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07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仿用句式(含修辞)(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162.00 KB
- 文档页数:18
【2018年高考考纲解读】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规定: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E(表达应用)。
1.选用、仿用、变换句式选用句式是指选择使用适合语境的句子。
选用句式的目的就在于能在阅读时辨识文章中句式的表达效果以及能在写作时选用最佳表达效果的句子。
仿用句式是指按照要求,在造句形式上使用题目给出的句子,而改换原句的内容。
仿用句式考查仿写的句式主要有比喻句、排比句、对比句、对偶句、拟人句等.变换句式与仿用句式相反,它是指按照要求,在基本内容上保持题目给出的原意,而改换原句的形式。
2.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高考预测】1.考查重点明确(1)“选用句式”较少单独命题,多是和句子的衔接、连贯结合在一起考,如果单独命题一般设成“复位填充题"(多和压缩语段一起考查,相当于“定位选句”)。
(2)“变换句式"要求考生针对给出的语句换一种句式表达,所换的句式是命题者指定的.从形式上看,变换句式一般采用文字表述题的方式进行考查,主动句与被动句、长句与短句、常式句与变式句的变换,是高考考查的热点.(3)仿用句式是高考中热度较高的一个考点,一般与修辞结合在一起考查,以主观题形式出现,分值在4分左右,修辞手法一般不会单独设题,往往与诗歌鉴赏、文学作品阅读、语言运用等综合考查.修辞手法的考查,不考名词术语,重点考查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表达的能力和正确理解修辞手法在语段(或篇章)中的作用等等。
2.题材生活化命题贴近生活,注重实践应用能力。
从题目内容上来看,从历史事件到时事摘要、高新科技、现代艺术、传统习俗,越来越贴近时代主题和体现人文精神,生活化越来越强。
3.综合性强。
选用句式一般与语言表达连贯合并考查;仿用句式一般和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方法,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结合在一起考查;变换句式则与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结合考查。
1。
把下面几个较短的句子改写成一个长句,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①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被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②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李鸿章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③李鸿章是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
④李鸿章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晚清最杰出的外交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与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并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的李鸿章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被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的晚清最杰出的外交家。
2.将下面的散句改为整句.在马克思的故居,我们看到了马克思著作的各种版本,我们对马克思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劳动十分敬佩.他为人类做出的卓越贡献令我们十分景仰.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来到马克思故居,看到马克思著作的各种版本,我们十分敬佩他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劳动,十分景仰他为人类做出的卓越贡献。
【解析】分析一下这几个句子,明确表达的内容要点,然后按整句的特点加以组合。
3.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将下面这段文字重组为三个句子,每句均以“静”字开头。
中国古典园林不论依傍何种建筑流派,都要以“静”为自己的独特韵律.有了“静”,全部构建会组合成一种古筝独奏般的淡雅清丽;而失去了“静”,它内在的整体风致也就不可寻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答案】(示例)“静”是不论依傍何种建筑流派的中国古典园林独特的韵律;“静”能使全部构建组合成一种古筝独奏般的淡雅清丽;“静”一旦失去,园林内在的整体风致也就不可寻了.4.请对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给“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定义。
