、拟解决的问题和创新点本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设计基于ARM和Linux操作系统的汽车行驶记录仪,以实现车辆的实时监测和管理。
具体来说,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 如何选择合适的ARM处理器和Linux操作系统,并进行相关的配置和编程。
2. 如何设计实用的硬件电路,以满足记录仪的各项功能需求。
题目汽车行驶状态记录仪系统设计摘要汽车行驶状态记录仪是一种安装在汽车上实现类似于飞机“黑匣子”功能的设备,它可以全程记录汽车行驶数据,并通过对所记录的行驶信息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车辆的各种状况予以精确的掌控。
本课题主要研究基于单片机的汽车行驶状态记录仪系统设计,实现对汽车行驶过程中实时信息的采集、处理、传送和存储。
首先,汽车内部霍尔传感器传过来的一对分差信号经过适当的变换变成一个脉冲信号提供给单片机系统,然后单片机系统将采集到的信息经过适当的运算处理之后存储起来并进行处理。
另外,当汽车超速时,系统会发出警报,以提醒司机减速。
本课题设计的汽车行驶状态记录仪可有效预防驾驶员违章驾驶、遏制重大交通事故,具有准确性、高效性和易用性等。
关键词:单片机;记录仪;数据采集;可编程逻辑控制AbstractVehicle traveling data recorder is a kind of facility that install at the vehicle realizing the function that similar to airplane’s “black box”. It can write down the vehicle traveling data all the way, and analyze the data entered as well, thereby to handle all kinds of circumstances precisely that vehicle may happen.This topic is mostly researching the system design of the vehicle traveling data recorder, which is based on the micro control unit (MCU), realize the collection, treatment, transmission and storage to the vehicle’s real-time information while driving. First, a differential signal passing from the internal Hall sensor of the vehicle through proper transform into a pulse signal providing to the MCU system. Then the SCM system will get the collected information proper computing and then store up as well as conducting. In addition, the system will alarm when the vehicle is speeding, to remind the driver to slow down. The vehicle traveling data recorder designed this topic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driver from illegal driving, contain major traffic accident, which is accuracy, efficiency and ease-of-use, etc.Key words: MCU; Recorder; Data acquisition; Programmable logic目录1 引言 (1)2 汽车行驶状态记录仪系统的设计方案 (1)2.1 功能和技术指标 (1)2.2 系统总体结构 (1)3 系统硬件设计 (2)3.1 记录仪的供电 (2)3.2 信号采集模块 (3)3.3 单片机模块 (5)3.4 可编程逻辑器件 (7)3.5 日历时钟芯片 (10)3.6 液晶显示模块 (13)3.7 信息的存储 (15)4 系统软件设计 (17)5 分析与总结 (18)参考文献 (19)谢辞............................................................................................ 错误!未定义书签。
汽车行驶记录仪的电路设计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汽车行驶记录仪的电路设计一、选题背景和意义汽车行驶记录仪是一种随车记录仪器,它能够通过内部传感器和软件系统记录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速度、里程、时间、位置等信息。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司机的行车分析和道路安全管理等方面,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和管理水平。
