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素质检测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36.00 KB
- 文档页数:6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素质检测试题一、选择题(1-9单选,10-12多选。
每题4分,共48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做质点,体积较大的物体不能看做质点B.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是存在的C.只能选择静止的物体作为参考系D.描述直线运动,一般建立直线坐标系2.一只篮球从离地面1m高处竖直下落,与地相碰后,反向弹回至0.4m高处.在这一过程中,皮球经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A.1.4m,1.4m B.1m,0.4m C.1.4m,0.6m D.1.4m,0.4m 3.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刻的是()A.同步卫星绕地球的周期是24小时 B.高铁通过铁桥的时间是20sC.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时间是30分钟 D.某校每天上午12:00放学4.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A.位移、时间、加速度B.路程、位移、瞬时速率C.速度、加速度、速度变化量D.位移、速度、平均速率5.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开始以20m/s的速度行驶了全程的一半,接着以速度v行驶剩余的一半路程,已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5m/s,则v等于()A. 10 m/s B. 11 m/s C. 12 m/s D. 15 m/s6.如图是物体A、B的x﹣t图象,由图可知()A. 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C.在5s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s末A、B相遇D.从第3s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 A>v B7.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该质点()A .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B .在第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C .在前3秒内和前5秒内位移相同D .第2秒末和第4秒末的位置相同8.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a =2m/s 2,那么,在任意1s 内( ) A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2倍 B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C .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1s 内的末速度大2m/sD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1s 内的初速度大2 m/s9.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v 0=20m/s 的速度匀速行驶,因正前方出现事故紧急刹车,刹车加速度大小为a=4m/s 2,则刹车后3s 内的位移和刹车后6s 内的位移之比为( )A . 3:4B . 7:8C . 1:2D . 21:2510.如图所示,某质点先从A 点沿坐标轴运动到C 点,再从C 点沿坐标轴运动到B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点从A 点到C 点的位移为13m 4m 7m x =--=-B .质点从C 点到B 点的位移为()21m 3m 4m x =--= C .由于正数大于负数,故2x 大于1xD .整个过程中,质点通过的路程为3m11.下列说法中哪些是可能的( ) A . 运动物体速度增大而加速度减小 B . 运动物体速度减小而加速度增大 C . 运动物体加速度增大,速度也增大D . 运动物体速度改变量的方向向左,但加速度方向向右12.水平面上一物体从静止开始,沿直线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3s后接着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经9s停止.在先后加速和减速的两个运动过程中()A.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B.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C.位移大小之比为1∶1D.位移大小之比为1∶9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12分。
河南省正阳县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素质检测试题一.选择题。
(每题6分共60分)1.下列问题中,能够把研究物体当作质点的是()A.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要时间是多少。
B.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地球上不同区域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
C.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D.正在进行花样溜冰的运动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时刻表示某一瞬时,时间一段时间间隔。
B.某人跑步成绩13秒是时间。
C.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均表示时刻。
D.1min内有60个时刻。
3、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考系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考系是运动的,那么以乙物体为参考系,丙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A一定是静止的B运动或是静止都有可能C.一定是运动的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4.小球从4m高处自由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
全过程中小球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是A. 4m,3mB. 5m,4mC. 5m,3mD. 5m,2m5、短跑运动员在100 m比赛中,以8 m/s的速度迅速从起点冲出,到50 m处的速度是9 m/s,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10.2 m/s,则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9 m/s B.10.2 m/s C.10 m/s D.9.1 m/s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大于位移的大小B.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C.物体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为零D.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但其位移可能相同7、下列物体速度是指平均速度的有A.汽车上速度仪表所表示速度B.繁华街道上限速指示牌上的速度C.汽车通过隧道的速度是5m/sD.百米运动员冲线的速度8、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B.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C.相同速度变化所用的时间越短,加速度一定越大D.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9、某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该物体()A.做往复运动。
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9为单选,10~12为多选。
每题4分,少选得2分。