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仿用、变换句式(伶修辞):讎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1.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是最新《考试大纲》中要求的语言表达应用方面的一项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表达应用)。
本考点的考查实际包含选用句式、仿用句式和变换句式三个要点。
①选用句式是指选择使用适合语境的句子。
选用句式的目的就在于能在阅读时辨识文章中句式的表达效果以及能在写作时使用最佳表达效果的句子。
T甌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②仿用句式是指按照要求,在造句形式上使用题目给出的句子,而改换原句的内容。
仿用句式考查仿写的句式主要有比喻句、排比句、对比句、对偶句、拟人句等。
③变换句式与仿用句式相反,它是指按照要求,在基本内容上保持题目给出的原意,而改换原句的形式,决不能改变句意。
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2・对于仿用句式题来说,2009年高考18套语文试卷中,共有8套试卷对其进行了考查,其中全国卷I、全国卷II、重庆卷、辽宁卷、宁夏/海南卷和四川卷考查的都是“仿用+修辞”的形式,而湖北卷则是结合文学名著中人物的性格进行考查的,山东卷要求考生根据所给诗歌的前两节来仿写第三、四节。
仿用句式题是一种很有生命力的题型,预计在2011年的高考中,这种题型仍然会结合修辞手法、文学名著和社会热点等来进行综合考厂3.对于选用、变换句式来说,在2009年高考的18套语文试卷中,共有北京卷、湖北卷、重庆卷和福建卷4套试卷进行了考查,除了福建卷的分值是3分外,其余3套试卷的分值均为4分。
北京卷和福建卷的难度不大,而湖北卷则与修辞的运用、压缩语段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题目比较有新意。
预计2011年高考选用、变换句式这一考点会与其他考点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
希测一测,蕭看差哪里!1.(2009年重庆卷)用“帕格尼尼”作为首句的开头,将下列长句改成由4个短句组成的句子。
要求:保持原意,语句通顺,语意连贯,可适当增减个别词语。
世界级小提琴家帕格尼尼是一位从上帝那里同时接受天赋与苦难两项馈赠而又善于用苦难的琴弦把天赋演绎到极致的奇人。
专题07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仿用句式(含修辞)“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是重要的语言表达技能,主要考查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选用恰当的句式的能力、仿照给定句子写出句式相同的句子的能力和根据语境,灵活自如地变换句式的能力。
近几年高考常是把对选用和仿用的考查同对语法、修辞的考查结合起来,同扩展和变换句式结合起来,既注重形式的一致,也注意内容选择的灵活。
“选用、仿用、变换”都是指操作,是重要的语言表达技能。
其知识依托为句式的基本特征知识、语法知识与修辞知识等。
热点题型一选用句式例1、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辣,我们都不陌生,很多人无辣不欢甚至吃辣上瘾,这是因为辣椒素等辣味物质刺激舌头、口腔的神经末梢时,会在大脑中形成类似灼烧的感觉,机体就反射性地出现心跳加速、唾液及汗液分泌增多等现象,________,内啡肽又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能在短时间内令人高度兴奋,带来“辣椒素快感”,慢慢地我们吃辣就上瘾了。
A.大脑在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下把内啡肽释放出来B.内啡肽因这些兴奋性的刺激而被大脑释放出来C.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释放出内啡肽D.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把内啡肽释放出来【答案】C【提分秘籍】所谓选用句式指的是根据上下文特定语境,对意义相同或相近而在风格色彩、修辞功能、表达效果等方面存在细微差别的一些句式进行比较,选出其中最恰当、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式。
选用句式的目的就是能在阅读时辨识文章中句式的表达效果以及能在写作时选用最佳表达效果的句式。
只要不是病句,句式本身无好坏之分,关键在于要符合语境的需要。
[技巧攻略]解答这类题的一般步骤是:首先,要审清题目要求,弄清题目是要求保持上下文的连贯,还是为了突出强调某个意思。
其次是根据题目要求认真分析所供材料。
如要求保持上下文的连贯,则要注意分析话题、句式;如要求强调某一意思,就要从句首句末的位置上去分析。
再次是比较各选项的异同,结合语境要求的要点寻找答案,把选中的答案代入原文检验效果。
考点五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题组1 选用句式【语句复位】1.下列语句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葱茏,奇花熌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
________________,皆隐于山坳树影之间。
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为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
桥上有亭。
A.渐向北边,再进数步,雕甍绣槛,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B.再进数步,渐向北边,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雕甍绣槛C.渐向北边,雕甍绣槛,再进数步,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D.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答案 D解析做题时要注意:①综观材料,把握材料的中心。
