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021届高2018级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1单元高考热点题型
- 格式:ppt
- 大小:772.06 KB
- 文档页数:18
2021届高考高频考点一:化学与生活【题型特点】近年高考经常以“生活”为载体来考查化学知识,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题型1:化学与环境例1.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对减少光化学烟雾无任何作用B.如果发生氯气泄漏,附近人员应迅速远离液氯泄漏地点,并顺风往低洼区域疏散C.“低碳生活”倡导生活中尽量减少耗能,从而减少CO2排放D.向煤中加入适量CaSO4,可大大减少燃烧产物中SO2的量【答案】C【解析】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可以减少氮的氧化物的排放,有助于减少光化学烟雾,A错;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会往低处移动,故发生氯气泄漏时人员要往高处疏散,B错;C对;要减少燃烧产物中SO2的量应该向煤中加入石灰石或生石灰,D错。
【解题技巧】熟悉化学考点氯气泄漏的处理、低碳生活的理念和减少SO2排放的措施。
题型2:化学与材料例2.化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
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叙述错误的是()A.棉、麻的成分都是纤维素,蚕丝的成分是蛋白质;尼龙是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做原料而制得的化学纤维属于合成纤维B.涤纶是合成纤维,真丝巾的成分是蚕丝C.Si3N4、Al2O3是常用的高温结构陶瓷D.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为无机非金属材料【答案】D【解析】棉、麻的成分都是纤维素,蚕丝的成分是蛋白质;尼龙是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做原料而制得的化学纤维属于合成纤维,A正确;涤纶是合成纤维,真丝巾的成分是蚕丝B正确;Si3N4、Al2O3是常用的高温结构陶瓷C正确;碳化硅和碳纤维为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是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D错误【解题技巧】熟悉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有机材料。
题型3:化学与能源例3.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石油经过催化重整可得到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烃B.太阳能自古使用,不属于新能源C.氢气属于新能源D.煤的干馏固态物质主要是焦炭【答案】B【解析】石油经过催化重整可得到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烃,A正确;太阳能属于新能源,B 错误;氢气属于新能源,C正确;煤的干馏固态物质主要是焦炭D正确【解题技巧】了解煤、石油、天然气和新能源的使用。
第4讲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的配制[考纲要求]1.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2.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
3.能按要求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会进行有关误差分析。
4.会根据物质的量与溶液的体积、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考点一物质的量浓度及相关计算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和。
深度思考1.观察两个试剂瓶上的标签,回答下列问题。
(1>“5%硫酸铜溶液”中的5%是什么含义?答案5%表示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分数,即100g 硫酸铜溶液中含有5g 硫酸铜溶质。
(2>0.4mol·L -1NaCl 溶液中的0.4mol·L -1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1L 该NaCl 溶液中所含NaCl 的物质的量是0.4mol 。
(3>从上述两种溶液中分别取出5mL ,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NaCl 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_。
答案5%0.4mol·L-1解读溶液一旦配好,它的质量分数及浓度就不再改变。
从中取出部分溶液,其质量分数及浓度也不变。
2.填空(1>将Na通入水中,其溶质是__________;(2>将Na2O溶于水,其溶质是__________;(3>将CuSO4·5H2O溶于水中,其溶质是__________;(4>将SO3溶于水,其溶质是________。