错选得0分,共48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研究短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时,可将运动员看做质点B.研究汽车在上坡时有无翻倒的危险时,可将汽车看做质点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万重山”为参考系的D.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国旗”为参考系的2.某中学高一同学坚持每天上晚自习后到操场跑圈,他沿着半径为R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1.5圈时,他的()A.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3πR B.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2RC.路程为πR,位移的大小为2R D.路程为3πR,位移的大小为2R3.下列物理量中,不是矢量的是()A.位移B.加速度C.速度D.路程4.关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6V以下的直流电源B.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C.使用的电源电压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短D.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的越慢5.运动员在百米比赛中,测得在70米处的速度是9 m/s,10s末到终点时的速度是10.2 m/s,则运动员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10 m/s B.9.6 m/s C.9 m/s D.5.1 m/s6.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很大,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C.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D.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大7.如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x—t图像,对线段OA、AB、BC、CD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汽车在OA段运动得最快B.汽车在AB段静止C.CD段表示汽车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反D.4 h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零8.如图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这个质点的运动情况是()A.前5s质点静止B.5s-15s内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1 m/s2C.15s-20s内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3.2 m/s2D.质点15s末离出发点最远,20 s末回到出发点9.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A.第1s内的位移是5m 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C.任意相邻的1s 内位移差都是1m D.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 10.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匀速运动,设向右为正,甲质点的速度为2m/s,乙质点-,则可知()的速度为4m/sA.乙质点的速率大于甲质点的速率>-,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B.因为24C.这里的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质点运动的方向D.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点出发,则10s后甲、乙两质点相距20m11.关于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迹均匀说明纸带做匀速运动B.点迹越稀,说明纸带运动速度越小C.点迹越密,说明纸带运动速度越大D.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相等12.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含答案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第I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可以断定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A.物体在某两段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不相等;B.物体在某两段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C.物体在任意两段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不相等。
D.物体在任意两段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15.如图所示,A、B分别是甲、乙两小球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运动的v-t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判断()A.两球在t=2s时相遇B.两球在t=2s时速率相等C.两球在t=8s时相距最远D.甲、乙两球做初速度方向相反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16.如图所示,轻杆与竖直墙壁成53°角,斜插入墙中并固定,另一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水平轻质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弹力大小为3mg/4(g表示重力加速度),则轻杆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A. B.C.D.17.三个相同的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B物体受到水平拉力的作用,但三个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与B的接触面一定是粗糙的B.各接触面都一定是粗糙的C.B与C,C与水平面的接触面一定是粗糙的D.C与水平面的接触面可能是光滑的18.如图所示,轻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m的木块1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为M 的木块2相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木块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有()A.a1=0,a2=g B.a1=g,a2=gC. D.19.如图所示,小车的质量为M.人的质量为m,人用恒力 F拉绳,若人和车保持相对静止.不计绳和滑轮质量、车与地面的摩擦,则车对人的摩擦力可能是()A.若M=m,则摩擦力为0B.若M=m,则摩擦力方向向右C.若M<m,则摩擦力方向向右D.若M>m,则摩擦力方向向右20.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光滑球的质量均为m,放在竖直挡板和倾角为α的固定斜面间.若缓慢转动挡板至与斜面垂直,在此过程中A.A球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减小B.B球对挡板的压力逐渐减小C.B球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减小D.A、B两球间的弹力增大21.如图所示,一粗糙的水平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v1沿顺时针方向运动,传送带的左、右两端皆有一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面,一物体以恒定的速度v2沿水平面分别从左、右两端滑上传送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从右端滑到左端所须的时间一定大于物体从左端滑到右端的时间B.若v2<v1,物体从右端滑上传送带,则物体可能到达左端C.若v2<v1,物体从左端滑上传送带必然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匀速运动D.若v2<v1,物体从右端滑上传送带又回到右端.在此过程中物体先做减速运动,再做加速运动第Ⅱ卷三、非选择题:(共174分)22.(1)(9分)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纸带,如图7所示,并且每隔四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已知每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为s,且s1=0.96cm,s2=2.88cm,s3=4.80cm,s4=6.72cm,s5=8.64cm,s6=10.56cm,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