②弄清材料的陈述对象,语段的结构特点,感情基调,以及主要句子的句式特点等。
③语句的连贯不能只注重语言形式的连贯,主要应看句子的内容是否前后照应,意思是否连贯顺畅。
瞻前:先进再向北;顾后:“皆隐于”必须是两者,所以选“飞楼插空,雕甍绣槛”。
2.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有人曾向希尔伯特请教:明天最重要的技术是什么?这位20世纪科学工作者界的领袖幽默地说:“到月球上去抓苍蝇。
”________,希尔伯特在回答为什么时说:“要实现这一目标,意味着我们要解决人类面临的所有物质困难。
”今天,人类已经成功地登上了月球。
去月球发电、种庄稼,已经像“抓苍蝇”一样实实在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A.这有点儿像天方夜谭。
因为要做到这一点实在需要克服太多太多的困难B.这不是一句玩笑话。
因为要做到这样一件小事,将要碰到一连串的难题C.这简直不可思议。
因为要做到这一点实在需要克服太多太多的困难D.因为要做到这样一件小事,将要碰到一连串的难题。
这是无法想象的答案 B解析本题与排序题有点区别,那就是要用文字将上下文串联起来,故难度要大一些。
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在于,要反复研读横线前后的句子,辨明前后内容之间的关系,借助这种关系以及前后句的内容和形式来确定横线句子的内容和形式。
专题07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仿用句式(含修辞)【高频考点解读】《考试大纲》要求:“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能力层级是D 级(表达应用)。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是重要的语言表达技能,主要考查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选用恰当的句式的能力、仿照给定句子写出句式相同的句子的能力和根据语境,灵活自如地变换句式的能力。
近几年高考常是把对选用和仿用的考查同对语法、修辞的考查结合起来,同扩展和变换句式结合起来,既注重形式的一致,也注意内容选择的灵活。
“选用、仿用、变换”都是指操作,是重要的语言表达技能。
其知识依托为句式的基本特征知识、语法知识与修辞知识等。
【热点题型】题型一 选用句式例1、在文中①②横线上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金沙江大峡谷旁有一座远近闻名的纳西古城。
__①__,是纳西人最原始的聚居地。
我们步行了一个多小时,古城出现在前面。
__②__,上面镌刻着“宝山石头城”五个大字。
A.⎩⎪⎨⎪⎧ ①古城建在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②远远地就能看出那拱形城门的别具一格 B.⎩⎪⎨⎪⎧ ①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建着古城②远远地就能望见那别具一格的拱形城门 C.⎩⎪⎨⎪⎧ ①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建着古城②远远地就能看出那拱形城门的别具一格 D.⎩⎪⎨⎪⎧①古城建在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②远远地就能望见那别具一格的拱形城门 【提分秘籍】选用句式题在近年的高考中出现不是太多,多以综合考查的形式出现。
此类题目要求在特定的语境中,按照语体风格、句式规定、语意连贯、表情达意等方面的要求选用恰当的句式及表述方式,以期达到所要求的效果。
选用句式的要求是在不改变原句基本意义的情况下,选择恰当的句式。
不同的句式有不同的表达效果,因此要准确辨析各种句式的特点,并根据特定语言环境的实际需要,正确选择句式。
解答主观性试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审清题目要求;2.不改变原句基本意义;3.审清材料的表述角度,选用与之相适应的句式;如题点中①承接的是一个“是”字,因此主语是“古城”。
2018高考语文:选用、仿用、变换句式(2)2导弹工厂,并查封了那里的所有导弹、部和生产设备。
并将根据联合国监核会的指令销毁这些据称超出了联合国决议规定射程的导弹。
以“位于巴格达北部的萨默德-2导弹工厂”开头,重写句子。
(不得遗漏信息,要求句子通顺,可增删少量词语)
位于巴格达北部的萨默德-2导弹工厂
2把下面一段字组合成一个长句,可以增删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
胸怀天下,壮志凌云,是中华民族志士共同的精神特质。
从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到毛泽东的”指点江,激扬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不少名言都体现了这一特质。
答 ___ _
3 将下面句子改写成两个短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加词语),做到既保留全部信息,又语言简明。
“红色旅游”是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
答 ___ _
___ _
4 这是解放初期著名的农村作家赵树理的代表小说《李有才板话》中的一段字,请按要求恰当表述。
老杨同志吃了早饭起程①,天不晌午就到了阎家,他一进村所,正遇着广聚跟小元下棋②(提示“老杨”与“广聚和小元”双方彼此陌生)。
他两个因为一步棋争起,就没有看见老杨同志进去。
老杨同志等了一会,还没有跟他搭话,他就在这争吵中问道“哪一位是村长?”广聚跟小元抬头一看,见他头上箍着块白毛巾③,身上白小布衫深蓝裤,脚上穿着半旧的硬鞋。
