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素质检测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4.51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素质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时期,一些思想家提出:“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这反映出当时()

A.国家出现了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向

B.封建土地所有制因井田制的崩溃而确立

C.人们渴望重建因诸侯割据而被破坏的社会秩序

D.思想家希望建立“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2.“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子》《庄子》,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A.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B.注重研究社会现实

C.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 D.重视研究人的前世

3.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

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

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

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

4.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认为,“严家无悍虏、慈母有败子”,所以“威势可以禁暴,厚德则不足以止乱”。由此可知法家()

A.在治国上主张“法主德辅” B.主张严刑峻法强化中央集权

C.人性论观点带有偏激色彩 D.认识论不被当时社会认可

5.墨子坚决反对“攻伐无罪之国”,即所谓“非攻”;但同时他又在《墨子》一书中详细解析了战国时期城防工事的战略布局、守城器械的制造和使用、人员的配备等。这说明()

①墨子反对一切战争

②墨子不是单纯的和平主义者,他主张战争的正义性

③墨子主张以积极的军事谋略抵御外来进攻

④墨子的“非攻”带有虚伪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自然的静态平衡,墨子主张“爱无差等”,杂家主张“治国公平”“为民谋利”。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A.重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C.都阐释了各自的“和谐”思想

D.都主张“礼”“法”并用

7.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各种力量都对社会现实提出了改革时弊的方案,人们观点各异,畅所欲言。出现了百家争鸣。由此可以推知百家争鸣()

A.改变了官府垄断教育局面 B.在整体上提高民众素养

C.主要由士大夫推动和引导 D.助推了传统文化的繁荣

8.梁启超在《保教非所以尊孔论》中指出:“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下列与“思想自由之明效”一致的是()

①百家争鸣促进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②百家争鸣促进了当时中国思想的解放

③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④百家争鸣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清朝学者赵翼说:“两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帅皆有儒者气象,亦一时风会不同也。”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选官制度发生改变 B.主流思想发生变化

C.民间向学之风兴起 D.西汉君主重用儒者

10.汉初,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刘邦、萧何相继去世后,宰相曹参对萧何所制定的规章制度一律照搬,出现了“萧规曹随”现象。材料反映出汉初()

A.政治制度未出现创新 B.出现了崇道抑法现象

C.治国政策颇具连续性 D.政治对后世影响深远

11.董仲舒用阴阳流转与四时相配和,推出东西南北中方位和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关系,并且突出土居于中央,为五行之主的地位,创立了阳尊阴卑的理论,他把这种理论用于社会,又推论出纲常哲学。材料表明其儒学()

A.开始关注天人间的关系 B.带有糅合法道学说的痕迹

C.改变了传统儒学的精髓 D.主要用来服务于专制统治

12.下面表格为西汉时期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的内容。下列不属于“天人合一”思想的是()

天人合一思想

形体上人的生理结构与天同类

人的道德情感源自上天意识上

君主权力源自上天赐予政治上A.“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通”

B.“君臣父子夫妇,皆取诸阴阳之道”

C.“天下之昆虫随阳而出入,天下之草木随阳而生落”

D.“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13.汉桓帝时,太学生人数增加,政府将太学考试由一年一试改为两年一试,本次考不中者,可以下次继续参加考试,本次考中者也可以参加下次考试以获得更高职位。汉代太学考试制度的改革()

A.增加了太学生的考试压力

B.增加了当时的官员人数

C.有利于改变当时阶级关系

D.有利于培养全面儒学人才

14.西汉文翁在任蜀守期间,建立蜀郡学宫为郡学子弟免除徭役,成绩优异者可直接任郡县官吏,汉武帝元朔五年朝廷诏令天下郡国全部仿照蜀郡建立官学,中国地方官学制度就2

此确立。这表明()

A.蜀郡教育模式受到中央重视 B.蜀郡适宜于教育模式的尝试

C.政府的思想控制逐步在强化 D.蜀文化对全国各地影响深远

15.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材料中“改造了儒家思想”主要指汉代学者()

A.宣扬“君权神授”,否定王位世袭 B.融合道家、法家和佛教思想

C.神化君权并约束君主作为 D.从根本上否定了仁政思想

16.唐代大诗人李白曾隐居深山,一心炼丹;号称“诗佛”的王维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炼丹又虔诚礼佛,柳宗元、刘禹锡公开宣扬“援佛人儒”。这反映出唐朝思想界()

A.出现了三教合流现象 B.儒学地位已岌岌可危

C.突出对佛教进行宣传 D.道教的地位相对较低

17.恒山悬空寺三教殿里,正中供奉的是释迦牟尼,左边是孔子,右边是老子,三人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对话。据此判断,悬空寺最早可能建于()

A.汉朝 B.魏晋南北朝 C.隋唐 D.宋朝

18.理学产生以后,民间常常把明显不公的判决称为“没有天理”,把明显危害社会所不容的事称为“伤天害理”。由此可知()

A.理学精髓已为人们所认可

B.理学思想已融入社会生活

C.民众完全屈从于思想专制

D.民众对理学由拒绝到接受

19.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之一,宋朝的程朱理学是新兴的儒学。以下观点中属于程颢、程颐的是()

A.“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 B.“施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C.“心即理也”“心外无物”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20.下列有关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评述,不恰当的是()

A.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有本质区别

B.二者的主要差异在于求“理”的方法不同

C.二者都利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性

D.二者都重气节、品质、责任、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有积极作用

21.中国古代儒学历经孔子儒学、董仲舒的新儒学和宋明理学三个主要阶段。这三个时期的儒学思想最大的共同特点是()

A.都被当时统治者所极力尊崇 B.都要求建立有序的社会秩序

C.都宣扬了“君权神授”思想 D.都体现了儒道佛思想的融合

22.《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

B.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

C.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

D.《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

23.清史专家黄爱平指出:“明末清初,是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传统学术发展演变的重要转折阶段,在天地翻覆的磨难中,中国传统学术(儒家思想)完成了由宋明时期的思辨哲学向清代传统经学的转变”对该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