答案(1>NaOH(2>NaOH(3>CuSO4(4>H2SO4题组一根据c B=错误!的计算1.将10.6gNa2CO3溶于水配成1L溶液(1>该溶液中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2>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Cl固体,使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1(假设溶液体积不变>需加入NaCl的质量为__________,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衡中作业(三十四)1.下列关于烷烃与烯烃的性质及反应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烷烃只含有饱和键,烯烃只含有不饱和键B.烷烃不能发生加成反应,烯烃不能发生取代反应C.烷烃的通式一定是C n H2n+2,而烯烃的通式一定是C n H2nD.烷烃与烯烃相比,发生加成反应的一定是烯烃【试题解析】:A项,烯烃可以含饱和键和不饱和键;B项,烯烃可以发生取代反应;C项,单烯烃的通式为C n H2n,多烯烃的通式不是C n H2n;D项,加成反应是不饱和烃的特征反应。
【试题参考答案】:D2.全氟丙烷(C3F8)是一种温室气体。
下列有关全氟丙烷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全氟丙烷的电子式为B.相同压强下的沸点:C3F8>C3H8C.C3F8分子中三个碳原子不在同一直线上D.全氟丙烷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试题参考答案】:A3.以下物质:①乙烷;②乙烯;③乙炔;④苯;⑤甲苯;⑥溴乙烷;⑦聚丙烯;⑧环己烯。
其中既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也不能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的是()A.①②③⑤B.④⑥⑦⑧C.①④⑥⑦D.②③⑤⑧【试题参考答案】:C4.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种有机物说法正确的是()A.四种物质中分别加入氯水,均有红棕色液体生成B.四种物质加入NaOH溶液共热,然后加入稀硝酸酸化,再滴入AgNO3溶液,均有沉淀生成C.四种物质中加入NaOH的醇溶液共热,然后加入稀硝酸酸化,再滴入AgNO3溶液,均有沉淀生成D.乙发生消去反应得到两种烯烃【试题解析】:A项,因各有机物中不含有Br-,所以没有Br2生成,错误;C项,加入NaOH的醇溶液共热,甲、丙、丁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无沉淀生成,错误;D项,只能生成一种产物丙烯,错误。
【试题参考答案】:B5.已知:三元轴烯(a)、四元轴烯(b)、五元轴烯(c)的最简式都与苯相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三种物质都能发生加成反应B.a、b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个平面上C.a与互为同分异构体D.a、b的一氯代物均只有一种,c的一氯代物有三种【试题解析】:三种物质都有碳碳双键,都能发生加成反应,A项正确;根据乙烯的结构特征,a、b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个平面上,B项正确;a的分子式为C6H6,的分子式为C6H6,且二者结构不同,C项正确;a、b、c都只有一种氢原子,其一氯代物均只有一种,D项错误。
衡中作业(二)1.[2019·济南一模]《本草纲目》记载了民间酿酒的工艺:“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在实验室中模拟上述过程,用到的仪器是() A.蒸馏烧瓶 B.蒸发皿C.球形冷凝管D.分液漏斗【试题解析】:根据“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可知,酸坏之酒中含有乙酸,乙酸和乙醇的沸点不同,用蒸烧的方法分离,为蒸馏操作,需要用到的仪器为蒸馏烧瓶。
【试题参考答案】:A2.下列是我国古代常见的操作方法,其中带着重号部分的操作原理与化学实验中的分离除杂方法的原理相似的是()①②③④凡煮汤,欲微火,令小沸……箅渣取液....经月而出蒸烤.之.……终乃得酒可饮凡渍药酒,皆须细切……便可漉出....海陆取卤,日晒火...煎.,煮海熬波,卤水成盐C.蒸发、萃取、蒸馏、过滤D.萃取、蒸馏、萃取、蒸发【试题解析】:①中的箅渣取液,是用细网将固液混合物中的固体和液体分开,其原理与过滤的原理相似;②中通过蒸烤造酒,是通过加热的方法将酒精等物质从混合液中分离出来,其原理与蒸馏的原理相似;③中通过浸泡,使草药中的有效成分溶于酒中,其原理与萃取的原理相似;④中的日晒火煎,卤水成盐,是通过日晒的方法,将水分蒸发得到食盐,其原理与蒸发的原理相似。
【试题参考答案】:A3.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试剂或分离方法错误的是()选项物质试剂分离方法, 3可加蒸馏水溶解固体,再通过蒸发浓缩、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得纯净的KNO3固体,A项正确;HCl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B项正确;乙烯被酸性KMnO4氧化生成CO2,使甲烷中混入CO2气体,C项错误;加入的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Ca(OH)2,消耗掉部分水,再通过蒸馏获得乙醇,D项正确。