从这服装上看,村长广聚以为他是哪村派送信的④,就懒洋洋地问道“哪个村的?”。
考点4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1.[2018全国卷Ⅱ]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6分)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
材料:奋斗团结梦想建强国谋复兴御外侮卫家国脱贫困奔小康垦田拓海开天辟地守望相助抗灾治水逐日奔月同舟共济答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
解答此题的步骤:①分析示例特点。
示例是由两个四字短语、一个六字短语和一个表达特定主题的短句组成的。
②巧分材料词句。
将材料中“垦田拓海”“抗灾治水”“同舟共济”等六个四字短语按照意义两两分组,分别照应“奋斗”“团结”“梦想”这三个中心主题;辨析“建强国谋复兴”“御外侮卫家国”“脱贫困奔小康”这三个六字短语的表意差异,寻找其与“奋斗”“团结”“梦想”这三个中心主题的关联和照应。
③仿照示例句式,整理句子。
答案:示例垦田拓海、抗灾治水、脱贫困奔小康,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奋斗精神。
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御外侮卫家国,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团结精神。
开天辟地、逐日奔月、建强国谋复兴,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梦想精神。
2. [2018江苏卷] 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
②雾縠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③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
④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
A.①下围棋②荡秋千③抖空竹④放风筝B.①抖空竹②荡秋千③下围棋④放风筝C.①下围棋②放风筝③抖空竹④荡秋千D.①抖空竹②放风筝③下围棋④荡秋千解析:①句,“乐手无踪”却有洞箫声,“盘丝任翻飞”,可知诗句说的是抖空竹。
②句,“好风相送上瑶台”,可知诗句说的是放风筝。
③句,“设机关”“仅存边角”,可知诗句说的是下围棋。
④句,“”以为是“神女从云下”,“去”以为是“姮娥到月边”,可知诗句说的是荡秋千。
答案:D。
考点3 仿用句式,变换句式(含修辞手法)突破点一仿用句式仿用句式要求考生按照规定的话题(或情境),依照给定(或暗示)的修辞手法、句式特点,写一个或一组主旨统一、内容属同一话题的新句子。
这类试题往往涉及修辞、句式、表达、照应等内容,是近年来高考考查的重点和难点。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Ⅱ考查给定材料式仿写,以家国情怀为内核,选材时代感强。
这是全国卷的新题型,也是今后高考考查的趋势,在一轮复习中应引起高度重视。
给定材料式给定材料式仿写,题目除了给出例句,还会给出考生答题所需要的语言材料,要求考生利用所给材料,完成对示例的仿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仿写的难度。
审题时,考生必须认真分析例句的句式特点和思想内涵,弄清所给材料之间的组合关系;要严格按照例句的句式组织材料,使所写句子与例句形、神高度统一。
[解题技法]给定材料式仿写“3步骤”1.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万丈高楼平地起,道出了打好基础的真谛。
材料:心境复习谦逊不管风吹浪打温故可以知新虚心使人进步虚怀若谷心如止水查缺补漏不耻下问充耳不闻亡羊补牢[解析]首先分析例句句式,“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为两个四字词语,“万丈高楼平地起”为多字俗语,而内容上,这些词语都是在强调打基础,因此道出了“打好基础”的真谛,显然据此仿写,也应该是两个四字词语加上一个多字俗语,阐述某一个道理,道出某一种做法的真谛。
结合材料,“不管风吹浪打”“心如止水”“充耳不闻”显然对应的是“心境”;“温故可以知新”“查缺补漏”“亡羊补牢”对应的是“复习”;“虚心使人进步”“虚怀若谷”“不耻下问”则对应的是“谦逊”。
[答案]心如止水,充耳不闻,不管风吹浪打,道出了良好心境的真谛。
查缺补漏,亡羊补牢,温故可以知新,道出了及时复习的真谛。
虚怀若谷,不耻下问,虚心使人进步,道出了好学谦逊的真谛。
命题(话题)式命题(话题)式仿写,即给出一个语言材料作为例句,以同一话题或另外提出新的命题内容(即话题),按例句格式进行仿写。
专题07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仿用句式(含修辞)“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是重要的语言表达技能,主要考查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选用恰当的句式的能力、仿照给定句子写出句式相同的句子的能力和根据语境,灵活自如地变换句式的能力。
近几年高考常是把对选用和仿用的考查同对语法、修辞的考查结合起来,同扩展和变换句式结合起来,既注重形式的一致,也注意内容选择的灵活。
“选用、仿用、变换”都是指操作,是重要的语言表达技能。
其知识依托为句式的基本特征知识、语法知识与修辞知识等。
热点题型一选用句式例1、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辣,我们都不陌生,很多人无辣不欢甚至吃辣上瘾,这是因为辣椒素等辣味物质刺激舌头、口腔的神经末梢时,会在大脑中形成类似灼烧的感觉,机体就反射性地出现心跳加速、唾液及汗液分泌增多等现象,________,内啡肽又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能在短时间内令人高度兴奋,带来“辣椒素快感”,慢慢地我们吃辣就上瘾了。