目前,很多国家都规定了使用行车记录仪的要求,因此对于汽车行驶记录仪的需求逐渐增加。
因此,设计一种汽车行驶记录仪的电路并开发出相关产品有着非常大的实际意义。
二、选题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为了设计一款功能强大、可靠性高、造价低廉的汽车行驶记录仪电路,满足市场需求。
三、选题内容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设计:1. 系统框架设计:设计记录仪的电路框架,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实现车辆行驶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功能。
2. 传感器系统设计:选择合适的传感器类型并设计其电路,用于采集车辆速度、里程、时间以及位置信息。
3. 信号处理设计:对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处理,计算出相应的车速、里程等数据。
4. 存储与显示设计: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存储器中,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方便司机或车主查看车辆的行驶情况。
5. 数据通信设计:实现与其他设备的数据通信,如车载电脑、手机等。
四、存在的问题设计一个汽车行驶记录仪的电路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如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等。
同时,为了节省成本,电路尽可能地合理简洁。
因此,在研究和设计过程中,需要认真考虑这些问题,并寻找最优的解决方案。
五、参考文献1.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仿真技术概论2. 汽车电子技术原理3. 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4. 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标准6. 论文的结构第一章: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二章:相关技术概述第三章:系统框架设计第四章:传感器系统设计第五章:信号处理设计第六章:存储与显示设计第七章:数据通信设计第八章:成本估算第九章:实验结果和分析第十章:总结和展望七、研究进展初步进行了相关技术的概论和系统框架设计,正在进行传感器系统设计与信号处理设计。
汽车行驶记录仪的设计与数据处理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汽车行驶记录仪成为了车辆行驶管理的必要工具。
汽车行驶记录仪可记录车辆行驶轨迹、车速、油耗、行驶时间等数据,可以准确地了解车辆的使用情况,帮助车主更好地管理车辆,对于维护车辆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也有很大的帮助。
为了更好地利用汽车行驶记录仪的数据,设计一款高精度的汽车行驶记录仪,并且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选题旨在设计一款高精度的汽车行驶记录仪,并且开发相应的数据处理方法,以对车辆行驶数据进行准确地采集和分析,满足用户对车辆行驶数据的需求。
二、研究内容本次选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1.汽车行驶记录仪的设计首先,要从硬件角度设计出一款高精度的汽车行驶记录仪,其关键功能包括:(1)车辆位置信息的记录采用GPS芯片进行定位,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位置信息记录下来,能够准确地反映车辆所在位置。
(2)车速、加速度等数据的采集采用加速度传感器、转速传感器等,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运动状态实时采集,以反映车辆的速度和加速度等数据。
(3)车辆使用情况的统计可采用OBD诊断仪或其他传感器来采集车辆使用情况数据,如油耗、行驶时间、行驶里程等等。
2.汽车行驶数据的处理设计高精度的汽车行驶记录仪并只能采集到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数据,单单这些数据还不能帮助用户完成对车辆的管理。
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有用的结果,以实现对车辆行驶数据的更细致分析。
汽车行驶数据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车辆行驶路线、停车点等位置信息可通过地图API和GPS数据反算出来,以还原车辆的行驶轨迹。
(2)车速、加速度等数据可以使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方法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车辆的行驶状况,并对驾驶行为进行评价。