正阳高中2020学年度上期三年级第一次素质检测物理试题一、选择题:(4*12=48分, 1-9单选, 10-12不定项)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一定是体积很小、质量很小的物体B.物体的速度越大,则加速度越大C.参考系必须是固定不动的物体D.物体只有在单方向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2.A、B两质点分别在各自的直线轨道上运动,图甲是质点A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图乙是质点B的速度一时间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A在0~2s内的平均速度为零B.质点B在0~2s内的平均速度为零C.质点A在0~1s内的运动方向与在1~2s内的运动方向相同D.质点B在0~ls内的运动方向与在1~2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3.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木块A、B保持静止.若木块 A 与B的接触面是水平的,且F≠0.则关于木块B的受力个数可能是( )A.3个或4个B.3个或5个C.4个或5个 D.4个或6个4.如图所示,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孔明(即诸葛亮)所发明,现有一孔明灯升空后向着东北偏上方向匀速直线上升,则此时孔明灯所受空气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是( )A.0 B.mg,竖直向上2,东北偏上方向C.mg,东北偏上方向 D.mg5.如图,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F1,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F2.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 )A.F1始终减小,F2始终增大B.F1始终减小,F2始终减小C.F1先增大后减小,F2始终减小D.F1先增大后减小,F2先减小后增大6.汽车由于漏油而在笔直的马路上每隔相等时间T0滴下油渍,下图是其中的四滴,量得它们之间的距离分别是1m,2m和3m,由上述信息不能得到这辆汽车在这段时间内()A.行驶的速度方向B.行驶的加速度方向C.加速度的大小D.汽车在对应油滴位置时的速度大小....A B C D7.如图所示, 质量为m的物块在质量为M的木板上滑行, 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1,物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μ2, 已知木板处于静止状态, 那么木板所受地面摩擦力的大小是( )A.μ1Mg B.μ2mg C.μ1(m+M)g D.μ1Mg+μ2mg 8, 如图所示,质量不等的盒子A和物体B用细绳连接,跨过光滑的定滑轮,A置于倾角为θ的斜面上,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θ,B悬于斜面之外而处于静止状态.现向A中缓慢加入沙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子的拉力逐渐减小B.A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增大C.A所受的摩擦力一定逐渐增大D.A可能沿斜面下滑9.某校举行托乒乓球跑步比赛,赛道为水平直道,比赛时某同学将球置于球拍中心,当速度达到v0时做匀速直线运动跑至终点,整个过程中球一直保持在球拍中心不动,如图所示.设球在运动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与其速度大小成正比,f=kv0,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不计球与球拍之间的摩擦,球的质量为m ,重力加速度为g .则在比赛中,该同学在匀速直线运动阶段保持球拍的倾角θ0满足( ) A .sinθ0=kv0/mg B.cosθ0=kv0/mg C .tanθ0=kv0/mg D . tanθ0= mg / kv010.对以a =2 m/s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任意1 s 内末速度比初速度大2 m/sB .第n s 末的速度比第1 s 末的速度大2(n -1)m/s C. 2 s 末速度是1 s 末速度的2倍 D. n 秒时速度是n2秒时速度的2倍11.如图所示,轻质光滑滑轮两侧用细绳连着两个物体A 与B ,物体B 放在水平地面上,A 、B 均静止.已知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mA 、mB ,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 )A .物体B 受到的摩擦力可能为0 B .物体B 受到的摩擦力为mAgcos θC .物体B 对地面的压力可能为0D .滑轮通过绳子对天花板的拉力大小为2mAg ⎪⎭⎫ ⎝⎛-θ2145cos 0 12.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从t =0时刻开始,物体的xt -t 的图象如图所示, 由此可知( )A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C.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0.5 m/s D.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1 m/s正阳高中2020学年度上期三年级第一次素质检测 物理答题卷一、选择题答题栏(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素质检测试题一、选择题(共20个,每道题3分,共计60分)读右图,完成1~2题。
1.图中太阳电池的运行轨道属于( )A.恒星轨道B.彗星轨道C.行星轨道D.卫星轨道2.图中开发的能源类型是( )A.太阳风B.核能C.太阳能D.光能3.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三者关系应该是下图中的( )4.下列关于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与地球相邻的是火星和木星②与地球相邻的都是类地行星③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和周期都相同④木星、土星是巨行星且轨道相邻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对地球影响最大的天体。
据此回答5~6题。
5.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 )A.是形成地球海洋潮汐现象最重要的天体B.是地球惟一的能量来源C.促进水循环的形成,甚至还与岩石风化有关D.太阳能是一种新能源,具有能量集中、容易收集的优点6.太阳辐射的主要作用是( )①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②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③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④太阳内部核反应的能量来源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据美国今日宇宙网站报道科学家预计2023年太阳活动将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峰期。
我们可以预见到那时将发生大量的太阳活动。
据此完成7~8题。
7.如果2022~2023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那么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 )A.2006~2007年B.2033~2034年C.2011~2012年D.2087~2088年8.本次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对地球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①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②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③GPS定位系统将受到干扰④我国北方会出现极昼现象A.③④B.②③C.①②D.①③9.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层,因同大气摩擦而产生光迹,被称为流星现象。
下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虚线箭头表示流星进入大气层的方向。