A.大脑在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下把内啡肽释放出来B.内啡肽因这些兴奋性的刺激而被大脑释放出来C.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释放出内啡肽D.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把内啡肽释放出来【答案】C【提分秘籍】所谓选用句式指的是根据上下文特定语境,对意义相同或相近而在风格色彩、修辞功能、表达效果等方面存在细微差别的一些句式进行比较,选出其中最恰当、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式。
选用句式的目的就是能在阅读时辨识文章中句式的表达效果以及能在写作时选用最佳表达效果的句式。
只要不是病句,句式本身无好坏之分,关键在于要符合语境的需要。
[技巧攻略]解答这类题的一般步骤是:首先,要审清题目要求,弄清题目是要求保持上下文的连贯,还是为了突出强调某个意思。
其次是根据题目要求认真分析所供材料。
如要求保持上下文的连贯,则要注意分析话题、句式;如要求强调某一意思,就要从句首句末的位置上去分析。
再次是比较各选项的异同,结合语境要求的要点寻找答案,把选中的答案代入原文检验效果。
解题应遵循的原则:1.话题保持一致话题一致,是指组成段落的句子之间,或是组成复句的分句之间,有密切相关,紧紧围绕一个中心,集中表现一个事实、场景或思想观点。
做选用“话题保持一致”的句式题,需弄清语意,搞明句式特点。
从汉语的表达上来说,不同的句式可以表达相同的内容,但不同的句式之间往往又会有一些细微的区别。
同时,一定要结合语境,明确所选句式与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和联系。
并注意:(1)陈述对象一致;(2)观点与材料一致。
2.句式结构一致选用句式考题对句式结构的考查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主要考查:短语类型的一致,句式结构的一致。
句式一致能收到形式整齐、音节和谐、气势贯通的修辞效果。
做此类题之前,必须有深厚的语法基础。
(1)掌握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等。
(2)掌握句子类型:单句、复句(并列关系、因果关系、条件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假设关系……)。
3.时间空间一致选用句式所给语段有时从时间上考查其协调一致性,有时从空间上考查。
此类题中的时间、空间顺序比较明显,所以难度应该不大,需分析时间,从古到今,从先到后,从早到晚;空间的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外到内(或从内到外)……4.内容上一致(1)情调氛围一致选用句式所给语段往往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从而形或一种特定的情调和氛围,或生机蓬勃,或冷落萧条,或闲适杨快,或悲凄伤感……对于景物描写的语段,要分析语境因素:景物、情调、写法的特点。
景物分远、近、动、静;色彩有亮丽、暗淡之别;气氛有热情、凄凉的区别;视角有高、低、俯、仰之异;感情或悲或喜;态度有褒有贬。
所有这些在语段中都应保持和谐一致。
(2)符合内在逻辑选用句式所给语段围绕明确的话题,符合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
判断时要看是否符合事理。
做此类句式选用题要注意:分句间的关系及衔接,以及整体的和谐性。
弄明白句间的逻辑关系是关键。
(3)揣摩语气的轻重和语调的重点句式的不同,会使句子的语气相应地发生变化,也会使语调的重点发生转移。
做此类题,应特别关注句式的变化。
特别提示:选用句式题有时并不是单独地就某一考点进行考查,而是进行综合性的考查,所以应多方面注意思考分析。
【举一反三】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需要清静……最好去处是到个庙宇前小河旁边大石头上坐坐,________。
雨季来时上面长了些绿绒似的苔类。
雨季一过,苔已干枯了,在一片未干枯苔上正开着小小蓝花白花,有细脚蜘蛛在旁边爬。
A.阳光和雨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B.这石头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C.阳光和雨露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的D.这石头是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的【答案】D热点题型二仿用句式例2、以下是某中学庆祝教师节文艺演出的一段主持词。
仿照画线部分的句式,在空缺处补写相应的语句。
要求:句式一致,字数相等,语意相关。
学生甲:老师,您坚守一方净土,用粉笔书写忠诚,默默无闻;学生乙:老师,您耕耘三尺讲台,________,________;学生甲:加减乘除,算不尽您付出的辛劳;学生乙: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用汗水浇灌希望,孜孜不倦用双手托起未来,无怨无悔示例2:诗词歌赋,颂不完您播撒的爱心赤橙黄绿,画不完您多彩的人生【提分秘籍】“仿用句式”是指给出一定的语境,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方式,另造一个或多个相同(相似)、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或者另造一个或多个句式与例句不一定完全相同,但表达技巧、写作风格与例句一致,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一)嵌入式这类题目一般在所给材料的中间或末尾空出一句或几句,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内容仿照上句或下句的句式及修辞补写一句或多句与原句在内容上有密切关系的句子,构成一个完整的语段。