(3)对行驶时间、油耗等的统计可以使用基本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4)车辆使用情况的统计可以通过数据可视化方法以图表形式进行展示。
中国矿业大学
徐海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设计(论文)题目:汽车行驶记录仪的设计
学生姓名:高阳学号:
系(部):信息与电气自动化系
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
指导教师:袁小平
2012年02 月28 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一、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系(部)审查后生效;
二、开题报告内容必需按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学生查阅资料的参考文献应很多于3篇(不包括辞典、手册);
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依照国标GB/T7408-94《数据元和互换格式、信息互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概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如“2012年3月26日”或“2012-3-26”。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 绪论1.1 课题的意义汽车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随着国民经济、公路运输业的蓬勃发展,汽车的需求量在不断地增长,可随之而来的却是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
据统计我国是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高的国家,连续数年一直居世界第一位,近20年来,由于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己达到108万人。
从公安部了解到,2004年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群死群伤特大道路交通事故55起,造成852人死亡、877人受伤。
与上年相比上升幅度较大,事故起数上升34.1%,死亡人数上升32.1%,受伤人数上升54.7%。
从全球看每一分钟就有一个人死于汽车交通事故,1982以来全球总共有大约3000万人死于交通事故中。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特别是提供一些事故发生前的有效数据给汽车制造商使其制造出更安全的汽车来减少交通事故放生和最大限度地减低交通事故中对人的伤害,同时提供一个电子眼来帮助交通部门提高事故处理的准确性、公正性及快速性,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实际课题[1]。
“汽车黑匣子”,又称汽车行驶记录仪,是安装在车辆上,对车辆行驶速度、时间、里程以及有关车辆行驶的其他状态信息进行记录、存储并可通过接口实现数据输出的数字式电子记录装置。
它能完整、准确地记录汽车行驶状态下的有关情况,能将汽车行驶轨迹完整地记录下来,并通过专用软件在微机上再现。
目前的汽车黑匣子虽然在可靠性、体积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改善,但不具有图像存储的功能;它所存储的汽车信息,对于各种起因的突发事件不能有效、准确地提供可分析和处理的科学依据。
一般来说,该产品体积只有香烟盒般大小,能防潮、防水、防腐和耐高温。
它除了具有传统的黑匣子所拥有的事故分析功能外,还能在汽车驾驶员超速行驶时发出超速报警声,以提醒驾驶员减速行驶,并详细记录车辆每次的起动时间、行驶里程、行驶时问、最高车速以及每次最高车速的持续时间,方便交通管理部门根据所记录的有关数据对车辆进行有效的管理。
汽车行驶记录仪及上位机数据分析软件的开发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近年来,随着交通工具的日渐普及,道路交通事故也愈发频繁,而车辆行驶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对于提升道路交通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汽车行驶记录仪作为一种简单小巧的记录设备,在交通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并成为一种法定设施,其记录的信息可以有效帮助交通管理部门和车主判断车辆的状态和使用情况,在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障行车安全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简单地记录行车数据并不能最大化其价值,而数据分析则能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意义的信息,有助于车主和交通管理部门做出更有价值的决策。