【试题参考答案】:C4.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A.分离Br2和苯的混合物可用分液漏斗和烧杯进行分液B.验证Fe2(SO4)3溶液中含Fe2+的方法是加入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C.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说明溶液已变质D.提纯混有少量NaCl的KNO3的过程:加热溶解→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试题解析】:Br2与苯互溶不分层。
专题突破2有关沉淀、分离操作的规范解答在高考综合实验题中,沉淀物的洗涤是常考的命题热点,主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1.洗涤沉淀的目的(1)若滤渣是所需的物质,洗涤的目的是除去晶体表面的可溶性杂质,得到更纯净的沉淀物。
(2)若滤液是所需的物质,洗涤的目的是洗涤过滤所得到的滤渣,把有用的物质如目标产物尽可能洗出来。
2.常用洗涤剂(1)蒸馏水:主要适用于除去沉淀吸附的可溶性杂质。
(2)冷水:除去沉淀的可溶性杂质,降低沉淀在水中的溶解度而减少沉淀损失。
(3)沉淀的饱和溶液:减小沉淀的溶解。
(4)有机溶剂(酒精、丙酮等):适用于易溶于水的固体,既减少了固体溶解,又利用有机溶剂的挥发性,除去固体表面的水分,产品易干燥。
3.沉淀洗涤的答题规范答题模板:注洗涤液(沿玻璃棒向漏斗中注入洗涤液)↓标准(使洗涤液完全浸没沉淀或晶体)↓重复(待洗涤液流尽后,重复操作2~3次)4.沉淀是否洗净的答题规范答题模板:取样(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一洁净的试管中)↓加试剂[加入××试剂(必要时加热,如检验NH+4)]↓现象(不产生××沉淀、溶液不变××色或不产生××气体)↓结论(说明沉淀已经洗涤干净)1.(2019·山东省实验中学期中)硫酸亚铁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和饲料添加剂。
实验室通过如下实验由废铁屑制备FeSO 4·7H 2O 晶体:①将5%的Na 2CO 3溶液加入盛有一定量废铁屑的烧杯中,加热数分钟,用倾析法除去Na 2CO 3溶液,然后将废铁屑用水洗涤2~3遍;②向洗涤过的废铁屑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控制温度在50~80 ℃之间至铁屑耗尽; ③________,将滤液转入密闭容器中,静置、冷却结晶;④待结晶完毕后,滤出晶体,用少量冰水洗涤2~3次,再用滤纸将晶体吸干;⑤将制得的FeSO 4·7H 2O 晶体放在一个小广口瓶中,密闭保存。
第5讲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和化学计算中的数学思想考点一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题型一一般比例式法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1>化学方程式在量方面的含义a A(g>+b B(g>===c C(g>+d D(g>质量比aM A∶bM B∶cM C∶dM D物质的量比a∶b∶c∶d体积比a∶b∶c∶d(2>一般步骤①根据题意写出并配平化学方程式。
②依据题中所给信息及化学方程式判断过量,用完全反应的量进行求解。
③选择适当的量(如物质的量、气体体积、质量等>的关系作为计算依据,把已知的和需要求解的量[用n(B>、V(B>、m(B>或设未知数为x表示]分别写在化学方程式有关化学式的下面,两个量及单位“上下一致”。
④列比例式,求未知量。
例1已知:IO错误!+5I-+6H+===3I2+3H2O。
工业上利用NaIO3和NaHSO3反应来制取单质I2。
①NaIO3不足时:2NaIO3+6NaHSO3===2NaI+3Na2SO4+3H2SO4②NaIO3足量时还会发生:5NaI+NaIO3+3H2SO4===3I2+3Na2SO4+3H2O现模拟工业制取I2。
在含31.2gNaHS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2mol·L-1NaIO3溶液V mL。
(1>当V=________mL时,再滴NaIO3就开始析出I2。
(2>当V为55mL时,生成的I2的质量为________g。
答案(1>50(2>7.62解读(1>n(NaHSO3>=0.3mol,依据化学方程式2NaIO3+6NaHSO3===2NaI+3Na2SO4+3H2SO42 6n(NaIO3>0.3 mol错误!=错误!,得出n(NaIO3>=0.1 molV(NaIO3>=0.05 L即50 mL(2>参加反应②的n(NaIO3>=(0.055L-0.05 L>×2 mol·L-1=0.01mol,依据方程式可知NaI过量,用NaIO3求解5NaI+NaIO3+3H2SO4===3I2+3Na2SO4+3H2O130.01 mol n(I2>错误!=错误!,求出n(I2>=0.03mol题型二差量法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1>差量法的应用原理差量法是指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量发生的变化,找出“理论差量”。