(二)命题式这类题目一般是仿照例句句式,围绕另一话题写句子,即仿句与例句在内容上关联不大,不需考虑与例句的衔接问题,只要句式、修辞手法相同,表现与例句相似的意蕴即可。
(三)续写式所提供的材料末尾留空,要求考生依据例句的句式和内容,续写一个或多个句子,与上文构成一段语意完整的文字。
【举一反三】请仿照下面诗歌前两节的格式,续写三、四节。
我是雪我被太阳翻译成水我是水我把种子翻译成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我是植物/我被春天翻译成花朵/我是花朵/我被秋天翻译成果实【解析】前两个诗节的中心词为两种自然景物,在媒介物的作用下引起形态或质的变化,成为另两种自然事物。
诗节形象而生动的描绘了自然事物之间的转化和关联。
且一、二诗节出现的自然事物之间具有“顶真”格式,上下串联。
理清这些方面的隐形要求,才容易选择恰当正确的物象,展开合理的联想,符合要求地完成该题。
热点题型三变换句式例3.请把下面语段中画线的长句改写为三个连贯的单句。
(可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已成为全体城市人的骄傲和“城市梦”的理由的上海世博会主题口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实际上来自古希腊最博学的学者亚里士多德。
他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口号。
②这个口号已成为全体城市人的骄傲和“城市梦”的理由。
③它实际上是来自古希腊最博学的学者亚里士多德。
【提分秘籍】变换句式主要有长短句变换、整散句变换、陈述对象不同的转换、口语和书面语变换四种题型。
(一)长短句变换1.长句变短句长句是使用词语多、形体长、结构复杂的单句,短句是使用词语少、形体短、结构简单的单句。
长句变短句是把结构复杂的长句变成几个简单的短句,但不改变原意。
2.短句变长句短句变长句是把几个有联系的短句变成一个长(单)句,句意不能有改变。
(二)重组句子重组句子就是根据题目要求,在不改变原意的条件下,打乱句子的结构,改变陈述的对象,重造一个新句子。
这种方式比单纯语法方面的变换,变化要大一些,难度也要大一些,但却是近年高考常见的题型。
(三)整散句变换整句是指一个句子句式整齐匀称,多构成排比和对偶,其结构整齐、音节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渲染气氛。
散句是相对整句而言的,它是结构错落,句式长短不齐的一组句子,其形式灵活自然,富有变化,避免单调。
一般考查散句变整句,就是把长短交错的句子,改为句式整齐的整句。
(四)书面语和口语的变换书面语,是供人阅读的文字,是文字产生后逐渐形成的,其风格是字斟句酌,结构严谨,讲究文法,追求文采,一般来说,它比口语更精确严谨,利于规范。
用尽量少的文字表达尽量多的内容。
口语,是口头交际使用的语言,一般来说,它比书面语灵活、简短,通俗、自然,简洁、生动,让人一听就懂。
理解时,对语境的依赖性比较强,但不如书面语严谨。
【举一反三】用“儒、道、佛”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苏轼的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因为他曾受到儒、道、佛各方面的影响,思想比较复杂。
儒、道、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儒、道、佛各方面对苏轼都有影响,使得他的思想比较复杂,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
1.【2017年高考江苏卷】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A.“一带一路”是我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一项互利共赢的倡议,它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转型升级、走出衰退困境的新引擎。
B.气象部门预计,随着暖湿气流增强,我省明天会迎来一场及时雨,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将快速下降,人们的舒适度会大幅度提升。
C.一种突如其来的网络病毒洪水猛兽般地袭击全球,导致150多个国家受灾,我国也有近3万家机构的计算机受到影响。
D.我国企业在参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主动强化环保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带动了东道主在观念上弯道超车。
【答案】B1.【2016年高考江苏卷】下列熟语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A.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B.人皆可以为尧舜C.化干戈为玉帛 D.情人眼里出西施【答案】A【解析】A项的“刀俎”和“鱼肉”同人所处的情境相似,所以是借喻。
其余三项中的“尧舜”是用此词指代人群中的优秀人物,“干戈”和“玉帛”则分别以战争武器和友好物体指代战争和和平,“西施”以美女名指代心爱之女子。
2.【2016年高考山东卷】拖延症的表现是,在能够预料后果不良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一再推迟。
请运用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写出拖延症的危害。
不超过40个字。
(4分)【答案】示例:拖延症是生命的窃贼,它会在不知不觉中,盗取你的热情,偷走你的机会。
【解析】顾名思义,“拖延症”,拖延的是时间,耽搁的是时间。