因此,开发一款可对汽车行驶记录仪数据进行全面有效分析的上位机数据分析软件,对于提升行车安全、数据应用和交通管理具有很大的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项目拟开发的汽车行驶记录仪及上位机数据分析软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汽车行驶记录仪:作为数据产生源,可记录车辆行驶数据、车速、行驶路线、冷却水温度、机油压力、排气温度等信息,为数据分析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2. 上位机数据分析软件:基于行车记录仪产生的大量信息,开发一款可对其进行全面、有效、实时分析的上位机数据分析软件,支持多车辆数据存储,可对不同车辆进行比较、分析、对比,进而为车主和车队管理者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如车辆状态、驾驶行为、故障预警等。
本项目的目标是:1. 开发一款稳定可靠的汽车行驶记录仪,该设备可以在各种复杂的道路情况下进行长时间稳定记录,具备抗干扰能力和数据实时性,可输出各种格式的数据;2. 开发一款实用的上位机数据分析软件,该软件具有良好的用户交互性和分析功能,可以对行车记录仪产生的数据进行多维度的分析和可视化展示。
三、研究范围和方法本项目主要针对汽车行驶记录仪以及上位机数据分析软件的开发,涵盖以下内容:1. 设计并研发一款可记录车辆行驶数据的行车记录仪,开发相应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
行车记录仪的数据采集与分析可以支持CAN总线等多种通信方式,可实现多种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汽车行驶记录仪的设计的开题报告一、项目背景近年来,汽车行驶记录仪作为一种新兴的车载电子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汽车行驶记录仪能够记录车辆行驶时的各项数据,如车速、行驶时长、行驶距离、行驶路线等等,同时还能通过内置的摄像头记录车内外的画面,以达到监控和证据保全的作用。
随着汽车行驶记录仪技术不断进步,其已成为很多车主进行网约车、出租车等职业开车的必备设备。
二、选题理由汽车行驶记录仪市场需求稳步上升,用户对安全、便利、高品质车载记录仪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同时也促使了汽车行驶记录仪在技术方面的快速发展。
因此,在这个背景下,开发一款高性能、功能全面的汽车行驶记录仪将有利于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项目目标1.研发一款高稳定性、高可靠性的汽车行驶记录仪,实现多种功能,并且在支持安全监测的基础上提供数据保护和数据安全。
2.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使其具有更高的人性化和便利性,适配更多的车型,提高市场占有率。
3.探索汽车行驶记录仪在未来的发展方向,提高技术创新性,提高用户体验、安全性、可靠性和数据隐私等方面的质量。
四、项目内容1. 系统设计:通过对汽车行驶记录仪的系统需求分析,设计出合适的软硬件配置和系统架构。
2. 软件开发:根据系统设计方案,开发相应的软件。
包括驱动程序、图像处理程序、数据处理程序和数据整合管理程序等。
3. 硬件设计:设计汽车行驶记录仪主板、控制器、存储器、通信模块等硬件模块,并制作相应的PCB。
4. 性能测试:对开发完成后的汽车行驶记录仪进行各项性能测试,包括稳定性测试、功能测试、数据有效性测试等。
5. 上市销售:把研发完成的汽车行驶记录仪上市销售,提高品牌知名度和产品市场占有率。
五、项目预期成果1.研发出稳定可靠的汽车行驶记录仪,实现多种功能,并在数据保护和数据安全方面得到加强。
2.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扩大品牌知名度。
3.发扬技术创新,在安全、稳定性、用户体验、数据保护和隐私保护等方面做出重要的贡献。
论文题目汽车行驶记录仪状态设计课题性质基础研究应用课题设计型调研综述理论研究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学号专业系别班级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等,不少于2000字)一、研究目的及意义汽车行驶状态记录仪是一种安装在汽车上实现类似于飞机“黑匣子”功能的设备,它可以全程记录汽车行驶数据,并通过对所记录的行驶信息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车辆的各种状况予以精确的掌控。
本课题主要研究基于单片机的汽车行驶状态记录仪系统设计,实现对汽车行驶过程中实时信息的采集、处理、传送和存储。
首先,汽车内部霍尔传感器传过来的一对分差信号经过适当的变换变成一个脉冲信号提供给单片机系统,然后单片机系统将采集到的信息经过适当的运算处理之后存储起来并进行处理。
另外,当汽车超速时,系统会发出警报,以提醒司机减速。
本课题设计的汽车行驶状态记录仪可有效预防驾驶员违章驾驶、遏制重大交通事故,具有准确性、高效性和易用性等。