绝密★启用前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一次素质检测数学(理)试题2019年9月20日一、单选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设集合,,,则 A . B . C . D . 2.已知命题p: ()0,ln 10x x ∀>+> ;命题q :若a >b ,则a 2>b 2,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A .p q ∧B .p q ⌝∧C .p q ⌝∧D .p q ⌝⌝∧ 3 设,则“”是“”的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若函数()y f x =的值域是1[,3]2,则函数1()()()F x f x f x =+的值域是( ) A .1[,3]2 B .10[2,]3C .510[,]23D .10[3,]3 5.已知函数,则不等式的解集是( ) A . B . C . D . 6.函数()f x 在(,)-∞+∞单调递增,且为奇函数,若(1)1f =,则满足1(2)1f x -≤-≤的x 的取值范围是( ).A .[2,2]-B .[1,1]-C .[0,4]D .[1,3]7.已知函数1()3()3x x f x =-,则()f xA .是奇函数,且在R 上是增函数B .是偶函数,且在R 上是增函数C .是奇函数,且在R 上是减函数D .是偶函数,且在R 上是减函数 8.奇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R ,若(2)f x +为偶函数,且(1)1f =,则(8)(9)f f +=( )A .2-B .1-C .0D .19.函数121()()2x f x x =-的零点个数为 ( ) A .0 B .1 C .2 D .3 10.(﹣6≤a≤3)的最大值为( ) A .9 B . C .3 D . 11.设a <b,函数2()()y x a x b =--的图象可能是( )A .B .C .D .12.函数()()212log 4f x x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A . B . C . D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函数)2lg(-=x y 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___14.已知,若幂函数为奇函数,且在上递减,则____.15.不等式224x x -<的解集为________.16.若函数2()()x f x e μ--=(e 是自然对数的底数)的最大值是m ,且()f x 是偶函数,则m μ+=________三、解答题(17题10分,其余每题12分,共70分)17.设函数f (x )=|x ﹣a|+3x,其中a >0.(1)当a =1时,求不等式f (x )>3x+2的解集;(2)若不等式f (x )≤0的解集为{x|x≤﹣1},求a 的值.。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第一次素质检测试题一、选择题(共48分,其中1-8为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9-12为多项选择题,全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错选得0分)1.公元前600年左右,希腊人泰勒斯就发现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轻小的物体;公元1世纪,我国学者王充在《论衡》一书中也写下了“顿牟掇芥”。
下列关于摩擦起电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玻璃棒与丝绸摩擦过后,玻璃棒带的是负电B.摩擦起电的过程就是创造电荷的过程C.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带负电,是因为毛皮上的电子移动到橡胶棒上D.摩擦起电可以使物体带上任意大小的电荷量2.使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分别带上-3Q和+5Q的电荷后,将它们固定在相距为a的两点,它们之间库仑力的大小为F1。
现用绝缘工具使两小球相互接触后,再将它们固定在相距为2a的两点,它们之间库仑力的大小为F2。
则F1与F2之比为()A.2∶1 B.4∶1 C.16∶1 D.60∶13.下列关于电场线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场强度必定越来越小B.在多个电荷产生的电场中,电场线是可以相交的C.点电荷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一定跟电场线是重合的D.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同一试探电荷所受的电场力越大4.电场中等势面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电场的描述正确的是()A.A点的电场强度比C点的小B.负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比C点的电势能大C.电荷沿等势面AB移动过程中,电场力始终不做功D.正电荷由A移到C,电场力做负功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势差与电势一样,是相对量,与电势零点的选取有关B .电势差是一个矢量,有正值和负值之分C .由于静电力做功跟移动电荷的路径无关,所以电势差也跟移动电荷的路径无关,只跟这两点的位置有关D .A 、B 两点的电势差是恒定的,不随电势零点的不同而改变,所以U AB =U BA6.关于U AB =W AB q 和W AB =qU AB 的理解,正确的是( )A .电场中的A 、B 两点的电势差和两点间移动电荷的电荷量q 成反比B .在电场中A 、B 两点间沿不同路径移动相同电荷,路径长时W AB 较大C .U AB 与q 、W AB 无关,甚至与是否移动电荷都没有关系D .W AB 与q 、U AB 无关,与电荷移动的路径无关7.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家用电器日益走入我们的居家生活,而家用电器所产生的静电荷会被人体吸收并积存起来,加之居室内墙壁和地板多属绝缘体,空气干燥,因此更容易受到静电干扰.由于老年人的皮肤相对年轻人干燥以及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老化、抗干扰能力减弱等因素,因此老年人更容易受静电的影响.心血管系统本来就有各种病变的老年人,静电更会使病情加重.过高的静电还常常使人焦躁不安、头痛、胸闷、呼吸困难、咳嗽.我们平时生活中就应当采取措施,有效防止静电,下列可行的是( )①室内要勤拖地、勤洒些水②要勤洗澡、勤换衣服③选择柔软、光滑的化纤类衣物④尽量避免使用化纤地毯和塑料为表面材料的家具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8.指纹识别技术是基于人的指纹具有终身不变性和唯一性的特点发明的.目前许多国产手机都有指纹解锁功能,常用的指纹识别传感器是电容式传感器,如图所示.指纹的凸起部分叫“嵴”,凹下部分叫“峪”.传感器上有大量面积相同的小极板,当手指贴在传感器上时,这些小极板和正对的皮肤表面部分形成大量的小电容器,这样在嵴处和峪处形成的电容器的电容大小不同.当传感器给所有的电容器充电后达到某一电压值后,电容器放电,电容值小的电容器放电较快,根据放电快慢的不同,就可以探测到嵴和峪的位置,从而形成指纹图像数据.根据文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峪处形成的电容器电容较大B .充电后嵴处形成的电容器的电荷量大C .在峪处形成的电容器放电较慢D .潮湿的手指头对指纹识别绝对没有影响9.如图所示,不带电的枕形导体的A、B两端各贴有一对金箔.当枕形导体的A端靠近一带电导体C时()A.A端金箔张开,B端金箔闭合B.用手触枕形导体后,A端金箔仍张开,B端金箔闭合C.用手触枕形导体后,将手和C都移走,两对金箔均张开D.选项C中两对金箔带同种电荷10.如图所示是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E与放在该点处的检验电荷q及所受电场力F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其中正确的是()11.如图所示,a、b为竖直向上的电场线上的两点,一带电质点在a点由静止释放,沿电场线方向向上运动,到b点恰好速度为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带电质点在a、b两点受到的电场力都是竖直向上的B.a点的电势比b点的电势高C.带电质点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的电势能小D.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电场强度大12.如图所示,电子由静止开始从A板向B板运动,当到达B板时速度为v,保持两板间电压不变.则()A.当增大两板间距离时,v也增大B.当减小两板间距离时,v增大C.当改变两板间距离时,v不变D.当增大两板间距离时,电子在两板间运动的时间延长二、填空题(共2小题,18分)13.如图所示,A、B、C、D是匀强电场中的一个正方形的四个顶点。
2019-2020学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A 、B 两滑块质量分别为2kg 和4kg ,用一轻绳将两滑块相连后分别置于两等高的光滑水平面上,并用手按着滑块不动,第一次是将一轻质动滑轮置于轻绳上,然后将一质量为4kg 的钩码C 挂于动滑轮上,只释放A 而按着B 不动;第二次是将钩码C 取走,换作竖直向下的40N 的恒力作用于动滑轮上,只释放B 而按着A 不动。
重力加速度g =10m/s 2,则两次操作中A 和B 获得的加速度之比为( )A .2:1B .5:3C .4:3D .2:32.已知一物体从足够长斜面底端沿斜面匀减速上滑,上滑长度为L 时,速度减为0,当物体的上滑速度是初速度的13时,它沿斜面已上滑的距离是 A .56L B .89L C .33L D .32L 3.某玩具为了模仿小动物行走的姿势,设计了非圆形的“轮子”。