第1讲化学实验基础1(仪器、装置、操作、实验安全)单项选择题1.(2018·广东东莞)东晋葛供《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下列操作与“渍”和“绞”原理相近的是( )A.浸泡过滤B.煮沸研碎C.萃取剪断D.蒸馏捣碎2.(2019·安徽滁州定远)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洗净的容量瓶要放进烘箱中烘干,以防溶液被稀释B.测量Zn与稀硫酸反应速率的实验中,应在标准状况下测量H2的体积,以方便计算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少实验误差D.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要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使反应更充分3.(2019·福建泉州期末)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 测稀醋酸的pH 用玻璃棒蘸取CH3COOH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B 验证铁的吸氧腐蚀在试管中加入食盐水,将铁钉放入并露出一部分C 用标准盐酸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左手控制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握住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滴定管中液面的变化D 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分液时,液体先后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4.(2019·广东清远期末)已知侯氏制碱法的主要反应原理:NH3+CO2+H2O+NaCl NaHCO3↓+NH4Cl,利用下列装置制取碳酸氢钠粗品,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制取氨气B.用装置乙制取二氧化碳C.用装置丙制取碳酸氢钠D.用装置丁分离碳酸氢钠与母液5.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一定漏气的是( )6.(2019·广东肇庆二模)一种从含Br-废水中提取Br2的过程,包括过滤、氧化、正十二烷萃取及蒸馏等步骤。
已知:Br2CCl4正十二烷密度/g·cm-33.119 1.595 0.753沸点/ ℃58.76 76.8 215~2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甲装置过滤时,需不断搅拌B.用乙装置将Br-氧化为Br2C.丙装置中用正十二烷而不用CCl4,是因为其密度小D.可用装置丁进行蒸馏,先收集正十二烷再收集Br27.(2019·江西师大附中期末)下列实验方法或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A.转移溶液B.制蒸馏水C.分离水和酒精D.稀释浓硫酸8.(2019·湖南长沙四区3月联考)下列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用a装置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杂质CO2B.用b装置排气法收集H2、NH3、Cl2C.c装置用于碳酸钙和浓盐酸反应制取纯净CO2D.d中橡胶管可使烧瓶内的压强与大气压保持一致,便于液体滴下9.(2019·安徽师大附中)下列实验装置与操作都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C DA.验证NaHCO3受热易分解B.利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草酸溶液C.从I2的CCl4溶液中获取碘单质D.制取少量干燥的氨气10.(2019·河南郑州一模)用如图装置制取并收集气体,对应的装置和试剂均正确的是( )选项Ⅲ收集气体Ⅰ中试剂a,b Ⅱ中试剂c Ⅳ中试剂dA SO2稀硫酸与铜片浓硫酸NaOH溶液B Cl2浓盐酸与二氧化锰饱和氯化钠溶液NaOH溶液C HBr 浓硫酸与溴化钠浓硫酸水D CO 甲酸与浓硫酸浓硫酸酸性KMnO4溶液11.(2019·山东济宁期末)下列图中所示的装置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 )A BC DA.配制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B.中和热的测定C.加热熔融NaOH固体D.测定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12.(2019·湖南长沙模拟)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甲装置制蒸馏水,先在烧瓶中加入自来水,再加入沸石B.用乙装置做铁和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应先加热铁粉一段时间,再加热湿棉花C.丙装置中,铜与浓硫酸反应后停止加热,待试管冷却后向试管中加水,观察溶液的颜色D.用丁装置探究石蜡油分解的部分产物,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再撤导管13.下列关于试剂存放叙述不正确的是( )A.白磷保存在水中B.新制氯水用棕色试剂瓶盛装C.固体氢氧化钠用广口瓶保存,并使用橡胶塞或玻璃塞溶液的试剂瓶中加入少量盐酸,并加入少量铁粉D.在FeCl214.(2019·安徽江淮十校)工业上常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蒸馏装置如右图)从植物组织中获取挥发性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