学生签名:年月日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1.国外有关国外对汽车行驶记录仪的认识比较早,20世纪70年代后期,欧洲率先推出了机电模拟式汽车行驶记录仪。
目前,较为流行的为纸盘机械式汽车行驶记录仪。
国外汽车行驶记录仪发展至今,一直为机械式记录仪。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欧盟开始制订数字式记录仪的技术标准和法规,并规定从2004年8月起,在新注册的机动车上强制安装数字式记录仪,已经逐渐替代现行传统的纸盘模拟记录仪。
目前较为常见的电子式记录仪包含:记录仪、显示器、数据采集处理卡、传感器以及PC机处理软件等几个部分,其中数据采集处理卡为便捷式的磁卡,可插入记录仪进行数据采集,亦可将采集到的数据送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和事故分析。
2001年8月,日本某汽车研究所开发小组研制出能记录交通事故发生时驾驶数据的记录仪。
它通过传感器记录速度、方向角度、刹车或急转弯使汽车达到一定的加速度以上时,便判断为“事故”,并将“事故”发生前十秒和后五秒间的各种数据自动记录入磁盘中。
同时采用图像处理技术,利用相机自动收录“事故”发生前十秒和后五秒间从驾驶席上能看到的场面。
但是这种基于传感器和图像处理的汽车行驶记录仪价格昂贵,使得这种产品最终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2.国内对汽车行驶记录仪的认识晚于国外。
80年代末,几家国营、民营、合资企业开始着手研制、推广记录仪。
到目前为止,我国生产汽车行驶记录仪的企业多达70余家,产品上百种,并不断有新品推出。
经过国家有关权威部门检验合格后,开始在全国各省市推广使用记录仪对提高车队的营运效率和降低事故率等方面的显著效果,受到物流运输、汽车租凭、企事业车队、保险公司和交通管理部门的欢迎。
但由于它的安装配套成本相对较大,目前私家车安装使用的比较少。
欧盟推广使用的汽车行驶记录仪大多以机械式为主,以纸盘机械式汽车行驶记录仪为例,这种产品价格昂贵,维护费用高,还需要人工填写姓名、行驶里程,使用起来极为不便。
我国的产品均为数字式的电子设备,能够实时监测记录车辆行驶的各种状态信息、有效准备地鉴别驾驶员身份,同时还具备超速报警功能、具备串口通信接口以及打印输出功能。
各类产品体积小巧、价格合理、无需专人维护且使用方便。
国内记录仪的市场虽然已经初具规模,但是各类产品在数据结构和格式、数据传输方式等方面还是有较大差异,这对记录仪的规范管理和大面积推广极为不利。
而且绝大多数产品采用的主处理器为8位或者16的单片机,这也将极大地限制记录仪系统的接口扩展、功能的完善以及实时性能的提高。
三、研究内容1 功能和技术指标汽车行驶状态记录仪包括汽车行驶记录仪的主机和计算机端的数据分析软件这两部分组成。
本课题中重点设计汽车行驶记录仪的主机部分。
参照汽车行驶状态记录仪的国家标准(GB/T19056-2003)的要求,本课题所设计的汽车行驶记录仪主要实现如下功能:自检功能;实时时间、日期及驾驶时间的采集、记录、存储功能;车辆行驶速度的测量、记录、存储功能;车辆行驶里程的测量、记录、存储功能;驾驶员身份记录功能;键盘操作功能;数据显示;数据通信功能[2]。
2 系统总体结构根据记录仪功能要求和工作特点,在设计时主要从运行可靠性、记录数据准确性及数据存储容量三方面考虑。
系统的总体设计如图1所示。
在图1中,单片机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通过硬件和内部软件的配合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
供电单元的作用是将汽车内部配电模块提供的电压转换成记录仪可以正常工作的电压,这其中为了避免汽车内部电机的干扰,需要进行屏蔽。
信号采集模块是指将汽车内部霍尔传感器传过来的一对差分信号经过适当的变换变成一个脉冲信号提供给单片机系统,这其中需要用光耦模块进行隔离,来避免强脉冲信号对电路板的干扰。
信息存储是指单片机系统将采集到的信息经过适当的运算处理后存储到IC图1 汽车行驶状态记录仪系统结构框图智能卡中,IC 卡中的信息可以长时间保存,可以用读卡设备读出其中的信息,然后进行分析。
键盘输入和液晶显示是常用的单片机输入/输出模块,用户可以输入特定的信息,也可以看到实时的速度、里程及时间等信息,可以做出实时判断。
设计这样的单片机系统还要用到可编程逻辑器件,它可以灵活方便地产生译码、控制等信息。
四、研究方法4.1. 系统硬件设计1 记录仪的供电供电单元单片机系统汽车内部信号采集超速报警键盘输入液晶显示信息存储可编程控制模块记录仪需要的是+5V 供电,而汽车内部产生的供电是+12V ,所以系统需要供电模块来实现+12V~+5V 的电源变换,其工作原理如图2(1)、2(2)所示图2(1) 电源部分原理图图2(2)电源部分原理图8 76 54 32 1U9MC34063Vin+C191000UC17223GC25102R271KR19 100U102955D7FR301L5R72.2KL8R132KR51K+C263300U++C271000UC281000UL9GNDVCC8 76 54 32 1U9MC34063Vin+C191000UC17223GC25102R271KR19 100U102955D7FR301L5R72.2KL8R132KR51K+C263300U++C271000UC281000UL9GNDVCC图2(2)中MC34063是美国 AI 公司的DC/DC 转换控制电 路芯片,其输入电压为3~30V 范围之内,内部有1.6A 的峰 值电流切换电路,它的工作频 率在100Hz~100KHz ,器件内部具有比较器、温度补偿电路,以及周期振荡器,它是带有有效电流限制电路的受控周期振荡器。