现研究轮子受力情况,模型简化如图,四分之一圆框架OAB 的OA 、OB 边初始位置分别处于水平和竖直方向上,光滑球形重物此时嵌在框架中与OA 、OB 、弧AB 三边恰好接触但接触处并没有全部都产生弹力。
现以O 点为轴缓慢将框架在同一竖直平面内顺时针转动θ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转动θ为0至2π的过程,弧AB 受到重物的压力逐渐变大 B .θ为54π时,弧AB 受到重物的压力最大 C .转动一周的过程中,存在某一特定的θ角,此时弧AB 与OA 板受到重物的压力一样大D .转动一周的过程中,OA 、OB 、弧AB 受到重物压力的最大值不同4.在xoy 平面内有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为2m/s .M 、N 是平衡位置相距2m 的两个质点,如图所示.在t=0时,M 通过其平衡位置沿y 轴正方向运动,N 位于其平衡位置上方最大位移处.已知该波的周期大于1s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波的周期为53s B .在t=13s 时,N 的速度一定为2m/s C .从t=0到t=1s ,M 向右移动了2m D .从t=13s 到t=23s ,M 的动能逐渐增大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玻尔根据光的波粒二象性,大胆提出假设,认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B .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是C .原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不吸收光子也能实现D .根据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可知,光的波长越大,光子的能量越大6.某一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和电阻R 1、R 2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如图所示.用此电源和电阻R 1、R 2组成电路.R 1、R 2可以同时接入电路,也可以单独接入电路.为使电源输出功率最大,可采用的接法是( )A .将R 1单独接到电源两端B .将R 1、R 2并联后接到电源两端C .将R 1、R 2串联后接到电源两端D .将R 2单独接到电源两端7.倾角为θ的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在斜面上放置一“”形长木板,木板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卷(物理)注意事项:1.答选择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等写在答题纸上,并贴好条形码。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主观题请在规定区域答题。
请务必保持答题纸的整洁,不要折叠,考试结束,将答题纸交回。
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把正确的答案填入答题栏中,共5小题,答对得4分,答错或不答得0分,共20分)1.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方向一定是变化的B.物体做圆周运动,所受的合力一定指向圆心C.物体所受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该物体一定做直线运动D.物体运动的速率在增加,所受合力方向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同2.物体在一个不为零的向上的提力作用下参与了下列三种运动:匀速上升、加速上升和减速上升.关于这个物体在这三种情况下机械能的变化情况,正确的说法是A.匀速上升机械能不变,加速上升机械能增加,减速上升机械能减小B.匀速上升和加速上升机械能增加,减速上升机械能减小C.三种情况下,机械能均增加D.由于这个提力和重力大小关系不明确,不能确定物体的机械能的增减情况3.如图所示,A、B为竖直墙面上等高的两点,AO、BO为长度相等的两根轻绳,CO为一根轻杆.转轴C在AB中点D的正下方,AOB在同一水平面内.∠AOB=120°,∠COD=60°.若在O点处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则平衡后绳AO所受的拉力和杆OC 所受的压力分别为A. B.C. D.4.一架飞机水平匀加速飞行,从飞机上每隔一秒释放一个铁球,先后共释放4个,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人从飞机上看四个球A.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排成抛物线,它们的落地点是不等间距的B.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是在飞机的正下方排成竖直的线,它们的落地点是不等间距的C.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是在飞机的下方排成倾斜的直线,它们的落地点是不等间距的D.在空中排成的队列形状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5.如图所示,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先让物体A沿斜面下滑,恰能匀速.后给A一个沿斜面向下的力F,让其加速下滑.设前后两次A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分别为f1、f2,地面给斜面的支持力分别为N1、N2,则A.f1=f2,N1=N2 B.f1=f2,N1>N2C.f1<f2,N1<N2 D.f1>f2,N1>N2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错选或....选项不答的得 0 分.6.如右图所示装置中,光滑的定滑轮固定在高处,用细线跨过该滑轮,细线两端各拴一个质量相等的砝码m 1和m 2.在铁架上A 处固定环状支架Z ,它的孔能让m 1通过.在m 1上加一个槽码m ,由O 点释放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它们到达A 时槽码m 被支架Z 托住,m 1继续下降.下列能正确表示m 1运动速度v 与时间t 和位移s 与时间t 关系图象的是7.一只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始终为5m/s ,在流速为3m/s 的河中航行,则河岸上的人能看到船的实际航速大小可能是A .1m/sB .3m/sC .8m/sD .10m/s8.如图所示,水平转盘上的A 、B 、C 三处有三块可视为质点的由同一种材料做成的正立方体物块;B 、C 处物块的质量相等且为m ,A 处物块的质量为2m ;点A 、B 与轴O 的距离相等且为r ,点C 到轴O 的距离为2r ,转盘以某一角速度匀速转动时,A 、B 、C 处的物块都没有发生滑动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C 处物块的向心加速度最大B .A 处物块受到的静摩擦力最小C .当转速增大时,最先滑动起来的是C 处的物块D .当转速继续增大时,最后滑动起来的是A 处的物块9.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两块完全相同的木块AB ,水平推力F 作用在A 上,用F AB 代表A 、B 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A .若地面是完全光滑的,则F AB =FB .若地面是完全光滑的,则F AB =F /2C .若地面是有摩擦的,且AB 未被推动,可能F AB =F /3D .若地面是有摩擦的,且AB 被推动,则F AB =F /2第Ⅱ卷(共84分)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6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0.2004年7月25日,中国用长征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探测2号”卫星.右图是某监测系统每隔2.5s 拍摄的关于起始匀加速阶段火箭的一组照片.(1)已知火箭的长度为40 m ,用刻度尺测量照片上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则火箭在照片中第2个像所对应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v =____________m /s .(2)为探究物体做直线运动过程中s 随t 变化的规律,某实验小组经过实验和计算得到下表的实验数据:根据表格数据,请你在下图所示的坐标系中,用纵、横轴分别选择合适的物理量和标度作出关系图线.并根据图线分析得出物体从AB 的过程中s 随t 变化的定量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某处,一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如图所示是打出的纸带的一段.当电源频率为50 Hz 时,每隔0.1 s 取一个计数点,它们是图中a 、b 、c 、d 、e 、f 等点,这段时间内加速度的平均值是____________(取两位有效数字).