MC34063主要应用于DC-DC 转换模块,它内部 的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
图中第五脚是反馈脚,通过电压的反馈控制以确保输出稳定的+5V 电压 [3]。
2 信号采集模块对于整个系统来说,获取行驶状态信息是所有的工作前提,系统的首要任务是采集汽车的行驶状态信息,包括速度、里程等。
汽车内部有自己的传感器,也就是有现成的信号提供给记录仪。
汽车轮子每转一周,会通过车子内部的霍尔传感器送出一对差分信号,此差分信号经过信号采集模块获得一个对应的脉冲信号,通过对脉冲信号计数,以及已知的轮子直径信息计算,得到车子的运行速度,然后根据速度和计时信息就可算出里程[4]。
图4信号采集源模块原理图图3 MC34063内部工作原理123 45 67 8U8 TLP521-212v_LEDR121KHPL1C11223FPL2PBC10223R213KR1510K R234.7K C24102C22104C21104R3210K0V_LR244.7KSIG VCCGND信号采集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如图4所示。
图中U8是东芝公司的单光耦芯片TLP521-2,实际上它的内部就是两组光敏三极管,如图5所示。
光敏三极管是利用硅PN 结的光电效应制成的,使用过程中,其基极通常开路,基极-集电极产生的光感生电流直接反馈入基极, 并被光敏三极管自己所放大,因此光敏三极管的灵 敏度比光敏二极管通常要大100多倍。
光敏三极管的最大工作频率只有几百KHz [5]。
记录仪上的+5V 工作系统是弱点电路,因此汽车内部提供的 脉冲信号在送入记录仪之前必须经过光耦隔离的处理。
光耦模块 主要就是通过电-光-电的变换将电信号隔离开来的,它可以避免一侧 对另一侧产生的干扰。
图4中HP 和FP 是汽车轮子转一周内部提供的分差信号,它在通过信号采集模块后产生SIG 信号,以达到状态记录仪系统可以使用的信号; PB 为屏蔽线,由它构成了屏蔽网络,有效地屏蔽了汽车电动机等对硬件电路的干扰。
通过屏蔽和光耦隔离,得到波形干净的SIG 信号,则完成信号采集功能。
采集到的SIG 信号需要送到可编程逻辑器件中进一步处理,再由单片机系统对处理后的结果进行相应的运算,可以得到速度、里程等状态信息 [6]。
3.单片机模块对于整个汽车行驶状态记录仪系统而言,单片机模块起到控制和枢纽作用,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其工作原理如图6所示。
图中U4为12M 晶振,它为单片机提供稳定的12MHz 工作时钟。
图6中U1为A T89S8252,是Atmel 公司的带有8KB Flash 的8位微控制器单片机芯片,它完全与MCS-51系列单片机兼容(从指令集到引脚)。
和51单片机相比AT89S8252还具有一些增强型的功能,例如它的某些P1口可以配置成特殊的功能来使用。
在本课题中将P14、P15、P16和P17配置成SPI (Serial Programming Interface )接口,因为记录仪最终需要将记录的车辆行驶状态信息存入IC 卡,而IC 卡是通过SPI 口存储的,这也是选用单片机芯片AT89S8252的重要原因之一。
图5 单光耦芯片TLP521内部工作框图图6单片机模块原理图SPI 接口可以配置成主模式或从模式,配置方法可参照表3-1。
表3-1 P1口配置成SPI 接口端 口 增 强 功 能P14 ~SS (主/从模式选择输入)P15 MOSI (主模式数据输出/从模式数据输入) P16 MISO (主模式数据输入/从模式数据输出) P17SCK (主时钟输出/从时钟输入)由表3-1可知,主从模式的选取是通过P14脚输入信号的高低来决定的,低电平为从模式,高电平为主模式。
在此选用主模式,P1口的5~7脚作为SPI 接口使用,和后文将介绍的IC 卡芯片相连 [7]。
A T89S8252的P1口剩下的4个引脚用于键盘的设计,原理如图7所示。
记录仪的键盘设计比较简单,只用了4个按键,S2表示“+”键,用于输入数字;S3表示“->”键,用于移位操作;S4表示“CLR ”键,P10/T P11/T P12P13P14P15P16P17INT1INT0T1T0/VPX1X2RESETP00P01P02P03P04P05P06P07P20P21P22P23P24P25P26P27RXD TXD ALE/PSEN C2 0.1U40 VC CP10 1 P11 2P12 3P13 4 CS 5 SI 6SO 7 SCK 813INT0 1215CLK 14VCC 311918HRST 9 RD 17 WR 1620 GND39 AD038 AD137 AD236 AD3 35 AD4 34 AD5 33 AD6 32 AD721 CSB 22 CSA 23 24 OE 25 SPEED 26 R/W 27 D/I 28 A151011 30 ALE 2989S8252U1VCC GND OUT 12MOSCU487 GND 14 VCC R9 5.1KR8 5.1K VCCINT0GNDS1FUN EA RD WRP用于清除操作;S5表示“ENT ”键,用于确认操作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