若电源频率高于50Hz ,但计算仍按50Hz 计算,其加速度数值将____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相同”).(2)为了求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所受的阻力,除需要测出小车的质量m 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测得的量及加速度a 表示的阻力的计算式为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计算或论述题:本题共 5小题,68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 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的单位.12.(8分)如图所示,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的墙上,用手拉住弹簧另一端缓慢地向右拉.试证明在人手拉着弹簧的右端向右移动l 距离的过程中,人手克服弹力做的功W=kl 2.13.(15分)如图所示,在光滑平面AB 上,恒力F 推动质量m =1kg 的物体从A 点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运动,物体到达B 点时撤去F ,物体经过B 点后又冲上光滑斜面(设经过B 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高能到达C 点.每隔0.2秒钟通过速度传感器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下表给出了部分测量数据.(重力加速度g =10 m/s 2)求:⑴恒力F 的大小;第11题图⑵斜面的倾角 ;⑶t =2.1s 时的瞬时速度v .14.(14分)一根弹性细绳原长为l ,劲度系数为k ,将其一端穿过一个光滑小孔O (其在水平地面上的投影点为O ’),系在一个质量为m 的滑块A 上,A 放在水平地面上.小孔O 离绳固定端的竖直距离为l ,离水平地面高度为h (h <mg /k ),滑块A 与水平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正压力的μ倍.问:(1)当滑块与O ’点距离为r 时,弹性细绳对滑块A 的拉力为多大?(2)滑块处于怎样的区域内时可以保持静止状态?15.(16分)电动机带动滚轮匀速转动,在滚轮的作用下,将金属杆从最底端A 送往倾角θ=30°的足够长斜面上部.滚轮中心B 与斜面底部A 的距离为L =6.5m ,当金属杆的下端运动到B 处时,滚轮提起,与杆脱离接触.杆由于自身重力作用最终会返回斜面底部,与挡板相撞后,立即静止不动.此时滚轮再次压紧杆,又将金属杆从最底端送往斜面上部,如此周而复始.已知滚轮边缘线速度恒为v =4m/s ,滚轮对杆的正压力F N =2×104N ,滚轮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5,杆的质量为m =1×103Kg ,不计杆与斜面间的摩擦,取g =10m/s 2 . 求:(1)在滚轮的作用下,杆加速上升的加速度;(2)杆加速上升至与滚轮速度相同时前进的距离;(3)每个周期中电动机对金属杆所做的功;(4)杆往复运动的周期.l O’16.(15分)质量为m的小球由长为L的细线系住,细线的另一端固定在A点,AB是过A的竖直线,且AB=L,E为AB的中点,过E作水平线EF,在EF上某一位置钉一小钉D,如图所示.现将小球悬线拉至水平,然后由静止释放,不计线与钉碰撞时的机械能损失.(1)若钉子在E点位置,则小球经过B点前后瞬间,绳子拉力分别为多少?(2)若小球恰能绕钉子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求钉子D的位置离E点的距离x.(3)保持小钉D的位置不变,让小球从图示的P点静止释放,当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若细线刚好达到最大张力而断开,最后小球运动的轨迹经过B点.试求细线能承受的最大张力T.海门市xx学年第一学期期初教学调研高三物理试卷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把正确的答案填入答题栏中,共5小题,答对得4分,答错或不答得0分,共20分)1.C 2.C3.A 4.C 5.A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选项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6.AD7.B C 8.AC 9.BCD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6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10.(1)42m/s(2)图略(4分),11.(1)0.8m/s2 (0.8~0.82范围均正确) 偏小(2) 斜面的高h与斜面的长L(或斜面的倾角θ)四、计算或论述题:本题共 5小题,68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的单位.12.(8分)由于弹簧的弹力F与弹簧的形变量x成正比.即F=kx.本题中x就是人手向右移动的距离L,因此我们可以建立Fx关系图象(2分),如图所示.如果我们将L无限细分成很多相等的小段△x,当△x趋近于零时,则在这一段上的变力F就可以看做恒力.(2分)△x与图线所构成的图形为矩形,因此在这段位移△x上弹力所做的功kx·x就等于这个矩形的面积(2分).由于功是标量,所以弹力在L的位移内所做的总功就等于各个小段△x上的功(即矩形面积)的总和(1分).故人手克服弹力所做的功为W=.(1分)13.(15分)解:(1)由题意可得:a==2m/s2∴F=ma=2N(2)由题意可得:a’==5m/s2而a’=gsinθ ∴θ=30°(3)设B点速度为v B 研究0.4~2.4这段时间,有v B=0.8+2t1v B=2+5t2t1+ t2=2得v B=4m/s t1=1.6s即2秒末物体刚好到B点,则2.1秒物体在斜面上∴v t=v B+at=4-5×0.1=3.5m/s14.(14分)解:(1)∆X=T=k∆X =k(2)设A静止时离O’的距离为r,此位置处A将受到四个力的作用,有N+Fcosα=mgFsinα=f而F=kh/cosα f max=μN∴kr=f≤f=μ (mg-kh) 即r≤μ (mg-kh)/kmax这表明,滑块可以静止在以O’为圆心,μ (mg-kh)/k为半径的圆域内的任意位置.15.(16分)解:(1)f=μN=7×103N a=f-mgsinθ/m=2m/s2( 2 )s==4m(3)∵s<L∴金属杆先匀加速4米,后匀速2.5米.W1-mgsinθs=mv2 W2- mgsinθs’=0W1=2.8×104J W2=1.25×104J∴W= W1+W2=4.05×104J(4)t1=v/a=2s t2=L-s/v=0.625s后做匀变速运动a’=gsinθL=v0t+at2 6.5=-4t3+×5t32 得t3=2.6s∴T= t1+ t2+ t3=5.225s16.(15分)解:(1)mgl=mv2 T1-mg=mT2-mg=m ∴T1=3mg T2=5mg(2)小球恰好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在最高点时有速度v1,此时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则mg(-r)= mv12①且mg=m ②由几何关系:X2=(L-r)2-()2③由以上三式可得:r= L/3 ④x=L ⑤(3)小球做圆周运动到达最低点时,速度设为v2 则T-mg=m ⑥以后小球做平抛运动过B点,在水平方向有x=v2t ⑦在竖直方向有:L/2-r=gt2⑧由④⑤⑥⑦⑧式可得T=mg。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素质检测试题一、选择题(1-9单选,10-12多选。
每题4分,共48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做质点,体积较大的物体不能看做质点B.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是存在的C.只能选择静止的物体作为参考系D.描述直线运动,一般建立直线坐标系2.一只篮球从离地面1m高处竖直下落,与地相碰后,反向弹回至0.4m高处.在这一过程中,皮球经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A.1.4m,1.4m B.1m,0.4m C.1.4m,0.6m D.1.4m,0.4m 3.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刻的是()A.同步卫星绕地球的周期是24小时 B.高铁通过铁桥的时间是20sC.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时间是30分钟 D.某校每天上午12:00放学4.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A.位移、时间、加速度B.路程、位移、瞬时速率C.速度、加速度、速度变化量D.位移、速度、平均速率5.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开始以20m/s的速度行驶了全程的一半,接着以速度v行驶剩余的一半路程,已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5m/s,则v等于()A. 10 m/s B. 11 m/s C. 12 m/s D. 15 m/s6.如图是物体A、B的x﹣t图象,由图可知()A. 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C.在5s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s末A、B相遇D.从第3s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 A>v B7.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该质点()A .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B .在第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C .在前3秒内和前5秒内位移相同D .第2秒末和第4秒末的位置相同 8.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a =2m/s 2,那么,在任意1s 内( )A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2倍B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C .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1s 内的末速度大2m/sD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1s 内的初速度大2 m/s9.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v 0=20m/s 的速度匀速行驶,因正前方出现事故紧急刹车,刹车加速度大小为a=4m/s 2,则刹车后3s 内的位移和刹车后6s 内的位移之比为( )A . 3:4B . 7:8C . 1:2D . 21:2510.如图所示,某质点先从A 点沿坐标轴运动到C 点,再从C 点沿坐标轴运动到B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点从A 点到C 点的位移为13m 4m 7m x =--=-B .质点从C 点到B 点的位移为()21m 3m 4m x =--=C .由于正数大于负数,故2x 大于1xD .整个过程中,质点通过的路程为3m11.下列说法中哪些是可能的( )A . 运动物体速度增大而加速度减小B . 运动物体速度减小而加速度增大C . 运动物体加速度增大,速度也增大D . 运动物体速度改变量的方向向左,但加速度方向向右12.水平面上一物体从静止开始,沿直线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3s后接着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经9s停止.在先后加速和减速的两个运动过程中()A.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B.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C.位移大小之比为1∶1D.位移大小之比为1∶9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12分。
河南省正阳高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素质检测物理试卷★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 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 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才会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故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又叫惯性定律B. 牛顿第一定律不仅适用于宏观低速物体,也可用于解决微观物体的高速运动问题C. 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在物体的加速度a =0条件下的特例D. 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2.2018年我国自行研制的J -20隐形战机在四川某地试飞成功.假设该战机起飞前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起飞速度v所需时间t ,则起飞前的运动距离为( ).A .vt B.vt 2C .2vtD .不能确定 3.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水平圆盘上,在离转轴某一距离处放一滑块,该滑块恰能跟随圆盘做匀速圆周运动而不产生相对滑动,则下列情况中,仍然能使滑块与圆盘保持相对静止的是( )A .增大圆盘转动的角速度B .增大滑块到转轴的距离C .增大滑块的质量mD .上述情况均不能使滑块与圆盘保持相对静止4. 图示是两个从不同地点出发沿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A 和B 的速度﹣时间图象,已知它们在t 2时刻相遇,则由图可知( )A. 出发时,物体A 在前,物体B 在后B. 在0到t 2时刻的这一过程中,物体A 和物体B 的平均速度相等C. 相遇前,在t1时刻,A、B两物体相距最远D. t2时刻之前,A在后,B在前5. 2018国际泳联跳水世界杯女子10米跳台比赛,我国选手张家齐夺取冠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素质检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 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 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 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维法、类比法、科学假说法和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建立物理模型法B. 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t 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维法C. 伽利略为了探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这运用了类比法D. 在推导匀变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每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微元法2.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不会减小B.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不发生变化,速度方向一定不发生变化C. 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变化量方向一定相同D. 加速度和速度大小不能同时为零3、如图,一只重为G的蜗牛沿着一段直葡萄枝缓慢匀速向上爬行.若葡萄枝的倾角为α,则葡萄枝对蜗牛的作用力合力大小为()A.G B.大于G C.G sin α D.G cos α4、如图所示,木板B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木块A放在B的上面,A的右端通过一不可伸长的轻绳固定在竖直墙上,用水平恒力F向左拉动B,使其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此时绳水平且拉力大小为F T,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若木板B以2v匀速运动,则拉力仍为FB.绳上拉力F T与水平恒力F大小相等C.木块A受到的是静摩擦力,大小等于F TD.木板B受到一个静摩擦力和一个滑动摩擦力,合力大小等于F5、某同学为了测量电动车正常行驶的速度,经过某位置时立刻切断电源,测得电动车滑行的最大距离为18m,时间为假设电动车切断电源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该电动车正常行驶的速度为()A. B. C. D.6、一物体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B点时速度为v,再运动到C点时的速度为2v,则AB与BC的位移大小之比为()A. 1:3B. 1:4C. 1:2D. 1:17、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 s 从同一地点再释放另一粒小石子,不计空气阻力,则在它们落地之前的任一时刻( ).A .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保持不变,速度之差保持不变B .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不断增大,速度之差保持不变C .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不断增大,速度之差也越来越大D .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不断减小,速度之差也越来越小8、如图,用平行于斜面体A 的轻弹簧将物块P 拴接在挡板B 上,在物块P 上施加沿斜面向上的推力F ,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块P 与斜面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B .弹簧的弹力一定沿斜面向下C .地面对斜面体A 的摩擦力水平向左D .若增大推力,则弹簧弹力一定减小9、完全相同的三块木板并排固定在水平面上,一颗子弹以速度v 水平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穿过第三块木块后子弹速度恰好为零,则子弹依次刚射入每块木块时的速度之比和穿过每块木块所用的时间之比分别是( )A.123321::::=v v vB. 123321::::=v v vC. 11223321:)(:)(::--=t t tD. 321321::::=t t t10、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放置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当细绳由水平方向逐渐向上偏移时,小球不动,细绳上的拉力F 和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 N 将( ) A .F N 逐渐减小 B .F N 逐渐增大 C .F 先增大后减小 D .F 先减小后增大11、甲,乙两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一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已知两车在t 2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车在t 1时刻也并排行驶B .在t 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C .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D .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12.如图,一质量为m 的正方体物块置于风洞内的水平面上,其一面与风速垂直,当风速为v 0时刚好能推动该物块.已知风对物块的推力F 成正比Sv 2,其中v 为风速、S 为物块迎风面积.当风速变为2v0时,刚好能推动用同一材料做成的另一正方体物块,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风对物块的推力F变为原来的32倍B.风对物块的推力F变为原来的64倍C.另一正方体物块的质量为原来物块质量的4倍D.另一正方体物块的质量为原来物块质量的64倍二、实验题(每空4分,共计20分)13、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小组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图钉把一张白纸钉在水平桌面的木板上;②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的A点,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套,先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如图所示;③用铅笔描下结点O的位置和两个细绳套OB、OC的方向,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利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④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与前面相同的位置O,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和细绳的方向。
⑤比较F′与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得的合力F,看它们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相等。
根据实验步骤,请完成下列有关内容:实验第③步中连接细绳套OC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实验图中所示,则其读数F OC=__________N,若此弹簧测力计的弹簧伸长了5.8cm,可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___________N/m。
14. 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①实验中,必要的措施是.A.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C.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D.平衡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②他实验时将打点机器接到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得到一条纸带,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下图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画出)s1=3.59cm,s2=4.41cm,s 3=5.19cm ,s 4=5.97cm ,s 5=6.78cm ,s 6=7.64cm ,则小车的加速度a= m/s 2(要求充分利用测量的数据),打点计时器在打B 点时小车的速度v B = m/s .三、计算题:( 本题共3小题,共32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 15、(10分)如图所示,轻质光滑小滑轮两侧用细绳连着两个物体A 和B ,物体B 放在水平地面上,A 、B 均静止.已知A 和B 的质量分別为m A 、m B ,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细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0°,重力加速度为g ,则: (1)细绳上的拉力为多大?(2)物体B 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16、(10分)在笔直的泉港区南山中路上,一辆执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车内的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10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严重超载时,立即启动警车追赶,假设警车做加速度大小为2m/s 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警员的反应时间为0.3s ,警车的启动时间为0.8s ,求:(1)警车启动后经多长时间追上超载的货车?(2)警车追上超载的货车前,两车相距的最远距离是多少? 17、(12分)目前,我国大部分省市ETC 联网正式启动运行,ETC 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简称。
汽车分别通过ETC 通道和人工收费通道的流程如图所示。
假设汽车以v 1=15m/s 朝收费站正常沿直线行驶,如果过ETC 通道,需要在收费站中心线前l0 m 处正好匀减速至v 2=5 m/s ,匀速通过中心线后,再匀加速至v 1正常行驶;如果过人工收费通道,需要恰好在中心线处匀减速至零,经过20 s 缴费成功后,再启动汽车匀加速至v 1正常行驶。
设汽车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均为l m/s2。
求:(1)汽车过ETC通道时,从开始减速到恢复正常行驶过程中的位移大小;(2)汽车通过ETC通道比通过人工收费通道节约的时间是多少。
高三物理月考物理答案1C 2C 3A 4A 5D 6A 7B 8C 9BC 10AD 11BD 12BD 13 2.9 5014 (1)AB (选对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2)0.8 0.415:解(1)A 受力平衡,则细绳上的拉力等于A 的重力,即:T =m A g ①(2)物体B 在细绳拉力的作用下有向右运动的趋势,而B 相对于地面静止,地面对B 一定有静摩擦力,根据平衡得,水平方向上合力为0,即T cos θ=f ②联立①②式,代入数据可解得:f =32m A g16:解设经时间警车追上货车,则货车的位移为:,警车的位移为:警车追上货车时两车的位移相等,则代入数据解得:由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大,则有解得: 最大距离为:代入数据解得:答:警车启动后经11s 追上违章货车;警车追上违章货车前,两车相距的最远距离为36m 。
17:解(1)过ETC 通道时,减速的位移和加速的位移相等,均为231212v v S a-=(3)所以总的位移 11210210SS m =+=总(2分)(2)过ETC 通道时 121210222v v t sa v -=⨯+= (2分)过人工收费通道时 1222050v t s a=⨯+= (2分)21222252v S m a=⨯= (2分)二者的位移差 2122521015S m m m -=-=(1分) 在这段位移内过ETC 通道时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 21127St t t s v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